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综述:防治荒漠化 “中国方案”成全球样板

北欧中华网报道: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多年来,中国一直积极致力于应对荒漠化挑战,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治沙与治穷共同推进的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
国际人士表示,防治荒漠化进程的“中国方案”已成为全球样板,值得世界借鉴。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 
“二三十年前那会儿,从哪个方向看去,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海,让人感到绝望。”蒙古族牧民陈宁布回忆说。
陈宁布所提的沙海就是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库布齐沙漠,总面积为2115.67万亩,其中流动沙丘799.3万亩,受影响人口达几十万。
如今,沙丘披绿衣、沙土变良田,库布齐沙漠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国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与第四次相比,5年间流动沙丘面积减少了49万亩,重度、极重度沙化土地减少114.7万亩。由于多年来治理成果突出,库布齐沙漠成为联合国环境署确定的“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为世界荒漠化防治贡献了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治沙经验。
研究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库布齐治沙模式的成功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巧干。“气流法”植树、无人机植树、“甘草平移”栽种等100多项沙漠生态技术成果和“豆科植物大混交植物固氮改土”等100多种“沙漠生态工艺包”,都是这场“沙漠奇迹”背后的核心驱动力。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和缔约国代表认为,库布齐荒漠化防治为世界树立了典范,创造了“市场化、产业化、公益化”的治沙经验,探索出一条“治沙、生态、民生、经济”平衡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荒漠变绿洲的库布齐只是中国治理荒漠化的一个缩影。相关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国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荒漠化沙化呈整体遏制、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的态势,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全球环境保护的“引领者” 
“我们非常高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内蒙古举行,这显示了中国以及中国政府的领导力。”《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拉开帷幕,公约副执行秘书长普拉迪普·蒙加在大会开幕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蒙加高度赞赏中国政府在防沙治沙方面所发挥的领导作用和表率作用。他说,中国不仅为世界提供了法律和执行层面的成功经验,还显示了荒漠化是可治理、可扭转的,并且防沙治沙还可以带来许多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益处。
今年8月底,国际性非营利组织世界未来委员会公布了2017年“未来政策奖”,以表彰世界上最佳的防治荒漠化与土地退化政策,中国因2002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而获得银奖。
世界未来委员会指出,中国2002年出台的这项法规是世界上第一个致力于荒漠化防治、旨在强化国家应对荒漠化挑战的综合性法规,为国家防治荒漠化的行动计划和一系列防风治沙项目(如绿色长城项目、民众植树活动等)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及框架。
世界未来委员会理事会理事兼副主席亚历山德拉·汪戴尔表示,中国获得银奖释放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一个易受荒漠化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可以找到一个睿智且行之有效的方式,以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凭借这些努力和成就,中国同其他获奖国家在全球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引领者”的作用。
2015年,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到2030年实现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一重大目标。中国已经提出,力争到2020年使全国半数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中国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治沙模式为世界开出了“中国药方”,为“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的“世界目标”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称赞道,中国在防沙治沙领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中国防沙治沙经验对世界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在中国政府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下,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地方,将持续加大对荒漠化防治的科技投入。重点推动创建“一带一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加强荒漠化治理技术转化应用,推动科技治沙产业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带动——产业发展——企业壮大——百姓受惠”的共享沙漠经济之路。(执笔记者:冯玉婧;参与记者:侯雪静、胡璐、王靖、田颖、穆东)(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