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用三年时间基本形成完善的农村养老服务兜底保障网络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王祖敏)报道:记者16日从中国民政部获悉,中国将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成县、乡供养服务设施相衔接,布局科学、配置均衡、服务完善的农村养老服务兜底保障网络。
  日前,中国民政部、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民政部、财政部、人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四部门多措并举,着力提升中国农村敬老院兜底保障能力。
  截至2018年底,中国共有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敬老院)1.8万家,床位187.8万张,这些机构承担着特困人员兜底保障的重要功能,发挥着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作用。
  《意见》以设施设备提升为着力点,提出自今年开始,启动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到2020年底前,重点提升现有县级供养服务设施的照护能力,强化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的兜底保障,设施设备重大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到位。到2022年底前,每个县至少有1所以照护功能为主的供养服务设施,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安全隐患全部清除,改造提升任务全部完成,特困人员兜底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为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的顺利开展,相关部门将加大资金支持、开展绩效评价、明确职责任务,确保把改造提升工程做成廉洁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
  《通知》以优化管理服务为着力点,针对法人登记率不高、运营管理滞后、照护人员短缺、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明确要求切实维护供养机构的合法权益,加强供养机构负责人、照护人员的能力建设,加强供养对象基本生活资金、照料护理资金和机构运转经费保障。
  《通知》还要求推进供养服务机构社会化改革,积极培育能够承担特困供养服务任务的连锁化、品牌化、专业化运营主体;健全完善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推动实现机构的消防、食品、财产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持续加强。
  中国民政部养老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和《通知》以问题为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分别从设施设备的“硬件”提升和管理服务的“软件”改善做出部署,两端发力,力争利用3年时间取得显著成效。(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