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北欧环境

治污攻坚 媒体担当 中国环境记协2020年会召开

北欧绿色有报网报道–1月15日,以“治污攻坚,媒体担当”为主题的中国环境记协2020年会在京召开。

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庄国泰,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胡孝汉,环境记协主席、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谢国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生态环境宣传队伍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之一,生态环境新闻宣传工作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要持续深入学习和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报道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案例和先进典型。要用心讲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既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新进展、新成效,也要开展好必要的监督性报道、主动客观曝光生态环境问题,促进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

同时,发挥好言论的“画龙点睛”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和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强调,生态环境新闻与生态环保工作关系密切,环境新闻工作者重任在肩,环境记协大有可为。要更好地把广大环境新闻工作者凝聚起来,把环境记协真正建设成为“环境新闻记者之家”,继续为生态环境宣传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认为,环境记协三届理事会成立以来,为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舆论氛围作出了积极努力。环境记协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围绕中心工作广泛开展新闻宣传报道,紧紧抓住媒体融合发展机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向公众传递客观真实权威的声音。

要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环境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打造生态环境新闻宣传尖兵队伍。会议向新闻媒体和全国环境新闻工作者提出倡议,自觉担当治污攻坚的有力推动者,认真履行职责使命,为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撑。会议介绍了环境记协2019年主要工作进展。会上还对15位2019年度优秀环境记者和6个优秀环境栏目(团队)进行了表彰。

全球变暖正改变北极地貌!冰川融化致5座岛屿浮现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全球变暖可能正改变北极的地貌!俄罗斯国防部日前表示,俄海军在北极发现了5座新岛屿,正是冰川融化导致了这几座岛屿显露出来。

  俄国防部表示,俄海军在2016年首次利用卫星图像发现了这些岛屿,但只是在近年8月和9月的一次考察中确认并绘制了地图。

  这些新岛屿位于北极Vylki冰川附近,远离遥远的新地马岛群岛海岸,该群岛位于俄罗斯大陆西北的北冰洋。它们的面积从900平方米到54500平方米不等。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俄探险队队长亚历山大·莫伊斯耶夫22日表示:“基本上,这一发现与冰川融化有关。”“以前这些是冰川,但冰的融化导致了岛屿的出现。”

  俄罗斯国防部称,俄罗斯海军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使用卫星数据来研究海岸线的变化。2015年至2018年期间,他们确认了新地岛(Novaya Zemlya)和弗朗茨约瑟夫岛(Franz Josef Land)两个群岛上的30多个新岛屿、海角和海湾。

  科学家们警告说,新出现的岛屿不是“意外”,而是北极冰川和海冰大规模融化导致的日益严重的气候危机的直接结果。

  据悉,北极的升温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由此导致的冰川融化可能会破坏生命周期,并威胁到全球各地人们的生命。(来源:中新社)

视频:专访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创始人马军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从媒体人到发现水危机,从发现危机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公众环境领军人物马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解决中国水危机问题。他不仅提出问题,而且积极解决问题,为中国污水治理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马军说,中国的水危机非常严重,但是,他也发现,由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那么,产品在中国生产,但是,污染都留在了中国,因此,必须要求所有的污染者参与污染的治理。所谓污染者更需要付出。由于他们的努力,在中国的跨国企业后来也积极参与污水治理。

马军说,通过信息公开,通过政府的信息公开,使得很多企业最后不得不从源头治理污水,通过绿色选择,让各个环节的公司和企业都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马军说,从2014年开始,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污染治理,正像环保部长李干杰说的那样,中国的小环保,变成了大环保,就是各个部门进行协同作战,共同采取行动。通过对上万家公司的污染曝光使得污染者无处可逃,最后不得不治理,或者关停并转。

马军说,在他们的工作过程中,象阿拉善,阿里基金等都进行了协作。中国政府也都很重视他们的数据和事实。中国政府的大政方针作出了正确的调整,科学发展,生态文明都是正确的方针。

我们就是想为企业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原来是谁污染谁占便宜,所以,我们的行动得到了承认,环保部也都采纳了我们的意见。

马军说他们创造了《蔚蓝地图》APP,让每个人都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公司的排放情况。一开始,有些公司还不了解,但是,当中央发出严格要求的时候,我们的数据对企业达标排放提供了有用的数据。

只要搜索Blue Map,或者蔚蓝地图,就可以找到。

对于未来,马军认为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把环境保护好,把污染治理好。为了下一代有更好的环境,我们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

同时,他对未来也充满信心。从过去五年中国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看,如果社会各界都能够联合起来,真正负起责任来,解决问题的效率还是会进一步提高的。

相关信息:马军在世界水周开幕式上的回答问题。

时评:怎样看待上海垃圾分类出现的困难

北欧绿色邮报网 评论员陈雪霏

这两天考察瑞典的垃圾分类和拼车项目有所感悟。瑞典垃圾分类有多种,各个城市都不太一样。在老城,厨余垃圾依然是跟可燃垃圾一起送去燃烧,这就是做的不好。但是,在周边城市却单独收集有机垃圾,这样就是做的很好。他们采取不同塑料袋的颜色放不同的垃圾,然后让机器辨认。但前提是必须在家里分好了。

有机垃圾最好用可降解的纸袋来装。那么如何解决上海的问题。有人说有机垃圾本来有味道,再从塑料袋里倒出来就更脏了。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需要创新和商家合作。市政要善于去找生产讲解材料的纸袋或塑料袋公司,这样的公司也可以站出来,赶紧为自己推销。或者是物业买,送给居民,或者是居民自己出钱买讲解纸袋,专门用来收集厨余垃圾。厨余有机垃圾要避免有很多液体。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一天只许倒两次垃圾,这个规定也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改,为什么不能全天开,或者是晚点关门?人们都习惯了晚上10点或11点扔垃圾,是否那个时候有值班的?

第三,有人就是不愿意自己扔,这个习惯和脾气需要自己改,如果你认为花钱就可以解决问题,那你自己去花钱。笔者认为自己做比较好。

总之,目标先确定下来,然后,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不断调整。现在,在瑞典有很多种垃圾桶。在垃圾桶生产方面有很多创新。每家几乎都有一共四个孔的垃圾分类桶。直接在水池底下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等我看到什么问题后,再寻找答案。我希望有厂家愿意生产各种垃圾桶,然后看哪些更有市场。

时评:为上海实行真正的垃圾分类点赞

北欧绿色邮报网评论员 陈雪霏

7月1日,上海开始实行真正的垃圾分类。各种报道纷至到来,有人说,上海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把人逼疯了。有人说想顾机器人来给垃圾分类。

但我想说的是,一件好事都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自律。垃圾分类这件事就是这样,如果养成良好习惯了,在家里就把垃圾都分类好了,等到外面的时候,就会很容易了。

你是什么垃圾?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的垃圾是哪一种的,我可以告诉你怎么放。从世界上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瑞典来说,最难的就是有机垃圾的分类。也就是厨余垃圾。一般对瓶子,纸盒,报纸,电池等分类都比较容易。但厨余垃圾往往和可燃垃圾容易弄混。

在瑞典,为了让有机垃圾变的纯净,没有可燃垃圾或者塑料袋在里边混着,小区都提供可降解的纸袋子。然后,给每一户发一把钥匙,如果想扔有机垃圾,你必须用钥匙开锁以后才可以扔有机垃圾。这样,有机垃圾就比较存。如果没有这个麻烦,这个思考的过程,人们很容易把可燃垃圾也扔进去,一条鱼搅得一锅腥。当然,如果你把有机垃圾扔到可燃垃圾里,那没有关系,因为燃烧垃圾没问题。

我之所以为上海点赞,是因为中国的垃圾,尤其是上海的垃圾往往是有机垃圾比较多,菜叶子,剩饭等等,这些东西都可以用于生产沼气,或者说是生物燃气。瑞典人说,其实他们是70年代从中国那里学来的利用沼气。只不过后来瑞典做得越来越好,提纯达到98%,最后,可以当天然气来使用,并用于机动车了。如果机动车都用生物燃气,就不会有烟气放出来,空气质量就会大大改善了。

因此,我要为上海市政府能出台这样的政策点赞,也为上海市人民点赞,因为是你们在全国各大城市中第一个站出来实行全面认真地分类。这是一个好处多多的做法。

首先就是垃圾通过分类都可以回收利用了,这样垃圾就不再是垃圾,而是资源了。上海人口多,垃圾自然多,如果分类好了,资源回收利用也就多了。

这样不但不污染环境,还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垃圾填埋场的占地。

第二,人们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感到自己再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什么叫文明?什么叫素质,什么叫修养?能把垃圾处理好了,这些就都有了。一个不文明的人,就是到处吐痰,随意扔烟头,乱扔垃圾。而文明的人就会把痰吐在纸里,自己收起来,把烟头放在烟灰缸里,把垃圾分类放到回收箱里,而不会乱扔。

因此,可以说,上海可以被评为中国第一个最大的绿色城市。节能减排,垃圾分类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垃圾也可以产生很多能源。

一开始,人们无非就是嫌麻烦,但是,我经常看到瑞典人带着各种垃圾到指定地点去扔,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就没地方扔,因为没有别的地方允许扔。这样,整个城市就干净了。我不是说瑞典就是哪儿都干净,她也有不完善的地方,但垃圾分类回收这方面,确实做的不错。我曾经生活过的新西兰,这方面也做的不错。

再次为上海点赞,希望其他城市也尽快向上海学习,真正实现垃圾分类。同时,也为中国在环保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点赞,加油,中国!

今日头条:浙江省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服务站授牌仪式及人才交流座谈会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6月24日下午,浙江省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服务站授牌仪式及人才交流座谈会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隆重举行。

浙江省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温暖为瑞典华商会会长王永安授予了浙江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服务站牌匾。陈晓参赞、王建荣主任和省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省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张旭明见证授牌仪式。

陈晓参赞首先对来访的代表团表示欢迎,对浙江省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服务站的授牌仪式表示祝贺,并预祝代表团的来访圆满成功。

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国侨办瑞典华助中心主任、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执委王建荣致辞说,“浙江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服务站”的建立是为瑞典的华侨、华人和留学生及华商后裔的学者与瑞典各界搭建桥梁,目的是更好地开展浙江省与瑞典多方合作与交流,更好地展现浙江经济和文化,寻求合作机遇,促进科技创新、转移和转化。工作站将是积极协助浙江省与瑞典各地区增进联系、开展交流,协助浙江“引资、引智”的服务站,推动与瑞典在科技、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是协助浙江省辖市、县对外的牵线搭桥驿站。

王建荣说,瑞典的中小企业是瑞典的特有模式,瑞典国内市场小,瑞典人口仅1000万,为了自身企业的发展,迫切的希望走出瑞典,走向中国市场,由于瑞典企业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不了解、不熟悉,很难进入市场,同时也是因为推广成本居高,之前瑞典很少有中小企业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发展。

在瑞典的华人华侨有将近6万人,拥有几千家华人华商企业,基于瑞典良好的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是人才引进和人才回归的重要区域。华商后裔都有报效祖国的情怀,所以大部分华商迫切想寻找机会回国发展,报效祖国,感恩中国政府在这30年来给华商回国创业、发展、培训等方面提供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他希望通过此座谈会,大家能够互相多了解信息和资源,为二地的合作创造机会、共谋发展。借用侨商、侨企、侨资和人才资源优势,拓展工作渠道,扩大浙江对外人才交流,为浙江经济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合作共赢。

北欧可持续发展协会会长张寿廷在致辞中介绍了瑞典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和相关人才方面的情况。他说瑞典的人才特点是有世界眼光和全球化的观点,能够为解决一个关键问题而广泛联合与合作。

瑞典华商会王永安会长致辞说,瑞典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两国关系源远流长。中瑞在科技创新合作领域存在巨大的潜力,双方应该借助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利用好资源,更进一步加强中瑞两国在人才引智,招商引资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国创新和经济转型升级。他还对瑞典华商会中瑞产业中心与杭州未来科技城管理委员会前期取得的成果表示了肯定,以及未来在中瑞科技文化创新交流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信心。他说,在瑞典华商会倡导下,华助中心的引荐下,于去年6月份成立了浙江技商博有限公司,在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支持下,建立了浙江省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服务站。为中瑞小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平台,为中小企业拓展市场提供帮助。此前在杭州未来科技城设立的孵化器引入了12个海外项目。后期,瑞典华商会将在斯德哥尔摩自有场地设立离岸孵化器,梦想小镇瑞典村,为未来在国内发展提供帮助。

紧接着,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温暖介绍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有关人才交流合作政策。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之江实验室主任朱世强、西湖大学副校长仇旻和杭州未来科技城管委会主任赵喜凯分别介绍了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和杭州未来科技城成立的背景、目标、发展情况和有关人才政策。

浙江省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省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张旭明对有关政策做了细化说明。

出席座谈会的还有省委组织部人才办主任科员王国强,省科技厅科技合作处主任科员洪晨敏,中国驻瑞典大使馆领事侨务处张磊主任,中国电信瑞典代表处的姜勇总经理、海邦投资创始投资合伙人谢力和13位人才代表一起出席了授牌仪式和人才交流座谈会。仇旻主持会议。

乌普萨拉大学刚刚毕业的杜豆博士,创业者韩光博士等介绍了他们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未来的工作意向。北欧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季展有对双边交流合作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会后,大家一起在瑞典华助中心和华商会大楼前合影留念。
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主任王建荣和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温暖举行升旗仪式。

出席本次授牌仪式和浙江省引才引智推介交流座谈会的还有华裔二代学者王正良,陆小曼博士和其他博士生。

图文:陈雪霏

今日头条:视频:专访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6月18日,南京商贸服务推介会在斯德哥尔摩成功举办。本网记者借此机会对参加推介会的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进行了专访。据了解,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有很多国企大户,尤其在发电领域,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在工业大气污染,工业水污染和固废处理方面都是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做采取相应措施,一案一议。在向环境污染宣战和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各项战役中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请看视频: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IzNDgyMjQ0MA==.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IzNDgyMjcyOA==.html?spm=a2h0j.11185381.listitem_page1.5!2~A

陈雪霏采访录制。

今日头条:首届“芬中研发与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为了更好地促进芬中研发、科技创新与高端人才的交流合作,首届“芬中研发与科技创新合作论坛”于2019年5月28日在赫尔辛基大学成功举办。本合作论坛是由芬兰华商总会、赫尔辛基大学、芬兰中国发展与交流中心以及南京市海外协同创新中心主办,论坛得到了芬兰新地省、中国驻芬兰大使馆、赫尔辛基市政府、芬兰科学院、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芬兰企业家联盟以及阿尔托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本合作论坛的目的是基于共同投入、联合研发、成果共享的原则,以互惠互利的方式促进芬中科技进步、合作与创新,为芬中在高新技术领域里的深入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合作论坛在西贝柳斯音乐学院Kiku Kämäläinen老师优美的海顿奏鸣曲钢琴独奏下开幕,论坛由会议主席、芬兰华商总会会长、芬兰中国发展与交流中心董事长杨二林博士主持。

芬兰新地省省长Ossi Savolainen先生首先致欢迎辞。芬兰新地省由包括赫尔辛基市、埃斯波市、万塔市、波尔沃市等在内的26个城市组成,拥有人口170万。他欢迎来自中国北京、上海、南京、长春和青岛等地与会政府及企业代表,并就“芬兰研发和技术在中芬商业和经济合作中的突出贡献”做了主旨演讲。他指出,芬兰是一个经济发达、福利完善,以高科技和创新著名的北欧国家。芬兰科学院、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赫尔辛基大学以及阿尔托大学是世界顶级科研、研发及应用的芬兰业界代表。通过这次论坛我们可以聆听、感受和分享它们的优势领域、研发成果以及资源和环境,共同研究、促进和深化芬中在创新孵化、研发及人才培训等领域的合作。

中国驻芬兰大使馆经商处参赞孙立伟先生作了关于“中芬创新合作商机无限”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自2012年启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成果斐然。2018年中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已升至第17位。他强调中芬研发与科技创新合作互补性强,机会多。截止目前中国公司企业在芬兰的97亿投资中大部分都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2017年以中芬两国政府牵头成立的中芬创新企业合作委员会为中芬科技创新合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包括华为、中关村、比亚迪以及诺基亚、通力电梯、瓦锡兰在内的50多家中芬著名企业加入了委员会。孙立伟参赞欢迎和鼓励芬兰公司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政府也将为所有外国投资企业提供更加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投资市场环境。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区长司勇先生做了题为“创新南京,机会无限”的主旨演讲。南京做为江苏省会城市拥有830万人口和660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南京拥有53所高校,83万在校学生,8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城市绿化率达45%,并连续10年被评为中国最幸福的城市之一。司勇区长所在的秦淮区更是南京商业与高新技术的聚集区,在研发、物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拥有中国最强的创新与发展实力。南京与赫尔辛基的直航更使得南京与芬兰的合作登上新的台阶。许多芬兰著名企业如凯米拉、维美德已落户南京。2018年南京与芬兰进出口总额已超过7.75亿元人民币,年增长近10%。司勇区长诚挚地邀请芬兰政府及公司企业参加今年6月26-29在南京举办的“2019南京创新周”活动,进一步深化南京与芬兰的合作。

北京怀柔科学城欧洲区总代表朱梓齐先生以“北京怀柔科学城-中国全新的研发中心”为主题介绍了北京市在打造中国研发与科技创新全新平台的努力。鉴于北京中国政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的重要地位,北京致力发展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昌平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三城一区”主平台架构,发力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怀柔科学城现规划面积约101平方公里,是以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平台为核心,同时建设四区。其中科学教育区将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建设;科研转化区依托雁栖经济开发区建设;综合服务配套区依托雁栖小镇组团建设以及生态保障区。目前,在科学教育区,中国科学院大学已有8000名师生入驻。而科研转化区,已有中科院12个研究所22个项目投入运营。北京怀柔科学城将成为中芬大学及科研机构联合研发、孵化及产业化应用的重要基地。

来自著名的芬兰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的科研项目专员Joni Kujansuu博士就“如何在研发和技术交流项目中实现芬中各方利益最大化”做了生动介绍。他还介绍了该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芬兰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著名科学家Markku Kulmala教授的研究工作,包括大气气溶胶成核和增长、气溶胶-大气簇团动力学和生物圈及气候相互作用等。Markku Kulmala教授在其相关领域先后发表800余篇SCI论文(包括40余篇的Science和Nature论文),总引用超过30000次,是近5年来ESI地学领域全球引用最高的科学家。他的团队已与中国学者进行了近十年的实质性合作,他积极推动和开展与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等)的合作和人才培养。他本人也一直关注中国大气污染问题,他曾在《Nature》刊文为中国治理雾霾建言献策,致力于推动国家和城市层面的双边合作,并积极从欧洲寻求资金和技术,帮助中国重点城市治理大气污染。他主导发展的多台仪器在中国得到较好应用,对揭示灰霾形成机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中国大气环境科技的发展。Markku Kulmala教授荣获2018年度中国政府颁发的“友谊奖”。

阿尔托大学旗舰项目经理Jukka Hassinen博士介绍了芬兰材料生物经济核心技术中心。该中心是由来自阿尔托大学和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的顶级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组成,是芬兰国家科学院认定的6个国家级科研创新旗舰平台之一。他们致力于木质纤维素、环保材料和材料的生物经济解决方案。芬兰木质纤维素原料来源广泛,是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近年来,芬兰在利用木质纤维素制备燃料乙醇新能源方面备受全球专家学者的关注。发展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的能源技术,对于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是一个“双赢”模式,与当今世界的低碳环保主题一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用植物纤维原料生产乙醇的成本仍然较高,还无法与粮食乙醇形成竞争。因此致力于寻找经济高效的预处理方法是当今燃料乙醇制备过程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芬兰当前是全球生物经济增长研究的中心,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完整的生物经济价值链,并通过芬兰独特的创新技术开发商业化应用,这为芬中研发与科技创新的合作提供了巨大空间。

赫尔辛基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新近任命的芬兰数字精准癌症医学旗舰平台总监Tomi Mäkelä教授介绍了新成立的芬兰世界领先的数字精密癌症医学平台。该平台是由赫尔辛基大学投资建设,并由芬兰科学院认定为芬兰6个国家级科研创新旗舰平台之一。芬兰数字精密癌症医学平台旨在在癌症诊治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并形成一个重要的新的国家能力集群和创新生态系统。目前该平台获得了为期四年,在收集基因功能、药物敏感性数据、人工智能开发、数字健康及生活方式数据等方面1100万欧元经费。

赫尔辛基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新近任命的芬兰数字精准癌症医学旗舰平台总监Tomi Mäkelä教授介绍了新成立的芬兰世界领先的数字精密癌症医学平台。该平台是由赫尔辛基大学投资建设,并由芬兰科学院认定为芬兰6个国家级科研创新旗舰平台之一。芬兰数字精密癌症医学平台旨在在癌症诊治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并形成一个重要的新的国家能力集群和创新生态系统。目前该平台获得了为期四年,在收集基因功能、药物敏感性数据、人工智能开发、数字健康及生活方式数据等方面1100万欧元经费。


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战略研究部副总裁Jyrki Kiihamäki博士介绍了芬兰先进纳米研发中心。芬兰纳米研发中心除被芬兰国家科学院认定为芬兰6个国家级科研创新旗舰平台之一外,还被芬兰教育和文化部列为芬兰国家研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中心总面积2 600平方米的无尘室是一个开放式设施,可供其他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企业研发创新使用。中心还拥有用于微包装和后端工艺的内置无尘实验室,以及用于MOVPE,MBE和其他薄膜工艺设备齐全的全控实验室。

赫尔辛基大学信息技术研究所Arto Klami教授介绍了其领导的芬兰著名人工智能中心。做为芬兰科学院旗舰项目,该中心研究领域的重点是开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新方法,旨在创建计算效率高,理论上合理且可靠的方法。这些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从计算创造性到建模演化的各种任务中。多源概率推理(MUPI)是他们开发的主要方法和算法以应对人工智能中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概率程序的近似贝叶斯推断。他们还解决了多个应用领域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开发了机器学习技术,特别是针对有限数量训练示例的设置。他指出,中国极为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因此他相信芬兰人工智能中心同中国业界同行会有深入广泛的合作。

长春市仲裁委员会办案处副处长韩秀女士做了关于“中国仲裁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的主旨演讲。仲裁是国际通行的解决商事纠纷的主要手段,长春市仲裁机构于1996年组建,以公正、高效、专业、快捷、独立的办案仲裁方式被公司和企业所接受。长春市仲裁机构在中国255个仲裁机构的排名已进入前十名的水平。今年截至目前,标的额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仲裁费收入已达到740万元,并实现连续二十年无错案。长春市仲裁委员会还积极构建覆盖全市的仲裁网络服务平台,建立仲裁法律数据库,同时开通了仲裁服务电话呼叫中心,实现了线上无障碍对接。另外,线上仲裁、数字化仲裁和人工智能仲裁三大办案体系业已齐备,这使长春仲裁突破地域限制,为世界各地的当事人提供最为专业、权威的仲裁法律服务。

28日下午举办了两个以中芬公司和企业的对接为主的分论坛,它们是:

一、环境科技、清洁技术、能源、先进材料、教育及培训

二、自动化、IT、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与大健康

20余家芬中公司和企业分别介绍了各自技术与创新优势,并就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热烈。

作为首届芬中研发与科技创新合作论坛,芬兰政府、中国驻芬兰大使馆、芬兰国家科学院、芬兰著名高校赫尔辛基大学、阿尔托大学均给予了高度重视。论坛演讲嘉宾及与会的公司和企业更是代表芬兰最新和最前沿的科技创新,专业水平极高。本届合作论坛的成功举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成果显著,为芬中研发与科技创新翻开了新的历史性的一页。论坛确定今年下半年9月份将组织芬兰高新技术公司和企业携项目和技术赴北京、南京、杭州和上海等地举行与当地优质企业对接合作的路演活动,并积极寻找中方投资合作伙伴。同时加强和建立芬中高端科研与研发人才的交流机制,促进大学之间、研发机构之间、开发区之间成立联合研发实验室、研究院、孵化器和产业园,推动双方公司和企业具体的、深层次的合作。

图文由芬兰华商总会提供

“中国南京创新周暨溧水-丹麦合作推介会”在哥本哈根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5月22日,“中国南京创新周暨溧水-丹麦合作推介会”在丹麦标志-哥本哈根小美人鱼近旁的中丹创新中心(Innovation House China-Denmark )内成功举办,溧水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经地生先生、中丹创新中心总经理Karin Vith Ankerstjerne女士代表双方做主旨发言。 

中丹创新中心总经理Ankerstjerne女士,首先代表丹麦唯一的中丹创新商业平台,对中共南京市溧水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经地生带领的区科技局、溧高投公司、溧水开发区、洪蓝街道等相关负责同志一行,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她从丹麦概况、丹麦及环哥本哈根经济区、优势产业和知名企业,以及丹麦的经商环境、创新指数等多个层面介绍丹麦,同时重点展示了中丹创新中心在过去两年中与中国,尤其是江苏省之间的优质项目与成功案例。

溧水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经地生先生介绍说,“溧水是南京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座落在南京东南部,是集空港、轨道交通、公路、水路于一体的枢纽新城,交通优势十分明显。溧水紧邻禄口国际机场,航线通达国际、国内各大城市;乘坐高铁列车两小时可到达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

“近年来,溧水经济快速发展,已形成在新能源汽车、临空产业、大健康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等方面凸显优势,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9亿元。”

经地生常委说,在我们与丹麦合作伙伴的交往中,我们了解到丹麦王国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位居世界前列,特别是在电子通讯、机械制造、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清洁能源和农业等产业的研发创新上具有领先优势。因此,今天我们来到这里推介中国南京溧水,我们希望以更加友好、包容和开放的姿态加强与丹麦各界在科技、创新和经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发言的最后,经地生常委向所有来宾及丹麦各届人士发出邀约,“2019南京创新周将于6月26日-30日隆重举行,我们真诚欢迎各位光临中国南京,光临溧水!”

在推介会现场,来自中国电信、Clean清洁技术平台、丹麦技术大学的专业人士为大家分享了关于中国与丹麦之间在数字、清洁技术、机器人及商业投促等专业领域合作的成功经验。

最后,南京溧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武球发与中丹创新中心总经理Karin Vith Ankerstjerne分别代表双方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南京市溧水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张全玉主持了2019南京创新周海外网站开通仪式。

  “创新南京,机会无限”,2019南京创新周活动将于6月26-30日在南京举行,以“共创、共享、共赢”为理念,以“未来更智能”为主线,通过系列高峰论坛、NJ TECH、产业发展峰会、创新创业大赛等环节,聚焦科技创新资源,深化国际合作,切实把南京打造成为合作创新的重要枢纽、融通世界的开放高地。

当天出席推介会的有中国驻丹麦大使馆经济商务处代表李晗、谢丽莎, 中丹创新中心负责人Karin女士,丹麦驻上海总领事馆丹麦科技创业中心(上海)代表、丹麦中国工商联合会代表、ZEHO首席设计师Frode Birk Nielsen先生,InnovationFinder项目负责人Jimmy Faustin Andersen先生,还有丹麦的Tech BBQ ,DTU SkyLad 等机构代表,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推介活动,对南京、对溧水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愿继续深挖现有合作机制的潜力,继续扩大双方在科技、创新、环保、商贸等领域的合作。   

“生根出访”走出去,全球资源引进来!本次中国南京创新周暨溧水-丹麦合作推介会在欢乐友好气氛中圆满结束,期待未来双方有更多合作!

图文来稿:北欧教育创新中心。

编辑陈雪霏

时评:瑞典垃圾焚烧厂离居民区不远 中国人不应该借垃圾焚烧厂闹事

北欧绿色邮报网时评   陈雪霏

关于垃圾焚烧问题,早在10多年前,北京周边的群众就曾经粗来走步,当时,笔者和一位来自瑞典林雪平垃圾焚烧设备推销员探讨这个问题,他说,他到中国推销垃圾焚烧设备就遇到这样的阻力。我说,中国人害怕塑料焚烧之后产生的二恶英二次污染空气。他说,这个问题在瑞典早就解决了,解决的办法就是焚烧炉的温度达到850度以上,可以发电的程度,同时,在传统的焚烧程序上再加一套炉子,专门用来清洗黑烟,然后,再冒出来的气体就是白烟了。实际上也包含一些水雾。

在瑞典林雪平的垃圾焚烧厂,包括生物燃气焚烧厂,实际上离居民区不是很远。生物燃气发酵厂确实有味道。但是,瑞典人的观念是这是环保产业,环保场所,一方面,他们做好密封工作,提高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似乎没有人觉得住在垃圾焚烧厂附近会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影响。

在斯德哥尔摩的Hogadalen垃圾焚烧厂,离居民区可以说就是一步之遥。马路对面就有居民在那里居住。人们并没有因此就如何如何。当然,在瑞典思想工作也要做得到位。那就是他们说的采取民主的方式,就是在建厂前要多方面和居民进行讨论,有可能多次讨论。当然,如果你总也不去听,那有可能最后他们就还是继续进行。但是,如果你特别反对,那也有可能停工。

例如,在笔者家附近的Odenplan多年前,省政府就决定要把地铁站扩建,把Karlberg火车站挪过去,有人就建议要在那里盖一个巨大的购物中心。结果,很多人都反对。最终,没有建成购物中心,但是,火车站是建起来了。Odenplan没建成购物中心,但是,就在下一站的Solna苏尔纳火车站边上却建立了北欧最大的购物中心。就这样,Odenplan依然如故,但是Solna现在却是非常繁华。这里说这些的意思就是要搞民意调查,如果老百姓确实不同意,那也没办法。但是,如果不调查,就硬搞,那是不对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中国人口多,垃圾也非常多,建垃圾焚烧厂也是必然的刚需,否则,填埋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因此,建垃圾焚烧厂也是迟早的事情。相比10年前,现在的技术设备也应该都是比较先进的了。如果能把周围密封好,就可以避免太多的味道。这需要在技术上,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建垃圾焚烧厂即是必然,也是刚需,希望人们能够理解。另外,选址的时候,确实要考虑好利弊,多和群众沟通,采取专家和大多数人的意见。不要僵化地强行地推行一些政策。现在,或者说是最近20年来,基层干部也都有一种只顾上级不顾下级的现象,只要是上级批准了,底下不能积极做群众工作,甚至不顾基层的需求,而强行推行某些项目的进行,这是会激起民愤的。尤其是某些项目如果是因为与某领导有关系等等,就会引起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

但是,对于环保项目,尤其是垃圾焚烧厂,以及前些年的化工项目,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没有危害,那还是应该继续进行,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填埋场。填埋也可能引发土壤污染和地下水资源污染等。因此,还是应该以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从政府的角度,在规划时,早就应该考虑到垃圾的解决办法,要及早规划,及时规划。

 

今日头条:《北欧绿色邮报-新疆特刊》在斯德哥尔摩出版发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12月18日《北欧绿色邮报–新疆特刊》宣布在斯德哥尔摩出版发行。

新疆特刊是杂志性报刊,页面大小介于主流报纸和杂志中间,总共48页,内容丰富,具有可读性。

北欧绿色邮报主编陈雪霏说,本期新疆特刊是北欧绿色邮报网在去年尝试24版电子版报纸之后的又一大胆尝试。其内容主要是今年8月她到新疆实地采访的报道,分英文,瑞典文和中文三种语言。总共是10多篇报道,例如,中欧班列连接你我他,新疆软件园,新疆博物馆,乌鲁木齐大巴扎,保护传承十二木卡姆,七道湾民族团结大院,新疆大剧院,走进昌吉,走进阿勒泰,喀纳斯大剧院,喀纳斯风景区,五彩滩,禾木乡风情等真实反应新疆文化风俗和风光地貌的报道。

本次发行一共是一万份。主要派送到斯德哥尔摩大学,市图书馆,医务所,超市,饭店,沙龙等一百多个派送点。

陈雪霏说,本次特刊的特点是三种文字,图文并茂,发行量够大,覆盖面广,可以让各种人士轻松阅读。尤其那些对中国感兴趣的人或者是在学习中文的人可以进行中英文或者是中瑞文的大致对照,起到学习知识,了解情况的目的。

同时,值此之际,正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陈雪霏感慨地说,中国改革开放走的是先农村后城市,先东后西的路线图,即从1980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村出现很多万元户,然后,十年后,才进一步进行城市的改革开放。首先从东部14个城市进行对外开放,然后才逐步向西推进。

到2000年,中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国策,改革开放进程逐步西移。然后,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举办奥运会,开发房地产,中国经济呈现井喷式大发展。因为有人还提出过跨越式发展,所以,中国经济真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当东部经济发展好了,产生了溢出效应,加上中央的政策调整和倾斜,近十年来,新疆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这次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央去年给新疆的财政是两千亿元,同时,还有19个省市的对口支援,极大地促进了新疆在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新疆确立了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潜力,真正实现东部促进西部,即很多游客都是来自东部沿海地区,到新疆旅游,实实在在地提高新疆农牧民的就业,并促进其生活改善。

新疆可以说正在享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从中受益。当然,从这个路径中,人们也可以看出,中国的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政策倾斜的结果。现在,正是新疆大发展之时,因为新疆也占据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区地理位置,有着这两项优势,新疆的发展令人瞩目。

据悉,今年冬季,将是新疆北疆阿勒泰地区全面开放冬季滑雪等旅游项目的第一年。阿勒泰地区冰雪资源极其丰富是最佳的滑雪胜地之一。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说,改革开放40年,不仅让中国融入了广阔的世界,也带给世界一个全新的中国。中国早已不是40年前的中国。中国人常讲,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我们欢迎两国社会各界多走动,多交流,特别是希望更多瑞典朋友去中国,亲眼观察当代中国,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特色与魅力、中国社会的进步与活力、中国人民的友好与真诚。

因此,北欧绿色邮报-新疆特刊即是给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献礼,也是给瑞典人民乃至北欧人民的圣诞和新年大礼。

 

今日头条:桂从友大使看望来瑞典学习考察的合肥市优秀企业家们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27日晚在斯德哥尔摩看望了来瑞典学习考察的合肥市优秀企业家境外培训班全体学员。

桂大使说,瑞典是全球创新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虽然从人口上看是个小国,但是在创新方面却是一个大国,人均创新能力位居世界前茅。尤其是在环境科技方面,创新力非常强。他希望培训班好好学习研究瑞典的创新能力。

他还说,今年是中国改革开始40周年,中国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极大地改善。因此,大家出来学习的过程也是相互交流的过程,希望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与瑞典的公司进行交流,展现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讲述你们自己的故事,那也是中国故事,从而达到互相交流学习的目的。

合肥市经信委主办调研员查晓村说,以前我们对瑞典了解的非常少,来到瑞典以后才发现,原来瑞典是一个工业制造大国,创新大国,在很多方面都有独到之处,都值得我们学习。

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教授房晓辉在讲跨国创新模式。

学员们先集中课堂学习讨论,从创新,文化,科研,创业等多学科多角度地研讨,然后,到著名的企业沃尔沃,著名重型卡车集团斯堪尼亚和瑞典机器人谷等地实地考察学习。

培训班课程11月26日开始,总的培训考察到12月9日结束。

今日头条: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龙宇翔主席、瑞中企业家协会会长张巧珍为北欧创新中心北京园区揭幕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10月26日,北欧创新中心北京园区正式揭幕,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龙宇翔主席,瑞中企业家协会会长、北欧创新中心董事长张巧珍女士出席仪式并揭幕。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顺义区委区政府、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北京天竺海关、北京市市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外联局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揭幕仪式。

10月26日,2018年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展示分会开幕式于北京文化贸易基地天竺保税区隆重举行,北欧创新中心北京园区在开幕式上盛大揭幕。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龙宇翔主席在揭幕仪式上,对北欧创新中心过去在“一带一路”践行上所做的大量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并对北欧创新中心未来的发展寄以厚望。

瑞中企业家协会会长、北欧创新中心董事长张巧珍女士在揭牌仪式上致辞表示,北欧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北欧及国内孵化落地有包括欧洲沛垠等在内的超过100余家创新创业项目。2018年北欧创新中心先后在中国深圳、中国汕头成立了深圳总部和汕头分中心。

她说道,今天北欧创新中心正式入驻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这一中国文化”引进来、走出去”的前沿阵地,在祖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北京隆重挂牌,是北欧创新中心里程碑式的大事,这标志着北欧创新中心又将迈入新的阶段。

未来,北欧创新中心北京园区将成为大中华区、乃至亚太地区新的运营中心。它将更好地服务全球范围内有需求的创新创业组织和个人。这次,北欧创新中心能够与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文投集团建立深远的合作关系,联手打造创新型国际文化平台,她非常的高兴,也信心十足。

记者了解到,北欧创新中心成立于2017年8月,北欧总部设立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世贸中心。北欧创新中心,作为一家专业的创新型项目综合配套运营平台,重点关注北欧及全球范围内的最新科技创新企业。

北欧创新中心,通过优选适应中国资本和产业定位的北欧项目或企业走进中国,并通过其建立的项目管理机制,为寻求中国资金和中国市场的海内外项目,提供项目引进评估、中国产业政策辅导、创新研发支持、项目规划、融资落地辅导、产业园及资本对接、市场化辅导,如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上市孵化、IPO辅导、展览展示等解决方案。

据悉,出席此次揭幕仪式的还有英国Haskoll赫斯科国际建筑设计公司董事长Peter、大中华区总经理Henry、欧洲沛垠大中华区CEO Aaron 孙斌、中国汕头华侨试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吴先宪、纪工委书记陈馥忠一行、及中国海宁高新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陆群华、汕头东海岸投资建设公司副总经理陈阳、监事会主席宋树涛,以及广东华侨大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涛等。

来源:网易

Building sustainability 2018 held in Stockholm 绿色建筑大会在斯京举行

Xuefei Chen Axelsson

STOCKHOLM, Oct.24(Greenpost) — Building sustainability 2018 opened in Stockholm on Wednesday with co hosts of Stockholm Stad and Sweden Green Building Council.

Jeanette Reuterskiöld, President of Sweden Green Building Council spoke at the opening.

Anna König Jerlmyr, Financeborgrarråd, Stockholms City also spoke at the opening.

Monica von Schmalensee, arkitect of White arkitects gave a presentation about the sustainable future cities.

Then Svante Axelsson, National Coordination Fossilfree Sweden, Agneta Wannerstrom, Group leader on sustainable business development, Malin Löfssjögård, VD Svensk Betong, Swedish cement sector and Helen Axelsson, energy and environment director of processing owners in steel sector talked about the future in fossilfree competitivity.

Emma Hult, Environment party official talk about housing policies.

And then in the housing sector, Anders Sjelgreen, general director of housing agency, Catharina Elmsäter-Svärd,  VD of Swedish building industry, Maria Pleiborn, from WSP, Robert Vangstad from Nyhem Bostad, Claudia Wörmann, SBAB and HEnrik Friman from Andelsowner company M2 talked about how they will help realize fossilfree society.

Building sustainability 2018 will last two days to 25th and then on 26 there will be study visits to see how to build green buildings.

2018绿色建筑大会在斯德哥尔摩开幕。斯德哥尔摩市长安娜叶密尔出席并讲话。

会议主题就是讨论如何通过绿色建筑助推瑞典实现取消化石燃料的计划实施。100多位演讲者,200多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会期两天,第三天将到实地考察。

今日头条:韩晓东参赞应邀与瑞典专业外国记者协会记者一起考察斯德哥尔摩皇家海港新城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经商处韩晓东参赞10日应瑞典专业外国记者协会和中欧文化协会及北欧绿色邮报网的邀请,率领经商处部分馆员和科技处胡志宇同志一起参观考察了瑞典著名的智慧城市-斯德哥尔摩皇家海港新城。

瑞典专业外国记者协会和中欧文化协会会长,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瑞典专业外国记者协会副会长墨西哥资深政治记者侯海. 纳瓦鲁和中欧文化协会会员一同出席了考察活动。

斯德哥尔摩皇家海港新城顾问布.哈尔奎斯特热情地接待了考察团一行。

哈尔奎斯特介绍说,斯德哥尔摩皇家海港新城从2004年开始规划,2008年开始兴建,直到两年前,人们才陆续开始入住。对于这个有4平方公里的区域,斯德哥尔摩计划在2030年全部完工。

为什么要需要这么长时间呢?因为斯德哥尔摩皇家海港新城可以说是瑞典最新最节能环保,最可持续的一座生态智慧城市。这座城市是在著名的哈马碧智慧生态城的基础上更加优化,更加切实可行,且要求更高的一座城市。

这里的环境影响真正降低到了50%以上。这里使用太阳能,对建筑材料有严格要求,对开发商有严格要求,市政府对整个建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里注重环保,注重交通,没有大的购物中心,但是,几乎每个小区都有幼儿园,都有小商店,这是一个人们不太需要汽车的城市。

其背后是瑞典皇家狩猎公园,绿地覆盖全部达到60%以上,雨水收集系统,管控雪系统,节能节水系统,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一应俱全,连小区的花土也有很高的有机要求。有的地方是生物质的,有的地方是人工碳的,就是减少硬土路面,目的是要能够储蓄和吸收更多的雨水。这里有很多橡树。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100多年前建造的天然气储藏室将被改造成文化中心。所有过去的红砖房子都完整保留。

哈尔奎斯特强调,这里能够再利用的都得到再利用,例如,人们坐的椅子,要想改变可以,只要把它重新漆上绿色,而不是消灭一切旧的东西,重新建。而是能改造的就改造。

人们在这里注意到,即使是新建的楼房,也都是与自然和谐一体,并不是让人感觉非常的闪亮,而是和谐地与自然浑然一体。

这个小区污水全部得到收集处理,垃圾全部得到分类收集处理。有机垃圾单独收集,用于生产生物燃气,可燃垃圾,在地下用抽吸系统直接抽到两公里以外的垃圾站。

小区有各种植物,生物多样性非常好。这里有共享汽车,人们可以拼车,同时,文化艺术也巧妙地安置其中。

哈尔奎斯特说,这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儿童人口占三分之一。以后的比例会更高,因为购买或租用这里房屋的人大多是年轻的夫妇。

考察团成员一边听解说,一边问问题,大家互动讨论。

韩晓东参赞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中国也正在建设生态城,这里很有借鉴意义。

墨西哥记者纳瓦鲁说,这里给人的印象非常好。那就是这个新小区是为年轻人建的,能够满足年轻人的需要。第二,这里生活和工作相结合,人们可以在这里生活,也可以在这里工作,还可以在这里娱乐,各种公园,绿草,都是可持续的,也可以让这个小区很和谐,很紧密。第三,这个小区的能源利用效率非常高,人们可以在这里生产能源,利用清洁能源,这里的建筑模式也是可以供其他地方学习和拷贝,这是一种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建筑。

图文 陈雪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