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邦尼家族基金会投资委员会主席托尔•邦尼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11月22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邦尼家族基金会投资委员会主席托尔·邦尼夫妇和瑞典友人约翰松夫妇,使馆经商参赞韩晓东等参加会见。

崔大使介绍了当前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施绿色低碳经济所做努力和取得的成绩,希望邦尼家族发挥自身影响力,推动双方加强交流与互动,增进两国人民友好,为中瑞两国务实合作营造良好氛围,助力打造新合作亮点。大使馆愿为邦尼集团在华开展各领域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托尔介绍了家族200多年的发展史,强调家族业务立足长远,注重打造世界品牌,表示吉利沃尔沃等企业是两国成功合作的故事,愿积极探寻与中方开展出版发行和教育领域合作,期待未来中瑞合作前景更加广阔。

瑞典邦尼家族是瑞典主要家族集团之一,所创建的邦尼集团业务涉及电视、报纸、电影、图书、广播、数字媒体、房地产等领域,在美国、英国等18个国家拥有近180家子公司。集团旗下发行《今日工业报》《每日新闻报》《快报》等瑞典诸多知名报刊杂志。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夫妇应邀访问斯德哥尔摩未来国际学校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陈雪霏

据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消息,11月10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夫妇应邀访问斯德哥尔摩未来国际学校,考察该校教学情况,并同该校校长麦克唐纳德等进行了友好交流。

崔大使赞赏未来国际学校开放式、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介绍了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关情况。崔大使表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大使馆愿为加强中瑞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作出努力。希望未来国际学校鼓励同学们积极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做中瑞友好的小使者,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做出贡献。

麦克唐纳德校长热烈欢迎崔大使一行,对中国大使馆关心支持该校发展表示感谢。麦并向崔大使介绍了该校的教学理念、课程设计和未来规划,表示愿与大使馆加强联系,期待与中国学校开展交流合作。

参观期间,崔大使一行观摩了多年级数学、英语等学科现场教学,观看了该校五年级学生精心准备的手鼓演奏等文艺节目,并同学校师生亲切互动。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汉学家罗德堡等人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11月1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汉学家罗德堡、弗雷斯科等人。

崔大使感谢汉学家们为增进两国人民了解和友好所做工作,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擘画的国家事业未来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内涵。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中国自身发展和全民共同富裕的同时,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发展将为全世界带来巨大机遇,发展成果将惠及各国人民。

崔大使表示,中瑞两国在文化上共鸣相通,在经贸、科技、环保等多个领域优势互补,两国开展交流互鉴、务实合作有着坚实基础和广阔前景。希望瑞典汉学界继续推动两国跨文化交流,不断凝聚瑞典汉学力量,进一步增进两国文明互鉴,促进中瑞两国在彼此发展中双向受益、互利共赢。

汉学家们表示,将继续把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介绍给瑞典民众,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为两国友好多做贡献,推动两国合作不断发展。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老广交”彭皮诺•可可扎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10月21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英特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创始人、“老广交”彭皮诺•可可扎。

崔大使高度赞赏可可扎多年来为促进中瑞经贸往来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可可扎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也是中国人民和广交会的老朋友,希望其多向各界朋友介绍中国情况和对华合作的成功故事,使大家客观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经济,更多关注双方合作成果,不断增进中瑞两国人民友好。

可可扎深情回顾了56年来与广交会合作的点点滴滴和在中国各地参观访问的感受体会,表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令人印象深刻,将继续参加下一届广交会,把更多中国商品进口到瑞典市场,为两国经贸合作和人民友好多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可可扎先生自1966年第一次参加广交会,迄今已连续参加100余届,曾荣获广交会“百届辉煌杰出贡献奖”,并被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在瑞中资机构业务交流会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在瑞中资机构业务交流会

2022/10/14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10月14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在瑞中资机构业务交流会,使馆经商参赞韩晓东陪同出席。

崔大使听取了有关中资机构负责人关于疫情防控、应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在瑞经营发展规划等内容的工作汇报,介绍了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中瑞双边关系、经贸合作现状,充分肯定在瑞中资企业克服各方面困难为中瑞经贸合作做出的积极贡献,要求各中资机构在当前阶段认真抓好境外安全生产,切实防控各类风险,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依法合规经营,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讲好中国企业的故事,为中瑞经贸关系的发展多做贡献。

各有关中资机构负责人表示,将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等各项工作,加强中资机构人员和项目安全,推动中瑞经贸务实合作取得更多成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前一天,10月13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上汽名爵在瑞典第一万辆新车交车仪式。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接受瑞典《聚焦中国》杂志专访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陈雪霏

据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消息,近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接受瑞典《聚焦中国》杂志专访,全文如下: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您的背景,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接受教育情况和当前家庭状况。

崔大使:我来自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在河北省出生,在四川省长大。我研究生读的是经济学专业。我有一个儿子。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对外国及外国文化感兴趣的?您是如何成为外交官的?

崔大使:我从小就对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充满好奇。小时候的一个梦想是希望长大后能有机会到世界各地看一看,同时让世界能更好地了解中国。加上我大学本科时学习的是外语,所以就选择了外交工作。

记者:您之前在哪些国家常驻过?您认为这些国家与瑞典有什么不同?

崔大使:在来瑞典之前,我还在埃塞俄比亚、美国和安哥拉常驻过。埃塞俄比亚是我第一个常驻的国家,我对它有特殊的感情。那里的东非大裂谷、拉利贝拉教堂等景点非常壮观。虽然当地经济不算发达,但老百姓非常善良淳朴。我交了好多当地的朋友,30多年过去了,他们的名字我还能脱口而出。

美国是移民国家,各个族群汇集,文化丰富多彩,社会很有张力。但美国国内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种族歧视、枪支泛滥等。美国对其他国家有时很霸道,缺乏尊重。这是一个多面性很明显的国家。

安哥拉是我首次担任大使的国家。中安关系十分友好,两国合作成果丰硕。我同安哥拉领导人建立了很好的工作关系,在当地交了很多朋友。我走遍了安哥拉的所有省份,大部分省去过多次,这在大使中算是为数不多的人。安哥拉人民英勇反抗殖民压迫的历史和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虽然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不同,经济状况各异,但都是各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方式,都很有特色,值得尊重。非洲国家的生活比较自然、质朴和传统,我感觉比较亲切和随和,更容易适应。

瑞典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这是当时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的英明决断和汉学家们努力向瑞典民众介绍中国情况的结果。瑞典民众热情友善,个性十足,勤奋上进。瑞典社会的绿色、环保、简约理念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创新精神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我希望在担任大使期间,能为两国人民友好和务实合作多做些工作。

记者:您于2022年初来到瑞典,并向瑞典国王递交了国书,您如何看待瑞典这一传统?您以前来过瑞典吗?您这次希望在瑞典看什么、体验什么?

崔大使:我于今年年初向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国王递交了国书。有些遗憾的是,由于疫情,我未能体验递交国书时的传统皇家马车典礼。国王亲切、友好、博学,皇家军乐团的仪式庄严隆重,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欧洲一些国家保留着传统的宫廷仪式,是对历史的眷顾和传承,让现代人有机会体验过去的礼仪习惯和历史文化传统。

此前我也来过瑞典,当时因为时间有限,只能走马观花地看一看。希望疫情好转后有机会去瑞典各地参访,去看看南部的农场、西部的港口和企业、北部正在蓬勃建设的绿色产业,多多了解瑞典社会,不断发掘中瑞合作的机会。

记者:作为驻瑞典大使,您最重要的愿景是什么?您在中瑞双边关系有关工作中最主要的目标是什么?

崔大使:我担任中国驻瑞典大使,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增进中瑞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深化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促进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同时,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维护好中国的利益,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发展。我相信,只要双方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精神,两国关系一定会有光明的前景。

记者:你认为文学和诗歌可以成为人们相互理解的重要桥梁吗?例如,我们想到了毛泽东,他作为政治家和诗人,在瑞典广为人知。此外,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在瑞典也很有名。

崔大使:文学作品描绘的是社会百态,反映的是人民精神和价值理念,对增进不同国家和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尊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领袖人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他的诗词气势磅礴、文采飞扬,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

莫言的作品更多反映的是中国老百姓生活,讲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

记者:瑞典有水平较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例如马悦然和陈安娜。瑞典作家阿斯特里德•林格伦通过李之义教授的翻译在中国声名鹊起。你认为有机会向中国读者介绍更多瑞典作家吗?

崔大使:马悦然等不少瑞典汉学家、翻译家都有他们感兴趣和专长的领域,都为瑞典人民了解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做了巨大努力和贡献。

林格伦的作品《长袜子皮皮》在中国已经出版 22 年了,一直深受中国儿童喜爱。第一位女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著名作家拉格略夫的童书《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在中国家喻户晓,已成为中国小朋友的基础阅读书目。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导演伯格曼的话剧和影视作品在中国也有大批粉丝。我十分愿意在今后多涉猎一些瑞典文学和文艺作品,增加些对瑞典文化和社会的了解与认知。

记者:在非虚构文学作品方面,瑞典最著名汉学家高本汉的作品为古汉语的音韵学研究打下了基础。最近去世的林西莉为汉字研究做出了贡献,她的作品也在中国出版了。你认为她的书对中瑞之间的理解有何贡献?

崔大使:中文十分奇妙,看起来难以掌握,但博大精深,充满魅力。我十分敬重瑞典的高本汉、林西莉等汉学家深入研究和努力传播汉语,他们为中瑞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南北东西空间跨度很大,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和交流环境不同,各地方的人发音就不一样,隔得越远,方言差异越明显,就像是瑞典斯科讷省和北博滕省的方言存在较大差异一样。但我们有着大一统的文化共同体理念,各地的方言虽然不同,但所使用的汉字却完全一致,且基本发言不离其宗,因此自古以来中国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没有障碍。各民族语言之间,也都有很好的交流和互鉴,这使得中国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统一国家,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余年,而且一直没有中断,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唯一的例外。现代社会交往日益密切和频繁,以北方方言为主要特征的普通话,已经成为中国的通用语。

记者: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河南省的考古发掘为发现中国早期历史和仰韶文化做出了贡献。他的发现对瑞典和中国增进对古代中国的了解很重要。今天的中国是如何看待他的?

崔大使:安特生曾受聘于中国北洋政府,从事地质调查和古生物化石采集工作,期间陆续勘探了周口店遗址、砂锅屯遗址和仰韶文化遗址。虽然安特生的发掘工作受制于当时的时代局限性,他的工作在学术界也存在一些争议,但他的确为中国考古作出了开创性的努力和贡献。

记者:您认为中国民众对上述人员了解多少?您认为中国民众对瑞典有什么普遍认识吗?

崔大使:中国民众对这些知名瑞典文学家和学者还是比较了解的,瑞典作家和电影导演的作品在中国受到广泛欢迎。同时,中国人对瑞典和北欧国家的印象很好,觉得瑞典气候凉爽宜人,科创能力发达,环保理念先进,艺术风格别具特色,总之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就是开放包容、和谐相处、与时俱进。我们非常希望中瑞双方能增进相互了解,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

记者:传统上,瑞典学者对新疆有着浓厚的兴趣,例如斯文•赫定于1927至1935年率领中瑞学者团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突厥语族语言的瑞典学者贡纳尔•雅林收集了中国新疆和中亚的手稿,并研究了当地地名,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这些研究在中国的知名度如何?这些瑞典学者在中国如何被看待?

崔大使:斯文·赫定在中国新疆发掘了楼兰古城和中国古长城遗址,让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景象再次展现在世人眼前。赫定的发现反映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古代中华文化与中亚乃至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前沿。

雅林是外交官和语言学专家,为维吾尔语、乌兹别克语等收集了大量资料,为相关学术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雅林还是近现代以来少有的一位跨越不同社会时期、两次到访中国新疆的外国学者。1929年和1978年,雅林分别到访新疆喀什,他的作品《重返喀什》洋溢着对新疆地区的眷恋,突破了早期西方探险家对新疆的刻板描写,为瑞典和西方世界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喀什生机勃勃的鲜活面貌和当地维吾尔族等各族人民的和善与热情,在中国和瑞典之间构建起相互了解的桥梁。

今天,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喀什焕发了新的生机,建成了喀什经济开发区,面向中亚、南亚国家做起了进出口贸易,成为了中国西向开放的重要窗口。中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了重现古代丝路的繁荣景象,让所有感兴趣的国家加入进来,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共同受益。

记者:瑞典1950年同新中国建交,是西方世界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您认为这与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关联?是否增进了中国和瑞典人民之间更大程度的理解?

崔大使:瑞典在西方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长期参与和支持新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中瑞建交早、交往时间长,民众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为两国开展广泛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可以说,过去73年,中国的不断发展进步为中瑞关系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相信,中国今后的发展必将为中瑞关系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空间。

记者:您愿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吗?

崔大使: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3周年。73年来,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保持稳定的两大奇迹。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0万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比重超18%。中国已形成超过4亿人并快速增长的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在学总人数超4430万人。中国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覆盖 13.6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近10亿人,人均预期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提升至 2021年的78.2岁。中国创造了全面脱贫攻坚的伟大奇迹,40年内实现8亿人口摆脱贫困,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为世界减贫工作做出卓著贡献。

记者:中国和瑞典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宝贵的经济联系。未来两国经济关系将会是是什么样呢?是否存在两国进一步实现互惠互利的特定合作领域?

崔大使:中瑞两国经贸合作自1950年建交以来一直保持平稳增长,去年双边贸易额创下历史新高,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难能可贵,体现出中瑞经贸合作基础好、互补性强、潜力大的特点。瑞典的先进技术、产品和管理理念符合中国绿色转型发展需要,中国的广阔市场和巨大潜力为瑞典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两国未来合作前景广阔。但相比其他欧洲国家,我认为瑞典对华合作仍有很大进步空间。去年中国和欧盟贸易总额同比增长 39%,而中瑞贸易额仅上涨 17%。

当前,两国的经贸务实合作在双边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瑞两国都制定了碳中和目标,都在积极应对气变问题,都对扩大两国在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生物医药、冰雪运动等领域的合作抱有期望。相信未来双方会有更多合作利益交汇点,会创造更多新的合作亮点。后疫情时代世界各国都面临经济复苏的挑战,我们要想办法在危机中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双方都坚持贸易自由主义,坚持全球化发展方向,应努力营造公开、透明、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做大合作蛋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记者:您如何看待新冠疫情对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影响?

崔大使: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美国因新冠死亡的人数已达103万,累计确诊病例近1亿例。中国新冠感染数和死亡数被遏制在较低水平。当前疫情虽然有所缓和,但世界卫生组织仍将新冠列为全球流行病,中国据此严格实施有关防疫措施。据我所知,瑞典机场仍然要求工作人员佩戴口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中瑞贸易和投资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双边经贸关系经受住了疫情考验,2021年迅速企稳回升。据中方统计,2021年中瑞双边贸易额创下 209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中瑞双边贸易额达 107 亿美元,同比增长6.5%。瑞工商界对华合作积极性进一步提升,1-5月对华投资达3.3亿美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 236%,汽车制造、节能环保、智慧城市等一批投资项目有望陆续落地,将推动双向投资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

记者:中国在新冠疫情期间采取的严格措施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大挑战。这对瑞中之间的经济合作有什么影响?如何解决对商业往来和学生交流的负面影响?

崔大使:疫情的冲击和影响是短期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大势没有变,中瑞务实合作的大局没有变,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没有变。近两个月,随着疫情防控总体向好,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中国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有了明显改善。疫情终将会被战胜,生产生活终将重回常态。就在上个月,我们调整了外国留学生赴华学习签证申请的规定,目前已经收到了许多瑞典学生的留学签证申请。我相信广大瑞典朋友们和我们一样,都对中国未来发展和中瑞合作充满信心。中国大使馆将一如既往为双方企业互利合作和教育交流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

记者:最近,关于台湾的讨论愈演愈烈。世界非常关注这个问题的发展。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中国的官方立场和解决方式?

崔大使:熟悉中国历史的瑞典朋友一定对中国台湾地区的历史经纬有所了解。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中央政府自1335年起就开始对台湾地区进行有效管辖。虽然1895年日本迫使当时的中国清政府割让台湾,但1945年中国政府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规定收复了台湾。1949 年中国内战结束,战败的国民党退到台湾,从此形成了台湾海峡两岸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纵观古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地位和事实也从未改变。

一个中国原则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这是1971年联大第2758号决议所确认的准则,更是中国同所有国家交往的政治基础。包括瑞典在内,世界上已经有181个国家都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充分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大义,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近日,针对美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地区这一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纵容支持“台独”势力、蓄意破坏台海和平的错误行径,170 多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重申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再次发出了国际社会共同的正义之声。

地理上,台湾岛与大陆共处相同地块,与福建、浙江两省地质成分一致。人文上,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一母同胞,都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这些事实是天然的刻画,也是人文的实录,诉说了两岸同胞剪不断、分不开、抹不去的血脉联系。实现海峡两岸统一,是14亿中国人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也是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所决定的,更是历史必然。我们是兄弟姐妹,都不愿意看到骨肉相残。我们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我们为此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但我们决不允许搞“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绝不为各种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如果“台独”分裂势力或外部干涉势力挑衅逼迫,甚至突破红线,我们将不得不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访问瑞典斯杜斯维克核技术公司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陈雪霏

7月15日,崔爱民大使应邀访问瑞典斯杜斯维克(Studsvik)核技术公司。崔大使一行参观了实验室,并与公司总裁卡米拉·霍夫隆德等就深化中瑞核材料、核医学、核废物处理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进行了交流。

崔大使表示,中国不仅有雄厚的核装置建设能力,更具有完整的核工业体系。加强核能领域合作,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瑞在核医学、无损检测、材料改性、辐照育种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潜力,双方正在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新途径,核技术领域的合作将成为两国合作的新亮点。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推动低碳高技术能源发展,为拓展双边和多方合作注入新动力,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斯杜斯维克公司总裁卡米拉表示,斯杜斯维克公司在设计、认证、运营核设施领域已有75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技术最先进、业务最完整的核工业企业之一,致力于服务绿色可持续和安全高效的核能运用。

中国核工业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中国主要核工业企业已经参与了经合组织核能署核燃料完整性计划和反应堆延寿计划等。斯杜斯维克公司希望在核燃料辐照后检验、核燃料完整性和核电反应堆延寿研究等领域与中国企业深入合作,共同推进核能安全高效的运用,促进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斯杜斯维克公司前身为瑞典国家核能所,在燃料辐照后检验、优化堆内燃料管理、反应堆运行以及核废物管理等方面拥有长期科研积累和运营经验,在核电行业技术服务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与中核、广核、国电投等三大核电集团和相关研究机构有广泛合作。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为“哥德堡号”仿古船远航中国送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 陈雪霏

7月12日,崔爱民大使应邀赴斯德哥尔摩港为“哥德堡号”仿古商船再度远航中国送行。瑞典东印度公司董事长马尔默尔、格林国际货运集团董事长比约克、总裁耶姆达尔及“哥德堡号”船员、水手代表等参加活动。

崔大使祝贺“哥德堡号”复航并表示,“哥德堡号”1739年远赴重洋首航中国,翻开了中瑞近三百年友好交往的历史篇章,也开启了中瑞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哥德堡市和瑞典的发展和繁荣,成为中瑞互利合作和友好友谊的象征。上世纪90年代,在瑞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哥德堡号”成功重建。2005年,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关心下,“哥德堡号”远航中国,成为中瑞友好交流中的一件大事。

崔大使指出,今天中瑞联系更加紧密、合作更加广泛。历史上的“黑铅、粗绒换茶叶、瓷器”贸易已拓展为通讯、医药、金融、交通运输、绿色低碳等各领域合作。去年中瑞贸易额达209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中瑞经贸务实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哥德堡号”此次赴华之旅不但能使我们回顾历史、重温友谊,更将通过文化和贸易的纽带为中瑞两国务实合作探索新模式,搭建新平台,助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祝愿“哥德堡号”一帆风顺,平安抵达中国。

马尔默尔先生感谢崔大使对“哥德堡号”的美好祝愿,表示“哥德堡号”是瑞中友谊的象征,它的复航无疑延续并将这份友谊拓展到了商贸、人文等各个方面,这对于两国关系发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马尔默尔先生回忆了他参加2006年“哥德堡号”远航广州时的场景,表示这艘船证明了瑞典同中国开展互利合作的良好意愿和浓厚兴趣,希望瑞中两国能继续沿着这条正确的历史轨道航行,期待“哥德堡号”顺利抵达中国。

注:“哥德堡号”是18世纪瑞典著名远洋商船,曾在1739年至1745年间三次远航中国广州。1995年瑞典仿照原船建造“哥德堡号”仿古船,该船并于2005年复航中国。2022年6月8日,“哥德堡号”时隔17年再次启航,沿古航线远航中国,预计2023年9月抵达上海。

瑞典中餐业发展对策线上座谈会成功召开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陈雪霏

“海外中餐是牵系万千侨胞生活和切身利益的民生产业,是搭建中国与世界之间联系的桥梁,是华人华侨与驻在国民众之间亲密交流的媒介,也是丰富海外文化、增强文化间交流互鉴的重要手段……”

2022年6月9日,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北欧国际交流协会联合举办的“瑞典中餐业发展对策”线上座谈会召开。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领事侨务处主任张磊,领事张晋青、葛茂卉,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邢颖、副会长武力、副会长尚哈玲、秘书长赵文珂,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北京西部马华餐饮有限公司总裁马华,眉州东坡餐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梁棣,以及瑞典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主任王建荣,北欧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季展有,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会长王俞力,瑞典华商会会长王永安、瑞典餐饮业会长吴俊博,瑞典青田同乡会会长夏海栋,瑞中餐饮文化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周岳酉、国际佛光会斯德哥尔摩协会会长胡宗南,环球洒楼董事长夏海龙,朝日火锅店董事长叶美芳,北欧国际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谈继东等来自瑞典的侨领和企业家参加会议。

崔爱民大使在致辞中向所有为此次会议筹备和举办付出辛勤努力的各位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海外中餐业是几代华侨华人为之拼搏奋斗的事业,是广大中餐从业者多年来用心血浇筑打造的金字招牌,是海外同胞品尝家乡味道、抒发思乡之情的乐园,更是展现中华文化,促进中外友好的窗口。他指出,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和物价上涨等因素,给瑞典的中餐业带来影响和冲击,但是大家相互帮扶,共克时艰,迎来了当地餐饮业回暖复苏的转机。为此,希望餐饮人能够抓住机遇,共同努力推动瑞典中餐事业更上一层楼。

一是健康稳定,良性发展。海外中餐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离不开侨胞们的艰苦奋斗和团结互助。大家要继续发扬互学互建、良性竞争的优良传统,避免同质化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依法依规开展经营管理工作,保持正面行业形象,并在稳定运营的基础上更好地融入到当地社会,探索与当地养老、幼托机构开展合作,形成更好的行业和社区的互动与融合等等,回馈当地社会。

二是创新提质,跨越发展。中餐业要化危为机,求新求变,顺应新时代,满足新需求,展现新面貌,焕发新生机。疫情让人们更加关注健康卫生,瑞典餐饮业要创新经营观念和经营模式,采用诸如分餐打包、外卖送餐以及私人定制等新的营销方式,以取得良好的经营业绩。要继续探索适合当地的发展模式,形成社区店、连锁店、精品店等面向不同客户群体的覆盖网和覆盖面。要持续打造健康饮食、卫生饮食、优质饮食的中餐理念,在菜品改良、装潢布局、服务优化、全产业链统筹等方面下足功夫,不断提质升级,创出招牌菜,打造老字号,形成热门店。

三是文化融合,全面发展。民以食为天,美食无国界,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饮食文化也有重大贡献,只有把中餐事业与弘扬传统文化相融合,才能真正打造高端精品,不断做大做强。要通过美食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既要给食客们带来温馨幸福的味觉享受,更让民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中餐繁荣网上课堂、中餐非遗传承网上课堂等,为大家提供了学习传统菜品、领略传统文化的平台。同时,也可以根据当地口味,创意融合,博采众长,中西合璧,找到中餐与当地民众的最佳契合点和结合面。酒香也怕巷子深,要通过新媒体加强宣传,吸引更多人走入餐厅企业,感受进而爱上中餐。相信通过与国内餐饮业同仁的交流,瑞典中餐业会收获更多的经验,总结出务实有效的办法思路。衷心祝愿瑞典中餐事业蓬勃发展,越办越好。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邢颖会长在致辞中感谢崔爱民大使对瑞典及海外中餐业发展的支持和鼓励,向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瑞典华商会等侨团及侨领表示诚挚的问候和敬意。他说,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以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饮食文化为宗旨,通过以食为媒,凝聚侨胞,团结侨社,为侨服务,促进中餐在海外的发展。目前会员单位遍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为中餐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联合会创办的中国烹饪世界大赛、中餐国际化发展论坛、行走的年夜饭、世界厨师艺术节、世界川菜大会等品牌活动,在海外餐饮侨社侨胞中引起积极的反响。他指出,由文化和旅游部支持的“欢乐春节——行走的年夜饭”文化交流活动,于2016年至2020年春节期间,在文化和旅游部、驻各国使馆、当地国家相关部门以及联合会共同策划组织下,分别在美国、俄罗斯、西班牙、法国、泰国、韩国、埃及、巴拿马、塞浦路斯、马来西亚、古巴等十余个国家举办,深受驻各国使领馆、侨界人士、外国朋友们的欢迎。通过“行走的年夜饭”达到弘扬中国饮食文化,传播中国健康饮食,让世界感受中国餐饮文化的魅力,让海外侨胞品尝家乡的味道,让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目的。希望能够在崔大使和使馆的支持下,“行走的年夜饭”早日走进瑞典。他强调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中餐业遭到重创,企业损失重大。我们要坚定信心,共克时艰。疫情使我们对海外中餐的生存和发展有了新的思考和对策,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将与包括瑞典在内的海外中餐组织、中餐企业一道,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技能人才的培训,推进海外中餐的标准化、本土化建设,提升中餐的经营品质,扩大中餐的美誉度,树立科学、健康、营养、美味的中餐形象,让瑞典人民爱上中国,爱上中餐。他表示,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竭诚为瑞典中餐企业和侨胞做好服务工作。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副会长武力、北欧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季展有共同主持会议。

北欧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季展有在发言中介绍了瑞典中餐业发展概况、新冠肺炎疫情对当地餐饮行业的影响,在分析瑞典中餐业面临的挑战后,就如何提升瑞典中餐业品质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调研瑞典和北欧餐饮文化,设立协调机构,推动瑞典和北欧中餐业提升;二是引领瑞典和北欧中餐业与当地教育深度合作,与欧洲中餐馆互动,推进北欧中餐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大瑞典中餐馆各项评比活动,通过举办彰显中国餐饮品牌的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拉近与当地民众的距离,提升中餐质量与美誉度,助力中餐国际化发展。

瑞典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主任王建荣在发言中说推动瑞典中餐业繁荣是我们多年的愿望,对华侨来说,餐饮是我们走出国门、进入一个国家的第一块垫脚石,通过餐饮能够更好的走入当地社会。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中餐业在瑞典逐步发展壮大。近年来随着年轻一代人的学习与转型,厨师和服务员从业者日趋减少,给瑞典餐饮业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瑞典中餐业不温不火,所以建立海外中餐培训基地是促进海外中餐繁荣的重要一环。他表示,今天的座谈会是提振信心的会议,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海外中餐发展一定能迈上新的台阶。

眉州东坡餐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梁棣在发言中介绍了眉州东坡成立26年来致力于打造“餐饮+食品”双轮驱动的餐饮集团的思路和举措。分享了2013年走出国门,在美国洛杉矶开设五家门店的收获与经验、菜品创新与品牌锻造以及需要持续改进和提升的空间。表示会在适当的机会在瑞典传播川菜文化和菜品,服务当地民众,助力海外中餐繁荣计划有效落地。

北京西部马华餐饮有限公司总裁马华在发言中介绍了企业34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倾力打造旗下六个品牌的成功经验,重点介绍了阿里疆品牌企业在新加坡的发展情况,展望了未来海外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同时,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企业借助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打造“欢乐春节——行走的年夜饭”的活动。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的精彩瞬间。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尚哈玲副会长出席会议

在座谈交流中,与会的瑞典华侨和餐饮人纷纷发言,回顾了瑞典中餐业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当地的餐饮特色和中式正餐、中式快餐的发展态势,分析了瑞典餐饮业遇到的人才短缺的难点问题与发展瓶颈,提出了以传承中华文化为积淀、谋求新发展的思路、理念和举措,一致表示要借鉴国内中餐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索中餐业新技术、新赛道在海外发展的有效路径,向着品牌化、数字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方向迈进,促进瑞典中餐业高质量发展。

聚福园饭店

瑞典华人工商联合会总会会长王俞力在发言中介绍了工商联合总会旗下的企业会员很大一部分都是做餐饮业的,在疫情期间受到很大影响。他的饭店位于斯京北城,800平方,多次接待和举办重要活动,也是江苏中餐繁荣海外的联络站。瑞典面临着厨师短缺,非常期待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组织代表团来瑞典进行交流。

瑞典华商会会长王永安介绍宾馆使用餐饮特色机器人的服务理念,即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又可以做到中餐标准化的出品。

Restuarang formosa 宝岛饭店

瑞典华人餐饮业会长吴俊博介绍了瑞典当地餐饮特色,以及中餐发展的现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新任瑞典青田同乡会会长夏海栋介绍了协会的情况,希望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邢会长多多关心和支持我们,非常欢迎国内餐饮企业家来瑞典合作交流!

瑞中餐饮文化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周岳酉介绍了餐饮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用工和物价等问题,希望大家齐心合力共同弘扬饮食文化。

国际佛光会斯德哥尔摩协会会长胡宗南介绍了素食的好处,和瑞典素食的发展状况,对素食原材料,素食厨师非常的需要,希望将素食文化在当地推广。

环球洒楼董事长夏海龙介绍了当地中餐发展的瓶颈,高端厨师的引进是很难的问题,也是提升当地中餐发展水平的最好办法。

朝日火锅店董事长叶美芳女士介绍因为疫情物价飞涨,餐馆艰难维持,很感谢崔大使和大使馆领导一直以来关心我们。华人华侨抱团取暖互相帮助,希望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组织更多线上线下交流活动,提升中餐的烹饪技术。

北欧国际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谈继东谈了自己的感受:虽然她不是做餐饮业,但是她非常喜欢中国的美食,希望在瑞典能吃到更多的正宗的中国美食,无论正餐还是小吃。

领事侨务处张磊主任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此次座谈会恰逢其时,非常有意义。他说,崔爱民大使和邢颖会长的讲话高屋建瓴,既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弘扬中餐饮食文化的重要性,也提出了很多可以落地的可操作性非常强的具体建议,相信对餐饮从业者大有益处。眉州东坡餐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西部马华餐饮有限公司负责人分享中餐走出去的成功经验,对瑞典餐饮人也非常有启发,在座的很多中餐业的侨胞们对开展合作充满了期待。他指出,瑞典餐饮人的信心主要来自:一是对中华饮食文化有信心,中餐一定会抓住包括瑞典人民在内的全球民众的胃和心。二是对世界大势有信心,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人员之间的交往必将恢复,所以大家对市场繁荣和复苏应该充满信心。三是有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与国内的各位餐饮同仁和朋友的关心、无时无刻的牵挂,这是我们把瑞典中餐业做大做强的最有力帮助。他表示,今天座谈会是美丽交响曲的一个序曲,通过今天的沟通与交流,随着人员往来的逐步开放,要更加深入的开展合作,达到共赢的目的。真诚的期待在各方面条件都成熟的情况下,世界中餐业联合会能率领国内的各位餐饮业的朋友来到瑞典,共同分享经验,共同开创未来。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欢乐春节——行走的年夜饭”PPT,回顾了将中国饮食文化带到全世界五大洲的那些难忘画面。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访问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陈雪霏

6月10日,崔爱民大使应邀访问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会见该校全球关系副校长斯特凡·厄斯特伦德教授并参观能源技术与冶炼实验室,使馆教育参赞曹叠峰和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国际部主任于尔班·韦斯特格林教授等参加。

厄斯特伦德副校长详细介绍了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发展现状、办学特色、优势学科、重点院系、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和创新理念,以及与中国高校开展各类合作项目和该校接受中国留学人员情况,表示该校重视对华合作,愿意与中方共同努力,继续加强教育和科研领域的交流,深入拓展与企业界的联系,为学生学习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最好的机会。

崔大使祝贺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感谢该校对中国留学人员给予的关心和帮助。崔大使表示,中国政府将始终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积极加强与各国的交流互鉴和互利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快教育对外开放步伐,着力打造一批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希望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强和拓展对华合作,扩大现有项目规模。共同建设“中瑞工程大学联盟”,不断提升两国工程教育和科研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声誉。同时,加强数字技术领域交流,探索建立教育数字化合作机制。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成立于1827年,是瑞典规模最大的理工类高校,在全球工程教育和科研领域享有盛誉。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瑞典中餐业发展对策线上座谈会

2022-06-10 00:36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陈雪霏

6月9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应邀出席瑞典中餐业发展对策线上座谈会。座谈会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和北欧国际交流协会联合举办,邢颖会长等联合会负责人,国内和在瑞中餐业代表20余人参加。

崔大使表示,海外中餐业是几代华侨华人用心血浇铸打造的金字招牌,是海外同胞品尝家乡味道、一解思乡之情的乐园,是展现中华文化、促进中外友好重要窗口。希望在瑞中餐业界抓住行业回暖机遇,团结互助,实现健康稳定良性发展、创新提质跨越发展、文化融合全面发展,推动瑞典中餐事业更上一层楼,通过中华美食更好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

与会人员交流分享了在瑞中餐业发展情况和中餐“走出去”成功经验,表示将共同努力做大做强在瑞中餐事业,为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加强中瑞民间友好贡献力量。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斯德哥尔摩+50”会议并发言

北欧绿色邮报网斯德哥尔摩6月3日报道 主编 陈雪霏

2022-06-04 00:49

6月2至3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办“斯德哥尔摩+50”国际会议,纪念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召开50周年。驻瑞典大使崔爱民率团出席并在大会上发言,全文如下:

尊敬的主席,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

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斯德哥尔摩+50”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50年前,联合国首次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是采取共同行动保护地球环境的起点,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普遍觉醒。

50年来,中国不断深化对人与自然基本规律的认识,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近十年来,中国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

一是统筹系统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 23%,为全球贡献了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和五分之一的土地恢复净面积。二是不断优化产业能源结构,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单位GDP 煤炭消费量大幅下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居世界第一。三是坚决向污染宣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空气和地表水质量不断改善。四是深入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巴黎协定》生效和实施。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成功举办 COP15 第一阶段会议,发布《昆明宣言》,率先出资 15 亿人民币设立保护基金,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注入强劲政治推动力。

展望未来,中国愿继续与国际社会一道,携手呵护地球家园,共享美丽世界和繁荣未来。

–我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转型。

–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心协力,抓紧行动,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我们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切实履行国际公约,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

各位同事,女士们、先生们:

习近平主席在第 76 届联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包括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在内的发展议题,受到国际社会积极响应。中方愿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同各方加强务实合作,动员国际发展资源,重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为加快落实 2030 议程凝聚合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让我们继往开来、并肩前行,共建健康星球,共享繁荣未来!

谢谢大家!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世界文化博物总馆馆长安福琳

北欧绿色邮报网斯德哥尔摩6月3日报道 编辑陈雪霏

2022-06-01 00:59

5月31日,崔爱民大使在瑞典东方博物馆会见瑞典世界文化博物总馆馆长安福琳,使馆文化参赞陈晓陪同参加会见。

崔大使表示,文化博物馆在文物保存、文化研究和社会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是文明对话的重要平台。瑞典东方博物馆有着丰富的中国藏品和藏书,信息量很大,是增进中瑞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窗口。首任馆长安特生曾主持中国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工作,为中国考古学的构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中瑞双方应传承安特生馆长积极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求索进取精神,进一步加强两国在考古、文化、艺术等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推动中瑞关系和各领域务实合作健康发展。

安福琳馆长感谢崔大使的到来,介绍了世界文化博物总馆的构成、文物藏品、考古研究、文化活动等情况,表示希望博物馆能吸引更多的民众前来参观,愿意为增进中瑞两国文化交往和两国人民友好做出贡献。

会见后,崔大使一行在安福琳馆长陪同下参观了东方博物馆的部分常设展厅。

用绿色为中瑞合作着色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在瑞典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 陈雪霏

2022年5月27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在瑞典《今日工业报》发表署名文章《用绿色为中瑞合作着色》,全文如下:

我已在瑞典工作将近半年。半年来,我与瑞典各界朋友广泛交流,探讨中瑞发展与合作。 我们都认为,绿色合作应是两国合作中最重要的一个议题。 瑞典和中国都设置了很高的气候目标,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与他国合作。

为具体生动地描绘两国绿色合作互补性,我想以两个城市作为例子。它们一个在瑞典,一个在中国。第一座城市是中国烟台,它坐落于中国东部沿海,是中国神话中八仙过海的地方。

虽然烟台距斯德哥尔摩 7000 多公里,但瑞典在那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前瞻视野和先进技术为这座气候智能型和人类友好型城市做出了贡献。在烟台,瑞典建筑工程咨询公司Sweco以哈马碧湖城为样本开发了“中瑞城”城市项目,并由工程公司中瑞鼎峰建成。中国与瑞典一样,城市化进程已从加速阶段转向提质增效与可持续发展阶段,该领域正是瑞典长期发展并具备优势的。因此,设计者选择了哈马碧湖城作为设计样本,保持了瑞典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北欧设计元素,在中国建成了广受赞誉的住宅区。

在瑞典,我想重点介绍北部地区的布莱肯。那里矗立着39台风力发电机,日复一日、日夜不停地将刺骨的北极风转化为电力。布莱肯是一个海拔 734 米的低山区,常年酷寒多风,当地无情的气候特性对发电机的技术和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中国东方公司承担了这项任务,制造、交付和组装了这39 台风力发电机。该项目不仅由欧盟NER300框架计划资助,用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和高新技术开发,还被列为北极环境风电行业示范项目。

烟台哈马碧生态城和布莱肯风电场只是中瑞绿色合作的两个例子。 与瑞典一样,中国也设有很高的气候目标。中国加快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清洁电生产量已超过煤电装机量,这些努力为实现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目标奠定了基础。2012 年至 2020 年,中国单位 GDP 能源消耗已经减少了近四分之一。同时,瑞典的时间表更为紧迫,到 2045 年实现零排放。

我们两国需要加强合作,才能实现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在实现绿色转型的道路上,瑞典和中国是天然的合作伙伴。瑞典在绿色城市规划、环境技术和垃圾能源化等领域具有先进理念、创新能力和知名企业。瑞典应把这些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中国不仅有成功的环保科技公司,而且还有很大的市场。正如瑞典投资贸易委员会在《中国的碳中和转型》报告中指出,瑞典企业可以在协助中国实现绿色转型中获得成功。同时,中国环保企业技术成熟、产品优质。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瑞典能够以最低的投入获得最高、最快的绿色回报。就像瑞典一家环保公司的负责人曾经告诉我说,如果瑞典的一项技术能让每人减排1公斤,全瑞典推广开也不过每年减排1千万公斤。如果同中国合作,那就是每年14亿公斤,就是1+1=140的效果。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共同努力,将对气候变化产生深刻影响,对地球将是好消息。

6月,“斯德哥尔摩+50”国际会议将在瑞典举行,以纪念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50周年。 本次会议是气候变化工作的重要交汇点。 我希望斯德哥尔摩+50会议能成为中瑞两国以及我们双方绿色企业建立和发展伙伴关系的契机,让绿色成为代表中瑞合作的亮丽色彩。

文章发表后,瑞典工程师雅克塞尔松看完崔大使的文章后表示,文章写的非常好。文章描述的中瑞绿色合作非常务实,双方很有合作潜力。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外交部国务秘书里德贝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陈雪霏

5月25日,崔爱民大使会见瑞典外交部国务秘书里德贝里,双方就中瑞关系、务实合作、地区安全局势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交换了意见。

崔大使表示,中瑞交往源远流长,近年来两国关系发展成果丰硕,2021年双边贸易和投资均创下历史新高,为双方进一步拓展合作打下良好基础。绿色、低碳、环保是当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也是瑞典优势所在,双方在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合作前景光明。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双方企业经营情况正在逐步改善,将继续从两国发展潜力中获益。

今年下半年,中国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瑞典将于9月举行大选,这是我们各自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虽然两国社会制度不同,但两国政府为人民谋幸福、谋安定,为世界谋和平、谋发展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中方期待与瑞方共同努力,推动中瑞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为中瑞关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里德贝里表示,瑞中合作基础牢固、潜力深厚,双方应共同发掘双边合作潜力,扩大各领域合作。瑞中两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高度互补,双方政商学界均可加强在该领域的合作。瑞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期待同中方共同努力,促进瑞中关系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