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黄山

北欧绿色邮报网记者见证徽派建筑的基本特征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安徽黄山报道

3月23日记者到安徽黄山采访,实地看到安徽徽派建筑。以前都是在图片或视频上看到徽州的建筑,那么庄重典雅。这次到黄山的徽州区一看,原来,这里的建筑都是这样的。

记者和委内瑞拉华媒记者龙涛讨论了徽派建筑。她说,听说这里政府规定都要建设成这样青砖黛瓦的建筑,自成一体,独具特色,这样也很好。在广州,可能有各种特色各种颜色的房子,但是,在徽州,就是这样一种特色,因此,特点非常鲜明,给人印象深刻。

确实,这种特色就是古色古香,干净利落,让人感觉文化底蕴深厚。

这或许也是安徽人的特点,我们就是要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我们就是要保持我们自己的特点。这样反而更有吸引力。

走在这里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人们都很爱贴春联,而且春联一直贴到夏天被雨水冲走,人们不会自己去揭掉春联,让春联的喜庆气氛维持越长越好。

原来油菜花的图片来自安徽黄山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安徽报道

3月23日记者乘高铁去黄山采访报道。一路上还下着小雨。进入安徽蚌埠以后,就不断地看到一片片的油菜花。曾经在中新网,新华网的报道中看到那美丽金黄的油菜花,还不知道到底在什么地方。这回真是亲眼所见。

安徽原来是个有山有水的好地方。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池塘,地上长的就是油菜花。这让我想起瑞典南部的斯莫兰省,那里也是有山有水。很好看。但没有大面积良田,因此,人都很爱钻研,爱读书。出过很多人才。

喝咖啡看油菜花成了年轻人的新时尚。 这也是绿色发展的一个新例证。

海外华文媒体走读黄山 向世界传递徽州之美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安徽黄山3月29日电 题:海外华文媒体走读黄山 向世界传递徽州之美

  作者 张俊 赵强 刘浩

  青砖黛瓦马头墙,一蓑烟雨梦徽州。近日,来自瑞典、日本、印度尼西亚、罗马尼亚、委内瑞拉等国10家海外华文媒体嘉宾走进安徽省黄山市,探访古村落、茶经济、徽文化,向世界传递徽州之美。

  乡村田园“花开”国际舞台

三月的黄山,烟雨婆娑,花田错落。屯溪区瑶里村“瑶草bar”乡村咖啡屋边百亩油菜花盛开,微风拂过,花香和咖啡香四溢。罗马尼亚《欧洲侨报》副总编王国立在得知咖啡屋是由旧猪圈改造而成后,对这里的时尚范、新潮感赞不绝口。

  徽州区灵山村始建于唐代,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海外华文媒体嘉宾登上1000余亩保存完整的明代古梯田,观漫山花海。非洲《华侨周报》主编张月表示,赏花经济是花卉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我们将对外传播好中国乡村振兴的新画面。

  位于徽州区的西溪南镇围绕“一座与世界对话的小镇”目标定位,吸引了全世界的书画家、设计师和学者。西溪南村的“溪边55”咖啡馆,老板许若侠和夫人黄敏来自台湾,曾在纽约生活15年,现在经营民宿和开发文创产品。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记者刘娇娇说,传统文化与时代潮流在这里融合,西溪南村在向世界传播一种新中式生活美学。

  黄山名茶“创新”远销海外

  黄山是中国名茶之都,历史上的徽茶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远销海外。海外华文媒体嘉宾走进谢裕大茶博园体验春茶采摘。日本《东方新报》总编辑孙冉说:“中国的茶文化蕴含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谐相生等理念,并随茶出口到世界各地而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黄山茶叶出口量占中国近六分之一,占安徽省出口量近九成。茶叶“走出去”离不开创新。在黟县古黟黑茶基地,一件件茶砖雕刻而成的展品,将茶叶和艺术完美地“揉”在一起。委内瑞拉《委国侨报》总编辑龙涛点赞茶产业创意产品,并希望加强海内外茶产业和茶文化的交流互鉴。

  刘娇娇表示,以茶为媒,以茶会友,相信黄山能以茶为纽带,交到更多国际朋友,开拓更多国际市场。

  徽州文化“出圈”闻名全球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海外华文媒体嘉宾走进歙县徽州古城,古街、古巷、古牌坊、古民居鳞次栉比。徽州古城将历史融入生活,以非遗技艺加汉服展演,推出沉浸式徽州传统文化“盲盒”小剧场。张月观看表演后认为,沉浸式互动让徽文化“出圈”,“活”起来。

  作为徽商故里、徽文化发源地,屯溪与新安医学、新安画派等徽文化一起,享誉中外。2022年,从外长的会客厅,到总理的圆桌会,屯溪已成为“国际会客厅”。瑞典《北欧绿色邮报网》社长陈雪霏走访屯溪表示,屯溪作为“国际会客厅”名副其实,今后将向国际友人更多推介屯溪和黄山。

  王国立表示,走读黄山,徽州像一位美丽的女子,矜持、古朴、厚重与华丽,暗香盈袖,让人魂牵梦萦。(完)

编辑陈雪霏

奇闻趣事

安徽肥西:延乔路上祭英烈

生态安葬被越来越多人接纳

河南开封:“来趣宋潮”大巡游展清明民俗

印尼雅万高铁全线轨道铺设完成

内蒙古大叔8年捡万斤垃圾

黄山花山谜窟展现人间奇迹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黄山报道

3月24日晚上八点,本网记者随同海外华文媒体采访团一同前往花山谜窟。体验了一番人间仙境。

导游说,在黄山有十多个石窟,人们并不清楚这里的石窟到底是什么时候开拓的。各种说法不一,至今没有定论。这里有10多个这样的石窟,但今天只参观一个二号石窟。

要去到石窟需要走很多台阶。两边都是山,山上都是树。五彩斑斓,赤橙黄绿青蓝紫,各种色彩交织,通过高科技虚拟技术,让人领略无限风光,配上优美的音乐,真是一个迷人的夜晚。

导游说他们一般是4月1日开放,门票一套128元。感觉如果年轻人到这里谈恋爱,有剧本杀的感觉,笔者不知道什么是剧本杀,但是,它确实给人梦幻的感觉,桃花坞,金银岛,聊斋?看看脚下,似乎走在荷塘月色里。

到了石窟,让人大开眼界。导游说,这里大约是在1700年前开凿的。估计是汉代的时候。那么是什么原因开凿的呢?有人说,安徽这地方在古代都是在北方中原发生战乱的时候,很多富有的人家带着钱财到这里逃难的。到了黄山这一代,藏兵10万都可以不露任何痕迹。因为这里上千米的高山有很多,藏在山坳里,外面的人就看不见。

因此,感觉是为军事防御准备的。里边确实都像是一间房子,一个客厅,一个水池,等等。开凿的巧夺天工,不用一根钉子,一个木屑,就这样弄出非常宽敞的地下空间,上下错落有致,因地制宜,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笔者以为是曹操的坟墓,或者是什么大人物的坟墓,但是,堂堂曹操,为何把自己的坟藏在这里呢?听说他的坟墓上面是有河水或湖水守护的。不过安徽这一代也到处都是水池,有点儿象瑞典的斯莫兰地区。到处都是油菜花,到处都是水泊。

不管怎样,这就是资本,旅游资本,人间奇观。从石窟里出来不久,见到一个水帘洞。奇美无比。

过了水帘洞,是一个湖。湖的周围都是树。那感觉有点儿象朝阳公园里的水。但是,在晚上八九点钟漆黑的夜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真让人感觉如醉如痴。醉倒在这神奇的美景中。优美的音乐,为水流提供节奏,百般变化,让视觉效果极佳。人的心情因此而放松,在这里丝毫感受不到心脏的剧烈跳动。一切都是那么温馨,那么平静,那么美好。

真是一个美丽而浪漫的夜晚。

黄山市委书记凌云这样介绍黄山的价值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安徽黄山报道

3月24日在黄山皇冠假日大酒店举办的中国双世遗名山对话会上,中共黄山市委书记凌云致开幕词。她是这样介绍黄山的价值的。

她说,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51周年。文化和自然遗产作为世界遗产的集大成者,它们是跨越地域民族的世界语言,更是献给全人类的珍贵礼物。黄山兼具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三项桂冠于一身。独特的价值赋予了黄山独特魅力。

黄山的自然价值卓尔不凡。神奇的北纬30度线横穿160平方公里广袤区域,造就了这座“震旦国中第一奇山”,88座千米以上山峰撑起黄山的骨骼,莲花峰之秀、光明顶之奇、天都峰之险,极尽造化之雄伟、天工之巧夺;涧溪泉瀑抛珠溅玉、蜿蜒曲折,铺展开黄山的血脉,既具灵秀之美,又兼浩荡之风。徐霞客赞叹“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黄山的生态价值无与伦比。森林覆盖率达98.29%,空气负氧离子常年稳定在每立方米2万个以上,她以全国万分之0.44的面积,保有着全国6.92%的植物物种和9.55%的动物物种,山的孕育、水的滋养,构成生生循环、绵延不息的有机体,完美呈现出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确定为世界108个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黄山每年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超百亿元,不负“人类生态第一山”的美名。

黄山的文化价值典雅厚重。“三天子都”孕育黄山文脉,351处摩崖石刻彰显黄山品格,李白题咏“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汪莘赞叹“对孤峰绝顶,云烟竞秀”,渐江、石涛、梅清对黄山顶礼膜拜,刘海粟十上黄山、由衷抒怀“昔日黄山是我师,今日我是黄山友”,以山命名的“黄山画派”独树一帜、璀璨光华,文人墨客在此吟咏自然、体悟人生,以黄山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浩如烟海,赋予黄山独特气韵。

黄山的科学价值独特自信。集八亿年地质史于一身,地壳运动成就黄山峰林地貌,冰川遗迹带你了解生命起源,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衍生出无数科学谜题,“黄山自然讲堂”科普志愿服务项目作为中国唯一案例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应对气候变化典型案例。

黄山的美学价值气韵生动。奇松、云海、怪石、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于世,日出、晚霞、佛光、雾凇、秋色各具时趣,松石之魂、林泉之致、云海之幻、峰峦之奇与四时风光旖旎相拥,带给你全方位沉浸式的美学唤醒和体验,提升世人的审美情趣和品位。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深情点赞,“黄山是中国最受欢迎和最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黄山,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徽州。黄山,她不仅是一座山,还是一座城。这方充满奇幻的青绿山水与穿越千年的徽州文化融合共生,不仅孕育了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还充分展现了徽州的山水之美、建筑之美、人文之美、美食之美、生活之美。钟灵毓秀的徽州热土,浸润着水墨江南的诗情画意,散落其间的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从土地中生长出来,收藏时间、凝结历史,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最美窗口。

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我们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探索实施景点封闭轮休、名松专人守护、生态景观修复等保护发展“黄山模式”,参与制定《全球可持续旅游目的地准则》等国际标准,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友好景区交流合作,依托“1+6”圆桌对话会等,打造“国际会客厅”和服务外交外事活动基地,风景名胜区可持续发展《黄山倡议》牵引世界目光,以年轻视角打造的研学业态,将遗产与生活连接,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在大众传播里“活起来”“潮起来”,以山水年轻化、美食国际化、文化当代化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发展持续贡献黄山方案、黄山智慧。

保护传承世界遗产是时代命题。我们期待以此次名山对话为新起点,与泰山、峨眉山、武夷山“四山联动”、互学互鉴,共同守护世遗之美、传承世遗之“魂”,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华文化自信。欢迎大家在黄山多走走、多看看,多提真知灼见,共谱发展新篇章。希望媒体朋友们感受黄山魅力、领略徽州风采,帮助我们讲好黄山故事、传播黄山声音。

本次对话参与者包括四大名山,泰山,黄山,峨眉山和武夷山的领导人,他们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特色和管理经验,以及他们是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理念付诸行动的。

在黄山看到的不仅仅是黄山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黄山报道

3月23日,记者在北京站等待高铁的时候写下了以下报道。

黄山,中国四大名山之一。是我近十年来梦寐以求的地方。今天,越过千山万水,经过万水千山,我千方百计地终于来到了黄山!

我曾经去过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也去过四大名山之一的泰山。此后我就到国外去转悠了。澳洲,非洲,欧洲,美洲,走了个遍,最后,落户在北欧的瑞典。在那里成家立业,一呆就是17年。

2018年,我见到了前任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阁下。他说,欢迎你去黄山。原来,他老家是安徽的,在黄山附近的铜陵。

从那时起,我就想,有一天,我一定要到黄山去看看。我不但要去黄山,我还要去峨眉山,庐山,武当山,九华山,武夷山等等所有有名的中国名山大川。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安徽这个地方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地方。

安徽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急先锋。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家庭承包制度,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大潮,让中国开启了走向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从这里开始,中国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完成了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如果说1949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么到此时,中国人民从此脱贫了,温饱了,很多人都富起来了。

现在,中国人几乎都有了足够的住房。有了足够的食品,足够的服装,衣食住行已经没有问题了。下一步,就像习主席二十大提出的要实现全体人民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这将惠及所有的人。

那么怎么样才算现代化呢?其实,人们解决温饱问题以后,重工业,轻工业都发达以后,旅游服务业就是一门重要产业。人们工作之余,都希望能有时间旅游,放松,休闲。这个产业在新冠期间受到了阻碍。现在,新冠基本过去,黄山要重启,中国要重启,世界也要重启。新的发展机遇就在眼前。

原来,我这次参加的会议,就是中国四大名山泰山,黄山,峨眉山和武夷山的旅游开发经验交流会。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经验交流会。

敬请关注,本网记者将为您进行详细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