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posts by 北欧绿色邮报网

After 15 years working in the mainstream media in China, I came to Sweden to establish my family. After almost ten years of freelancing for other media, now I created this website, www.greenpost.se hoping to spread information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aring life experiences with readers both in China and Sweden, serving as a bridge. I enjoy the good environment in Sweden, fresh air, clean water, blue sky and beautiful flowers. 陈雪霏,女,1966. 摩羯座,满族,出生在辽宁省凌海市,班吉塔镇,地藏寺村。兄弟姐妹6个当中最中间的一个。和二哥一样是全科人,就是哥姐弟妹都有,幸福感很强。万能血型,很容易打交道。喜欢高大上,但同情弱者,追求平等,公平正义,善良,是环保主义者,提倡节俭,从不浪费一粒粮食。创立瑞中桥绿色科技文化公司就是为中瑞绿色科技文化牵线搭桥。 教育程度:英国米德赛思大学可持续发展领导力硕士,英语和国际政治双学士,文学和法学学士。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15年,驻津巴布韦两年,采访过南非总统曼德拉,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 2008年采访过瑞典首相赖因费尔特。 2006-2010 人民网驻斯德哥尔摩特约记者。 2010-2012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报道员 2012-至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广播自由撰稿人 《环球时报》,《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北欧时报》副社长,英文主编,《北欧绿色邮报网》社长,主编。 chenxuefei7@hotmail.com, wechat: chenxuefei7, facebook: chenxuefei7

今日头条:六年后追忆2012年荷兰鹿特丹中国灯展依然记忆犹新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驻荷兰特约记者张卓辉,编辑陈雪霏)    一个命名“China  Light Rotterdam Festival”中国灯展于2012年12月7日在鹿特丹市举行。皆因欧洲最大最繁忙水道之一的莱因河与荷兰最大河流的马斯河交汇处出海口鹿特丹(Rotterdam)成为久居世界第一大港(中国上海港早于几年前就首次夺得世界第一大港的称号至今,此称号曾为鹿特丹港一直保持了38届,目前世界排名五大港口的排名是:上海、宁波、新加坡、鹿特丹、天津),荷兰被公称誉为“欧洲的门户”,“欧洲的桅杆”。

璀璨冬春三大节日 

    这个中文称呼:“中国之光大型花灯会”在欧洲第一大的港口城市鹿特丹标志性建筑物那高耸云霄欧洲灯塔下的Euromast(欧洲桅杆)公园展览,每天开放时间为16:30至22:00,截止至2013年2月14日。这些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的美丽花灯,不仅热情接待市民和慕名而来的荷兰各地民众度过圣诞节和元旦新年,还亲切陪伴当地华侨华人欢庆新春佳节。

    自1910年间每年来荷华人船员约一至三百名左右。于是,久居世界第一大港[Rotterdam]卡顿德莱斯区[Katendrecht]开设馈供聚会宿食粤菜饭肴,广式茶点似驿站般,俗话省港海员大客栈,现唐人街雏形时公称中国水手馆,粤、闽、浙籍船员居多”,史考证为荷兰及至世界西欧华人最早登陆点,人登陆荷兰逾百年。现占全荷外侨总人口百万中十分之一的华人大约有10万华人(含流动人口),其中五分之二聚居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

    开幕式当晚,鹿特丹市市长-艾哈迈德·阿卜塔利伯、副市长卡拉库斯、中方主办单位公司董事长朱斌以及来自荷兰各界的600多位嘉宾出席了当晚的开幕式。艾哈迈德·阿卜塔利伯市长在讲话中盛赞中国灯展美轮美奂,为港城隆冬寒夜尽放光彩,见证中荷友谊升华增辉,他祝愿为期两个多月的灯展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他还与中方主办单位负责人朱董事长共同揭幕,亲自拉闸亮灯,将开幕式推向高潮。

    是夜有2000多名观众怀着兴致勃勃的心情入园观灯,并欣赏了来自四川省自贡歌舞团和杂技团精彩独特的歌舞、杂技表演,仿佛置身中华文化大观园流连忘返。

欧洲最大中国灯会

    “本次花灯展的筹备工作从2012年3月底开始,经过充分准备求得完满完美选在12月开幕衔接圣诞节,”乐不思蜀的朱先生一往情深地向来访者解说,“为荷兰的朋友们在节日游园赏灯中很好地了解中国花灯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

    旅荷已逾廿多年的笔者于今年春节前夕,携带全家祖孙三代一齐兴高采烈地从东向西驾车两个多小时,开赴鹿特丹参观灯展。信步跨进灯饰灿烂的中国宫殿式牌楼迎宾门,华洋民众便大饱眼福目不暇接:即刻见到一条逾百米会喷射水注,神气非凡金光闪闪的中国巨龙遨游跃上湖面分外耀眼夺目。而融汇中西方文化元素则是本次灯展一大亮点。在35组形象各异,色彩斑斓的花灯中,表现出四大主题艺术作品。(1)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代表作,气势恢宏的“天坛”灯组,栩栩如生的“九龙壁”灯组,各式华丽灯笼,民族家具器物以及再现民间婚礼场景等。(2)异国风情田园风光,荷兰国标风车和国花郁金香园野自然界动植物等成为灯展的随缘杰作,邀引文化共鸣,不少荷兰游客驻足叹为观止,合影留念。(3)欢天喜地儿童乐园,这些灯组中包括卡通城,憨厚可爱的“大熊猫”,震撼人心的“恐龙”,和类似圣诞老人,小白雪公主等一些童话故事演绎,总之迎来老少皆宜,欢声笑语。(4)创新题材,例如采用陶瓷器皿缀合一组凸显南亚老挝国都风光《万象更新》的大象花灯,鲜艳作品别开生面,令人感觉耳目一新。

    众所周知,2011年是庆祝鹿特丹市命名为欧洲文化首都十周年,祝本溯源2001年,欧盟表彰该市持之以恒促进多元文化发展,和谐社会成绩卓著,贡献突出,特别册封荣誉称号。诚然再接再厉,此次大型灯展顺理成章地受到鹿特丹市政府全力支持,是2012年鹿特丹重点文化交流活动,也是欧洲国家最大型的一次综合性文化活动。承办方由四川凯利威彩灯亮化艺术公司派遣40余位中国花灯艺人赶赴荷兰现场制作超过40多天,除部分半成品外,将上述园内各组灯饰一半以上安装完毕,这些灯饰在每天的黄昏时刻被点亮。其目标市场:以鹿特丹及其邻市新荷京海牙为主,辐射首都阿姆斯特丹、交通枢纽中心城区乌特勒支及鹿特丹周边城市,据不完全统计观众为30万人次以上,游览中不断收获惊喜的荷兰华洋民众都异口同声啧啧称赞道:好一个瑰丽壮观的中国彩灯嘉年华!越洋闹元宵昭示华晖春来早!

        天府灯艺风靡欧洲

    

     贡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丰富的人文与自然遗存,悠久的历史文化,构成了自贡独特的旅游资源。以恐龙化石、井盐、灯会“三绝”而享誉海内外,一度成为中国井矿盐中心“富庶甲于蜀中”的自贡有“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之称,被誉为“川省精华之地”。尤其是“南国灯城”的不少精湛艺术品在近几年来的亚洲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尤其是2012年和2013年在广州越秀公园市中心会场的迎春元宵灯会与“美丽花城 幸福广州”—2013年越秀灯会·广府庙会等都有出类拔萃的表现,为中国、四川省赢得了殊荣。目前,自贡市彩灯企业达257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年产值20亿元。

    然而,历代中国人就有过元宵节的习俗;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或“春灯节”。在正月十五那天,人们点起无数的花灯向上天祈求来年好运。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时至今日此节日已经不仅仅只在中国境内庆祝了,四川自贡凯利威彩灯亮化艺术公司坚持“打造品牌,海外发展”的战略,作为自贡“大三绝”之一的自贡灯会,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两大民俗活动之一,彩灯文化发展园区也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自1964年以来,自贡灯会在本地已举办了25届,其中以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命名举办了19届,先后在国内500多个城市、国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累计观灯人数超过3亿人次。而从2009年至今,已经连续四年在欧洲成功举办了大型彩灯嘉年华展会。    

    2009年11月16日,“中国灯节”(China Festival of Lights) 在荷兰德伦特省埃门市(Emmen)举行开幕式。荷经济大臣范德胡芬、中国驻荷兰特命全权大使张军共同为灯节剪彩。此次为欧洲区域首次成功举办“中国灯节”,开放一周即接待游客数万人。该公司主创人员策划、设计、制作的32组大型彩灯充分展现了中国元素,大量使用了废旧器材、节能灯等环保材料。赏灯之余,民通过品尝中国美食、欣赏歌舞表演、参加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充分领略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外交部于2012年10月9日举行外交部国际经济司成立大会,2008年起出任中国驻荷兰特命全权大使张军届满后回北京担任这个新成立的国际经济司第一任司长。

    2010年11月19日,经过连日不懈的努力,一场具有浓烈文化气息的中国花灯庙会在德国如期展出,当地各种媒体报刊争相报道了这一来自中国的花灯盛会。惟妙惟肖的人物形态,生动有趣的卡通动物,气势磅礴的“古典建筑”,等等众多的亮点,构成了一场关于中国花灯的特别演出。不仅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绚丽精湛的花灯技艺呈现给无数的外国观众,更是把一份来自中国的友好和温暖带到了德国这个寒冷的冬天。

    2011年9月1日,为纪念荷兰“欧洲华人的百年庆典”暨庆祝第35届鹿特丹世界港口节,由该公司倾力制作全长120米的中国巨龙带着对荷兰人民的友谊在欧洲第一大港口——荷兰鹿特丹港盛装亮相。鹿特丹又称为“节庆之都”,每年在此举行的国际性节庆无可计数,其中每年九月第一个周末所举办的世界港口节,更突显此一港都的特色。上万游客在夜色中不仅欣赏会场张灯结彩挂满了大红灯笼,还特别看到了这一来自中国的金光四射的东方巨龙巡游在港中。此次展览使荷兰人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并进一步促进了中荷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也给荷兰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祝愿。同时还象征着为在鹿特丹(2011)第51届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囊括个项目的冠军实现卫冕四连冠致敬祝贺!

    从世界港口节欣悉,已故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中国科学技术史》里阐述《郑和航海图》指出,这是中国最早的海图,比起荷兰华奈尔(L.J.Waghenaer)编绘并于1584年出版的号称世界第一部航海图集《航海明镜》要早一百多年,而且,就海图所绘的海域范围来说,也广阔得多。从而印证了中荷官方民间交往逾四百年。“鹿特丹港长久以来一直是中荷经贸往来的重要交通枢纽。过去九年以来在欧盟国家中,荷兰一直是中国第二大商贸伙伴,中国的货柜每年也有数百万箱运进鹿特丹港。中荷两国双边经贸关系已经十分紧密,”正如时任中国驻荷兰大使张军指出,“中荷两国虽分踞亚欧大陆两端,相隔万里之遥,但两国人民的交往和友谊源远流长。”

   展品出售争相订购

    灯会展期刚过半,鹿特丹中华灯节组委会宣布了一个欧陆展史无前例的绝好消息:出售本次灯展上的各种展品—有大型的包括长度100米的中国龙,直径20米的天坛,和高9米的中华牌楼等等,而其余的一些中小型展品也在销售之列。从1月22日起,在荷兰人气畅旺的二手交易网站出现了多宗展品分类分级沽价广告,还配置各种类型花灯作品高清晰和不同角度的大幅彩色照片,活灵活现。大型展品价格可以通过面议,也可以上网竞拍,中小型展品则标价,包括拆卸和运输到购买者与单位所希望目的地的费用(重新组装费用按工程[作]量另计),所售展品须得灯会闭幕后才能搬走。

    此乃破天荒盛举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涛汹涌,整个荷兰刹那间疯狂了,许多个人与单位亦不乏大公司、知名企业纷纷通过网上落订,电话认购,赶赴现场拍卖,约会酌情议价。

    犹新记忆被称为“世界花卉园艺界的奥运会”,十年一度展期约半年的2012荷兰A1级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中国馆中国园“苏州拙政园远香堂(为原型)”荣获本届世园会两个重要奖项AIPH颁发的“绿色城市奖”,和2012荷兰世园会组委会颁发的国际室外展园类银奖。这是历年来中国在国外参加世界园艺博览会获得的最高荣誉。“中国园”展览结束后,正式移交给2012荷兰世园会所在地—-芬洛(Venlo )绿色园区进行维护管理,继续发挥展示作用,为增进我国与世界各国间交流,促进中荷花卉贸易与合作做出贡献,为中荷建交40周年庆典献上一份厚礼。“中国园”是2012荷兰世园会组委会留下的唯一国家展园。较之上述灯节展品通过买卖方式纪存,却是显示出双方异曲同工真心诚意地将中华文化精神精品,永久载入中荷两国友谊史册。

    星光灯火,已经燎原,仅限拍卖35件(组)的展品中,例如小熊猫灯开价才15欧元,大犀牛灯500欧元……。消息传开不久,立刻有不少展品被捷足先登者拍走,包括那条价值连城气宇轩昂的百米中国龙早就让荷兰某大公司即时拍板斥巨资先下手为强购得名灯有新主,龙有新传人。

特稿: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在广州结婚的地方—— 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驻荷兰特约记者张卓辉)–今年立春,回穗探亲期间,适逢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1898—2018)。于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专程前往周恩来总理与邓颖超在广州结婚的地方瞻仰参观。

那是上个世纪30年代,第一家中国人自己经营的西餐馆,首先诞生在广州城央永汉北路(今为北京北路,广东省财政厅前)—太平馆西餐厅,1925年8月8日,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就在这儿举行简朴而郑重的婚礼。

新婚燕尔的周恩来、邓颖超在太平馆摆了两桌茶点,以招待他们的亲朋好友。客人中有邓演达、何应钦、钱大均、张冶中、陈延年、邓中夏、恽代英、陈赓、彭湃等人。这一天,曾在法国一起留学的李富春、蔡畅夫妇抵穗,也赶来贺喜。彼时,在广州沿江中路的黄埔军校筹备处办公的蒋介石,因犯了流鼻血的老毛病,他没有来参加政治部主任的婚礼。

席间,张治中说,新娘子在“五四运动”中当过演讲队长,要让邓颖超讲恋爱的故事,大家拼命鼓掌。邓颖超曾回忆说:“当时恩来特别担心,怕我应付不了。其实,我什么也不怕。”邓颖超就站起来,把他们相识、相爱的经过,从头至尾说了一番,还背了周恩来写在明信片上的一首诗。张治中夸赞周夫人果然“名不虚传”。

1923年,邓颖超突然收到周恩来从法国寄来的一张明信片,在这张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画像的明信片上,周恩来写道:“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那个年代的情书,寥寥几字,却承载了生命的全部重量。邓颖超说:“我与你是萍水相逢,不是一见倾心,更不是恋爱至上。”周恩来说:“还记得当年在天津开大会吗?你第一个登台发言,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结婚那一天,邓颖超刚从天津匆匆赶到广州,和周恩来在广州拍了《结婚照》。他们没有仪式、没有满座的高朋,有的只是久别重逢后的欣喜和温馨美好的新婚之夜……第二天一早,周恩来就走了,他正在忙于指挥省港大罢工。周恩来同志说:“既然把我推上历史舞台,我就得完成历史任务。”这就是爱情,这一年,他27岁,她21岁。

当时处于大革命时代洪流中的广东,这种给予人们温馨与祥和的记忆已变得颇具戏剧色彩。然而那段历史太过悠久,见证人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从尘世的喧闹声中一一离去,人们甚至无法见到任何一张当时宴请时的照片。

婚房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公寓

广州市文德东路上一排黄色的百年老楼,斑驳零落的墙皮诉说着它的历史。目前,这里仍住着“七十二家房客”。1925年,当时设在毗邻文德路的文明路75至81号办公的中共广东区委员会租了文德楼的部分房子给工作人员居住。李富春、蔡畅夫妇住1号二楼;海军局代局长李之龙住4号二楼。而时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军委书记的周恩来,与邓颖超住文德楼3号二楼;在这个普通的广州人家里,客厅正中挂着周恩来12寸的黑白照片,几十年来,均是如此。这个房间,是周恩来和邓颖超新婚住过的地方,结婚时的合影还挂在墙上。“在中国任何一座城市,唯有在广州的民居、餐馆、学校能遇见周恩来和邓颖超新婚的合照,让人涌起久违的亲切与温暖。” 周恩来的侄孙女周晓瑾曾这样忆述。

邓颖超曾这样回忆:“我们那时候没有可以登记的地方,也不需要什么证婚人、介绍人,更没有讲排场、讲阔气,我们就很简单地,没有举行什么仪式,住在一起。在革命之花开放的时候,我们的爱情之花开放了。”

然而,1926年3月,轰动一时的“中山舰事件”发生,改变了周恩来夫妇的工作和生活轨迹。邓颖超后来回忆,“1926年5月,‘中山舰事件’后,住进万福路190号南华银行楼上”。因为,中山舰舰长李之龙正是在其文德楼4号的寓所内被抓的,这个事件是国民党右派反共的信号,而作为共产党人的居住地之一,文德楼此时完全暴露,安全受到威胁,搬走是势在必行。万福路190号是中共建立的第一个军事工作机构,广东区委军委秘密办公的地方,具有隐蔽性,这是周、邓决定搬到那里的原因。但与文德楼不一样的是,万福路190号是兼作办公和居住两用。

根据聂荣臻元帅回忆,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后,周总理和他先后离开了国民党的军队系统,他们在万福路南华银行二楼办公。当时南华银行二楼中间是一个大厅,入门右边有一张办公桌和几张椅子是周总理办公的,西边的房子是周总理和邓大姐居住的,房内有一张西式双人床及一些行李杂物。解放后,聂荣臻也曾回去南华银行看当年周总理住过的地方。1971年11月26日下午,周恩来总理陪同越南范文同总理瞻仰胡志明主席在广州(文明路248号、250号)举办的越南青年训练班旧址。誉为“周恩来通”、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原馆长黎显衡作为工作人员陪同。回忆起这段往事,黎老哈哈地笑:“当时,领导交代我不许出声,不许讲话。但周恩来总理突然转过来问我,’广东区委旧址在哪’,有去参观的意思。总理问,我总要回答吧,我说还有六七十米。总理一看人行道上的车龙,又是车行的反方向,就没有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广东工人运动如火如荼,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文德路口折向东不远的中山四路42号便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原为明代修建的孔庙,清代更名为番禺学宫。清末民初曾改为八桂中学。1926年5月至9月间,毛泽东同志在此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1953年成立“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至今均为该纪念馆使用。1961年,国务院公布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解放后曾两次到太平馆请客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先后两次到太平馆视察和请客。根据上世纪50年代任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的关相生回忆:1959年春,周总理解放后第七次来广州工作。一天,他和公安厅副厅长苏汉华(已故)奉命去太平餐馆安排饮茶,并交代一定要上石岐乳鸽、蛋挞等,还要将座位摆成马蹄形。第二天早晨周总理约请陶铸(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陈郁(广东省省长)、朱光(广州市市长)、曾志(陶铸夫人)等参加,尝试了名莱“烧乳鸽” (太平馆的红烧乳鸽全广州第一)、“牛尾汤”、“猪扒”。席上周总理站起来对大家说:“30多年前,我和小超在此地结婚,张申府先生宴请我们,今天按当年摆设请大家坐坐。”张申府留学法国时,为建党之组织者之一,他请周、邓饮茶很自然,而蒋介石并没有可能参加。——原广州市委书记、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初回忆录(欧初著:依旧红棉———与广东有关的名人逸事第13篇),见2000年4月24日《羊城晚报·花地》。周总理对服务人员和蔼可亲,上菜递巾时点头致意,告别时一一握手,上车后还挥手道别。

时任太平馆餐厅营业部主管的西餐老行尊,年逾八旬但精神爽利的谢兆永记忆犹新地对来访者说,他当年还是个30多岁的后生仔(粤语意为年轻人)。1965年(谢老坚决否认1963年的说法,因为他是1964年才来太平馆工作。)的一天早上他接到执行一项重要接待任务的通知,马上到广州市郊的各大农场转了一大圈,好不容易收购到十多只或肥或瘦的乳鸽,准备作招待客人之用。

深夜12点,客人来了,一身灰色中山装,谢老发现他竟是周总理!这种惊喜降临到他身上,谢老手都开始颤抖了,而周总理的大手偏偏首先伸向了他,说:“大家辛苦了,辛苦了。”谢老开心地笑了,怎么能不笑呢?这种紧张的心理在他生命中出现一次也就足以受用一辈子了。店中员工们都为之喜出望外,兴高采烈,大家倍感光荣。

  事后,谢兆永才知道,总理是在中山纪念堂观赏了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原名邝健廉,周总理誉为“南国红豆”。2009年10月11日,她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的精彩演出后,特意到30多年前与邓颖超结婚后宴请宾客的地方来看看的,陪同的省市领导有陶铸、区梦觉、曾生等,还有当时的著名艺人红线女。著名粤剧艺术家红线女曾向太平馆总经理何泳仪提到:一次在中山纪念堂演出后,周恩来总理带演员们过来太平馆吃夜宵,才让她真正认识了太平馆,从此结下不解之缘。红线女的入党介绍人而且于1958年至1961年间与之共事3年的广东省粤剧团原团支部书记朱真也回忆道,1955年,因为周总理的邀请,红线女放弃了在香港如日中天的电影事业回到内地。粤剧“南国红豆”这一别称是周总理提出的。在一次为昆曲《十五贯》举行的座谈会上,周恩来提到了粤剧,肯定了粤剧改革的成绩,并说昆曲是“江南兰花”,粤剧是“南国红豆”,都应受重视。她还透露,红线女爱惜声带,不喝饮料不吃辣食,每天固定喝某种茶叶护嗓。在北京时,周恩来得知红线女茶叶用完后,特派粤剧团的工作人员回粤取茶,关怀之情可见一斑。1958年12月1日,毛主席题词:“活着,再活着,更活着,成为劳动人民的红线女。”

那顿夜宵吃了一个多小时,席间总理谈笑风生,临走时再次对接待人员说:“大家辛苦了,这么晚,还辛苦大家,谢谢你们!”同时总理托付广州市长曾生回太平馆告诉大家,他自掏腰包请工作人员吃炒面。那在当时已经是很高的待遇了。此时,谢老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与动人的感叹。

   周总理对办好国家企业十分关心,曾多次向地方领导询问太平馆的情况,并指示要把它办好。随后太平馆在上级领导安排下,先后经过了1956年和1959年两次扩建。特别是1959年那一次,周总理亲临视察后,指示将隔临的原新华书店宿舍拨给太平馆扩建,另安排地方给新华书店。由此可见对太平馆来说是一种贴心的关怀,也是共和国总理某种情怀的真实写照。

百年老字号 广州西餐第一家

 作为美食之都的广州,百年老字号餐馆并不罕见。其中,坐落在北京路北段的太平馆是历史最为悠久,同业之先而且充满欧陆风情的西餐馆。上世纪30年代,西餐已经成为中国上层社会的一种风尚,许多有钱人家都有专门的西餐厨师,而到国际饭店去吃西餐,更是当时最时尚的社交方式。自19世纪末年广州人徐老高在太平沙售卖“西式煎牛肉”开始,这间餐厅已经走过一个半世纪的时光,成为广州西餐业发展的一个历史见证。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她再现光辉,焕然一新。

     2000年,太平馆被广州市政府命名为百年老字号西餐饮食单位,加以重点保护。较之60年代的太平馆经过扩建,餐位从200个增至500多个基础上;1994年由广州泮溪饮食服务企业集团与香港兴发有限公司合作经营,斥资过千万港元进行了全面装修改造,经营西餐更具特色和规模。餐厅现有餐位800多个,装饰设计新颖独特,环境优雅,浪漫温馨,更具欧陆风情。太平馆餐厅有传统名牌西菜800款,其中最著名的有“德国咸猪手”、“焗法国田螺”、“烧荷兰牛肉”、“葡国鸡”、“烟鲍鱼”、焗蟹盖”,风味独特,厨艺超群,充分显示出“百年老字号,西餐第一家”的品味。到了2005年春季,太平馆重新开业,安静而专注地做起西餐生意。3月26日装修一新的太平馆再现广州市民眼前。因为周恩来曾在太平馆3楼用过餐,经营方特意开设“总理餐厅”,并将周总理伉俪合照挂上墙。同时整理推出“总理套餐”( 牛油餐包、粟米鸡忌廉汤、烧乳鸽伴时菜、鸡丝炒饭、雪糕、咖啡或茶)和“总理夫人套餐”(牛油餐包、鲜茄忌廉汤、扒佛罗伦斯牛柳时菜、雪糕、咖啡或茶)。中西结合——中式装修、西式餐点。笔者看到,馆内的装修仿照的是上世纪30年代的风格,光墙纸就用了金色花鸟、绿底镂金以及枣红碎花等多种图案,窗棂、天花、灯罩等采用五彩玻璃装饰,加上别致的拼砖地板,皮套卡座以及古色古香的屏风,还有馆内处处陈列着有关广州、北京路、历史名人的老照片,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怀旧气息。与此形成对比,太平馆的菜单上介绍的全是地道的西餐,价格在40到120元左右(当年市价)。

 东江集团负责人黎永星告诉来访者,太平馆复业之后专营西餐,除了相应更新客容量外,并保留了“德国咸猪手”、“芝士焗蟹盖”、“烟沧鱼”等六大名菜特色,太平馆还请回了几名曾在此工作20多年的老员工,有25年“馆龄”的何泳仪被请回来当餐厅经理。另外,还从香港请来两位西餐名厨炮制流行西餐。这家西餐厅虽然几易其主,但名字一直未变,三楼保持旧貌,仅摆几桌台,挂着周恩来和邓颖超新婚的照片。餐厅的何经理对来访者说,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和1963年,周恩来也来过这里吃饭,他每次来必点乳鸽,邓颖超则喜欢吃牛扒。餐厅于是推出了总理套餐、总理夫人套餐,很受欢迎。黎永星透露,复业太平馆主打怀旧牌,吸纳人气的将是其百年不变的六大名菜,处处显示出“百年老字号,西餐第一家”的品味 如今在北京路331号原馆斜对面,又开设了一家新馆,已经开门迎客多时。而且,太平馆早年已从广州发展到香港,称得上香港早期西餐厅典型的代表,并且被香港市民票选为第二届香港十大最佳餐馆。

【注明】

本文部分参考相关历史文献,图片,佐证资料。

附: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年3月1日)

习近平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敬爱的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党、人民、国家和人民军队建立的卓著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杰出楷模的崇高精神。

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周恩来同志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深深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铭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

周恩来同志出生于1898年,在他青少年时期,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人民命运十分悲惨。面对国家危难和人民困苦,周恩来同志决心“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誓言“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立下“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大志向。周恩来同志和他那一代杰出中国共产党人一样,深入思索,挺起脊梁,苦苦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他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随后远赴欧洲勤工俭学,通过反复比较,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1921年,他在巴黎参与创建旅欧共产党早期组织,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同志为我们党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创建人民军队、创建革命统一战线、创建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了不朽功勋。1924年,他回国后即投身大革命洪流,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是我们党最早认识武装斗争重要性和最早从事军事工作的领导人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同志作为党中央主要领导人之一,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此诞生。在极其严酷的白色恐怖下,周恩来同志积极开展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秘密工作,指导和支持各地工农武装割据斗争,为推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周恩来同志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后,同朱德同志等一起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并取得胜利。在遵义会议上,他坚定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为确立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为在危难中挽救红军、挽救党,为中国革命实现历史性转折,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同志根据党中央的方针,亲赴西安,多方斡旋,推动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团结御侮的新局面。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代表我们党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坚持工作,广泛团结和争取各界爱国人士,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有勇有谋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周恩来同志陪同毛泽东同志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随后率领我们党代表团同国民党当局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谈判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同志协助毛泽东同志部署指挥一系列改变中国命运的战略大决战,并推动国统区形成第二条战线。周恩来同志代表我们党同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共商建国大计,筹备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持起草《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筹建作出卓越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恩来同志为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奠基性贡献。周恩来同志担任政府总理长达26年,既是国家建设总体蓝图的重要设计者,又是将它付诸实施的卓越组织者和管理者。周恩来同志提出:“国家面貌的改变要从经济面貌的改变做起。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站立起来。”“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的地位。”周恩来同志强调,要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分清轻重缓急,做到统筹全局、综合平衡、协调发展,社会主义不仅要有经济建设,还要有政治建设和精神建设,必须全面发展。周恩来同志提出科学是关系经济、国防和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必须急起直追,力求尽可能迅速地扩大和提高我国的科学文化力量,而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他高度重视国防现代化建设,强调“我们要搞尖端国防。尖端和国防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亲自组织领导“两弹一星”大规模科技攻坚取得重大突破,极大提升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周恩来同志高度重视对外经济交往和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调“敢于向一切国家的长处学习,就是最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表现,这样的民族也一定是能够自强的民族”。

周恩来同志作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主席,高度重视发挥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周恩来同志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业,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做了大量基础性、开拓性工作。周恩来同志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卓有成效领导了党和国家外事工作。他首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他推动我国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使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和国际友好人士普遍尊敬,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在“文化大革命”极端复杂的特殊环境中,周恩来同志作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忍辱负重,苦撑危局,维护党和国家正常工作运转,尽一切可能减少损失。周恩来同志保护了一大批党的领导骨干、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协助毛泽东同志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妄图夺取最高权力的阴谋,同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同志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和纠正极左思潮的错误,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他全力支持邓小平同志领导对各方面工作进行整顿,这不仅深深影响了当时中国的政局,而且为后来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准备了条件;他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极大鼓舞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

周恩来同志从1927年起就是党中央的核心领导成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担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参与领导了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各项重大工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取得的每一个重大胜利付出了巨大心血。周恩来同志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善于总结党领导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善于发现和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中汲取智慧,善于进行实事求是的理论思考和深刻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等领域都作出了理论建树,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思想启迪。

同志们、朋友们!

周恩来同志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新中国孕育、诞生、成长和取得崇高国际威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选择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上艰辛探索、不断开拓、凯歌行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周恩来同志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同志身上展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奋勇前进。

——周恩来同志是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在确立共产主义信仰时就说过:“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他还说过:“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周恩来同志一生都遵奉自己的誓言。不论革命力量多么弱小,白色恐怖多么残酷,对敌斗争多么激烈,政治局势多么复杂,党和国家事业面临的挑战多么严峻,担负的责任多么艰巨,个人的处境多么困难,他都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精神。正如他在自我解剖时说的那样:“我做工作,从来没有灰心过。”周恩来同志对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光明前途、对复兴中华民族的伟业始终充满必胜信心。在他心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如磐石。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能够历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不要忘记我们是革命者,任何时候都不要丧失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决定着我们的方向和立场,也决定着我们的言论和行动。我们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

——周恩来同志是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从不计较个人地位和得失,任何时候都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和组织的关系,始终对党绝对忠诚,把维护和巩固党内团结、维护和巩固党的政治大局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周恩来同志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绝对领导。为警惕和“反对把自己领导的地区和部门当做独立王国,反对把个人放在组织之上”,周恩来同志在战争年代担任红军主要领导时强调,“党的领导作用要绝对的提高。红军中只能有党的领导,党要运用集中指导的原则来建立权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负责政府工作时,周恩来同志提出必须加强“各部门的党组工作”,必须加强“向党中央的请示报告制度”。周恩来同志总是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维护毛泽东同志的领袖地位,坚决反对和抵制不利于党的团结和损害党中央权威的言论和行动。周恩来同志反对任何派别思想、小团体习气、地方主义、山头主义、本位主义,从不搞小圈子、小集团,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任何条件下都首先要过好政治关。

看一名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首先要看政治上是否站得稳、靠得住,是否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周恩来同志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说过一句很形象的话:“下山不忘山,进城不忘乡”,“如果忘了,就是忘本。”周恩来同志说的这个本就是人民群众。他说:“我们是从人民中来的,我们过去的胜利都是在人民的支援下取得的,不能忘本。”“脱离我们的基本阶级群众,就会丧失党的基础。”周恩来同志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的“总服务员”,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心系人民,对人民群众保持高度热爱,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只要是关系群众安危冷暖之事,他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做到了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共忧乐、共奋进。周恩来同志高度重视调查研究,经常深入群众、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他说:“调查研究要实事求是,不能乱搞。”“要了解真实情况,就要与老百姓平等相待。”周恩来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党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榜样。“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群众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周恩来同志最真挚的感情。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周恩来同志是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但始终虚怀若谷、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他为自己立下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周恩来同志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气一样,非有不可。他常说:“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一个共产党员如果以为自己改造完成了,不需要再改造了,他就不是好的共产党员。”“领导威信不是从掩饰错误中而是从改正错误中提高起来的;不是从自吹自擂中而是从埋头苦干中培养起来的。”面对不同的时代任务和时代要求,周恩来同志总是以自我革命精神迎接新的挑战,参与领导和推动中国共产党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使自己始终同党和人民事业一道前进。周恩来同志的一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这些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誓言。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我们党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周恩来同志是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一生勇肩重任,勇挑重担,呕心沥血,任劳任怨。他说:“为着我们子子孙孙的幸福,我们不能不暂时把许多困难担当起来。”“畏难苟安,不是共产党人的品质。”新中国成立后,他平时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有时在16个小时以上。“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辛苦,夜以继日,有时一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即便是得了重病之后也是如此。周恩来同志说:“既然把我推上历史舞台,我就得完成历史任务。”他数十年如一日,即使在生命最后时期,还抱病操劳国事,心忧百姓。他说,死我并不怕。古人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已是七十七岁多的人了,也算得上是高寿了。可是这二十几年的时间,总应该把国家建设得好点,人民的生活多改善一些,去马克思那里报到,才感到安心。现在这种状况去报到,总感到内疚、羞愧。周恩来同志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面临着新的风险、新的挑战、新的困难,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以钉钉子精神落实好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

——周恩来同志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周恩来同志就是这样的人。周恩来同志毕生严于律己、艰苦朴素,只求奉献、不思回报。他告诫领导干部要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和优良作风。周恩来同志身居高位,但从不搞特殊化,凡要求党员和群众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1935年6月底,红军到达两河口地区,党组织进行改选,警卫员魏国禄当选周恩来同志所在党小组的组长。有一次,周恩来同志问魏国禄为什么很长时间不开党小组会议,魏国禄回答说,党小组会议开过了,看到首长忙,就没有通知。周恩来同志用平常少见的严肃态度批评说,那怎么能行?我是党员,应当过组织生活。在我们党内,每个人都是普通党员,谁都要过组织生活,这是个党性问题。1958年1月,周恩来同志到杭州视察,随身带着自己的枕巾、棉褥子、床单、被子。被子是解放战争时期在梅园新村用的那一床,洗得已经泛白。枕巾用了又用,中间已经破损,周恩来同志就把破了的地方剪掉、两端重新缝上继续用。浙江省警卫处的同志实在看不下去,就趁他去开会的机会从后勤部门领了一条新枕巾给换上了。周恩来同志开会回来后发现换了新枕巾,就对浙江省警卫处的同志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的国家还不富裕,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即使以后富裕了,也不能丢了这个光荣传统。周恩来同志坦率地说,六七亿人口的中国就一个总理,再穷也不缺那几身新衣服,但问题不是缺不缺衣服,我这样做不光是一个人的事,而且是提倡节俭、不要追求享受,提倡大家保持艰苦奋斗的共产党人本色。上世纪50年代,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周恩来同志带头把在淮安老家几代亲人的坟墓托人平掉,把整理出来的土地交公使用。周恩来同志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给他们订立了“十条家规”,从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过半点私利。周恩来同志谆谆教导晚辈,要否定封建的亲属关系,要有自信力和自信心,要不靠关系自奋起,做人生之路的开拓者。他特别叮嘱晚辈,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同他的关系,都不许扛总理亲属的牌子,不要炫耀自己,以谋私利。周恩来同志身后没有留下任何个人财产,连自己的骨灰也不让保留,撒进祖国的江海大地。“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周恩来同志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德的集中写照,永远为后世景仰。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我们要向周恩来同志学习,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自觉接受监督,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拒腐蚀、永不沾,决不搞特权,决不以权谋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人。

同志们、朋友们!

周恩来同志青年时代曾经写下这样的寄语:“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周恩来同志还说过:“在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若不强大起来,不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就要受帝国主义的欺侮。”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周恩来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是: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周恩来同志生前致力于解决的中华民族积贫积弱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周恩来同志生前操碎了心的广大人民群众缺吃少穿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周恩来同志生前念兹在兹的中国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完全实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线已经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发进取,埋头苦干,勇于开拓,勇于创新,为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

今日头条:经商处韩晓东参赞率领中资机构代表参观“瑞典人眼中的中国”图片展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12月17日下午,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经商处韩晓东参赞,科技处戴钢参赞和中资机构的代表包括瑞典中国商会会长、中国银行斯德哥尔摩分行行长郝连才,国航斯德哥尔摩营业部总经理朱津川,五矿代表等一行10多人来到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参观“瑞典人眼中的中国”图片展。

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浦正东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本次图片展由北欧绿色邮报网和瑞典相机与图片杂志社联合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介绍说,本次图片展是两次中国之行的有机合作。她本人于2018年8月24-31日应国务院新闻办和新疆新闻办的邀请与13个国家的14位国际记者和21位国内主流媒体记者一起到新疆采访,主要访问了乌鲁木齐的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大巴扎、昌吉和阿勒泰布尔津县的五彩滩、戈宝麻基地和喀纳斯湖风景区。她从1000多幅照片中选出30张与大家分享,充分反映了新疆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谐稳定,安全团结的局面以及新疆北部地区丰富而美丽的旅游资源。

主办方的另一方瑞典相机与图片杂志社于11月组织了15名摄影爱好者到北京的金山岭长城、颐和园、张家界和桂林的漓江进行了为期10天的风景拍摄旅游,带回了中国美丽的高山大川的风景图片。在这里展出的为11名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的34张图片。

其中北京的金山岭长城是最新开发的长城风景区,别有一番风味。他们起大早到那里拍摄。让人领略长城的晨曦之美、日出之美。

在张家界,人们可以看到云雾缭绕,充满神秘色彩的高山。据说电影《阿凡达》的部分景观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很多瑞典人对人们如何能登上这样高的山感到很纳闷,原来除了盘山公路,人们还安装了电梯,所以,可以顺利抵达山顶。从这一点上也反映了中国的巨大进步。

漓江的渔夫靠旅游业能挣更多的钱。

这些图片也反映了瑞典人对中国的感情。其中的这幅漓江图片是查理花了两年的时间终于找到了漓江的这张图片的拍摄地,并最终实现了到那里拍摄的愿望。

查理拍摄的天门走钢丝表演。这是以前踩点时拍摄的。

瓦姆兰的基蒂.拉尔松也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长廊展现中国漓江的文化特色。

陈雪霏说,在新疆的布尔津县五彩滩,风景多样,既有戈壁,也有雅丹地貌,还有向北冰洋流的水系和胡杨树。戈宝麻使戈壁变成绿洲,喀纳斯湖的绿水和月亮湾、卧龙湾的美丽真的让人留恋忘返。

韩晓东参赞高度评价本次图片展。他说,看了图片展以后,感觉中国的地大物博实实在在,很多人都没有去过新疆,看了图片展以后,都萌生了要去新疆走一走看一看的念头。通过此次图片展,也了解了很多国内的情况,这对讲好中国故事也是十分有益的,是一次学习的好机会。

 

中欧国际文化教育商贸发展协会(ECCE)成立六周年圣诞音乐会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陈雪霏)–12月16日,中欧国际文化教育商贸发展协会(ECCE)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学校 Lilla Akademien举办庆祝协会成立六周年圣诞音乐会。本次音乐会由北欧国际交流协会(NIEA)和斯德哥尔摩几所著名音乐学校Lilla Akademien,Kulturskolan Stockholm和Sundbybergs kulturskola联合举办。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政务参赞张彪讲话。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政务参赞张彪致辞说:“祝贺中欧国际文化教育商贸发展协会成立6周年!很高兴前来出席这次有意义的圣诞音乐会。因为这是一场充分展现学员们本学期学习成果的音乐会。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精彩故事和成果,相信今天演奏员们一定会演奏出很多精彩的乐章!通过他们的表演,我们一定能听到和看出双老师和中欧协会的教学付出和学员们的刻苦努力练习,看到家长们的希望、陪伴和付出,体现了每个家庭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其次,这是一场交流互动的音乐会。中欧国际文化教育商贸发展协会搭建了一个艺术交流的平台,让我们坐在一起互相分享过去的经验和收获。今天除了中欧协会成员以及中瑞艺术家以外,我还看到了在座很多的侨领来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协会团体,一起共同交流和分享经验,如何让协会和侨胞们在瑞典更好的成长和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更好为中瑞友好关系的发展作出贡献。

圣诞节是西方传统的节日,还有即将来临的元旦是全世界人民的节日。在节日里我们用音乐舞蹈艺术的形式告别2018年,展望未来,祝福未来。我多次参加了中欧国际文化教育商贸发展协会举办的活动,每次都很有收获,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成果和学员们不断进步的好成绩。希望中欧协会以及在座的每一位朋友、每一个家庭,在2019年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和取得实实在在更好的成绩!”

中欧国际文化教育发展商贸中心主席旅瑞钢琴演奏家双焱讲话

ECCE中欧国际文化教育商贸发展协会主席双焱致欢迎辞:“今天我们迎来了中欧成立6周年庆典。协会的组织会员有瑞典Lilla Akademien 交响乐队、瑞京中欧北极之声青少年合唱团、北欧合唱研究所;合作伙伴有瑞典皇家音乐学院、Lilla Akademien 音乐学校、瑞典Gosskör 高斯合唱团、北京金帆交响乐团、中国民族舞蹈研究会、中国北京夕阳秀中老年文化事业发展基金会、澳大利亚中华文化协会、澳大利亚黄河合唱团英国朴茨茅斯华人协会等,不仅为来自中国和本地的华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音乐艺术交流合作的平台,而且加强了与欧洲各国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为在海外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中瑞两国以及中欧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贡献。

我们组织和参加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音乐比赛,西班牙国际艺术节音乐比赛,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英国伯明翰音乐厅的国际艺术节和瑞典Stockholm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国际音乐比赛等活动,中欧每年八月份参与主办斯德哥尔摩国际艺术节,有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团队:安徽彩虹合唱团,挪威华人歌舞团,英国朴茨茅斯华人歌舞团,瑞典本地团队、希腊和乌克兰艺术团,瑞典舞蹈学院, Lilla Akademien音乐学校,Stockholm和Sundbyberg政府音乐学校,瑞典北极之声青少年合唱团等。参加演出的有曾在西班牙国际音乐节比赛中获得金奖的瑞典皇家音乐学院华裔钢琴演奏家双焱,毕业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现任瑞典皇家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员的孟海鸥,瑞典皇家音乐学院吉他演奏家Anders Delin,瑞典青年长笛演奏家吴晶,京剧昆曲艺术演唱的郝景霞,原中国民乐团古筝演奏家张熙儒,毕业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的歌唱家邹荣美老师,爱乐合唱团指挥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杨筱音老师,瑞典舞蹈学院的舞蹈家Anastasia Sirzen, 曾任解放军文工团舞蹈演员的舞蹈老师谭晶晶。

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来自广州和上海学校近150名师生参观访问了Lilla Akademien和Sundbybergs musikskola。近期在贵州侨联的支持下筹备成立了瑞典北欧贵州商会,将开展促进北欧地区和中国的文化商贸交流对接。今年华人青少年儿童们在音乐艺术学习之路上有了许多可喜的进步。今天的圣诞文艺汇演将要为大家好好展示。”

音乐会主持人是 Åsa 真子 Wretman。

中欧国际文化教育商贸发展协会会员Mikael Bystedt致辞说:“祝贺中欧国际文化教育商贸协会成立六周年!我参加过协会夏天主办的国际艺术节开幕式活动,今天的圣诞音乐会有众多的艺术家表演和中瑞青少年的丰富节目,圣诞音乐会给青少年展示才华搭建平台,对于推动中瑞两国还有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代表中欧瑞典会员预祝中欧协会成立六周年圣诞音乐会演出圆满成功和希望中欧协会稳定发展举办很多推动中瑞文化音乐交流的活动!”

使馆办公室主任王昌宁(中)、北欧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华助中心常务副主任季展有(右)。

北欧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丘潇卉在讲话里说:“我受北欧国际交流协会季展有会长的委托,在此祝贺中欧国际文化教育商贸发展协会成立六周年!瑞雪丰年,带来了圣诞和新年的喜悦和好运,这既是总结和回顾2018年的收获、也是展望未来的好时候。听到彩排时悠扬的琴声和悦耳的歌声,看到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北欧这片土地上无拘无束快乐成长,学习文化和艺术,放飞歌声和梦想,我感到特别高兴和感动。

中欧国际文化教育商贸发展协会中西合璧的教育发展理念,学生们不但在西洋音乐表演平台和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也学习中国文化唱中国歌曲,培养了他们的中国音乐自信,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学生们对音乐艺术由衷喜爱并享受其中。协会的各种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合作,为在海外弘扬中华文化、增进中瑞友谊作出了贡献。北欧国际交流协会一如既往地支持中欧协会的活动,我们联合举办了2018斯德哥尔摩国际艺术节开幕式和闭幕式音乐会,除了中瑞演员,还有来自希腊和乌克兰艺术团体、英国和挪威华人艺术家们。音乐艺术无国界,音乐是世界上通用的语言,可以在不同文化和国家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中欧国际文化教育商贸发展协会的发展展示了瑞典华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也见证了更多华人逐渐融入主流社会。

圣诞音乐会分为三部分:第一场-庆祝中欧成立六周年文艺演出、第二场-中欧学员圣诞文艺汇演和第三场-中瑞联合音乐会。

第一场:庆祝中欧成立六周年文艺演出

斯德哥尔摩专业的艺术家们给中瑞观众带来了丰富的节目:

毕业于瑞典皇家音乐学院、曾获得2013 年西班牙国际音乐比赛金奖的华人钢琴演奏家双焱演奏了具有高难度技巧的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作品《Tarantella舞曲》。

瑞典皇家乐团小提琴演奏家孟海鸥演奏了热情洋溢充满新疆民族风情的“新疆之春”。

京剧昆曲艺术票友郝景霞老师.

京剧昆曲艺术票友郝景霞演唱了昆曲Kunqu opera长生殿,她漂亮的音色、华丽的服装和丰富的舞台表演深深的吸引了观众。

中国音乐学院毕业的古筝演奏家张熙儒演奏充满东方魅力悠扬韵律的古筝独奏“渔舟唱晚”。

瑞典青年歌手Rebecca Courtar演唱了充满青春活力的英文歌曲“I can´t make you love me”。

原中国人们解放军舞蹈演员谭晶晶和Lilla Akademien国际比赛获奖演奏员Raphael W S和Ellen Jacobsen合作演出罗马利亚作曲家哈恰图良的作品“Waltz from Masquerade”。

艺术家们的精彩演奏获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声和热情掌声。

第二场:由Lilla Akademien钢琴主课曾经获得瑞典政府奖学金及历届国际比赛获奖演奏员们、瑞京中欧北极之声青少年合唱团和中欧小明星舞蹈艺术团的才艺表演展示:

钢琴独奏Vals e-moll op. posth av F. Chopin och Guerilla-sången张正一(曾经获得北京音乐比赛金奖)

两位年龄最小(5岁)的钢琴演奏员王珈玙和陈贝拉,其中王珈玙小朋友当天生病发烧也坚持参加演出,精神可嘉。年龄最小的钢琴演奏员王珈玙(坐)和陈贝拉(右)

Lilla Akademien钢琴主课学生双龙龙Leo Long Lindblom(曾获得2015年Stockholm国际音乐比赛的金奖)

 合唱《黄河》的领唱严熙典

严熙典获得2018第五届斯德哥尔摩国际艺术节演唱金奖.

中欧小明星舞蹈艺术团表演了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中欧小明星舞蹈艺术团《四小天鹅》.

还有其他2018年度获奖的学员们:Eddie Han (曾获得2016 Stockholm国际音乐比赛的二等奖)、Elias Shen(2016 Stockholm国际比赛三等奖)、Fiona Shen(2016 Stockholm国际比赛二等奖)、Viktor Zhang( 2016 Stockholm国际比赛二等奖)演奏了浪漫派和古典音乐作品。

瑞京中欧北极之声青少年合唱团合唱《黄河颂》

瑞京中欧北极之声青少年合唱团演唱了北欧作曲家格里格的交响乐队合唱曲“森林里的小精灵”和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和第四乐章“保卫黄河”,这两个团队都获得了2018 Stockholm国际艺术节国际比赛的金奖。

孩子们的出色表演展现了他们平日刻苦努力练习的好成果,赢得了老师、家长和观众的阵阵热烈的掌声。

第三场:中瑞青少年圣诞音乐会Julkonserter

由斯德哥尔摩几大音乐学校的学生组成:来自Lilla Akademien, Stockholms kulturskola, Sundbybergs kulturskola, Adof  Fredrik Musikklasser och Banérportsskola的优秀演奏员们给观众带来了巴拉克,古典,浪漫,和现代派作曲家们的丰富作品。其中严熙典获得2018第五届斯德哥尔摩国际艺术节演唱金奖,金鑫蕊 Xinrui Jin获得“水立方杯海外华人中文歌曲大赛”全球 50 强中获得第 26 名。

最后是颁发优秀演奏员证书和集体合影留念。

出席此次圣诞音乐会的嘉宾还有北欧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及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常务副主任季展有,北欧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丘潇卉,瑞典华人总会常务副会长伍王令,Nacka议员和瑞典两湖同乡会会长刘芳,瑞典上海联谊会会长胡立夫和秘书长谈继东女士, 著名音乐公司Spotify公司的潘子璇,SEB银行Johan Eklund和Lydia Eklund,Keolis Sverige 公司的Eyassu W S。

参加音乐会的既有华人家庭也有瑞典家庭,演出人员既有专业大师级别的戏曲艺术家、古筝专业演员和瑞典皇家交响乐团的小提琴家,钢琴家,也有各个年龄段的小学员和演奏员、小歌手,200多中瑞演职人员及观众坐满了大厅。

附:2018中欧国际文化教育商贸发展协会圣诞音乐会部分节目视频链接:

1,ECCE中欧国际文化教育商贸发展协会主席双焱介绍嘉宾和讲话
https://youtu.be/dN51gE-eUQc

2,Waltz from Masquerade av Aram khachaturia ( Ellen Jacobsen, Raphael W S och Yan Shuang Lindblom六手联弹),伴舞:原中国人们解放军舞蹈演员谭晶晶

https://youtu.be/pALJMrs6ss8

3, I can´t make you love me av Mike Reld ( Solosång, Rebecca Courtar )

https://youtu.be/6J_k9poRXsI

4, 古筝独奏: “渔舟唱晚”Fiskbåt sjunger på kvällen,表演者Artist:原中国民族乐团的古筝演奏家张熙儒Zhang Xiru har utbildat från China konservatorium i Beijing

https://youtu.be/ScSX08ID55E

5,钢琴独奏: 李斯特《Tarantella舞曲》演奏者: 双焱曾获得2013 年西班牙国际音乐比赛金奖 ” Yan Shuang Lindblom har vunnit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i Spanien” först pris https://youtu.be/12VGMBf5n0w

6,昆曲Kunqu opera长生殿 (The Palace of Eternal Life) 表演Perform:郝景夏 Jingxia Hao https://youtu.be/qL57ybzX1r0

7, 小提琴独奏Violinsolo:新疆之春Xinjiang Spring,表演者artist:瑞典皇家乐团小提琴演奏家孟海欧Haiou Meng från Kungliga Filharmonikerna

https://youtu.be/2BLN3LV0k_E

8, 《森林里的小精灵》” In the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 表演者: 瑞京北极之声青少年合唱团

https://youtu.be/IN32NSPrKEI

9,黄河大合唱钢琴协奏曲Pianokonsert ” Yellow River ” i Bess minor sats 2 and 4 av Xian Xing Hai 。
Piano solo: Ellen Jacobsen (获得Sundbyberg政府颁发的音乐奖学金Erhöll ett musikstudium från Sundbybergs stad) och Raphael W S (获得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音乐比赛优秀奖vann Excellence Award i St Petersburg 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i Ryssland)
钢琴乐队Pianoensembler ”Lysor”:Rebecca Courtar,Omar Jaberi,Olivia Lindqvist, Elin Valsjö, Jing Xinrui, Magnus Johansson, Jonatan Jägestedt
瑞京北极之声青少年合唱团Ruijing Arctic Voice Youth Choir och
领唱Solosång:严熙典 (获得2018斯德哥尔摩国际音乐比赛金奖Vann guldpris i 2018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
Sundbyberg青少年交响乐队Sundbyberg Ungdoms symfoniorkester
合唱团指挥kördirigent:
双焱 Yan Shuang Lindblom

图:舒海蓉,文:丘潇卉。

编辑 陈雪霏

今日头条:桂从友大使在“瑞典人眼中的中国”图片展开幕式上的致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12月15日出席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瑞典人眼中的中国”图片展并发表重要讲话。全文如下:桂从友大使致辞。

尊敬的“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女士,

尊敬的“相机和摄影”杂志摄影师克拉斯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非常高兴出席由瑞典“北欧绿色邮报网”和“相机和摄影”杂志联合主办的“瑞典人眼中的中国”图片展开幕式。我谨代表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对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图片展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

这次图片展展出的都是瑞典媒体朋友和摄影爱好者在中国拍摄的作品。近期,“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女士赴中国新疆采访,“相机和摄影”杂志的10多位记者和摄影爱好者赴北京、张家界、桂林等地采风。他们用相机记录了一个真实、客观的中国。其中有新疆阿勒泰独特的雅丹地貌,也有张家界的“奇峰三千”;有连接欧亚大陆的中欧班列,也有蓬勃发展的风电产业;有幸福和谐的新疆各族人民,也有桂林漓江上孤舟蓑笠的渔翁。这些图片让我们领略了中国的美丽风光与和谐的人文风貌,大饱眼福。相信各位朋友也能从这些作品中体会到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感受到当代中国的蓬勃生机。

陈雪霏主编致辞

  这次图片展也是中瑞民间友好交流的一项积极成果。中瑞虽然相距遥远,但两国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新形势下,中瑞两国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加强交流、互学互鉴,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改革开放40年,不仅让中国融入了广阔的世界,也带给世界一个全新的中国。中国早已不是40年前的中国。中国人常讲,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们欢迎两国社会各界多走动,多交流,特别是希望更多瑞典朋友去中国,亲眼观察当代中国,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特色与魅力、中国社会的进步与活力、中国人民的友好与真诚。

摄影师克拉斯.基石先生致辞

  最后,预祝此次图片展圆满成功。谢谢!

桂从友大使接受瑞典《哥德堡邮报》记者伦罗特专访实录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12月13日,桂从友大使在访问瑞典第二大城市哥德堡期间,在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接受《哥德堡邮报》记者伦罗特专访,实录如下。

  桂大使说:这是我到任瑞典以来首次访问哥德堡。中瑞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哥德堡市是中瑞友好交往的开拓者。260多年前,“哥德堡”号帆船远航中国,从中国运回大量瓷器、茶叶和丝绸,开启了中瑞“海上丝绸之路”合作。现在,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中国向全球提供的公共产品,主要宗旨是弘扬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扩大同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我这次访问哥德堡,就是要弘扬“哥德堡”号为中瑞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推动新形势下中瑞“一带一路”合作。这两天,我分别会见西哥特兰省代省督舒尔茨、哥德堡市代议长塞奇拉什、西瑞典商会主席特鲁维耶,考察了沃尔沃汽车集团和斯凯孚轴承集团,就加强中瑞“一带一路”合作达成了重要共识。《哥德堡邮报》是哥德堡地区最大的报纸,希望你们积极推动中瑞“一带一路”合作,不仅为哥德堡同中国,更为整个瑞典同中国合作牵线搭桥。

问:您同瑞典西部地区达成的共识具体指的是什么?

答:当地政要和企业家都向我提出,希望开通哥德堡同中国的空中直航和海上直航。我们对此表示支持,愿积极推动。西瑞典商会是瑞典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商会,会员企业有3000多家,我们双方达成共识,愿推动其会员企业同中国企业扩大交流互访,为双方企业寻找新的合作机会。正如我刚才所说,中瑞贸易从哥德堡开始,现在中国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致力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让近14亿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瑞典在创新领域世界领先,在世界上率先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瑞发展理念高度契合,这为双方企业扩大交流合作带来新的机遇。中方希望与瑞典西部地区扩大在创新、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生物制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更好地促进我们两国发展。

问:哥德堡地区十分关注吉利对沃尔沃汽车集团的投资,未来中资企业在哥德堡将如何发展?

答:瑞典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也是率先同中国签署政府间经贸和科技合作协议的西方国家。长期以来,瑞典企业积极参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事业,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一大批企业也具备了对外投资能力。我们鼓励、支持中资企业来哥德堡投资,这也是对瑞典企业对华投资的回报。吉利沃尔沃合作不仅是中瑞,也是中欧成功合作的典范。我们鼓励中资企业以此为范例,扩大对哥德堡地区的投资。中资企业的投资以企业为主体,遵循市场原则。我们也敦促中资企业要符合瑞典的产业政策,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希望瑞典政府和哥德堡政府像中国政府欢迎瑞典对华投资一样,为中资企业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包括你本人在内的《哥德堡邮报》对中资企业投资有好的项目建议,欢迎你们向中资企业推介。

问:您认为瑞典或西部瑞典的营商环境怎么样?

答:我认为非常好。瑞典一贯主张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对外国投资持开放态度。这是哥德堡乃至整个瑞典吸引中资企业投资的有利条件。

问:提到贸易关系,您认为当前中美贸易关系如何?

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贸易关系紧密。中国始终坚持开放发展、多边主义,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打贸易战。在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的亲自领导下,中美双方就停止贸易战达成了重要共识。现在双方政府经济团队正按照两国元首的共识积极磋商,朝停止贸易战积极努力。当然,贸易战是美方发起的,中国不得不作出应有的反应。我相信,美方意识到贸易战对其自身的伤害。

问:提及贸易平衡,您对当前瑞典对华贸易顺差怎么看?

答:近年来,中瑞贸易快速发展。去年双边贸易额增长近20%,达到创纪录的150亿美元,而且瑞典首次实现对华贸易顺差,达9亿美元。今年中瑞双边贸易额又大幅增长17%,1至10月达124亿美元,全年有望再创新高。瑞典对华贸易顺差继续扩大,1至10月就已达9亿美元,全年有望突破10亿美元。我们对此表示欢迎。中国正在大力推进新一轮开放发展,很快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我们需要高质量的产品和消费品来满足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需求。根据习近平主席本人的倡议,中国11月上旬在上海举办了首届进博会。迄今为止,世界各国都在举办出口博览会,中国举办进口博览会是国际贸易史上的创举。中国主办进博会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大进口包括瑞典在内的各国对华高质量产品和消费品。进博会期间,瑞典企业同中方签署了价值5亿美元的合同。毫无疑问,瑞典对华贸易顺差将继续扩大,这符合中国加大开放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

问:具体到汽车行业,听说您来哥德堡买了一辆新车?

答:是的。沃尔沃是瑞典品牌,吉利沃尔沃是中国公司,我希望能为吉利沃尔沃的发展作点贡献。

问:您对瑞典的整体印象如何?

答:瑞典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曾经创造了备受世界瞩目的“瑞典模式”,但是在全球化时代,过去成功的“瑞典模式”也需要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相信瑞典人民会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决定。1971年瑞典率先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创新、绿色、环保等领域保持世界领先,值得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学习借鉴。另一方面,瑞典有一部分人士对中国不了解,尤其是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巨大的发展变化不了解。还有些瑞典人士对中国带有成见偏见。我和我的同事一直积极同这些人士沟通交流,向他们介绍客观、真实的中国。我们欢迎这些对当今中国不了解的人士多到中国走走看看,亲身感受中国的发展,成为中瑞友好合作的支持者、参与者和践行者,与我们一道共同推动中瑞友好合作向前发展。

问:当前瑞典媒体报道中国,如中国游客遭瑞典警方粗暴对待,或批评中国时,您会站出来批评不正确的报道。您如何评价自己这种行为?

答:中国游客在未违反瑞典法律的情况下遭到斯德哥尔摩警察粗暴对待,人身安全和尊严受到伤害。我们坚定维护每一位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和合法权益。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中国游客损害了瑞典在中国的形象,给两国旅游合作造成损失。现在,中国来瑞典的游客大幅减少,希望瑞方采取有效措施,修复瑞典在中国受损的形象。我们再次敦促瑞典警方向受害中国游客真诚道歉,恢复中国游客对瑞典的信心。瑞典媒体有些涉华报道严重失实,不客观,甚至充满偏见成见,对中国党和政府采取的方针政策恶意批评,甚至是谩骂,态度恶劣。在他们看来,同样的事其他国家可以做,中国就不可以。例如,据媒体报道,美国纽约机场已采用人脸识别系统,中国也这样做,就会受到指责或是谩骂。这是为什么呢?再如,为了推进平安城市建设,中国借鉴世界50多个城市的经验,在公共场所安装摄像设备。这是中国政府为了维护公共安全、完善城市治理采取的积极举措,全中国人民对此感到满意,从中获得了安全感和幸福感。中国政府造福中国人民的好事却遭到瑞典一些媒体恶意批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愿同瑞典媒体友好交流,但对不客观、不友好、不公正的指责也会给予坚决回击。希望瑞典媒体能够客观、全面、真实地报道中国,在中瑞两国人民之间架起友好交流的桥梁。

问:瑞典西部是瑞典的经济中心,也有很多企业同中国开展了良好的合作。但瑞典西部,包括哥德堡也有政治上的负面因素。整体来看您是否认为两国关系趋于紧张?

答:瑞典部分人士持错误立场,我们希望他们能尊重客观事实,尊重中方主管部门依法办案,为两国友好和经贸关系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不是制造障碍。

问:您对未来5到10年瑞中关系的前景如何看待?

答:正如我刚才所说,瑞典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中国人民对瑞典人民怀有深厚的友好感情。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瑞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希望双方抓住新的历史机遇,不断扩大各领域友好合作。希望瑞方同中方相向而行,为双方各领域友好交流合作创造良好氛围和有利条件,共同促进中瑞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这是中方的良好愿望。

问:最后您是否有什么想补充的?比如对瑞典的印象等。

答:我作为大使,包括顾晖总领事,我们的任务就是推动中瑞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向前发展。此次访问哥德堡让我坚定了这样的印象,即中瑞各领域合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希望与瑞方一道,为两国地方、企业合作牵线搭桥,希望瑞典社会各界朋友成为中瑞各领域合作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我们愿同包括你本人和《哥德堡邮报》在内的瑞典媒体朋友继续交流,为中瑞关系发展作贡献。下次我来哥德堡,或是你到斯德哥尔摩,我们可以继续交流。欢迎你和你的同事访问中国,通过亲眼所见客观真实地报道中国,帮助瑞典朋友了解客观真实的中国。最后请转达我对哥德堡人民和《哥德堡邮报》读者们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桂从友大使访问瑞典西哥特兰省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12月12日至13日,桂从友大使应邀访问瑞典西哥特兰省,分别会见代省督舒尔茨、哥德堡市议会代议长塞奇拉什、西瑞典商会总裁特鲁维耶,参观沃尔沃汽车集团和斯凯孚轴承公司,在驻哥德堡总领馆同当地华侨华人代表交流,并接受了《哥德堡邮报》记者专访。

  桂大使在会见中向当地政要和企业家表示,260多年前,“哥德堡号”商船远航中国,带回大量的中国茶叶、丝绸和瓷器,开启了中瑞海上丝绸之路合作。为了发挥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中方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愿同沿线等相关国家共同传承丝路精神,扩大互联互通、经贸、人文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中瑞双方发展理念高度一致,都是经济全球化、开放发展和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瑞典尤其是西部地区在创新、绿色科技、环境保护、先进制造、生命科学等方面世界领先,双方是天然的合作伙伴,涌现出了吉利沃尔沃、国能电动车、中欧汽车技术研发中心的一系列成功合作范例,中瑞双方加强“一带一路”合作正当其时,前景广阔。

  当地政要和企业家都表示,西哥特兰省、哥德堡市是瑞典的制造业中心,也是瑞典开展国际贸易合作的窗口,同中方合作富有成果。近年来中资企业在瑞典西部蓬勃发展,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就业,欢迎中方扩大投资,愿同中方加强“一带一路”合作,深化地方交流与合作。

驻哥德堡总领事顾晖出席上述活动。

今日头条: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隆重举办2018圣诞新年联欢晚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12月25日圣诞节当晚,斯德哥尔摩Upplandsvasby的聚福园饭店张灯结彩,充满节日的喜庆!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在这里隆重举办2018圣诞新年联欢晚会。

出席联欢晚会的嘉宾有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和夫人宋景丽女士,侨务领事处处长张磊、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荣誉会长王永凯、中资机构代表、各个侨团的侨领、媒体代表和瑞典友人。工商联理事会成员、会员及家属们等300多人出席了这场充满喜庆祥和的联欢晚会。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先生致辞说,非常高兴能参加工商联举办的圣诞新年晚会,下午参加了瑞典青田同乡会的圣诞新年联欢会,通过这两个活动,深切感受到了瑞典的年味儿。在瑞典圣诞节,就相当于中国的大年初一,人们都很喜庆串亲访友,远在瑞典的华人华侨选择在这一天聚集在一起庆祝这个节日。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多年来在团结华人华侨,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出席今天的联欢晚会的不仅有华人华侨还有瑞典朋友,这说明你们和瑞典朋友能够坐到一起,交到朋友,对此我表示赞赏。祝愿你们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桂大使说,中国驻瑞典使馆领事部现在已经正式提升为领事侨务处,目的是提升侨务工作在使领馆中的地位和作用。使馆领事侨务处的硬件软件条件也有很大提高,但是,我们的担子更重了,任务更重了,我们将加倍努力,竭诚为大家服务好。

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会长王俞力用中文和瑞典文对来宾表示热烈欢迎。

他说,2018年是我当选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会长的第一年,也有幸当选为中国侨联第十届委员会海外委员,我时刻准备着怎么样能够更好地为工商联的会员服务。在大使馆的支持下,各侨团的帮助下,在会员的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对大家表示诚挚的感谢。在过去一年里,工商联访问了浙江丽水市侨办,青田侨办和侨联,参加了第20届欧华联会,接待了上海市侨务访问团,安徽省,江苏省,广州市侨务代表团,在关键时刻,与祖国站在一起,为保护华人华侨的利益,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多次参加了兄弟协会的活动,召开了理事会,设立了青田“警侨驿站”斯德哥尔摩服务中心(青田“警侨驿站”斯德哥尔摩服务中心主任是夏海龙)。在新的一年里,我会一如既往地继续为会员服务好,为中瑞交流做出新的贡献。

瑞典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王建荣主任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前任会长他和首任老会长王永凯都将继续支持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会长王俞力的工作,希望年轻人大胆地往前走。他同时表示,身为海外华人,他也愿意继续鼓励华人工商联的会员们积极参与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实践中去。

在优美的二胡和古筝的演奏下,大家开始品尝中国美食。美食过后是文艺演出。

本次圣诞联欢晚会由朱瀛盈和谭帅主持,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秘书长刘晨主持了前半部分。

斯京著名昆曲票友(科研工作者)郝景霞表演昆曲牡丹亭片段。

瑞典友人Magnus演奏长笛为大家助兴。他说,他是因为结缘中医才来到这里的。

瑞典著名华人女高音歌唱家邹荣美再次激情演唱的《我爱你中国》把晚会推向高潮。期间还有很多乐器弹奏,给圣诞节增添了无比温馨的气氛。夏俊杰演唱的《叶落归根》也充满了爱国之情,洋溢着中华文化之源。

桂从友大使和夫人宋景丽女士与部分演员和瑞典华人工商联全体理事会成员一起合影留念。

晚会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是抽奖,抽到大奖的人们脸上都洋溢出快乐的笑容。这是瑞典华人工商联合会首次在圣诞节当晚举行联欢晚会,给大家带来格外的节日气氛。

今日头条:瑞典青田同乡会第18届年会在斯德哥尔摩隆重举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青田同乡会第18届年会25日圣诞节之日在首都斯德哥尔摩隆重举办。这个坚持了18年的一年一度的年会也是瑞典青田老乡们的圣诞新年联欢会,不但受到青田人的欢迎,也受到很多华人华侨的热烈欢迎。

出席今年年会的嘉宾有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先生和夫人宋景丽女士、瑞典华人总会会长叶克清先生、瑞典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主任王建荣先生、瑞典华人总会执行会长叶沛群先生和瑞中友好协会执行会长夏雨女士。 东道主叶克雄会长、张少华副会长、夏海龙副会长(兼青田“警侨驿站”斯德哥尔摩服务中心主任)等全体青田同乡会理事会成员及300多会员及家属出席了年会暨联欢会。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在致辞中说,见到这么多青田人,可以感受到瑞典青田同乡会的团结和凝聚力。他对于青田同乡会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他说,在新的一年里,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也将竭诚为华人华侨服务好。他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幸福美满,生活愉快!

瑞典青田同乡会会长叶克雄首先发表讲话。他向大家汇报了过去一年来同乡会举办的各种活动。他说,瑞典青田同乡会的同胞在瑞典打拼了几十年,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他们不但自己事业有成,而且下一代也都纷纷考入瑞典高等学府,在各行各业都有建树。希望他们也能投入到中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潮中去,能够报效祖国。“我们青田人非常重视对孩子们的培养,希望将来能够人才辈出。” 叶克雄说,在过去一年里,与国内各界保持密切联系,开展合作交流,在保护人权问题上,发出了青田人的声音。

瑞典青田同乡会所属瑞青中文学校在华文教育方面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同时,他们还举办了瑞典青田杯乒乓球赛和高尔夫球赛。他说,在新的一年里,瑞典青田同乡会将继续努力,继续举办乒乓球和高尔夫球赛等多项活动。

随后,文艺演出开始,首先推出的就是青田同乡会会员演唱的《我的中国心》。歌声响起,撩动每个人的心弦。当主持人宣布同乡会理事会成员与桂大使一起合影的时候,桂大使提议再唱一次《我的中国心》,这回是全体人员都唱,把联欢会推向高潮。

随后,昆曲,钢琴,朗读《少年之中国》和夏俊杰演唱的《叶落归根》等文艺节目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满了浓浓的爱国之情。

另外,一年一度的固定节目,为教师发红包也受到了瑞青中文学校老师的欢迎。

瑞典青田同乡会年会也是品尝中华美食和抽大奖的一个盛会。瑞典青田同乡会副秘书长伍王令担任本届年会总策划。

Xinjiang Photo Exhibition held in China Cultural Center in Stockholm

By Xuefei Chen Axelsson

STOCKHOLM, Dec. 24(Greenpost) — As part of the China’s Landscape in Swedish Eyes photo exhibition, Xinjiang photo exhibition has been held in China Cultural Center in Stockholm.

Chinese Ambassador Gui Congyou spoke highly of the exhibition.He welcomed Swedish friends to visit China.

Jointly held by Green Post and Kamera & Bild Magazine, China’s Landscape in Swedish Eyes photo exhibition attracted folk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Xuefei Chen Axelsson, Editor of Green Post has exhibited 30 photos featuring Xinjiang’s China-Europe Express Realignment Center, Grand Bazar, 12 Muqam, Burqin’s colorful strand, Kanas lake and Xinjiang Theatre as well as Gaubao plant that changes Gobi into oasis.  She visited Xinjiang in August as part of a mission to cover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Eleven Swedish photographers went to Beijing’s Jinshanling Great Wall, Zhangjiajie and Lijiang River in november and brought back great China’s landscape.

The exhibition was welcomed by Swedish people.   Claes Grundsten said their trip to China was comprehensive and satisfactory.

Johan Wessel said it was very nice to have such a joint exhibition so that Swedish and Chinese in Sweden could understand China better and enjoyed the beautiful landscape.

Lena Weilandt said she went to China 30 years ago and it is very good that she could go back to China again 30 years later.

She saw great changes in China where there are a lot of high buildings, but she also saw old China somewhere in the market and street. She is very proud and glad to have such an exhibition and she will share the photo with family members, friends and colleagues.

Many people from other parts of the country to look at the exhibition.

Kitty Larsson came from Värmland to watch the photos. She said China was great and she loved China.

Nicolas Yiming came from Västerås with Swedish friend and was impressed by the Xinjiang photo. He said looking at the photo, he felt Altay sceneries and arkitectures are similar to that of Sweden.

Boel Lindberg, Director of the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 of Swedish Foreign Ministry who is in charge of international correspondents visited the exhibition.

“It is really very beautiful, I almost like to think of going there to have a visit. You can even make post cards with them.” said Lindberg.

Marianne BJörklund, reporter from DN also visited the exhibition.  She said she was impressed by the beautiful sceneries in Xinjiang and that in Zhangjiajie.

SVD reporter, Chinese communities leaders and many others also came to watch the exhibition.

Many Swedish were impressed by Xinjiang’s sceneries and felt it is similar to that in Sweden.

Through the exhibition, visitors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a good look at China’s beautiful landscape.

The week long exhibition ended on Dec. 22, but it will open again on January 7 till the end of January before the next exhibition begins.

If you have time, you can still come and have a look.

“China Landscape in Swedish Eyes” photo exhibition held in Stockholm

“China Landscape in Swedish Eyes” photo exhibition held in Stockholm

China Plus Published: 2018-12-24 09:20:33

Share

Claes Grundsten's photo of Jinshanling Great Wall in Beijing taken on November, 2018. [Photo: China Plus]

Claes Grundsten’s photo of Jinshanling Great Wall in Beijing taken on November, 2018. [Photo: China Plus]

A photo exhibition featuring China’s landscape has been held in Stockholm, Sweden.

 Chinese Ambassador Gui Congyou spoke highly of this exhibition.

“We hope more Swedish friends will visit China and see with their own eyes a modern China, experience the culture, progress and the dynamism in Chinese society, and also importantly the friendship and hospital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said Gui.

Most of the photos on show were taken during a visit to Xinjiang by Xuefei Chen Axelsson of Green Post in August and a visit to Beijing, Zhangjiajie and Guilin in November by eleven other Swedish photographers.

The photographer not only visited places of interest, but also key facilities serving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such as a realignment center of China-Europe Railway Express.

Landscape in Zhangjiajie taken by Claes Grundsten, famous Swedish landscape photographer in November, 2018. [Photo: China Plus]

Landscape in Zhangjiajie taken by Claes Grundsten, famous Swedish landscape photographer in November, 2018. [Photo: China Plus]

Among the participants is Claes Grundsten, a famous landscape photographer in Sweden.

“All together, this journey to China is very extensive and comprehensive and we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trip,” said Claes Grundsten.

Photo Journalist Johan Wessel said it was very good to have such an exhibition

“I think it was a nice exhibition and a nice opportunity to show the beautiful landscape of China both for the Swedish people in Sweden and the Chinese people in Sweden, and it was also nice to cooperate with you and your newspaper the Green Post and it was a nice cooperation between Green Post and the Kamera & Bild,” Johan said.

Xuefei Chen Axelsson, Editor of Green Post showed Mr. Gui Congyou, Chinese Ambassador to Sweden about Moon Bay Phot in Kanas region in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Photo: China Plus]

Xuefei Chen Axelsson, Editor of Green Post showed Mr. Gui Congyou, Chinese Ambassador to Sweden about Moon Bay Phot in Kanas region in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Photo: China Plus]

The photographers also include Lena Weilandt who returned to China decades after her first trip there.

“It was wonderful. I was there 30 years ago. So it was amazing to be able to be back there again 30 years later and see the beautiful landscape and meet the people. Somethings have changed a lot, big cities and very modern, but you can also find the old China in the market and streets, for instance. I think we are all very proud and happy to show our pictures here and we all show our pictures to our families and friends the photo communities,” Lena Weilandt said.

The week-long exhibition has attracted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n Sweden.

今日头条:“瑞典人眼中的中国”图片展圆满落下帷幕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为期一周的“瑞典人眼中的中国”图片展22日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落下帷幕。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出席了15日的开幕式。

他说,近期,“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女士赴中国新疆采访,“相机和摄影”杂志的10多位记者和摄影爱好者赴北京、张家界、桂林等地采风。他们用相机记录了一个真实、客观的中国。其中有新疆阿勒泰独特的雅丹地貌,也有张家界的“奇峰三千”;有连接欧亚大陆的中欧班列,也有蓬勃发展的风电产业;有幸福和谐的新疆各族人民,也有桂林漓江上孤舟蓑笠的渔翁。这些图片让我们领略了中国的美丽风光与和谐的人文风貌,大饱眼福。相信各位朋友也能从这些作品中体会到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感受到当代中国的蓬勃生机。

这次图片展也是中瑞民间友好交流的一项积极成果。中瑞虽然相距遥远,但两国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新形势下,中瑞两国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加强交流、互学互鉴,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改革开放40年,不仅让中国融入了广阔的世界,也带给世界一个全新的中国。中国早已不是40年前的中国。中国人常讲,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们欢迎两国社会各界多走动,多交流,特别是希望更多瑞典朋友去中国,亲眼观察当代中国,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特色与魅力、中国社会的进步与活力、中国人民的友好与真诚。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向出席开幕式的100多位嘉宾介绍了她到新疆采访的感受,她对那里的印象是和谐稳定安全,吸引了很多游客,旅游业也是新疆发展的重要产业。她说,她照了1000多张照片,这里展出的只有30张。而大家如果想了解更多有关新疆的情况,可以看北欧绿色邮报刚出版的48页新疆特刊,那里介绍得更详细一些。而且,更多的信息,可以上www.greenpost.se网。

瑞典相机与图片杂志摄影师克拉斯.基石在开幕式上表示,他们这次中国之行收获很大,访问的地方很多(北京,张家界和桂林),很广泛,总的来说,也是非常令人满意的一次中国之行。

他们组织了15位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到中国去旅行,其中11位的作品在这里得到展出。

约翰.维塞尔在接受北欧绿色邮报网采访时说,这次展览非常好,他对这次展览感到很自豪,很高兴,这是一次很好的合作。

陈雪霏向观众介绍中欧班列。 

杨丽然老校长和中欧文化协会秘书长厉迪观看新疆之行录像。在随后的一周时间里,有来自斯德哥尔摩的华人华侨侨领来看图片展,有来自瓦姆兰的摄影爱好者基蒂.莱德.拉尔松,特意乘长途火车赶来观看图片展。

她说,她非常喜欢中国,感觉中国的山水真是太美了。

莱娜.维兰德也带朋友来看图片展。她说,她在30年前曾经去过中国。她非常高兴30年之后,又有机会去中国。这30年中,她看到了中国的巨大变化,城市很大,高楼大厦,几乎什么都很大。但是同时,她还是能从集贸市场或街道上感受到古老的中国,所以,中国是有变化,但也有不变的地方。她觉得能在这里参加这次展览感到非常自豪。她也和家人,朋友和摄影圈的朋友们一起分享她的中国图片。据悉,他们将在二月份进行一次关于中国之行的图片展。

瑞典外交部国际新闻司司长布爱尔.林德贝尔也应邀前来观看图片展,当看到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的美丽风景图片时,她说,她看了图片以后,真想到新疆去看一看。这些图片,都可以制作成明信片了。

瑞典SVD的记者和DN的记者伯克伦德也来参观了图片展。他们对新疆的美丽风光和和谐的文化风俗都感觉印象深刻。尤其是对新疆的文化保护,中欧班列和戈壁变绿洲的举措都感觉很好。

还有的观众看了图片展以后表示,今后应该多举办这样的展出,宣传中国的积极正面的形象,因为瑞典有些人总是用有色眼镜来看中国。

华瑞共享会主席易明和瑞典小城镇建设专家一起专程从韦斯特罗斯赶来看图片展。他说,这次图片展充分反映了中国的大好河山,尤其是新疆图片反映了新疆北疆的美丽风景和民俗文化,让人了解新疆的和谐美丽,尤其让他感觉印象深刻的是,看到那里的风景仿佛和瑞典一样。其实,这也是记者的切实感受,也是很多参观者的感受。新疆阿勒泰地区的房屋建筑大多采用木制结构,和欧洲,加拿大,新西兰的建筑都有些类似。

临走时,他们还带走了很多新疆特刊,准备发给瑞典朋友,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

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会长王俞力,前秘书长袁放生,两湖同乡会会长刘芳和北欧中医药中心的范秀兰,北欧国际交流中心秘书长丘潇卉,瑞京华人协会老校长杨丽然等华人华侨也来观看了展览,并希望能有机会去新疆旅游。

另外,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的全体馆员也来参观图片展,透过瑞典人的镜头,再次领略祖国的壮丽河山,尤其是看到新疆的图片,聚集了中欧班列,文化传承,戈壁变绿洲和美丽自然景观等,通过图片,娓娓道来地形象地讲述了中国故事,无疑也是一次很好地学习机会。

瑞典的摄影爱好者来自各个行业。来参观图片展的除了来自瑞典的朋友,还有来自英国的朋友。

图片展期间,北欧绿色邮报-新疆特刊也同时发行,让更多的瑞典人了解中国,了解新疆。

本次图片展主要是展出长城,张家界和漓江的图片共34张,新疆图片30张,总共是64张。

其中的一个组织者查理表示,他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漓江的美景,于是,他梦想能亲自到那里去,经过两年的努力,他终于实现了梦想。他自己也拍了张家界的天门,非常惊心动魄。

拉尔松喜欢桂林的一个博物馆,于是,她宁可自己呆在博物馆里,因此,只有她拍摄了博物馆的长廊,很独特。观众们对张家界的景观叹为观止,惊叹人们是怎样爬到那么高的山顶上的。当得知可以坐电梯的时候,更是感到非常惊讶,感叹中国的发展水平。

图片也反应了中国农民已经不再全力从事农业,而是同时从事旅游业,事实也证明旅游业更容易赚钱。虽然他们去的是长城,但是,却是金山岭地段的长城,不同于八达岭,慕田峪和司马台。摄影师们不辞辛劳起大早去看日出。

图文 陈雪霏

今日头条:《北欧绿色邮报-新疆特刊》在斯德哥尔摩出版发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12月18日《北欧绿色邮报–新疆特刊》宣布在斯德哥尔摩出版发行。

新疆特刊是杂志性报刊,页面大小介于主流报纸和杂志中间,总共48页,内容丰富,具有可读性。

北欧绿色邮报主编陈雪霏说,本期新疆特刊是北欧绿色邮报网在去年尝试24版电子版报纸之后的又一大胆尝试。其内容主要是今年8月她到新疆实地采访的报道,分英文,瑞典文和中文三种语言。总共是10多篇报道,例如,中欧班列连接你我他,新疆软件园,新疆博物馆,乌鲁木齐大巴扎,保护传承十二木卡姆,七道湾民族团结大院,新疆大剧院,走进昌吉,走进阿勒泰,喀纳斯大剧院,喀纳斯风景区,五彩滩,禾木乡风情等真实反应新疆文化风俗和风光地貌的报道。

本次发行一共是一万份。主要派送到斯德哥尔摩大学,市图书馆,医务所,超市,饭店,沙龙等一百多个派送点。

陈雪霏说,本次特刊的特点是三种文字,图文并茂,发行量够大,覆盖面广,可以让各种人士轻松阅读。尤其那些对中国感兴趣的人或者是在学习中文的人可以进行中英文或者是中瑞文的大致对照,起到学习知识,了解情况的目的。

同时,值此之际,正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陈雪霏感慨地说,中国改革开放走的是先农村后城市,先东后西的路线图,即从1980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村出现很多万元户,然后,十年后,才进一步进行城市的改革开放。首先从东部14个城市进行对外开放,然后才逐步向西推进。

到2000年,中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国策,改革开放进程逐步西移。然后,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举办奥运会,开发房地产,中国经济呈现井喷式大发展。因为有人还提出过跨越式发展,所以,中国经济真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当东部经济发展好了,产生了溢出效应,加上中央的政策调整和倾斜,近十年来,新疆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这次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央去年给新疆的财政是两千亿元,同时,还有19个省市的对口支援,极大地促进了新疆在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新疆确立了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潜力,真正实现东部促进西部,即很多游客都是来自东部沿海地区,到新疆旅游,实实在在地提高新疆农牧民的就业,并促进其生活改善。

新疆可以说正在享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从中受益。当然,从这个路径中,人们也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政策倾斜的结果。现在,正是新疆大发展之时,因为新疆也占据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地理位置,有着这两项优势,新疆的发展令人瞩目。

据悉,今年冬季,将是新疆北疆阿勒泰地区全面开放冬季滑雪等旅游项目的第一年。阿勒泰地区冰雪资源极其丰富是最佳的滑雪胜地之一。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说,改革开放40年,不仅让中国融入了广阔的世界,也带给世界一个全新的中国。中国早已不是40年前的中国。中国人常讲,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们欢迎两国社会各界多走动,多交流,特别是希望更多瑞典朋友去中国,亲眼观察当代中国,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特色与魅力、中国社会的进步与活力、中国人民的友好与真诚。

因此,北欧绿色邮报-新疆特刊即是给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献礼,也是给瑞典人民乃至北欧人民的圣诞和新年大礼。

 

“China landscape in Swedish Eyes” Photo Exhibition opens in Stockholm

STOCKHOLM, Dec. 16(Greenpost)– China Landscape in Swedish Eyes Photo Exhibiton opens on Saturday in China Cultural Center in Stockholm. 

Chinese Ambassador to Sweden Gui Congyou attended the opening ceremony.

“I have looked at the photos and feel quite excited to see China’s spectacular landscape through Swedish lens. In the exhibition one can see Kanas lake and Yadan landscape in Xinjiang and the spectacular mountains in Zhangjiajie, as well as the beautiful River Li.”

Ambassador Gui said this exhibition, jointly held by Green Post, a web multi-media and Kamera & Bild Magazine is a positive people to peopl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weden.

“This year marks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China has experienced a lot of changes and living standards have improved a lot. We welcome Swedish friends to China to have a look. ”

Web newspaper Green Post editor Xuefei Chen Axelsson also spoke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She said that she went to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in western China during Aug. 24-31 this year together with 14 journalists from 13 countries along the silk road to see Xinjiang’s development in tourism industry and other aspects. The project goes along with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proposed by President Xi Jinping. She visited Urumqi, Changji, Burqin, Altay and Kanas where there are rich tourism resources. The landscape includes Gobi, forests, Mountains and lakes. The Yadan landscape was formed by wind but the name was given by Swedish explorer Sven Hedin. The trip is worthwhile and the purpose was to wake some interest for both industries and tourists.

Claes Grundsten said that Magazine Kamera & Bild arranged this trip with many competent photographers with travel bureau Zoom.

He said the group visited the Great Wall, the famous Tiger Leaping Gorge, National Park Zhangjiajie in Hunan Province in Central China and the beautiful longji in River Li in Guilin city,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in South China.

“It was the first time I went to China, ….It was a very good trip, we are very satisfied with the trip.”

Journalists, Photographers and Photograph lovers:

Claes Grundsten         Johan Wessel             Charlie Malmqvist

Lena Weilandt             Patrik Brolin                Kitty Eide Larsson

Anna Bernström          Eva Pettersson            Hans-Åke Olsson

Anders Petersson        Leif Lundin

Xuefei Chen Axelsson

Curator: Anders Nylen

A total of 120 people including friends and colleagues of the photographers attended the opening ceremony.

Johan Wessel said to Green Post that it is very good to have such a joint photo exhibition so that people can see many places in China.

Zhangjiajie.

Xinjiang.

xinjiangg.

xinjiang.

Jinshanling, Great Wall.

The exhibition will last till December 22, 2018. It is jointly held by Green Post and Kamera & Bild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