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代吃货看青年创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米客MikAPP AB美食产品17日举行产品发布会。

CIMG_0874 IMG_0876

会议一开始,主人自我介绍说,我叫魏澍,我的昵称是糖饼。其合作伙伴李金林说,“我的外号是冰激凌”。原来,这些80后以切身体会把思乡第一需要中华美食当作创业的第一步尝试。那就是无论你走到哪里,一打开手机,就可以搜索到哪里有好吃的。

“米客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是一群创业者。希望通过美食,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时光。给大家一个交流的平台。”魏澍介绍说。

IMG_0866 IMG_0865

这让笔者想起1995年的时候,北京新街口的“小木偶”快餐店,那里也是几个年轻人,刚刚毕业的几个学习管理的大学生,他们找了香港的投资商,然后很谦卑地称自己是小木偶快餐店,雄心勃勃地要打造中国快餐。那时,麦当劳刚刚进入北京很火,比较有名的还有加州牛肉面条。当时小木偶也成为京城一条不大不小的新闻。最主要的就是人们纷纷下海创业。

IMG_0862IMG_0864

当然,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几个合伙人合伙不到一年,就只剩下老大留守,其他各奔东西。当然,相信多年以后,这些人肯定都跟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大潮发家了。

但这些年轻人的第一步就是快餐,就是中国餐。

何况这些MikAPP AB的年轻人都不是刚刚毕业,他们是在爱立信,微软都在打磨的IT或商务人员。他们只是随着瑞典的创业潮在涌动,在业余时间就鼓捣出一个可以在市场上打拼的美食软件和社交平台。

IMG_0877据谢凯介绍,MikAPP, 就是Micro Kitchen, 微厨。几个人刻苦攻关五个月,现在就是要请朋友过来乐乐。他们又让线上的厨师做了些小吃,然后,通过网络邀请,尽管远在Sollentuna, 但还是吸引了从事风投的鲍近,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房晓辉,本网对手机厨房感兴趣的记者,以及其他二三十个朋友。

IMG_0875记得互联网的初期,2003年在新西兰的麦当劳快餐店,突然出现大批年轻顾客,令店里工作人员措手不及。但很快,这些人又迅速离开。当时显示了互联网的魅力。

IMG_0868

如今,人们继续深入挖掘互联网的内涵和功能。不管MikAPP将来是成了网上餐厅,还是成了社交平台,还是其他什么,笔者相信,这就是年轻人的魅力所在,创造力无限,输得起,爬得起,喜欢设计,创新,也很实际。

即使从中华美厨开始,恐怕这微厨也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互联网的真替就是集聚人气,占领市场。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