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扬起信念风帆,培厚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人民网消息:国家主席习近平17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于敏、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为人耳熟能详。他们都在各自领域做出了惊天动地的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国家脊梁;他们与共和国同行,与时代同行,所拥有的家国情怀和人格魅力深深折服国人。

从“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的于敏,到“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的袁隆平,再到“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的屠呦呦……这些国之脊梁的科研高度,让人高山仰止,我们可能难以企及他们的专业水准,但他们的精神力量具有磅礴的感染力,能够激励出我们的爱国心、报国志,也能引领我们找到精神家园。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于敏等人所展现出的精神风骨,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大厦巍然耸立的支撑力。比如,于敏甘于“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张富清战功赫赫,却“60多年来,他深藏功名,埋头工作”;黄旭华在无经验、无技术、无条件的环境中牢记毛主席“核潜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的嘱托。那么,又是什么支撑于敏等人砥砺奋进?是信心,是信念,也是信仰。

于敏说过,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人生足矣!这样的精神风范让人动容,也让人共鸣。实际上,每一位为国为民的国之脊梁,都有坚不可摧的信仰,也都有润物无声的精神力量。

信仰看似抽象,精神力量看似缥缈,但它们都能让人感受得到,也能激发我们奋发向上。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的飞跃,正因为有信心、有信念、有信仰。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应该承认,这些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获得者,当年建功立业时条件远没有如今优越,遭遇的艰难险阻也不少,但他们“熬”出来了,成就斐然,这是信仰的力量,也是精神的力量。这对今天的我们颇具启发意义,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这更需要我们扬起信念风帆,培厚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扬起信念风帆,培厚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就能更好地凝心聚力,敢于攻克一个又一个的“娄山关”“腊子口”,创造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我们就能更好地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也会更清醒地意识到: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会忘记为什么出发。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无论宝贵精神品格还是崇高价值追求,都熔铸了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把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实际行动,我们将走得更坚定从容,我们将更有沛然不可御的文化自信。(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特朗普任命奥布莱恩为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华盛顿9月18日电:  美国总统特朗普18日宣布,任命罗伯特·奥布莱恩(Robert C.O’Brien)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奥布莱恩目前担任美国务院“人质事务”总统特使。特朗普当天在推特发布上述消息时说,他和奥布莱恩一起努力工作了很长时间。“他会做得很好。”
  奥布莱恩将接替上周离开白宫的博尔顿,成为特朗普任内第四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特朗普10日“炒掉”博尔顿,并称“自己强烈反对博尔顿的许多建议,政府中的其他人也是如此”。
  奥布莱恩出生在加州洛杉矶,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创始合伙人。他曾在小布什政府中任职,在美国常驻联合国使团、美国务院等多个外交事务岗位工作。2018年5月,出任美国务院“人质事务”总统特使。
  特朗普17日赴加州参加竞选筹款活动途中,曾向媒体透露包含5人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人选名单。奥布莱恩即在名单之中,他同时获得了特朗普的点名积极评价。
  由于奥布莱恩“知名度”不高,美国媒体普遍对这位新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缺乏认知,因而他的政策取向尚有待观察。《纽约时报》说,奥布莱恩在解救被朝鲜和土耳其等国扣押人质方面的工作给特朗普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过,处理伊朗问题显然将成为奥布莱恩履新后的“当务之急”。就在奥布莱恩的任命消息发布前,特朗普宣布,他已指示财政部“大幅增加”对伊朗的制裁。(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今日头条:北京-斯德哥尔摩国际经贸发展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9月18日,北京-斯德哥尔摩国际经贸发展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斯德哥尔摩成功举办。

北欧中医药中心CEO、瑞典碧云公司董事长兼北京-斯德哥尔摩国际经贸发展服务中心董事长田宇飚首先介绍嘉宾并主持仪式。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商务参赞韩晓东出席并致辞。他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明年是中瑞建交70周年。瑞典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双方经贸领域的发展一直很顺利,尤其是近年来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双边贸易额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7年和2018年贸易增幅都超过了15%。

韩参说,从近两年的贸易情况来看,中国市场越来越成熟,随着中国4亿中产阶级的消费水平的不断增加,对欧洲市场的中高端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使得中瑞贸易过程中,中方连续两年出现逆差,改变了以往一直是中方顺差的局面。这说明中国的消费水平提高了。通过昨天对瑞典农场的参观,我们发现瑞典向中国出口的兴趣非常浓厚,瑞典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兴趣和信心还是浓厚和十足的。从投资的角度,中国对瑞典的投资也超过了瑞典600家公司对华投资的总和。希望通过北京斯德哥尔摩国际经贸发展服务中心,继续促进中瑞双方的经贸合作与投资。

北京市东城区商务局局长王万青在致辞中说,斯德哥尔摩市与北京市经贸合作日益紧密,两市企业、人员间的交流日趋频繁。2019年,瑞典组团参加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受到广泛关注。此次我们到访斯德哥尔摩,期待增进中瑞城市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搭建双方政府、商协会、企业相互之间的合作桥梁。借此机会,与参加今天会议的朋友们交流三点意见: 第一,北京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将继续为中瑞城市发展提供强劲动力。2017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43.3亿美元,规模跃居全国第 一。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179家。总部在京的世界500强企业53家,连续6年位居全球城市之首。截至 2019年7月,瑞典在京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172家,累计实际投资7.5亿美元。北京市企业在瑞典累计直接投资额 8943.07万美元。 第二,北京老字号的蓬勃发展,为中瑞城市合作发展提供新纽带。老字号企业是北京商业文化的名片和展示古都风貌的重要窗口。经认定的“北京老字号”有190个。北京老字号中,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约占认定总数的54%;成立于明代的鹤年堂、便宜坊,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同仁堂、全聚德、东来顺、庆丰等在海外开设分店,北冰洋、王致和等老字号产品畅销国外市场,北京老字号“走出去”的意愿日益强烈,希望大家为北京老字号在瑞典发展提供支 持和服务。据我们在瑞典几天的考察,咱们斯德哥尔摩对北京老字号也有 强烈的需求。第三,北京将进一步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 办好京交会,欢迎瑞典企业共享中国全面开放发展的新商机。2012年,经中国国务院批准, 由中国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 (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至2018年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明年京交会将于5月28日至6月1日在北京举办, 会有20余万平方米展览展示、200场会议洽谈活 动,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服务贸易展会。诚邀贵国企业参加,相聚北京、相聚京交会!当前北京正在建设国际消费枢纽城市,全力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北京愿与瑞典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发挥互补优势,搭建交流平台,拓宽合作领域 ,充实合作内容,为友城之间的经贸发展做出贡献。

2018年底,瑞典碧云公司与北京市商务局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共建北京-斯德哥尔摩国际经贸发展服务中心。希望中心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北京与瑞典乃至北欧经贸合作的窗口,为中国和瑞典及北欧城市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

瑞典安妮卡.道斌女士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中心必将为瑞中合作提供一个安全、可持续和专业的平台,通过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三方面相互交流,促进双方的相互信任、为企业提供服务。

国航驻斯德哥尔摩营业部总经理兼瑞典中国商会会长朱津川对中心揭牌表示热烈的祝贺。

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秘书长刘晨代表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和华人华侨企业家代表也在揭牌仪式上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并表示愿意积极参与和协助双边经贸合作。

最后,由韩晓东参赞、王万青局长和田宇飙董事长为中心揭牌。北京斯德哥尔摩国际经贸发展服务中心正式挂牌。大家期待明年再相聚于北京,于斯德哥尔摩。

出席揭牌仪式的嘉宾还有碧云公司创始人范秀兰、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副主任夏海龙、瑞中企业家协会会长张巧珍、北欧诺德集团CEO鲍近和畅通国际CEO李凯、瑞典青田同乡会副秘书长徐力、瑞典温州商会会长吴俊博、华为手机瑞典代理夏精思等。

汇丰调查:国际人才移居中国内地晋升更快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姜煜) 报道: 汇丰18日发布的全球移居人士调查显示,中国内地是国际人才追求事业发展最理想的海外目的地之一。在内地工作的海外移居人士,不仅有机会比移居前更快获得晋升,而且可支配收入也普遍提升。
  汇丰全球移居人士调查至今已开展12年,该调查邀请受访者分享其在海外移居的体验,包括财务状况、生活和家庭情况等。参与本次调查的全球移居人士(18岁以上)逾18000位,来自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调查,超过三分之一(37%)的受访国际人才表示移居中国内地之后在工作上晋升更快,在本次参与调查的全球市场中高居第二位,仅次于印度尼西亚(45%)。此外,移居内地的受访国际人才中有四成(41%)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平均年收入则达到了11.5万美元,在本次调查中位居前列。
  作为移居目的地,中国内地在事业发展方面拥有诸多吸引力。汇丰调查发现,多数受访者认可自己在内地的生活和工作体验,认为有益于职业发展和学习新技能。正因如此,具有流动性的国际人才来到内地后往往会比原计划居住得更久,其中近半数(49%)受访者表示期待在这里事业更上一层楼。
  除了适合事业发展,中国内地在家庭生活方面同样对于国际人才具有相当吸引力。汇丰调查显示,来内地工作的国际人才中,很多(43%)是带着子女举家来华,高出全球受访市场的平均比例近10个百分点。
  在日常生活上,大多数(61%)受访者表示对中国内地的社会治安感到满意,觉得这里很安全。这一比例明显高于本次调查的全球平均水平(48%)。然而,在内地生活也并非完全轻而易举。汇丰调查显示,中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也因此被生活在内地的移居家庭的孩子们视为最大的挑战。(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

中国出口欧盟首列动车组抵达捷克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刘着之  梁超)报道: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机”)对外发布,当地时间9月18日,中国出口欧盟首列动车组“天狼星号”抵达捷克。该型车将在完成TSI(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等相关认证试验后上线,服务当地民众出行。
  中车株机技术专家周安德介绍,该型动车组为6节编组,最高运营速度160公里每小时,具备四大技术创新–DC3000V和AC25KV双流制受电技术能适应欧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压制式需要;铰接式转向架转弯半径更小,运行适应性更强;智能化控制技术具有自动库停、自动唤醒、站台自适应停车等功能,适应多样化运营模式;车门入口处离轨道仅600毫米的低地板技术,既方便乘客上下又能有效利用既有站台。
  同时,列车还突出了三大人性化设计。如车内设有可分别摆放轮椅、自行车、婴儿车等的多功能区,方便残障人士使用的通用洗手间及WIFI和USB充电系统等。
  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公司的指导支持下,中车株机从2000年开始,先后自主研制出了不同速度等级的动车组。在欧洲市场,中车株机已先后为土耳其、马其顿、奥地利、德国、匈牙利等国提供了多样化的公共交通系统解决方案。
  中车株机董事长周清和表示,公司坚持向世界轨道交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让世界人民享受中国发展带来的红利。另一方面,欧盟对列车质量和可靠性有严苛的要求,中国动车组成功服务欧盟市场,标志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品牌获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举办《华彩书香—当代中瑞书籍设计艺术展》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报道(记者陈雪霏)9月18日,《华彩书香—当代中瑞书籍设计艺术展》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幕。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驻瑞使馆文化参赞兼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晓和瑞书籍设计艺术家、出版商、文化艺术界专业人士以及华人华侨等150余人出席开幕式。

桂从友大使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大批中国设计师在广泛学习世界先进理念的过程中努力寻找自己文化的表现形式,从而创造出了既有全球化特征的设计语言,又蕴含中华传统元素的优秀设计作品。瑞典艺术家对如何从书籍材质、封面设计、装帧、开本、色彩表现图书内涵有着独特的见解。中瑞两国图书设计交流互鉴大有可为。

陈晓主任在致辞中说,书籍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人们获取知识和快乐的源泉,书籍设计艺术综合了审美和专业技能。通过交流和借鉴,可进一步激发两国艺术家的灵感,共同促进两国在该领域的发展。

此次书籍设计艺术展汇聚了中瑞两国顶尖的书籍设计艺术作品,所展出的220件作品来自于中国和瑞典的101位优秀图书设计师,为“中国最美的书”或“瑞典书籍艺术”年度比赛获奖作品。在为期一个月的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视觉、触觉近距离感知书籍之美。

展览举办期间,吕敬人、格力格·尼尔森等中瑞两国图书设计大师还将通过论坛与工作坊等方式,对现代书籍设计艺术的发展与趋向展开探讨,就如何将现代技术、审美观念等元素从不同的角度融入书籍设计艺术中进行对话。这样的思想碰撞,将推动书籍设计艺术实现传统与现代、内容与形式、技术与艺术的进一步统一与升华。

此次展览得到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委员会、瑞典乌尔玛亚公司(Ulmaja&Co)、瑞典艺术资助委员会和北极纸业的大力支持,受到《每日新闻报》、瑞典电视台(SVT)等瑞典媒体广泛关注。展览的成功举办为世界了解中国优秀图书设计和优秀设计师提供了平台,为中瑞两国在该领域的交流合作共同发展创造了机会。

本次展览将持续一个月的时间,到10月18日结束。

华为首次发布整体计算战略:未来10年将迎产业黄金期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刘育英)报道:第四届华为全联接大会18日在上海开幕,华为首次发布整体计算战略,并表示未来10年将是计算产业发展的黄金10年。
  华为披露了四方面布局:基于架构创新、投资全场景处理器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商业策略、构建开放生态。
  在架构创新方面,华为推出了“达芬奇架构”;在开放生态方面,华为将投资15亿美元,覆盖500万开发者;在商业策略方面,华为表示不直接对外销售处理器,优先支持合伙伙伴推出整机。
  在处理器方面,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说,处理器是整个计算产业最基础的部分,经过多年投资努力,华为已发布多个系列的处理器。具体包括支持通用计算的鲲鹏系列,支持人工智能的昇腾系列,支持智能终端的麒麟系列,以及支持智慧屏的鸿鹄系列。未来将持续不断地对处理器进行投资,将来还将推出一系列处理器,面向更多场景。
  当天,华为发布了AI训练集群Atlas900,并称其为全球最快的人工智能训练集群,将加速科学研究与商业创新的智能化进程。现场演示中,在一张南半球星空图上有20万颗星体,当前条件下天文学家要从这20万颗星星中找出某种特征的星体,需要169天的工作量;而现在用上Atlas900,只用10秒钟。
  计算能力已经成为人的能力的一种延伸。胡厚崑说,计算已进入智能时代,有三个特征:一是超强的算力;二是计算和智能将无处不在;三是终端、边缘计算、云计算之间需要高效协同。
  胡厚崑表示,要实现这三个特征,华为依然面临很多挑战,如超强的算力,探索新的计算架构,面向全场景的处理器等,而挑战也意味着机遇。
  他认为,未来10年将是计算产业发展的黄金10年。他援引研究机构Gartner的数据称,预计到2023年,计算产业的规模将超过2万亿美元。(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韩日“白色清单”互相“拉黑” 预警产业链隐患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曾鼐)报道:继日本将韩国移出贸易“白色清单”后,韩国18日正式在“白色清单”中“拉黑”日本。专家认为,韩日之争暴露出供应商单一化等问题,值得其他国家警醒。
  近来,韩国对日本管制措施“反击频频”:不再续签《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申诉等;双方还围绕“旭日旗”等问题争论不休。18日,韩国再度“加码”出新规,将日本“踢出”贸易“白色清单”。
  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消息,新规把享受战略性产品进出口便利政策的“甲类”贸易对象,新划分为“甲1”和“甲2”类,日本从此前“甲类”对象被列入新增的“甲2”类。未来,韩企向日本出口战略产品的审批时间将延长、所需文件增加。
  何为“白色清单”?韩国京畿大学国际经营专业教授刘子阳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解释,这是韩日出于安保角度考虑,对部分国家采取的简化手续、放松审查等优惠制度,例如出口企业可享受一次取得多年许可手续等。
  他说,韩国对“白色清单”中的国家实施优惠的出口待遇、无出口限制,日本被移出“白色清单”后,所受贸易壁垒将加重。“也意味着,韩国做好了跟日本‘斗下去’的准备,矛盾可能升级。”
  贸易摩擦让韩国经济“伤得不轻”。作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韩国对外贸易依赖性较高,其中半导体行业是支柱产业,出口额占全国总出口比例20%以上,但对日本原材料依赖度极高。据美媒援引摩根士丹利7月发布的报告,日本对韩出口管制将导致韩国相关产业面临成本上升等问题,或增加韩国经济下行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经贸纷争暴露出韩国产业链的隐藏祸患。
  由于韩国电子产业长期处于对日依赖环境,替代难度大。刘子阳分析,韩国“被打得措手不及”,有“被锁喉”之痛,若局势恶化,日本下一步或“精准打击”面板制程设备等。此外,韩国汽车制造业每年要从日本进口大量零部件,一旦供应链被破坏,汽车制造厂将“瘫痪”,重创韩国整体经济。
  “供应商的单一化问题值得警惕。”刘子阳认为,韩日贸易摩擦显露出原材料的基础研发、国际局势复杂等问题。
  韩国政府8月底发布一份“超级”预算草案:2020年预算总额拟达513.5万亿韩元,比上一年度增加9.3%;其中,科技研发领域拟增加17.3%的投入、总额达24.1万亿韩元,增幅创10年来最高纪录。韩国政府称,将用于推动实现关键技术领域独立。
  韩日“互怼”何时能休?刘子阳称,现阶段日本仅实施加强管制,尚未真正断供,两国仍有协商空间。他认为,短期来看,韩国处于“下风”,但从中长期看,如果韩国自主研发成功或从其他地区获得稳定供应,日本企业很难再进入韩国供应链,这也是日本产业界的焦虑。(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吉林各界逾两千人共同纪念“九一八”事变88周年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郭佳)报道:9月18日9时18分,吉林省省会长春上空响起防空警报。在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门前,各界人士在警报声中默哀,缅怀先烈。
  长春曾是日本侵华时炮制的伪满洲国“首都”,坐落于此的伪满皇宫是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伪政权所在地,留存有大量日本侵华罪证。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8周年,当天的纪念活动共有来自社会各界的2000余人参与。
  默哀毕,在现场主持人的带领下,各界人士举起右手庄严宣誓:“铭记抗战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抗战精神、永葆爱国热情。”“为民族之复兴,永志不忘;为中华之崛起,奋斗终生。”
  现场,参加纪念的各界人士还在“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的条幅上签字明志。此外,很多外地游客亦赶来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写下爱国之情、报国之志。
  “在旧社会,我的姑姑、叔叔都惨死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屠刀下。”长春退休教师李杰说,从1988年至今,他每一年都会参加“九一八”事变相关纪念活动,告诫自己和家人勿忘国耻。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大举侵占中国东北,这里也是中国对日作战最早、历时最长的地区,不少英烈在此殉国。在东北沦陷史陈列馆英烈厅,摆放着写有牺牲烈士名字的英雄谱。
  伪满皇宫博物院讲解员颜爽说,作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历史见证,该院肩负着传播历史、警示后人的职责,本次活动旨在让大家保持对中华民族苦难抗争史的记忆,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
  当天的纪念活动结束后,各界人士还参观了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人工智能、5G助“中国智造”升级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郑莹莹)报道:在今年第21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工博会)上,“5G+工业互联网”“AI(人工智能)+制造”成为亮点,有了新技术添力,机器变“聪明”,制造更升级。
  本届工博会设九大专业展区,涵盖从制造业基础材料、关键零部件,到先进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的最新产品与前沿成果,吸引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家企业参展。
  在中国移动“5G+智能制造”展区,一批“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项目亮相。其中,“5G数字孪生系统”是上海移动与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5G+”智慧工厂项目。据介绍,基于5G网络的该系统,可将远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传感器数据及现场监控视频等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实现对智慧工厂生产线的集中管控、故障报警和预测性维护等功能,提升企业生产运行效率。
  在中国电信展区,天翼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为一批工业企业提供服务。据工作人员介绍,以往工业企业存在着数据采集难和各信息系统之间数据无法互通的难题。该平台以数据汇聚为核心,通过数据采集、建模、分析等,为企业提供服务。伴随“5G时代”的到来,该平台将5G特性与工业应用相结合,为工业信息化腾飞插上翅膀。
  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研究院在本届工博会上发布了两款AI工业辅助设计产品。哈工智能副董事长、总经理乔徽表示,人工智能正在进入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企业正借此契机着力推动工业智能化。
  以机器人为核心产品的ABB公司此番也带来系列解决方案,助中国制造商进行大批量高效生产。ABB新近投资1.5亿美元在上海开建全新机器人工厂。ABB中国机器人及离散自动化事业部负责人李刚在工博会上说,新工厂的建设,是基于ABB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中国市场在未来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作为中国“工业风向标”的年度展会,以“智能、互联——赋能产业新发展”为主题的本届工博会9月17日至21日在上海举行。(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中国大型客机C919密集试飞 CR929联合研制稳步推进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报道:记者18日从承担中国大型客机研制并统筹干线和支线飞机发展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飞公司)获悉,中国C919大型客机已有4架试飞飞机在开展密集试飞工作,中俄联合研制的CR929远程宽体客机项目正稳步推进,新支线客机ARJ21已交付15架开通28条航线,运送旅客逾50万人次。
  第十八届北京国际航空展览会(北京航展)当天在北京开幕,第六次参加北京航展的中国商飞公司携1:10比例的C919大型客机、ARJ21新支线飞机和公务机以及1:15比例的CR929中俄远程宽体客机的剖开式模型等参展。本届北京航展上,中国商飞公司还首次向公众展示一台1:1比例的C919大型客机飞行模拟器,让客户与业内人士可以从操纵力、视景、音响、控制等方面体验C919驾驶。
  中国商飞公司介绍说,C919大型客机是按照与国际接轨的适航标准和主流市场标准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通道干线客机。中国商飞公司共计划投入6架飞机开展试飞,其中4架试飞飞机目前已在上海、西安、东营、南昌等地投入飞行试验,后续两架试飞飞机正在进行总装,计划于今年全部投入试飞工作。同时,C919其他科研及生产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由中国商飞公司和俄罗斯联合制造集团联合研制的CR929远程宽体客机基本型航程为12000公里,280座级。目前,双方合资企业中俄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运营良好,CR929远程宽体客机项目已完成联合概念定义阶段工作,正在开展供应商选择,总体方案定义阶段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ARJ21飞机是中国商飞公司按照与国际接轨的适航标准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支线客机,有着良好的高原高温性能和抗侧风能力,特别适应中国中西部和北部地区机场起降条件和复杂航路越障要求。截至目前,中国商飞公司已向成都航空和天骄航空交付15架ARJ21-700飞机,先后开通28条航线,通航城市31个,运送旅客超过50万人次,市场运营平稳。随着中国商飞公司生产能力提升和ARJ21飞机机队规模的扩大,ARJ21飞机正努力为中国支线航空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支持。
  本届北京航展期间,中国商飞公司将发布2019-2038年市场预测报告,举办中国商用飞机增材制造技术与应用论坛,承办2019中国民机材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还将针对潜在客户集中开展ARJ21、C919、CR929飞机及ARJ21公务机推介活动。(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中德汽车业界共话转型升级与合作共赢之道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报道:一边是新能源、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等全新科技对传统汽车制造业的冲击,一边则是全球车市普遍疲弱下的增长压力,在新的形势下,中德两国将如何挖掘汽车行业合作转型升级的潜力?
  17日,第三届中德汽车大会在奥迪总部所在地德国因戈尔施塔特举行,来自中德两国汽车业界的资深人士围绕上述话题展开了探讨。
  对于未来两国汽车业合作的增长点,德国著名汽车经济专家、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教授杜登霍夫分析,双方在汽车电池、材料和自动驾驶等领域可加强合作,“像梅赛德斯、博世、大众这样的德国汽车企业未来如果通过和华为、百度、腾讯等中国互联网巨头合作,在上述领域可以有很大的潜力。”
  “在中国,83%的客户愿意购买自动驾驶汽车,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这与奥迪的DNA是一致的。”奥迪集团负责财务、中国业务与法务的董事亚历山大·塞茨(Alexander Seitz)表示,奥迪将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与生产,下一步还将加大在中国的技术研发投入,扩大中国研发团队的规模,“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合作经验,将帮助奥迪更好地走向全球市场。”
  知名国际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诺贝特·德雷斯勒(Norbert Dressler)指出,德国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要求,而中国在公众交通、电池研发生产等领域居于领先位置,“德国同中国进行合作很有必要。”
  谈及中德两国汽车业如何通过互学互鉴走向互利共赢,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昊表示,中国企业通过学习技术,也向德国企业,特别是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打开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与此同时,德国企业也可学到中国的创新模式,“比如很多德方专家今天都提到滴滴出行平台,这是继优步之后非常成功的一种模式,德国企业希望学习”。
  “近期我们看到,受到内部结构转型压力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的双重影响下,德国汽车行业整体正面临发展困境,汽车制造商纷纷下调盈利预期,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受到波及。”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公使衔参赞王卫东强调,如此严峻的发展形势下,中国市场的重要地位格外突出且无可替代。今天的德国汽车行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中国市场。
     “当然,中国企业也希望深化与德方在汽车领域的合作,加强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他表示。
  第三届中德汽车大会由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联合德国因戈尔施塔特市政府共同主办。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中法企业合作成果展在巴黎揭幕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李洋)报道:中法企业合作成果展当地时间17日在巴黎揭幕。由法国中国工商会举办的此次展览彰显了两国的经贸合作共赢。
  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法建交55周年,展览回顾了中法企业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展望中法企业合作的广阔空间。展览导语指出,中法两国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在各领域的合作正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助力两国就业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在展览开幕式上表示,企业是中法经贸关系的主体,是两国开展务实合作,建设坚实、稳固、富有活力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具体实践者和受益者。
    卢沙野表示,在当今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背景下,中法两国企业能够保持良好合作势头并不断向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拓展显得尤为可贵,也反映出两国在维护多边主义,实现互利共赢上的高度共识。
  法国中国工商会会长潘诺介绍称,中法企业合作成果展包括机构合作、金融联通、航空航天、能源合作、交通物流、通信通讯、不动产、商法服务、文化旅游等9个方面。法国中国工商会希望通过举办这次展览,增进中法企业相互了解与友谊,促进两国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成果展法方合作伙伴之一,法中委员会联合主席、苏伊士集团董事长让-路易•肖萨德表示,近年来,中法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法中委员会联合法国中国工商会每个季度举办一次中法企业交流会,围绕中法企业间共同关注的行业领域和热点话题进行研讨,合作开展中法企业合作相关奖项的评选,提升了中法企业交流的层次和深度。
  法国中国工商会成立于2015年,现有会员企业130家,覆盖在法主要中资企业,同法国有关商协会建立合作机制,通过举办经贸论坛、交流、座谈等多种形式,促进两国企业的交流与合作。(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