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海外华文教师“完美”远程培训开课仪式在诺贝尔故居举行

webwxgetmsgimg

开课仪式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项目二部主任李晓梅主持。

webwxgetmsgimg-3

通过远程视频,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方文国首先发表讲话。

webwxgetmsgimg-6他说,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开展远程教育项目已经有11年的历史了,考虑到海外华文教师的需求,与北京四中合作开办了这个项目,目前看效果不错。最近几年在世界有7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有200多个学校加入远程教育项目。

“去年我们到瑞典考察过,为瑞典那么远的地方举办华文教育,尤其是有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对华文教育的重视,令人感动。希望瑞典的远程华文教育开班对华文教育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根据情况,除送教上门外,我们还可以进行远程教育,可以进行菜单似的也可以进行全天后似的。因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通过灵活方式,可以使海外华文教育有新的提高。我们的宗旨就是发展华文教育,传承中华文化,为海外华文教育服务。

webwxgetmsgimg-5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教育处参赞窦春祥在开课仪式上代表使馆教育处对开班表示热烈祝贺。他说,近年来,中瑞两国教育交流方面稳步发展,民间交流更加活跃。在老师们的努力下,学习汉语的人数日益增加,与此同时,瑞典教师总体匮乏,尤其是汉语教师还不能完全适应汉语教学的发展,难度较大,老师们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所以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建设水平,远程培训课的开通为师资的培训提供了新的渠道。希望更多的老师参加进来,充分利用和分享远程培训课程提供的优质资源,促进各位的职业发展。

webwxgetmsgimg-4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领事部主任郭延航也在开课仪式上致辞。他说,通过华文教师远程培训可以为广大老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两国有时差,但是,通过网络交流,可以说是提供了一个火种,希望这个培训能对老师有所帮助。

webwxgetmsgimg-1

李晓梅说,今天由北京四中的李岩老师来讲第一节课听说读写,但以后还有30次课。课程结束后,会颁发中国华文基金会海外华文教师远程培训的证书。

webwxgetmsgimg-7

双方通过网络进行了合影。

webwxgetmsgimg-2合影以后,北京四中网校李岩老师进行了生动的《听说读写的课堂组织》课。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去年组团来过瑞典进行交流并决定举办远程教师培训课程。

出席开班仪式的还有瑞京中文学校校长王海琳女士,瑞典中文教师协会会长孙凯女士,新星中文学校校长詹晓女士和近30名来自瑞典各地的中文教师。

2016远程培训报名人数来自46所华校共122位老师。截至目前,远程项目共开课27个国家, 1050所华校参与。

文/陈雪霏, 图/吴明拍摄

两部中国影片在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获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今年的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有两部中国片子获奖:马楠的《老石》获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剧本奖。

img_1997王楠福(音译)的《Hooligan Sparrow》获最佳纪录片奖。

《老石》讲述的是一个司机路上救人送到医院,结果做好事的司机被要求出药费等等,惹上各种麻烦,其中阐述的是道德问题。

img_1992王楠福的《Hooligan Sparrow》讲述的是海南省有六个学生被老师绑架,施暴,当局企图平静该事件。王楠福冒着个人的危险揭露当地政府的腐败,激发人们的讨论和思考。影片批评妇联没有发挥好维护妇女权利的作用。

在2016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中,保加利亚,法国和德国的电影《无神》(Godless)获得最佳电影。该影片讲述的是一个护士为了自己的经济而虐待病人的恶性事件。

最佳首部电影获得者是《沙尘暴》(Sand Storm).最佳电影艺术奖《狗们》。

最佳女演员是保加利亚电影《无神》的女演员伊万诺娃(Irena Ivannova)。

斯德哥尔摩影响奖由韦恩.罗伯茨的《凯渧说再见》获得。尧天的电影《500米800米》也属于这个栏目的一部不错的片子。

FIPRESCI best film: American Honey by Andrea Arnold,《美国蜜》获得FIPRESCI最佳电影。

Stockholm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Francis Ford Coppola

斯德哥尔摩终生成就奖由教父导演Coppola获得。

Stockholm Visionary Award: François Ozon 斯德哥尔摩远见奖颁给了Ozon.

《尝试与错误》获得IFestival奖。

img_2002刘雨霖的《一句顶一万句》也在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上映了。

2016 Award Winners announced at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By Xuefei Chen Axelsson

STOCKHOLM, Nov. 19(Greenpost)–Bulgarian director Ralitza Petrova has received the Bronze Horse at the award ceremony upon the closing of the 27th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dsc_4923This year’s Stockholm XXVII Competition jury is producer Annika Rogell, directors Roland Vranik, Wayne Roberts and Frida Kempff, and actress Julia Ragnarsson.

The jury for the Stockholm Impact Award includes directors Sofia Exarchou, Alankrita Shrivastava and Mohammed Hammad. For the Stockholm Documentary Competition the jury members are directors Göran Olsson, Nahid Persson and Anna Persson.

The Stockholm XXVII Short Film Competition jury consists of directors Malin Erixon, Xander Robin and Michael O’Shea.

And for the FIPRESCI, Bettina Hirsch, Mihai Fulger and Murat Emir Eren.

Best film: Godless by Ralitza Petrova
The prize for Best Film goes to an astonishing masterpiece. This is filmmaking of the highest order and marks the arrival of a new great within cinema. A film that will forever live in the hearts and minds of viewers. It is a true work of art and, simply put, is one of the finest films ever made. Best film goes to Ralitza Petrova’s Godless.

Best first film: Sand Storm by Elite Zexer
An important film told with great authenticity and compassion, cinema and the world at large has a new and exciting voice with this film maker. The prize for Best First Film goes to Elite Zexer for her wonderful and wildly poignant Sand Storm.

Best director: Johnny Ma for Old Stone
In the wildly engaging and painfully relevant film, talent of the highest order is shown in full display. The prize for Best Director goes to Johnny Ma for Old Stone.

Best script: Johnny Ma for Old Stone
This script with marked intelligence, one man’s descent brilliantly unfolds in this important and terse moral thriller. The prize for Best Script goes to Johnny Ma for Old Stone.

Best cinematography: Andrei Butica for Dogs
Photographed with incredible restraint and a clear mastery of both artistry and craft, the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clearly delivers some of cinema’s finest cinematography. The prize for Best Cinematography goes to Andrei Butica for his cinematography of Dogs.

Best actress: Irena Ivanova, Godless
In this beautiful portray of a struggling woman we follow all her moves with suspense. The actress makes an incredible interpretation, which leaves the viewer almost thinking that she is living the life of her character for real, and we believe every expression that she gives us. Thanks to the her performance, we get a greater insight into the life of a vulnarable person in a corrupt society. The prize for Best Actress goes to Irena Ivanova for her work in Godless.

Best actor: Kévin Azaïs, A Taste of Ink
In this great debut film, we follow a remarkable portray of a young man’s struggle of finding peace with his father. This actor dares to show his most fragile sides in a vulnerable and clear way. He shines in all frames och carries the film through and through. This is an actor we want to see more of. The prize for Best Actor goes to Kévin Azaïs for his incredible work in A Taste of Ink.

Best documentary: Hooligan Sparrow by Nanfu Wang
Not long ago, filmmaking was exclusive for the privileged. Thanks to new technology some few rare talent are able cross the barrier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create a fantastic film. In a world speeding into nationalism and corruption we have an opportunity to meet a daring group of women standing up against a system that perpetuate sexual abuse on women and children. With a organic closeness and compassion to subject, seldom seen in the art of film, we are happy to reward Best Documentary to 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 of Nanfu Wang with the fantastic film Hooligan Sparrow.

Stockholm Impact Award: Wayne Roberts for Katie Says Goodbye
Katie Says Goodbye is a sensitive, layered and complex, coming of age story of a young American girl. The film displays a clearly female sensitive gaze, without sensationalizing Katie’s heart breaking story. It shows us the complexity of human nature and people and relationships, be they women or men, without judgment. The cinematic style of the film is fresh and subtle, and the performance of Olivia Cooke as Katie is compelling. It leaves you experiencing the innocence, the darkness, the vulnerability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lovable Katie. It is a startlingly brave portrayal of a young woman. Through its sensitive handling of the politics of what it means for a woman to have agency over her own body, it challenges age old stereotypes of women.

Best short film: Imago by Raymund Ribay Gutierrez
For the main prize, the film that stood out was for its raw fly-on-the-wall imagery, gripping story, and its roller coaster sense of morality. This film showed us a world we had never seen before, and some of its shocking imagery will stay with us for a long time. The winner of this year’s short film competition is: Imago by Raymund Ribay Gutierrez.

Stockholm Rising Star: Filip Berg
Rising Star 2016 is awarded to a young actor that can easily connect with the audience. He portrays his characters with openness, vulnerability and curiosity – his competence impresses, which has been perceived by the audience in his home country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ly. A ”sharp” actor, with a clear bright future at the screen.

FIPRESCI best film: American Honey by Andrea Arnold
A depiction of being young amongst a mid-western society. With an incredible soundtrack the film perfectly captures hope amongst hopelessness. This years International Critics Prize goes to American Honey by Andrea Arnold.

Stockholm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Francis Ford Coppola
This year’s Stockholm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winner is one of the greatest directors of our time. His films encapsulate their own era with perfect authenticity, yet remain equally relevant today. From Don Corleone’s epic and corrupt family enterprise, through the dangers of the surveillance society to the apocalyptic wars of the west, his prophetic images and powerful stories have defined cinema for generations. Forever will they provide a common language and inspiration for cinephiles all over the world.

Stockholm Visionary Award: François Ozon
This year’s winner of the Stockholm Visionary Award is the subversive and distinctly poetic François Ozon. With stylistic flair and precision, Ozon is a true master at looking into our inner, always with his trademark dark satire and an introspective looking glass that is passed on to the audience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film. The 2016 Stockholm Visionary Award goes to François Ozon.

1 km film-scholarship: Frida Kempff, Dear Kid
This year’s 1 km film scholarship goes to a director who believes in the power of the image, her scenes achieve a fine balance between mystery and emotion. Small details in her film bear great importance, the observant viewer is rewarded with complex characters undergoing a stormy inner drama.

iFestival Award: Trial and Error by Antje Heyn
Voted for by the 2015 Stockholm Film Festival audience.

 

影评:法国电影《17岁》在斯德哥尔摩电影节上映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同性恋的主题一直是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的一个鲜明的主题。前两年,由任贤齐主演的台湾电影就是描写同性恋和异性恋的。

但是,今年的同性恋主题更大胆,更公开。法国电影《17岁》反映的是一个白人军人家庭,男主人去了战场。女主人在家带一个儿子。不知什么原因,她也带一个来自农场的一个黑人的后裔。这个男孩儿和她儿子差不多年龄,就是长得更高大一些,粗犷一些。

结果,这对17岁的少年发生了恋情。尤其是白人男孩,看似柔弱,却主动想亲吻那个黑孩儿。二人甚至同床。这个镜头实在是大胆,开放。

然后,白人男孩和对方说,他不应该再呆下去。于是,黑孩儿回农场看望父母。但白人男孩又忍不住徒步来到乡下看他。

后来的悲剧是白人男孩的父亲在战场牺牲了。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但是,这却抵挡不了妻子和儿子那空虚的感情生活,让他们感到更痛苦,更难受。

有人问为什么斯德哥尔摩电影节的片子都是这么强调少数,弱势,充满负能量能?

或许这就是东西方人思维的根本不同。记得前林德格林儿童文学奖得主,澳洲的一个华人作家曾经说过,面对黑暗,我们需要把它放到聚光灯下,这样,就会照亮它。

就是说一个坏事一旦曝光以后,就会给人发出警示,避免重蹈覆辙,让人重见光明。这是基于全民的理性思维和自我负责。他们觉得民众不用象孩子一样去教,而是应该让民众去批评。说起来,感觉象文革的大批判一样。

斯德哥尔摩电影节給我的感觉就是以毒攻毒。外面的世界黑暗无边,阴雨连绵。影院里的电影恐怕比外面的还黑暗无助。然后,激发人们的深思,愤怒和你过的还没我好呢,这样一种感觉。彷佛如释重负。

有三分之一好片子,让人思考。有三分之一一般的片子。也有三分之一真的是很烂。烂到你看半道就看不下去了,想吐,想逃,然后就离开。

当然,好片子很多时候也是很黑暗的,但是,从音乐,背景等能感觉初一部电影好还是不好。另外大的题材和主题也往往能让人感受到它的重要性。

 

影评:美国电影《一个国家的诞生》在斯京电影节上映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继去年的《12年为奴》影片之后,今年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依然是反映美国早期对黑奴的残酷迫害。

笔者只看到了结尾的部分镜头,但已经惨不忍睹。很多黑人都被吊死。一个黑奴的妻子说,这里在杀戮我们,仿佛不把我们杀尽就不罢休似的。

果然,不久她的丈夫就突然被白人抓住,而且是众矢之的,就仿佛是耶稣基督被罗马执政官判决的时候,大家都说杀死他一样。白人们群情激昂,都要绞死他。

最后,黑人被绞死。其它的黑人留下了眼泪。这也是活生生地对美国早期违反人权的真实写照。他们对待黑人,根本就不像是对待人。他们把黑人就当成是牛马一样。

而一个国家的诞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打了一场全国的南北战争,解放了黑奴,诞生了一个新的国家。

当然,众所周知,黑人在上个世界50年代依然遭到歧视,所以,才出现了马丁路德金。

影评:法国电影《一个女人的命运》在斯京电影节上映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法国电影《一个女人的命运》日前在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中上映。

该片反映的是十九世纪中叶一位法国妇女的命运。这个叫让娜的女人从小时在尼姑庵里长大的。后来成年了才回到父母那里。父母很快給她介绍了一个对象,就像中国的七大姑八大姨一样,是拐弯抹角的远房亲戚,虽然穷点儿,但是是知根知底的农民,有土地。小伙长的也帅气。见面不久就和让娜粘上了。所以,他们很快就结婚了。

结婚以后,让娜的一个尼姑庵同学无依无靠,写信给她,愿意当她的仆人,每天给他们夫妻做饭,操持家务。让娜很快生了一个儿子。

自然,女人怀孕期间,丈夫就和这个仆人发生了性关系。只要需要就互相往来。后来被让娜发现。让娜父亲是个牧师,在神面前,他要求女婿忏悔,请求妻子的原谅。在父亲的劝说下,让娜原谅了丈夫。

然而,丈夫很快就和邻居的媳妇偷情。让娜到当地神父那里去说,神父说,你应该告诉邻居的丈夫。让娜说,如果我说了,就会出人命。神父说,但是,如果你不说,你就是不诚实。就是撒谎。最后,神父去告诉了邻居的丈夫。当然,那个丈夫到乡间小屋把这对狗男女通通杀死了,然后,他自己自杀了。

此后,让娜就和仆人一起把儿子养大。中间不免有各种娇生惯养,导致孩子学业很差。

高中毕业就找了女朋友,到英国去发展。但是,到了伦敦以后,就经常给母亲写信说他缺钱。最后,导致家庭几乎破产,所有的好房子都被抵债了。好在,最后,儿子保罗也生了一个孩子,最后把孩子抱给了母亲。自己依然在外面闯荡。

该片也是采取回忆的方式进行的。

影评:美国电影《愤怒》在斯德哥尔摩电影节上映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美国电影《愤怒》(Indignation)在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期间上映。

由詹姆斯.沙姆斯导演的《愤怒》反映的是上个世纪五十年DAI朝鲜战争后美国青年的爱情观和不同时代人的代沟问题。

一个卖肉的店老板的儿子到俄亥俄州大学去读书。父母望子成龙,从出发那天起就嘱咐儿子要注意不要和女孩儿来往,专心学习。到学校以后,儿子很敏感,很专心学习。

但是,还是禁不住美女的诱惑,借同寝室的同学的车带着心爱的欧丽薇亚(Olivia)一起出去兜风。最后,欧丽薇亚給他口交了。他觉得可能是因为她父母离婚的原因。回来和同学谈论此事,大家都有点儿不好意思。

隔了一段时间不见面,女孩儿在图书馆找到男孩儿,问为什么不见面了,是否觉得她是个贱货。他否认,但她还是很生气。她坦白说,以前确实在喝醉了的情况下有过不正当行为,但那是因为喝酒了。后来她甚至割腕自杀但未遂,被救了过来。

后来,男生还是继续和她来往。他生病住院时割了阑尾。她到医院去看他,再次在病床上給他撸了。

这时,护士看到了。随后,男生母亲也来了。母亲是个强势女人,她坚决要和父亲离婚。一个强势女人,往往有个看起来懦弱的儿子。她对他格外的爱护,导致他为母命是从。母亲说,你要考研,要当全国有名的大律师,你不能和一个这么主动,甚至轻易自杀的女孩儿来往。

随后,她在门外也对女孩说了不许来往的话。从那以后,男生再也没有女生的消息了。他从校长那里得知,女孩随后精神崩溃,被送到医院住院了。他后来参加了战争,上战场受伤时,他说,那是他遇到的最美的女孩,也是爱得最深的女孩。

影片开头和结尾都是那个女孩老年时坐在轮椅上的镜头。

该片笔者先看了后半部,昨天又看了前半部的开头部分。发现感觉有点儿象我们80年代上大学一样。父母老师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地告诉你就是不能谈恋爱。而那些谈恋爱的人也是如履薄冰,对方有一点儿风吹草动就要寻死上吊或自杀。身边就有两三例,真人真事。

现在想来,青春期真是一个非常敏感又不太成熟的时期。包括后来的马加爵,据心理学家说,他其实是因为在校外有性行为才导致非常愤怒和怨恨,是那种怕羞辱的感觉让他动了杀人的念头。

确实,很多年轻人第一次如果弄不好,都有寻死上吊的心理压力。但是,随着人们的思想逐步开放,这种事情反而越来越多,也就见怪不怪了。

随着避孕工具的发明,女人坊佛卸掉了很多负担。到现在,倒是出现另一种极端就是性行为太多,到年纪大了,有可能怀孕生孩子受影响。因此,如何把握青春,把握爱情与婚姻,把握好适时生孩子的问题,还真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有的人梦想女人洁白如雪。有的人希望所有的女人都为他所用,有的人整天在外面和别的女人鬼混,老婆却在家里闲置。或者恶劣的是老婆和别人鬼混,最后,导致婚姻破裂,孩子遭罪。

该片开头在宿舍放了一段共产主义的歌曲,那就是中国国歌,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50年代,美国当然是反共产主义的。宿舍里的另一个室友喜欢莎士比亚,所以就把中国国歌以西洋唱法唱了出来。但现在看来,只感觉人们对中国还是关注的。

这部片子也让我想起瑞典的著名作家扬.伊右的小说《疤痕》,反映50年代的父母对子女的要求还是非常保守和老旧的。或许这才导致了后来的嬉皮士。不过总的趋势是年轻人的成长就象人生的冒险,很多人都是从错误中学到了正确的方式,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

陈育明大使出席中国——北欧关系研讨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据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网站消息: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11日出席中国-北欧关系:机遇与前途研讨会。

11月11日,瑞典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SDP)在斯德哥尔摩举办了“中国——北欧关系:机遇与前途”研讨会。瑞典前外贸大臣海尔斯特伦及北欧国家专家学者和驻瑞外交官等60余人出席。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和使馆外交官出席了研讨会。

陈育明大使在题为《平等互利,结伴同行》的致辞中指出,中国与北欧友好合作基础深厚,特别是近十年来关系快速发展,中国与北欧国家双边关系稳步推进,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中国已成为北欧最大进口商品来源地和欧盟外第二大出口市场。展望未来,中国与北欧优势互补及战略需求高度契合,次区域合作前景广阔,双方在气候变化、绿色经济发展、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北极、社会治理等领域合作潜力很大。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北欧次区域合作的重要机遇、问题与挑战进行了热烈讨论,对北欧与中国加强协调,进一步促进在经济、社会福利、环境与气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与会者表示,北欧与中国可进一步加强地方合作,波罗的海环境治理经验可助力中国湖泊治理,中国与北欧在社会保障领域可以互学互鉴。中国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投入已经开始取得收获,北欧应抓住机遇加大与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

瑞典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所是瑞典知名智库,致力于全球安全问题与发展政策的研究。该所2016年10月成立了中国研究中心,旨在推动瑞典、北欧乃至欧洲对中国的了解。这次研讨会是该中心举办的重要主题研讨会,会上发布了该所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北欧关系:机遇与前景》(中英文版),受到高度关注。

来源:中国驻瑞典大使馆。

视频:专访中国香港电影《500米800米》导演尧天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中国电影《500米800米》的导演尧天正在斯德哥尔摩参加国际电影节,14日中午,本网记者陈雪霏在斯德哥尔摩国王花园酒店的新闻中心采访了他。

我未来要死在哪里?这是个问题。

记者:尧天,欢迎你来接受北欧绿色邮报网和北欧中华网的采访。首先,我觉得这部电影在斯德哥尔摩放映之后还是很受欢迎的。观众印象深刻。我看完电影之后,也问了一些人,她们觉得电影很美,很漂亮。首先想问你一下拍这部片子的背景是什么?怎么想到要拍这么一部片子?

dsc_4941尧天:大家好!很高兴能在斯德哥尔摩电影节参映这部影片。也很开心大家看完这部影片之后也表达更多的关注。创作这部影片的初衷是因为我本身也是80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那时候,我身边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他们有的是政府上班的公务员,有的怀孕之后,为了生第二胎,必须要失去自己的工作,包括自己所有的一切,社保医保所有的一切,就是牺牲特别大。所以说在那种情况下,很多人就放弃了生第二胎。但是,也有更多的人,迫切地想要第二个孩子,因为大家也知道,中国不仅是一个传统的人口大国,同时,很多传统观念中的重男轻女的情况也比较多见。如果第一胎是女孩的话,就非常想要个男孩。这种情况也比较多。甚至为了二胎,三胎就要到处去躲。到2016年,中国正式放开二胎,那么这段往事都已经成为历史了。我觉得把它给展现出来就很有意义,让更多的人去反思。去想象这段历史,从中得到更多的思考。

记者:就是说因为政府放开了二胎政策,也就鼓励你来认真反思这个,之前是不是有很多顾虑?

尧天:是,之前大家都知道这是属于非常敏感的一条线。现在政府也放开了,也开始反思,也开始客观地报道这个事情,给更多人一个选择的可能性。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导向。也是很好的一个事儿。 在这个节点上我就觉得把这个事拍成一个影片,就很有文化价值。

记者:对于父辈来讲,当时肯定有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经历,但你作为80后独生子女,你觉得有哪些好处和弊端?

尧天:从好处方面说,就是家庭的教育投入会集中在这一个孩子身上,会优生优育,会更多地把她/他教育好,把他/她培养好,这确实是好的一方面。不好的方面是,因为过多地把情感关注到她/他一个人身上,他们就无法去分享了,无法和兄弟姐妹分享了,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孔融让梨,但现在就没有孔融存在了。因为这所有的梨都是我的。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感受。

记者:回到影片上,你是怎么找到这个例子的?

尧天:我当时到当地去采风,和当地一个领导边走边聊,他跟我说,你看我们当地啊,就这么一座山,山上的很多人想法都不一样。山上的人就想多生孩子,因为晚上没有什么事情干。山下的人就拼命地挣钱啊,努力啊,奋斗啊,就觉得孩子太多,压力太大,不能要太多的孩子。所以当地的计划生育政策是真实的,就是海拔800米以上的政策,跟800米和500米之间的,和500米以下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这个故事的根本,这是基于政策的真实。也是中国特有的政策现象,中国人多,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政策,根据这个出发点,我觉得这个很有趣儿。所以,就想着把三峡的文化含进来,长江是生命之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再加上搬迁涉及很多价值观念的东西,象故土,亲情的割舍,流失,很多东西都包括在里边,反映人性的故事。

记者:所以,你这部片子不像《一句顶一万句》是根据刘震云的小说来改编的。这是你自己编的,是吧?

尧天:对,这是我自己编剧。我自己写的剧本。

记者:从Idea,到剧本,到拍摄都是你自己做的。

尧天:投资也是我自己。

记者:哇,那你给我们介绍介绍你自己吧。

尧天:这个故事的根本就是当地领导的一句话。那是2007年的时候。

记者:就是说你的灵感就是从那时候来的。

尧天:对,当时我就一直想拍这个故事,也跟很多人聊了这个故事,很多人都说这是个好故事,但是不是风险太大,所以,就一直拖到2010年的时候,我把剧本做完了。2014年在湖北宜昌的三峡库区拍摄的。我来来回回去了当地三次采访,和老百姓聊,把这个故事植于老百姓生活当中去。

记者:这个地方是当初领导说一句话的地方吗?

尧天:不是,领导说一句话是在重庆綦江县,拍摄是在湖北宜昌。

记者:你出生在哪儿呢?

尧天:我出生在安徽。安徽泗县。泗县在过节或者农闲的时候人们就出去要饭唱戏。当年那时候也经常发大水,所以,我们也有那种经历。

记者:这说明你是有亲身经历,有那种感受,人说八年磨一剑,你等于是差不多十年创作了一部作品。在这之前,你是做什么的呢?有什么背景呢?

尧天:我是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的是电影导演专业。以前拍的片子多是宣传片。拍过数字电影。不能说好与坏,就是不像我现在拍的这部片子能够很真实地反映人群,原来拍的有宣传的意味。

记者:我注意到拍摄过程中人的脸部不是特别突出,故意的模糊或者是稍微远距离,你是不是全部用的群众演员?

尧天:所有的演员都是非专业演员。很多都是就地取材。都是在山区里找到的老百姓。他们平时生活就是那样。就是生活中的那样,因为他/她不会塑造,只会还原。你给她讲当时是怎么做的,你不用说,她自己就来了。

记者:你现场进行了很多创作。

尧天:现场加了很多东西,我们到一个地方如果不把当地文化给抓起来的话,那么这个电影拍出来不会感人的。因为它是强植性的戏剧性。包括山里边那些拆房子,那种拆法都是当地老百姓特有的拆法。到一个节气,他们要换瓦。

记者:张老头立即上吊了,这个是真事吗?

尧天:象老张这种人,生活中我见了很多。他有他的价值观念,他上山下乡,那个年代的人很单纯,你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而且是无私地去做。但老张最早是抗美援朝的,打过仗的。肩上是有勋章的。他一辈子获了很多荣誉。结果,从朝鲜战场上回来,又去上山下乡。他又响应国家号召去植树造林。这回植树造林他又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乡了。真正把根扎下来之后,我又要搬走。到底我要去哪里,我的根在哪里,我是谁?我未来要死在哪里?他的根完全失掉了。他的一切就象水里的浪花一样,最后,他想,我就要死在这里。最后,他决定,我宁可死,我也要把我的根扎在这片土地里。

记者:还有一个镜头,非常真实,红芬被抬到车上了。但当村里人拦他们的时候,村长说,放人。这个给人印象深刻。

尧天:这是真实的。为什么大家都拦它,当时大家都怕摊上这种事。红芬的嫂子告密。其实,这在生活当中是很常见的。我接触过身边很多这种情况,一个妇女怀孕了,不用说回她嫂子家,就是回她娘家,她娘家也不同意回来,我可以给你钱,我可以给你粮食,但你千万不能回来,你要回来,我们全家都完了。你要走得远远的。我见不到你我会想念你,你是死是活我都会挂念你,但你不要来,你一来,我们全家都会完了。这个很真实。

记者:她们有一种羞辱的感觉?

尧天:不是,她一来会牵连家人的。这个政策是对群体的。你一人有事,你们全家都遭牵连。这些人都去拦车,也不是见义勇为,其实,那帮人家里也有很多是怀了孕的。他们必须要拦,因为如果红芬被带走了,她的下场就是他们大家的下场。从这个出发点,车上的人说放人,也是从自身考虑的。如果不放,他也得被收拾掉。

记者:这还体现了这个男人的一点人情味。但是,紧接着漂亮的妇女主任,应该有人情味,但却非常冷漠。

尧天:这里就是反衬。本来女性是应该有人情味,但在那种政策下,被迫放弃自己的善良和母性,而去惩罚另外一些违规的妇女。这个妇女主任就是这样,她也说了,我无所谓,但你们所有人的乌纱帽都要丢掉。这是一个反衬。

记者:还有一个比较感人的就是老孙头儿,为了孙子,本来不愿意下山来,但还是很快就下来了。

尧天:这个人物就是等于,他要下来就等于他要放弃他的孩子。这是片中一个很重大的立意。他的孩子就在那窑里。那个窑就象子宫一样,在那烧着瓷娃娃,那瓷娃娃就是老孙的孩子。老孙为了孙子,就放弃了自己的孩子。他已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所以后来他没有想到,他就说了一句话,我捏了一辈子的泥人,我都捏不住这一条命啊!在他心里,那条命已经丢掉了。所以,他就下来了。

记者:但是红芬和她女儿又特别喜欢下山,这也是非常真实的。

尧天:这就是这种角色的迷失。她觉得眼前看到的是很好的。但是有很多未知的东西导致她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其实,片子里很多人物都是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但是,就是为了这个生命,所有的人凝聚到一块去了。都是在迷失。看,卫东是一个多么懦弱的男人,到最后,我结扎。为了换取不要追查老婆。就当是惩罚我了。这在政策当中也是可以的。

记者:这也反映了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什么事都能想出办法。就是在这种纠结中,眼泪哗哗的,但最终,问题也就这么解决了。

尧天:都能变通。就是太极拳嘛。怎么着都能打来打去。

记者:这也能反映出来,计划生育这个政策实际上一开始我们都觉得特别对,后来又觉得特别不对。后来经过时间的冲刷,又拨乱反正了。这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

尧天:对,这也反映了中国的民主进程吧。中国好多事情就是摸着石头走的。她没有什么可以效仿的,苏联已经垮台了。没有老大哥,只能自己走,所以好多东西对与错都是在进步。

记者:你下一步有哪些计划呢?

尧天:我下一步有几部片子。都与数字有关,一部叫《18里河》讲的也是关于人在社会中迷失的故事。然后,还有一个《三线三峡》讲的是,大家也都知道,当年有个三线建设。有很多高尖端的人才聚集到三线城市,这是出于战略考虑。但是这个题材太大了。我现在资金都做不到。再拍几部之后,再拍这个,但这部片子肯定会很好看。就有点象南斯拉夫的导演酷斯拍过一部《地下》。就类似那样的感人故事。

记者:祝你未来更成功,多拍些真实地反映中国社会的这种片子,我觉得是非常感人的。不光感动中国人,也感动全世界的人,也能让世界的人真正了解中国到底是什么样,也能通过普通人的生活了解中国。再次表示祝贺。谢谢接受我们的采访。

尧天:谢谢!

尧天有自己的电影公司,尧天的意思是尧天舜日,天下太平的意思。

他说,他才拍三分之一的故事,后边其实还有三分之二的故事没有真正拍进去。或许以后如果能找到投资商,还可以继续拍上海和北京的故事。

《500米800迷》19日周六下午两点在ZITA1最后一次上映。

图文/摄像 陈雪霏

影评:美国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在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上映

北欧中华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美国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日前在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期间上映。

img_2004该影片反映了靠海边的曼彻斯特小镇的蓝领工人帕特里克的艰难生活和不幸。

帕特里克是家中最小的一个男孩,比较贪玩儿,任性,所以也没有上过大学。长大以后就在一个酒吧里工作。他有个漂亮的妻子,有两个孩子。日子过得还凑合。

影片全部用回忆的倒叙方式进行。开篇就是他在酒吧工作,没说两句话,就出手打人。原来这背后发生的事情让他喘不过气来。

他先是带着朋友在家里喝酒,然后玩儿到凌晨两点还在大喊大叫,她老婆生气了,出来让他们保持安静,因为有孩子在睡觉。结果大家不欢而散。

他很喜欢孩子。经常边带孩子边做饭。有一次把锅都烧糊了,还不知道。倒是女儿说闻到了烧焦的味道,他才意识到,避免了一场大火。但是,这种恶运最后还是发生了。

事后他到警察局坦白交代时说,他到楼上看到孩子们睡觉的屋子很冷,于是,他决定到楼下壁炉生火。他生了火以后,又发现需要到外面去买一样东西。他没等火灭就出去了。外面数九寒天,冰天雪地。他好不容易经过一个小时的步行,通过有冰雪的森林回来后,眼前看到的却是快要全部烧塌的房子。两个孩子都死了。妻子被救出来,悲痛欲绝。

帕特里克哀莫大于心死,几乎说不出话来。但恶运并没有放过他。他的大哥突发心脏病60多岁就死在医院里。他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到医院以后,他要求看看他哥哥的尸体。他被允许看了。悲伤的情绪立即呈现。

就在他自顾不暇的时候,接到律师的召唤,原来他哥哥要把16岁的儿子托付给他抚养。留下了房子和一些钱,但是,这个大男孩已经开始和女同学约会了,这个叔叔就象司机一样给他开车,照顾他生活。同时,得不到侄子的尊重,因为他一无所有了。他满肚子的悲愤和伤心,无处诉说。所以,记忆力减退,经常爱发脾气,什么都不对劲。

最后结局是他把侄子送到华盛顿的另一个愿意领养这个孩子的亲戚那里。希望过几年,孩子成年了,有资格考驾照了,他们也就都完事大吉了。

相比去年反映乞丐生活的影片,今年这部片子反映了正常人的艰难生活,帕特里克遭遇的不幸也代表一小批遭遇不幸的人的生活。而这个不幸,在冷冰冰的制度面前和社会习俗面前,造成这个个体无限的悲哀与愤怒。又无法发泄,无处发泄。他还必须保持自己一个良民的身份。但是他的生活真是祸不单行。

影片通篇都是象斯德哥尔摩11月份这样的阴雨天气,让人几乎窒息,没有一次出现灿烂的阳光。即使是他们到海上开船玩儿,也没有太阳,都是阴雨天气。

看完这部电影,很难想象美国一切都那么美好,一切都那么阳光灿烂。笔者也不能理解在美国的什么地方能找到这么阴沉的地方。这种天气往往可以在英国和北欧出现。不管怎样,它反映了这个小镇上的帕特里克一家的不幸和挣扎。给人印象深刻。Casey Affleck主演,刻画了一个尽力在生活中负责任的一个中年男人。

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9日开幕,将持续到11月20日结束。

影评:《抵达》-一个北欧导演的科幻

北欧中华网报影评(评论员陈雪霏)--影片以一趟语言课开头,但是在数字时代,学生们大多有手机。课堂上有电视。img_2005正当老师要讲葡萄牙语的时候,一个学生说,老师请你打开电视。老师打开电视,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在播放UFO降临到地球。美国FBI开始调查。老师是个语言学家。下班刚到家,被FBI请去当翻译,因为她曾经为他们当过翻译。

她和这些特工一起来到UFO所在地,应邀接近UFO。UFO是一个类似大象一样的动物。手会画圈,会喷雾,感觉象西游记里的72变。语言学家和FBI一起穿上太空防辐射服一起来到UFO面前。当然UFO是一个圆柱形的物体悬在空中。

UFO中的生命象一个巨象。语言学家试图和他交流,说出自己的名字等等。接触了几次,语言学家把帽子摘掉了。并走进不明飞行物,与其对话。回来后,她接受体检,未发现辐射物质。于是他们轻装上阵。女语言学家破译UFP说的是武器。听说是武器,人类有些着急。当时美国FBI的人就要向UFP射击。同时,他们与俄罗斯和中国联系。希望共同对付敌人,UFO。

但是,俄罗斯失联了。中国有个程将军下令要单独采取行动对付UFO。东海海军已经准备出发。

此时,语言学家决定冒生命危险进到不明飞行物里面单独与他们接触。结果她到UFO底下时,她被一个小器皿接了进去。她和他们继续详细交流,发现UFO说他们是来地球上给人类送武器的,这个武器不是真的武器,而是帮助人类解决问题的。3000年后,他们将需要人类的帮助。

然后,她被放了出来。放出来以后,她说了这些话,但是,FBI人员还是在准备应急,因为他们发现中国要采取行动了。此时此刻,语言学家决定给程将军打电话。她碰巧拿起了她的老板的电话。迅速找到程将军告诉他UFO是来帮助人类而不是和人类战斗的。于是一场战争避免了。

程将军下令战舰回港,刀枪入库。于是,UFO飞到中国上空,把雾霾全部收走了。中国人重新见到了湛蓝的天空。

语言学家因为破解了外星人的语言而出版了一本书,并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程将军特意赶来。他说,他之所以来,是因为他接到了她的电话,说这,亮出土豪金手机。他对她的情报表示感谢。

影片充满了理想主义的科学幻想和美好梦想。他们相信中国领导人是明智的,如果他们能得到真实的信息和正确的建议。人类也是可以和大自然交流的。

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将放映将近200部电影,持续到11月20日。

影评:《黑风》-世界并不美好

北欧中华网影评(评论员陈雪霏)--伊拉克导演侯赛因.哈桑导演了《黑风》。影片反映的是在伊拉克.库尔德和叙利亚交界的三角地带,居住了一大批难民。他们在难民营里生活。青年雷克和父母一起到女孩培露家去求婚。

img_1999正当二人想结婚的时候,突然遭到ISIS蒙面武装分子的袭击。躲到寺庙里的10多个姑娘都被武装分子抓了出来。她们被糟蹋后又被卖给了别人。

经过千难万险和枪林弹雨,雷克找到了培露并把她带回家。但是,在难民营里,也像一个个小村庄一样,亲戚朋友,邻居都纷纷议论培露的遭遇。

培露回家后,一直不说话,精神恍惚。洗完澡,烧掉那些旧衣服,就跑出去了,想跳河。被雷克追了回来。经过调养,雷克本来和培露已经约了一次会,给她个珍珠项链,准备要结婚了。

不久,她又晕倒,送到医院,医生说她怀孕了。

母亲听说以后,没有告诉父亲,而是找一个妇科大夫或者是老娘婆,给培露喝一碗药,然后,就用绳子勒,让她趴下,压肚子,培露被折磨得死去活来。

雷克的父亲感觉家族受辱,声言有生之年不能让儿子娶这样的媳妇。

雷克因为父亲的执拗,也几乎要放弃了。培露知道后,逃离帐篷来到悬崖边,想再次跳河。雷克忍不住又去找培露,发现她不在,就立即去外面找。直到来到悬崖边看到了她。她听到他的喘气声,慢慢回过头……影片到此就结束了。

笔者以为影片反映的是一方面,ISIS依然十分猖獗造成平民百姓生灵涂炭。另一方面,封建思想依然束缚了当地的男男女女。这个杀手更厉害。它让男人抬不起头,女人更是要寻死上吊。去年,有一部电影反映的是一个妓女和几个妇女反抗男人的束缚。但是,这部片子让所有人都万分难受。主要原因是战争,冲突造成的精神创伤。

从这部电影看,仿佛回到了解放前。这些人又很迷信,说这是因为这里刮了一股黑风。培露经过各种方式把自己洗干净,结果又发现怀孕了,真是无处可藏。影片让人深思,也应该让男人们明白,在那种情况下,是否可以不折磨自己人。但问题的关键还是应该有一个和平的环境,要抓革命促生产。要有自己独立的国家,要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这些人光靠联合国难民署也不行,应该象解放军那样,重新恢复生产。休养生息。透过电影,人们也可以看出,战争冲突造成的后果真是后患无穷啊!

影评:《公民》之路无坦途

北欧中华网影评(评论员陈雪霏)--匈牙利影片《公民》讲述的是一个来自非洲的难民在难民营里生活,他身边还有一个年轻女子,带一个孩子。

img_2003但是,他在外面遇到一个叫玛丽的白人女子,两个人情到深处就睡到了一起。但是,旁边的房间就是另一个年轻女子。玛丽希望能和这个黑人结婚。当然对方也希望结婚因为这样可以留下来,拿到公民身份。

他甚至想介绍这个女子和一个当地男人结婚,假结婚,拿到居留以后也可以离婚。

不想玛丽报了警。经常半夜来搜查,把那个女人和孩子都带走了。男人知道以后,把玛丽也捻走了。最后,他收到一封信,到另外一个小镇去。

影片反映的是难民变公民的道路是漫长而复杂的,期间有太多的无奈。而那个女人和孩子,后来还是被遣返了。

不过,这好像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的床戏。从节目预告看,电影节期间也有好几部影片都是反映黑人白人婚姻的。尽管现实当中有很多这样的家庭,在电影中,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于11月9日开幕将于20日闭幕。期间各大影院轮流上映200多部片子。

影评:美国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在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上映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美国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日前在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期间上映。

img_2004该影片反映了靠海边的曼彻斯特小镇的蓝领工人帕特里克的艰难生活和不幸。

帕特里克是家中最小的一个男孩,比较贪玩儿,任性,所以也没有上过大学。长大以后就在一个酒吧里工作。他有个漂亮的妻子,有两个孩子。日子过得还凑合。

影片全部用回忆的倒叙方式进行。开篇就是他在酒吧工作,没说两句话,就出手打人。原来这背后发生的事情让他喘不过气来。

他先是带着朋友在家里喝酒,然后玩儿到凌晨两点还在大喊大叫,她老婆生气了,出来让他们保持安静,因为有孩子在睡觉。结果大家不欢而散。

他很喜欢孩子。经常边带孩子边做饭。有一次把锅都烧糊了,还不知道。倒是女儿说闻到了烧焦的味道,他才意识到,避免了一场大火。但是,这种恶运最后还是发生了。

事后他到警察局坦白交代时说,他到楼上看到孩子们睡觉的屋子很冷,于是,他决定到楼下壁炉生火。他生了火以后,又发现需要到外面去买一样东西。他没等火灭就出去了。外面数九寒天,冰天雪地。他好不容易经过一个小时的步行,通过有冰雪的森林回来后,眼前看到的却是快要全部烧塌的房子。两个孩子都死了。妻子被救出来,悲痛欲绝。

帕特里克哀莫大于心死,几乎说不出话来。但恶运并没有放过他。他的大哥突发心脏病60多岁就死在医院里。他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到医院以后,他要求看看他哥哥的尸体。他被允许看了。悲伤的情绪立即呈现。

就在他自顾不暇的时候,接到律师的召唤,原来他哥哥要把16岁的儿子托付给他抚养。留下了房子和一些钱,但是,这个大男孩已经开始和女同学约会了,这个叔叔就象司机一样给他开车,照顾他生活。同时,得不到侄子的尊重,因为他一无所有了。他满肚子的悲愤和伤心,无处诉说。所以,记忆力减退,经常爱发脾气,什么都不对劲。

最后结局是他把侄子送到华盛顿的另一个愿意领养这个孩子的亲戚那里。希望过几年,孩子成年了,有资格考驾照了,他们也就都万事大吉了。

相比去年反映乞丐生活的影片,今年这部片子还是反映正常人的艰难生活,只是这个帕特里克遭遇的不幸也代表一小批遭遇不幸的人的生活。而这个不幸,在冷冰冰的制度面前和社会习俗面前,造成这个个体无限的悲哀与愤怒。又无法发泄,无处发泄。他还必须保持自己一个良民的身份。但是他的生活真是祸不单行。

影片通篇都是象斯德哥尔摩11月份这样的阴雨天气,让人几乎窒息,没有一次出现灿烂的阳光。即使是他们到海上开船玩儿,也没有太阳,都是阴雨天气。

看完这部电影,很难想象美国一切都那么美好,一切都那么阳光灿烂。笔者也不能理解在美国的什么地方能找到这么阴沉的地方。这种天气往往可以在英国和北欧出现。不管怎样,它反映了这个小镇上的帕特里克一家的不幸和挣扎。给人印象深刻。

斯德哥尔摩国际电影节于11月9日开始到20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