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常识:木耳泡久了有毒?记住6大规则,放心吃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今天看到万病不求人的微信,感觉很有意思,笔者以前也特别迷信木耳,想起来一下子泡发很多,连吃三天,结果,立即感觉浑身乏力了,不知道为什么。

从国内带来的木耳。              陈雪霏拍摄。

前几天泡的木耳因为忙忘了,结果三天以后才吃。吃完以后,立即浑身无力,肚子涨的老大。有时候,立即拉稀,这我倒很高兴,因为痛快排毒吧,但此时不知道是中毒还是排毒。但是当时那种好像血管里的血停滞的感觉,让我真的很难受。我也发现过木耳泡发时闻起来有六六粉味儿。毒蘑菇就有那种味道。现在看来,都有点儿后怕自己就是中毒了。不过感谢万病不求人告诉我们怎样正确地吃木耳,不要犯懒啊!好好洗,按时泡,及时吃,不要吃太多!下面推荐大家读读万病不求人的微信:

有“食物中的阿司匹林”称号的木耳,

却被扣上了“有毒”的帽子,

怎么回事?

木耳究竟有没有毒?

2015年7月5日《温州日报》报道称,

男子吃了泡发3天的黑木耳后,起初腹泻,全身出现黄疸,

后竟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

在ICU抢救一周后才脱离危险,

医生诊断后称,

是因为久泡后的黑木耳产生了生物毒素,

食用后,致急性生物毒素中毒。

木耳中出现毒素分为两种,

是在种植和晒制的过程中就已经有细菌大量繁殖分泌的毒素;

是黑木耳在泡发的过程中被细菌、霉菌等污染,产生了毒素。

很明显,上述男子就是第二种情况。

但正常的木耳本身并没有毒素,

在浸泡的过程中也不会转化出毒素。

如何才能放心地食用木耳?

记住以下6点。

一、泡木耳要注意时间和温度

一般来说,冷水泡 4 小时就可以下锅,

如果用的是温水,

半个小时就可以,建议选用温水。

泡发木耳:

1、在温水中放入木耳,然后再放入盐,

浸泡半小时可以让木耳快速变软;

2、温水中放入木耳,然后再加入两勺淀粉,

之后再进行搅拌。

用这种方法可以去除木耳细小的杂质和残留的沙粒。

注意:

泡发后仍然紧缩在一起的部分不宜吃。

如果不小心泡多了,

那用不完的木耳,

最好覆一层保鲜膜、放冰箱冷藏。

一旦木耳有异味、糟烂,请果断扔掉。

二、一定要煮熟才能吃

黑木耳中有一种叫嘌呤核苷的物质,

称为黑木耳多糖。

它有很强的抗凝血活性、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的作用。

需注意的是,

黑木耳经过高温烹煮后,

才能提高膳食纤维及黑木耳多糖的溶解度,有助于吸收利用,

所以黑木耳一定要煮熟,

不要泡水发起后就直接食用。

三、吸附能力强,但不防霾

黑木耳含有丰富的胶质,

除有促进肠蠕动的作用外,还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可把残留于消化道内的有害物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

还能减少油脂的吸收。

但空气中的污染颗粒更多的是在呼吸道,

黑木耳无法对它产生作用,

所以吃黑木耳能预防PM2.5的说法不科学。

专家也指出,

中医所讲的“清肺”,实际是清肺热(肺火,热极则为火)的意思,

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去火”,

与现代医学的清除肺部污染物不是一个概念,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戴口罩吧。

四、2种人群要注意

1出血性中风患者慎食

黑木耳有“食物中的阿司匹林”之美誉。

常吃黑木耳可抑制血小板凝聚,

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对防治冠心病、动脉血管硬化、心脑血管病颇为有益。

虽然黑木耳好处多多,

但出血性中风患者由于凝血功能较差,要慎食。

2血脂异常者要注意用量

血脂异常的人,常吃木耳能起到食疗的作用,

但只能作为药物治疗外的辅助手段,

每周吃2~3次即可。

五、搭配有禁忌
1
不宜与田螺同食。

从食物药性来说,

寒性的田螺,遇上滑利的木耳,

不利于消化,所以二者不宜同食。

2
患有痔疮者木耳与野鸡不宜同食。

野鸡有小毒,二者同食易诱发痔疮出血。

3
不宜与野鸭同食。

野鸭味甘性凉,同时吃易消化不良。

六、挑选有方法

1、看。

朵大适度、体轻、色黑、无僵块卷耳。

2、尝。

取适量黑木耳入口略嚼,应感觉味正清香。

如果有涩味,说明用明矾水泡过;

有甜味是用饴糖水拌过;

有碱味是用碱水泡过。

3、常见掺伪物

黑木耳中常见掺伪物有盐、盐卤、

矾、碱、糖、淀粉糊、尿素、木屑、砂土等。

盐卤中的硫酸钠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矾的主要成分硫酸铝钾会刺激黏膜,引起呕吐;

尿素可变成亚硝酸盐,

进而引起高铁血红蛋白中毒,如

果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

形成致癌物质硝酸胺,则更为危险。

因此,不能食用掺假的伪劣黑木耳。

再说两句:
干木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铁、钾等矿物质。

但经过泡发,木耳中 90% 以上都是水,

其他营养素的含量并不算特别高。

如果因为相信它有特殊功效而大量吃木耳,

影响了其他食物的摄入量,

反而可能出现营养不良。

觉得文章不错,可以分享给家人朋友

⊙注:本文由“万病不求人”综合编辑,为爱分享,禁止未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