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外交部国务秘书安妮卡舍得离职 罗伯特于得伯格接替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瑞典外交部国务秘书安妮卡.舍得昨天辞职。接替她的是前驻罗马尼亚大使罗伯特于德伯格。

据瑞典日报报道,外交大臣林德表示这种辞职是计划好的,早在9月份就已经计划了。她原来一直是前外交大臣瓦尔斯特伦的国务秘书。瓦尔斯特伦已经辞职,舍得今年64岁,也计划辞职了。

不过,在今年国庆招待会上,她还出席了招待会,记者和她聊起中瑞关系时,她说,她们在计划找一个机会进行对话。但可能是在明年。不知道这是她就那么一说,还是真有计划。

瑞典日报报道新接替她的于得伯格表示上任后要继续关注出版商和记者的问题,继续保持接触。他曾经在沙特阿拉伯驻过站,对中东问题比较了解。他也是出生于1955年,今年64岁。

舍得于1982年就在外交部工作,可以说是外交部的老臣。在瓦尔斯特伦积极宣传瑞典成为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的过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她也曾是欧洲和平研究所的主席。

外交大臣林德也对她表示真诚的感谢。

越闹越大,这届诺贝尔文学奖“闯大祸”了……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前天(12月10日),瑞典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了万众瞩目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

然而,在颁奖典礼之外的街头和网络上,多名西方主流媒体的媒体人,以及阿尔巴尼亚、科索沃、波黑、克罗地亚等巴尔干国家的政府官员与外交官,甚至土耳其驻瑞典大使乃至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本人,都在谴责和抵制这次颁奖典礼。

因为在他们看来,获得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地利著名作家和剧作家皮特⋅汉德克,根本“德不配位”。

其实,在今年10月10日瑞典文学院将汉德克定为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之后,除了塞尔维亚之外的巴尔干半岛各国,以及不少西方媒体人,就已经对这个决定表达过“强烈不满”了。

截图来自诺贝尔奖官网

几乎所有西方主流媒体,当时也都报道了汉德克获奖所引发的强烈争议乃至“愤怒”。

汉德克的争议,源于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波黑战争。彼时,西方的政治圈和舆论圈,都将战争的发生以及其中的战争罪行,怪罪给了塞尔维亚人以及当时南斯拉夫的总统米洛舍维奇。然而,已经因为《骂观众》《左撇子女人》等一系列经典文学作品而成名的汉德克,却公开与这些认知“唱反调”,认为塞尔维亚人“也是战争的受害者”,认为米洛舍维奇这个西方口中的“独裁者”和“屠夫”,不过是在保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这位奥利地作家还反过来批判了西方媒体对于那场战争以及战争罪行“单向”报道,认为媒体不该偏听偏信,把一些“未经核实”的指控说成是塞尔维亚人的罪过。他认为媒体也应该听听塞尔维亚人的声音,更应该意识到战争不是一个巴掌就拍得响的,不应该非黑即白地撰写报道。

在1996-1997年间,汉德克又将这些观点和思考写成书出版,书名为《多瑙河、萨瓦河、摩拉瓦河和德里纳河冬日之行或给予塞尔维亚的正义》。这本书,也直接令文学才华出众的汉德克,从此成为了西方主流舆论和政坛的叛徒与“批斗对象”,更成为了科索沃、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和波黑这些国家和民众的敌人。

截图为汉德克的引发争议的那本书,以及抗议者抨击他是“大屠杀否认者”

可汉德克仍然“我行我素”,不仅在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力挺米洛舍维奇,更在米洛舍维奇于2006年死在海牙国际法庭的监狱后,出现在他的葬礼上,为这位自己的“朋友”致悼词。一些痛恨汉德克的人干脆给他打上了“大屠杀否认者”“法西斯分子”等标签,走到哪儿都会跟着一群愤怒的抗议者。他本该获得的一些国际文学大奖也受到了影响,比如德国的海涅奖。

图为米洛舍维奇葬礼上的汉德克,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这次瑞典文学院竟然把诺贝尔文学奖这么一个重量级的奖项,颁给这么一号人物,可想而知这争议会有多么巨大了。尽管瑞典文学院一度解释说,这个奖是奖给他的文学造诣的,可汉德克的批评者也立刻反驳说,汉德克上世纪90年代后的很多作品,与他的政治观点根本就密不可分。

截图为汉德克的批评者撰文质疑瑞典学院是不是没有看过他90年代后的那些作品

如今,随着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的举行,汉德克的反对者和批评者更是铆足了劲要让他难堪。根据英国《卫报》的报道,除了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波黑和克罗地亚的政府官员和外交官先后加入了对这次颁奖典礼的批判和抵制,瑞典文学院内部也有人在上周宣布会抵制这次颁奖典礼。

同时,继土耳其驻瑞典大使2天前宣布拒绝出席颁奖典礼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也于昨天(12月11日)公开批判了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汉德克的决定。根据土耳其媒体的报道,埃尔多安还感谢了那些抗议这一颁奖决定的各国官员和示威者。

公开资料显示,土耳其与塞尔维亚一直彼此敌视,这既有奥托曼帝国时期的“旧恨”也有冷战时期的“新仇”。所以早在当年的波黑战争中,土耳其就是积极支持前南斯拉夫的其他民族找塞尔维亚“算账”的一员。如今围攻汉德克,自然也少不了他们一份。

截图为土耳其媒体对此事的报道

然而,不论上述这些国家怎么抵制,也不论西方媒体及其意识形态共同体上的学者和抗议者,如何威胁要把20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如何痛斥诺贝尔文学奖被颁给了一个“希特勒的支持者”和“大屠杀的否认者”和“假新闻的制造者”,早已习惯了这些争议和批斗的汉德克,还是从容地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了这份大奖,以及94.8万美元的奖金。

截图为瑞典媒体对颁奖典礼的报道

他也并不介意在当晚的诺贝尔晚宴上,被安排在距离国王和王后最远的主桌座位上。

毕竟,《纽约时报》在一篇名为“天才、大屠杀否认者,还是两者皆是”的报道中,就引用欧洲其他文坛名人的观点称:汉德克在文学上的才华,确实比其他人更配得上诺贝尔奖。

截图来自《纽约时报》的报道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在骂他。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就对汉德克获奖表示祝贺,还称他是塞尔维亚“真正的朋友”,是一位“勇敢和有尊严”的“杰出知识分子”,并邀请汉德克访问塞尔维亚。

截图来自土耳其媒体对此事的报道

最后,从今年10月澎湃新闻一篇关于汉德克的报道来看,他之所以不惜背负西方的骂名,也要坚持自己对波黑战争和塞尔维亚的看法,或许与他对于南斯拉夫深切的情感有关。

这篇报道介绍说,汉德克曾在2016年访华时这样阐述过他对南斯拉夫的感情:

“对我来说,南斯拉夫意味着一个没有民族主义的国度。在那个时候,南斯拉夫代表了第三条道路。但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经济面临崩溃。经济崩溃后,民族主义又出现了。但当时有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其实是能坐下来和谈的,而不是战争。在这个过程中,西方也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没有好的战争。可以说南斯拉夫一直深藏在我的心中,最后人们把南斯拉夫给毁掉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可耻的行为。所以我在这段时间写了这方面的东西。每个作家不应该对自己写过的作品感到骄傲,但我对自己之前写的关于南斯拉夫的作品其实是很骄傲的。”

(来源:环球网)

山东授予20名外国专家2019年度“齐鲁友谊奖”

山东授予20名外国专家2019年度“齐鲁友谊奖”

    2019年度“齐鲁友谊奖”颁奖仪式暨外国专家建言会10日在山东济南举办。图为山东省副省长于杰在现场为获奖专家颁奖。 赵晓 摄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2019年度“齐鲁友谊奖”颁奖仪式暨外国专家建言会10日在山东济南举办。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等国家的20位专家荣获2019年度“齐鲁友谊奖”。

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唐波主持颁奖仪式。 赵晓 摄

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唐波主持颁奖仪式。 赵晓 摄

  瑞典专家乔纳斯·伯奎斯特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在山东工作期间,他见证山东在发展教育、科研以及建设基础设施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感受到山东的开放好客,并引荐多名瑞典专家来鲁创新创业。“基于建立的友谊和信任,借助学术研究工作,我们将与山东开展更多跨国合作,应对和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等国家的20位专家荣获2019年度“齐鲁友谊奖”。 赵晓 摄

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等国家的20位专家荣获2019年度“齐鲁友谊奖”。 赵晓 摄

  “加强国际人才交流合作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大批外国专家正积极投身于中国现代化事业,为中国发展进步贡献力量。”中国科技部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司副司长赵慧君在致辞中表示,山东是人才资源大省,多年来创新引智工作体制机制,拓宽引智工作渠道,改进服务方式方法,不断扩大外国人才规模,优化外国人才来华工作环境。希望荣获“齐鲁友谊奖”的外国专家们能继续做好中外交流使者,为中国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

当天,外国专家建言会也在现场举行。 赵晓 摄

当天,外国专家建言会也在现场举行。 赵晓 摄

  当天,外国专家建言会也在现场举行。山东省副省长于杰在会上介绍说,近年来,来山东工作的外国人才不断增加,每年达到4万余人次,长期在鲁工作的外国人才超1.5万人。外国人才智力在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鼓励专家们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管理等优势,围绕山东在动能转换、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现实需要提供有力支持。“山东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项目落地、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生活配套设施上给予要素支撑,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山东省外国专家局副局长杜广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齐鲁友谊奖”是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发给在鲁工作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今年获奖的20位专家活跃在山东医疗、教育、制造业等行业领域,在山东重大原始创新研究、产业发展升级、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截至目前,已有518名外国专家获此殊荣。( 来源:中新网/记者赵晓 )

法国总理公布改革细节工会拒买账 扬言持续罢工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当地时间12月11日,法国总理菲利普在法国经济、社会暨环境理事会议中,公布了退休新制的多项细节。然而积分、退休年龄等争议并未达到工会期待,工会扬言将加强并延长罢工时间。

  据报道,总理菲利普主要公布内容包括,维持以参数计算年金的积分制度,确认维持62岁退休法定年龄并加上64岁的退休平衡年龄,2022年新制正式实施,确保教师年金不减等。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12月10日,法国遭遇新一轮响应大罢工的示威游行。法国内政部当晚公布统计数据说,全法共有约34万人参加当天的示威游行,其中巴黎示威游行人数约3万人。中新社记者 李洋 摄

  据报道,法国目前的退休制度,依职业与身份类别分为42种,新制度将参考瑞典,简化所有现行分类,一律采统一制,即不分职业与身份,所有人的退休条件都会以点数方式计算,收入、特殊职业、工作时数、年资与工作强度等均将被纳入计算参数。

  菲利普指出,女性将是统一制的赢家,因为新制能填补薪资落差。目前女性退休金仍是男性的一半,而且女性常面临事业中断。为此新制中,自第一次生育后,就可获得补充积分,积分可选择给母亲或是父亲。

  菲利普承诺将维持62岁的法定退休年龄。他指出,为了打平年金收支,并鼓励人民增加工作年数,将采纳设置退休制度高级委员会的提议,在退休法定年龄之上,加设平衡年龄以及奖惩制度。预计将于2027年将平衡年龄设在64岁,以达到预算平衡。

  关于医院的护理人员,菲利普表示,将会把夜间值班纳入年金艰巨劳动参数的计算项目,并设置新措施以确保兼职护理人员的薪资。

  至于新制正式实施的时间点,菲利普表示,2022年踏入职场的新人将会直接采用新制,也就是2004年诞生的这一世代。在职场上将会以1975年作为分水岭。1975年后出生的人,随后也会改用新制;而1975年前出生的人将不会受到影响。

  菲利普还说,改革内容的部分,积分的参数计算方式确定将不会改变。积分计算的方式,将会由社会各界共同制定,未来退休法案将确保这些积分不会减值,这也是工会提出的担忧之一。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12月10日,法国遭遇新一轮响应大罢工的示威游行。图为人们在巴黎市中心示威游行。中新社记者 李洋 摄

  然而多项内容未响应工会团体要求,各界不满声浪持续升温,工会扬言将酝酿下一轮罢工与示威。法国总工会秘书长菲利普·马丁内斯表示,政府“嘲弄”了所有人,且不相信铁路人员会对总理菲利普的发言感到满意。

  法国总工会铁路员工代表洛朗·布伦表示,将加强罢工行动,因为积分制度并不公平。法国民主工会联盟秘书长劳伦·伯杰表示,64岁的退休年龄已超出底线。全国自主工会联盟批评菲利普的报告未达人民期望。团结铁路工会也表示失望,并将加强社会动员力度。

  法国极右翼领袖玛丽娜·勒庞与极左派领袖让-吕克·梅朗雄均对政府的态度表示不满。勒庞说,情况极度令人忧心;梅朗雄则表示,改革既不公平也不公正。

  曾表态支持统一制的法国民主工会联盟秘书长伯杰对平衡年龄表示不满,他将与工会商讨,该如何继续这场运动。(来源:中新网/记者黄婧)

美驻澳大使发表错误涉疆言论 华春莹予以驳斥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针对美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在受访时称在澳的维吾尔族人受到中国“警车”威慑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时予以驳斥。

  有记者问,12日,美国驻澳大利亚大使卡尔弗豪斯在接受采访时称,在澳的维吾尔人受到外国特工监控和骚扰,他们的家门口停有中国警方标志的假警车,他们发表任何关于维吾尔人所处境遇的担忧都会受到惩罚。中国政府必须为此负责并承担后果。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看到这一报道,我只想笑。是中国警察太傻?还是澳大利亚警察太无能?还是这位美国驻澳大利亚的大使太愚蠢?”华春莹接连反问说,中国警察漂洋过海,把写着“中国警方”的假警车放到在澳大利亚的维吾尔族人的家门口进行威慑,“好莱坞再差的编剧也编不出来这么烂的剧本”。

  “这位美国大使要想黑中国,即便是‘走火入魔’了,也要用点自己的脑子,要不然只会沦为世人的笑话。”华春莹同时强调,有关媒体在选择这种题材进行报道时要小心,“一定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媒体的信誉度”。( 来源:中新网/记者 张素 )

9华裔候选人参加英国“双十二”大选 传递华社声音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当地时间12月12日,英国将迎来大选,各主要党派为争取选票竭尽全力,候选人中也出现了几名亚裔面孔。文章梳理了几位华裔候选人的经历和竞选纲领,呼吁英国华人社会关注和参与选举,积极发声。

  文章摘编如下:

  英国大选,看起来似乎是“英国人自己的事情”,华社的大家多少都抱着些围观的心态。

  但其实随着华二代、华三代的成长,以及英国华人对自身权益的重视,有越来越多的华人参与到英国政府的工作中去。也因为他们的努力,华人的声音愈发引起各方重视。

  2019年的大选中共有9位华裔候选人,与2017年的7位相比有所增加,但还是少于2015年的11名。

  其中,4位华裔候选人都有参加大选的经历。

  1. Alan Mak

  党派:保守党;选区:汉文特Havan

  竞选纲领:帮助英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世界领袖,构建机遇社会等一系列旨在增强社会流动性的政策构想。

  在2015年的大选中,Alan Mak成为英国首位华裔国会下议院议员。

  2000年,Alan Mak加入保守党,协助英国前外相黑格竞选,并以志愿者身份参与保守党竞选、募捐及政策制定等工作。

  他曾是伦敦2012年奥运会火炬手,并担任多个慈善机构的主席和信托人。

  2019年Alan Mak依旧是汉普郡Havant选区的保守党候选人,该区多年来都是保守党的“票仓”,保守党在这里的议员席位也被列为“安全席位”,因此他很有可能再次获选。

  2. 王鑫刚

  党派:保守党;选区:Hammersmith

  竞选纲领:解决更多的绿化问题;打造更好的治安环境;致力于经济建设;投资医院和学校等基础设施。

  王鑫刚出生于中国黑龙江,在北京读完本科后于2001年到英国攻读硕士。之后分别在帝国理工,牛津和哈佛商学院读书。他曾参与英国铁路、轻轨和伦敦公交等交通规划项目,在伦敦金融城工作10余年,现专职做投资工作。

  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奶爸”王鑫刚多年来热心公益,参与政治,从2014年到2019年每年都竞选英国地方议员,并于2015年和2017年参与英国大选,现任职萨里地方议员。

  说起竞选之路,王鑫刚感慨到:“在英国参政是马拉松,只有不停参与才能逐渐取得成功,如果你不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没人会听到你的想法。”

  他还表示,“要勇敢地表达出来对每件事情的看法,这样才会产生影响,参政也一样,勇于大胆地表达自己,让整个英国社会听到自己的声音。”

  他指出,“我们需要良好的罢工法,才不会让频繁的地铁和火车罢工而影响生活。我们需要更好的签证政策,更方便华人来英国读书工作。”

  他还表示,“希望能看到更多的绿化,更好的治安,更好的经济,更多的投资,投资到当地居民关注的问题,医院、学校、治安等每一个公民关注的问题。”这是王鑫刚对自己参政的要求,也是他奋斗的方向。

  3. Johnny Luk

  党派:保守党;选区:Hampstead and Kilburn

  竞选纲领:改善选区的环境政策;减少选区犯罪率;创建一个真正的创业社区。

  1990年,Johnny Luk在中国香港出生,只有1个月的他随着父母去到荷兰、德国,辗转之下在他10岁时搬到英国定居。

  年仅29岁的他,在英国脱欧部 (DExEU)工作了两年, 在此期间撰写了特雷莎•梅(Theresa May)脱欧协议中渔业部分交易策略的初稿。

  这是他首次参加选举,他希望此次他参选,能够推动在英华人采取行动, 充分融入英国社会。

  Johnny透露,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华人很少,因为长相和族裔不同,他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为自己中国人的身份所骄傲,而且在学校还时不时地受欺负,自信心很受打击。

  他坦言,自己曾经有过身份危机,因为很少有人和他有一样的华裔背景,他一度不确定自己是谁。

  但是运动改变了他,“在运动场上,无论你是谁,拥有何种肤色,表现如何,都无关紧要”。他在学校参加了皮划艇俱乐部,并成为为数不多的华人队长之一,在2009年赢得了皮划艇比赛的奖项,这给与他很大的信心。

  来到伦敦后,他见识到了伦敦富有包容性的多元文化,在参与运动的基础上,他开始对自己华人的身份、有中国血统而自豪。他认为,中国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可以让世界各国学习,作为在英国的华人,华人社区应该多发声,为祖(籍)国感到骄傲,从而使华人社区在英国获得更多的认可。

  有了自信心的Johnny,大学期间一直学生政治活动的核心人物,随后他还作为公务员在商业、贸易与数字部门、全国大学生企业家协会(NACUE)工作。他也是少有的管理英国国有公司的华人之一。

  之后他又回到政府,参与脱欧谈判的进程。他感叹道,“我觉政治更需要行动,而不是政策,现在是我该站在聚光灯下的时候了”。

  4. 叶稳坚(Alex Wan Yip)

  党派:保守党;选区:Birmingham Edgbaston

  竞选纲领:让脱欧尘埃落定;继续推进英国往前走;重新专注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如 NHS、警务和教育。

  “华二代”叶稳坚今年34岁,出生在伯明翰,毕业于莱斯特大学,获得历史政治学士学位和国际关系硕士学位。现在是一名伯明翰市区议员。

  他曾经是一名商人,2015 年开始在伯明翰参与地方选举,首次参选便成为伯明翰首位华裔议员。

  之后分别在2016年和2018年参加伯明翰地方选举并成功连任当地议员,2019年是他第一次参加英国大选。

  叶稳坚此次代表埃德巴斯顿(Edgbaston)选区,是伯明翰市中心西南部的一个富裕的郊区。

  叶稳坚的成长经历并不像他做生意和步入政坛那么顺利,身为少数族裔在英国长大,他经历了不少艰难的时刻。

  他表示,因为是少数族裔,肤色和语言的差别,让他在上学时候经常受到欺负和歧视,甚至一度导致他转学。

  长大后的他变得越来越乐观,但是儿时的记忆并没有随年龄长大而消散。2005年,叶稳坚去非洲当志愿者教英语,在那里,他体验了当地人的生活,尖锐的社会矛盾、贫困的生活与卫生问题让他颇为感触。从那以后,叶稳坚萌生了改善社会问题,为人们服务的想法。 虽然在英国出生和长大,但是叶稳坚在家庭的影响下一直非常重视中国文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将中英文化融合在一起。

  叶稳坚曾在采访中说,一直以来西方社会对华人的刻板印象就是“沉默的族群”,努力、安静、从不制造麻烦,因此他们认为华人没有任何问题,也不需要任何帮助,但事实是华人群体是需要帮助的。

  他表示,“社会认同代表了一种平等,华人在英国主流社会的各方面都缺乏代表,显示了英国社会还并没有完全接纳我们。”

  5. 智升科

  党派:保守党;选区:Manchester Withington

  竞选纲领:主要关注教育、中小企业与公共医疗领域。

  2003 年,从辽宁大学毕业的智升科来到曼彻斯特大学攻读机械工程,曼彻斯特的包容性让智升科有了参与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生活的信心。

  决定参政后,智升科选择加入英国保守党。此前智升科曾参加过两次地方选举,本次是智升科第一次参加大选。

  在智升科看来,曼彻斯特和自己的故乡沈阳很像,都是处于变革中的老工业城市,城市面临产业转型的需求,这样的需求也让它们持续焕发着生机。

  在曼城生活的17年中,智升科有了认知世界的新视角,也遇见过不少希望了解中国文化、学习汉语的英国家庭,“大家对于生活的期待,很有共识”。

  智升科相信,少数族裔的候选人能为竞选注入新的生命力,“虽然背景不同,但是民主面前,人们都是相同的”。智升科呼吁,希望华人们更多地参与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生活。

  6. 陈美丽(Sarah Owen)

  党派:工党     选区:Luton North

  竞选纲领:注重公司房屋建设、加大教育投资、提供高效率和高素质的国家医疗服务体系;解决区内隐蔽性仇视犯罪案的存在。

  Sarah Owen(陈美丽)跟随母亲姓氏,母亲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终身服务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

  陈美丽从苏赛克斯大学(Sussex University)毕业后,投身公众服务,先后于上议院任职政治顾问、工会组织等。

  陈美丽在2015年大选首次代表工党挑战黑斯廷斯和拉伊(Hastings and Rye)选区,但遗憾落败。此次挑战北卢顿(Luton North)选区参选。

  虽然许多华人已在英国落地生根,主张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也不再是新鲜事。但陈美丽表示,华人参政未来的路还很长。她说,在英国,华裔和东南亚裔的声音还很微弱。

  她表示,尽管许多华人积极投身当地社区服务、志愿和政治组织的工作,但在政治第一线几乎看不到华人的身影,他们的能力和天赋也无法得到重视。所以她致力于参与一线政治决策,“如果我们华人不参政,是我们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

  陈美丽希望自己可以鼓励更多华人在政治领域发出声音。

  7. 李泽文(George Lee)

  党派:自由民主党     选区:Westminster North

  竞选纲领:解决气候变化;确保犯罪得到治理;投资全民健康保险系统(NHS)、住房以及绿色能源。

  李泽文毕业于剑桥大学,获得比较警务学博士学位。 他曾任 Paddington Green地区总督察,伦敦都市警部部门指挥官,还是黑人警察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咨询和网络银行等行业拥有丰富工作经验。

  2010年是李泽文第一次参加大选,当时以保守党成员身份。本次大选,他代表自由民主党再次参选。

  谈及参加选举的初衷,他坦言,在他成长阶段,英国华人楷模代表少之又少。

  他十岁时随父母来到英国的港口城市朴茨茅斯,像很多他所认识的华人一样,他们经营着一家中餐馆,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来光顾的大多是一些海员,那时因为李小龙,西方人普遍认为所有中国人都会武术,时有海员会要求李泽文与他们“比武过招”,不然便要吃顿“霸王餐”。

  李泽文希望能够通过参加大选,为在英国生活的华人树立榜样,展现出华人也可以为英国社会做出贡献,与英国其他族裔相互交流融合,打破亚裔人群的职业天花板。同时,这也是他加入英国警察局、英国国防部等这些几乎见不到少数族裔身影职业领域的原因。

  他回忆第一次去国防部工作时,老板和同事都对他的华人身份充满惊讶。

  他首次参加警官面试时,面试他的高级警员震惊地看着他,“你是中国人!”并对他讲:“听着孩子,你永远不可能在伦敦成为一名警官,因为英国人不可能允许一名中国人对他们指手画脚”。

  而他正式上任后第一个拘捕的人,也对中国警员充满了歧视与不屑, “你不可能是警察,你是一个清鬼(歧视性说法)”。

  但李泽文并没有偃旗息鼓,这些经历让他意识到作为亚裔的优势——他可以丝毫不被怀疑地做一些其他白人同僚无法胜任的工作。例如,他在缉毒、犯罪和谋杀等案件中担任便衣警察,在案件侦破工作中发挥了更多的作用。

  也是因为这样,他在工作中拥有了比其他同僚更多方面的经验,不断获得晋升,成为Paddington Green地区总督察,并在伦敦都市警部任部门指挥官。

  他还荣获奖学金到剑桥大学攻读中文与社会政治学,李泽文坦言,剑桥大学的背景,帮助他逐渐建立人脉网,也促使他涉足于现在的管理咨询行业,加入国际大型公司并得到快速晋升,“不断学习、适应、灵活地面对”是他对自己职业进程的一个总结。

  他认为,“人们应该觉醒,不能对于政治无动于衷,政治影响生活,人们应该多参与政治,积极投票,确保自己的意愿被政府所了解。”

  8. Emma Chan

  党派:绿党     选区:Tottenham

  竞选纲领:关注气候变化,保护环境,支持留在欧盟及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

  艾玛(Emma)是Tottenham的绿党候选人,她在Tottenham长大,是一名初级医生。

  她积极参与许多社区团体, 例如在Stonebridge Lock Coalition做志愿者,以及为关注学校性教育的社会企业Sexplain UK工作。

  9. 崔琦

  党派:脱欧党;选区:Popar and Limehouse

  竞选纲领:坚决执行公投结果,支持 clean break Brexit;更公平地决定全球移民在英国工作的机会;通过减少营业税和增加相应金融服务增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崔琦在中国青岛长大,曾就读于曼彻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作为第一代华人移民于2003年来到英国。

  她曾在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从事经济分析师的工作长达5年半。之后,她转行成立自己的时尚品牌,并从事英国时尚产品往亚洲(以中国大陆为主)出口的工作。

  在谈及作为华人参与大选的感受时,她说,在英国,无论是在经济上、文化上还是社会的多样性上,华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表示,“我们想要的英国是一个开放包容的英国,是一个能保护华人利益,倾听华人声音,保障人人平等的英国”。

  鼓励华人发声的不止有参政的华人候选人们,跨党派组织——英国华人参政计划也在做出努力。

  近几日,华人参政计划已前往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伦敦等地宣传,鼓励华人选出自己支持的议员。

  华人参政计划旨在选出能够真正关心自己生活环境,能够真正服务于民生的地方议员,确保华人的声音得到英国政府的重视、争取英国三大政党聆听华人的声音。

  华人参政计划创始人李贞驹律师表示:2019年有9名华人参加,他们在参政议政的工作上都有不少经验,希望日后能把华人关注的议题带入国会内。

  票站将会在(当地时间)12月12日早上7点开放,晚上10点关闭。(来源:中国侨网/侯清源、陈斯睿、曾玲静、那娜、田皓雪子、王婧尧)

华春莹:“对华恐惧偏执症”是种病,但并非无药可治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针对近期有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学者相继批评澳、美等国出现“中国恐惧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时表示,“对华恐惧偏执症”是种病,但并非无药可治。

  有记者问,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刊登该国知名学者科伦的文章,文章批评澳方近期“中国威胁论”已演变成“红色恐惧偏执症”,并指出澳方当前涉华辩论几乎丧失全部理性和分寸。美国知名学者和媒体人扎卡里亚也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发表文章称,中国是当前在地缘政治和军事领域高度负责任的国家,与美国形成巨大反差。文章还称西方必须接受中国在现行国际体系中扮演更重要角色,而不是不计成本孤立中国。你对此有何评论?

  “我注意到这两篇文章。我们对科伦教授和扎卡里亚先生在涉华问题上坚持客观理性态度,以及展现出的勇气和见识表示赞赏。”华春莹回答说。

  她说,正如上述文章指出的,现在一些西方国家政客和媒体似乎集体患上“对华恐惧偏执症”,表现为“逢中必反”,对中国污蔑抹黑,无所不用其极,甚至黑白不分,是非颠倒,完全丧失了底线和良知。这种现象说到底,是对华认知出了问题,没有正确的“中国观”。

  “就像扎卡里亚先生所言,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高度负责任的作用。”华春莹强调,中方没有主动发起过战争,没有干预过别国内政,没有抢占别国一寸领土,没有破坏国际规则和秩序。

  “中国在政策上和行动上都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我们只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付出,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在中国主权安全受到威胁和侵害时,展现出更强的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的能力和信心。在面对抹黑攻击时,更加及时有效地擦干净泼在我们身上的脏水。我们进行必要的斗争,只是为了赢得应有的平等和尊严。”她说。

  华春莹强调,中国块头是大,但块头大小与威胁与否并无必然联系。“熊猫块头很大,但它会比秃鹰更危险吗?即便是功夫熊猫也是行侠仗义、亲仁善邻,受到了伙伴们的喜爱。”她举例说。

  华春莹指出,“对华恐惧偏执症”是种病,也很危险,但并非无药可治。它需要的只是抛弃零和冷战思维,秉持平等相互尊重,拥抱开放包容,实现互利共赢。走出这一步就会海阔天空,但如果继续固步自封、讳疾忌医,最终只会贻害无穷。 ( 来源:中新网/记者 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