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中文教师协会举办中文教学讲座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晨曦)——瑞典中文教师协会23日在斯德哥尔摩举办中文教学讲座。img_1892

丹麦奥尔堡大学王黎博士首先就怎样在丹麦教好汉语?-丹麦汉语教师们的挑战与策略进行了精彩的讲座。

img_1898

张鏡錢老师就怎样在瑞典教好汉语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教学。他就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他让大家要学点瑞典语,也要学点教学法,和比较语言学。

img_1901

近30人出席了讲座。大家讲座后感觉受益匪浅,希望今后能继续有这样的经验交流会。

在讲座开始之前,中欧文化协会会长号召大家支持东亚博物馆的保留。讲座之后,部分教师参观了瑞典东亚博物馆。

webwxgetmsgimg

本次讲座由瑞典中文教师协会主办,由达拉纳大学中文系,中欧文化协会和Sensus协办。

以下是录音。

华人华侨致瑞典政府的公开信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瑞典华人华侨就瑞典政府关于东亚博物馆未来问题再次发声,向政府发布一封公开信。

《致瑞典政府的公开信》全文如下:

我们,这些由在瑞典生活的华人华侨、领养中国孩子家庭参加的社团,对国立世界文化博物馆馆长 Ann Follin关于合并东亚博物馆、民族博物馆和地中海博物馆的计划,感到非常震惊,并以深切的担忧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Ann Follin 在最近公开发表的文章中,用很大篇幅强调这些博物馆面临着经济困境,给人们的印象是:它们占着很好的地段,但无法养活自己,唯一出路就是把它们合并在一起,搬到租金更便宜的地方。

       我们注意到,这些说辞,缺乏全面准确、令人信服的数据支持。在何处建新馆?搬迁要花多少钱?原有展览以何面貌在新馆呈现?我们也看不到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详细阐述。

       事实上,在公开发表的多篇批评性文章中已指出,花在搬迁、合并、建新馆的开支,根本就是一个填不满的黑洞,达不到省钱目的。而由此导致的博物馆文化特征消失、相关研究停止却是可以预见的事实。执行这一计划,后果必将是灾难性的。

       作为接掌世界文化博物馆一年时间、被认为拥有丰富管理经验的负责人,除了这个计划,真的拿不出其他更好的解决方案?难道真是这三家博物馆共有的非瑞典本土文化背景,才是它们不宜独立存在、不可说破的真正理由?

        东亚博物馆收藏了首任馆长安特生先生发现的、轰动世界的人类史前文明遗存,以及令人尊敬的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国王的大量捐赠。它在东亚文化尤其是中国文物收藏方面,早已达到了与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和大都会博物馆比肩的高度,从而奠定了它独立存在、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这十万件跨越了八千年时空的遗珍,能够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安然保存九十年,向全世界参观者展示,这是瑞典对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卓越贡献。是国家的骄傲!

         难道仅凭暂时的、并非无法解决的资金问题,就可以轻率地剥夺它独立存在的资格?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伦敦、巴黎或者纽约吗?

        我们不相信,这样的决定,将会发生在一个诞生了为人类进步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发明家诺贝尔的国度,一个担任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勇担重任的国度,一个向成千上万因战乱失去家园的难民慷慨伸出援助之手的国度。

        我们发出这样的呼吁,的确因为我们有着共同文化背景,这些文物发源之地与我们联系密切。但请别忽视,越来越多土生土长的瑞典人、世界各地的有识之士,都与我们看法一致。已在网上签名的2600多人中,华裔人士仅占五分之一。

         代表古老东方文化的东亚博物馆能够建立与存续,是瑞典社会宽厚包容的象征,和多元文化和谐共存、交相辉映的缩影。这值得所有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之骄傲,备加珍惜!

        我们希望,我们的下一代在为自己是瑞典国民而自豪同时,仍有机会在未来某一天,来到这栋位于船岛上的古老建筑,触摸祖先曾经的足迹。

       我们希望,每年初春,不同肤色的人们仍有机会聚在一起,行进在国王花园通向东亚博物馆的大路上,舞龙舞狮,载歌载舞,共同庆祝农历新年。

       我们希望,作为中瑞两国近一个世纪友好见证的东亚博物馆,能够在这两个伟大国家和人民的广泛交流、深入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尤其希望,作为决策者的你们,能够凭借丰富的阅历,准确的洞察和长远的视野,倾听社会各界呼声,作出一个慎重的、建设性的决定。

瑞典政客合并东亚博物馆的提议遭到汉学家和华人华侨的强烈反对并引发文化大讨论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陈雪霏)--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馆馆长9月30日递交瑞典文化部一个报告。该提案内容包含了一个长远的计划:关闭瑞典东亚博物馆、瑞典民族博物馆、瑞典地中海博物馆,并把它们合并成一个新的世界文化博物馆。该报告立即引发汉学家纷纷发表文章阐述东亚博物馆的重要性。

报告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世界文化博物馆的经济困难,主要是房地产机构租金大幅提高,博物馆除了付房租和給职工开工资,就没有其他资金搞活动了。那么解决方法有五个选择,第一是在2017年就开始腾出一层来对外出租,第二,在2018年对外招租一个客户和东亚博物馆一起合用场地,分摊租金。第三,就是搬离船坞岛。到耶迪特大草坪地段,那里有民俗博物馆,或者新建,或者挨着扩建。第五种就是完全建新的。就是要把东亚博物馆搬到郊区去。

该报告一出来立即引发媒体的大讨论。首当其冲的是著名汉学家诺奖评委马悦然教授撰文,讲瑞典东亚博物馆的历史,国王将毕生中国收藏捐给博物馆。

文章说,“新上任的斯德哥尔摩世界文化博物馆(由东亚博物馆,地中海博物馆和民族博物馆组成)馆长最近提议将三个本来在不同建筑里的博物馆并到一栋建筑里,文物也一同并入。这意味着东亚博物馆(即远东古物博物馆)的丰富馆藏文物将不再对外开放。这一提议遭到瑞典多方严厉批评,尤其是那些珍视该博物馆中国文化的人。”

文章说,1939年7月20日,瑞典政府任命哥德堡大学副校长,远东语言教授高本汉为东亚博物馆馆长。这些馆藏在当时就被认为是最珍贵的。她们有一段短暂但激荡的历史。其中王储古斯塔夫-阿道夫(即日后的国王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铁路工程师卡尔贝克以及地理学家安特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王储和安特生的故事

本报援引马悦然的文章说,瑞典王储是学习考古的。1908年的一次伦敦之行中,他对中国瓷器发生了兴趣,后来这个兴趣又扩展到了中国陶器,青铜器,玉器和漆器。

1914年,由王储发起,斯德哥尔摩有了第一个中国艺术展。许多展品都来自王储的私人珍藏,其它展品则来自瑞典、德国和英国博物馆。1921年,王储当选为中国委员会的主席,这一委员会是几年前由热衷中国文化的瑞典社团的一些重要人物发起成立的。中国委员会旨在资助安特生(Johan Gunna Andersson)在中国的考古和古生物学研究。

1906年,安特生当选为瑞典地质学教授、主任。1914年,他辞去这一职位,接受中国政府的采矿事务顾问一职,在这个职位上一直待到1924年。在1921年的地质勘探中,他发现了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许多彩陶。在这一重要发现后,中国委员会开始资助安特生的考古发掘,他的足迹进而扩展到了河南和甘肃的其它新石器时代遗址。1923-1924年在甘肃进行地理勘探时,安特生和他的中国合作者成功发现了五十多处史前时代遗址。当安特生于1925年返回瑞典时,带走了大量史前时代的人工艺品。根据和中国政府的协议,大部分文物日后需归还中国,后来它们确实回到了中国。但不幸的是,由于1930年代日军侵华,有相当一部分归还的文物遗失途中。

1925年,安特生被任命为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地质学教授。同年,中国委员会主动将安特生从中国带回的珍贵文物移交给一家瑞典博物馆,条件是他们的科学研究可以继续,并将文物妥善保管。1926年,瑞典政府下令皇家文学、历史与文物学院妥善保管藏品,同时任命安特生为东亚博物馆首任馆长。

1928到1935年间,奥瓦尔·卡尔贝克(1879-1967)代表中国委员会收购中国文物,藏品显著增加。作为一名年轻的铁路工程师,卡尔贝克于1906年来到中国,参与修建京沪铁路。在工作中,卡尔贝克得以收集大量考古材料,主要是青铜和陶器。

1939年,安特生从东亚博物馆馆长一职上卸任,由高本汉继任。在离开哥德堡大学之前,高本汉就发表了数篇对早期中国青铜时代研究具有奠基意义的论文。受过文字学和语言学训练的读者会对高本汉运用严格的语言学/文字学方法研究青铜花瓶装饰的手法印象深刻。在高本汉担任东亚博物馆(1929-1958)馆长期间,得益于捐赠和购买,馆藏大量增加,主要是中国青铜时代的作品。

东亚博物馆并不是唯一一个对中国艺术和考古感兴趣的瑞典机构。瑞典国家美术馆中的中国艺术、考古文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受惠于瑞典东印度公司,其馆藏日益丰富。自20世纪初,国家美术馆开始大规模收藏中国艺术品。1930年,喜仁龙(Osvald Siren)教授自东亚回到瑞典,带回了大量绘画和雕塑作品。他带来的中国佛像、早期中国绘画是当时欧洲数一数二的。国家美术馆还藏有重要的手工艺品,如陶器、金器、家具以及玻璃、玉、漆制品。

1959年,东亚博物馆和国家美术馆的东亚藏品合并。两大馆藏互相补充,共同展现了中国艺术和手工艺品从史前时代到当代的发展。1963年,博物馆搬迁至一座18世纪的漂亮的大楼。新址位于船岛,比邻国家美术馆和皇宫。

自1959年起,东亚博物馆接受了许多重要的捐赠,捐助主要来自收藏家以及两个资助机构,即中国委员会和博物馆友好协会。最重要的捐赠人是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他把毕生的中国艺术收藏共计2000件文物倾囊相赠。

在东亚博物馆的藏品都是被捐赠的,只有5%是属于瑞典政府提供的资金获得。

随即马教授发起签名活动希望通过签署一份请愿书,要求东亚博物馆维持现状,与其独特的馆藏和图书馆共生,而不是成为斯德哥尔摩世界文化博物馆的一部分。

请愿书还要求东亚博物馆再次考虑任命一位富有经验,对博物馆馆藏有广泛且深刻认知的馆长。

瑞典知名记者王瑞来从9月8日以来陆续发布10多篇文章,严厉批评安福林馆长的报告,认为该报告不值一提,应该被扔进废纸篓。他认为,建议建立多元文化博物馆比较肤浅,会让文化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他还揭露福林从外面雇顾问写报告花了23万克朗,而内部工作却要极度节省。

王瑞来在回答记者书面采访时说,世界文化博物馆的领导人不了解中国,不是汉学家,似乎也根本不了解瑞典东亚博物馆的重要性。他认为,在中国和东亚日益崛起的今天,政府应该更加重视中国文化,而不应该这样做。

瑞典东亚博物馆研究员司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我看来,这对东亚博物馆的历史传承是一种毁灭。三家博物馆合在一起,就像把一瓶意大利红酒、一瓶可口可乐和一杯豆浆混在一起,然后称它为世界饮料。那么三家博物馆尤其是东亚博物馆近百年来塑造的品牌和传统就没有了。“

他说,根据9月30日公布的几个提议方案,无论是三家合并还是将东亚博物馆搬至民俗博物馆,都将面临各个博物馆展览面积缩小的命运。

另据记者观察,这是市场观念与文化的冲突。即房地产的价格根据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市中心的价格不断攀升,导致很多机构在那里呆不住,最后只好搬到离市中心远一些的地方。同时,瑞典也有人喜欢建地标性建筑,希望盖一个像大戏院一样的建筑,然后,把各种文化,各国的标志性建筑迷你模型都放到里边,各个博物馆愿意租用他们的地方也可以合作,达到促进旅游,教育和文化融合的作用。这个主意也得到文化部长的口头赞赏(但这都在探讨之中,计划是2022年建成一座这样的建筑,具体在哪个位置也还没有定)。另外,可能有美国投资者,同时,他们也想让中国参与进来,一起投资建设。

目前的情况是在进行讨论之中。文化部是应该最后有决定权批准哪种方案,还是全部推翻。同时,文化部长否认干预博物馆的事情。 他在昨天的一篇文章中提到文化部官员到美国访问回来以后产生了一系列想法,其实也包括历史博物馆和其他博物馆。

目前,马教授发起的请愿签名已经达到2500多人,而且签名活动在继续。瑞典华人华侨也纷纷发表言论和文章支持拯救东亚博物馆。瑞典华人总会号召华人华侨签名支持拯救东亚博物馆。北欧绿色邮报网和中欧文化协会联合发表声明呼吁瑞典东亚博物馆应该保持原貌。

20日,瑞典民族博物馆的南亚,亚洲和非洲研究员联合发表文章称政府的行为意味着文化自绝,也呼吁要保持东亚博物馆的现状。

瑞典华人刚刚发布了将提交瑞典文化部的请愿书。

 

 

 

 

 

 

瑞典华人就东亚博物馆问题发布请愿书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瑞典华人华侨就东亚博物馆的命运问题将向瑞典文化部提交请愿书。下面是华人请愿书的具体内容:

尊敬的瑞典文化部:

听闻瑞典东亚博物馆被Ann Follin提案,东亚博物馆将面临合并、搬迁、消失的命运,此事件在瑞典社会引起了喜爱东亚文化的瑞典人以及其他民族特别是引起了瑞典华人华侨、瑞籍后裔以及有领养中国孩子家庭的深切而罕见的关注。连日来网上一个联合签名呼吁拯救东亚博物馆已经达到几千人,瑞典媒体前后发表了50余篇文章和报道谈论此事。

我们认为:1.东亚博物馆是在瑞典东方人精神寄托和文化聖地.凝聚了瑞典文化前人和在瑞华人华侨几代人的记忆!将它合併迁至郊区,不是文化的融入而是将东方文化边缘化和隔离!

  1. 东亚博物馆得到了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国王的高度重视和捐赠,瑞典东亚博物馆以自己的历史和独特馆藏使其声誉和地位名列世界博物馆界前茅,是瑞典的骄傲,瑞典政府应该引以为荣,发扬光大,而不是自毁声誉。
  2. 东亚博物馆是在瑞典的东方人教育后辈传承文化的场所,东亚博物馆正漸成为亚洲人来斯市旅游的景点之一。文化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和自由的发展空间。博大精深的文化对大家都有益处。

4.东亚博物馆合并结果是展览场地缩小,活动减少,研究不能进行,逐步导致文化消失。将对亚洲文物的宣传,研究保护和传承是种毁灭性的破坏。也是对东方人的文化歧视。

5.东亚博物馆作为展示传承文化的场所,不应该成为政治考量的牺牲品。

为此,我们希望瑞典政府放弃对东亚博物馆合并和搬迁这样不明智的的提案,继续维持并保护东亚博物馆迄今为止的地位,保护引以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还希望瑞典政府委派热爱亚洲文化的、对传承文化有造诣的专家来管理博物馆。

请瑞典政府就我们提出的愿望给予回复。

新闻背景:

9月30日,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馆馆长Ann Föllin向文化部提交报告,建议把东亚博物馆,地中海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合并,新建或扩建一个大的世界文化博物馆。她有三个建议,其中有两个是搬到民俗博物馆附近合并扩建,或者是干脆搬到郊区地铁终点站。

报告的观点主要是觉得因为市中心房地产涨价,房租也大幅涨价,支撑不下去。

该报告引起汉学家和华人华侨的强烈反对,著名汉学家马悦然教授第一个签名反对,目前签名已经超过2500多人。华人华侨还建立了关注东亚博物馆的微信群。

他们都希望东亚博物馆保持原样,继续呆在原地。他们认为搬到郊区或新盖大楼都是费钱的事情,而且效果会事与愿违。

 

 

海报信息:北欧金秋文艺汇演将在11月5日举行

                           北欧金秋文艺汇演通知

朋友们!金秋时节,您想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的著名歌曲《Blowing in the wind》吗? 您想听《Färger I en vind》(风中传奇)吗?您想看功夫大师表演的太极吗?

 

为丰富广大会员业余文化生活,传播正能量,弘扬中华文化,使我们在这里感到温暖,中欧文化协会将和瑞典专业外国记者协会和北欧绿色邮报网在这个金秋时节联合主办北欧金秋文艺汇演。

 

我们特意准备了传统中华文化节目,葫芦丝演奏,傣族舞蹈,长笛演奏,小提琴演奏,男女生独唱,中华太极,扇子舞, 小品等等精彩的节目。

我们有中国功夫大师,也是我们的好老师邢伟涛领衔表演的太极,还有罗老师的拉丁舞。

 

届时您还会听到并亲眼看到参加过中国好声音,水立方和瑞典电视台Idol节目的青年歌手Julie Yu, 斯京水立方杯得主Angela 金瑞灵,长笛演奏家吴晶,美国前CNN有线电视记者瓦瑟曼等。让我们在美丽的斯德哥尔摩金秋相聚在一起。

 

时间:2016年11月5日15:30--18:30

地点:Medborgaplatsen 4, Sensus  Rum 501.一个非常精美的专业小剧场 (绿线地铁到Medborgaplatsen下车) 50人规模。

活动日程:15:30  签到

16:00  演出正式开始

17:30  晚餐盒饭

18:30  活动结束。

费用:100克朗/每人。CHINA-EUROPE CULTURAL ASS (CECA)  Plusgiro: 79 57 45-9, 现金也可以。

主办单位:中欧文化协会,瑞典专业外国记者协会,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

支持单位:中国驻瑞典大使馆,Sensus, 瑞典中文教师协会,北欧中国科技艺术中心,瑞典沈阳同乡会

请大家积极报名,微信,chenxuefei7, 电话: 0708261336

联系人:中欧文化协会会长 陈雪霏 0708261336

副会长丹妮 0737177771

秘书长兼会计 厉迪 0700748628

理事 Lily Xu   微信 Lily_Xu0416

 

演员阵容介绍:

DSC_1025DSC_1037DSC_1034DSC_1022

邢伟涛老师,出身少林,功夫高深,由他带领中欧文化协会学员练习陈氏太极真是我们的荣幸。

B18B7298_鍓湰 (1)

DSC_9876

竹笛演奏家吴晶,华人的骄傲。她是盲人利用感应技术参与瑞典皇家交响乐团演出第一人,也是世界上利用该技术的第一人。关于她的纪录片将于11月10日在SVT2 晚上8点播出。图为今年8月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也是诺贝尔颁奖大厅演奏。

images-2 aaeaaqaaaaaaaagtaaaajdu3mgrhyzk0ltjkzmitndyzmi1inzjiltlioguxyjixzmzloaJulie Yu 最近刚刚参加瑞典TV4的Idol挑战赛。她曾参加中国好声音,水立方杯总决赛等多项比赛。

photo (6)金瑞灵今年参加了水立方杯总决赛是斯德哥尔摩赛区的亚军。

img_3218

青年才俊夏俊杰水立方杯比赛中获得冠军,几年前也曾参加并获奖。多次在华人聚会或节日登台演出。也曾在瑞典东亚博物馆春节联欢时演出过。

B18B7367_鍓湰

董家俊老师的葫芦丝,你若看到他家里的葫芦丝乐器,就知道他的水平有多高。多次在华人华侨和多重场合进行过演出。图为4月15日参加北欧之春文艺汇演。

B18B7453_鍓湰

李占淳老师是研究糖尿病的专家。业余爱好唱歌。图为4月15日北欧之春文艺汇演时演唱《我爱你中国》。

B18B7406_鍓湰

Victoria Gao从8岁开始练习小提琴,酷爱唱歌和音乐。图为4月15日参加北欧之春文艺汇演。

B18B7343_鍓湰 (1)

里克.瓦瑟曼前CNN记者,音乐专业毕业,布鲁斯风格歌手。与201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同时代人。他会唱迪伦的歌曲《在风中飘荡》。图为4月15日参加北欧之春文艺汇演。电视台专业播音老师江雪燕将朗诵《在风中飘荡》。

B18B7449_鍓湰

陈雪霏和丹妮4月15日参加北欧之春文艺汇演表演小品。

B18B7239_鍓湰

方明洁,斯京春晚的主持人,也是4月15日北欧之春文艺汇演的主持人。这次,她还要跳傣族舞。

4月15日北欧之春文艺汇演照片均由庞其铭拍摄。

欢迎您!

中欧文化协会,瑞典专业外国记者协会,北欧绿色邮报网。

 

 

北欧金秋文艺汇演将演绎诺奖得主迪伦的诗篇《在风中飘荡》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由中欧文化协会等组织的将于11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Medborgaplatsen4举办的北欧金秋文艺汇演节目中将朗诵《在风中飘荡》。

《在风中飘荡》是2016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诗人,歌星,词曲作家鲍勃.迪伦的代表作之一。

诺奖评委丹妞斯说,鲍勃迪伦的诗歌堪比荷马史诗,可以说唱,主要是他的歌词非常富有哲理,可以说,迪伦是一个思想者。他对于越战非常不满,这从他的1963年创作的《战争大师》可以看出来,对战争的制造者进行血淋淋的抨击。从网友的评论看,今年诺奖得主真是实至名归,恰如其分。

PROFOCA的前CNN记者瓦瑟曼和迪伦差不多出生于同一个时代,都是40后。瓦瑟曼年轻时主修音乐,因此也是一个音乐家,吉他弹唱非常专业,经常进行演出。我们可以尽情领会他对迪伦的演绎。我们会先由播音员朗诵一下这首诗,然后,再听瓦瑟曼用英文吉他弹唱。以瓦瑟曼的专业投入,相信定会给观众一种特别的领悟和享受。以下就是这首诗的中文版。

答案在飘荡

人要走过多少路,
才配得上人的名分?
白鸽要越过多少大海,
才能安睡沙滩?
而那炮弹要飞射多少次,
才会被永远禁断?
这答案哪,朋友,
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座山要经过多少年,
才被冲为海角?
一些人要活过多少年,
才被自由光照?
他还要把头扭开多少次
假装什么也没看到?
这答案哪,朋友
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才能看见天光?
一个人要长出多少耳朵,
才能听到人们哭丧?
花去多少生命他才明了,
已有太多人死亡?
这答案哪,朋友
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欢迎斯京朋友参加11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举办的《北欧金秋文艺汇演》。由中欧文化协会,瑞典专业外国记者协会,北欧绿色邮报网联合主办。

2016 Right Livelihood Awards to be presented on 25 Nov.

 By Xuefei Chen Axelsson
STOCKHOLM, Oct. 25(Greenpost)–The Laureates of this year’s Right Livelihood Award – Syria’s White Helmets, Egyptian activist Mozn Hassan and her organisation Nazra for Feminist Studies, Russian human rights defender Svetlana Gannushkina, and Turkish newspaper Cumhuriyet  will receive their prizes in Stockholm on 25 November 2016.

The award ceremony will take place at the Vasa Museum, a long-term partner of the Right Livelihood Award Foundation and the most visited museum in Scandinavia. It will be followed by a political and public programme for Laureates in Berlin and Geneva, according to a press release from the award foundation.

 “We look forward to celebrating our 2016 Laureates with a high-level programme in Sweden and internationally. However, at this stage, it is uncertain whether all four of our 2016 Laureates will be able to travel to Europe to receive their awards, since Mozn Hassan is under a travel ban imposed by the Egyptian authorities. We hope that these undue restrictions on Ms Hassan’s freedom of movement will be lifted without delay, in recognition of her valuable contributions as a human rights defender,” said Ole von Uexkull,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Right Livelihood Award Foundation.

The award ceremony for some 300 invited guests will be staged next to the grand 16th century ship Vasa. The Right Livelihood Award Laureates share the privilege reserved for Heads of State, Nobel Laureates and other dignitaries to step aboard this historic vessel.

The Laureates will also be received at the Swedish Parliament by members of the parliamentary association in support of the Right Livelihood Award (SÄRLA) which includes representatives from all major political parties, and by the Swedish Minister for Foreign Affairs Margot Wallström.

Following the award ceremony in Stockholm, the Laureates will visit Berlin from 27-29 November, where they meet with the newly established Parliamentary Group for the Right Livelihood Award in the German Bundestag.

The award programme will conclude in Geneva with the annual debate at Maison de la Paix on 30 November, organised in partnership with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The Laureates will also meet with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Zeid Ra’ad Al Hussein.

瑞典第二届“青田杯”高尔夫球赛在斯京举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10月23日,第二届“青田杯”高尔夫球赛在斯京举行。

photo尽管是阴雨天气,但是高球队员们还是克服困难,在风雨中坚持打了18个洞,胜利完成比赛。当晚在斯德哥尔摩宝岛饭店举行了颁奖仪式。

thumbnail_photo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领事部主任郭延航出席了颁奖仪式。他说,高尔夫球运动真是一种积极健康的运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增强友谊,也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瑞典社会,提高瑞典华人华侨的生活质量。

dsc_4796

瑞典斯京高尔夫球协会会长张巧伟在颁奖仪式上说,斯京高尔夫球协会已经走过了三个春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瑞典华人社会中掀起一场高球运动的思潮,我们的队伍在逐步扩大,球友们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高球是一项有氧运动。瑞典人均高尔夫球场世界第一。我们身处这样美好的国度,更要充分利用资源。我们斯京高球协会的宗旨是大力推广和普及瑞典华人高球运动,希望队友们一如既往地为这一目标而努力。

他还对赞助本次活动的瑞典青田同乡会,瑞典华人总会和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表示感谢。

dsc_4822张巧伟为本次比赛总杆第一名的黄继颁奖。

dsc_4828

郭延航主任为净杆一等奖获得者刘晨颁奖。

dsc_4845张玉梅获得最近杆奖。青田同乡会常务副会长张少华为其颁奖。

Anna获得总杆第二名。Andy获得总干第三名。净杆第二名是黄森。净杆第三名是Johan Åkerberg。年度最佳进步奖由夏海龙获得,王俞力获得鼓励奖。

获奖者夏海龙盛赞高尔夫球运动说,打了高尔夫,回来做工就不会觉得累了。黄继表示,这比打麻将要健康得多。他建议大家冬天多切磋球技,为夏天实战做准备。

thumbnail_photo-1本次活动得到了瑞典青田同乡会,瑞典华人总会和瑞典华人工商联合会的赞助与支持。

 

 

 

 

今日头条:侨联“亲情中华”艺术团为瑞典华人华侨献上文化盛宴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中国侨联“亲情中华”艺术团19日晚在斯德哥尔摩前诺贝尔颁奖大厅音乐厅(Musikaliska)为瑞典华人华侨和瑞典朋友献上了一场高水平的文化盛宴。

dsc_4410

瑞典华人总会执行会长叶沛群代表华人华侨对中国侨联”亲情中华“艺术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也对中国侨联对瑞典华人华侨的关心和爱护表示感谢。

dsc_4424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部长刘奇在致辞中说,“亲情中华”是适应侨胞需求,深受侨胞欢迎的一个品牌。创办八年来,其声誉响彻海内外。参加演出的有全总文工团,空政文工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央民族大学的艺术家,相信他们的演出,一定能象诺贝尔的标准给大家最美最动听的艺术享受。

他说,中国和瑞典的友好由来已久。各类文化交流源源不断。乒乓球运动员瓦尔德内尔是中国的老朋友。哥德堡大学教授高本汉是瑞典最有名的汉学家,瑞典汉学多门类的建立,他起了关键作用。化学家诺贝尔和他所设立的诺贝尔奖更为很多学科设立了最高水准,

dsc_4606

刘奇说,中国和瑞典的友好由来已久。各类文化交流源源不断。乒乓球运动员瓦尔德内尔是中国的老朋友。哥德堡大学教授高本汉是瑞典最有名的汉学家,瑞典汉学多门类的建立,他起了关键作用。化学家诺贝尔和他所设立的诺贝尔奖更为很多学科设立了最高水准。生活在瑞典的华侨华人,你们是瑞典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建设者,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你们为中瑞友好做出的贡献,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中国侨联是海外侨胞的娘家,也非常惦记和挂念大家,每年都走出海外看望大家。给大家带来家乡的声音,也希望大家经常回家走走,实现共同发展。

dsc_4440本次演出开场是杂技《大武术》,由高学峰等演出。一开场就令人叫绝。

dsc_4447然后是,知名苗族歌手阿幼朵的《醉苗乡》和《苗岭飞歌》,音域宽广,优美动听。仿佛把人带到贵州的山谷里去品一杯苗寨的美酒。

dsc_4462

由中国杂技团演员袁飞和韩莹表演的《痴梦凝相思》反映了男女软功的绝活。

dsc_4478中央民族乐团的周炜演唱的是《山歌唱出好兆头》和《想家的时候》,让人感受专业演员就是专业。

dsc_4491曹凯的杂技《激踏.球技》也是绝活。他居然能用9个球一起倒腾,手脚同时动,真是让人目瞪口呆,大饱眼福。

dsc_4507中央民族大学的赵娜演唱了《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和《鸿雁》婉转悠扬,优美动听。

dsc_4528空政文工团演员张原铭在2013年就随亲情中华来过,这次他依然是主持人。同时唱了一首优美的长调《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让人不得不感慨老一辈艺术家竟然能创作出这样经久不衰,永远让人难忘的优美歌曲和乐曲。张原铭的演唱也是到了无可挑剔的完美。

dsc_4555全总文工团著名歌唱家郑咏演唱《我爱你中国》把晚会带入高潮。大家以为是最后一曲了,没想到,中国杂技团的杨青等演员们再次亮出绝活《顶碗》,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dsc_4515整场演出可谓精彩纷呈。

dsc_4533

杨青的柔术。

dsc_4565

演出结束后,刘奇团长在接受北欧绿色邮报网记者采访时说,亲情中华艺术团已经到过70多个国家,演出800多场,联欢1350次。这个节目深受侨胞喜爱,也是外国朋友能够接受的,例如杂技,民歌等,都是经过他们精心挑选的,这些艺术家在国内也都是一流的。这些演员演的杂技没有借助任何保护绳,都是直接演出的,都是真才绝技。他说,如果剧场足够高,借助保护绳,他们还能再加一层。

dsc_439520多名演员中最年轻的13岁。演出开始的时候,瑞典中国文化协会舞蹈队表演了舞蹈《喜庆》来表达对祖(籍)国亲人到来的热烈欢迎。

观看演出的有中国驻瑞典大使馆领事部主任郭延航,中国银行驻斯德哥尔摩总经理郝连才等500多华人华侨和瑞典朋友观看了精彩的演出。演出过程中,观众们掌声不断,纷纷叫绝。很多时候,也产生了互动。观众们随着节拍的鼓掌,也让演员们深有感触。很多人到维也纳金色大厅表演的时候,都感觉那里的观众特别热情。其实斯德哥尔摩的观众也是非常热情的。有好的节目时他们也是从不吝啬他们的掌声。演员们精彩的演出,真可谓为在进入深秋的瑞典华人华侨献上了一顿美美的文化盛宴。

斯德哥尔摩演出是亲情中华艺术团此次欧洲演出的最后一站,此前,还在俄罗斯, 拉脱维亚和丹麦进行了演出。

图文/陈雪霏

 

 

 

编者的话:不过对很多华人华侨来说,最近心情并不是很好,因为担心世界闻名的藏有很多宝贵的中国文物和历代藏书的瑞典东亚博物馆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受到搬迁或者受重视程度不够。他们和汉学家们都希望东亚博物馆能够永久保留原貌。希望政府能够重视这个世界第三大,北欧最大的中文图书馆和博物馆。

一千多人参加2016瑞典绿色建筑大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为期四天的2016瑞典绿色建筑大会于17日-20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17日当天主要是瑞典绿色建筑理事会成员组织开会。18日和19日是对公众开放日。20日进行各种参观。

img_1853

瑞典绿色建筑理事会主席本特.王格伦说,理事会有很多解决办法。目前在瑞典建绿色建筑,零能耗建筑已经成为一个趋势。是否人们要建本地供应能源的房子呢?我们的选择将导致零排放。

由于巴黎气候大会的承诺,瑞典绿色建筑理事会正在准备颁发两种证书。一个是环境建筑,一个是城市实验室。

斯德哥尔摩环境学院主任约翰也参加了会议并做主旨发言。他说,气候变化迫在眉睫,绿色建筑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呼吁人们要多建绿色建筑,把节能环保放在首位。

img_1863   斯德哥尔摩绿色建筑大会也吸引了很多公司。例如,有贴膜降温防光技术,只要用一种塑料膜贴到窗户玻璃外面就可以防止强光进入室内,这样就不用太多空调。

img_1868

 

 

 

 

斯堪斯卡是瑞典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专门建住宅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现在的项目是叫“深绿住房”。就是从里到外不但要实现零排放,还要有可能产生剩余能源。那就是用上所有的办法,例如大面积使用太阳能,在屋顶和墙壁都可能使用太阳能,然后,用数字方法计算能量。要实现垃圾全部回收,污水全部处理回收。厕所和厨房用水分开,中水回用,或者利用雨水。节能方面要多在建筑材料上下功夫。img_1870

另外,斯德哥尔摩现在正在实行一个城市实验室的网络课程,专门培训人们有关节能环保方面的知识。相互学习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

今年的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挑战。人们发现,最重要的方法还是多联系,多交流,让客户参与其中是最好的办法。

湖南法律教师代表团访问斯大法律教授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斯德哥尔摩大学法律系彼得森教授及其两位博士生诺德奎斯特和克鲁恩17日与来自湖南湘潭大学法学院谢勇教授,知识产权学院执行院长肖冬梅,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院长王新生教授和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爱年举行了座谈。

双方就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法律体系与德国法律体系和英美法律体系的区别,环境法和知识产权法,欧盟法令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和看法。

最后,谢勇教授代表代表团邀请彼得森教授明年访问湖南。彼得森教授欣然答应。

中国烹饪世界大赛「首登」欧洲

北欧绿色邮报网发自荷兰的报道:

马克思曾这样评价道,“1648年的荷兰,已经达到了商业繁荣的顶点”。于是,东起中国广州湾,西抵荷兰鹿特丹,海上丝绸之路源远流长,长盛不衰,因而荷兰公认为“欧洲的门户”,“欧洲的桅杆”。如今————

海上丝绸之路西端久居全球第一大港城鹿特丹精彩纷呈

中国烹饪世界大赛「首登」欧洲

作者 荷兰 张卓辉

素有「中餐奥林匹克」赛事之称的第八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于今年9月19日至21日,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支持、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主办、全荷华人华侨联合总会(LFCON,下称:荷华联会)承办,在荷兰欧洲著名港口城市鹿特丹AHOY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国侨办鼎力支持

中国驻荷兰王国大使吴恳、领事部主任蒋华,荷兰鹿特丹市长AhmedAboutaleb,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杨柳、秘书长尚哈玲,第八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执委会主席、荷华联会主席王剑光,李锦记企业事务执行副总裁孔君道、荷兰卡仙奴(Holland Casino) CEO 总裁Erwinvan Lambaart、荷兰政府部门代表、荷兰侨领代表以及来自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48支参赛队伍出席了9月19日上午的大赛开幕式。

总部设在北京的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秘书长尚哈玲在开幕式上宣读了国务院侨办的贺信。信中表示,希望大赛执委会以本次大赛为契机,广泛团结荷兰侨社,发挥整体力量,致力于提升大赛水平、扩大大赛影响、展现中餐行业形象、稳步提高中餐行业地位,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增进中荷两国友谊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谭天星副主任早于2016年3月7日,在京国侨办会见了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监事会主席武力、秘书长尚哈玲。双方就共同推进“中餐繁荣计划”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并为此提出建议。他表示,双方要紧紧围绕“中餐繁荣计划”,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动海外侨社建设,推进侨社公共外交。他提出,第八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是提升海外中餐烹饪技艺的重要平台,有关各方要开拓创新、科学策划、认真筹备,真正让这次大赛为繁荣世界各国中餐业留下经验和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提升中国软实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为欧洲门户,荷兰不仅是欧盟中的贸易大国,也是海外华人华侨的重要汇聚地,中餐发展在欧洲处于较高水平目前荷兰有两千多家中餐馆,餐饮是荷兰华人的支柱产业,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于是,荷华侨界总动员起来,本届大赛由荷华联会承办,荷兰的(冠首类推)中饮公会、中厨协会、新东方美食协会、中国总商会、温州同乡会、东方美食协会、欧陆国际旅游社、瑞安教育基金会、中国企业家联营公司、华人总会、青田同乡会、国际商会、欧洲侨爱基金会、旅荷华侨总会、欧洲浙商联合总会等单位联合协办。

誉「中餐奥林匹克」

中国烹饪世界大赛每四年举办一届,享有餐饮界「奥林匹克」的美誉,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最具影响力的中餐比赛。自1992年以来,此赛事已经先后在上海(两届),东京,吉隆坡,广州,北京,新加坡市等亚洲国家与地区已经举行了七届比赛,今年是届第一次登陆欧洲国家。进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烹饪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与提升,对中餐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厨会友促进行业交流,推动中餐文化国际化传播。

世餐联作为中国政府管理的行业发展国际组织,旨在为全世界超过50万家中餐企业服务,并作为中国政府海外中餐繁荣计划的重要平台和推手,致力于海外中餐行业标准建立和品牌企业扶持。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杨柳女士在本大赛开幕式上致辞说:「经过七届大赛的精心打造,中国烹饪世界大赛已经成为全球中餐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的烹饪赛事,被行业称之为「中餐奥林匹克」大赛。应该说,大赛已经成为举办城市提升品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首次登陆荷兰的中国烹饪世界大赛,是十几万旅居荷兰侨胞多年来的共同心愿,”荷华联会会长暨本届大赛执委会主席王剑光说,“大赛对推动和弘扬中国的饮食文化,助推中荷经贸关系都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大赛充分展示了世界中餐发展的最新成果,搭建各地中餐厨师之间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启发中餐的创意,碰撞思想的火花,”中国驻荷兰大使吴恳阐述,“相信大赛对提升荷兰乃至欧洲的中餐水平,增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增进中荷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夯实中荷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基础。”

中国和荷兰的关系起源于16世纪。大约在100年前第一个中国人来到了鹿特丹,1920年鹿特丹又出现了第一家中餐馆,所以荷兰人对中国人,对中国食物和中国贸易都非常熟悉,此外,鹿特丹还与中国上海是姐妹城市。鹿特丹市长艾哈迈德Aboutaleb代表荷兰政府热烈祝贺本次大赛能在鹿特丹举行。他热情赞扬华人积极融入当地社会,把美妙的中餐带给荷兰人民,为鹿特丹的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为中荷两国政治及经济关系的发展增加了活力。

不爱红妆爱厨装

在三天比赛中,来自各国的优秀中餐厨师各显神通,充分展示了世界中餐发展的最新成果。参赛的代表队多数来自国内,但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和瑞典等国的参赛队伍也不断为大赛带来惊喜。按照比赛规则,每个参赛队需在规定的150分钟内,完成冷菜,热菜,甜品及面点等八道作品的现场制作。由于时间并不充裕,比赛开始后,参赛选手都立即进入紧张状态,忙而不乱,出神入化的刀工和美不胜收的造型让观众拍手叫绝:无型诗篇,立体画卷。许多观众都围着操作台仔细观看,看选手选用哪种食材,如何制作,还时不时地和大厨们讨论几句。更有业内人士「专看门道」,把赛场当成了取经的好机会。一位来自国内的大厨就围着来自美国的代表队看了又看,一问之下才知道,他所在的集团已在国外投资创办饭店,他希望能多多了解海外的代表队是如何实现「中西合璧」的。

荷兰本土共有14支代表队伍参加本届大赛,其中的“新东方餐饮协会荷兰女子创意队”是大赛有史以来首支女子代表队,荣获本届大赛团体银奖。当创意队的选手遇上中国(北京)名厨董振祥(大董) 时,他们立刻热火朝天地聊了起来,在一起讨论交流什么是好的美食、好的中华料理。

有不少观众惊奇地发现,许多参赛作品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中餐大不相同。除了量小以外,就是外型看起来不像中餐,经专家介绍这种发展趋势可称为「中餐国际范儿」。简而言之为在保持中餐味道的基础上,吸收了西餐的一些摆盘技巧和制作手法,以使中餐易于为外国朋友所喜爱。所以,这次中国烹饪世界大赛主要比的是两项,一是味道,二是造型,归根结底谓:色香味俱全为上品。

当东方遇见西方

经过3日激烈角逐,共48支参赛队,总分团体“金杯”级别的有19队:最终益海嘉里餐饮发展,新东方餐饮协会荷兰青年队,中粮福临门,中国全聚德集团,法国亚洲餐饮联合总会代表队获得前五名。花舍咖餐,湖北醉江月,台厨盟开平联队,荷兰中国总商会,比利时国际烹饪联合总会,新加坡中厨协会,安徽新华教育集团,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一队等代表队获得团体金奖。台湾紫金堂,比利时中华商会,秘鲁福临门大酒楼等代表队获得银奖,日本东京中华料理,奥地利华人餐饮服务总会等代表队获得团体最佳味道奖,全美中餐业联盟,荷兰中厨协会A队等代表队获得团体最佳创意奖,韩国中餐文化交流协会3队,德国中餐交流会等代表队获得最佳呈现奖。

这次大赛,分成三个奖项,分别是三钻金奖、四钻金奖和五钻金奖,比赛多数以个人餐馆或集团名义参加,并不像过往的以餐饮社团的名义进行。荷兰参赛选手方面,刘海跃代表的皇城酒楼、林建国代表的新中国酒楼分别获得个人赛的五钻金奖,这是这次比赛的最高荣誉奖项;而李高兵代表的食为天酒楼得了三钻金奖,由叶海腾、刘海跃、李高兵和刘化刊组队的、代表叶海腾的“劼韵轩酒楼”同样获得的是三钻金奖。这次大赛让大家见识不少,相互学习,对提高海外中餐厨艺,加强中西饮食文化交流大有裨益。

此次活动,除了烹饪大赛,美食论坛和厨艺展示,还举行了中国及欧洲食品展览,多家中国及欧洲著名食品供应商参加,展示他们的产品和创意。对于参观此次活动的公众来说,他们不但能够享受全球最高水平的中国美食盛宴,领略顶尖的烹饪艺术,还能了解中国厨艺的最新潮流和未来发展趋势。

参加这次比赛的全世界400多名厨师中,绝大部分亚洲人,只有三位欧洲人,Edwin Vinke是其中之一。他作为一个荷兰人,对于选择荷兰为大赛的主办国喜闻乐见。但是,他知道中国人的烹调技艺和原材料,跟西方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能够用鸡屁股、猪耳朵和骨髓做出很美味的菜肴,因此,他也使用荷兰Zeeland的贝类海产制作佳肴。他是深知中国烹调技艺神奇的人,他特别感兴趣留意中国人处理食材的手法,如何用特别的香料腌制,如何使用铁锅烹制。甚至,中国人的刀工也是他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部分,“他们用刀,和欧洲厨师完全不一样。”此外,中餐的发酵方法,也令他着迷。牛排和鹅肝酱、姜味的巧克力甜点、奶酪配炸虾,这就是在这次大赛上出现的菜式。据一位中国厨师介绍,现代中国的年轻一代,对于西方食品已经不陌生,因此,中西合璧的菜式也受到了青年一代的青睐。

大赛还设有“东方遇见西方——2016中欧餐饮领袖高峰论坛与顶级名厨厨艺大观”等多项活动。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邢颖、第八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执委会副主席邵建波、荷兰食品酒业协会会长Janvan Lissum、皇家御膳制作技艺第五代传人行斌、江苏海天餐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雷等悉数亮相,擦出思想的火花。中国享誉国际的大董、李权超、王海东,荷兰米其林二星名厨Edwin Vinke、法国的米其林一星主厨 Loïc Villemin 、比利时米其林二星名厨FilipClaeys也一展身手,以技艺比拼、美食交流为媒介,把最顶尖的中华美味呈现给世界。与此同时,大赛特刊编委会将编制出版图文并茂,彩色精装的《第八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特刊》。

作为荷兰侨界,首次在欧洲举办这么盛大的世界中餐大赛,实属罕见。四年前大会主席王剑光从新加坡接过第八届大赛旗帜后,就开始了筹备初期工作,至到最后几个月冲刺,筹备完毕,大赛开赛,从没有经验到摸索前进,做到圆满成功。这背后有多少酸甜苦辣,无人所知,多位幕后侨领和义工们的付出没有白费。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华人华侨妇女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广州市侨联海外顾问暨荷中商务文教交流协会会长熊国秀近一年内三次自费飞广州与广州侨联商讨,成功邀请了由中国侨联与广州市侨联共同组织的“亲情中华”国家一级演员艺术团专场为9月18日在鹿特丹世贸中心举行的中荷欢迎晚宴晚会上献上了一场高水平的专业艺术表演,为大赛策划了光彩夺目的升级版序幕,精彩的节目赢得了在场嘉宾的阵阵掌声。

熊国秀还处处替大会着想,艺术团15人,所有国际机票、在荷兰三天的食宿、交通及活动,都想法让国内或其他赞助商赞助,为大会紧缺经费的情况下省却艺术团出资数目。广州侨联副主席兼团长卢启明特意代表侨联打算在晚会送上侨联的纪念品给熊国秀,她都婉言谢绝当众表扬送纪念品,还是默默地做事。此次大赛活动,筹委会组织了多个部门,熊国秀部门负责欢迎晚宴、开幕式、颁奖大会、闭幕式的舞台系列细节工作,同时还是大会义工部的负责人之一,大赛期间,她和义工们最早到现场、最晚离开现场,还负责义工现场培训。

正因为包括她在内,有这么一群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他们为大赛群策群力,做好各项工作,不仅出力还自掏腰包赞助大会经费。荷兰的多个侨团及华人华侨,集思广益,团结一心,为世界餐饮业精心准备了三天的中餐盛宴。他们用实际行动,不仅向世界诠释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更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此次大赛在欧洲的成功举办,为今后海外中餐推广提供了经验。第九届大赛将会在很多方面进行尽一步完善和创新,努力让大赛更加国际化,适应海外中餐发展的新形势,成为传播和弘扬中国美食和文化的新渠道。

第二届“青田杯”瑞典华人乒乓球赛圆满落下帷幕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由瑞典青田同乡会主办的第二届“青田杯”瑞典华人乒乓球赛16日在斯德哥尔摩圆满落下帷幕。

dsc_4251

青田同乡会会长叶克雄致辞说,第二届青田杯瑞典华人乒乓球赛的举办为乒乓球运动爱好者互相交流提供了好机会,这将对瑞典华人健身运动的开展起到了真正的推动作用,他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地祝贺。

他希望大家继续热爱乒乓球运动,以球交友,练球健身,增强体质,乒乓球运动作为中国国球运动在瑞典同样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乒乓球有增进友谊,健康向上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对我们加强同瑞典民间的沟通与交流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希望大家做中华文化传播的使者。

dsc_4261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领事部主任郭延航和领事罗锦生也出席比赛。郭主任致辞说,在秋季天气快寒冷的时候,举办这样的活动非常好,希望明年继续举办这样的比赛。

dsc_4198

本次比赛从下午两点一直打到6点,现场热闹非凡。上有71岁的老者,下有七八岁的小孩。尤其是71岁的退休老科学家潘明先生在这样的高龄还能和青年人一起拼杀,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声和掌声。

dsc_4303

最后的比赛结果是华夏队获得冠军。他们是王伟,潘明和王宏。

dsc_4298青田一队获得亚军。他们是王路,张强和厉峰。

dsc_4281青田同乡会副会长徐力为并列第三名的东方不败队和爱好者队颁奖。

dsc_4275东方不败队是一家子父亲和两个儿子参加比赛,母亲是队长。

dsc_4289

青田同乡会的夏海栋为所有参赛的儿童颁发纪念奖。

教练何海津和孙杰特意从国内赶来出席乒乓球赛。本次球赛由青田同乡会主办,瑞典华人总会支持。瑞典华人总会的伍王令也出席了比赛。

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讲座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16日举办了成立以来的首次学术讲座--汤显祖与他的世界,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故事。

dsc_4130

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文化参赞浦正东说,今年恰逢中国的汤显祖和英国的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两位杰出的文学巨匠,一个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天才文学家,诗人和戏剧家,一个是中国明代的汤显祖,因一部名留青史的《牡丹亭》而把中国那个时代的戏剧推向了高峰。因此,文化中心请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陆建德来做讲座。

dsc_4139

陆建德用英语向大多数瑞典观众介绍了中国的汤显祖和他的《牡丹亭》。讲述了《牡丹亭》里的爱情观,以及它与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相同与不同。

他还谈到了鲁迅,以及中国妇女地位的不断提高。

他认为无论是汤显祖还是莎士比亚,其实都是有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的爱情观。尤其是汤显祖,当现实中无法实现爱情和婚姻的理想时,他采取了还魂与复活的方式,使有情人终成眷属。

dsc_4140

讲座受到听众的良好反响,人们提出了很多问题。例如,昆曲是否可以用来演唱莎士比亚的戏剧,或者牡丹亭是否可以用英语来演唱等等。

出席讲座的大多是中国文学爱好者,包括著名翻译家陈安娜。她说,她一直在翻译作品,目前正在翻译贾平凹的小说。

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于今年9月2日正式揭牌。其宗旨是促进中瑞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