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中国外交

两会特别报道: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举行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实录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北京报道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3月7日(星期二)上午10时,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长秦刚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现场实录如下:
  外交部长秦刚:  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很高兴同大家见面。当今世界正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将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下面,我愿回答大家的提问。  

网络直播截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现在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和优化,国内外对于今年的中国外交都充满了期待。我们也想请问您,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今年的中国外交,特别是元首外交有怎样的重点和亮点?此外,作为新任外长,对于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国外交,您有着怎样的期待和展望?谢谢。  

秦刚: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外交规划了顶层设计,明确了使命任务,作出了战略部署。当前,国内新冠疫情形势好转,中外交往有序恢复,中国外交已经按下“加速键”,吹响“集结号”。  

我们将以元首外交为引领,特别是全力办好首次“中国+中亚五国”元首峰会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两大主场外交,不断展现中国外交的独特风范。  

我们将以维护核心利益为使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决反对冷战思维、阵营对抗和遏制打压,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我们将以伙伴关系为依托,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广,新朋友越来越多,老朋友越来越铁。  

我们将以开放发展为目标,服务国内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反对“脱钩断链”,反对单边制裁,维护开放包容的世界经济,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我们将以多边主义为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贡献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我们将以外交为民为理念,始终将海外中国同胞的冷暖安危放在心头,将外交为民的责任担在肩上,加强对海外中国公民和机构的服务和保护,使中外交往更安全、便捷。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动荡与变革交织,团结与分裂碰撞,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征程上的中国外交,是充满光荣梦想的远征,是穿越惊涛骇浪的远航。惟其艰巨,更显荣光。  

我们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践行习近平外交思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谢谢。  

埃及《鲁兹尤素福》杂志记者:  我去年曾有机会来华采访二十大,在报告原文中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了解到很多人都跟我有类似的想法。我们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给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道路。因此,可以给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一些启迪。作为中国外交部长,您对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的意义有什么看法?  

秦刚:  的确如你所说,中国式现代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热词。一个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国家整体迈入现代化,这将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具有巨大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也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重要的启示,我想至少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独立自主。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行得通,就是因为它立足中国大地,植根中国文化,契合中国实际。中国的成功发展充分证明,各国完全有权利也有能力选择自己的道路,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二是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让人民不仅物质上富足,而且精神上富有。服务少数国家、少数人不是现代化,富者越富、穷者越穷不是现代化,精神空虚、失德失序也不是现代化,各国人民都应有平等发展、追求幸福的权利。  

三是和平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一不靠战争,二不靠殖民,三不靠掠夺,我们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一条有别于西式现代化的崭新道路。  

四是开放包容。人类的现代化不应孤芳自赏,而应百花齐放,尊重各国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彼此交流互鉴,精彩绽放,美美与共。  

五是团结奋斗。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证明,一盘散沙没有希望,团结奋斗才有力量,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如果像有的国家那样政党纷争,只说不做,朝令夕改,再好的蓝图也只是画饼充饥、空中楼阁。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是世界和平、正义、进步力量的壮大。我们希望也相信,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成为现实。谢谢。  

俄罗斯塔斯社记者:  您好。俄中关系是世界关注的焦点,您如何看待两国关系发展走向?俄中关系能否为国与国关系提供新的范式?中国国家主席是否将于两会后访问俄罗斯?未来俄中双边贸易中是否有可能放弃使用美元或欧元?谢谢。  

秦刚:  你提到大国关系范式,这是观察中俄关系一个很好的视角。大国交往,是搞封闭排他的集团政治,还是坦坦荡荡的君子之交?中俄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国战略互信、邻里友好的相处之道,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有的国家习惯用冷战结盟的滤镜看中俄关系,看到的不过是自己的倒影。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上,既不对世界上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也不受任何第三方的干扰和挑拨。  

中俄携手,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有了动力,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就有了保障。世界越是动荡不安,中俄关系越应稳步向前。  

元首交往是中俄关系的指南针和定盘星。我们相信,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必将在更高水平上不断前行。  

至于你提到中俄贸易中用什么货币?答案很简单,什么货币好用、安全又信得过,就用什么货币。国际货币不应成为单边制裁的杀手锏,更不应成为霸凌胁迫的代名词。  

人民日报记者:  这几年大家对国际形势的普遍感受就是一个“乱”字,国际社会普遍期盼共护和平、共谋发展的良策。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中方在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方面打算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还将采取怎样的举措?  

秦刚: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世界怎么了?我们该怎么办?人类再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主席从世界、历史和人类的高度指明了全球治理的人间正道。  

新时代十年,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倡议和主张,包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这些理念的核心,就是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人类命运与共,国际社会要团结合作。  

团结合作可以战胜新冠疫情,可以应对气候变化,可以化解和平赤字、安全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迈向全球治理的道路并不平坦。中国古人讲:“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古人还讲“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全球治理要守法,要遵循联合国宪章所体现的国际法精神;要秉持公平公理,反对霸权私利;要坚持同舟共济,不搞分裂对抗。  

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总数的80%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有过上更好日子的权利,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事务中应该享有更大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将始终坚持胸怀天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  秦部长,您曾写到:“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攸关两国人民和我们星球的前途命运。”鉴于双方在各种问题上的利益分歧不断扩大,还有可能发展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吗?或者,您打算如何使之成为可能?除了中国的核心利益,您是否也考虑过美国的核心利益?  

秦刚:  前段时间中美关系发生了无人飞艇事件。这完全是一起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偶发意外事件,事实和性质都很清楚,连美方也认为不构成现实威胁。然而,美方却违反国际法精神和国际惯例,有罪推断,过度反应,滥用武力,借题发挥,制造了一场本可以避免的外交危机。  从偶然中可以看到必然,那就是美国对华认知和定位出现了严重偏差,把中国当成最主要对手和最大地缘政治挑战。第一粒纽扣扣错了,导致美国对华政策完全脱离了理性健康的正轨。  

美方声称要“竞赢”中国但不寻求冲突。但实际上,美方的所谓“竞争”,就是全方位遏制打压,就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  

美方口口声声说要遵守规则,但如同两位运动员在奥运田径场上赛跑,一方不是想着如何跑出自己的最好成绩,而总是要去绊倒对方,甚至想让对方参加残奥会,这不是公平竞争,而是恶意对抗,犯规了!  

美方所谓要给中美关系“加装护栏”“不冲突”,实际上就是要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这办不到!  

如果美方不踩刹车,继续沿着错误道路狂飙下去,再多的护栏也挡不住脱轨翻车,必然陷入冲突对抗。谁来承担其灾难性的后果?!这样的竞争,就是以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乃至人类前途命运为赌注的豪赌,中方当然坚决反对。  

美国有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豪情,也要有容得下别国发展的雅量。遏制打压不会让美国变得伟大,更阻挡不了中国迈向复兴的步伐。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攸关世界前途命运。中美关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题。我也注意到,美国国内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当前中美关系深感忧虑,他们纷纷呼吁美方奉行理性务实的对华政策。  

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热情、友善、淳朴,都追求幸福生活、美好世界。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洛杉矶长滩港码头工人告诉我,全家老小的生计依靠同中国的货运贸易,美中两国要共同繁荣。艾奥瓦州的农民告诉我,世界上还有许多饥饿的人,我要多种粮食。大学校长们告诉我,科技进步要靠国际交流,科技脱钩是双输、多输。明尼苏达州英华学院的小学生获得“汉语桥”世界小学生中文秀冠军,她用流利的汉语告诉我,她学汉语,是因为喜欢中国。每当我想起他们,我就想,决定中美关系的,应该是两国的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和两国人民的友谊,而不是美国的国内政治和歇斯底里的新麦卡锡主义。  

中方将始终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致力于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我们也希望美国政府认真倾听两国人民的声音,消除“威胁膨胀”的战略焦虑,摒弃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拒绝“政治正确”的无端绑架,兑现承诺,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探索出既有利于两国、又造福世界的中美正确相处之道。  

凤凰卫视记者:  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智库和官员持续炒作中美在台海发生冲突,一些人士甚至预测冲突的时间就在2027年或者2025年。还有媒体爆料称,美国已经制定了“摧毁台湾”的计划。请问您如何看待当前台海局势?您认为中美在台海发生冲突的风险有多大?谢谢。  

秦刚:  我知道今天肯定要问到台湾问题,特别带来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首先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里的两句话:“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任何外国都无权干涉。最近美国高官声称台湾问题不是中国内政,对此我们坚决反对并保持高度警惕。  

对于两岸来说,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作为骨肉同胞,我们将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同时,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中国《反分裂国家法》对此规定得很明确。如果出现了违反该法的情况,我们必须依宪依法行事。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和强大能力。  

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跨越的红线。台湾问题之所以产生,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之所以同美国谈台湾问题,是要求美方不要干涉中国内政。  

中国人民有权问:为什么美方在乌克兰问题上大谈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却在中国的台湾问题上不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什么一边要求中国不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一边却长期违反“八一七”公报向台湾售武?为什么一边口口声声说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一边却暗地里制定了所谓“摧毁台湾”的计划?  

“台独”分裂与台海和平稳定水火不容。台海和平稳定的真实威胁是“台独”分裂势力,定海神针是一个中国原则,真正的护栏是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台湾问题处理不好,中美关系地动山摇。  

如果美方真的希望台海风平浪静,就应该停止“以台制华”,回归一个中国原则的本源本义,恪守对中国作出的政治承诺,明确反对和制止“台独”。  

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  俄乌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时间,近来一些美西方舆论把矛头对准中国,要求中国不要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性援助,渲染“中国特殊责任论”,甚至认为只有中国可以结束这场战争。请问您对此怎么看?谢谢。  

秦刚:  乌克兰危机本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悲剧,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教训惨痛,值得各方深刻反思。  

乌克兰危机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和现实原因,本质是欧洲安全治理矛盾的大爆发。  

我们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作出判断。在和平和战争之间,选择和平;在对话和制裁之间,选择对话;在降温和拱火之间,选择降温。  

中国既不是危机的制造者,又不是危机的当事方,也没有向冲突的任何一方提供武器。凭什么向中国甩锅推责,甚至制裁、威胁?我们绝不接受!  

前几天,我们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提出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等12条主张,核心就是劝和促谈。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劝和促谈的努力一再遭到破坏,似乎有只“看不见的手”推动冲突延宕升级,试图以乌克兰危机来服务某种地缘政治图谋。  

当前,乌克兰危机到了紧要关头,要么停火止战,恢复和平,走上政治解决的轨道,要么火上浇油,扩大危机,拖入失控的深渊。冲突、制裁、施压解决不了问题,现在需要的是冷静、理智、对话,和谈进程应尽快开启,各方合理安全关切都应得到尊重,从而找到实现欧洲长治久安之策。  

巴通社记者:  今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近年来,美国、欧盟也出台了一些全球基建计划,如“重建更美好世界”。您认为这些倡议和计划之间有竞争关系吗?有人质疑“一带一路”可能导致“债务陷阱”,您怎么看?  

秦刚: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发起、各方共建、世界共享的优质公共产品,优在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因为优质实用,所以广受欢迎,迄今已吸引了世界上超过3/4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  

倡议已经提出十年了,从当初的蓝图变成今天的实景,化作了各国发展的实效,百姓民生的实惠。十年铺就了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留下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  

10年里,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将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斯里兰卡普特拉姆电站点亮了万家灯火。蒙内铁路拉动了当地经济增长超过2个百分点。“鲁班工坊”帮助20多个国家的年轻人掌握了职业技能。中欧班列迄今已开行6万5千列,是联通亚欧的钢铁驼队,是运送防疫物资的健康快车。  

今年,中国将以主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契机,与有关各方一道,推动“一带一路”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一带一路”是务实开放的倡议,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合作中我们有商有量,在交往时我们重情重义。对于其他国家的倡议,只要不以意识形态划线,我们都欢迎;只要不夹带地缘政治的私货,我们都乐见其成。  

所谓“债务陷阱”,这顶“帽子”无论如何不能扣到中国头上。据统计,在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中,多边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占比超过八成,这才是发展中国家债务压力的最大来源。特别是去年以来,美国以前所未有的幅度急速加息,各国资金纷纷外流,使有关国家的债务问题雪上加霜。  

中国一直致力为相关国家纾困解难,在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中贡献最大。中方将继续以建设性态度参与国际债务问题的解决,同时我们也呼吁其他各方共同行动、公平分担。大家坐下来商量,办法总会比问题多。  

日本广播协会记者: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5周年,去年11月中日领导人会晤时,岸田文雄首相表示双方领导人应该就双边关系发展保持紧密沟通。目前,在政治、经济、安全保障等领域双方各自立场仍存在鲜明分歧,双方外长仍未实现面对面会谈。请问,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打算构建怎样的中日关系?  

秦刚:  中日一衣带水,构建新时代中日关系,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言而有信。45年前,两国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首次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日关系发展的原则和方向。这个条约,连同中日间其他三个政治文件,构成了中日关系的政治根基,尤其是“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重要政治共识,应该严格遵守,说了就要做到。  

第二,要以史为鉴。日本军国主义曾给中华民族造成深重伤害,至今依然隐隐作痛。中国人民不会忘记,日方也不应忘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中方始终以善意对待日本,希望睦邻友好。但如果日方有些人不是以邻为伴,而是以邻为壑,甚至参与遏制中国的新冷战,那么两国之间就是旧伤未愈,又添新痛。  

第三,要维护秩序。现在一些日方领导人也在大谈所谓的秩序,那今天我们就要掰扯掰扯,这个秩序是什么。今天的国际秩序建立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基础之上,是3500万中国军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一切挑战战后国际秩序和国际正义的历史修正主义,中国人民都绝不答应。《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明确规定反对霸权主义,条约精神在当下具有现实意义。  

第四,要互利共赢。中日优势互补、互有需要。我们应坚持市场原则和自由开放精神,加强合作,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动力和活力。  

最后,我还要说一件事情。日本政府决定将福岛核污染水排入大海。这不是日本一家的私事,而是关系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大事。我们敦促日方以负责任的方式处理好这一问题。  

新华社记者:  美国声称要“塑造中国周边战略环境”,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印太战略”。一些地区国家受到很大压力。近期有媒体评论认为,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加,地区国家“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依靠中国”,越来越难以持续。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秦刚:  美国的“印太战略”标榜自由开放,实际上拉帮结伙,搞各种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号称维护地区安全,实际上挑起对抗,策划“亚太版北约”;宣扬促进地区繁荣,实际上要“脱钩断链”,破坏地区一体化进程。  

美国公开声称要“塑造中国的周边战略环境”,这恰恰暴露了“印太战略”围堵中国的真实目的,其最终结果只会导致冲击以东盟为中心开放包容的地区合作架构,损害地区国家的整体和长远利益,注定走不远、行不通。  

我注意到最近不少地区国家领导人表示,东盟不能成为任何外部势力的代理人,不能陷入大国博弈的漩涡。亚洲应该成为合作共赢的舞台,而不是地缘博弈的棋盘。任何冷战绝不容在亚洲重演,乌克兰式的危机绝不容在亚洲复制。  

至于说安全上、经济上要靠谁?我的看法是,还是要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共谋安全,共促发展,共筑更加紧密的周边命运共同体。  

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前景,我认为大可不必。近期,一些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我们自己的预期也是在5%左右,这将远远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过去一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增长8%,引资规模居全球前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和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即将举行,今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也将举办,据我了解,前来参会的各国企业家争先恐后。  

最近,我和多位地区国家的外长交流,大家期待最大的就是发展,谈论最多的就是合作。我相信,中国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必将给各国特别是地区国家提供新的机遇。  

澎湃新闻记者:  去年底,习近平主席出席首届中阿峰会、中海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今年2月,中方又接待了伊朗总统莱希访华,显然中国对中东地区的重视在上升。请问未来中国的中东政策重点是什么?谢谢。  

秦刚:  中国和中东国家关系悠久,是好朋友、好伙伴。  在去年底召开的首届中阿峰会上,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同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合作。  

上个月,伊朗总统莱希成功访华,双方一致同意深化发展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双边关系迈上新台阶。  

中国支持中东国家战略自主,反对外部势力干涉中东国家内政。中国将继续主持公道,支持中东国家通过对话协商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中国完全尊重中东国家主人翁地位,不会去填补所谓“真空”,也不搞排他小圈子。我们愿做中东安全稳定的促进者、发展繁荣的合作者、团结自强的推动者。  

海峡时报记者:  一些观察者认为,您被任命为外交部长是中国正采取一种更加柔和的外交方式的体现,是抛弃被称为“战狼外交”的独断的国际关系风格的信号。中国真的抛弃了以往被视为强硬的标签吗?  

秦刚: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记得我刚到美国任大使时,美国的媒体惊呼,“中国战狼”来了。现在我回来当外长,又不给我这个称号了,我还真若有所失。其实,所谓“战狼外交”就是一个话语陷阱,制造这个话语陷阱的人,要么不懂中国和中国外交,要么无视事实,别有用心。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说过,“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中国外交有足够的厚道与善意,但当豺狼挡道、恶狼来袭,中国的外交官必须“与狼共舞”,保家卫国。  

法新社记者:  鉴于过去几个月中美关系紧张,中方是否计划加强与欧盟的政治和商贸关系?  

秦刚:  中欧是两大文明、两大市场、两大力量。中欧开展交往完全是基于彼此战略利益独立作出的选择。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  

不管形势如何发展,中方始终视欧盟为全面战略伙伴,支持欧洲一体化。我们希望欧洲经历了乌克兰战火的磨难,痛定思痛,真正实现战略自主、长治久安。  

我们愿同欧方一道,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克服各种干扰和困难,不断深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确定性和正能量。  

中国日报记者:  最近我们报社开展了“你的关注外长来答”的征集活动,有很多青年人很关注中国的国际形象和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请问您认为我们应当如何向国际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提升中国话语权上,我们青年人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秦刚:  首先感谢中国日报开设了这样一个平台,能够拉近民众,特别是青年人与中国外交的距离,也感谢广大青年朋友对外交工作的关注支持。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我对中国青年有这样的情怀和眼界感到欣慰。中国人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代表希望,青年创造明天,青年要在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展现青春活力。  

当今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比以往更容易“上热搜”、被围观,但我们手中的麦克风还不够多,音量还不够响,舞台上还有不少“麦霸”,关于中国的噪音、杂音还不少。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当代中国青年义不容辞。  

青年要自信,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成就赋予我们自信的底气。希望青年在实践锻造中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平视这个世界,与世界平等地对话,拿出中国青年的视角,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展示中国青年的风采。  

青年要进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青年奋勇争先,顽强拼搏。如果说西方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的序曲,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步才是人类现代化的交响,中国青年奋斗逐梦则是这部交响曲中最跳动、最美妙的音符。  

青年要开放,要胸怀天下,走出去博采众长,交流互鉴,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话语解说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华文化。  

欢迎更多青年朋友投身中国外交,在风云际会的时代谱写壮丽的青春之歌!  

最后我再说几句,明天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我在这里向参加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女记者和女同胞们致以节日的问候!祝大家节日快乐,万事顺意!谢谢! 来源新华网。

3月8日上午十点,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

这是秦刚担任外交部长以来首次参加两会新闻发布会。他在赴美担任大使之前曾担任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后被人称为“战狼外交”斗士。不过正如秦刚本人在发布会中讲的,那个时候,美国的对话政策确实是咄咄逼人,如狼似虎。秦刚说对真正的豺狼,只能是“与狼共舞”。而拜登政府上台以后,提出了一系列新想法,即能合作的合作,如气候变化,能竞争的便竞争,例如,高科技。但是,这种做法很难实施,例如对中国经济,科技贸易方面的打压,给中国的压力,让人感觉就是在对抗。因此,秦刚直击难点,热点,直接说出中国的想法和看法。在俄罗斯与乌克兰问题上,秦刚也表示这是一个惨痛的悲剧。值得反思。

在中欧关系方面,秦刚指出中欧之间依然是战略合作伙伴,不受制于第三方。

事实上,中欧之间确实可以保持理性现实的互利合作关系。

如何向西方准确传递中国政治话语? 

北欧绿色邮报网据中国侨网报道 将“加强党的建设”直译为“Party Building”,是否会让外国人误认为中国在推介“派对场地”?西方掌控国际话语权的大环境下,如何展现中国的真实面貌、国家精神,将中国声音准确、有效地传递给外国受众?应对西方媒体的污名化,采取哪些做法是有效的?
 中国外文局资深英文编审大卫·弗格森(David W. Ferguson)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结合其十余年来从事中国政治话语英译审校工作和对外传播工作的亲身经历,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西方国家对中国事务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曲解、误解。为何中国的相关信息时常遭到误解?


大卫·弗格森:将西方的行为称作“误解”是不对的。 误解能通过提供事实和解释得到解决。中国正身处西方媒体和政客有意展开的一场歪曲和污名化的运动当中,其目的就是敌对中国。这场运动源起于美国政客和媒体的鼓动。尽管从历史角度来看,美国坐拥全球领先地位的时间相对较短,但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美国的反应就是要采取迅猛攻击,摧毁它所认为的“中国威胁”,而不是寻求和解与合作。其他西方国家则是跟在美国之后。在涉华议题上,部分西方媒体并未呈现真实的情况。 中国需要认识到,想要解决这一问题,给出更好的解释是无用的。操控这场运动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想要中国展现出真实模样,并且他们能够封锁以及歪曲中方的信息,因为国际话语权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中新社记者:如您所言,部分西方媒体经常会对中国政治话语进行“误译、乱译、恶译”。在应对这种刻意对华曲解时,采取哪些做法是有效的?


大卫·弗格森:在明白西方媒体正在国际舞台上开展行动,故意歪曲和污名化中国这一事实后,我认为应对这一局面的最好办法就是增加对非正式话语,也就是对软实力的建构,直接与英语受众沟通。 比如,中国可以通过电影同西方民众直接沟通,电影能够直达受众,无需遭受政客和媒体的歪曲。中国能拍出主题非常宏大的电影,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我和我的祖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应继续将官方发声作为其正式话语,同时也应推广非正式话语,从情感的层面让西方民众获得共鸣。

2019年9月30日,美国旧金山湾区华侨聚集到戴利城,参加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旧金山首映礼。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中新社记者:面对对中国不甚了解的外国受众,怎样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政治话语?将中国政策及相关概念传播出去的难点在哪?


大卫·弗格森:跨语言的翻译政治话语传播,最重要的是传递信息,而不只是翻译文本。 比如,中国政治话语中常出现“科学”这个词,它一般被直译成“science”(英文中“科学”的名词)或是“scientific”(英文中“科学”的形容词)。但在英文中,“science”这个词是指自然科学,中国政治话语中的“科学”显然不是这个意思。对“科学发展观”的翻译就很值得探讨。“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大调整,是从单纯的经济发展转型到一个将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的协同发展战略,但若译作“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就难以精准表达这一战略的真正含义,外国人听了会觉得这是一项技术项目,是关于物理化学的。这就使得中国失去了将一项重大战略调整真实准确传达给世界的机会。

2012年11月,在北京展览馆举行的 “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览吸引参观者。中新社发  张家瑞 摄

中国的很多政治话语是概念化的、抽象的,因此需要译者对其进行解构,将概念之下的具象含义传达给外国受众。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翻译——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这一思想是由一系列发展观与政策组成的、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的重要思想,翻译时必须用词准确,以传达出其深远意义。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官方固定译文,但对“新时代”一词,最初的译文是“in the new era”,不过这一译法可能会让外国人误解为“新时代”是由外部力量施加给中国的,中国是在对此做出反应。最终经过谨慎斟酌,大家一致同意将“新时代”译为“for a new era”:通过将介词替换为for,以及将定冠词the替换为不定冠词a,就能够准确传递出中国是在引领和主导“新时代”,这才是与原文相一致的内涵。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图为群众游行中的伟大复兴方阵。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相反地,将“加强党的建设”翻译成“Party Building”(party取“政党”义,building取“建设”义)就非常糟糕。“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政治话语中常提到的,但如果把“Party Building”说给不了解中国政治话语的西方受众,他们第一反应是你在推介一个能带孩子去开生日派对的场地(因为party常用义为“派对”,building常用义为“建筑”)。综上所述,“加强党的建设”最好被翻译成“strengthen the party”。

 中新社记者:对外传播中国政治话语时,如何让中国的话语体系转变为国际化语言?中国政策及相关概念在外译过程中一般会带来哪些理解上的偏差?如何避免这种偏差?


大卫·弗格森:英语就是国际化语言,因此中国需要让其话语通过英语得到理解。80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期间曾发表《反对党八股》,文章中毛泽东对中共的一些写作风格进行了批判。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也曾在“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系列短论,其中也提到好的文风应该是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讲完即止,用尽可能少的篇幅,把问题说清、说深、说透,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 中国政治话语的对外传播需采纳这些忠告。如“两个坚持”“三个代表”“四个自信”,翻译成英文就是the Two Upholds,the Three Represents,the Four Confidences,这都让外国民众摸不着头脑,也更无从知晓其重要性和深刻内涵。

2017年7月16日,江苏省淮安市万达广场上的“四个自信” 巨幅标语。中新社发  周长国 摄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理解壁垒的存在,不要再把英文与中文原文保持一致作为重点,而是要将重点放在用英文译文传达出外国民众能够理解的信息上。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提醒自己“说英语的人会如何表达这个意思”,而不是纠结于“我们应该如何把中文原文翻译出来”。

 中新社记者:如果说翻译的过程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过程,是否能够通过中国政治话语外译,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西方对华偏见?


大卫·弗格森:在我看来,这些都源自文化差别,无关翻译,但我认为译者们需要在传递中国政治话语时担当更加积极的角色。 相较于其他翻译工作,政治话语翻译更需要体现创造力,因为政治话语本就更艰涩难懂,因此译者们应当学习如何解析政治话语中传递的信息,而不仅仅是翻译文本本身,甚至还要能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改写。这是西方媒体歪曲和污名化中国的大环境下,纠正西方公众对华偏见的一种方式。

受访者简介:

大卫·弗格森(David W. Ferguson),中国外文局外文出版社荣誉英文主编,英国籍资深专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等领导人著作,《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中国的全面小康》《中国的民主》等政府白皮书,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等重点图书英文版翻译改稿人,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主编陈雪霏 编辑 查正富)

杨洁勉:我们的外交要兼容天下、海纳百川

2021-07-13

杨洁勉,全球化智库(CCG)学术委员会专家、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文章选自杨洁勉先生在“中国国际问题论坛2021”上的主旨演讲

各位学者朋友们好!我接到任务后,就在想找一个什么角度切入主题,最后决定以“中国外交理论的百年建设”为主题。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国内外实际结合的基础上、在过去一百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建设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这个外交理论体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科学指导作用。我主要讲四点。

一、百年外交的理论体系

我们知道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但是称为外交思想的,大概就是毛泽东外交思想、邓小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在比较权威的文件和刊物还有江泽民的外交思想、胡锦涛的外交思想。这些思想回答了我们从哪里来、在哪里、到哪里去的问题,在这个一百年中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

我们首先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的中国化。苏维埃临时政府瑞金时期就有外交部,但是不叫部长,叫人民委员,后来周恩来同志领导的外事组等等。这个理论的发展,首先是探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和发展的理论建设,二是传承和融合中国的优秀思想理论,三是倡导和建设顺应时代潮流的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的能力。“全球治理”这个词是1990年出现的,在我们党的十八大文件中首次出现,十八大以后的文件里,全球治理成为一个经常性的词汇。我们对于外交理论的研究是积累、深化的过程,是源于实践、指导实践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的难度、深度、反复性在世界上是比较少的,但是我们一路走过来了。

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思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工作的目标是统一的,但是侧重点又是不一样的。解放以前是取得政权,要打倒列强,把联合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解放、独立解放列为中国对外关系的主要目标,这是从党的二大、加入共产国际开始的,源于列宁的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建国以后我们提出了很多阶段性目标,十八大以后,又有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中国外交理论体系和外交主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党的文件上讲得很清楚,党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认为在外交上也应该有相应的概括。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将其概括为革命求生存。我们的民族、国家都到了存亡危急的时刻,共产党一度在白区的损失几乎达百分之百、红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局势中,所以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党都有生存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很多国家不承认我们,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进行斗争、争取国际承认。从1971年我们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到三十年以后正式加入WTO,才完成了这么一个过程。改革开放时期是合作求发展,现在是强大求公正。

很感谢一百周年这个契机,使我有两年时间,对党的外交和我们国家的外交理论进行了梳理,也在我自己的认识水平上进行了总结提炼。

三、中国外交理论的哲学底蕴

中国外交理论是有深厚的哲学底蕴的,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

首先,我们接受共产主义理想的世界观。我们翘首以待七一重要讲话,据悉这次主题重点是“为人民谋幸福和为民族复兴而奋斗”这和外交又是一致的。

第二,我们确立和丰富了国家外交价值观。从独立自主到主权平等、公正合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综合安全等等。

第三,我们有科学的思想、思辨的方法。这在国际上可以看得出来。中国五千年,中国共产党一百年,上上下下,有上必有下,有好必有坏,政治正确和经济发展、团结朋友和减少敌人。毛主席说过,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我们外交上也是这样,立足本国和胸有世界、着手当前和着眼未来等等对立统一、辩证应对,使我们办成了许多本来办不成的事情。

四、外交理论守正创新的历史任务

当然,我们还要继续走下去。就时间段来说,建国一百年之际,就是三十年以后,中国就要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我们要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所以相关理论建设的深度、广度、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为了建设更加系统和前瞻的强国外交思想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外交的思想理论建设。前不久我在上海开会,一位经济学教授跟我讲,一般经济起飞成功发展五十年以后,经济理论会有一个大的飞跃。我想隔行如隔山,但是隔山不隔理,我们国际关系也是可以借鉴的,我们不仅要站在新的起点,还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我们的理论建设。

首先要坚持唯物史观和不断与时俱进。循序渐进是常态,突飞猛进和跨越式前进是非典型的。中国大部分地区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发展,但西藏可以从农奴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抓住主要矛盾,但是要提倡兼容思想。中国无论怎样强大、人口众多,总归只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的外交要兼容天下、海纳百川。

第三,要坚持实事求是,基于国情世情。十九大报告讲得很清楚,在很长时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这个是不会改变的。邓小平说,初级阶段是几代、十几代,也就是好几百年,这个思想还是要牢固地建立。

最后,中国在走向世界强国的进程中,主要依靠自己的主义。我研究习近平外交思想,在资料搜索、文献收集中,发现西方对中国外交理论体系基本上是没有研究的。我们应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当代化和大众化,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与国际社会更加紧密的互动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强国外交理论。

选自美中导报。

马克龙访华 中法关系在互信中与时俱进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出席了第二届进博会,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法元首实现年度互访,吸引着外界的关注。

  11月5日至6日,从上海到北京,习近平同马克龙多次会面,既有共同出席进博会开幕式,双方各自携夫人在豫园观赏江南园林景致、观看昆曲表演,亦有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正式会谈。

点击进入下一页

11月5日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上海豫园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夫人布丽吉特。中新社记者 毛建军 摄

  不到48小时内频频见面,从双方谈话中向外界传递的信息来看,深化友谊,增进互信,务实合作,契合中法之间的共同利益与合作愿景。如马克龙所言,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法中作为两个大国,负有特别重要的责任,法国加强同中国的对话和合作,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在中法建交55周年的历史坐标下,各领域交往“与时俱进”,特别是习近平提出的“六大目标”与“三个面向”,指向清晰,显现深意。

  在人民大会堂,习近平说,“当前,中法关系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中方愿同法方聚焦六大目标,推动交流合作全面深入发展,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

  习近平提及的六大目标,包括要维护和增进政治互信;要继续推进大项目合作;要扩大双向市场开放;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对接;要深化创新合作,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多个维度。

  “要维护和增进政治互信”,所强调的是“继续相互尊重,把尊重彼此主权、领土完整、核心利益、重大关切的表态落实到行动上”;“要扩大双向市场开放”,明确了“中方愿同法方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共同维护市场规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希望法方把不针对中国搞歧视性政策的表态落到实处”。

  中国人信奉言而有信、言出必行。在外界看来,中方希望马克龙政府对中方的重大关切体现为“表态+行动”上,中法关系在建交55年之后如何提质升级,需要双方精心呵护,说到做到。

  两个月前,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表示,“你这次访华双方达成不少经贸合作成果,证明中方扩大开放说到做到”。

  习近平在同马克龙共同出席中法经济峰会闭幕式时再次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中国的大门始终对世界打开,希望法国、欧洲的大门也对中国投资者公平敞开。

  “法方高度赞赏中国对外开放,相信这将为包括法国在内的各国提供重要机遇。”马克龙还表示,法国企业要以“奋勇争先”的精神继续开拓中国市场。

点击进入下一页

11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谈。会谈前,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为马克龙举行欢迎仪式。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承诺为对方企业提供公平竞争和非歧视待遇。双方鼓励两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支持各自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到对方国家展业”等表述,已写入两国共同发布的中法关系行动计划。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法关系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的意境下,习近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更具内涵与思考。

  习近平对马克龙说,“我愿同你一道,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人民,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上层楼,继续走在大国关系前列。”

  面向世界,意味着中法高层现在所做的每一步战略规划,关乎中法关系的再加固,却又并不拘泥于中法两国之间。对于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全球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等多项难题,构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大国的担当与逻辑。

  面向未来,以中法关系行动计划为支撑,确立两国元首将延续年度会晤机制,留给双方就深化互信、务实合作、共同关心的问题更多交流空间,为促进互联互通、推进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促进传统和新兴领域合作等提供操作指南,彼此相互成就,符合双方的共同愿景。

  面向人民,作为东西方两个大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继续深化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人民生产生活创造机遇,为人文交流搭设历史舞台,关照的是两国人民切身福祉。在中法关系行动计划中专门将“保护地球”列为一个章节,与“面向人民”互为注脚,正切题中应有之意。( 来源:中新社/ 记者 张子扬 )

两会直播: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3月8日上午10点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以下是中国人大网直播文字。

[中国人大网](2019-03-08 08:29:35)

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中国人大网现场直播。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主任、主持人 何绍仁](2019-03-08 10:05:10)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本场记者会的主题是“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先生来围绕这一主题回答大家的提问。首先有请王国委。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 王毅](2019-03-08 10:07:33)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再次在每年一度的两会期间同各位朋友见面。首先我还是要再次向在座的女士们,向所有女同胞们致以节日的祝福,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是你们的节日。

[王毅](2019-03-08 10:08:55)

过去一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外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保持定力、与时俱进,又取得了新的重要成就。今天,我愿尽可能全面地向大家介绍中国的外交政策,进一步增进中国同世界的相互了解。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2019-03-08 10:09:55)

首先感谢您对我们女同胞的节日祝福,谢谢。我的问题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您认为新中国外交70年来最重要的成就和经验是什么?在当前形势下有何重要意义?谢谢。

[王毅](2019-03-08 10:10:46)

这个问题作为第一个问题是非常合适的。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外交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也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王毅](2019-03-08 10:11:32)

中国外交的辉煌成就,首先归功于党的领导,这是中国外交最根本的政治保障。70年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基石。天下为公是中国外交的胸怀。公平正义是中国外交的坚守。互利共赢是中国外交的追求。服务发展是中国外交的使命。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的宗旨。2018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新中国外交理论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成果,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王毅](2019-03-08 10:12:19)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外交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之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践行合作共赢理念,维护现有国际体系,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既为实现民族复兴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又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

[韩国韩联社记者](2019-03-08 10:13:40)

朝美领导人第二次会晤未取得成果,半岛局势再次变得复杂难测,对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建立半岛和平机制,今年中方有何期待?将发挥何种作用?谢谢。

[王毅](2019-03-08 10:14:44)

祝贺你的中文又取得了新的进展,你的发音还是很正确的。韩国的朋友提问题肯定是关于朝鲜半岛。朝美领导人河内会晤刚刚结束,我们认为这次会晤是政治解决半岛核问题进程当中的重要一步。双方能够克服障碍,再次聚首,面对面坦诚交换意见,这本身就是积极进展,就值得充分肯定。国际社会应当鼓励朝美双方保持耐心,沿着推进半岛无核化、建立半岛和平机制的正确方向继续前行。

[王毅](2019-03-08 10:16:55)

我们认为,只要对话不停、方向不变,半岛无核化的目标最终一定会得以实现。当然,半岛核问题延宕几十年,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各方对此应有理性预期。不应从一开始就设置过高的门槛,也不应单方面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各方都要跳出历史的局限,打破互不信任的魔咒。

[王毅](2019-03-08 10:17:56)

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共同制定出实现半岛无核化和建立半岛和平机制的总体路线图,在此基础上,按照分阶段、同步走的思路,明确每个阶段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具体措施。在各方同意的监督机制下,由易到难,循序推进。

[王毅](2019-03-08 10:19:15)

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始终坚持无核化目标,坚持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我们已经为此努力了20多年,中国的作用不可替代。下一步,中方将同各方一道,朝着既定目标继续作出我们的贡献。谢谢。

[中阿卫视记者](2019-03-08 10:19:55)

今年4月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请问王毅部长,有多少个国家的领导人将会参加本届论坛?中方对于这届论坛的合作成果有什么样的期望?谢谢。

[王毅](2019-03-08 10:21:37)

非常欢迎阿拉伯朋友提问。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各方的热切期盼下,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经确定将于4月下旬在北京举办。这是今年中国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将是又一次全球瞩目的国际盛会。届时,习近平主席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全程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此外,还将举行高级别会议、分论坛以及工商活动等系列活动。

[王毅](2019-03-08 10:22:52)

第二届论坛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规格更高。预定出席的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人数将明显超过首届论坛。二是规模更大。届时将会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数千名各界代表与会。三是活动更丰富。我们将举办12场推动务实合作的分论坛,还将首次举办企业家大会,为工商界对接合作搭建平台。

[王毅](2019-03-08 10:24:30)

本届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核心是推动“一带一路”合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期待同各方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合作大计:

[王毅](2019-03-08 10:25:09)

我们将同各方就高质量发展汇聚共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倡导开放透明包容的理念,追求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

[王毅](2019-03-08 10:26:07)

我们将与各国进一步对接发展战略,打造新一批重点合作项目,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在深化合作过程中更加重视民生的改善。

[王毅](2019-03-08 10:26:39)

我们将以共赢理念为指引,以互联互通为主线,以增添共同发展动力为目标,打造更紧密的伙伴关系。

[王毅](2019-03-08 10:27:11)

我们将坚持开放合作,支持经济全球化,维护多边主义,携手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王毅](2019-03-08 10:28:05)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成果属于世界。我们期待并相信,第二届高峰论坛一定会圆满成功,成为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谢谢。

[香港凤凰卫视记者](2019-03-08 10:28:48)

大家都非常关心孟晚舟案,这一事件在昨天又有新的进展,加拿大法院决定将延后引渡聆讯,而华为则宣布控告美国政府。在这件事情上,很多舆论认为,很明显是美国在对中国的高技术企业进行政治打压,您怎么看?

[王毅](2019-03-08 10:30:13)

只要秉持客观公正立场都不难看出,最近针对中国特定企业和个人的行为根本不是什么单纯的司法案件,而是蓄意的政治打压。对此,我们已经并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和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这是中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同时,我们也支持相关企业和个人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不当“沉默的羔羊”。

[王毅](2019-03-08 10:30:51)

公道自在人心,正义终将到来。我们今天要维护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权益,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正当发展权利,更是世界上所有希望提高自身科技发展水平国家的应有权利。我们希望各方都能够遵守规则,摒弃偏见,共同为各国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共同为各国人士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交往环境。谢谢。

[安莎社记者](2019-03-08 10:32:07)

欧盟在外交和贸易领域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伙伴关系,欧中都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坚定支持者,同时双方在一些问题上也有不同看法,并且各自在经历一些困难。您认为双方应该怎样巩固政治关系和互信?还有就是意大利正在考虑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但有媒体报道说,意方也面临外界的压力。您怎么看?

[王毅](2019-03-08 10:33:51)

我们始终把欧洲放在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位置,始终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欧盟的团结自强。本月下旬,习近平主席今年首次出访就选择了欧洲,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对欧洲的支持。

[王毅](2019-03-08 10:37:31)

中欧关系当前总体向好,双方之间的共识远远多于分歧。特别是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中欧双方在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方面有着一致的立场和共同的诉求。另一方面,中欧关系也不时受到一些干扰和影响。我们希望与欧方加强对话沟通,妥善加以管控和处理。独立自主历来是欧洲的传统。我们相信,作为国际上的主要力量之一,欧洲一定会从自身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出发,保持对华政策的独立性、稳定性和积极性,与中方一道,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共同为捍卫国际规则、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王毅](2019-03-08 10:39:56)

意大利历史上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我们当然欢迎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洲各国能够更加踊跃、积极地参与到共建“一带一路”进程当中。意大利是独立自主的国家,我们相信你们会坚持自己作出的决定。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2019-03-08 10:41:14)

我想问一个关于中美关系的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中国有句古话叫“四十而不惑”。请问王国委,您觉得现在中美之间做到“四十而不惑”了吗?您如何评价当下的中美关系?

[王毅](2019-03-08 10:42:29)

中美建交40周年是我们双方总结过去、规划未来的重要年头。40年来,中美关系风雨兼程,既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过去的经验归结到一条,就是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尽管今天的国际形势和中美两国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条启示仍然是金科玉律,需要我们双方坚持和维护,保持“不惑”的定力。今后的道路也已明确,就是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这是中美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也应当成为两国各界的最大公约数和共同努力的方向。

[王毅](2019-03-08 10:43:23)

中美之间在开展合作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竞争,这是国际关系的正常现象,关键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一味放大竞争,就会挤压合作的空间。聚焦扩大合作,才符合中美的共同利益,也是两国对世界承担的责任。我们希望美方摒弃零和思维,同中方相向而行,在深化合作的进程中形成良性竞争,在各自发展的同时实现互利双赢。谢谢。

[今日俄罗斯国际通讯社记者](2019-03-08 10:44:09)

今年是中国和俄罗斯建交70周年。请问,今年中俄两国双边和合作有什么亮点和难点?某些国家将莫斯科和北京之间这种极其紧密的关系视为威胁,您认为中俄两国应该如何回应这种指责?

[王毅](2019-03-08 10:48:13)

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两国关系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正是在这种磨砺和考验中,中俄关系日臻稳定、成熟,并且找到了一条正确的相处之道。两国政治上彼此信任,经济上互利合作,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成为当今大国关系的典范,既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毅](2019-03-08 10:49:02)

2019年,中俄双方将以建交70周年为契机,推动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上新的台阶。

[王毅](2019-03-08 10:49:47)

高层往来方面,普京总统将应习近平主席的邀请来华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近平主席也准备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我们相信,在两国元首的共同引领下,中俄关系将迈入新的时代。

[王毅](2019-03-08 10:51:11)

互利合作方面,去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历史性突破了1000亿美元。今年两国务实合作将迎来丰收之年,标志性项目就是“一管两桥”的落成。“一管”就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这一世纪工程将于年内通气。“两桥”,是指首座边境的公路桥——黑河公路桥将于近期合龙通车,首座铁路桥——同江铁路桥也将很快建成。此外,我们还将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同欧亚经济联盟深入对接,激发两国务实合作的内生动力,在巩固能源等传统领域合作的同时,不断开拓高科技、农业、电子商务、金融等新的增长点,推动合作提质升级,助力两国发展,造福两国人民。

[王毅](2019-03-08 10:52:37)

国际事务中,中俄作为两个世界大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肩负着重要职责和使命,我们在几乎所有重大问题上都保持着密切沟通,持有相同或相近立场。新的一年,中俄将进一步加强战略协作,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定维护国际战略安全。只要中俄站在一起,世界就多一分和平、多一分安全、多一分稳定。谢谢。

[新华社记者](2019-03-08 10:53:20)

我的问题是关于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近年来,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有上升的趋势,并且越来越多影响到国际合作。中方一直在重申保护主义保护不了自己,而单边主义只会损人利己。同时,我们也是多边主义的合作者和坚定支持者,请问您,未来中国还会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护多边主义?

[王毅](2019-03-08 10:54:14)

这几年,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不断抬头,有时候还来势汹汹。但令人欣慰的是,面对这股逆流,越来越多的国家公开站出来予以抵制和反对。大家都意识到,身处全球化时代,彼此命运相连、休戚与共,需要的是团队精神,而不是各行其是;是同舟共济,而不是独善其身。坚持多边主义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中方始终认为,多边主义是现有国际秩序的基石。只有坚持多边主义,国际关系才能逐渐实现民主化,国际格局才能逐步走向多极化。我们将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继续站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一边,继续站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一边,与各国一道,本着多边主义的理念,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谢谢。

[路透社记者](2019-03-08 10:55:18)

现在在美国有人对中国有越来越多的疑虑和敌意,这种情况在两党都存在,并且涵盖很多问题,从贸易到人权、到新疆、到国有媒体和孔子学院。您认为中美两国是否正在走向冲突?如何来避免这种情况?中方如何来加强和美方的互信?您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会结束吗?

[王毅](2019-03-08 10:56:33)

中美关系历来是合作与摩擦并存,但是我们始终认为,合作是大于分歧的。当然这段时间,正像你所说,两国之间的问题和矛盾看起来是多了一些,但是如果历史地来看,目前这个现象并不代表中美关系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对中美关系的未来仍然秉持积极的预期,我想广大美国人民也同样如此。我们认为中美两国不会也不应该走向对抗,如果要重新拾起冷战思维的旧思维,那是违反时代潮流的,也是没有出路的,恐怕也是不得人心的。

[王毅](2019-03-08 10:58:44)

我们看到,中美两国的利益已经高度融合。去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超过6300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400亿美元,人员往来超过500万人次。美国几乎所有大公司在中国都有业务,几乎所有的州与中国都有合作。我们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有个别人声称要让中美“脱钩”。我认为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与中国“脱钩”,就是与机遇“脱钩”,就是与未来“脱钩”,某种意义上也是与世界“脱钩”。

[王毅](2019-03-08 11:05:05)

从刚才我举出的这些基本数据看,相信大家都会意识到,合作仍然是中美关系的主流。这既是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认知,也是双方各界的一致共识。最近中美经贸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得到两国各界以及国际社会的欢迎,这表明,只要坚持相互尊重,致力于平等协商,任何难题最终都能够找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2019-03-08 11:05:48)

我们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美国等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不少质疑和指责,比如“债务陷阱论”、“地缘政治工具论”等等,您对此有何评价?

[王毅](2019-03-08 11:06:26)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合作平台,也是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迄今,已经有123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同中方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明确投出了支持票和信任票。

[王毅](2019-03-08 11:07:06)

“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黄金法则,给各方带去的是满满的合作机遇。这方面例子很多,我给大家举几个。通过“一带一路”合作,东部非洲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白俄罗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轿车制造业,哈萨克斯坦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出海通道,东南亚正在施工建设高速铁路,中欧班列成为亚欧大陆上距离最长的合作纽带。在肯尼亚被称为“世纪工程”的蒙内铁路建成通车,累计为当地创造了将近5万个工作岗位,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在乌兹别克斯坦,中国工人和当地人民一道,用了900天时间建成了19公里长的隧道,使偏远地区的人民仅用900秒就可以坐火车穿越崇山峻岭。这些事实说明,“一带一路”决不是什么“债务陷阱”,而是惠民的“馅饼”;决不是什么“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共同发展的机遇。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了各国的发展进程,改善了沿线的民生需求,也开辟了互利共赢的前景。

[王毅](2019-03-08 11:09:01)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欢迎各方在积极参与的同时,随时提出建设性意见,真正把共商共建共享落到实处。我们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之下,共建“一带一路”,一定会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同时,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的动力。谢谢。

[加纳广播公司记者](2019-03-08 11:10:00)

同一些国家和西方相比,非洲国家对中国的发展模式认同更多,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也更加积极。中国正在拓宽和很多国家的关系,对于进一步发展中非关系有何设想和举措?

[王毅](2019-03-08 11:10:31)

中非友好源远流长。双方始终是命运相连、荣辱与共的好兄弟。当前,中国同非洲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中非互利合作继续走在国际对非合作的前列。

[王毅](2019-03-08 11:11:54)

中非合作经过几十年辛勤浇灌,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任何势力都无法撼动。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八大对非行动”,不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抓住这两大机遇,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王毅](2019-03-08 11:13:04)

中非合作越来越成功,也招来一些指责和抹黑。但中非双方高度信任,中非友谊历经考验,中非合作的成果也已遍布非洲大陆。我们看到,不少非洲国家领导人和各界有识之士都主动站出来批驳所谓的“债务陷阱论”、“新殖民论”等谬论。这充分说明,任何不实之词在非洲都没有市场。

[王毅](2019-03-08 11:13:49)

中非合作从来都是开放的。非洲的发展也需要国际社会的更多投入,我们愿意发挥中非合作的标杆作用,带动更多的国家关注非洲、重视非洲、投入非洲,发挥各自优势,真正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非洲的和平与发展。谢谢。

[巴通社记者](2019-03-08 11:14:31)

近日巴印关系紧张升级,并可能危及南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作为邻国和重要国家,中方对此持何立场?

[王毅](2019-03-08 11:15:59)

很高兴回答来自铁哥们的提问。确实,最近巴印之间发生的事件再次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中方从一开始就强调,要冷静克制,防止事态升级;要查明真相,对话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当得到充分尊重。本着上述原则,中方一直积极劝和促谈,为缓解紧张局势发挥了建设性作用。这几天,巴印双方都释放了避免事件恶化、协商解决问题的积极意愿,我们当然对此表示欢迎。

[王毅](2019-03-08 11:17:13)

巴基斯坦和印度是搬不走的邻居,两国人民共享数千年的南亚次大陆文明,共同面临稳定、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机遇,我们希望双方和睦相处,互帮互助,携手前行。也希望巴印双方化危为机,相向而行,尽快翻过这一页,寻找到两国关系的根本和长远改善之道。以对话代替对抗,以善意化解分歧,以合作共创未来。谢谢。

[俄罗斯塔斯社记者](2019-03-08 11:18:08)

去年美国政府决定从阿富汗撤军,现在国际社会特别关注阿富汗和平进程。如果美国从阿富汗撤军的话,中国会不会填补美国留下的真空,请介绍一下中方对此的立场?

[王毅](2019-03-08 11:20:19)

阿富汗局势现在处在一个关键阶段,和平曙光再现的同时,风险和挑战也在积聚。推进和平比挑起冲突更需要勇气。我们呼吁阿富汗各方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抓住国内政治和解的重大机遇,以对话解纷争,化干戈为玉帛,携手推开通向和平的大门。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坚定支持“阿人主导、阿人所有”的和解进程,从旁发挥建设性作用,形成促谈的合力。

[王毅](2019-03-08 11:22:28)

阿富汗不存在需要填补的空白或者真空,因为这块土地属于阿富汗人民。今年是阿富汗独立100周年,我们衷心希望这个饱经磨难的国家能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从此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迎来真正的独立和持久的和平。阿富汗不应再成为大国的竞技场,不应再承受连绵不断的冲突和战火。作为阿富汗的邻居和朋友,中国将在尊重阿富汗人民意愿和需求的前提下,继续为推动阿富汗的和解与重建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谢谢。

[环球时报记者](2019-03-08 11:23:03)

我想请问王国委,中方如何看待委内瑞拉的当前局势?我们是否仍然承认马杜罗政府?是否已经开始与委内瑞拉的反对派开始接触?我们看到,一些拉美国家同中国建交引发了美方的强烈反应,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对中拉关系的发展有何评价?

[王毅](2019-03-08 11:24:19)

对于最近拉美地区局势发生的一些新变化,我想强调中方的两点原则立场:

[王毅](2019-03-08 11:25:04)

第一,拉美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应当得到尊重。这是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任何国家的内部事务都应该由本国人民自己决定,外部的干涉和制裁只会加剧局势的紧张,只会使丛林法则再度横行。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已经够多了,不应再重蹈覆辙。我们认为,每一个国家的主权和独立都是宝贵的,都应该得到同样的珍惜和爱护。中方愿继续支持委内瑞拉朝野各方通过和平对话寻求政治解决方案,保持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全。

[王毅](2019-03-08 11:25:52)

第二,拉美国家同中国发展正常关系的权利应当得到尊重。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认同和践行的普遍共识。拉美国家在这个基础上,同中国建立和发展关系,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和历史进步潮流,是符合自身根本和长远利益的正确选择,不应该受到任何无端的干涉和指责。

[王毅](2019-03-08 11:28:45)

近年来,中国同拉美国家关系取得很大发展。中拉合作是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南南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无意动谁的奶酪。新的一年,我们将在中拉论坛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等机制下,继续推进同拉美国家的合作,推动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彭博社记者](2019-03-08 11:29:41)

最近几个月,中国大使指责加拿大“白人至上”,说瑞典警方“不人道”,并且表示特朗普的政策正在让美国成为全世界的敌人。为什么中国的外交官在世界舞台上使用这么有侵略性的语言?这种方式能进一步推动中国的外交目标吗?谢谢。

[王毅](2019-03-08 11:30:38)

这位先生微笑着说出了非常尖锐的语言。我这里要说的是,咄咄逼人从来不是中国的传统,国强必霸压根不是我们的选择。当然,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要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更不会容忍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受到侵害。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任何中国的外交官,不管身处何地,都会坚定不移地表明我们的立场。

[王毅](2019-03-08 11:32:34)

作为绵延五千年而未中断的文明,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连续性和最具可预测性的国家。与不同的文明相互尊重、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与国际社会合作共赢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理想、信念和目标。中国必将走向强大,但不会更加强硬。中国崇尚独立自主,但不会独断专行。中国当然要坚定维权,但不会谋求霸权。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会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作出公正的判断,都将坚持在国际法框架下依法行事。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2019-03-08 11:35:27)

去年以来,习近平主席与金正恩委员长四次进行历史性会晤,掀起了两国关系发展的新篇章。请问,中方对于中朝关系的发展有何展望?习近平主席是否会访问朝鲜?

[王毅](2019-03-08 11:36:04)

在过去不到一年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与金正恩委员长四次会晤,创下了中朝建交7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记录,这将载入中朝关系的史册。在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共同引领和推动下,中朝传统友谊焕发出勃勃生机,两国关系也由此掀开了新的时代篇章。

[王毅](2019-03-08 11:37:12)

中朝之间的友谊由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和培育,是我们双方共同的宝贵财富,不应也不会受到一时一事的影响。今年是中朝建交70周年,对两国关系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传承和发展中朝传统友好,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也是中方的坚定选择。我们将全力支持朝方走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我们将全力支持朝方实施新的国家战略,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我们将全力支持朝方坚持半岛无核化大方向,在实现无核化进程中解决自身正当关切。总之,我们愿同朝方携手共创新时代的中朝关系,维护好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半岛问题的政治解决进程,维护好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谢谢。

[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2019-03-08 11:38:03)

大家都认为,去年莫迪总理和习近平主席在武汉的非正式会晤是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两国都致力于构建紧密的伙伴关系。与此同时,印中关系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中巴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印巴关系的近期紧张。您认为今年及以后中方会如何处理中印关系中的这些挑战和问题?如何发展中印关系?

[王毅](2019-03-08 11:42:31)

2018年是中印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习近平主席同莫迪总理举行历史性的武汉会晤,开创了中印高层交往的新模式,增进了两国领导人的互信和友谊,也明确了中印关系发展的大方向。这个大方向是什么?就是作为拥有27亿人口的两大文明古国,作为两大发展中国家和两大新兴经济体,我们应当互为实现各自梦想的合作伙伴,互为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机遇,携手为亚洲的振兴与繁荣作出应有贡献。我们看到,一年来中印两国政府部门在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我认为,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把两国领导人的战略共识扩展为两国社会各界的共同认知,转化为两国人民的自觉行动。为此,中方愿同印方一道,全面加强务实合作,特别是人文交流,让中印友好与合作像长江和恒河一样奔涌向前,为两国关系的发展不断注入强劲持久动力。谢谢。

[深圳卫视记者](2019-03-08 11:43:14)

我们在过去一年的采访当中发现,外交部的领事工作做得越来越接地气,比如12308领保热线深入人心;我们打开手机,就可以查询到要去的目的地是否有安全提醒;护照免签国家也越来越多。请问王国委,今年外交部在领事服务上还会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大礼包呢?

[王毅](2019-03-08 11:44:17)

我每年都会回答一个关于领事保护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外交接地气的一个表现。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大家最关心两件事:一是安全,二是便利。为此,我们正在积极构建海外中国平安体系,让大家海外旅行更加安全、安心和顺心。

[王毅](2019-03-08 11:46:17)

我要告诉大家,过去一年,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共处理了8万多起领事保护案件,平均每6分钟就要处理一起。12308领保热线接听了37万多通来电,比2017年翻了一番。我们还实现了海外中国公民申报护照“只跑一次”,建成了领事信息服务新媒体矩阵。目前给予中国游客免签或落地签待遇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72个,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不断提高。

[王毅](2019-03-08 11:48:51)

2019年,我们将继续推出护民、便民、惠民等方面的领事新举措。一是优化升级12308手机APP,开通掌上“服务大厅”,增加新的预约和查验功能。二是在驻外使领馆逐步开通移动支付,提供更多“指尖上的领事服务”。三是加快推进领事保护与协助工作立法,实现领保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更好地依法维护中国公民的正当权益。谢谢。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2019-03-08 11:49:38)

我的问题是,中国去年表示要在三年内谈成《南海行为准则》,也就是COC。请问,目前COC的谈判进程是否有望加速?另外有一些舆论认为,COC的磋商过程不透明,尤其是针对COC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问题公布的信息不多,请问您对此有何回应?

[王毅](2019-03-08 11:52:58)

近年来南海局势经过了一个由乱向好的过程。事实证明,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解决具体争议、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地区稳定这一双轨思路是解决南海问题的正道。当前,“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进程不断加快,“路线图”已经非常明确。中方主动提出,三年之内,也就是在2021年之前达成准则的目标,展现了我们的诚意和担当。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开始支持和同意中方加快磋商的建议。“准则”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升级版,将会更好适应这个地区的需求,更有效规范各方的行为,更有力维护南海的航行安全和自由,为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增进互信、管控分歧、促进合作、维护稳定发挥应有作用。中国将同东盟国家一道,保持定力、排除干扰,在协商一致基础上不断加快推进磋商进程。当然,任何谈判在过程当中都是不会对外公布的,这是一个惯例。但我们会保持必要的透明度,适时地对外公布谈判进展情况。

[王毅](2019-03-08 11:54:10)

南海局势事关地区稳定,“准则”磋商受到外界关注也是很正常的。我们欢迎善意的建议,但反对别有用心的炒作和干涉。南海和平稳定的钥匙应该掌握在地区国家自己手中,“南海行为准则”应当由地区国家共同制定、共同遵守,并共同承担责任。谢谢。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2019-03-08 11:55:13)

我的问题是,安倍首相去年10月访问中国的时候,邀请习主席访问日本。大家都非常期待习主席在今年6月出席大阪G20峰会,也很关注届时能否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日本和中国的关系最近得到很大改善,当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习主席访日能够实现,为了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您认为双方应该怎么做?谢谢。

[王毅](2019-03-08 11:56:04)

中日关系在每年记者会上都会受到关注,而且问题提得很早。今天到最后才提出中日关系这个问题,说明中日关系已趋向稳定。

[王毅](2019-03-08 11:58:32)

去年以来,中日关系终于重回正轨,呈现出改善发展的良好势头,这完全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事实表明,只要日方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的发展,切实遵循迄今达成的各项政治原则,中日关系就能够排除障碍和干扰,迎来稳定和光明的前景。与此同时,中日合作的潜力也就能够得到充分发掘,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合作空间。

[王毅](2019-03-08 12:00:24)

当然,中日关系的改善还只是刚刚起步。接下来要做的应该是“知行合一”。真正做到诚实对待历史,客观认识现实,积极开创未来,以脚踏实地的行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向前走。相信通过双方共同努力,铸牢政治基础,深化互利合作,增进民间友好,中日关系就能进入一个稳定发展期,各领域交流会越来越频繁,高层交往自然也就会水到渠成。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2019-03-08 12:01:51)

王国委,您好。在去年的记者会上,您宣布了将打造地方省市全球推介的“增强版”。请您介绍一下,去年一年外交部在服务国内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今年您有什么新的设想?谢谢。

[王毅](2019-03-08 12:02:15)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服务国内发展是中国外交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我们着力打造外交服务发展的三大平台:一是以主场外交为平台,提升各主办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发展格局。二是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平台,支持各地方同沿线国家开展交流合作。三是以外交部省区市全球推介活动为平台,重点协助中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