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北京

两会召开前的北京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北京报道

2023年的两会非同寻常。因为它是20大以来首次换届大会。全国人大十四届一次会议将听取去年以及上一届整个五年的总结性的政府工作报告。预计参加两会的代表总共有2977人。

今年的两会还将选举产生新一届政府的领导班子。因此,十分重要。

北京也非同寻常,已经过了正月了,红红的彩灯依然高高地挂着。80岁的母亲问为什么过完年了,大红灯笼还在挂着。我说,可能是为了庆祝两会召开,增加喜庆的氛围吧。

不管怎样,北京人依然是那种文明的气息浓浓的。人们说话都是客客气气的。就是给人感觉老龄社会已经到来了。到超市,大部分是老人在那里购物。真的要感谢我们的老人,否则,估计超市都不用开了,因为年轻人基本上都是网购,坐在家里或者办公室里,甚至是在路上,小手儿一刷,要啥有啥!一路送到家!

到银行,附近的建行已经消失了。估计,这里的网点儿人太少了。以前到银行排队的老人也少了。邮政储蓄银行取工资的还有几个人。但也不多了。现在,去银行的人也少了不少。

现在的消息基本上就是,我二大爷93岁走了,因为新冠。我的老同事,陈家宇,就是报道纳米比亚独立的那个驻津巴布韦的记者也在大年初一走了。估计也快90了。在院子里听人说,连长走了。结果也是90 多岁了。

现在,老年痴呆,心梗脑梗的人多了,老妈推个代步车还不好意思呢,其实,这已经很普遍了。回头看到一个同样推代步车的,她还冲我笑一笑,我也冲她笑一笑。谁也别笑话谁。我和老妈说,我想象的10,20年后,说不定,走着走着,就有人躺倒在地,也是难说呀!

年轻人就是忙着上班,送快递,所有的工作岗位上的人都是30,40岁的人。50岁的基本上就是领导岗位了。60岁的等着退休。70-80岁的就整天在公园里遛弯儿了。

也许这就是发达了吧!我想中国在这方面也已经赶上西方国家了!

迷失在北京

北欧绿色邮报网记者陈雪霏北京报道:走到附近的一家超市,感觉和在斯德哥尔摩的家一样,距离家里只有50米远。只是在北京的家住在10楼,需要坐电梯下来,然后,出大门。进大门的时候要扫码测温,没有钥匙是进不来的。

在北京,与西方最大的不同是每个楼区都是自成体系,要进这个楼,必须有大门,大门都有门卫。进大门都必须扫码。这会感觉有点儿麻烦,但会感觉非常安全。

进了超市,发现和斯德哥尔摩没什么不同。一进门,是卖花儿的。各种花卉都有,尤其是百合,非常香。价格一只16元,在斯德哥尔摩一只50元。所以,北京的还是比较便宜。

但是,进到里边,蔬菜,水果可是贵了,三根胡萝卜2.6元。一个丰水梨,降价了10元一斤。一个17元。可能同样的梨还是便宜,甚至在国外还买不到。但是,看到很多很多小吃,都是量很少,但是,塑料包装很好,价格不菲,似乎都是给年轻人吃的。对于我这个55岁的老年人来说,我就感觉没什么好买的。

看酸奶,饮料,牛奶,都跟国外差不多。几乎全盘西化了。但是,我想说的是,那些小吃食品都是加了很多盐,很多糖的食品。很多孩子吃多了,长得肥胖。浑身很不舒服。但是,现在,还想着买以前的便宜东西,还想到地摊儿去,几乎不可能了。

也许是我住的地方就是一片新开发的处女地。都是崭新的大楼,崭新的宽敞的街道,除了汽车和自行车,人很少。

可能这个超市是最新品牌吧,真感觉太西化了。对于三高人来说,这里的东西几乎都不可吃。

大脑中还是希望看到以前的不是那么一尘不染,但是,却感觉有很多自然的东西可以供你挑选。而现在,无论是去饭店吃饭,还是到超市买东西,都感觉菜饭里的盐和糖太多了。

人们的摄糖量太大了。人们还是习惯吃酱的食品。但是,我突然感觉这种东西太多了,不是好事。各种塑料包装太多了。每天垃圾扔出去的很多。

现在满大街倒是很容易买到药品。同样,过去是用玻璃瓶装的药品,现在都是用纸盒包装。而每一盒的量也就够吃三四天。然后,就要再买。

总之,我感觉生活是现代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实际上就是消费水平提高了,物价上去了。人们已经习惯了奔忙。每个人都是奔波在路上。

记得1995年我刚到澳洲的时候,第一次出国,一个朋友讲述他第一次出国到朋友那里。朋友把他从机场接来,然后,就让他自己在家照顾自己。他不知道如何使用冰箱或者电炉做饭等等,感觉很陌生,很老外。

笔者在2002年去美国旅游,也是住在朋友家,朋友一天从早忙到晚,只有在吃晚饭的时候才见一面,然后,就忙自己的工作了。他让家属在我床头放了200美金,供我零花钱。却没有时间陪我做任何事情。我自己在他家人的指导下乘公交然后,坐旅游车去圣地亚哥和拉斯维加斯。

那种感觉就是我自己是个闲人,人家都是忙人。他夫人很惊讶我能攒出那么长时间来美国一趟。我说因为我是上大夜班,所以,工作时很辛苦,节约了一些时间。调休过来的。

如今在北京,我感觉我又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外国。朋友们都忙着工作。亲戚也忙着工作。从早上7点就必须奔赴工作岗位,直到晚上6点或7点才能到家。回到家里,吃完饭,还要带孩子写作业,监督孩子完成作业。一直忙到10点。然后,休息。

八岁的孩子从10点睡到早上7点,经常感觉睡不醒。但是,没有办法,必须起床上学。

现在的很多孩子,我看不到他们轻松的时刻。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被排满。不过孩子确实懂得很多知识。脑子里有无数的问题。问得我感觉很有趣儿。

“姑姑,你们的国家跟中国是不是友好的国家?”

“是不是友好的国家就能参加20大?”

“姑姑,什么时候我也想参加20大!”

我家先生说他5岁的时候,自己弄了个火箭。我为他自豪。现在,小侄子8岁,两个晚上写完作业后拼出一个乐高火箭,真的带音响的,10,9,8,7,6,5,4,3,2,1 打火!然后,他就拿着火箭爬到床顶去发射了!

我不知道他怎么有那么多问题。老师抱怨他是唯一一个没有完全每天都完成作业的人。但是,我却觉得他或许是唯一一个大脑还没有被完全禁锢的学生吧。

家长和老师都想让他完完全全地守规矩。手放下,不许动之类的。但是,他就是一个爱动的孩子。身体爱动,大脑也爱动,非常活跃。我想他将来会有出息的。也许一二年级还不知道那么规规矩矩,但是,他的大脑是那么的活跃,能想出很多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来。我想他肯定是有潜力的。

但是,家长总是担心,别人家大孩子比自己的强。或者是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所以,必须刻苦努力。

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很完美。只是,这是一座陌生的城市。一个新建立起来的小区。在北京,和在伦敦或者是斯德哥尔摩,都差不多,每个人都是陌生人。每个人都不知道所有的北京。

不像30年前,很多人都知道北京的街道。但是现在,北京已经扩大到了没有人知道。

笔者昨天去大兴,去找同仁堂。结果,发现道路两边都是同仁堂。问一个公司的保安,零售店在哪里,他说,我也是外地人,不知道。你到对面去问吧。

天宫院以南或者是以东都是医药长,人非常少。几乎没有人可问。对,我又out了。无论到哪里,必须百度地图。见到两个年轻人,让他们帮我百度,态度都很好。都是现代青年。他们耐心地帮我找到我的目的地。

到最后,我还需要走两个红绿灯。离公交站有距离。我甚至招手一辆私家车,她停下来,我说,带我几步吧,两个红绿灯。我实在是打不着车,也走不动了。她居然带了我两个红绿灯。在人少的地方,人还是很善良的。感谢。

感觉我又消失在北京的茫茫人海中了。真的,我也有高光时刻,那就是扫码骑绿色自行车,用微信扫码,青桔滴滴。然后,1.5元就好。远了3元。骑了几天之后,我也能感觉自己像一只飞燕穿梭在自行车和轻骑的人海中,自由前行。

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似曾相识。这是北京吗?是的,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在这里,所有的国际品牌也都可以看到。北京的周边已经国际化了。我喜欢不喜欢,她都在那里。你喜欢不喜欢,随你,她就在那里。

北京,让我想起了以前学英语时描写的纽约或者是伦敦的情景。就是那种庞然大物,让你欣喜,让你无奈,让你拼命,让你挣扎,让你不能没有她。她是这里每个人的家。

北京已经准备好了!“双奥场馆”通过首次全要素测试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科技日报报道:  “在这片奥运会的比赛场地上,我感受到真正的奥运氛围,非常开心。冰面非常利于滑行,在这里我可以把平时日积月累训练的结果展示出来。”10月16日,为期4天的“相约北京”2021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在北京海淀的“双奥场馆”首都体育馆成功落下帷幕,其间,日本选手坂本花织感言。

  此次比赛,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31名运动员赛场竞技,中国花滑队斩获2枚金牌,5枚奖牌。“这是世界上可能出现的最好的场馆了!每次来到这个场地,我们都觉得很兴奋——这里是我们即将在冬奥会上战斗的场地啊!”中国选手隋文静感慨道。

  为全面模拟冬奥会赛事,本次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一切程序均按照国际高水平花样滑冰赛事展开,并通过首次全要素测试,各国花滑选手、国际滑联技术代表纷纷点赞。国际滑联花样滑冰副主席、国际滑联技术代表亚历山大·雷科宁表示:“现场的空间、冰面、音响等设施,整体来说不错,可以说,北京已经准备好了!”

  对标测试要点 场馆运行平稳有序

  据介绍,本次公开赛是首都体育馆时隔4年,今年1月投入使用后举办的首个国际赛事,这是冬奥会前首都体育馆场馆群运行团队在疫情防控常态下的一次全领域、全要素的测试机会。

  据了解,测试赛期间,首都体育馆承担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项比赛。10月21日—24日将举办2021/2022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两个项目对于冰面、现场环境等比赛要素需求不同,“冰场转换”成为首都体育馆的重中之重。包括冰面转换,温度、软硬度都将根据项目要求进行调整;包括临时搭建的设施比如发令台、裁判席、防护垫等,都要进行转换。

  “为了保障花样滑冰测试赛事安全平稳、高效运行,我们对标冬奥标准,建立完善的指挥调度和运行保障体系,紧紧围绕赛事服务保障开展各项工作。可以说,通过花样滑冰测试赛,对我们的指挥体系、场地设施、场馆运行、服务保障、城市运行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检测,基本达到了测试目的。接下来,还将在首都体育馆举办短道速滑世界杯,这两场赛事之间涉及场地的转换等多方面衔接,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将迎来新的考验。但相信有能力做好,为冬奥会打下坚实基础。”10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海淀区运行保障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海淀区体育局局长张彦祥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

  防疫是此次测试赛的重中之重。据海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张宇光介绍,海淀区严格落实核酸采样检测、场馆预防消毒、人员流线划分、防疫物资分发等工作。按照“一馆一策”“一店一策”的要求,严格落实闭环管理。涉赛相关人员入境后直接进入闭环管理,确保实现分区不重叠、流线不交叉、边界严管控以及人员不跨区。涉赛场所人员流动由专用车辆负责,采取点对点衔接,确保不出闭环。进出物资、垃圾等也做到了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管理、处置。对闭环内所有人员和闭环外重点服务保障人员进行每日健康监测,做到专人专责,“应检尽检”。

  无微不至 服务保障有温度

  “海淀区从住宿、餐饮、交通、环境等细节着手,为赛事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保障。在客房服务的组织安排上向赛时标准看齐,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为住宿人员提供24小时的生活服务。”首都体育馆场馆群运行团队服务副主任杨晋山介绍。

  据了解,在餐饮方面,该运行团队为赛事各类人员提供自助餐形式供餐,根据需求及时为轮休人员提供“送餐”的服务。抵离接待方面,严格运行“机场巴士+交通引导”的抵离工作机制,顺利完成入境人员的机场接抵及闭环转运工作;严格运行“抵离组+首体交通团队+北汽公司”的交通接驳工作机制,根据赛事安排及特殊用车需求,及时调度车辆有效保障了接驳转运工作。

  据统计,花样滑冰测试赛期间,共安排班车专车1274个班次,涉及8299人次。交通保障方面,针对不同交通运行场景,在乘车落客点位、停车区域及出入口等设置中英文指示标牌。志愿服务方面,在首都体育馆场馆群周边12个重点点位和2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调配志愿者292名,开展信息咨询、义务指路、秩序维护、文明宣传等志愿服务,营造了温馨的赛事氛围。(华凌)

今天起,北京必将震撼世界!

来源: 传播正义。 点击关注 传播正义 4 days ago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长安街沿线建党百年历史画卷主题花坛相继亮相。

Image

花坛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以“小小红船到魏巍巨轮”为设计线索,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这些主题花坛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百年历史,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Image

这是“开天辟地”花坛,以中共一大会址(上海石库门、南湖红船),党旗为主景,重温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是“建国伟业”花坛,以1949年号,烟花为主景,配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乐谱、簇拥的花朵等,再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辉煌时刻!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是“走向世界”花坛,以鸟巢、冰丝带、世界地图为主景,配以冬奥会吉祥物,以及我国举办或参与的重大国际活动标识,体现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伟大的祖国阔步走向世界!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是“改革开放”花坛,以小岗村牌楼、深圳城市剪影为主题,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继续发展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是“建军大业”花坛,以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及号角为主景,寓意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是“人民至上”花坛,以嵌有”以人民为中心”文字的红旗为主景,配以医护工作者、人民警察、学生、健身的年轻人、推婴儿车的妈妈、打太极的老人等,个个活灵活现。一位老大爷感叹说:和活的人一样。是啊,这都要感谢那些巧夺天工的花匠们,让它们都有了灵魂。寓意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是“创新发展”花坛,以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奋斗者号潜水器、载人航天等为题材,展现了创新发展、科技兴国的辉煌成就。

Image
Image

以上是“美丽中国”花坛,以锦绣江山为主景,勾勒出祖国雄伟壮阔的美丽画卷,寓意祖国江山永固,基业长青。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是“全面小康”花坛,以十八洞村旧貌换新颜的幸福生活为场景,体现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Image
Image
Image

以上是“扬帆起航”花坛,以载满鲜花的巨轮、嵌有“中国梦 新征程”的彩虹门为主景,寓意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Image

Image
未来新视野

未来新视野 欢迎关注【未来新视野】!深度解读大国博弈,追踪最新时事热点!10篇原创内容Official Account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真是太美了,别私存哦!!

ImageImageImage
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Image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西方的月亮真的比中国的圆吗?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 陈雪霏

昨天下地里干活一整天,我的筋骨都感觉碎了。但是,我无法抱怨,因为那是我自愿的。自作自受。回来以后,我立即感觉困倦,晚饭都没吃就睡着了。然后,又追了两集《唐太宗李世民》的历史剧。到11点不得不赶紧上床真正睡觉。

一晚上,我的大脑皮层里反复出现的就是李世民宣武门杀死兄弟俩的画面。李世民多年以后,等到自己的儿子互相争宠之后,他又回忆起当年,难道他的哥哥和弟弟必须要死在他的刀下吗?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他真是一个好皇帝,想反思一下,甚至去找已经退休的老爸李渊问他是否可以避免这种事情。他老爸说,你也是没有办法。不然他们就把你给杀了。

李渊喜欢二子李世民,因为他能力强,治国有方,胸有大志,还有文韬武略,出去打仗,虽然武艺高强,但都不是靠硬拼,而是采取明智的战略部署,达到取胜的目的。同时,他也不以杀敌多少为目的,而是,差不多了就讲和,对俘虏宽宏大量,主要是争得民心。因此,他比过秦始皇,比过汉武帝,比过隋文帝杨坚,但他也从他们那里吸取教训。但是,他也没有躲过诸葛亮和杨坚那样每事必躬亲的命运。

不过,依我看来,他之所以52岁就逝世了,实属医疗技术不过关。当他噩梦连连的时候,其实就是心脏的负荷太满了,大脑也累了,或者是血液循环没那么好了,因此,才心生恐惧,把过去的事情又想了起来。确实,人在弱的时候,就会心生恐惧。就会乱猜疑,不能信任别人。一个人如果能够大胆地信任别人,那是因为他自己能够运筹帷幄。

如果是现在,或许通过各种药物或者是手术等各种方法,或许可以解决问题。中医中药固然好,但是,人的寿命也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才能变得越来越长寿。

一觉醒来,已经快八点了。虽然大脑还是有点儿困倦,但我知道,其实我是睡多了。如果我能在10点睡,早上6点起,就会很精神。而我11点睡,起码得到12点能睡着,因此,只能拖到8点起,还不精神,因此,我必须继续努力,争取今晚10点就睡。

然后,和往常一样,给女儿做好早餐,接着看手机信息。一下子被“海边的西塞罗”的公众号发的《正黄旗大妈:千古草民帝王梦》的文章吸引。

说句实话,我也是满族人,是八杆子打不着的镶蓝旗,八旗里最低的那个。但我也是不是会想一下我会不会有64分之一的八旗血统呢?或者是因为人们总是会说自己是谁谁谁的朋友,谁谁谁的后代,例如,我爸是李刚。我是什么格格。我心想,或许我的祖先应该是陈胜。因为中国人的百家姓里都规定好了,因此有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说法。

因此,谁知道我不是一千多年以前的陈胜的后代呢?或许是101代之后呢?

说到这些的时候,我想这应该是在脱口秀大会上的闲扯或者是任何一个喜剧效果充足的戏剧当中,至少不能用正史来描述这种事情。

不过,这也可以用哥德巴赫猜想或者是陈雪霏猜想来解决。为什么呢?因为我在诺贝尔的故乡瑞典啊!这里的人们是相信科学而不相信迷信的。瑞典的图书馆里就存着每个人的家谱。如果你真想去查你的祖辈是谁,或许可以查到。另外,DNA技术的发现,人们也可以验血,知道你的血液里到底流的是北欧海盗的血,还是意大利商人的血。有的人可能是法国人和西班牙人的混血,也有可能是希腊人和乌克兰人的混血,也可能是乌克兰人与瑞典人的混血。说实话,我见过两个乌克兰人和瑞典人的混血。他们可真是帅极了。就是说话太快,表情太丰富,有点儿法国人的特点,说话时会手舞足蹈。如果真的和你面对面说话,会不停地用手碰你,你知道,你知道…….当然如果你真知道能听明白,就会非常高兴。如果你听不懂就会很难受。我在一开始上瑞典语课的时候遇到的那位,就是自学的瑞典语,已经在瑞典呆了两年,做过义工,因此,说话的时候长篇大论,只是连老师都听不懂。

这种情况我在国内时也遇到过。以前我在电台工作时,周六上英语口语培训课。有一个男生,是物理高材生。但是,他是中原人,或者是河南或者河北某地的人,那种口音我只是在坐火车的时候听到过,或许可能就是脱口秀演员王建国形容的那种说张飞,赵云和马超或者马潮的那种吧,总之,他很能说。在我的课堂上也很能说。我问他为什么来这里学口语,他说,他的笔试成绩很好,但是,在跟美国老师电话面试的时候,老师说听不懂他说的话,所以来跟我练习口语来了。

当然,对于这种口音极重的人,必须下苦工夫才行。例如,如果让毛主席说英语,我猜肯定也会有很重的湖南腔。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一代人一代人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各方面能力都会不断改进和加强。

又扯远了。回到正黄旗大妈身上。我看了海边的西塞罗的评论到后来有些愤怒,太上纲上线了。为什么一个大妈想要个座位,抱怨了一下就惹出上热搜了呢?

对于阶层化的批判,我同意。但是,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一下,为什么会出现因为让座的问题而争吵呢?

这里实际上是需求与供给的问题。如果供给永远不能满足需求的话,这个问题永远都不能解决,即使你说再多有关道德的问题,那也是道德绑架,因为你的思维是短缺经济思维。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些西方的例子。为什么我在西方看不到这样的情景呢?

由此我也立即想到一个例子。五六年前,我父母来我家住了一个月。有一天,我爸不小心把我妈刚洗的白床单给弄脏了一小块儿,我妈立即没完没了地埋怨我爸,说我爸不心疼她等等。我当时立即有些恼火。我说妈,请你不要抱怨了。这个床单脏了,立即撤掉,柜子里有很多白色床单,随便拿出来一个就可以替换,然后,把这个床单拿到楼下集体洗衣房,放到洗衣机里,一小时以后洗完,两小时后甩干烘干,你就可以重新用了,根本不要为这点小事儿烦恼,伤了精气神儿。

那么我妈为什么烦恼呢?因为在家里的时候,她必须用自己的双手,费很大力气来洗白色床单。她付出很多辛苦,她当然要抱怨了。因此,要解决问题,就是要有自动洗衣机,要有至少两套床单可以来回换。一套也可以,因为三个小时以内可以洗好再用。

同样,关于汽车让座的问题。在瑞典,有老人专座,在北京的公共汽车上也是有老人专座。但是,北京的公共汽车中间空很多地方,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站着。只有一部分幸运的人才能得到座位坐着。这种汽车的设计生产厂家本身就很该死。因为,在他们眼里可能注定要有人站着,有人坐着,至于是站着还是坐着,都要靠个人的自觉。这一点,我在9号线地铁上也发现了只有两边两排座位,中间全是站着的空间。我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这就是设计制造者故意这么想的。他们觉得中国人多,就该有人站着。

但是在瑞典,除了有老人专座以外,其他人都有座位。整个地铁车厢,城铁火车车厢都是和真正的高铁一样全部有座位。我认为中国高铁的设计师就是一个充满人性的设计师。我们应该高度赞扬她。高铁上有人因为抢座而争吵吗?没有。因为每个人都有座位。

有人认为公共汽车来来往往,站一会儿没什么。那么,我再举一个例子。在新西兰的基督城,我曾经每天坐公交。那里的司机非常负责。那里没有售票员。大家都在前面上车刷票,后面下车。当车满了的时候,每个座位都坐满了以后,没有任何人站着,司机关门,让没有上来车的人等下一趟车。下一趟车最多10分钟来。因此,人满了,司机立即关门。

有一次,一个妇女抱怨一个男人在她旁边说一些脏话,似乎是对她有所冒犯,所谓的性骚扰。一开始,大家也没听见也没在意。但是,过了两分钟,妇女说,你不应该对我说这话。而且声音很大。这时,司机咔嚓把车停了,然后,大声说,请你下车!他命令那个男的下车。男的一开始不肯下,但是,司机非常严厉,没有丝毫的回旋余地。当他再次大声说“下车”的时候,而且把车门已经打开,那个男人只好乖乖地下车了。就这样,大家继续乘车,车里边非常安静。没有任何人大声吵闹或者聊天。

有时候,我们觉得西方人没有感情,感情冷漠。确实,在公共场所,他们确实烦人们大声喧哗。比如,我在地铁上如果和华人姐妹激动地大声说话,旁边的瑞典老太太就会瞪我,觉得我太吵。此时,我也只好乖乖地放低声音。因为,瑞典人就是喜欢安静。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从小也是要求孩子安静。

这一点确实和国内不一样。我年轻的时候,甚至把坐火车都当成交朋友的机会。十几个人坐在一节车厢里,人们嗑瓜子满地不说,主要是天南地北地不停地聊天。聊了一路,你感觉好像学到了很多地理知识。当然,现在的高铁就和西方的火车和地铁一样,干净,安静。在瑞典,人们一般都自己带一本书,一上车就开始看书。或者带着笔记本电脑,开始工作。现在手机普及了,人们都低头看手机。说起低头族,似乎北京地铁里的低头族确实比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早了一两年。微信发明以前,斯德哥尔摩地铁里的人们大多都是拿着书看或者看地铁报。现在地铁报倒闭了。现在,大家也都拿手机了。看书的越来越少。感觉几乎是没有了。

现在车厢里有时候也开始吵了,你会发现那都是年轻人,而且是有移民背景的。

在美国的一次旅行,我也发现那里的公共汽车是可以让坐轮椅的人上车的。上了车的人,都是有座位的。

斯德哥尔摩地铁运行了80多年了。在这八十多年中,只有最近三四年因为移民多了,才感觉能坐满。否则,10年前,还一直都有大把空闲座位。

当中国高铁刚建的时候,有人批评高铁没有满负荷。好像是浪费了。现在看来,高铁就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最好例证。

当然,高铁也曾经出现丑闻,那就是女人拦高铁。如今,又是大妈和小女孩骂架。我真想提醒我们中国女人,虽然毛主席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但是,这些事件,对了,几年前那个四川的女子和司机吵架导致司机把车开到嘉陵江那个事件,虽然说是个案,但也都凸显妇女有时已经捂着天了。光天化日之下,谁也不让谁,非要吵个天翻地覆。这可能充分显示了女子的肝火很旺。大妈的肝火也旺。都觉得只有把火发出来,才能痛快。压不住火。

那么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是个大问题。它就是如何满足群众需求的问题。公交是公共服务系统,必须要给大家提供良好的服务。如果北京的公交车车上都是座位。一辆车坐满了可以坐50人或者说30人,这是可以计算的。规定好,坐满了就开车,不让人站着。

这样做,可能车不够,那么就要多提供汽车。10分钟一趟,实在不行5分钟一趟,或者三分钟一趟,要用ICT系统,就是电脑程控系统来控制,让人们知道,下趟车还有几分钟。这趟车上不了,下趟车也就迟5分钟。或者3分钟。这样,就可以避免大妈和小女子的吵架。

大妈没有必要为自己的座位而生气,小女子也不必为不让座而遭到责备。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座位。

北京肯定不是提供不起公交车。如果真的提供不起,那就涨价,我并不反对。例如,从北京机场到市区的大巴现在还是16元,这是最大的福利。但是,如果入不敷出,可以提高一些。和城铁一样提高到25元也是可以的。人们不会太有怨言。毕竟坐飞机就是一件罕见的事。 不是每个人都坐。

公交车也是可以的。给老人福利可以,但是,可以减半票价,不一定全免。

再举个瑞典的例子。众所周知,瑞典是免费医疗的。但是,如果全免,可能有人就天天叫。例如,有个老人就天天按铃需要求助。事后发现是精神问题。因此,瑞典的挂号费是很高的。一次300克朗,甚至是400克朗。看三次或者四次以后,达到1200克朗以后才开始免费。这样,一般人一年看了三四次也就够了。从这个角度说,你也没享受到免费医疗,因为如果吃药,也是2400克朗之后才免费。

这两个额度,我几乎都没有用完过。第二年,重头来。这样就避免了很多人的无理取闹。这也体现了政府是要善良,但是,也不能让人觉得比较傻。另外,医疗服务要给那些真正需要服务的人。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回到交通问题上。那些在国内生产汽车和城铁的人或厂家,我怎么觉得他们很会算计呢?难道你们不能象高铁设计师那样善良一些吗?当然,这可能又设计政府采购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出在采购部门,如果你要求厂家生产有人性的全部座位的公交车,厂家和设计者也会这样设计的。

确实,我们有整整一代人,甚至两代人都是经历短缺经济的,因此,往往难免小气,节约,为一点点小利而争执。

但是,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在习近平主席领导的中国发展到今天,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所有人共同富裕,能够享受一些应该享受的公共资源。那么,在公共服务方面就应该想到如何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如果公交车能够提供足够的座位,也不需要售票员在那里不停地喊,往里挤,往里挤,往死里挤!或者是高声大喊,谁给老人让个座?好像不给老人让座就可耻似的。确实,就是因为座位太少,所以才需要让座。如果人人都可以有坐,这个道德绑架就不存在了。

有人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就是没有这个实力嘛。我不这么认为。这是分配问题,也是思维问题。人如果在思想上真的希望实现人人平等,改善每个人的人权状况,就会采取正确的行动。

同时,这也是经济发展的潜力,因为经济增长是可以通过需求来拉动的。如果更换了汽车,或者是在汽车里补加了座位,工厂还可以赚钱,老百姓保证都有座位,也可以考虑涨价。如果政府财政可以,那么也可以从税收当中出这笔钱,补足票价不足的短缺。这样,也可以避免大妈和小女子骂架的局面。不要再讨论他们素质如何,内地人,外地人,北京人,还是其他省份的人,如果能够提供真正的公共服务,问题就解决了。如果人心理平衡了,也就不会生病太多。生病的少了,也可以减轻公共卫生的压力。这样,从另一个方面节省资源。总之,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平衡,如果平衡了,就象人的身体一样,就没病,就变好。如果不平衡,就会出现矛盾。

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既然你靠旅游业和文化来发展经济,你就必须提供良好的服务,而不能说外地人如何如何,因为如果没有外地人在北京提供服务,北京也只能是空有好吃懒做的贵族,一切都得靠你自己动手。

其实,西方的月亮不比中国的圆,但是,至少从公共交通这个问题上,解决了人们不必为一个座位而吵架,因为一个座位引发大讨论的毫无必要的消磨时间的话题。

当然,我必须说,中国的交通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有了巨大的进步。至少,从私家车出行和高铁方面,堪称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局部的问题,还是有改进的余地。北京的大饼式交通确实需要改善。我曾建议在劲松再建一条空中高铁或者是打通7号线来缓解那里的瓶颈。有人认为那样会有更多的乘客出入,更容易拥堵。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地方四通八达容易缓解还是堵住两个出口更容易缓解交通拥堵呢?这需要进一步调研。

最后,我再举一个例子。我在美国休斯顿的时候,我发现全程没有从南到北或者从东到西的一条公共交通线。他们的设计是在中间地段找了一个交通枢纽。四面八方的地车都需要到那里停车。然后,换另一辆车再出发到另一头儿。这样感觉每趟车就是坐半个小时。中间下来歇10分钟,再上车,感觉就没那么累。例如,在北京,从八宝山的鲁谷一直坐到北七家,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中间20多站。如果爱晕车的人,往往会坐的非常累。如果中间能有个倒车其实是很好的。

例如,9号线到房山就安排的挺好。倒三次,也不觉得特别累。说多了,如果你觉得无聊,就拍板砖。只是一些感慨。

真的,2000年我在巴黎地铁站的时候,发现那里地铁很复杂,心想北京如果也能有那样的地铁就好了。结果,10年以后,北京地铁成了世界上最复杂的地铁,比任何其他地铁都长。有人说是学伦敦地铁比较多。但我在伦敦呆了四个月,烦透了伦敦地铁。这可怎么说呢?就是要中庸之道。不要太长,太多,太复杂。

现在,北京又开始新的征程,向外移动了。这就是困难多,办法也多。总会有办法的。

瑞典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为广大华人华侨发放爱心口罩病毒无情人有情

北欧绿色邮报网和北欧中华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来自中国北京、上海、江西、海南、山西,辽宁,浙江,丽水等涉侨部门纷纷通过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向广大侨胞捐赠抗疫物资,演绎了“异域同天,侨心相连”的动人剧情。一个月来,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主任王建荣、常务副主任季展有、副主任王永安、夏海龙等人积极联络,筹集爱心,获得广泛支持,谱写了祖国支援华人华侨抗疫的好剧本。

5月1日起,连续三天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发动瑞典重点侨团,向全体瑞典华人华侨发放爱心口罩。为感谢国内对口单位的支持,发放口罩行动的第一日“江西日”,以示真诚感谢江西海外联谊会对瑞典侨胞的支持;第二日命名为“上海日”,第三日命名为“海南日”,在发放现场,侨胞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心存感恩,向国内爱心部门与战斗在抗疫前线的侨领们表示衷心感谢。

本次爱心口罩发放行动得到瑞典青田同乡会(叶克雄会长),瑞典华人工商联合会(王俞力会长),瑞京华人协会(柳少惠会长),北欧国际交流协会(季展有会长),华商会(王永安会长),青田警侨服务中心(夏海龙主任),瑞中餐饮文化推广服务中心(周岳酉主任),国际佛光会斯德哥摩协会(胡宗南会长),瑞典中欧国际文化商贸协会(双焱会长),瑞典艺术家协会(朱瀛莹会长),温州商会(吴俊博会长) 斯京高尔夫俱乐部协会(张巧伟会长),潮州同乡会(陈德忠会长),瑞典高科技企业促进总暑(季慧会长)等侨团的大力配合,侨界志愿者徐力、张少华、夏海栋、叶美芳、袁放生、张静,徐欣雅、单振华、王建华、沈伟、梦阳、曾雨晨等热情服务,圆满赠送28000只口罩,瑞典华侨华人全员拿到口罩。

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主任常务副主任季展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华助中心有帮助海外侨胞科学防疫抗疫,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侨胞抗疫故事、中外合作抗疫故事的责任,要为祖国的国际抗疫合作、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做出新贡献。

以上照片为发放口罩现场工作照。为了妥善做好发放工作,华助中心负责人采取提前登记预约的形式,规定大家在领取时要戴口罩,同时要保持一米五的距离。五月一日下了一整天的雨,华助中心负责人坚持为华人华侨服务,第二天,第三天大晴天,人们分期分批来到这里,真正发挥了华助中心的作用,受到华人华侨的称赞。

在瑞典目前感染情况几乎接近高峰,如果没有进一步反弹,斯德哥尔摩,感染重灾区的感染人数稳中有降。但同时,其他地区出现增长。另外,据报道,全国1000多家养老院里有514家养老院报道出有感染。瑞典因新冠肺炎死亡者中也有出不多一半来自养老院,都在70岁以上。

北京:集中观察期满后立即入京者 可不再居家观察14天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北京4月4日电 (记者 于立霄)4月4日,北京发布了关于入境人员在第一入境点集中医学观察期满后进京的有关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集中观察期满14天后立即进京的人员,可不再进行居家观察;但执意进行非必要中转、旅行者,还要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
  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强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从3月24日开始,部分国际航班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旅客在第一入境点所在城市实施检疫并办理入境手续,之后就地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现在,14天的集中医学观察即将期满。对此,北京发布了相关措施,共有四项举措:
  措施一:入境人员须在第一入境点进行14天集中医学观察。观察期满经核酸检测为阴性的,解除医学观察后,就地分流,各自返回目的地。
  措施二:在第一入境点集中观察期满14天,经核酸检测阴性,并于集中观察期满当天或次日直接进京的人员,由当地提前向北京市提供《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进京人员信息表》,观察期满后,出具集中观察期满证明。人员进京前需向居住社区报告,说明集中观察情况及进京日期,便于社区掌握,提前做好准备。
  人员进京时,如因数据更新滞后,致使在机场、火车场站、公路卡口受阻的,可向相关站点出示集中观察期满证明,自行返回社区。
  到达社区后,由所在社区核实《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进京人员信息表》并做好登记,办理小区出入证件,可不再进行居家观察,但是需要接受社区健康监测管理。社区会提醒本人做好个人防护,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向社区报告。
  措施三:在第一入境点集中观察期满14天,经核酸检测阴性,但没有在集中观察期满当天或次日直接进京的人员,仍要执行所有返京人员均需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的政策。
  措施四,对于驻华使团人员,按照有关驻华使团人员管理办法执行。
  张强表示,以上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将根据疫情形势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完)

北京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414例 治愈出院282例

据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 (记者 杜燕)3月1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截至3月1日24时,累计确诊病例414例,治愈出院病例282例,死亡病例8例。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日表示,3月1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报告新增疑似病例12例、密切接触者38人。治愈出院患者6例。
  截至3月1日24时,北京市累计确诊病例414例,其中治愈出院病例282例,死亡病例8例。现有疑似病例42例。累计确定密切接触者2728人,其中413人尚在隔离医学观察中。
  确诊病例中,男性病例200例,占48.3%;女性病例214例,占51.7%。年龄范围为6个月至94岁,其中5岁以下14例,占3.4%;6岁至17岁13例,占3.1%;18岁至59岁277例,占66.9%;60岁及以上110例,占26.6%。
  确诊病例中,北京市16区中,平谷区尚未有病例,东城区13例、西城区53例、朝阳区71例、海淀区63例、丰台区42例、石景山区14例、门头沟区3例、房山区16例、通州区19例、顺义区10例、昌平区29例、大兴区39例、怀柔区7例、密云区7例、延庆区1例,外地来京人员25例,境外输入人员2例。
  北京市有10个区已连续14天以上无新增确诊病例,具体为平谷区自有疫情以来无报告病例,延庆区38天、门头沟区28天、怀柔区24天、顺义区22天、东城区19天、密云区19天、石景山区17天、大兴区17天、房山区14天无新增确诊病例。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一周以来,北京市发热门诊总量2万人次,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145例,起到了疫情前哨作用。提醒市民及时了解居住地、工作地所在辖区的发热门诊位置,如出现体温超过37.3℃、干咳、咽痛等症状,应尽快到附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完)    

编辑 陈雪霏

北京首例重症确诊病例12天痊愈 中西医结合疗效明显

  据中新社北京2月17日电 (陈杭)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确诊病例,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仅住院治疗12天后痊愈出院。
  这是记者17日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梁连春在发布会上指出,北京佑安医院自1月21日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截至2月16日16时,累计收治确诊病例90例,治愈出院51例。其中,重型患者18例,经过积极治疗,16例重型患者转为普通型,已有6例重型患者康复出院。
  重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是:明显咳嗽、胸闷、喘憋及呼吸困难,胸部CT表现为初期渗出性病变增多、病变范围扩大,指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大部分患者在病程14天左右逐渐恢复。
  梁连春透露,针对轻型普通型患者,制定了“佑安新冠一号方”,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中药治疗。对于重型患者,制定了重型患者的“佑安新冠二号方”,通过个体进行辨证加减施治。
  梁连春强调,佑安医院每天对危重型患者逐一进行多次会商讨论,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一人一策,形成个体化诊疗方案,中医药参与救治比例超过92%。
  据梁连春介绍,对于ICU病房的危重型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同时,进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给予中药汤剂鼻饲“佑安新冠危重方”以回阳救逆、通腑存阴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梁连春表示,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确诊病例,通过上述中西医结合疗法,仅住院治疗12天后痊愈出院。针对治愈出院患者,还根据中医证型特点,制定了恢复期治疗方案,促进康复。
  梁连春说,根据感染专业经验,许多患者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诱发全身炎症反应,是造成病理损伤的主要原因。这种炎症反应会明显加重病情。所以,在病情进展早期,给予小剂量短疗程激素治疗,同时给予宣肺益气除湿的中药汤剂联合治疗,会明显抑制炎症反应,又避免激素的副作用,成功救治了重症患者。
  来自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信息,截至16日24时,北京市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381例。出院114例,死亡4例,危重型23例。
  381例确诊病例中,男性病例183例,占48%,女性病例198例,占52%;年龄范围为6个月至94岁,其中5岁以下14例,占3.7%;6岁至17岁12例,占3.2%;18岁至59岁252例,占66.1%;60岁及以上103例,占27%。(完)     

北京帮助企业平稳有序开工复工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北京2月8日电 (记者 于立霄 杜燕)随着假期结束,复工潮在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小男表示,将鼓励中小企业创新生产经营模式,以弹性办公、网络云办公等方式,减轻疫情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发展。
  2月8日,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等部门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高端商务、国际金融、国际传媒聚集之地的CBD,拥有众多的总部企业和500强企业。北京商务中心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国红说,将发挥区域企业的各项优势,采取线上办公、电话值守、弹性工作和错峰出行上下班等方式,指导企业复工。
  针对企业恢复生产,企业员工面临住宿难的问题,陈小男说,将结合企业需求,提前为企业开展人才公租房配租工作,为开发区内企业提供蓝领公寓作为周转用房。因复工需要租住约定酒店的,给予实际价格50%的住宿补贴。
  陈小男称,开发区搭建了用工交流服务平台,保障企业用工稳定。主动对接临近低风险地区人力资源部门和服务企业,开拓招工渠道。积极落实北京市相关政策,为企业申请岗位补贴等政策资金,保持就业稳定。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介绍说,目前,疫情防控形势比较严峻,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开复工。既不能单独强调开复工,也不能等待疫情结束以后再开复工。
  翟立新说,据不完全统计,预计到2月10日,中关村各分园将有7000多家企业开复工,还有一些企业通过网络办公等方式实现了灵活复工。
  针对企业开复工后的协同办公、物流、住宿、餐饮等需求,中关村管委会将协同属地区政府、市有关部门、企业努力解决。同时,将持续做好市里其他支持政策在中关村示范区的协调落实,帮助企业平稳有序开复工。
  翟立新介绍说,做好复工,需要思想意识到位,企业要把员工的安全放在首位,创造安全办公环境,同时服务保障要到位。为开工复工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开复工能够平稳有序推进。(完)     编辑陈雪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