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爱民大使表示中瑞两国一定能够把潜力变成现实,共同塑造更好、更强劲的中瑞关系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据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网站,新任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已经于12月31日抵达斯德哥尔摩履新。

欢迎访问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网站!

瑞典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与中国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国家。中瑞两国互补性强,双方的友好交流、互利合作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目前,中国已累计对瑞投资110亿美元,为瑞创造了2.7万个就业岗位。超过1万家瑞典企业开展对华贸易,500多家瑞典企业在华经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瑞双方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的潜力和空间越来越大。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在各界朋友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两国一定能够把潜力变成现实,共同塑造更好、更强劲的中瑞关系,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

欢迎各位朋友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崔爱民

Sweden was the first Western country to establish diplomatic ties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also the first country to sign a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y with China. China and Sweden are highly complementary. Our friendly exchanges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cooperation have created tangible benefits for the two countries and peoples. China has invested USD 11 billion in Sweden, creating 27 thousand local jobs. Over 10,000 Swedish companies conduct business with China, and there are over 500 Swedish companies in China. In a world that faces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 there is ever greater potential and room for China-Sweden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in areas of trade, innovation, education and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principles of mutual respect,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s, and with the efforts and support of friends from all sectors, our two countries will work to turn the potential into reality, and create a better and more robust China-Sweden relationship that delivers more benefits for the two peoples.

Your valuable suggestions and comments are always welcome.

CUI Aimin

Ambassador Extraordinary and Plenipotentia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Kingdom of Sweden

(“一带一路”故事)斯里兰卡:海上“未来之城”

原题:(“一带一路”故事)全球连线 | 一座从海上崛起的“未来之城”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报道(编辑 陈雪霏)


  新华社科伦坡12月26日电 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内人工沙滩上,斯里兰卡人桑吉瓦专注地“搭建”与即将动工的金融中心大厦类似的沙堡模型,三个正在海边戏水的孩子看到后跑了过来。桑吉瓦告诉他们,沙滩是从大海里“堆”出来的,未来这里将会建成与模型类似的金融城。一个小女孩好奇地问,海上也能建起一座城?未来这座海上城市会是什么样呢?

  这处填海而来的地方名为港口城,位于科伦坡中央商务区附近。桑吉瓦是中国港湾科伦坡港口城项目的工程师,已在这里工作5年,参与并见证了这座“未来之城”的崛起。

  这是12月2日拍摄的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全景(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公司供图)

  斯里兰卡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曾有无数载着中国香料和茶叶的船只在这里停靠,之后再驶向欧洲进行交易。

  眼下,这里兴建的是中国港湾和斯里兰卡政府合作开展的大型投资项目科伦坡港口城,被称为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典范。

  2014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斯里兰卡进行国事访问,与时任斯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一道为港口城奠基揭幕、为开工剪彩。习近平主席向中方建设者转达祖国人民的问候,要求他们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按时保质完成任务,同斯方一起建设好这个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

  港口城项目开工后,一直旅居海外的桑吉瓦就关注着它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桑吉瓦曾赴中国留学,在清华大学攻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6年。他说:“得知中国人在斯里兰卡修建港口城后,我于2016年从迪拜回到斯里兰卡,加入港口城项目建设。”

  12月3日,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工程师桑吉瓦在人行桥上眺望远方。 新华社发(科伦坡港口城项目公司供图)

  港口城建设初期,桑吉瓦负责对接科伦坡政府有关部门,推进市政配套设施建设。

  2017年5月,桑吉瓦受邀来到中国参加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在开幕式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

  桑吉瓦还在“民心相通”分论坛上,与各国嘉宾分享了参与建设科伦坡港口城项目的经历。他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港口城建设为斯里兰卡很多普通人创造了机遇,他们一起参与建设美好家园。

  2019年1月,伴随着三声长长的鸣笛,最后一艘停留在港口城的大型挖泥船停止管吹,宣告港口城269公顷土地全部吹填完成。桑吉瓦和同事们兴奋不已。他说,港口城是斯里兰卡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项目,目前所做的一切都将为斯里兰卡未来发展提供样本。

  12月21日拍摄的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人工沙滩。新华社记者唐璐摄

  “填海造地工程完工不仅标志着港口城项目总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也是中国方案、中国技术在世界舞台的一次展现。”中国港湾科伦坡港口城项目部副总经理郑好说。

  2020年9月,斯里兰卡总理马欣达在港口城视察时表示,这是斯里兰卡的一个里程碑项目,将创造超过8万个就业机会,吸引超过150亿美元的投资,“衷心感谢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中国政府给予的支持”。

  随着填海造地工程的完成,一系列新设施相继在港口城落地,中央公园的绿地、人造沙滩及运动训练中心、游艇码头、人行桥等,港口城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这是11月26日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内拍摄的人行桥附近区域。 新华社记者 唐璐 摄

  今年6月,斯里兰卡总统戈塔巴雅在“2021年斯里兰卡投资论坛”上亲自为科伦坡港口城招商引资,“港口城将为这座城市(科伦坡)带来更多机遇,成为一个拥有世界级住宅、商业、社交和娱乐设施的城市。我们的愿景是,使港口城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地区之一的关键服务枢纽”。

  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同戈塔巴雅总统通电话时指出,中方愿同斯方稳步推动科伦坡港口城、汉班托塔港等重点项目,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为斯里兰卡疫后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科伦坡港口城预计2022年完成一期市政建设,2041年完成整个城市开发建设。未来规划城市建设规模超过630万平方米,集商业、居住、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

  12月3日,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展览厅,小朋友们观看港口城沙盘模型。 新华社记者 唐璐 摄

  斯里兰卡国家图书馆主席古纳瓦德纳说:“港口城是斯中共同开启的一个伟大项目,是斯里兰卡最有前途的项目,我们的子孙后代都将受益。”

  桑吉瓦由衷感慨:“港口城,这座从海上崛起的城市承载着科伦坡的未来,这将是一个为下一代带来幸福的城市。”

  总策划:周宗敏

  监制:倪四义、班玮、陈贽

  制片人:孙志平

  策划:米立公、魏建华

  统筹:王宇凌、王志斌、李薇、谢鹏、齐紫剑、闫珺岩、韩墨、余忠稳

  记者:唐璐

  编辑:徐宁、刘润芝、聂云、商婧、梁毅、王昭、班威、吴铮、周晓华、马骁

  配音:董千齐

  包装:夏勇

  新华社国际部、音视频部、摄影部联合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一带一路”故事|波兰:东方列车

原题:“一带一路”故事|一班东方列车载来的发展机遇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报道(编辑陈雪霏)


  最近,波兰人莫伟杰的业务更繁忙了。他的公司位于波兰西南部城市弗罗茨瓦夫,目前正准备在马拉舍维奇开设新办公室。莫伟杰专门承接中欧班列相关业务,因为他想要牢牢抓住这些东方列车载来的发展机遇。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中国-中东欧国家之间有多趟列车穿行,渝新欧、汉新欧、郑新欧、蓉新欧、义新欧等发展迅速。自2016年6月8日起,它们统一称为“中欧班列”。目前,中欧间已形成西、中、东三大铁路运输通道。这三条通道均途经波兰通往欧洲其他国家。

  2021年前三季度,中欧班列开行列数和发送标箱数大幅增加。每天早上,莫伟杰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与中国客户和合作伙伴联系,处理中欧班列返程运输的相关事宜。目前,中欧班列已打通73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3个国家170多个城市,运输货品达5万余种。

  总策划:周宗敏

  监制:倪四义

  制片人:孙志平

  策划:米立公 魏建华

  统筹:杨咏 王志斌 李薇

  记者:张章 李晓鹏 周楠

  编辑:徐宁 刘润芝

  配音:董千齐

  包装:夏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一带一路”故事)老挝:中老铁路

原题:(“一带一路”故事)全球连线 | 一条联结心愿的铁路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报道(编辑 陈雪霏)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0:00:00/8:28

  新华社万象12月3日电 在老挝首都万象北郊的中国中铁二局中老铁路铺轨基地,跟着中国师傅学习的老挝姑娘希达·平蓬莎万全然不顾烈日当头。对她来说,检修火车发出的叮当声犹如音乐般动听。在希达心中,这清脆的声音就像是在为她庆贺,庆贺她距离实现心愿又近了一步。

  今年22岁的希达外表看起来柔弱,却有一个执着的“钢铁机车梦”——当一名火车司机。

  9月12日,在老挝首都万象北郊的中国中铁二局中老铁路铺轨基地,希达·平蓬莎万(中)跟着中国师傅(右)学习火车驾驶技能。新华社发(凯乔摄)

  出生于老挝北部小城孟赛的她从小就萌生了这一想法。孟赛到中国云南的磨憨口岸只有约100公里,但重重大山严重阻隔了当地与中国交往的通道。基本没出过大山的希达,一直想去看看山那边的样子。

  老挝,素有“中南半岛屋脊”之称,山地和高原占国土面积的80%,交通极为不便,而且还是东盟国家中唯一的内陆国。突破重山封锁,“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是老挝人民一直以来的一大心愿。

  2015年,中老两国政府签署政府间铁路合作协定,标志着中老铁路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成为实现老挝人民心愿的契机。

  中老铁路连接起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与老挝万象市,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标准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

  2020年7月29日在老挝北部拍摄的中老铁路(无人机拍摄)。新华社发(潘龙柱摄)

  “我第一次听说老中铁路是在2015年。2016年,我专门到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研习有关铁路的知识,回国后直奔老中铁路有限公司应聘。我希望能成为老中铁路上的一名优秀女司机。”希达说。

  2017年11月,在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老挝媒体发表题为《携手打造中老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的署名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中老铁路作为泛亚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老挝具有重大战略和现实意义。双方要加强统筹协调,争取早日建成通车,让老挝同周边国家乃至世界互联互通。

  老挝政府总理潘坎今年8月在接受中国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机遇,将加深中国与“一带一路”合作国家间的互信互助。老中铁路就是其中的落地项目之一。

  2020年5月29日在老挝北部拍摄的中老铁路(无人机拍摄)。新华社发(潘龙柱摄)

  中老铁路全长1035公里,由中国段、老挝段两个区段组成,沿途山高谷深、地质复杂,跨越湄公河等众多水系。班那汉湄公河特大桥、琅勃拉邦湄公河特大桥、森村二号隧道、那科村隧道……有人说,中老铁路不是铺出来的,而是架出来的、挖出来的,难度可想而知。

  即使困难重重,项目建设者们却迎难而上。希达说:“在工地上,24小时都能看到中国工程师们不停工作的身影。老挝气候炎热,隧道开挖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隧道内温度比室外温度要高许多。在隧道内工作,要有非常强的忍耐力和毅力。” 

  2020年6月18日,在老挝首都万象市北郊,中国中铁二局中老员工用螺栓紧固铁轨。新华社发(凯乔摄)

  在修建铁路的同时,老中铁路有限公司还开设培训班,培训了约600名老挝籍学员,传授机车驾驶、调度和维修等技能。希达就是其中一名学员。

  中铁二局中老铁路铺轨基地行政经理雷超说:“我们感觉到很欣慰,特别是能看到这些学员在经过中老铁路的历练之后能够成长起来,然后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对未来也充满了希望。”

  “从我个人来说,老中铁路给了我一份稳定的工作;从国家层面来说,老中铁路能够带动老挝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希达说。

  老挝普通民众对中老铁路也寄予着诸多希望。万象市民坎赛说:“希望以后我们的蔬菜水果能卖到中国市场去,让老挝的农村更富裕,生活更美好。”公务员葛沙纳·隆沙万说。

  10月6日拍摄的中老铁路万象站。新华社发(中铁建设供图)

  中老铁路即将迎来通车。通车后,这条铁路将如中老人民所愿,为两国贸易和人员往来带来巨大便利。未来,它还将成为中南半岛南北大动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成为老挝解锁陆路交通困局、发展经济的通途。

  总策划:周宗敏

  监制:倪四义、班玮、陈贽

  制片人:孙志平

  策划:米立公、魏建华

  统筹:韩珅、王志斌、李薇、谢鹏、齐紫剑、闫珺岩、韩墨、余忠稳

  记者:章建华、李薇、杨牧源、何春好、杜大鹏(报道员)

  编辑:罗林岚、刘润芝、杨超伦、商婧、丁莹、梁毅、耿学鹏、周晓华、马晓燕、唐志强

  配音:董千齐

  包装:夏勇

  新华社国际部、音视频部、摄影部联合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一带一路”故事|塞内加尔造福于200万人的“幸福井”  

原标题:“一带一路”故事|一口非洲大陆上的“幸福井”  200多万塞内加尔民众享用纯净的饮用水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报道:塞内加尔人迪奥姆是中地海外塞内加尔公司的一名水井协调员,负责维护该公司在久尔贝勒区巴林村打出的水井。

  这口井,是中国提供融资实施的塞内加尔乡村打井工程的一部分。乡村打井工程涉及塞内加尔14个大区中的12个。受益于该工程,200余万塞内加尔民众在家门口就能享用干净的饮用水。

  迪奥姆亲眼看到了工程的实施,也真切体会到中非合作及“一带一路”倡议给当地带来的变化。

  在习近平主席的关心下,一批批看得见的惠民项目稳步落地,成为中国同非洲乃至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见证。

  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于11月29日至30日在塞内加尔举行。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将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凝练为“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持公道、捍卫正义,顺应时势、开放包容”,道出中非关系历史积淀和时代内涵。

  总策划:周宗敏

  监制:倪四义

  制片人:孙志平

  策划:米立公 魏建华

  统筹:秦大军 王志斌 李薇

  记者:王子正 曹凯 刘畅 李琰

  编辑:罗林岚 刘润芝

  配音:董千齐

  包装:夏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一带一路”故事)埃及:沙漠中的市政工程

原标题:(“一带一路”故事)全球连线 | 一条在非洲沙漠中腾起的天际线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报道:


  新华社开罗10月8日电 单日上百份审核单、平均每天两万多步巡回检查施工现场和员工宿舍……自2020年2月新冠疫情在埃及出现以来,这便成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埃及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埃及”)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安全总监兼项目安全部经理刘景昆的日常。

  “我们吃点苦都是小事,但必须要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面对防疫与生产的双重压力,作为有着近20年安全监管工作经验的“老师傅”,他深知这个项目的艰难之处,也更明白它的意义重大。

  这张手机拍摄的资料照片显示,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安全总监兼项目安全部经理刘景昆(右一)在项目建设工地检查安全生产情况。新华社发(中建埃及供图)

  由中建埃及承建的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位于开罗以东约50公里处,总占地面积约50.5万平方米,包含20个高层建筑单体及配套市政工程。中建埃及总经理常伟才说,项目高峰期有9000多名中埃员工在这里生产和生活。

  刘景昆介绍说,这项工程始于2016年1月。当时,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在埃及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埃及新首都建设一揽子总承包框架合同。习近平指出,中埃双方要将各自发展战略和愿景对接,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两大抓手,将埃及打造成“一带一路”沿线支点国家。中方愿参与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新行政首都等大项目建设,愿同埃方扩大在贸易、融资、航天、能源、人力资源开发、安全等领域合作。

  这是2021年6月17日拍摄的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标志塔(中)主体建筑封顶建设现场。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由此,埃及新首都的天际线开始在一片沙漠中逐渐腾起。项目初期,中埃建设者们每天都要顶着烈日施工建设,酷热干燥的气候导致许多员工皮肤晒伤。在施工现场,饮用水和食品都要从外面运进。

  整个中央商务区项目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将成为“非洲第一高楼”的标志塔项目。今年8月,标志塔项目最后一根钢梁精准对接就位,顺利完成钢结构封顶。

  这是2021年8月24日拍摄的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标志塔主体钢结构封顶现场。新华社发(黎炳宏 摄)

  据介绍,标志塔项目结构高度达373.2米,塔冠最高点达385.8米。埃及总理马德布利曾于2019年2月见证了标志塔开盘浇筑。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项目无疑是一个奇迹,它不仅将成为埃及的标志性建筑,也将成为埃及现代化的象征。

  标志塔项目总经理魏建勋告诉记者,施工期间标志塔项目创下多个工程建造纪录:38小时便完成了18500立方米筏板基础浇筑,一举创出非洲建筑史上单体建筑最大基础底板、浇筑超大型基础底板的最快纪录、高峰期单日最大混凝土浇筑量新纪录。

  这张2019年2月25日的资料照片显示的是工人在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建设现场工作。新华社记者 邬惠我 摄

  “我们成功实现了防疫和生产两不误。”常伟才说。目前,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已进入决胜时刻,全体员工将继续坚持常态化防疫不放松,确保项目高质量、平稳安全地推进。

  埃及工程师瓦利德对中国超高层建筑的工艺技术充满好奇与敬佩,时常参与标志塔的技术交流会,还多次到现场观摩施工工艺,并确认技术细节和安全流程。他说:“我很认同中国工程建设人员守时敬业的精神。”

  这是2021年6月17日拍摄的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建设现场。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从安全检查到技术交流再到岗位培训,刘景昆的一天总是倏忽而过。面对繁重的工作,他说,今天能在埃及为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深深感到身上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使命。

  “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埃及新首都建设,所有人都在为项目顺利完工勤奋努力地工作,这感觉真好。”埃及建筑工人马哈茂德·莫森站在雏形初具的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里表示,所有人都期盼着项目正式落成的那一天,期待见证一个美丽的埃及新首都。

  总策划:周宗敏

  监制:倪四义、班玮、陈贽

  制片人:孙志平

  策划:米立公、魏建华

  统筹:王宇凌、王志斌、李薇、谢鹏、齐紫剑、闫珺岩、韩墨、余忠稳、王建生

  记者:吴丹妮、杨依然、余福卿、段敏夫、黎炳宏(报道员)

  编辑:周晓华、黄强、梁毅、丁莹、徐晓蕾、徐宁

  配音:董千齐

  包装:夏勇

  新华社国际部、音视频部、摄影部联合制作

编辑 陈雪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