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瑞典生活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以“更上一层楼”结束精彩演讲

北欧绿色邮报网 报道(记者陈雪霏)--中国著名医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7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做精彩演讲。

IMG_9403她以在中国脍炙人口的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鹊楼》一诗做结尾。她说:

“最后我想和各位分享一首我国唐代有名的诗篇,王之涣写的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请各位有机会时更上一层楼,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含于中医中的宝藏,衷心感谢在青蒿素发现研究和应用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国内外同事们,同行们和朋友们。深深感谢家人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大家来参会。谢谢大家。“

屠呦呦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演讲。

IMG_9410 (1)

屠呦呦查询古代医学典籍照片。

她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青蒿素发现的过程,期间的各种艰辛,例如,没有专业器皿,他们就用大水缸装水,在自己身上尝试药效。

屠呦呦也指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发现,在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发现有青蒿素抗药性,因此,希望同行同事们,团结合作,更上一层楼!

(图片翻拍于现场直播)

敬请关注北欧绿色邮报,稍后将有演讲的详细内容。

要闻视频(下):屠呦呦说,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事业还没有完成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中国医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6日在斯德哥尔摩出席新闻发布会,回答中外记者的各种问题。她反复强调,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事业还没有完成,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抗虐药还需进一步研究,延缓其抗药性。年轻人也一定要继续努力,挖掘中医这个宝库,尤其与现代科学结合,东西结合,在心血管等多种领域大有潜力可挖。

丹妮拍摄。

更多文字内容:

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屠呦呦说,“中医是个巨大的宝库,要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是毛主席提出来的。我是接受了这个领域的任务,这是很不容易的,从两千年的传统中医药提取。当然还有很多深入细致的工作需要做。现在还有其他更大的领域,努力工作吧。

 

关于基于中医古方,是否还能开辟出更多的研究课题,屠呦呦说,我想这是大家需要努力去奋斗的问题。我不便全面地回答。但是,在很多领域,例如心血管问题,这需要看大家努力发掘的程度如何。因为现代医学还是有很多潜力的。

 

在回答北欧绿色邮报记者提问时,屠呦呦简单介绍了青蒿素发现的过程。

 

屠呦呦说,“中国的中医药领域确实有很多传统的东西,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我们做工作,就当年的情况讲,主要问题就是原有的抗虐药都产生耐药性,没有一个可以治疗疟疾。当时来讲是一个很紧迫的工作,因为疟疾(造成)大量大量的死亡。所以这个时候呢,其实很多人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做不出来的时候,从我来讲,不断地翻阅古代的文献,因为我们的祖先有大量的临床实践,从那里找线索,所以就找到古方,用青蒿治疗。青蒿治疗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找到这个以后呢,就翻来覆去地来考虑,因为它的用药方式确实不一样。它把青蒿拿来挤出来汁。从这里就考虑到,我们做不出来,就考虑它的提取方法。后来,我就考虑用低温来处理。还有几方面的问题,就是它的科属,它是什么品种呢?中药里很多,但并不是什么药都有什么科什么属的植物名称,所以,从这里发现是前提,最后从青蒿里头提取,其实青蒿也有好几种,最后发现,只有Artemisia annua(黄蒿)这种青蒿里边才能提取青蒿素。也只有这种药才对治疗疟疾有利。”

 

在回答罗马尼亚记者关于国内的反映和对以后科研的影响时,屠呦呦回答说:我做这个任务,当时来讲,是一种世界性的问题,疟疾非常严重,死亡多少亿,所以,做这个任务,就是觉得为人类做事,因为保健事业上受到严重威胁,所以就是要考虑如何努力地把它做成,没有考虑其他的什么问题。那么,现在得奖,也没有其他的考虑。就是说,这个药,假如有条件,因为并没有做完,这工作没做完,这是个全新的化学结构,现在还有其他的疾病可以治疗。而且疟疾也还有要求来把它做完,因为现在耐药性的问题,已经出现,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我关心的是这个,我不在意其他什么,得奖以后怎么样,没考虑这个问题,对我也太感兴趣。

 

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屠呦呦再次强调这个事业还没有完成,还有很多需要做的。

 

“我想这个工作确实是很久了,因为70年代到现在40来年了。这个发现过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它是一个全新的化物。这个工作实际上没有完,还有新的发展的可能性,所以,这个事业是我们为人类健康服务,这个事业也没有完成,还有很多需要做的。”

 

在回答腾讯记者提问关于抗药性的问题时,屠呦呦呼吁大家能够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计划进行。

“这个问题我一直在呼吁,希望大家能够按照WHO的计划来进行,WHO说,疟疾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以后,他们的说法是,再花10年,拿出一个新药来,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也为这个前景很担心,也希望所有关心疟疾的同志们能够共同努力,来梳理这种发展的次序,我希望大家按照WHO的要求来给药,但是现在事实上,不是都这样做的。我觉得应该大家一起努力,因为疟疾是一个很容易泛滥成灾的病,一定要注意,特别是非洲这些比较贫困的国家,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把青蒿素这个药尽可能地延缓它的抗药性。”

 

中央电视台记者问屠老对青年工作者有什么寄语。屠呦呦说:

“我希望这次得奖对中国是一个新的激励机制,让年轻同志更努力地在不仅是医药领域,各个领域都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医药领域呢,就是说中国有 好多传统宝贵的东西,我们可以用现代科学把它更好地中西医结合,这样的话,可以发现更多潜力,开发新药,为人类健康服务。”

 

在回答是否西医将来应该更加依靠中医方法的问题时,屠呦呦说:“中医药是伟大宝库,应该继承发扬,努力提高。我自己原来是学西药的,以后又去学中医,就是说你有这样一个基础,怎么用现代科学与传统医药结合起来,能够有所继承和发扬,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工作,如果大家都这么做,我想对人类健康一定有更大的好处。为人类造福。”

 

诺贝尔医学奖的另一半获得者美国科学家坎贝尔在回答其成功秘诀时表示,他听到这个消息时其实是悲喜交加,高兴很自然,但是也伤心只有自己得奖,其实这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觉得单靠一个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日本科学家大成智表示,他成功的秘诀也是合作。在科研上要多合作。

发布会以热烈的掌声结束。

要闻视频(上):屠呦呦说,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事业还没有完成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正在此间出席诺奖周的中国医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6日在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大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事业还没有完成,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以下是现场实况:

丹妮拍摄

今日头条:屠呦呦说,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事业还没有完成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正在此间出席诺奖周的中国医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6日在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大厅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事业还没有完成,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IMG_9364在近百名中外记者出席的新闻发布会上,新华社记者首先提问。屠呦呦说,“中医是个巨大的宝库,要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是毛主席提出来的。我是接受了这个领域的任务,这是很不容易的,从两千年的传统中医药提取。当然还有很多深入细致的工作需要做。现在还有其他更大的领域,努力工作吧!

关于基于中医古方,是否还能开辟出更多的研究课题,屠呦呦说,我想这是大家需要努力去奋斗的问题。我不便全面地回答。但是,在很多领域,例如心血管问题,这需要看大家努力发掘的程度如何。因为现代医学还是有很多潜力的。

IMG_9358在回答北欧绿色邮报记者提问时,屠呦呦简单介绍了青蒿素发现的过程。

屠呦呦说:“中国的中医药领域确实有很多传统的东西,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我们做工作,就当年的情况讲,主要问题就是原有的抗虐药都产生耐药性,没有一个可以治疗疟疾。当时来讲是一个很紧迫的工作,因为疟疾(造成)大量大量的死亡。所以这个时候呢,其实很多人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做不出来的时候,从我来讲,不断地翻阅古代的文献,因为我们的祖先有大量的临床实践,从那里找线索,所以就找到古方,用青蒿治疗。青蒿治疗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找到这个以后呢,就翻来覆去地来考虑,因为它的用药方式确实不一样。它把青蒿拿来挤出来汁。从这里就考虑到,我们做不出来,就考虑它的提取方法。后来,我就考虑用低温来处理。还有几方面的问题,就是它的科属,它是什么品种呢?中药里很多,但并不是什么药都有什么科什么属的植物名称,所以,从这里发现是前提,最后从青蒿里头提取,其实青蒿也有好几种,最后发现,只有Artemisia annua(黄蒿)这种青蒿里边才能提取青蒿素。也只有这种药才对治疗疟疾有利。”

在回答罗马尼亚记者关于国内的反映和对以后科研的影响时,屠呦呦回答说:我做这个任务,当时来讲,是一种世界性的问题,疟疾非常严重,死亡多少亿,所以,做这个任务,就是觉得为人类做事,因为保健事业上受到严重威胁,所以就是要考虑如何努力地把它做成,没有考虑其他的什么问题。那么,现在得奖,也没有其他的考虑。就是说,这个药,假如有条件,因为并没有做完,这工作没做完,这是个全新的化学结构,现在还有其他的疾病可以治疗。而且疟疾也还有要求来把它做完,因为现在耐药性的问题,已经出现,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我关心的是这个,我不在意其他什么,得奖以后怎么样,没考虑这个问题,对我也太感兴趣。

 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屠呦呦再次强调这个事业还没有完成,还有很多需要做的。

“我想这个工作确实是很久了,因为70年代到现在40来年了。这个发现过程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它是一个全新的化物。这个工作实际上没有完,还有新的发展的可能性,所以,这个事业是我们为人类健康服务,这个事业也没有完成,还有很多需要做的。”

在回答腾讯记者提问关于抗药性的问题时,屠呦呦呼吁大家能够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计划进行。

“这个问题我一直在呼吁,希望大家能够按照WHO的计划来进行,WHO说,疟疾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以后,他们的说法是,再花10年,拿出一个新药来,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也为这个前景很担心,也希望所有关心疟疾的同志们能够共同努力,来梳理这种发展的次序,我希望大家按照WHO的要求来给药,但是现在事实上,不是都这样做的。我觉得应该大家一起努力,因为疟疾是一个很容易泛滥成灾的病,一定要注意,特别是非洲这些比较贫困的国家,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更多的重视,把青蒿素这个药尽可能地延缓它的抗药性。”

中央电视台记者问屠老对青年工作者有什么寄语。屠呦呦说:

“我希望这次得奖对中国是一个新的激励机制,让年轻同志更努力地在不仅是医药领域,各个领域都能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医药领域呢,就是说中国有 好多传统宝贵的东西,我们可以用现代科学把它更好地中西医结合,这样的话,可以发现更多潜力,开发新药,为人类健康服务。”

在回答是否西医将来应该更加依靠中医方法的问题时,屠呦呦说:“中医药是伟大宝库,应该继承发扬,努力提高。我自己原来是学西药的,以后又去学中医,就是说你有这样一个基础,怎么用现代科学与传统医药结合起来,能够有所继承和发扬,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工作,如果大家都这么做,我想对人类健康一定有更大的好处。为人类造福。”

诺贝尔医学奖的另一半获得者美国科学家坎贝尔在回答其成功秘诀时表示,他听到这个消息时其实是悲喜交加,高兴很自然,但是也伤心只有自己得奖,其实这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觉得单靠一个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日本科学家大成智表示,他成功的秘诀也是合作。在科研上要多合作。

发布会以热烈的掌声结束。

图文 陈雪霏

诺贝尔奖将在12月10日颁发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周即将来临。

12月5日诺奖周新闻发布会。

12月6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新闻发布会 13:00

12月6日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新闻发布会,中国得主屠呦呦将出席发布会,14:00

12月7日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奖得主新闻发布会 9:30.

12月7日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讲座 13:00

12月8日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得主将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大讲堂举行9:00

12月9日诺贝尔周对话在哥德堡举行

12月10日诺贝尔日在诺贝尔博物馆举行11:00-18:00

12月10日诺贝尔颁奖典礼 11:00 和平奖在奥斯陆颁发

16:30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颁发

19点诺贝尔晚宴在市政厅开始举行。

瑞典电视台和诺贝尔网站都会有现场直播。

www.nobel.org

www.svt.se

瑞典紧急宣布全面收紧难民接收政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今天下午,瑞典首相勒文和副首相罗姆森召开紧急发布会,宣布瑞典将全面收紧难民政策。从现在开始难民接收将达到欧盟最低水平。

这个决定是在瑞典各个城市纷纷表示难以承受太多难民的情况下决定的。据统计,在过去两个月中,瑞典接收了8万难民。相当于每两个星期就有100多所学校那么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儿童和青年。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城市反映,他们无法让难民有安全的地方睡觉,有的人不得不呆在室外。

同时,为了应对难民局面,政府宣布一系列措施。首先给难民发暂住证。那些符合难民配额的难民还是可以获得永居的。但其他难民只给暂住证。

有暂住证的难民,其家属要来瑞典会受影响。首先他们必须证明其家庭关系,同时,赞助人必须提供足够的居住费用才能获得团聚签证。

移民局要考察难民的年龄,看是否真的是孩子。

政府很快要实行对所有交通工具包括火车,汽车和飞机都要检查身份证规定。尤其是对那些通过火车从哥本哈根来到瑞典的难民。

瑞典最近几个月来,谈论最多的就是难民问题。很多市政官员都在研究如何满足难民的需求。但结果还是放不下,以至于有人不得不睡在外头。因此,瑞典宣布收紧政策。瑞典称为难民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希望其他欧盟国家能够分担一些。瑞典也呼吁欧盟尽快改进其难民政策。

瑞典人用看电影的方式来对付黑暗的11月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第26届斯德哥尔摩电影节将于11月11日-22日举行。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将出席电影节并作为评委颁发斯德哥尔摩影响奖。

电影节组委会20日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国王花园酒店举行发布会介绍本次电影节。

DSC_4295

电影节组委会主任赛妞斯在接受北欧绿色邮报网采访时说,本届电影节的主题是移民。这个主题是根据世界潮流而定的。当下正逢其时。

赛纽斯说,今年有包括中国在内的70个国家的190部电影参加电影节的放映。其中有赵亮导演的作品。

另外,赛纽斯非常高兴地表示今年终于把著名艺术家艾未未请来出席电影节并为斯德哥尔摩影响奖颁奖。该奖项是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出资赞助的首届奖,资金100万克朗是世界上电影节最大的奖金。

赛妞斯说,去年第25届电影节期间来看电影的人数达到历史最高纪录。渴望今年来人更多。她说,这也是瑞典人对付黑暗天气的一个办法。每年11月,瑞典的天气一般都是阴雨连绵,让人感觉非常压抑难受。也就是在这种时候,电影节开始了,人们可以在室内享受艺术,然后,圣诞灯在市中心点亮,等过了圣诞节,人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年。

今年首部上映的影片将是希腊的《龙虾》。该片导演Lanthimos将获得斯德哥尔摩远见奖颁奖。

英国电影导演Stephen Frears将获斯德哥尔摩电影节终生成就奖。瑞典的纪录片《我是英格丽》将在电影节期间放映。

演员Ellen Burstyn因为电影《爱丽丝再也不住这儿了》将获得斯德哥尔摩成就奖。

从11月11日开始,到11月22日,190部来自70个国家的电影将在瑞典各个影院上映。电影都是英文或是原文带英文字幕的。

当然,对付黑暗的方式还有使用蜡烛。以后再细说。

www.greenpost.se 北欧绿色邮报网。

欢迎点赞,点评和转发

(转发时只要注明来源是北欧绿色邮报网即可。)

 

瑞典哥德堡实行6小时工作制效果好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瑞典哥德堡市政在两家老人院实行6小时工作制试验,到目前为止,效果不错。

据哥德堡发来的消息,老人院工人护士在实行6小时工作制以后,身体明显好转,病假少了,工作热情也提高了。老人也感到护士人员工作态度更热情了。

左翼党负责人贝尔玛表示,这种效果早在春季就已经凸显了。他说这说明市政敢于创新,积极改善公务员的工作环境。

不过这个结果依然是阶段性结果,目前已经实施近一年了。试验总共是两年时间,牵涉社会保障,就业,税务等多个部门。

斯德哥尔摩空气质量良好的经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堪称北欧最大的城市,是斯堪的纳维亚的首都,到这里来的人都能感觉到,空气质量一流,蓝天白云,让人陶醉。保持这么好的空气质量有什么秘诀吗?请看斯德哥尔摩环境卫生管理局局长舍得霍姆在9月16日在中瑞绿色经济合作大会上的介绍。(请耐心,有中文翻译辅助。)

陈雪霏拍摄

舍得霍姆说,瑞典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也是烟囱林立,空气质量非常不好。后来,他们实行了集体供暖,减少了排放。他们利用生物能,他们改进机动车的燃料,使用生物燃气,他们在2006年还实行了征收拥堵费。鼓励公共交通,自行车和绿色环保车等一系列措施。

录像是演讲的一部分。但主要内容和措施都讲了。就是说,环保车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采用公共交通。拥堵费很起作用。

弘扬中国文化从小学生抓起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餐饮服务中心10日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竹林阁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瑞典小学生包饺子,使筷子的活动。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夫人白晓梅参赞应邀出席活动,并向瑞典小学师生演示讲解筷子的使用方法。

餐饮服务中心主任大厨周岳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天我们就是把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向瑞典小学生传播,我们教他们怎么做饺子,了解饺子里边的馅是什么,就是希望这种文化能够传播到瑞典家庭。饺子是中国每个家庭过年过节都要吃的,我们希望饺子文化能传播到小学生那里,传播到家庭,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用瑞典语主持本次活动的是竹林阁老板夏精军。他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说,他是瑞典出生的第二代华人,汉语都几乎忘记,更不用说象在泰国等国的第四代,第五代华人了,因此,了解中国文化要从小抓起。

他们请的是斯德哥尔摩市中心一所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6-8岁(这也是他女儿和儿子所在的小学和班级)。在这个年龄,经历一次学习包饺子,用筷子,会终生难忘,这种烙印等到孩子们长大了,可能还会有影响。

小学生们先是听了关于中国的简单介绍,包括汉字,长城等概要了解中国,然后,大使夫人白晓梅为学生们示范讲解怎样用筷子,为什么用筷子。之后,孩子们又观看大厨们怎样擀面,看到了饺子馅,并学习怎样包饺子。

工商联服务中心主任季展有对记者说,他们的思路是通过工商联下面不同的中心,包括华人服务中心,餐饮服务中心,文化教育中心,从文字文化和饮食文化等方面入手,传播中国文化。以后还要在其他地方定期不定期地举办类似活动。

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大使馆领事部主任郭延航,工商联秘书长张静,王永安,文化教育中心负责人双焱,熊猫饭店老板黄炳旺等,参与活动的还有60多家其他餐馆。

白晓梅参赞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活动举办得非常好,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特别是教孩子们使用筷子,让这些孩子初步了解中国文化,我认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也很愿意做这件事情。”

瑞典小学老师爱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应邀到中国饭店,主要是来了解中国文化,孩子们学习了关于中国的知识,品尝了中国的饮食,还看到很多中国人,我想这是孩子们非常快乐的一天,也是很奇特的一天。

(由于瑞典学校有规定,不经过家长同意不许拍摄或公开发表孩子的照片,这里也就暂时免去了照片。但是,经过处理以后,我们会发布一些体现活动的照片,敬请继续关注北欧绿色邮报网 www.greenpost.se 。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引领健康生活方式!)

瑞典三德贝得伊斯佳学校举办“中国日”活动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8月28日乌普兰维斯比市三德贝得伊斯佳学校(瑞典文是Sandbergska Competens)一到九年级的全体师生300多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日”活动。

早上8点30分,所有学生都在操场集合。操场郁郁葱葱,周围有森林覆盖。

DSC_1894DSC_1887首先校长爱娃.斯万松宣布中国日开始。第一个节目是舞狮子。学生们站在周围,饶有兴致地看着表演,时不时迸发出笑声。两个瑞典舞者表演得非常好。他们的汉语也说得非常好。他们舞完狮子,还表演了一段京剧独白,用汉语说,加上武功动作,惟妙惟肖。学生们看得非常高兴。

DSC_1901然后,他们又教那些自愿上前的学生来练习踢腿和弓步等动作。

DSC_1936DSC_1937

DSC_1960斯万松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三德贝得伊斯佳学校已经成立六年了,是一所私立学校,他们有300名学生,11个班,每班24人。有35名教师。

2011年他们与杭州文澜中学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他们觉得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让学生们多接触中国语言文化对学生们的未来很有好处。因此,他们决定举办中国日,中国日期间除了舞狮子,还有手工艺活动和汉字书写等活动。

DSC_1956  (左图)中国日的主要策划者孙凯和索非亚与两位舞狮演员合影。

学生们很快进到各自的教室。班主任老师和科任老师一起帮助学生做手工。9年级的学生也来辅导低年级的学生做风筝。学生们分好多组。每个组都有资料,他们的任务是根据图纸,制作中国龙,做风筝,做毽子,写汉字和图画颜色等等。

 

DSC_1981

DSC_1988有的同学在教室里,有的同学干脆在走廊里做龙。

同学们先是根据给出的汉字,抄写汉字,然后剪成圆形,然后再拼到一起。

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一条汉字组成的汉字龙已经成型。到午饭时间,龙已做完,贴到了墙上。

DSC_1993

  DSC_2006

中文策划老师孙凯非常自豪地说,瑞典的学生非常聪明,你只要给他们一个方案,一个理念和原材料。经过一段时间,他们就会给你出一个作品。

DSC_2025 DSC_2082 DSC_2090 DSC_2098

学校董事长海伦.斯波尔斯也接受了绿色邮报记者的采访。她说,她和另外两名学生家长一起创办了这所学校。

“因为我们都是学生家长,所以我们希望办一所好学校。我们学校也却是在本地区最好的学校。在这里,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电脑或者一个Ipad。” 她说,他们也从中国学习了一点纪律严明的方面,让学生稍微注意一下纪律,同时也保持瑞典的风格,结果,中瑞结合的效果很不错。

DSC_2112 DSC_2116 DSC_2127

“中国日”的另一个节目是吃中餐。他们从外面请来厨师,在操场旁边支起大锅,厨师当时就给做炒面。然后装到盒子里。每人一盒儿。可以用筷子吃,也可以用叉子。学生们出去吃饭要穿安全服。孙凯说,因为附近有很多公司,所以,他们对安全格外注意,孩子们出去,都要穿颜色鲜艳带反光的安全服。

DSC_2072  DSC_2070吃完午饭,学生们又返回到教室,继续做他们的手工艺品。

DSC_2151

下午一点钟,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又返回操场,一起放风筝。二十几个同学拿着同学们自己亲手制作的风筝排成一排,索非亚老师一声令下,大家一起向前奔跑,风筝随即在天空中飞翔。

DSC_2176 DSC_2177一个小姑娘拿着风筝在操场奔跑一圈,到头了,她对记者说,真好玩儿!

学生们就是这样在一种很有趣的中国日游戏中了解中国文化,受中国文化的熏陶。

在瑞典,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都是一样由政府根据学生人数拨款。好学校自然有更多的学生,经费自然充足。录取不到足够学生的学校,有可能倒闭。政府引入私利学校主要目的是引入竞争,提高质量。(部分图片由丹妮拍摄)

 

 

中国大厨走进北欧 走向世界

北欧绿色邮报报道(记者陈雪霏)——应瑞典华人总会邀请,以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李万民为首的中国烹饪艺术代表团昨晚在斯德哥尔摩老城的宝岛饭店为瑞典各界人士进行了成都川菜品尝之夜活动。

photo (61) 瑞典华人餐饮协会会长吴俊博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说,去年,他受国侨办方面邀请到四川接受厨师培训,才有了今天国际厨艺大师李万民大师一行的到访。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领事部主任郭延航和领事付涛也出席了川菜品鉴会。郭领事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

photo (60)兼任四川省烹饪协会会长的李万民先生表示,他们此前已经在芬兰,丹麦进行了厨艺表演,每次都有三百人参加。

他说,他们来访的目的就是要把中国的正宗川菜带到北欧,他此前已经访问过世界很多国家,正宗中国川菜一直非常受欢迎。

他说,他们的川菜,原材料在当地采购,但关键调料都是从国内带来的。因此,有变化也有创新。

例如,这剁椒活鱼,烤鸭姜片,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等都是正宗川菜。

photo (48) photo (49) photo (51) photo (52) photo (53) photo (54) photo (55)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领事部主任郭延航和领事付涛也出席了川菜品鉴会。郭领事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

photo (59)photo (58)在昨天的川菜品尝期间,成都的艺术家们还表演了茶艺,变脸等文艺节目。

代表团一行有22人,包括7厨师,艺术家和成都市商务委文峰副主任,四川省的官员董云帆和赵刚等。

photo (62)瑞典25 Måltid董事长,特级厨师,美食家Johan Åkersberga出席并致辞。

photo (50)另外,受邀嘉宾还有瑞典华人总会执行会长叶沛群,瑞京华人协会会长柳少会,瑞典华人总会副会长伍王令,瑞典维京论坛主席刘晨,华总秘书长唐兵,瑞典中华医学会会长段茂利,青田同乡会秘书长甘建广,瑞典华人高尔夫协会会长蒋宏斌,瑞典武医协会会长曾庆宗,熊猫饭店董事长黄炳旺,以及人民日报北欧记者刘仲华,人民网记者李枚忆,瑞典的美食编辑Jimmy Forsman,大约30人出席品尝会。尤其是瑞典朋友兴致勃勃地观看表演。

photo (56)photo (57)据不完全统计,这是近10年来首次在瑞典接待中国大陆烹饪代表团来访。当然,中国厨师也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但国内厨师组团出访到瑞典在近10年来,尚属首次。

(部分照片由万涓提供)

今日头条— 瑞典首相勒夫文:我们有一个共同点--没有水我们都不能活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世界水周24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城市会议中心隆重开幕。

photo (44) 瑞典首相斯蒂芬.勒夫文致开幕词时强调人类有很多不同点,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没有水我们都不能活。

勒夫文说,水和发展问题紧密相连,因此,要发展,必须搞好水的问题。瑞典在1861年就建立了第一个水厂,大大提高饮用水的质量。到1930年建立了第一个污水处理厂。早在1927年的时候,瑞典曾因为水污染而取消一次重大游泳比赛。但是,50年代后,瑞典开始积极治理水污染,现在瑞典的水都是可以游泳,可以钓鱼的。

勒夫文说,瑞典依然承诺对发展中国家1%国民生产总值的援助承诺,赢得了热烈掌声。

瑞典的优美的水环境令人羡慕,但是,太多的水也是问题。马绍尔群岛总统罗艾亚克也在开幕式上致开幕词。

photo (42)他语气沉重地说,也约旦相反,马绍尔群岛面临着被淹没的危险,过去10个月中,发生越来越频繁的台风,暴雨等问题,海水离他的人民越来越近。根据科学家们的建议,如果全球气候增加两度,世界三分之二的地区都将被海水淹没。

因此,他的国家在积极采取措施,例如100%使用太阳能。他们也有专家帮助他们进行污水处理等。

photo (41)

与马绍尔群岛相反,约旦总理阿布杜拉.恩绍尔表达了他对瑞典有那么多湖的羡慕。

他说,约旦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世界人均年用水量是1000立方米的话,约旦人只有100多立方米。而约旦的水紧张主要是因为周边国家的战争和冲突造成很多难民到约旦引起的。约旦人口700多万,但是难民几乎占一半,他们来自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等周边国家。

去年,约旦已经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就水问题进行合作的协议。约旦的母亲河死海每年以下降一米的速度水位在下降,用不了几年,他恐怕死海就会真的完全干涸了。

难民问题不光是水问题,还有教育,卫生,健康和犯罪,发展等问题。因为难民来了大部分要长期住下来,因此,如何解决难民问题,第一次来瑞典的恩绍尔希望能向瑞典学习,因为瑞典是人均接受难民最多的国家,约旦位居第二。

斯德哥尔摩市市长卡琳.万够德说,世界上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纯净水喝,而这需要集体努力。她引用社民党前党首瑞典首相帕尔默的话,没有个人的未来,要解决水问题,需要有关各方各国积极合作,共同努力才能解决问题。

瑞典国际水研究所所长霍尔格林说,SIWI每年组织水周,今年是25周年。在解决各种水问题的过程中,缺水还是最难的。因此,在水缺乏的地区,需要每个人都要节约用水。他希望与会者在未来一周积极探索各种解决水问题的办法。

photo (45)印度斯德哥尔摩水奖获得者辛格给人巨大鼓舞,经过三十年的努力,这个曾经学习医学的医生却带领当地人民创建了7条河,1200多个小溪和蓄水地带,当地人民生活福祉极大提高。他的秘诀是,水问题是全球的,但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定是地方的,因地制宜的。

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汇聚了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两千多政府官员,企业代表和水问题专家及相关国际组织和个人。连媒体也有一个研讨会讨论媒体在水问题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大会于23日开始,今天是全体会议,28日将是闭幕全体会议。在这一周里,北欧绿色邮报网将跟踪报道有意义的会议以飨读者。

chenxuefei7@hotmail.com

瑞典爱护水资源是怎样从娃娃抓起的?

北欧绿色邮报网杂文(作者陈雪霏)--昨晚,我7岁的女儿命令他爸爸立即帮她写假期作业,因为她已经答应老师今天必须交上去。

什么假期作业呢?那就是拿个瓶子在假期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带一瓶水回来,然后,给老师和同学们讲水的来历的故事。你还要写出来。

IMG_9902

家长只能帮助组织语言,但是不能替写,因此,这中间也有斗争,妈妈不能看她写了什么,爸爸说得不对也不行。总之,最后还是她自己歪歪扭扭地写出了水是我们假期去马尔默的时候带回来的。从马尔默她还去了哥本哈根的提屋里儿童乐园,在那里吃了半米长的棉花糖。

IMG_9899

其实这种作业早在她三岁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有了。孩子从一上幼儿园就开始体会各种物质,水,木头,石头都是他们的作业内容。一次是水,那时还允许家长帮忙,我在附近的海域灌了一瓶水,然后,告诉他们在哪儿灌的,结果,幼儿园老师和同学们就带领所有的小伙伴去哪里。到了那里,先是安妮讲述,然后同学评论,有同学发现,这水在海里(其实这里就象一条河,很狭窄了,两边都是房子,中间可以行船因此河水看着有些黑幽幽)是黑的,但是放在瓶子里其实是很干净,无色透明的。这俨然是一个重大发现。老师都记录在案。

IMG_9903

这样一学期下来,他们访问好多地方,什么瓦特的姥姥家,乌勒的爷爷家等等。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

还有一次是带木头或树枝到学校,同样道理。另一次是带石头,学生要讲述石头和树枝在哪里拣来的,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在那里捡来的。

上小学二年级了,还是这个主题,而且这次是要自己写出来。我想这样的童年就象我一年级时捡羊粪蛋儿给生产队,帮生产队拾棉花是一个道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对水的感情至少也就从那时开始了。

在瑞典,从80年代开始每年都有一个国际水周,在这一周里人们讨论所有关于水的问题。他们有水学校,水奖,个人,青少年和企业,上到国王,下到百姓都谈论水,甚至关注全世界的水资源动向。瑞典是个水上国家,工业化后期,水也有污染,但是,经过严厉的措施和大规模的宣传运动,使得瑞典的水可以拧开龙头就喝,这和总体水源质量比较好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