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战“疫”录:减轻疫情冲击 专家探析中国应对政策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 陈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给全球造成冲击,如何在抗击疫情的同时,减轻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26日举办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第126期“经济每月谈”上,多位专家进行了探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表示,从中国前两个月的经济数据来看,投资、消费、出口都下降,随着疫情在全球扩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判全球经济将出现衰退,关于中国经济的预期也随之下降。
  张永军表示,要制定更科学的经济政策,为恢复经济提供动力。在扩大就业方面,除了出台保障工资、社保配套等就业优先的政策,还应该考虑增加灵活就业、弹性就业的比重,在农民工就业方面可推动本地就业。复产复工方面,应该思考解决跨区域人员的隔离问题,目前异地复工都需要隔离14天,这对复工影响很大,对于一站式到岗的方式,可以考虑简化隔离程序,同时,还应该考虑在技术上解决健康码跨省使用的问题。
  在财政政策方面,张永军表示,中国可进一步扩大赤字。货币政策方面,2019年中国已采取降低准备金率、降低利率的措施,近期欧美采取了较大的量化宽松政策,中国应该关注外围货币政策的变化,保持灵活的取向,尽可能避免外部大幅度波动的影响,同时进一步对金融制度进行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表示,在全球疫情流行的情况下,中国的政策要及时聚焦重点、调整完善,要聚焦2月份受疫情影响较重的产业,如服务业、汽车业、电子制造业,下一步还要考虑日韩、欧美停摆对中国产业供应链造成的影响。“中国汽车、高档机器人、高端机床、高端芯片等重要工业材料都以进口为主,国内难以供应,这次疫情也提醒中国,要抓住向中高端产业升级的重要机遇。”
  张晓强表示,还要重点关注沿海外贸型企业,海外订单的大量下降,将影响上亿人的就业。
  对于当前社会上关于中国是否应该通过扩大投资以扩大内需的争论,张永军表示,在当前的非常时期,通过扩大投资扩大内需补短板是有必要的,但扩大投资应该注意多点开花,并且开展符合中国发展方向的投资,比如在医疗设施、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乡村振兴等补短板领域的投资应该加大力度。
  作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首,前两个月,中国消费遭到重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在中国未来的政策中,应该如何促进消费的回补?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表示,短期回补,可采取:发放现金类消费券,多措并举释放汽车、家电消费需求,降低门票提振旅游服务消费等策略。对于促进消费中长期释放,应该进一步扩大旅游等幸福产业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务消费,促进线上消费与线下消费结合,开发新的消费热点。但也要注意到,受收入预期降低的影响,居民消费能力或有所下降,需要稳定就业、做好复产复工工作。
  “稳外贸、稳投资、稳就业、稳民生,是中国下一步需要重点做好的工作,中国稳,则全球抗疫就有了稳定的基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完)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