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中外记者奔走京津冀 探究70年中国之飞跃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记者 杜燕)报道: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上百名中外记者奔走京津冀,乘高铁、进企业、访公园……了解三地在前沿技术、创新创业、高端制造、生态保护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体验70年来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

  奇迹中国

  基础设施从瓶颈制约到优势支撑,高速铁路里程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0%以上,拥有世界唯一的“双奥之城”……9月24日至30日,中外记者们走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走进北京动车段;走进冬奥会场馆;一探“奇迹中国”如何脚踏实地出现在世人面前。
  站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全球最大规模的单体航站楼内,望着由8根C形柱撑起来的广阔空间,索马里国家通讯社记者穆罕默德•欧斯曼•阿布迪等中外记者们对机场的建筑结构设计赞叹不已。
  科特迪瓦记协秘书长古拉姆•基巴特仔细看着中国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图,他说,自己的国家若能建设高铁该有多好。
  马来西亚半岛新闻从业员职工会秘书长陈城周多年前曾到访中国,当此次来华第一次乘坐京津城际飞驰前往天津,他为中国创造的铁路奇迹点赞,“当年来时还是坐着慢悠悠的火车到各地看一看”。
  走进曾经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赛场——“水立方”,乌干达愿景集团记者穆巴拉克•姆加搏和许多记者一样,不明白怎么就成了“冰立方”?工作人员介绍,“水立方”并不会消失,夏天时仍可承接水上运动;冬天又能变成“冰立方”。
  “水立方”不仅让穆巴拉克•姆加搏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这也是“冰水双驱”的国家游泳中心通过创新实践打造北京“双奥之城”的一个典范。

  创新中国

  坐上无人驾驶汽车体验平稳舒适的乘坐感受,与憨态可掬的机器人对话互动,在AR沉浸式全景仿真系统搭建的布景中身临其境地拍照……中外媒体记者奔赴天津市滨海新区,走进北京中关村、北汽福田等地,体验中国科技创新硬实力,一探中国创新高地如何助力“创新中国”的诞生。
  在占地30平方公里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中外记者们参观智慧城市运营中心,这里被誉为生态城智慧城市的“大脑”,承载了生态城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成果。智慧城市运营中心还积累了历年的真彩影像数据,这些数据可用于今后的整体建设参考。据悉,目前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中鲜有这样的实际案例。
  从北京西北郊区的小村落成长为中国创新高地,中关村不断涌现的科技创新成果正推动其蓬勃发展。截至2019年4月,中关村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达1084家,目前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业总收入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柬埔寨国家电视台记者穆可娜第一次来中关村,“看到能对话、能阅读的机器人,感觉非常神奇。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新科技产品引进到我们国家。”

  美丽中国

  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是每个中国人的心愿。在河北唐山,中外记者游览南湖公园,郁郁葱葱的树木、波光粼粼的桃花潭、雕梁画栋的龙山阁等一一映入眼帘。这里,曾是开滦煤矿140年采煤形成的沉降区,也曾经堆满各种生活垃圾、建筑垃圾。
  在北京,天安门附近的前门三里河失而复得。这条河形成于明朝,到清末逐渐被填平直至消失。近年来,北京通过水系治理、生态修复、院落修缮、植草绿树等改造工程,令全长约900米的三里河再现“水穿街巷”景色。
  中外记者们穿行在绿草环绕、果树成林的步道上,看着两岸胡同街区、四合院建筑。尼日利亚《每日信报》记者萨劳•阿迪夫阿德多因表示,来到中国之后,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取得的成就,这是令人惊讶的,也是有吸引力的。(责任编辑查正富 主编陈雪霏)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