今日要闻:最严环保法给中国带来更高“蓝天期待”(Severe Environmental Law to be discussed at the two sessions)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编辑陈雪霏)--刚刚闭幕的中国省级地方两会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成为关注焦点。地方政府纷纷对2016年环保工作以及“十三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全国两会也将把环境保护问题作为重点议题。

近两年来,“蓝天照”可谓中国人微信朋友圈中最热门的图片。中国人还创造了很多关于蓝天的热词,比如著名的“阅兵蓝”“APEC蓝”。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中国人对雾霾、环境污染容忍度的日益下降。突出的例子是,去年12月北京两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措施,包括关闭工厂和学校以及车辆严格限行等。刚刚过去的中国猴年春节期间,不少民众为了呵护蓝天,主动选择不燃放烟花爆竹。

“过去的环保法太软,没有什么硬措施,企业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2月18日,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中外媒体见面会上说,新环保法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解决“软”的问题。2015年开始实施的新环保法,被称为中国史上最严环保法。法律明确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为了落实这个责任,环保部去年公开约谈了15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人。环保部和国家林业局还一起就自然保护区问题对有关地方政府和部门进行了联合约谈。截至去年年底,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9.7万余份,罚款42.5亿元人民币(约合6.5亿美元),同比增长34%。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政府的一大执政重点,同民意密切响应。中共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十三五”规划奉行的五大发展理念就包括“绿色发展”。

国际社会对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张和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世界环境保护基金中国事务负责人丹·杜德克说,中国领导人应对环境问题的决心很大。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主席、欧洲议会议员尼吉·德瓦认为,中共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的举措非同寻常。一名日本学者对人民日报记者说,中国领导人已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最高发展战略布局,相信中国民众的“蓝天期待”并不遥远。

(人民日报记者  刘军国)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