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2015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中国医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今天将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来领诺贝尔奖。这是一件大喜事。北欧绿色邮报网综合百度百科和中国中医药报和近两个月来有关各方的采访和报道,全面介绍一下让我们感到非常自豪的科学家屠呦呦。

photo (27)“我在北大毕业又吸取中医接受毛主席提倡,正是抗美援越的时候,这是一个重要的军工项目,越南当时是我们的同志加兄弟,这时候是文化大革命什么都停了。组织上把任务交给我了。现在得奖,也是我在实验上实践努力,在国内外都做不出来的情况下,用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结合到底发现了青蒿素。而且还是能够解决问题的。这么多疟疾病人现在还是好多了。过去这是我们的工作。被国际认可,是这么一个事。“

诺贝尔医学奖评审委员会说,屠呦呦的发现,对全球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它减少了数百万人的疾病和痛苦,挽救了他们的生命。

IMG_0668”它在整个医药领域,是继奎宁之后的新突破。被称为二十世纪后半叶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这就是对青蒿素的评价。外国人重视原创这一点,1980年就参加了国际会议了,这是1969年发明的,已经这么多年了,那么多人都治好了,杂音不杂音我也不管了,我都风烛残年了。完全认为是找到了一个全新的化学结构。”屠呦呦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说。

后来在卫生部举行的座谈会上,屠呦呦说:“这当然是我科研生涯里头很高兴的一件事。年轻后辈们,像我现在已经是晚年了,好多时间都过完了。年轻一辈,在这些年的大好形势下,鼓励年轻一辈,在各个领域,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创新成果,更多更大的创新,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说起屠呦呦,很多人,一开始就找到诗经里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与青蒿挂钩。当有记者问她,呦呦的名字与她事业的关系时,她说,“我从幼儿园到大学都用这个名字,一直到工作,从来没想过与自己名字有什么关系”。记者说,“人们觉得您的名字很浪漫,似乎与事业有关”。

屠呦呦说,“那是浪漫主义,唯心主义“。

回顾历史,有人说,毛泽东主席应该成为通讯作者,因为这个青蒿素项目完全是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指示提倡下设立的军工项目,真可谓最高指示。

童年时代

屠呦呦于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宁波市。她是家中五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当时家乡发生过大范围疟疾,她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1948年到1950年她在宁波效实中学学习,1950-1951年在宁波中学读高三。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学习。学习期间,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青年时代

1955年,屠呦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屠呦呦的生平与中国医药卫生方面的各种战役是分不开的。

1956年,全国嫌弃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进行了生物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的生物学研究。这两项成果相继被收入《中药志》。

1959年-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深入药材公司,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及炮制技术,并参加北京市的炮制经验总结,从而对药材的品种真伪和道地质量,以及炮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后来,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该书收集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炮制经验,对有关文献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

523任务 毛泽东提出军方研制抗虐药物

据《北京日报》报道,当时的越共总书记胡志明亲自到北京,向毛泽东提出请中国支援抗疟疾药物和方法。那时,疟疾在中国也是一种恶性传染病,仅1971年就有4000多万人感染疟疾。

越战时期,疟疾肆虐,当时的抗疟疾药氯喹及其衍生药对越南流行的疟疾基本无效了。非战斗减员远远超过了战斗造成的伤亡损失。因此,也有一种说法是,胡志明对毛主席说,我们不怕美国士兵,我们现在最怕的是疟疾。

1967年5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和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抗药性恶性疟疾防治全国协作会议,组织60多家科研单位协力攻关,制定了三年科研规划,称为“523任务(523项目)”。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疾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1月21日,523办公室找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希望他们参与科研攻关。“院所领导考虑到,这是一项国家任务,就接受下来并交给了中药所,中药所交给了我,任命我为课题组长,抓这个项目。”屠呦呦说。屠呦呦当时38岁。

1969年1月开始,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屠呦呦查阅大量文献,借鉴了古代用药的经验,设计了多种提取的方法,终于在1971年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

1971年下半年的某一天,屠呦呦再次拿起东晋葛洪著的《肘后备急方》,细读第三卷《治寒热诸疟方》。不经意间,屠呦呦将目光定格在了“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十七个字上。

她灵光一闪,为什么古人用“绞汁”,“绞汁”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是否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

屠呦呦决定改用沸点较低的、只有35℃的乙醚代替水或酒精来提取青蒿。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她的团队最终从中药青蒿中分离获得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猴疟原虫抑制率达100%,取得突破性发现。

“当时科研设备条件差,我们团队只好买来几口大缸用酒精包括后来的乙醚泡植物,再回收液体进行实验。实验从老鼠做到猴、狗、人。但是还有很多质疑,我就带头和几个同事一起,在自己身上实验。”屠呦呦印象中,队员们都是日复一日在小平房里加班到深夜,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想着报酬,正是那份科学家对科研的热爱支撑着她们走到了最后。

“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有效成分,梗里没有。做完动物实验后发现100%有效,再在我们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我们尝试用乙醚替代酒精,发现去除毒性很有效。我们又做化学结构,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克服原有的耐药性。后来我自己的肝脏也坏了,我的同事们也有很多得了病……”提起艰苦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没有抱怨,仿佛回到了热血打拼的那个年代。

“那几年,她每次回家身上都有浓浓的酒精味,自己的身体也出了问题。”屠呦呦老伴李廷钊记忆犹新。屠呦呦与丈夫是中学同窗,1963年结婚,1969年屠呦呦加入523任务时,李廷钊在冶金行业工作同样忙碌,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大女儿当时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更是前几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李廷钊说。

屠呦呦不仅带头试服药物,还亲自携药去海南昌江疟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1972年3月,她在南京“523任务”会议上,报告了“30例青蒿抗疟全部有效”的疗效总结后,掀起了全国对青蒿抗疟研究的高潮。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157℃的活性成份,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

发现的有效部位和有效单体—青蒿素,对鼠疟、猴疟均具有100%的抗疟作用。经大量提取药物,安全性实验及自身试服后于1972年,1973年分别就有效部位和青蒿素单体,在海南昌江疟区作首次临床研究,证实具有胜于氯喹的满意疗效,抗疟新药—青蒿素由此诞生。

屠呦呦等自1972年分离得到青蒿素单体后即着手进行青蒿素的化学结构研究,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有机所和生物物理所协作,最终用X—衍射方法确定了青蒿素的立体结构。青蒿素是一个具过氧基团的新型倍半萜内酯,也是一个与过去抗疟药结构完全不同的新抗疟药,打破了过去认为“抗疟药必须含氮杂环”的断言。为此青蒿素的发现不仅找到了一个能解决抗性疟疾的新药,而且为寻找新的抗疟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经全国协作,验证病例达二千多,确证为“高效、速效、低毒”的抗疟新药,特别对抗氯喹恶性疟有特效。

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以证实其羟(基)氢氧基族的化学结构,但当时她却不知道自己合成出来的这种化学物质以后被证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还要强得多。

1977年3月,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1977年第3期)。

1973年3月,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周维善,甾体组研究院吴照华和吴毓林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7]

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按中药用药习惯,将中药青蒿抗疟成分定名为青蒿素。[7]

1978年青蒿素鉴定会后,屠呦呦负责的科研组工作继续不断深入,青蒿素获1985年卫生部实施新药审批办法后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 -x-01号)。1981年10月,应WHO的请求,在北京召开“青蒿素”专题的国际会议,屠呦呦以“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为题,第一个作报告,获得高度评价,认为“青蒿素的发现不仅增加一个抗疟新药,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发现这一新化合物的独特化学结构,它将为合成设计新药指出方向”。由此带动国际抗疟领域工作的新进展,也促使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青蒿素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1978年青蒿素鉴定会后,屠呦呦负责的科研组工作继续不断深入,青蒿素获1985年卫生部实施新药审批办法后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 -x-01号)。1981年应WHO的请求,在北京召开“青蒿素”专题的国际会议,屠呦呦以“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为题,第一个作报告,获得高度评价,认为“青蒿素的发现不仅增加一个抗疟新药,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发现这一新化合物的独特化学结构,它将为合成设计新药指出方向”。由此带动国际抗疟领域工作的新进展,也促使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青蒿素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1992 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发明出双氢青蒿素(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为解决多重抗药性恶性疟蔓延全球的问题,近年国外十分重视复方的研究。双氢青蒿素为当前青蒿素类药物中的首选药,对多重抗药性恶性疟无交叉抗药性。而吖啶类抗疟药—咯萘啶与4-氨基喹啉类、嘧啶类、胍类及磺胺类均无交叉抗药性。为此设计了双氢青蒿素与咯萘啶组成的复方。在军科院支持下,进行实验研究,确证二药具显著协同增效作用,增效指数为7.6,(高于当前广泛应用的蒿甲醚和本芴醇组成的复方蒿甲醚,其增效指数为6),且作用位点多,疗程短。经二药联用治疗恶性疟10例,在12-24小时内,分二次服用,即达高效,40天未见原虫复燃。已获专利证书(专利号:ZL 99109669.X)。

据WHO资料,每天约有3000个婴幼儿童死于疟疾。为此研发了“双氢青蒿素栓剂”,方便儿童直肠给药。又用直接得自青蒿的青蒿素制成口服片剂,制作简便,价格便宜,又不易产生抗药性。均于2003年获得《新药证书》,分别为国药证字H20030341和H20030144。

经研究发现,双氢青蒿素在免疫领域具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既能降低B细胞高反应性以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的自身免疫病,又可提高T细胞的免疫功能。在北医有关部门支持下,我们已将双氢青蒿素用于治疗红斑狼疮和光敏性疾病。现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研究批件”(2004L02089)和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99103346.9)。经临床100例疗效初步观察,总有效率94%,显效率44%。

屠呦呦先后任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和研究员。历年来,也获得了无数个中外重要奖项: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5年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由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以“中国政府代表团”代表的身份出席“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并再次出席全国科学技术大会;[15]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4年获泰国玛希顿皇家医学贡献奖(Prince Mahidol Award)。

2009年,获第三届(2009年度)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16-17]

2015年6月15日,获得2015年度沃伦·阿尔珀特奖。

2015年10月,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18-19]

2015年11月,入选“中央电视台2015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候选人。[20]

她的学术论著也不少。

屠呦呦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

1 .屠呦呦,楼之岑.半边莲的生药学研究.见:中药鉴定参考资料(第一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252-260.

2 .屠呦呦,银柴胡.见:中国医学科学院等主编.中药志(第二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520-526.

3 .屠呦呦.中药鉴别经验的学习心得.中医杂志,1962,(6):32-35.

4 .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合编.中药炮炙经验集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5 .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科学通报,1977,(3):142.

6 .刘静明,倪慕云,樊菊芬,屠呦呦等.青蒿素(Arteannuin)的结构和反应.化学学报,1979,37(2):129-142.

  1. Qinghaosu antimalaria coordinating research group.Antimalaria studies on qinghaosu.Chinese Medical Journal,1979,92(12):811-816.

8 .青蒿研究协作组.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究.药学通报,1979,14 (2):49-53.

  1.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青蒿素协作组.青蒿素的晶体结构及其绝对构型.中国科学,1979,(11):1114-1128.

获得诺贝尔奖以后,很多人抱不平说她是三无科学家,还有这是集体的发明等等。笔者以为,从屠呦呦的生涯中,我们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谁能笑到最后?屠呦呦也。她为人低调,不爱张扬,但事实上,她的成绩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和嘉奖。在中国也是受到了很多最高嘉奖。只是,中国人往往在外国人承认以后才发现她更可贵。她的低调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希望中国各界更加重视科研,多投入,多尊重,多鼓励。唯有医学发达了,人类的幸福指数才可能提高。

 

(综合百度百科和中国中医药报人物。)

卫生与计生委主任李斌:屠呦呦获奖生命价值更伟大

北欧绿色邮报网转发中国新闻网10月6日电: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意义,不仅在于它(青蒿素)伟大的科学价值,还在于它更加伟大的生命价值。”10月6日,正在南非开普敦出席第二届中非部长级卫生合作发展会议的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斌如是评价。
当天会议开幕前,李斌特地提前来到会场,就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回答记者提问。她表示,“我们在参会期间听到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喜讯,我向她表示热烈的祝贺。其他与会的非洲各国卫生部长也纷纷向中国代表团表示了祝贺。”
李斌认为,屠呦呦获得该奖项,不仅在于青蒿素伟大的科学价值,而且还在于它更加伟大的生命价值。“青蒿素的问世,至少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生命是至上的,其问世对全世界人类健康事业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让数以亿计的人受益,这是中国的荣光和骄傲。”
李斌还告诉记者:“我们要学习屠呦呦先生这种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致力于科技创新、勇攀高峰、无私奉献的精神,进一步推动中国医学科技的创新,不断地为中国人民的健康福祉和世界人民的健康福祉作出我们新的、应有的贡献。”
在此次部长级会议的开幕仪式上,李斌又在发言中临时增加了对屠呦呦获奖的阐释。她指出,“屠呦呦通过对中国传统医药的研究,先驱性地发现并提取了青蒿素。目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是世界上疟疾治疗的首选药物,这是中国医药卫生界的骄傲,是中医中药对人类健康卫生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将进一步推动中非在卫生领域的合作。”
在此次会议上,李斌还主持了中国与科摩罗合作消除疟疾项目的发言环节。在科摩罗,两国联合开展了青蒿素快速消除疟疾项目,8年内将该国疟疾死亡人数降低到零。
李斌告诉记者:“我切身感受到,非洲人民对于这个奖的重视,这在他们心中是沉甸甸的,是非常有价值的。通过这次会议,我们要在非洲开展更多抗疟疾的项目,会签署几个科技合作的协议。我们与非洲国家应该更加密切合作,建立医药卫生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伙伴关系。”
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主任莫埃缇女士也出席了此次会议。她表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非常振奋人心,这对中国科学家而言更是历史性的一刻。他们发现的药物对于世界卫生事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大书一笔。”她指出,青蒿素在中国的发现让非洲极大受益,相关的药物受到热烈欢迎,非洲的防疟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为近年来非洲人民尤其是儿童、怀孕妇女死亡率的降低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是让人兴奋的进步,中国科学家获的奖非常有价值,实至名归。希望国际社会更多地为发展卫生事业投入、投资类似的研究项目。”莫埃缇说。(中新社开普敦10月6日电)

斯德哥尔摩风雨交加欢迎屠呦呦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据有关各方消息,中国医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屠呦呦今晚将抵达瑞典出席为期一周的诺贝尔颁奖活动。

photo (27)记得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来出席诺奖活动的时候,斯德哥尔摩漫天大雪,莫言也被挡在芬兰呆了一个晚上。幸好第二天及时赶到,各种活动都没有耽误。

与2012年12月4日莫言的经历不同,今年屠呦呦选择了国航直飞,所以不存在转机的问题。另外,今天的天气是阴雨连绵外加风,可能是气候进一步变暖了。到现在为止,还没看到雪丝。

屠呦呦将在12月6日出席新闻发布会,12月7日发表学术讲座,12月9日出席诺奖音乐会,12月10日出席颁奖仪式,和诺贝尔晚宴。

12月11日将有皇家晚宴。12月12日中国大使馆将举行祝贺屠呦呦获诺奖活动。

由于近期的形势和以往的惯例,瑞典安全方面将更加严格。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奖大会10月5日宣布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一半诺奖,另一半由美日两名科学家获得。

今年的诺奖奖金依然是800万克朗,相当于601万人民币,近94万美元。

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嘱确立的,专门奖励给那些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医学,物理,化学,和平和文学奖都是在1901年开始颁发的。1969年瑞典央行设立纪念阿尔弗莱德诺贝尔经济学奖。另外,诺贝尔和平奖是在挪威宣布和颁发。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10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其中,屠呦呦是第12位女科学家获得医学奖。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是58岁,最年轻的获奖者38岁,最年老的获奖者87岁,是在1966年获得的奖。

敬请关注北欧绿色邮报网:www.greenpost.se

www.nobelprize.se

www.svt.se

关于屠呦呦诺奖提名的故事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今天,中国著名医药学家屠呦呦将来瑞典领取2015诺贝尔医学奖。

photo (27)

电视屏幕截图,屠呦呦接受央视采访截图。

DSC_3708笔者的心情再一次感觉很激动,仿佛回到了10月5日刚刚听到诺奖大会秘书厄班.兰达尔宣布屠呦呦获奖的那一刻。我费力地重翻邮件,翻到2011年10月11日那天的邮件。果然翻到了我曾经写给中药所(zhongyaosuo@163.com)的邮件。

Göran_K_Hansson_01 当时,我是新华社驻斯德哥尔摩分社的报道员。10月份第一周也都是诺贝尔奖发布的日子。报道完诺奖消息,我们接到任务要采访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奖大会的秘书长汉森教授(左图,前卡罗林斯卡诺奖大会秘书长,诺奖基金会副主任,现任瑞典皇家科学院常务秘书负责物理,化学和经济学诺奖宣布)。

采访中,汉森对屠呦呦的成就高度评价,称其“非常令人羡慕”。他说,中国的学院可以推荐她。随后,我请立即写信给中药所写信,请他们立即转给黄璐琦院长。我在附件中把想说的都说明白了。落款是新华社报道员陈雪霏。

现在说起来,只是再次希望提醒国人,诺奖不是梦,主要是要有人提名。要积极客观对待此事。同时,也衷心祝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或许这封信根本就没有人注意,但我是尽了我的一份心意。

现将邮件和附件内容附上:

 

photo (25)

尊敬的黄璐琦所长:您好!

我是新华社的报道员。昨天采访了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大会主席汉松先生。我问他是否屠呦呦的医学成就可以被提名诺贝尔奖,他说可以,他说,当然,重要的是有资格提名的中国教授,医学研究专家,或者其他地方的专家能够利用机会为她提名,因为诺奖的评审是根据外面提名的。

Hansson: I think she has with her discovery really changed the situation for people with malaria and made enormous improvement, what she and her co-workers have done is truly admirable. I was happy to see that she received the lasker award.

Q: Can such kind of achievement be nominated as a nobel candidat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Hansson “It can certainly be nominated, it is of course important that those who can nominate use the opportunity such as professors of medicine in China and elsewhere because we depend on the nominations from outside, ” said Hansson.

当我问他对屠呦呦的医学成就进行评价时,他说,

我认为她以她的发现真正改变了患疟疾人的状况,使他们的状况有巨大改善,她和她的同事们做出的贡献真是令人羡慕。我很高兴她获得拉斯克奖。

是否她的成就也可以被提名诺贝尔奖呢?当然可以被提名。当然重要的是那些可以提名的人利用这个机会,例如中国的医学教授或其他地方的教授,因为我们是依靠外部提名的。

汉松先生说,今年他们已经向世界各地的大学,学院尤其是学院发出邀请,请他们提名。提名截止日期是2012年2月1日。(提名时段是每年10月宣布获奖者以后就开始发出提名邀请,到第二年的2月1日截止)。

希望你们费心整理屠老的资料,或者和有关单位联系,为屠老提名,然后,当然诺奖评委还要研究,如果今年评不上,明后年还可以继续提。很多获奖者都是被提名多少次,或者多少年才被评上的。因为诺贝尔奖不可能评当年的。即使是当年的也是已经在前一年就提名了。所以,屠老在美国最近得奖,人们就希望她也在今年得诺奖,这是不可能的,除非她早就被提名了。

中国人要获得诺奖需要中国的教授,研究员出来提名,因为国外的人毕竟对中国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美国人之所以能获那么多奖,这一方面和他们的成绩有关,另一方面,和他们以前的诺奖得主和教授积极推荐也有关系。

我感觉屠老的成就可以和去年的试管婴儿发现者的成就相比,都属于临床贡献极大的那种。这在诺奖生理学或医学方面是相当可以的。

我刚才想看一下经济学奖得主的成就,结果打印了经济评委会的关于经济学奖得主的科学背景资料英文将近40页。主要解释两位科学家的成就。

作为记者,我不知道我发的稿子是否能够完全采用,是否这个信息能够准确及时地传播到有关人士的耳朵里,因此,我才直接给您写信。还有,这个信息可能也不太适合公开发表,一切必须在业内秘密进行。诺奖的评奖详情保密50年。所以,我也不好问太多,但我觉得这个信息已经非常明确。

即使屠老获不了奖,也会有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因为有中国的提名。为中国的医学未来,让您费心了。我只是传达一下信息。

此致

 

敬礼

陈雪霏

0046 708261336

屠呦呦启程来瑞典领取诺贝尔医学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据央视和腾讯新闻报道,中国医药学家屠呦呦4日启程赴瑞典参加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并领取诺贝尔医学奖。

cropped-DSC_3714.jpg今年10月5日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奖大会宣布屠呦呦因发明治愈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同时还有两位科学家获得另一半诺奖。

据报道,屠呦呦是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国强局长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等送行下在机场登机的。这次和上次莫言走芬航不同,是国航直飞。

IMG_0668据悉,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奖大会秘书厄班.兰达尔将亲自到机场迎接。随行来瑞典的除屠呦呦夫妇外,还有中国中医科学院张伯礼院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王笑频司长,陈士林教授和朱晓新研究员。

根据诺奖委员会的通常安排,屠呦呦将在12月5日首先参观诺贝尔博物馆,在一把椅子上签名。然后出席12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12月7日将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举行的学术讲座上和其他两位获奖者一道做学术讲座。

12月8日出席诺奖音乐会。12月10日下午4点30分出席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诺贝尔颁奖仪式。晚19点将出席诺贝尔奖晚宴,预计10点左右将发表获奖感言。

 

 

北极检测评估项目呼吁各国积极采取行动治理大气污染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北极监测评估项目日前呼吁各国采取积极行动减少短期大气污染来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

该项目的最新评估结果显示,二氧化碳黑炭等短命气候污染物可以直接引起气候变暖。

北极监测评估项目检测了短命污染物甲烷,黑碳和对流层臭氧对北极气候的影响。检测结果主要涉及全球及地区减排对北极变暖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氧化碳排放是人类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减排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同时,黑炭和甲烷等空气污染物加速了气候变暖。和二氧化碳不同的是,黑炭和甲烷在大气中寿命很短,也就是几天到十年的时间。当然,越短命,消除它就越快。就是说,只要大量减少空气中的黑炭等污染物,人类有可能减缓气候变暖的速度。

当然,减少空气污染是减排的一个补充,却不能替代减排。人类活动提高了空气中甲烷,黑炭及臭氧的浓度。北极变暖是全球变暖的一部分。因此,减少全球变暖也就可以减缓北极变暖,减缓冰雪融化。人们可以通过全球减少黑炭等空气污染物实现在北极降低0.25度。据估计,如果全球共同行动减少空气污染物,那么到2050年北极的温度可以降低0.5度。

相反如果不采取行动,按现在的速度,到2050年北极的温度将提高2度。北极温度的提高速度是全球变暖速度的两倍。因此,治理黑炭和臭氧可以一箭双雕,即可减缓气候变暖,也将降低对人体的害处。

雾霾从何而来?李来来博士谈气候变化的实质(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社会学家和环保专家李来来博士一直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她认为如果人类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那么今后的气候变化将难以预测。
李来来也是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的创始人。她用数据和简单易懂的语言讲明了为什么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接着上一次的可持续发展讲座,今天李老师为大家讲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气候变化
李来来老师:我用气候变化的问题和大家说一下环境容量的问题。气候变化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甲烷等几种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越来越高,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土地利用变化。我们看在工业化之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280ppm,2005年到了379ppm,2009年到了386ppm,现在已经超过了400ppm,工业化以前很低,但工业化之后增长非常快。1950年开始,浓度骤然增加,这说明环境容量在一定范围里是可以自净的,但如果我们的污染物超过了自净的能力,那么自净能力就会丧失,导致环境灾难。
温室气体的浓度与温度升高的概率相关。如果浓度是450ppm,增加两度的概率是78%,增加3度的概率是18%,如果我们把二氧化碳的浓度控制在450ppm以下,气温升高就可以不超过两度,升高3度的可能性就非常小,升高5度、6度、7度的可能性基本为零。现在气候变化的目标就是要把二氧化碳的浓度维持在400ppm,450ppm是后来经济学家提出的,搞环境的人坚决不同意,觉得还是实现不了目标。如果浓度到了550ppm,3度的可能性就超过了一倍。如果到了750ppm,超过7度的可能性都有。
不过,尽管大家在讲气候变化要减缓,现实情况却并不乐观。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之前发布了2014年气候状况,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在继续攀升,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在2013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9个ppm,达到了397.2ppm。
气候变化对我们人类的影响非常大,主要体现在粮食、水、生态系统等五个方面。首先是粮食。如果升高两度,很多地区的粮食会减产,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温度越高,减产就越大。北纬有些地区会增产,中国有些地区就处在北纬度比较高的地方,这些地方可能会增产,但从全球的角度看还是一个减产的趋势。增加4、5度时,发达国家也会减产。
然后是水。增加1度,小型冰川就会消失,很多地区会用水短缺,海平面也会上升,我们国家的海平面很长,海平面的上升对我们其实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还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珊瑚礁大规模受损,伴随着红树林的消失。大家可能记得04年的海啸很严重,红树林、珊瑚礁消失,其实对整个海洋生态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另外,大量海洋生物濒临灭绝,生物链也会受影响。
再有就是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包括暴风、森林火灾、干旱、洪水、热浪的频率都会增加。
最后就是有可能发生突发性或不可逆转的风险。气温增加了,大西洋整个暖流的方向都会改变,到那个时候,我们冻土里的二氧化碳、海洋里的二氧化碳,还有冰川里的二氧化碳、土壤里的二氧化碳全都会跑出来,埋藏在地下的二氧化碳要远远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多得多,到那时整个地球自我调节的能力会完全丧失。所以我们讲的灾害、灾难性,并不是说热一点儿用空调可以凉快一点儿,是整个系统都会受到影响。
灾害的发生常常是没有预兆的,刚才提到了指数性的增长,它的很大的特点就是时间的延迟,头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就彻底完蛋了。大家有兴趣的话还可以做一个实验,拿一张纸进行对折,对折42次后,你觉得纸的高度会有多高?比这楼高?比这房子高?大约是44万公里,比地球到月亮的距离还长。
我们现在来看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都是从哪儿来的。2010年大气中有490亿吨二氧化碳,其中电力和热力生产是25%,农林业、土地利用是24%,建筑业6.4%,交通业14%,工业21%,还有其他能源活动。
我们再看看各国的排放情况,中国占26%、美国17%、欧盟11%、印度6%、俄罗斯5%、日本4%、加拿大2%、巴西1%、还有剩下的其他各国29%(一年的排放量)。
我们再看趋势,美国是在下降的,欧盟也是在下降的,世界平均水平在增加,中国增加的趋势要强劲得多。中国的增幅是最大的5%,美国的增幅是-3.7%,欧盟的增幅是-0.3%,印度增幅是7.7%,比中国厉害,但是人均低,不但人均低,总量也很靠后。
中国的排放结构包括了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废弃物处理、逸散气体。我们还增加了碳汇,碳汇降低了排放量。根据2005年的《中国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其中我们的能源活动要占总排放量的80%,这是非常高的比例。
如果我们把气温升高控制在两度,那么全球的排放容量就是1万亿吨。到了2010年,全球已经排放了5150亿吨,超过了50%,如果按照目前的排放方式,到了2045年,两度的排放容量就会被填满。谁还该多做一点儿,需要进一步去好好分析这个问题。
……未完待续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下的商机——李来来老师谈可持续发展(三)》
点击“阅读原文”回顾上一篇内容
《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目标——李来来老师谈可持续发展(一)》
机构及项目介绍
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第一批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公益机构之一,致力于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行动,为环境相关利益方提供建设性的环境解决方案,关注绿色经济、绿色教育、气候变化与能源等领域。
机构自2003年开始推出新经济中国项目(New Ventures China),致力于解决绿色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引导风险投资流向,并从推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角度,探索中国可持续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和解决方案。在过去的10年中,有近千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创业企业参与了新经济中国项目的能力建设和融资对接活动,已有近百家企业得到重点培育,并帮助超过20家的企业获得了不同形式的融资,总额超过1.7亿美元。
绿色创业汇是由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推出,专为绿色创业的你精心打造的企业孵化项目!项目借助机构十年来在创业融资对接、能力建设和绿色创新方面的丰富经验,通过集中案例教学、导师专业化辅导、引导性企业交流考察等形式针对企业发展中的难题提出解决思路与方向,帮助企业摆脱成长桎梏。在这里,我们希望能陪你一起为企业的未来,打下夯实的基础,共同迎接一个更好的未来!

Action called on short-lived climate pollutants to reduce climate warming

By Xuefei Chen Axelsson

STOCKHOLM, Dec. 3(Greenpost)– A new assessment by Arctic Monitoring Assessment Program has called for action on short-lived climate pollutants to reduce climate warming in the short-term.

This is because a complement to action on carbon dioxide Short-lived climate pollutants (SLCPs) are air pollutants that, like carbon dioxide, are causing the Earth’s climate to warm.

The Arctic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Programme (AMAP) has examined the Arctic climate impacts of the SLCPs methane, black carbon and tropospheric ozone, according to a statement from AMAP.

The new AMAP assessments outline key findings regarding: how global and regional reductions in SLCPs may influence projected Arctic warming and which emission sources and regions contribute most to Arctic climate change.

At the ongoing COP in Paris governments will discuss actions aimed at preventing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s rising by more than 2 degrees C by 2100.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re the major driver of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and reductions i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re therefore necessary and urgent if the threats posed by climate change are to be addressed.

However, other air pollutants including black carbon and methane also contribute to global warming.

Unlike carbon dioxide, short-lived climate pollutants (SLCPs) have a relatively short residence time in the atmosphere (of a few days to about a decade – hence the term short-lived). The shorter the lifetime, the more quickly 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s can be reduced by lowering emissions.

This means that action on SLCPs has the potential to slow the rate of climate warming on a comparatively shorter time scale.

Action to reduce SLCPS should be seen as a complement to, and not a replacement for action to reduce emissions of carbon dioxide. Human activities have caused increased air concentrations of methane, black carbon, and ozone, affecting both global and Arctic climate.

However, technological measures to reduce emissions of SLCPs and coemitted pollutants already exist. Actions to reduce methane emissions could slow the global warming expected by 2050 by approximately 0.2 degrees C.

Arctic warming is part of global warming. Consequently, reducing overall global warming will also result in reduced Arctic warming and slow the rate of melting of snow and ice.

A reduction of about 0.25 degrees C in the Arctic c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global actions to reduce emissions of black carbon and co-emitted air pollutants.

Much of the avoided warming from black carbon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ing black carbon on snow and ice.

Thus, if these existing meas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eir maximum extent globally, the AMAPs assessments indicate that Arctic warming could be reduced by roughly half a degree C by 2050.

The assessments did not consider the cost or likelihood of maximum feasible reduction.

These estimates of avoided warming can be compared with an expected Arctic warming due to all climate forcers over the period to 2050 of approximately 2 degrees C from current level.

Arctic temperatures are warming at about twice the global average and this is resulting in unprecedented changes in Arctic sea ice, land ice, permafrost, and snow cover.

While uncertainties associated with climate warming and effects of mitigation actions exist for these SLCPs, they should not be an impediment to taking action.

Action on black carbon and ozone has added benefits since these pollutants are also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Arctic countries are responsible for substantial amounts of SLCPs and co-emitted air pollutants from sources associated with important anthropogenic emissions sectors.

 

诺贝尔奖将在12月10日颁发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周即将来临。

12月5日诺奖周新闻发布会。

12月6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新闻发布会 13:00

12月6日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新闻发布会,中国得主屠呦呦将出席发布会,14:00

12月7日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奖得主新闻发布会 9:30.

12月7日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讲座 13:00

12月8日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和经济学得主将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大讲堂举行9:00

12月9日诺贝尔周对话在哥德堡举行

12月10日诺贝尔日在诺贝尔博物馆举行11:00-18:00

12月10日诺贝尔颁奖典礼 11:00 和平奖在奥斯陆颁发

16:30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颁发

19点诺贝尔晚宴在市政厅开始举行。

瑞典电视台和诺贝尔网站都会有现场直播。

www.nobel.org

www.svt.se

章新新:向世界报道真实而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非洲

北欧绿色邮报网转发中新社开普敦12月1日电 (记者 宋方灿)12月1日,中非媒体领袖峰会在南非开普敦举行,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作为中国媒体负责人代表应邀出席此次媒体峰会,主持分论坛活动,并就中非媒体合作提出三点建议。

在中非(法语区)报业、新媒体、通讯社媒体论坛上,来自中国与非洲的近30家媒体的负责人都作了重要发言和精彩演讲。章新新主持并作总结发言时说,尽管中非在地理上远隔万里,但中非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相似的命运把彼此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经过多年发展积累,中非面临合作全面升级的难得历史机遇。此次中非媒体负责人相聚开普敦,共商中非媒体合作共赢,共谋中非未来发展,恰逢其时。

章新新还就未来中非媒体合作提出了三点建议和思考:

一,向世界报道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非洲。中非关系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我们希望,通过中国媒体和非洲媒体的共同努力,争取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向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报道一个历史悠久而美丽璀璨的非洲,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非洲,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非洲,报道非洲国家和人民注重发展、期待繁荣、追求和平幸福的美好愿望和孜孜奋斗的故事。

即将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将成为加强中非团结、共谋中非合作未来的盛会,将为中非关系制定新规划、绘制新蓝图、注入新活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媒体同行需要创新思维和国际化眼光,把握国家关系大方向,在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和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进程中发挥正能量。

二,深化媒体务实交流与合作。面对全球媒体深刻调整,中非媒体应抓住中非关系全面转型升级新契机,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与交流。科学规划中非媒体交流互访、项目合作、稿件互换、共同选题策划、联合采访、学术研讨、媒体技术和人员培训等,并建立长远交流合作机制。

中新社目前拥有文字电讯通稿、新闻图片、特稿专稿、网络新闻、视频新闻、海外供版、社办报刊、影视作品等八个传播平台。长期以来,中新社重视并加强对非洲大陆的新闻报道,2013年10月,中新社南非分社正式成立。中新社与南非、尼日利亚、肯尼亚、毛里求斯等多个国家的媒体保持合作关系。中新社愿意与非洲各国媒体开展交流合作,促进中国和非洲相互了解,从而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和非洲。

三,探索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层出不穷,媒体都面临转型发展问题,非洲国家的传媒业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既对传统媒体提出了挑战,更为传统媒体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创造了新机遇,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中非媒体应与时俱进,探索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之路,包括建立网站、提高在线资讯、开设各种移动平台,进一步扩大信息服务范围,提供多样化选择。为促进各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应加大各国媒体合作力度,共同建设、拓展信息传播的新通道、新空间。

来自非洲47个国家120家媒体的130位负责人和来自中国的17家媒体的18位负责人,以及来自中非新闻主管部门的官员出席了此次媒体峰会。(完)

雾霾从何而来,环境专家李来来博士娓娓道来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雾霾一直困扰中国北方,从2013年初开始,已经从隔三差五,变成了新常态。那么雾霾到底从何而来,为什么这么难以消除呢?事实上,不是雾霾难除,主要是人们的思维方式一直相信人定胜天。不肯尊重自然环境有承载能力这一说。还有一种思维方式,就是为什么是我要让?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受害的不是我一个。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听听可持续发展问题著名专家李来来博士来讲讲为什么我们需要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是根据道和创始人李来来在绿色创业会上的讲座整理出来的:

今天我来和道和“绿色创业汇”的创业者一起来聊聊可持续发展这个话题。我会尽可能讲得通俗易懂些,同时和大家聊一聊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以及绿色经济的关系。
大家知不知道世界上最大的一家出租车公司,但是一辆车也没有?Uber(优步),大家都知道。正如Airbnb,全球最大的旅馆业公司,却连一间房一张床都没有。这两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没有利用投资,进行新的旅馆建设,车辆购买,而是把现有资源调动起来,有序地为社会提供服务,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创新。
 
我最近读到一篇文章,是丹麦的一位专家写的,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要为那些非正式经提供一个公共平台。何谓非正式经济?非正式经济是指看着不像主流经济的一种经济。它没有经济规模,投资规模,投入产出的情况完全违背我们所熟悉的经济学规律。这样的一种经济,社会对它们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它们也可以很灵活地满足社会需求,Uber和Airbnb就是很好的例子。
再举个例子,比如一家电厂,但是我不发电,我的电从哪里来呢?我省电,我到处去工厂做省电的经营活动,其实道和开展的New ventures(新经济中国项目)很早就有类似的企业,它们去把余热回收进行供应。这些非正式经济,你很难说它的规模小或大——你说它小,它满足了这么广大的社会需求,你要说它大,企业很少有固定资产,但企业经营收益幅度是很大的。
这些非正式经济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创新和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虽然开始时会受到某种程度的非议,但由于它们如此有效地满足了市场需求,很快就能变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所以,在欧洲一些国家,就对这类经济提供公共的社会平台,鼓励它们去发展,它的英文名叫“private informal economy public platform”。
我现在不能判断网购的环境影响到底是怎么样的,但是Uber和Airbnb一定是在挖掘现有的资源,而不是开发新的资源去满足社会服务需求。那么为什么挖掘现有的社会资源会产生这么大的效益呢?这就延续到我今天想讲的这个可持续发展的专题。
我先说一下可持续发展这个命题是怎么来的。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不是很新了,19世纪,马尔萨斯提出人口论,指出如果没有限制,人口是按指数增长的,也就是1变2,2变4,4变8,8变16。而我们的粮食产量是按照1+1+1,这种线性的增长。这两种增长方式完全不匹配,因此总有一天粮食增长会赶不上人口的“爆炸”,这时候就会发生危机。人口增长快于经济发展问题,实际上孕育着环境问题的提出。
1972年,罗马俱乐部推出了一本书叫《增长的极限》,和马尔萨斯一样,主要分析人口和资源,以及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计算机模拟了5个变量——人口、经济、环境、粮食生产和资源的动态关系,其中资源(包括环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而人口是指数增长。得出的结论是地球的支撑力将会由于人口增长、粮食短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在某个时期达到极限,使经济发生衰退,导致世界崩溃。他们计算出没有一种资源可以维持100年以上,他们当时的模型有些问题,但是提出的观点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马尔萨斯和罗马俱乐部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诞生。最早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在斯特哥尔摩召开,会上发布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警告人类环境问题必须得到重视。
1983年,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成立,当时委员会主席是挪威的女首相,她组织了一批人写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后来也很著名,叫《我们的未来》。在这个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定义:“既能满足我们现今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发展模式。”这个报告成为了可持续发展最早的一个版本。
到了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环境发展大会,当时李鹏总理和我国第一任环保局的局长曲格平去参加了这个大会,在那次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地球宪章》,提出了《21世纪议程》,最重要的就是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当时气候变化被提出是很严重的问题,各国提出要积极进行二氧化碳的减排,紧接着就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提出各国带有共同但区别的责任。发展中国家要积极去减排,发达国家要确定自己的量化减排目标,在积极减排的情况下,还要帮助发展中国家去减排。
制定可持续发展目标最重要的理由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先说有限的自然资源,大家都知道地球是45亿年的生命,我们看看地球上的资源,比如石油,70%的石油形成于中生代,2.5亿年前至6600万年前,而煤炭的形成是4亿年。我们再看一下人类的生命,其实人类出现不到1万年的时间,从1亿增加到第一个10亿年用了2000年,但从50亿到60亿只用了12年。我们从能源消耗曲线上看到,从1802年到1960年,能源消耗的增长是加剧的,但是增加的趋势还不是那么快,但从1960年开始到2000年,能源消耗速度就非常快了,我们用这么快的速度消耗着上亿年形成的这种资源,我们再这么消耗下去,资源的殆尽是迟早的事情,而且会越来越快。
在我国,自然资源的问题尤其严峻。我国人口压力原本就比较大,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25%,耕地面积只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8.3%,天然气是4.1%,其他的资源也都很少,我们是地大人多,但是资源很匮乏。
不光资源有限,环境容量也是有限的,我们指的环境容量是污染物在大气、土壤、水里的浓度。持续性的雾霾就是一个例子,从2012年开始就已经很厉害了,像柴静讲的,早上起来就盼着刮点西北风,雾霾可以持续不散,说明浓度很高,总有一天会达到无法治理的情况。我们知道土壤也一直在污染,但是镉大米是最近几年发现的,原来不太严重,现在严重了,同样的一块儿土壤,因为污染程度高了,导致大米都有毒了,这些都表现了环境容量问题,环境问题在不断的被填满,所以人才能体会到。
刚才提到了指数性的增长,环境污染和人口都是指数增长而不是线性增长,指数增长很大的特点是时间的延迟,就像一个池塘,池塘里有一个水葫芦,一晚上一个变成两个,再一晚上两个变四个。某一天是一千个水葫芦,水葫芦下面的鱼还在很好的生长,到了第二天一千个变成两千个,它把水里的养分全部吸收了,一夜之间,水里的鱼就全死光了。
更多内容,敬请期待
《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气候变化——李来来老师谈可持续发展(二)

Vd för Göteborgs nya bank är Årets Finansprofil

Stockholm, Dec. 2(Greenpost)-Stefan Alexandersson är Årets finansprofil 2015.

Som vd för Collector Bank har han på mindre än ett år fått banktillstånd, tagit den enda banken med huvudkontor i Göteborg till börsen och nyanställt mer än 100 personer.

bihpkzock5bpgiyxacdh

Det årliga evenemanget Finansdagen samlar finanssektorn i Göteborgsregionen och bjuder på en rad talare som belyser den ekonomiska utvecklingen från olika håll.

Samtidigt utses Årets Finansprofil. Förra året var det forskaren Erik Hjalmarsson vid Handelshögskolan. Året före delade Balders vd Erik Selin och vice vd Sharam Rahi på titeln.

Vid årets möte 2 december utsågs Stefan Alexandersson till Årets Finansprofil.

I motiveringen står det så här:

”Digital och mobil användarvänlighet står i fokus när han med innovation, kreativitet och strukturerade processer utvecklar och anpassar bolagets kunderbjudande.

Han är mannen som drivs av att underlätta när du ska samla in presentpengar till barnens lärare eller när företag behöver finansiering till fortsatt tillväxt. På ett år har han lyckats få banktillstånd och noterat bolaget på Nasdaq OMX, Stockholm Midcap. Bara i år har han anställt över 100 personer. Han är vd på den enda börsnoterade banken med huvudkontor i Göteborg. Han är Stefan Alexandersson på Collector Bank.”

– Att få pris som Årets Finansprofil är ett tecken på att jag, såväl som Collector Bank, uppskattas för att vi utmanar och utvecklar finansbranschen till ökad digitalisering och innovation, säger Stefan Alexandersson.

Temat för årets ”Finansdagen” var just bankernas utmaningar och utmanarnas möjligheter i en digitaliserad värld.

Finansdagen arrangeras av FinansKompetensCentrum som drivs av Business Region Göteborg. Det är föreningens medlemmar som röstar fram Årets Finansprofil.

FinansKompetensCentrum är en oberoende ideell förening med syfte att synliggöra och marknadsföra Göteborg som ett viktigt finansiellt centrum. Finanssektorn utgör motorn för ekonomin och har stor betydelse för regionens affärsmiljö. Föreningen bildades 2001 och har idag 80 av regionens finansföretag som medlemmar.

91岁穆加贝亲自到机场迎接习近平主席一行

北欧绿色邮报报道(记者陈雪霏)--据国际在线报道,今年91岁的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1日亲自到哈拉雷机场迎接习近平主席一行。

xi-12津巴布韦的华人华侨也非常给力,大街小巷都贴上了习主席的画像。津巴布韦媒体称习主席受到了英雄般的接待。

果然根据非洲的习惯,习主席接到一个大花环。

习主席是在出席完巴黎气候大会后来津巴布韦进行正式访问的。

这是自1996年以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津巴布韦。

xi-81998年津巴布韦的华人华侨只有500多人,中资企业也只有首钢,中兴,中冶等几个大的国企和路桥建筑工程公司。如今这里已经有100多家中资企业。

据新华社消息,习主席将同任职35年的穆加贝总统举行会谈,双方预计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津巴布韦于1980年4月18日建立以穆加贝为总理的黑人政权,当天宣布与中国建交。

穆加贝在多种场合强调中国帮助津巴布韦实现了独立,给予多方面支持。在1998年的土改捐助会议上,也是只有中国按照承诺给予津巴布韦预计的援助,而西方国家因为津巴布韦决定出兵刚果金而拒绝援助。

xi-2从那时起,津巴布韦以及非洲国家的经济持续下滑,当时也不排除马来西亚因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而撤资造成下滑。后来,中国投资,尤其在基础设施方面,使得非洲的发展非常迅速,以至于引发欧洲的极大关注。

不过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上讲,非洲人确实觉得中国的发展模式才是他们的榜样,适合他们的国情。

据报道,由于中国经济放缓,也有从非洲撤资的迹象。但是,去年2220多亿美元的非洲投资,着实是个不小的数字。

中非友谊尤其是中津友谊不应该受到外界的舆论的影响,而是应该永远友好下去。非洲阳光充足,太阳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1998年的时候,中国就援助津巴布韦简单的太阳能设备进行烧水和发电。相信,习主席此次访问必将圆满成功。

(照片选自津巴布韦newsday)

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转自2015-12-01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

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

——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5年11月30日,巴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奥朗德总统,
尊敬的各位同事,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齐聚巴黎,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开幕式。这表明,恐怖主义阻挡不了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追求美好未来的进程。借此机会,我愿向法国人民致以诚挚的慰问,同时对奥朗德总统和法国政府为这次大会召开所作的精心筹备表示感谢。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20多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巴黎大会正是为了加强公约实施,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提出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探索人类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法国作家雨果说:“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我相信,只要各方展现诚意、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巴黎大会一定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不辜负国际社会的热切期盼。

尊敬的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

一份成功的国际协议既要解决当下矛盾,更要引领未来。巴黎协议应该着眼于强化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也要为推动全球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实现公约目标,引领绿色发展。协议应该遵循公约原则和规定,推进公约全面有效实施。既要有效控制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又要建立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推动各国走向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双赢。

——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凝聚全球力量,鼓励广泛参与。协议应该在制度安排上促使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除各国政府,还应该调动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全社会资源参与国际合作进程,提高公众意识,形成合力。

——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加大投入,强化行动保障。获取资金技术支持、提高应对能力是发展中国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前提。发达国家应该落实到2020年每年动员1000亿美元的承诺,2020年后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加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此外,还应该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气候友好型技术,帮助其发展绿色经济。

——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照顾各国国情,讲求务实有效。应该尊重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国内政策、能力建设、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不搞一刀切。应对气候变化不应该妨碍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合理需求。要照顾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困难。

尊敬的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

巴黎协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作为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努力是一面镜子,给我们思考和探索未来全球治理模式、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宝贵启示。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各尽所能、合作共赢的未来。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如果抱着功利主义的思维,希望多占点便宜、少承担点责任,最终将是损人不利己。巴黎大会应该摈弃“零和博弈”狭隘思维,推动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实现互惠共赢。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奉行法治、公平正义的未来。要提高国际法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确保国际规则有效遵守和实施,坚持民主、平等、正义,建设国际法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责任、发展阶段、应对能力都不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该得到遵守。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包容互鉴、共同发展的未来。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该加强对话,交流学习最佳实践,取长补短,在相互借鉴中实现共同发展,惠及全体人民。同时,要倡导和而不同,允许各国寻找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应对之策。

尊敬的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有诚意、有决心为巴黎大会成功作出自己的贡献。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但也承担了资源环境方面的代价。鉴往知来,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通过法律、行政、技术、市场等多种手段,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24%,新增装机占全球增量的42%。中国是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面向未来,中国将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虽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实现我们的承诺。

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多年来,中国政府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为加大支持力度,中国在今年9月宣布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中国将于明年启动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继续推进清洁能源、防灾减灾、生态保护、气候适应型农业、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并帮助他们提高融资能力。

尊敬的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

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世界的目光正聚焦于巴黎。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实现更高水平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作出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