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中国城市洪灾需要反思加行动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 陈雪霏

今年,河南郑州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洪灾,实属不幸。德国今年莱茵河一带也发生了洪灾,死的人更多。村庄都被淹没了。确实,这是天灾。但是,这其中有没有经验可以总结呢?

有的。就德国的洪灾而言,人们普遍认为,有关部门主要是重视大项目,大工程,对大江大河治理的非常卖力气,肯投入,但是,对于一些支流的小河,投入不足,年久失修,承载能力不够,结果,在小河里翻船了。很多小城市被淹,也出现了洪灾,那真是洪灾,比城市看海更严重。

这就是哈马碧滨海新区的人造水渠。

同样,今年河南的洪水也是非常大,而且水真的是很混的黄河水。最近郑州地铁5号线的洪灾报道引起人们极大的同情。

纵观近年来的城市地面径流雨水难以很快排泄的问题,我想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本人于2004年到2005年在英国和瑞士,中国学习可持续发展,对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有了进一步深刻的理解。以前,一说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觉得应该是每年都有两位数发展的水平才叫可持续发展。但实际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我们的发展不可持续,造成人们生命有极大危险的时候,提出来的。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那就是,我们发现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和土壤里都含有危害生命的有害物质以后,才知道,这样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那么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清理空气,水和土壤里的有害物质,让他们能够继续服务于人类的生存。

那么,这种不可持续是达到了土壤里的化学物质太高,生产的稻米不能吃,江河湖海里的水,超标,不能喝,空气里有害颗粒多,呼吸以后,得呼吸道疾病的人特别多。这样就是生命不可持续了。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治理空气,水和土壤。

在19大以后,中国的蓝天保卫战打得响亮,打得漂亮,空气污染得到很大的治理。各种环境污染都在中国政府的向环境污染宣战中得到缓解和改善,这个成果有目共睹。但是,还是有继续改善的余地。

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主要是靠房地产,建立了很多高楼大厦。很多道路。但是,河与湖似乎没有包括进去。就是说,我们的水泥路面很多,但是,道路两旁以前都是有很深的排水沟的。但是,新建以后,很多排水沟的地方被占领了。有些地方应该扩建湖面,但是,相反,由于多年干旱,很多人侵占了河面和湖面,这样。雨季到来以后,雨水就没地方去了。

这样的结果是天然的浪费。就是说,老天爷给我们的降雨应该都有效地收集起来,这样,我们北方的城市就不会感觉空气那么干燥了。这些年来,我们也大量植树。到一定时候,我们会改变气候,形成很大的降雨。大自然也可能在30年50年的时候发生大暴雨。但是,我想我们的植树造林肯定是有用的,否则,就会沙漠化了。那样就无力回天了。

我想举一个新西兰的例子。在新西兰的基督城,所有的河湖的水系都是相互连接相通的。因此,到处都有溪流,也有小桥。这样,小桥流水就非常好。在江苏就是这样。

但是,在北方,好像就是大工程多,但是,小河小湖就少了很多。其实,治理大江大河可以和小河小湖配合,多修一些河堤,湖堤,就是深挖洞。这样,当雨水来了,就可以很快聚集到湖里。河道要通畅。

去年,在南方的一些大公园里说是当作蓄水池,就很好。但是,如果也遇上百年一遇,可能也会困难。但是,至少,海绵城市可以顶上50年或100年。如果公园的池子足够深,储蓄量足够大,这样就会出现很多人造湖。这样,即可以把雨水收集起来,也可以缓解北方空气干燥的情况。

在瑞典也是早就预料到了未来的气候变化会有很多暴雨的天气,因此,他们在所有的路面,阳台都种植绿色植物,主要是希望可以蓄水,缓解地面径流过多无处排泄造成灾害。

在哈马碧生态城他们就特意挖一条水渠,这里即可以蓄积雨水,也可以成为一道美丽的城市风景线。鸭子鸟类都可以在这里嬉戏。这个水渠和旁边的湖和海相连。尽管旁边有海,但是,他们还是担心连雨天会在地面形成太多的积水。另外,在瑞典的地面不追求绝对的平,而是高低不平,这样,水可以向低处流。高处就是干的。

总之,根据近10年来观察中国城市看海和洪灾的情况,我认为,城市建设部门应该重启地下排水设施的设计能力,要扩大排水能力。或者,在路面建设人造湖,或者是市内河。把各个湖与河的水系都连接起来,让他们互相帮助。

2006年的时候,北方缺水,没有水,以至于出现地下铺塑料的笑话。但是,现在雨水多了,如果不能及时收集起来,都跑到下水道,或者是城市以外,对城市也就没有什么益处了,非常可惜。而且,如果短时间无法排泄,积聚在地面,就会发河。因此,城建部门应该好好考察一下,要在城市地图上没有水的地方建蓄水池,建人造湖,建河流。挖地三尺,把土堆成山,这样有高有低,水绕着山转。即美观,也会解决城市雨水问题。

如果能在地铁5号线附近有人工渠,或者是环地铁渠,或许雨水就会停留在水渠了,而不是涌到地铁的地势低洼地带。水是需要空间的,如果不给它空间,它就到你的地下室,或者是桥底下等地洼地带去找自己的空间。我们应该尊重雨水,给他们一些空间。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