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两会

记者下基层专访班吉塔镇书记李树宝:惠民绿色工程稳步推进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北京报道

3月20日,中国的全国两会刚刚闭幕不到一个星期,北欧绿色邮报网记者下基层来到辽宁省凌海市班级塔镇采访考察再次见到班吉塔镇党委书记李树宝。

这是记者第二次见到李书记。2022年中共20大召开之前,记者到基层采访李树宝,他说,班吉塔镇有一些绿色环保项目有待实施。那就是小寺河,西地河和班吉塔古村落项目以及乡村环保项目。

去年记者采访时,班吉塔正在挖地沟,说的要给村民铺设自来水管道。现在,这里的沟都已经填平,一切如初。说明自来水管道工程已经完成,老百姓喝上了放心的自来水。以往人们获取自来水的时间是受限制的,每天定时定点两次放水。老百姓在家里准备一个大杠,必须在放水时积满水,如果错过时间,就没水喝了。很不方便。现在可以享受自来水,想喝就喝,不受时间限制。这是一项基本的惠民工程。终于完成了。这个地区,以前都是用洋井,自己打井,有时水质很不好。现在也有人自己找人打井,一劳永逸,自己家打井可以享受高质量的地下水。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地区的地下水位一直在下降。在我儿童时代,这里的地下水打一仗深,或者十几米深就可以有水了。挖井,然后插管子,安洋井,填埋。现在自己打井要用机器钻,钻到地下150米深。相当于瑞典利用地热能的深度了。

上午9点来到班吉塔镇政府办公室时,李树宝书记已经办公一个多小时了。根据这两次的采访经验,他早上一般都来的特别早,然后,紧张地工作整个上午。到中午时,他就回到锦州或凌海了。下午的时间就是去办事,执行各项安排好的工作,其中包括帮助老百姓到信访局去信访,去帮助老百姓与相关部门讲清楚老百姓的诉求,找到相关部门帮助解决问题。

有时候,农民朋友对国家的政策并不了解,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为自己争取自己的权利。例如,有的人因工伤事故而受到损失,如何得到赔付等等。

记者来到四楼他的办公室时,他还在和镇长商量事情。看到记者来了,他们结束了会谈。

本记者的到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全国两会刚刚选举了新的领导班子。习近平主席再次连任国家主席,李强担任新总理。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中央政策是一回事,基层是否能够执行是另一回事。

班吉塔镇是全国千千万万个乡镇中的一个典型范例。班吉塔镇搞得好,就说明全国的乡镇都差不了。因为班吉塔镇历史上是东北张作霖大帅的兄弟张作相的家乡。旧中国的时候,土匪流行,崇山峻岭,兵家必争之地。解放锦州时的辽沈战役总指挥所就离这里有15公里。这里也是佛教印记深厚的城镇。这里的人有城镇人的意识。主要是因为这里一直是集市。班吉塔本身真的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塔,而且是辽代的一座古塔

地藏寺也因为曾经香火很浓而成为小寺,火神庙,地藏寺,班吉塔这一系列印有佛教痕迹的地方,都属于班吉塔镇。

李树宝说,李强总理答记者问时他也在观看直播。深切感受到总理说的,老百姓不管你GDP多少,他们只在乎自己的收入增加了多少。物价涨没涨,钱够不够花。因此,政策对头,还要得力的执行才行。班吉塔镇坚持不懈,有序推进计划好的项目。

“这次可以告诉你,去年说的两个项目小寺河和西地河的项目都已经启动了。预计今年年底就可以完工。班吉塔古村落项目也在跟进,即将动工。等这些项目完成了,你就可以看到一个非常绿色,环保和美丽的班吉塔了。”李树宝高兴地说。

说话间也不停地有人来电话,而这些电话几乎都与工作有关,随时拍板。他一边说话,一边给旁边的绿色植物浇水,或者是一手接着电话,一手还要不停地在桌子上轻轻地敲击。这个上午确实有点儿忙。

不一会儿,突然进来两个人都拿着票据,报销,需要他签字的。他必须签字。李树宝说,在乡镇工作,就是扔下耙子就是扫帚。一个问题解决了,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

就像李强总理说的,你在办公室了,发现的都是问题,如果你到实践中去,加强沟通,可能就会找到好的办法。

李树宝也是这样,他甚至为了西边的老工人去帮助上访,这真是让人感动。他说,有些事情,老百姓不知道,我只是帮助他们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这也是我作为镇领导的职责。

他说,班吉塔镇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已经有一个村获得了美丽乡村的称号。以后,可能会发掘发现更多的美丽乡村。

作为基层干部,其实工作是非常具体的,千头万绪的。如何做好工作,让老百姓满意,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最后,李树宝书记说,其实,班吉塔有玄武岩矿产。以前的煤矿和铁块都已经关停并转了。但是,这种珍贵的矿产是否适当开发,他还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考虑考虑,不要搞一刀切,什么都不能开发。总之,随着锦凌水库的项目接近尾声,班吉塔的前途还是光明的,因为这里的小环境小气候确实变得越来越好。他对此还是充满信心。

图文陈雪霏。两棵风中垂柳是今年4月11日拍摄的。其余均是2022年夏天拍摄的。夏天的班吉塔更美,空气更清新,天更蓝。

开局之年,中国两会有何新看点?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新社北京2月19日电 (记者 黄钰钦)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中国将迎来繁忙的年度政治季。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进程。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今次全国两会将有何新看点,海内外高度关注。

  政坛新阵容

新征程如何开新局,两会将为中国这艘大船标明航向。此次全国两会上,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将首次亮相。届时,来自天南海北、身处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将如何履职尽责、咨政建言,广受瞩目。

适逢换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新领导层将在今年两会上产生。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决定,建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是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全国政协常委会会议也建议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选举新一届全国政协领导人员。

随着各机构“一把手”名单和领导班子出炉,中国政坛将完成换届交替,组成新阵容。按照惯例,新一届中国国务院总理和副总理也将集体亮相与中外记者见面。新任总理将代表新一届中央政府以答记者问的方式,介绍施政方略、回应民生期待。

  经济开新局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外界关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如何规划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为2023年经济设定怎样的目标。

去年,内外部环境的超预期因素对中国经济造成较大冲击。但伴随中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生产生活全面恢复正常,中国经济活力正逐步得到释放。

近期多家国际机构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贡献率将达四分之一。在素有“世界经济风向标”之称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不少嘉宾也表示“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开局之年中国如何发力拼经济,GDP增速、CPI涨幅、财政赤字等关键指标如何设定,一系列中国经济政策强信号将在全国两会上释放。

民主新叙事

在中国的制度设计中,全国两会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中国式民主如何有效运行,全国两会可谓是一个供外界观察的极佳样本。

此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立法法修正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草案拟将“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其中。以法律形式护航人民民主,使“全过程”的应有之义得到强调。

与此同时,全国政协自1993年增设经济界别以来,今年首次增加环境资源界别。“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新界别的增加也被视为中国民主政治寻求“最大公约数”的新举措。

在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涉及到的人群都是“天文数字”,加与减、舍与得、进与退需要广集民意。全国两会时间里,新一届代表委员将就事关国计民生的问题进行审议讨论,把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进现实,书写中国民主的新叙事。

开放新举措

今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世界密切关注新征程上的中国将有哪些开放新举措。

开年以来,中国发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已有诸多迹象,比如多地政府纷纷组派经贸代表团“出海”,走出去寻商机、拓市场。新的一年,从消博会、进博会,到广交会、服贸会,以开放为标签的国家级“展会矩阵”有望全面恢复,令人充满期待。

尤其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下一步对外开放已作出明确部署,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等要求。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如何把开放切入点变为发力点,力争形成开放经济发展新优势广受瞩目。

因应新变局

中共二十大明确了中国在百年变局中的世界观,当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中国须因应新变局,统筹拓展全方位外交,更好地与世界打交道。

开局之年,中国外交起手不凡,展现出“大手笔”。菲律宾总统、土库曼斯坦总统、柬埔寨首相、伊朗总统等先后来访,开年元首外交掀起新高潮。今年还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各方关注中国将如何在主场外交讲述“发展带”和“幸福路”上的合作故事。

按照惯例,中国外长在全国两会期间将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今年是中国新外长上任后,在两会场合的首次亮相。通过对外长记者会的观察,外界或可以见微知著,进一步洞察大国外交的新动向。(完)

http://news.china.com.cn/node_7238062.htm

时评: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基石,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中国式民主的践行者

北欧绿色邮报网评论员 晨曦

3月5日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如期举行。今年是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下一届将是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国的国家领导人都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选举出来的。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报告,预算报告,高检,高法的工作执行报告都是在这个大会上审议通过的。一旦通过就成为各级部门依照执行的法律和大政方针。

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到现在总共召开了13届。其中1964年到1975年只召开了第三届全国人大。

从1978年开始,每五年换届一次,也是每五年制定一次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中国先制定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然后,制定了国民经机翻两番的目标,实现温饱的目标,建设小康的目标等一些列大的目标。

然后,制定中长期计划。然后,制定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下面再制定每一年的计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

就这样,中国坚持经济发展不动摇。一心一意搞建设,从农村联产承包,改革开放,改变农村的温饱问题,然后进行城市改革。工业改革,引入了优胜劣汰的制度砸碎了铁饭碗。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立即提升起来。

房地产私有化,汽车私有化,让百姓有购买房车的梦想和实践,加入世贸组织,促进商品出口,成为世界工厂。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人人有房住,很多人都有车开。

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党中央及时调整战略,提出向环境污染宣战,打好蓝天保卫战。经过五年到十年的努力,环境问题已经出现拐点。北京的蓝天已经重现。街道整齐,到处是花园,到处有绿草。这两年,风调雨顺,北方长期缺水的问题得到了大大的缓解。可能南方有些地方雨水过多。但是在北方,这样的雨水正好补充了地下水的干涸。中国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退耕还林等诸多措施最终证明都是对的。中国的沙漠在减少,绿洲在增多。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改变了小气候,让沙漠变绿洲,让沙漠也成为旅游景点儿,不是空话,不是口号,而是活生生的事实和实践。人如果执行正确的政策是可以改变气候的。

中国因为坚定地执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实践着节能减排。同时,各个城市都重点突出了绿水青山,也涌现了绿水青山。

尤其是小城镇建设,给乡镇农村都带来了实惠。

现在,中国开启了新的一百年的新征程。要进一步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这个稳步前进的进程中,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定在了5.5%,跟过去两位数增长时期相比,似乎增长速度下降了,但是,大家要知道,中国已经是一个超过万亿的经济体。在这样大的体量下,5.5%的增长率也是世界名列前茅的。

中国应该说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是世界和平的奠基石。至少在亚太地区,因为有中国的和平稳定,亚太地区就和平稳定。如果中国不稳定,不和平,整个亚太地区就都会受到影响。因此,中国是亚太地区的压舱石。

中国7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和平与发展。致力于共同富裕的总体目标。

中国是世界发展的引擎,发动机,火车头。中国从2000年开始,连续15年两位数增长。但是,到2013年左右,发现这样不可持续,污染太严重,于是,调低增长目标,但是,致力于实现绿色协调发展。经过八年多的艰苦努力,取得了蓝天保卫战的阶段性胜利。目前北京的蓝天越来越多。空气质量逐渐好转。偶尔还会有雾霾,但是,拐点已经到了,会越来越好。

中国的经济发展带动了世界经济发展,繁荣了世界经济,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市场增加了中国制造。满足人民的各种需求。中国也成为绿色科技成果转化让人们买得起的国家。带动世界可持续发展。

中国也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到上个世纪80年代,出现拐点。环境开始好转。绿水青山到处都有,环境优美,蓝天白云。让人感觉好像没有污染的历史。事实上,他们是先经历了这些。

中国的转折点应该是在2012年,2013年的时候,那时候,雾霾最严重。随即中国采取了严厉的措施,结合高检高法,对污染企业实施了严厉的关停并转。用法律手段,也让那些污染者法庭上见。

这样,到现在大约10年时间,中国的环境和生态已经出现了拐点。记者去四川,河北,新疆等地,看到的都是绿色发展,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发展规划,一切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最让笔者惊叹的就是北京密云水库的水,从过去的干涸,到现在又恢复了往日的浩瀚无垠。中国人真是创造了奇迹。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载体

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这是根据客观现实提出的高瞻远瞩的思想。设想人类在过去30年中多少次因为地缘政治的原因发生战争冲突,造成无数人的生灵涂炭。这些战争冲入发生的原因大多也是因为经济发展出现了瓶颈。经济发展出现瓶颈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资金,缺乏人力资源,缺乏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很多地方的道路桥梁还都是很多年前的老路,或者是泥泞的道路。中国人说要想富,先修路。如果基础设施好了,人们可以流动起来,商品可以流动起来,市场经济必然会繁荣起来。鉴于此类经验,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并不是说主要目的是彰显中国的影响力,而是根据实际需求,根据客观条件,根据中国能提供的建设能力等现实希望能够在自愿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

一些西方国家从一开始就不理解,或者是假装不理解,对一带一路倡议采取拒绝和打压的态度。其实,如果这个倡议能够顺利实施,或许俄乌冲突可以避免。如果人们专注于经济建设,让各国的经济发展顺利进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手里钱多了,谁还愿意打仗呢?

在中东,中亚,很多地方都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很多地方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北欧,其实瑞典,挪威和丹麦加芬兰,如果能一起合作投资建设高铁,等高铁建完以后,经济增长将会加倍。商业活动因为基础设施的完善缩短交通距离而更加频繁。

中国因为有14亿人口,2022年光就业就需要提供1100万个。1100万个新的就业岗位。中国的稳定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是稳定。

2021年新冠疫情持续到了第二年。中国从2020年的四个多月局部地区的严重感染,到最后清零,采取了科学的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中国全国上下一致采取隔离的办法,戴口罩,都戴口罩。都及时检查,随时跟踪。一旦发现,立即就地扑灭。中国制定了这样的政策,采取了这样的措施。中国真的实现了动态清零。就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及时发现传染源,然后,发现相关蜜接者,然后,隔离,切断传染源。这个做法虽然比较麻烦,但是,很科学,很有效。

它的好处就是避免了人们的更大的恐慌。在中国基本上大多数人都感受不到新冠的存在。因为他们预防的严格。个别感染了,赶紧到医院隔离。总有人管制这个事情,因此。整体上没有感染。人们没有时刻担心自己感染的问题。这样,工厂照样开工。生产照样进行。保证了对世界的供应链的需求。这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现。

在西方受到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中国保持了一方净土。这是在重大的人力和财力支出的情况下实现的。但是,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情况下实现的。试想,如果中国也想西方这样泛滥,中国的感染和死亡人数也是不堪设想啊。

只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政府和人民能够自律,遵循科学防疫和科学救治的方法,实现了动态清零的创举。

有人总是批评中国没有自由和民主,这是不对的。中国是自律加集中下的自由和民主。不是盲目地散漫的自由和民主。中国的做法就控制住了疫情。从而减少人们的恐惧和生病的机会。

而西方的自由和民主有点儿过了。明知道戴口罩可以有效预防新冠,就是不让戴。即使戴了,也都是三心二意的戴。因为这种三心二意,就导致病毒的传染肆无忌惮,防不胜防了。因此,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一次,到两次甚至三次的这种折磨。坚强的活下来了。不坚强的,就走了。当然,我们留下了自由和民主。

或许东西方还是需要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互相理解。我理解的中国式民主就是民主讨论,但是决策时还是需要集中。人们可以在一种集体的氛围中感觉互相可以照应。而西方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事实上也不是这样。因为它有严格的法律和媒体的监督。当然,媒体有时候也很偏激。

中国式民主适合中国国情。中国也正在一步步向更加民主的方向迈进。任何一种制度也都不是完美的,都是在不断完善。任何法律也都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新法律不断出台。

在中国确实,还需要不断出台新的法律来约束人们,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更多的民主和自由,自然就会更容易得多。

总之,14亿的中国人正在以自己的行为为世界和平与稳定,为世界经济发展,生态文明,气候变化,人类命运作出自己的重要贡献。

尤其是最近成功举办了北京2022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正在进行冬残奥会。预祝冬残奥会和两会都圆满成功!

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积极关注“两会”并热烈祝贺两会胜利闭幕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积极关注中国举行的两会,期间部分会员举行网络会议进行沟通和热议,并在两会结束后发表声明表示热烈祝贺。声明如下:

热烈祝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

本次两会成果丰硕。两会讨论通过了”十四五“规划,不仅指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在2025年之前需要完成的优先任务,还将对中国2035年前的经济发展道路设定方向。

今年是牛年,习近平总书记以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三牛”精神勉励国人。我们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一定会认真领会和践行总书记关于“三牛”精神的精辟论述,并将其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要认真落实侨务政策,依法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不断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向心力!”这充分表现了国家对侨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海外侨胞的关心,让我们侨胞们感受到祖国的贴心和温暖。

两会还从国家层面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符合宪法和香港基本法,利港利国,有利于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全体会员坚决拥护支持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

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愿携手会员所在各国兄弟侨团,在两会精神的指引下,协助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我们将在欧洲把中欧投资协议及中欧地理标志协议落实在实处,真正发挥我们侨团在欧洲的引领作用。我们坚决履行华侨华人社团的责任和义务,积极领会本次两会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

我们携手会员所在各国的兄弟侨团,热烈祝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圆满成功闭幕!

欧洲东北同乡会暨商会

比利时东北同乡会暨商会

乌克兰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塞尔维亚北京商会

意大利(中国)北方华侨华人商会

捷中文化体育协会

俄罗斯黑龙江华侨华人联合会

奥地利奥华中文学校

瑞典沈阳同乡会

冰岛酒店集团

俄罗斯远东和平统一促进会

克罗地亚中东欧贸易投资文化促进会

挪威华人联合会

芬兰华人联谊会

中欧文化协会(瑞典)

2021年3月11日

李克强总理在大会堂金色大厅云答记者问,记者们在梅地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编辑陈雪霏)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总理记者会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举行。记者们在梅地亚新闻中心发布厅提问。以下为回答全文:

http://www.xinhuanet.com/video/2021-03/11/c_1211062189.htm

CNBC记者:李总理,新冠肺炎疫情对许多工作完成的方式和地点都产生了影响,疫情爆发一年了,请问中国就业质量和收入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中方将采取什么具体的措施改善这种状况?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消费需求,特别是国外品牌消费方面有什么影响?

李克强:就业对一个国家、对一个家庭可以说都是天大的事。去年在疫情肆虐的时候,当时很多街面上都见不到行人了,多数店铺都关了,当时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出现大规模的失业。记得后来我到地方考察,看了不少店铺,在一个小店,店主跟我说:3个月没有营业了,因为政府减免税费,支持减免房租、水电费,稳岗补贴资金到位,我们没有裁员,挺过来了。我问员工的工资怎么办?他说当时只发生活费了。在场的20多位员工都说:店里管吃管住,不让我们下岗,还有什么说的。企业和员工都明白,只要保住了企业、稳住了岗位,一复工复市,生意就会旺起来。

去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没有制定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但是反复权衡,还是制定了就业目标,也就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当时我们也提出,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正增长,实际上是相信只要能够实现900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就有经济的正增长,因为有就业就有收入,就可以带动消费、拉动经济。

去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市场主体表现出坚强的韧性,广大人民共克时艰,最后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也实现了经济全年增长2.3%,居民收入相应增长,都好于预期。

今年我们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要为两亿七八千万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所以今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依然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我们继续推动“六稳”,实现“六保”,还是把就业放在之首。去年出台的有关就业的政策举措,不仅没有调退,还有所增加,其他政策都要有利于就业。我们相信,通过经济稳定恢复增长,会带动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更多的就业岗位会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今年我们确定新增城镇就业的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希望在实际执行中还可以更高一点。我们也很明确,就业还是要让市场来唱主角,也就是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一方面推动稳岗、增岗,另一方面拓展就业渠道。去年疫情中就业方式也有新变化,像我们这几年发展的新动能,包括网购、快递等逆势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就业和传统产业发展。我们要一方面继续鼓励增加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要广开灵活就业的渠道。现在中国的灵活就业正在兴起,已经涉及到两亿多人。有的人一人打几份工,很辛苦,所以我们应该给他社保补贴,特别是要用机制性的办法来解决可能出现的职业伤害问题,给他们提供基本的权益保障。这也有利于灵活就业市场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至于刚才记者朋友提到的老年人问题。中国的老龄人口已经有两亿六千万,老龄产业也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它带来了多样化的需求。正因为中国市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这样一个广大的市场也必然会给外国企业的产品、服务乃至于投资创造更多机会,因为我们的市场是开放的。

中国有14亿人口,劳动力资源可以说是最丰富的资源,中国人民又能够吃苦耐劳,只要有就业门路就会多挣,“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我相信中国人民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逐步迈向共同富裕。谢谢。

Image

西班牙埃菲社记者:下午好!美方指责中方对上月到访武汉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缺乏透明度,专家组组长指出中方同事分享了大量工作细节,同时也表示专家组希望获得在2019年10月至12月之间与新冠肺炎疫情相似疾病病例的更多原始数据,中方是否愿提供这些数据,或者是愿再次接待专家组访华?谢谢。

李克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起突发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方和各方一样都希望尽快能够查清病毒是从哪里来的,这样有利于切断传播的渠道,更好更有效地来防控疫情。但疫情溯源的确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持续研究。中方本着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开放合作的原则和态度,同世卫组织保持沟通,也支持世卫专家在华开展溯源研究工作。下一步我们还愿意继续同世卫组织一道,推动科学溯源工作。

当前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当务之急不仅要溯源,还要做好各种防控工作,包括接种疫苗等。新冠肺炎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希望各方携起手来,因为在这样一个人类共同的敌人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但是我们也坚信人类有能力最终战胜这个病魔。我也希望明年我们能够面对面进行交流。谢谢。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6%以上,目前很多国际机构都认为中国2021年的经济增长有可能达到8%左右。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除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还存在着由于世界性的资金过剩导致房地产投资过热的风险,现在中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请问总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是否存在宏观政策转为偏紧的可能性?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预测,中国的经济规模将于2028年超过美国,对此您有何看法?谢谢。

李克强:我注意到,我们提出6%以上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实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有不少分析。有的认为是积极的,也有认为低于预期。我们当然乐见经济向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今年是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前行,有很多不可比的因素。而且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依然很大。我们说6%以上,6%不低了,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达到100万亿元,增长6%就是6万亿元,这要放到“十三五”之初,需要8%以上增速才能达到。而且我们说6%以上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过程中也可能会增长得更高一点。但是我们不是在定计划,我们是引导预期,希望把预期引导到巩固经济恢复增长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可持续性,尤其是和明年、后年的目标相衔接,不能造成大起大落,否则会扰乱市场的预期。一时走得快不一定走得稳,只有走得稳才能走得有力。我们还是希望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经济能够行稳致远,保持长期向好。

去年面对罕见的巨大冲击,我们及时果断采取措施,但也保持定力,没有搞“大水漫灌”。我们新增财政资金规模2万亿元,绝大部分都是用于市场主体和民生急需,主要是减税降费,保基本民生。而且采取了直达机制,就是把这些“救命钱”最快7天时间直达基层,来保证基层减税降费、稳岗等财力,很快就见到效果。如果我们当时重点考虑上大项目、搞大产业,这不是不需要,但这要经过论证还要考虑市场需求,时间恐怕得200天以上,就不是仅仅一周时间了。错过了时间,企业可能会大批倒闭。我记得去年在记者会上,也有记者提出中国政府采取的政策规模和力度是不是偏小了。我们是把肥施到根子上,政策打到点子上,所以起效快、有作用。现在看,这个规模、力度是合理的,准备的储备政策后来也没有用。

去年我们没有搞宽松政策,或者说所谓量化宽松,今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着力稳固经济,推动向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还是要注重把肥施在根上,现在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还在恢复元气中。由于经济恢复增长,我们要合理调整政策,但调整是适度的,有些阶段性政策退了,同时又用一些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来冲抵影响,保持保民生、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的力度不减。

怎样保持力度不减,固然资金规模很重要,但用好钱更重要,我们去年宏观调控积累的经验还可以继续用。比如在财政金融方面,简单地说,那就是要“一减、一增、一稳中有降”。“一减”,就是减少中央政府本级支出,各级政府都要带头过紧日子;“一增”,就是扩大直达资金范围,让基层和市场主体感到支持力度不减,这样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惠企利民;“稳中有降”,就是在稳定杠杆率的同时,引导金融企业合理让利,使中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融资成本做到稳中有降。当然,我们对各类风险隐患,也会及时防范化解。

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会立足于着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都是重要贡献。谢谢。

中国新闻社记者:总理您好!前两年住院费用的异地报销问题得到了解决,极大便利了异地就医。但是很多人外出打工,也有不少老年人是异地养老,他们门诊的看病开药还需要回原籍报销,非常不方便,所以请问门诊费用的报销何时能得到解决?

李克强:我在中国政府网的实名留言中,也看到了这类问题。的确,在一些学校门口,大家看到很多老人在接送孩子,这些老人不少是异地养老的,或就是来帮子女带孩子的。他们中有人经常为异地报销医疗费奔波烦恼,所以这个问题应该下决心逐步解决。今年我们要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定点的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在内的医疗费用,不能再让这些老人为此烦心。这件事,还有类似的事,看似不大,政府工作人员多费些心,就可以让老人、让家庭多一点舒心。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总理您好,很高兴能够见到您,虽然是以这样特殊的视频方式。过去一年香港因为这场特殊疫情饱受打击。我们知道您一直心系香港,香港未来两年将进入选举年,而此时全国人大会议就完善香港的选举制度作出了决定,人大常委会将就香港选举的相关法律进行修改,想请教中央政府是看到了什么?外界对于“一国两制”如何继续实践充满着关注。您认为“一国两制”在香港将来要如何行稳致远?谢谢。

李克强:我们明确提出,要继续全面准确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落实好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全力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

刚才你问到全国人大就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作出决定,决定很明确,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也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去年香港受到了多重冲击,我们希望香港各界能够携起手来尽早战胜疫情,实现经济恢复性增长,改善民生,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会继续全力给予支持。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国家提出了要建设科技强国,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我们还存在短板,甚至出现了“卡脖子”的情况。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地区,一些高新产业项目的大规模投入出现了烂尾。总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情况?未来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还会有哪些新的举措?谢谢。

李克强:多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些重大突破。在应用创新领域发展得也很快,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确存在着不足。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到25%。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研人员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把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讲到这里,我想对青年学生们说几句话,不管你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样的志向,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把基础打牢了,将来就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

创新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政府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同时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来加大研发投入,所以我们要增加“全社会”这个口径下的研发投入。这就需要采用一些机制。比如今年我们采取对制造业研发费用投入加计扣除100%的措施,这实际上是一个税收优惠措施,就是想通过市场化普惠制的办法,使企业投资研发有动力。当然,研发要靠人才,中国的人才资源是丰富的。我们一方面要让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普通人也有上上智。这些年我们推动“双创”,形成“众创”局面,推动了应用创新,也给整体上的创新带来了更大空间。

我们说科技要自立自强,科学家要发奋努力,这和国际合作、同行交流是并行不悖的。科学探索和发明、发现是需要合作的,需要共同努力。封闭不会有前途,断链对谁都没有好处。中国愿意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同各国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谢谢。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记者:李总理,美中两国关系在过去几年跌入建交以后的低谷,中方高层官员多次表示这是由于特朗普政府实施极端错误的反华政策造成的,他们也希望,新任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可以拨乱反正。但是许多来自华盛顿的声音表示中方的判断和立场忽视了重要的两个点,一个就是双边关系恶化是双方的原因,而不是中方常说的责任完全在美方。还有一点就是在对华态度以及重大政策上,无论是疫情溯源还是香港、新疆等问题,美国的民主和共和两党其实是有着高度的共识。请问您对这种来自美国的观点有何回应?尤其是在美中两国将于下周在阿拉斯加举行拜登上台之后的首次高级别会谈之际,中方会不会调整或者改变相关政策立场,推动双边关系的重启和修复?谢谢。

李克强:过去几年中美关系的确遭遇了严重的困难,给两国和世界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建交40多年了,风风雨雨,能越过坎坷向前走,还是因为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我们希望按照习近平主席最近和拜登总统通话的精神,就是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互不干涉内政和内部事务,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两国关系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这既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

中美两国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社会制度都不同,彼此相处难免会有矛盾、有分歧,有的时候甚至比较尖锐,关键是如何对待。中美两国人民是有智慧、有能力的,双方还是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地进行对话沟通。我们希望中美有多领域、多层次的对话,即便一时达不成共识,也可以交换意见、增信释疑,这有利于管控和化解分歧。

中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有许多可以合作的领域。在去年多重冲击的背景下,中美两国的贸易规模仍然达到4.1万亿元,增长8.8%,我们还是应当把更多精力放在共同点上,去扩大共同利益。中美两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世界繁荣发展,都有重要责任。应该推动中美关系越过坎坷往前看,向着总体稳定的方向走。谢谢。

新华社记者:总理您好!您一直强调要重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要发挥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在有一些市场主体反映,在生产经营、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方面还有一些困难和障碍。请问今年政府将出台哪些改革措施来助企纾困,让他们焕发新的生机。谢谢。

李克强:去年我们推进改革,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时,围绕市场主体的需求来考虑,助力市场主体脱困、激发活力,来撑起中国经济的基本盘。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培育起来,就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三五”期间的五年,我们的市场主体增加了6000万户。去年在疫情冲击下,后期快速恢复增长,现在市场主体总数已经达到一亿三千万多万户,而且去年个体工商户又新增1000多万户,从8000多万户增加到9000多万户,带动两亿多人就业。市场主体的活力激发了,活跃度提高了,这是政府推进改革的努力方向。

今年我们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是要继续围着市场主体转,这就需要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让市场主体不仅生存,而且活跃。去年我们说留得青山就赢得未来,今年说留得市场主体的青山常在,就能够生机盎然,使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充分体现。所以转变政府职能很重要的是要把市场主体应有的权限给他们,让他们去发挥。对于审批环节,我们要继续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一方面为市场主体减负,另一方面让他们松绑,放开手脚去竞争。

当然,要竞争就应当是公平的竞争,就必须有监管。管出公平、管出公正,这样才能让市场主体显示真正的创造力。所以我们放管并重,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都是改革。我们支持“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业态,但是对于坑蒙拐骗、造假失信,或者利用新业态的旗号去搞诈骗、非法集资的,就要坚决打击,因为把市场搅乱了,没有公平,竞争就不可能持续,就不可能展现更强的活力。

政府还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为企业重质量、守诚信、精工细作去提高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来营造环境。对于政务服务中那些涉及企业、人民群众经常要办的事项,要努力做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让市场主体有更强的活力,社会有创造力。谢谢。

台湾TVBS电视台记者:今年年初,台湾方面表示希望跟大陆在“后疫情时代”能够恢复交流。与此同时,两岸关系目前并没有看到和缓的迹象,请问大陆方面对此怎么看,未来又要如何因应?

李克强: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也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在此前提下,我们欢迎台湾任何政党、团体同我们交往,也欢迎台湾各党派团体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与我们开展对话。

我们坚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也反对外部势力的干涉。

我们一直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这几年出台了很多惠及台企台胞的政策,不少台湾企业和同胞从中受益。我们会继续让台湾同胞分享大陆的发展机遇,继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谢谢。

人民日报社记者: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民生领域的一些难题凸显,如就医、子女教育、养老托幼等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请问政府打算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些难题?

李克强:今年政府总支出比去年略有增加,盘子不小,所以要更多地向量大面广的民生领域倾斜,特别是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如果下半年经济持续向好,那么会下更大的力度把财政支出,包括债务支出投向这些领域。这对拉动当年GDP增长可能不明显,但是对于长远发展、惠民生有支撑作用。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人民的政府就应当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教育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和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我在两会参加代表团讨论时,一位中学校长说:现在县乡中学还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教师的待遇不高,学历也很难提高。我们今年要下决心,加大对县乡教师培训的投入,让他们能够在职便利地提高学历,职称评定要采取倾斜政策。对于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只要拿到居住证,一定要让他们有受教育的机会。决不能因为家境、区域不同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也是生产力。而现在县乡基层的医疗机构和力量还比较薄弱,很多人有病往大城市大医院跑。今年我们要多措并举加大对县乡医院、卫生院的投入,对于扩大门诊费医保报销和常见病药品报销范围、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疗耗材价格等,都要采取一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的措施。也就是说,要让群众看病多一点便利,治病少一点负担。这也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防止因病返贫致贫。

在养老托幼方面,政府还要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来兴办社区服务业,尽可能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给家庭在养老托幼方面不仅减轻一点负担,也多一点温暖。总之,民生方面的事很多,我们要在发展中持续改善民生。我们现在实施的是广覆盖、保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保基本,要在经济发展中持续提高水平,但也要突出重点。对于事关人人、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各级政府都一定要把它扛在肩上。谢谢。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中国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请问这是不是中国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围堵”下被迫采取的某种战略收缩?另外,在中国发展国内大循环,构建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的时候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留给外资的空间未来会不会越来越小?谢谢。

李克强:中国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既是要做大国内市场,也是要扩大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起门来是没有出路的。中国会不断地、主动地扩大开放,这是中国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有利于世界。中国把内需市场做大,带动自身发展,也会给外资、外国产品和服务带来巨大的机会。我在代表团讨论的时候,一位企业家说,抓住内循环就是要开拓国内市场,抓住双循环就是要开拓国际市场,两个市场还可以打通。他说得很朴实,但言简意赅。

开放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相向而行。经过8年的努力,去年东盟10国、中国、日、韩、澳、新15国谈成了RCEP协定,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是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习俗,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共同建设的。这说明,只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可以谈出共识,找到共同利益,扩大各国人民的福祉,而且有助于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会给世界经济增添动力。中国是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作用,而且要履行自身的责任,维护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只要是对互利共赢有利的,无论是多边、双边的机制,我们都持积极开放的态度。

我们会进一步主动地对外开放,继续缩减外资来华投资负面清单,继续推动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对外开放。我注意到,很多外企关心中国的营商环境,我们还要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总而言之,通过多种努力,在扩大内需中不断扩大开放,继续让中国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世界的大市场。谢谢。

来源:新华社

现场实录如下:

03-11
14:00:00

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记者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

03-11
16:18:41

张业遂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刚刚举行了闭幕会议,现在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李克强总理同大家见面,并回答大家的提问。有请李总理。
03-11
16:19:25

李克强

很高兴同媒体的朋友们见面,感谢大家对中国两会报道所付出的辛劳。今年我们还是继续通过视频进行交流,请大家提问。

李克强

03-11
16:21:14

CNBC记者

李总理,新冠肺炎疫情对许多工作完成的方式和地点都产生了影响,疫情暴发一年了,请问中国就业质量和收入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中方将采取什么具体的措施改善这种状况?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对消费需求,特别是国外品牌消费方面有什么影响?
03-11
16:25:48

李克强

就业对一个国家、对一个家庭可以说都是天大的事。去年在疫情肆虐的时候,当时很多街面上都见不到行人了,多数店铺都关了,当时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出现大规模的失业。记得后来我到地方考察,看了不少店铺,在一个小店,店主跟我说:3个月没有营业了,因为政府减免税费,支持减免房租、水电费,稳岗补贴资金到位,我们没有裁员,挺过来了。我问员工的工资怎么办?他说当时只发生活费了。在场的20多位员工都说:店里管吃管住,不让我们下岗,还有什么说的。企业和员工都明白,只要保住了企业、稳住了岗位,一复工复市,生意就会旺起来。
03-11
16:27:17

李克强

去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没有制定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但是反复权衡,还是制定了就业目标,也就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也是财富创造的源头活水。当时我们也提出,要努力实现全年经济正增长,实际上是相信只要能够实现900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就有经济的正增长,因为有就业就有收入,就可以带动消费、拉动经济。
03-11
16:28:41

李克强

去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的市场主体表现出坚强的韧性,广大人民共克时艰,最后实现了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也实现了经济全年增长2.3%,居民收入相应增长,都好于预期。
03-11
16:32:04

李克强

今年我们的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4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创历史新高,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要为两亿七八千万农民工提供打工的机会。所以今年我们在制定宏观政策的时候,依然坚持就业优先的政策,我们继续推动“六稳”,实现“六保”,还是把就业放在之首。去年出台的有关就业的政策举措,不仅没有调退,还有所增加,其他政策都要有利于就业。我们相信,通过经济稳定恢复增长,会带动更多的就业岗位,而更多的就业岗位会推动经济稳中向好。
03-11
16:36:32

李克强

今年我们确定新增城镇就业的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希望在实际执行中还可以更高一点。我们也很明确,就业还是要让市场来唱主角,也就是继续通过保市场主体来保就业。一方面推动稳岗、增岗,另一方面拓展就业渠道。去年疫情中就业方式也有新变化,像我们这几年发展的新动能,包括网购、快递等逆势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就业和传统产业发展。我们要一方面继续鼓励增加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要广开灵活就业的渠道。现在中国的灵活就业正在兴起,已经涉及到两亿多人。有的人一人打几份工,很辛苦,所以我们应该给他社保补贴,特别是要用机制性的办法来解决可能出现的职业伤害问题,给他们提供基本的权益保障。这也有利于灵活就业市场更加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03-11
16:37:36

李克强

至于刚才记者朋友提到的老年人问题。中国的老龄人口已经有两亿六千万,老龄产业也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朝阳产业,它带来了多样化的需求。正因为中国市场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这样一个广大的市场也必然会给外国企业的产品、服务乃至于投资创造更多机会,因为我们的市场是开放的。
03-11
16:38:43

李克强

中国有14亿人口,劳动力资源可以说是最丰富的资源,中国人民又能够吃苦耐劳,只要有就业门路就会多挣,“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我相信中国人民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逐步迈向共同富裕。谢谢。

李克强

03-11
16:42:16

西班牙埃菲社记者

下午好!美方指责中方对上月到访武汉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缺乏透明度,专家组组长指出中方同事分享了大量工作细节,同时也表示专家组希望获得在2019年10月至12月之间与新冠肺炎疫情相似疾病病例的更多原始数据,中方是否愿提供这些数据,或者是愿再次接待专家组访华?谢谢。
03-11
16:44:33

李克强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起突发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方和各方一样都希望能够尽快查清病毒是从哪里来的,这样有利于切断传播的渠道,更好更有效地来防控疫情。但疫情溯源的确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持续研究。中方本着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开放合作的原则和态度,同世卫组织保持沟通,也支持世卫专家在华开展溯源研究工作。下一步我们还愿意继续同世卫组织一道,推动科学溯源工作。
03-11
16:45:58

李克强

当前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当务之急不仅要溯源,还要做好各种防控工作,包括接种疫苗等。新冠肺炎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希望各方携起手来,因为在这样一个人类共同的敌人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但是我们也坚信人类有能力最终战胜这个病魔。我也希望明年我们能够面对面进行交流。谢谢。
03-11
16:47:35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

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6%以上,目前很多国际机构都认为中国2021年的经济增长有可能达到8%左右。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除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还存在着由于世界性的资金过剩导致房地产投资过热的风险,现在中国政府采取了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请问总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今年是否存在宏观政策转为偏紧的可能性?据日本经济研究中心预测,中国的经济规模将于2028年超过美国,对此您有何看法?谢谢。
03-11
16:52:27

李克强

我注意到,我们提出6%以上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实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有不少分析。有的认为是积极的,也有认为低于预期。我们当然乐见经济向好,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今年是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前行,有很多不可比的因素。而且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性依然很大。我们说6%以上,6%不低了,现在我们的经济总量达到100万亿元,增长6%就是6万亿元,这要放到“十三五”之初,需要8%以上增速才能达到。而且我们说6%以上是开了口子的,实际过程中也可能会增长得更高一点。但是我们不是在定计划,我们是引导预期,希望把预期引导到巩固经济恢复增长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可持续性,尤其是和明年、后年的目标相衔接,不能造成大起大落,否则会扰乱市场的预期。一时走得快不一定走得稳,只有走得稳才能走得有力。我们还是希望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经济体,经济能够行稳致远,保持长期向好。

李克强

03-11
17:00:30

李克强

去年面对罕见的巨大冲击,我们及时果断采取措施,但也保持定力,没有搞“大水漫灌”。我们新增财政资金规模2万亿元,绝大部分都是用于市场主体和民生急需,主要是减税降费,保基本民生。而且采取了直达机制,就是把这些“救命钱”最快7天时间直达基层,来保证基层减税降费、稳岗等财力,很快就见到效果。如果我们当时重点考虑上大项目、搞大产业,这不是不需要,但这要经过论证还要考虑市场需求,时间恐怕得200天以上,就不是仅仅一周时间了。错过了时间,企业可能会大批倒闭。我记得去年在记者会上,也有记者提出中国政府采取的政策规模和力度是不是偏小了。我们是把肥施到根子上,政策打到点子上,所以起效快、有作用。现在看,这个规模、力度是合理的,准备的储备政策后来也没有用。
03-11
17:04:30

李克强

去年我们没有搞宽松政策,或者说所谓量化宽松,今年也就没有必要“急转弯”,还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着力稳固经济,推动向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还是要注重把肥施在根上,现在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还在恢复元气中。由于经济恢复增长,我们要合理调整政策,但调整是适度的,有些阶段性政策退了,同时又用一些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来冲抵影响,保持保民生、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的力度不减。
03-11
17:11:27

李克强

怎样保持力度不减,固然资金规模很重要,但用好钱更重要,我们去年宏观调控积累的经验还可以继续用。比如在财政金融方面,简单地说,那就是要“一减、一增、一稳中有降”。“一减”,就是减少中央政府本级支出,各级政府都要带头过紧日子;“一增”,就是扩大直达资金范围,让基层和市场主体感到支持力度不减,这样能够更快更有效地惠企利民;“稳中有降”,就是在稳定杠杆率的同时,引导金融企业合理让利,使中小微企业融资更便利、融资成本做到稳中有降。当然,我们对各类风险隐患,也会及时防范化解。
03-11
17:12:48

李克强

中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会立足于着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都是重要贡献。谢谢。

李克强

03-11
17:13:43

中国新闻社记者

总理您好!前两年住院费用的异地报销问题得到了解决,极大便利了异地就医。但是很多人外出打工,也有不少老年人是异地养老,他们门诊的看病开药还需要回原籍报销,非常不方便,所以请问门诊费用的报销何时能得到解决?
03-11
17:17:21

李克强

我在中国政府网的实名留言中,也看到了这类问题。的确,在一些学校门口,大家看到很多老人在接送孩子,这些老人不少是异地养老的,或就是来帮子女带孩子的。他们中有人经常为异地报销医疗费奔波烦恼,所以这个问题应该下决心逐步解决。今年我们要扩大门诊费用跨省直接报销的范围,到明年年底前每个县都要确定一个定点的医疗机构,能够直接报销包括门诊费在内的医疗费用,不能再让这些老人为此烦心。这件事,还有类似的事,看似不大,政府工作人员多费些心,就可以让老人、让家庭多一点舒心。谢谢。

李克强

03-11
17:18:29

凤凰卫视记者

总理您好,很高兴能够见到您,虽然是以这样特殊的视频方式。过去一年香港因为这场特殊疫情饱受打击。我们知道您一直心系香港,香港未来两年将进入选举年,而此时全国人大会议就完善香港的选举制度作出了决定,人大常委会将就香港选举的相关法律进行修改,想请教中央政府是看到了什么?外界对于“一国两制”如何继续实践充满着关注。您认为“一国两制”在香港将来要如何行稳致远?谢谢。
03-11
17:20:46

李克强

我们明确提出,要继续全面准确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落实好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全力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
03-11
17:21:05

李克强

刚才你问到全国人大就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作出决定,决定很明确,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始终坚持“爱国者治港”,也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03-11
17:21:18

李克强

去年香港受到了多重冲击,我们希望香港各界能够携起手来尽早战胜疫情,实现经济恢复性增长,改善民生,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中央政府会继续全力给予支持。谢谢。

李克强

03-11
17:22:5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国家提出了要建设科技强国,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我们还存在短板,甚至出现了“卡脖子”的情况。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地区,一些高新产业项目的大规模投入出现了烂尾。总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情况?未来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还会有哪些新的举措?谢谢。
03-11
17:24:32

李克强

多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些重大突破。在应用创新领域发展得也很快,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确存在着不足。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03-11
17:29:33

李克强

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到25%。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研人员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把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讲到这里,我想对青年学生们说几句话,不管你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样的志向,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把基础打牢了,将来就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

李克强

03-11
17:36:34

李克强

创新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政府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同时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来加大研发投入,所以我们要增加“全社会”这个口径下的研发投入。这就需要采用一些机制。比如今年我们采取对制造业研发费用投入加计扣除100%的措施,这实际上是一个税收优惠措施,就是想通过市场化普惠制的办法,使企业投资研发有动力。当然,研发要靠人才,中国的人才资源是丰富的。我们一方面要让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普通人也有上上智。这些年我们推动“双创”,形成“众创”局面,推动了应用创新,也给整体上的创新带来了更大空间。
03-11
17:36:48

李克强

我们说科技要自立自强,科学家要发奋努力,这和国际合作、同行交流是并行不悖的。科学探索和发明、发现是需要合作的,需要共同努力。封闭不会有前途,断链对谁都没有好处。中国愿意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同各国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谢谢。
03-11
17:38:01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记者

李总理,美中两国关系在过去几年跌入建交以后的低谷,中方高层官员多次表示这是由于特朗普政府实施极端错误的反华政策造成的,他们也希望,新任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可以拨乱反正。但是许多来自华盛顿的声音表示中方的判断和立场忽视了重要的两个点,一个就是双边关系恶化是双方的原因,而不是中方常说的责任完全在美方。还有一点就是在对华态度以及重大政策上,无论是疫情溯源还是香港、新疆等问题,美国的民主和共和两党其实是有着高度的共识。请问您对这种来自美国的观点有何回应?尤其是在美中两国将于下周在阿拉斯加举行拜登上台之后的首次高级别会谈之际,中方会不会调整或者改变相关政策立场,推动双边关系的重启和修复?谢谢。
03-11
17:41:27

李克强

过去几年中美关系的确遭遇了严重的困难,给两国和世界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建交40多年了,风风雨雨,能越过坎坷向前走,还是因为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我们希望按照习近平主席最近和拜登总统通话的精神,就是要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互不干涉内政和内部事务,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原则,推动两国关系向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这既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期待。

李克强

03-11
17:43:03

李克强

中美两国历史文化、发展阶段、社会制度都不同,彼此相处难免会有矛盾、有分歧,有的时候甚至比较尖锐,关键是如何对待。中美两国人民是有智慧、有能力的,双方还是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地进行对话沟通。我们希望中美有多领域、多层次的对话,即便一时达不成共识,也可以交换意见、增信释疑,这有利于管控和化解分歧。
03-11
17:45:48

李克强

中美两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有许多可以合作的领域。在去年多重冲击的背景下,中美两国的贸易规模仍然达到4.1万亿元,增长8.8%,我们还是应当把更多精力放在共同点上,去扩大共同利益。中美两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世界繁荣发展,都有重要责任。应该推动中美关系越过坎坷往前看,向着总体稳定的方向走。谢谢。

李克强

03-11
17:47:18

新华社记者

总理您好!您一直强调要重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要发挥市场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在有一些市场主体反映,在生产经营、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方面还有一些困难和障碍。请问今年政府将出台哪些改革措施来助企纾困,让他们焕发新的生机。谢谢。

新华社记者

03-11
17:54:39

李克强

去年我们推进改革,很突出的一点就是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时,围绕市场主体的需求来考虑,助力市场主体脱困、激发活力,来撑起中国经济的基本盘。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市场主体培育起来,就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三五”期间的五年,我们的市场主体增加了6000万户。去年在疫情冲击下,后期快速恢复增长,现在市场主体总数已经达到一亿三千多万户,而且去年个体工商户又新增1000多万户,从8000多万户增加到9000多万户,带动两亿多人就业。市场主体的活力激发了,活跃度提高了,这是政府推进改革的努力方向。

李克强

03-11
18:03:13

李克强

今年我们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还是要继续围着市场主体转,这就需要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让市场主体不仅生存,而且活跃。去年我们说留得青山就赢得未来,今年说留得市场主体的青山常在,就能够生机盎然,使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充分体现。所以转变政府职能很重要的是要把市场主体应有的权限给他们,让他们去发挥。对于审批环节,我们要继续减环节、减材料、减费用、减时限。一方面为市场主体减负,另一方面让他们松绑,放开手脚去竞争。
03-11
18:03:29

李克强

当然,要竞争就应当是公平的竞争,就必须有监管。管出公平、管出公正,这样才能让市场主体显示真正的创造力。所以我们放管并重,创新监管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这都是改革。我们支持“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业态,但是对于坑蒙拐骗、造假失信,或者利用新业态的旗号去搞诈骗、非法集资的,就要坚决打击,因为把市场搅乱了,没有公平,竞争就不可能持续,就不可能展现更强的活力。
03-11
18:03:39

李克强

政府还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为企业重质量、守诚信、精工细作去提高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来营造环境。对于政务服务中那些涉及企业、人民群众经常要办的事项,要努力做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让市场主体有更强的活力,社会有创造力。谢谢。
03-11
18:04:10

台湾TVBS电视台记者

今年年初,台湾方面表示希望跟大陆在“后疫情时代”能够恢复交流。与此同时,两岸关系目前并没有看到和缓的迹象,请问大陆方面对此怎么看,未来又要如何因应?
03-11
18:05:09

李克强

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也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在此前提下,我们欢迎台湾任何政党、团体同我们交往,也欢迎台湾各党派团体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与我们开展对话。

李克强

03-11
18:11:55

李克强

我们坚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也反对外部势力的干涉。
03-11
18:13:36

李克强

我们一直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这几年出台了很多惠及台企台胞的政策,不少台湾企业和同胞从中受益。我们会继续让台湾同胞分享大陆的发展机遇,继续推动两岸融合发展。谢谢。
03-11
18:14:46

人民日报社记者

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民生领域的一些难题凸显,如就医、子女教育、养老托幼等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请问政府打算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些难题?
03-11
18:17:24

李克强

今年政府总支出比去年略有增加,盘子不小,所以要更多地向量大面广的民生领域倾斜,特别是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如果下半年经济持续向好,那么会下更大的力度把财政支出,包括债务支出投向这些领域。这对拉动当年GDP增长可能不明显,但是对于长远发展、惠民生有支撑作用。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人民的政府就应当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
03-11
18:20:56

李克强

教育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和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我在两会参加代表团讨论时,一位中学校长说:现在县乡中学还缺乏优质的教师资源,教师的待遇不高,学历也很难提高。我们今年要下决心,加大对县乡教师培训的投入,让他们能够在职便利地提高学历,职称评定要采取倾斜政策。对于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只要拿到居住证,一定要让他们有受教育的机会。决不能因为家境、区域不同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03-11
18:25:57

李克强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也是生产力。而现在县乡基层的医疗机构和力量还比较薄弱,很多人有病往大城市大医院跑。今年我们要多措并举加大对县乡医院、卫生院的投入,对于扩大门诊费医保报销和常见病药品报销范围、降低药品和高值医疗耗材价格等,都要采取一些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的措施。也就是说,要让群众看病多一点便利,治病少一点负担。这也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防止因病返贫致贫。
03-11
18:29:16

李克强

在养老托幼方面,政府还要通过引导社会力量来兴办社区服务业,尽可能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给家庭在养老托幼方面不仅减轻一点负担,也多一点温暖。总之,民生方面的事很多,我们要在发展中持续改善民生。我们现在实施的是广覆盖、保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保基本,要在经济发展中持续提高水平,但也要突出重点。对于事关人人、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各级政府都一定要把它扛在肩上。谢谢。
03-11
18:30:05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中国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请问这是不是中国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围堵”下被迫采取的某种战略收缩?另外,在中国发展国内大循环,构建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的时候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留给外资的空间未来会不会越来越小?谢谢。
03-11
18:32:17

李克强

中国提出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既是要做大国内市场,也是要扩大开放。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起门来是没有出路的。中国会不断地、主动地扩大开放,这是中国自身利益的需要,也有利于世界。中国把内需市场做大,带动自身发展,也会给外资、外国产品和服务带来巨大的机会。我在代表团讨论的时候,一位企业家说,抓住内循环就是要开拓国内市场,抓住双循环就是要开拓国际市场,两个市场还可以打通。他说得很朴实,但言简意赅。
03-11
18:36:28

李克强

开放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相向而行。经过8年的努力,去年东盟10国、中国、日、韩、澳、新15国谈成了RCEP协定,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是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习俗,不同发展阶段国家共同建设的。这说明,只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可以谈出共识,找到共同利益,扩大各国人民的福祉,而且有助于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会给世界经济增添动力。中国是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发挥自身的作用,而且要履行自身的责任,维护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只要是对互利共赢有利的,无论是多边、双边的机制,我们都持积极开放的态度。
03-11
18:38:11

李克强

我们会进一步主动地对外开放,继续缩减外资来华投资负面清单,继续推动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对外开放。我注意到,很多外企关心中国的营商环境,我们还要继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总而言之,通过多种努力,在扩大内需中不断扩大开放,继续让中国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世界的大市场。谢谢。
03-11
18:38:26

张业遂

感谢李克强总理,感谢各位对大会的关注和报道。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03-11
18:38:44

李克强

谢谢大家,希望有机会面对面交流。

公务员考试限制年龄 代表建议引发“35岁现象”大讨论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中国青年报报道:公务员考试该限制年龄吗
  代表建议引发“35岁现象”大讨论

点击进入下一页

网络投票截图

  站在35岁的门槛,面对切换职业发展轨道的选择,是主动往前走一步,还是被动陷入僵局?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蒋胜男建议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引发了广大网友对“35岁求职危机”的关注与讨论。

  蒋胜男的建议,指向的是现行公务员录用规定第十八条:报考公务员,应具备“年龄为十八周岁以上,三十五周岁以下”的资格条件。

  “别说35岁了,我刚30岁都已经开始焦虑了,年龄限制真可怕”“岂止是公务员,现在好多岗位都拒绝35岁以上的求职者,找工作好尴尬”“孩子一大,可以重返职场一展身手,正是有拼劲儿的时候”……渴望回归职场的宝妈、担心被“内卷”的职场人,倾诉着年龄带来的职场焦虑。

  长期研究公务员考录制度的专家桑助来认为,这场由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引发的用人招聘话题,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抓住了大龄青年就业难的社会痛点。

  公务员招录为何35岁是个门槛

  翻看话题的评论区不难发现,有不少网友支持蒋胜男代表的建议。

  蒋胜男认为,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有助于盘活35岁至50岁劳动人口的工作积极性,应对我国即将步入的老龄化社会。

  从整个就业市场看,桑助来认可这则建议的积极意义。他认为:降低公务员行业年龄门槛,有利于带动和影响其他行业,从而激活整个劳动力市场。

  如果有积极意义,报考公务员的年龄门槛可以完全取消吗?有专家表示,要综合考量、加以探索。

  “报考公务员的年龄不能超过35周岁,是因为公开考录只选拔主任科员及以下人员,而副处以上人员是通过交流、遴选、内部提拔等方式解决。”桑助来认为,无论是为了促进青年自身锻炼成长,还是出于体制人才培养的考虑,限制考录年龄都有合理性。

  桑助来建议,如果放宽公务员考录年龄限制,要与拓展公务员考录职级层级配套实施、统筹考虑。“比如,将报考职级从主任科员以下,提高到二级调研员以下,或者开放一些技术岗位相应职务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认为,划定公务员报考年龄限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譬如个人精力。已年过60岁的姜耀东调侃自己的精力大不如从前,“30岁以前熬夜不睡觉没问题,超过30岁,一夜不睡就受不了。”他认为,“政府部门需要注入新鲜活力,保障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姜耀东也担忧日益高涨的“考公热”:“如果没有年龄限制,报考人数就更多,导致录取率更低,会引发很多社会矛盾。”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雷鸣强建议,在保持现有政策整体稳定的前期下,可以在一些地区、职位“开口子”进行试点,在统考以外开辟特殊通道,允许年龄更大的考生报考。他还建议,加大对应聘者综合能力素质的考评比重。

  “高明的管理者不会以年龄设限”

  蒋胜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35岁危机”是一种企业招聘的不合理限制。“35岁正处于年富力强的时候。经过几年打磨,他们在工作业务、人情世故上都处于成熟阶段。”这番话道出了部分网友的心声。

  “从客观效果上讲,‘35岁现象’确实存在,在就业求职时能看到有35岁的年龄限制,超过这个年龄就有歧视和偏见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解释。他同时认为,这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郑秉文认为,要推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尽量避免“35岁现象”。

  怎么避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胡献忠给出三个字:“要包容。”

  他表示,从企业、社会层面出发,建构现代社会需有更多的包容理念。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者,也应该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和社会文明的传播者。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和承担社会责任并不矛盾,而应当是相辅相成的。

  胡献忠认为,高明的企业管理层不会以年龄为就职条件,关键是看岗位的需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越是重要的岗位,对求职者的年龄限制就会放得越宽。

  “从一定意义上讲,随着现代社会的持续建构,它的包容度会越来越强。大家要做现代社会的促进者,而不是旁观者,甚至冷嘲热讽者。”胡献忠提出,要包容青年的多样性特点和多样化选择,尊重他们的价值追求和劳动付出,共同营造有利于青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郑秉文认为,延迟退休可以减轻就业压力,有利于年轻人广开就业门路。法定退休年龄上移后,就业群体的年龄中位数也就相应提高了。

  他提到一组数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仅为23.9岁,而2020年提高到38.4岁,预计到2035年将高达45.0岁。同理,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以后,就业群体的年龄中位数也会提高。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1岁”。郑秉文认为,延迟退休年龄对青年就业没有负面影响,反而还有一些积极的意义。

  他总结道:“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了,会让国家的人口年龄中位数也相应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提高以后,就业群体的年龄中位数也会跟着提高,因而对35岁年龄限制产生的就业压力有减轻作用,可以促进更多35岁以后的人就业。”

  网友热议

  @潘高:建议取消应届生限制(摊手)。我们发奋读书,却被招聘单位“应届生”三个字pass(淘汰)了。

  @等待奋斗:打破35岁限制,适当延长至40周岁。

  @Winyetutu:不仅是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也应该放宽年龄限制,毕竟以后退休也延迟了。

  @tanh:不建议,基层公务员还是从年轻人里招好,年纪大了都是老油条,队伍纯洁性没法保证。高级人才本来就会延长到40岁。

  @乖乖宠:要防止一些不为国家作贡献,而是想吃国家红利的人混入公务员队伍,一些人考公务员的目的不外乎公务员安稳、待遇好。

  @坚毅:大学都没有年龄限制,为啥公务员有?有些工作由人生阅历丰富的人干更合适,建议按照工作年限发放退休金。

  @春暖花开:不要有明显的歧视,难道企业人员积攒下来的经验就不能带动政府部门更好地运转吗?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尚君 李华锡 来源:中国青年报

工伤风险、“青春饭焦虑”……涉及2亿灵活就业人群的职业痛点如何消除?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题:工伤风险、“青春饭焦虑”……涉及2亿灵活就业人群的职业痛点如何消除?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孙亮全、吴文诩、李鲲

  数字经济时代,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涉及约2亿灵活就业劳动者撑起零工经济新业态。这个庞大劳动者群体日益凸显的工伤风险、“青春饭焦虑”等职业痛点,成为两会热议话题之一。多位代表委员提交了相关建议和提案。

  零工经济:稳就业“缓冲器”“蓄水池”,从“公司+员工”转向“平台+员工”模式

  “零工市场”“灵活就业”引人注目地出现在今年两会的重要文件中。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各类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零工市场建设,广开就业门路,为有意愿有能力的人创造更多公平就业机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也提出,建立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

  不同于传统就业模式,在数字经济时代,灵活就业人群正日趋庞大。按人社部等部门公布的数据,我国灵活就业从业人员规模达2亿人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选择依托互联网的新就业形态。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提交了《加快推动新就业形态发展、助力稳就业的建议》。他说,新的就业形态除在电商物流、网络送餐、网约车等生活服务领域外,还依托知识创意领域和平台不断衍生。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等发布的《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企业采用灵活用工同比增长逾11%,达到55.68%,有近30%的企业表示稳定或扩大使用规模。

  马化腾表示,新就业形态具有就业容量大、进出门槛低、灵活性和兼职性强等特点,形成“蓄水池”与“缓冲器”作用,在劳动力市场中与标准化就业相互补充。

  民建山西省委副主委、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志强代表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发展速度将进一步提升,释放更大新就业形态潜能。

  值得注意的是,灵活就业改变了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传统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表示,劳动者从“公司+员工”转向“平台+员工”模式,也由此产生不少前所未有的利益矛盾。

  痛点:工伤、养老、职业培训均难保障

  部分代表委员与专家表示,对于灵活就业人群的劳动权益保障,尚存在法律依据不足、制度设计不完善等问题。

  问题比较突出且频频引发社会舆情的是工伤保险缺失。“灵活就业人员在遭受工伤事故后,常常因为不能参加工伤保险而无法享受相应待遇。”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协副主席蔡庆锋说。

  去年底,某外卖平台一骑手在送餐途中猝死,其家属在追究工伤保险责任由谁承担时,被告知仅可以获得2000元人道主义赔偿和3万元商业意外险赔偿。在社会广泛关注下,该平台最终给予骑手家属60万元抚恤金。

  在灵活用工模式下,用工企业与灵活用工平台之间、灵活用工平台与工作人员之间均为合作关系,不受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规制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约束。

  人社部的调研显示,在缺少工伤保险的背景下,多数平台企业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实现其从业人员的职业伤害保障。但与工伤保险相比,灵活从业人员购买的商业险普遍附加值低、保障力度小。

  还有部分灵活就业者由于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只能趁年轻拼命挣钱。记者发现,很多公司外卖骑手社保缺失。

  一些代表委员建议,政府和用工方要帮助从业者解决只能吃“青春饭”问题,妥善解决社保缴纳问题。

  此外是劳动者可持续发展问题。李志强说,现有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就业扶持和服务保障体系主要面向传统行业,没有充分覆盖到新就业形态从业者。

  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将加快推进,新业态劳动关系规则要倾听弱者声音

  政府工作报告和规划纲要草案均对相关问题作出回应。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快推进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继续对灵活就业人员给予社保补贴,推动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探索建立新业态从业人员劳动权益保障机制。

  多位代表委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提案。

  蔡庆锋在《关于建立灵活就业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险保障的提案》中建议,调整现行工伤保险制度,从立法层面进一步规范此类劳动关系,避免灵活就业人员在遭受工伤事故后,无法享受相应待遇。

  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上海市委主委高小玫在提交的大会书面发言《规范平台用工,维护劳动者正当权益》中建议,进一步规范平台用工合同,制订平台用工专项法规,加强劳动监察,规范平台管理,防止优势地位方滥用权利。

  一些代表委员建议,拓宽灵活就业群体参与社会保障渠道,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免费在线课程和就业指导服务,建设劳动者终身学习的“数字学堂”等,以保障和服务新就业形态从业者的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要尽量减少互联网对劳动者“工具性”的放大,增强对个人安全、尊严、可持续发展的考量。

  “新业态制定劳动关系的规则要倾听弱者声音。”许光建认为,制度设计要兼顾各方利益诉求,创造共赢的发展模式。

编辑 陈雪霏

两位“90后”代表的共同关注:“办好村里的小微企业”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记者赵文君)“90后”代表、“来自基层”、“返乡创业”,这是湖北代表团两位女代表程桔、程梦醒共同的“标签”,也都透着一股韧劲和闯劲。

2014年,程桔从城市回到家乡湖北省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同年,程梦醒大学毕业回到家乡湖北省应城市三合镇三结村,创办了春华养生豆皮有限公司。

同为来自基层农村的代表,程桔带动村民发展产业,程梦醒将传统特色食品豆皮做大做强,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她们有着聊不完的话题。

“去年9月,我们新建了一家农业合作社,厂房面积达15亩,生产线运行了3个多月,吸纳了更多的村民就业。”程梦醒说,去年中央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出台,从金融、税收、市场等多个方面帮助中小微企业疫后重振。在政府的帮助下,她的企业争取到50万元惠农贷、50万元财政奖补资金,扩大了产能,拓展了销路。

“眼下我们村最重要的就是发展产业,目前有几家企业有意向,等我回村后谈合作的事。”程桔说,村里的小微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大多还是作坊模式。为此,程桔向程梦醒取经,了解小微企业进村办厂的需求。

“要看企业对于投资厂房、技术的需求,有的需要村里提供土地自建产房,有的愿意提供技术、租用村里建好的厂房。”

“我们村以山地为主,发展产业缺少土地资源。”……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碰撞思想,交流心得。

在发展村里新兴产业的过程中,程桔深切地体会到,农村发展产业离不开土地。为此,在湖北代表团分组审议发言时,程桔提出建议,可以选择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数字化土地改革试点,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农村的零散田地进行登记、流转、分配。

“人才匮乏是很多中小微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痛点和难点。今年两会,我重点关注乡村小微企业的用人问题。”程梦醒说。去年以来,程梦醒多次线上线下走访调研,发现当地一些小微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普遍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困境。

将基层声音传递出来,把群众心声带到两会。这两位“90后”代表表示,两会结束后,还要认真履职尽责,把好思路、好点子带回村里,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让乡村更美,村民更富。

编辑 陈雪霏

两高工作报告点名这些案件,释放什么信号?

来源: 新华网  浏览字号: 2021年03月09日 09:01:18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网报道:每年两高工作报告中点名案件多是社会关注度高、对中国法治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个案,这些案件成为公众深入了解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的窗口,更传递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理念,可谓一堂鲜活、生动的“法治课”。那么,2021年的两高工作报告点名了哪些案件?释放出什么信号?本期法治课代表带您一起学习。

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

【最高法工作报告】

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判执行任务。依法惩处黑恶犯罪分子,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33053件226495人,对孙小果、陈辉民、尚同军、黄鸿发等黑恶势力犯罪组织头目依法判处死刑。

【最高检工作报告】

社会广泛关注的孙小果等“纸面服刑”案中检察监督流于形式,我们深刻反思:刑罚执行中的突出问题,检察监督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是失职,发现而不纠正、不报告是渎职。

【新闻背景:孙小果再审案】

孙小果于1995年12月因犯强奸罪被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判决生效后,孙小果父母通过伪造病历帮助孙小果非法保外就医,导致孙小果被判刑后未被收监执行。在非法保外就医期间,孙小果又于1997年4月至11月犯强奸罪、强制侮辱妇女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于1998年2月一审对孙小果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经二审,于1999年3月作出改判,判处孙小果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决生效后,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07年9月作出再审判决,改判孙小果有期徒刑二十年。

因发现该案原审过程中审判人员涉嫌受贿、徇私舞弊,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确有错误,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7月18日作出再审决定。12月23日,云南高院依法公开宣判孙小果再审案,决定执行死刑。2020年2月20日,孙小果被执行死刑。

严惩腐败犯罪

【最高法工作报告】

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2.2万件2.6万人,对赵正永判处死缓、终身监禁,对赖小民判处并执行死刑,彰显了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

【新闻背景: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赵正永受贿案】

2003年至2018年,被告人赵正永利用担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陕西省人民政府代省长、省长、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工程承揽、企业经营、职务晋升、工作调动等事项上谋取利益,单独或伙同其妻等人非法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7.17亿余元。其中2.9亿余元尚未实际取得,属于犯罪未遂。

2020年7月31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赵正永受贿案,对被告人赵正永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赵正永当庭表示服从法院判决,不上诉。

【新闻背景:华融公司原董事长赖小民受贿、贪污、重婚案】

2008年至2018年,被告人赖小民利用担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主任,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华融湘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兼)等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谋取利益,或利用其职权、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直接或通过他人索取、非法收受相关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7.88亿余元,其中1.04亿余元尚未完成收受。2009年底至2018年1月,赖小民利用职务便利,伙同他人非法占有公共资金共计人民币2513万余元。此外,赖小民在合法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还与他人长期以夫妻名义共同居住生活,并育有二子。依法应当以受贿罪、贪污罪、重婚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2021年1月5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和重婚罪,判处赖小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赖小民上诉后,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21年1月29日上午,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赖小民执行了死刑。

加强人格权保护

【最高法工作报告】

贯彻民法典,在司法政策中增加申请人格权侵害禁令等规定,畅通人格权救济渠道。审理侵害“两弹一星”功勋于敏名誉权案,决不让人民英雄受到玷污。审理微信群侮辱人格案,坚决制止网络暴力。审理职场性骚扰损害责任案,让性骚扰者受到法律制裁。审理可视门铃侵犯邻居隐私权案,明确安装监控不得侵扰他人生活安宁。审理进口冻虾万名消费者信息案,禁止滥用权利泄露公民个人信息。通过人格权案件的公正审理,让人身自由得到充分保障、人格尊严受到切实尊重,充分彰显我国民法典的人民立场和共和国人民的主体地位。

【新闻背景:侵害“两弹一星”功勋于敏名誉权案】

2019年1月16日,中国“氢弹之父”、改革先锋于敏逝世。当日15时许,江西省鄱阳县一男子彭某在微博相关文章下跟帖辱骂逝者。2019年1月17日,鄱阳县公安局对彭某在网络发表侮辱氢弹研究人员于敏的不当言论,给予行政拘留十五日的处罚。同年7月25日,上饶市人民检察院发出诉前公告,告知于敏的近亲属可依法提起诉讼。公告期间,于敏近亲属表示不提起诉讼,并签署了支持检察机关对彭某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书面意见。

3月25日,江西省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彭某应在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在全国公开发行的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坚持疑罪从无、有错必纠

【最高检工作报告】

对“张玉环故意杀人案”等冤错案件,坚持疑罪从无、有错必纠,建议改判无罪。

【新闻背景:张玉环故意杀人案再审】

2001年11月28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张玉环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裁判发生法律效力后,张玉环提出申诉,并于2017年8月22日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交刑事申诉书。2019年3月1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再审决定,对本案进行再审,并于2020年7月9日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8月4日依法对原审被告人张玉环故意杀人再审一案进行公开宣判,撤销原审裁判,宣告张玉环无罪。

英烈不容诋毁、法律不容挑衅

【最高检工作报告】

网络大V“辣笔小球”恶意诋毁贬损卫国戍边英雄官兵,江苏检察机关迅速介入,依法适用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首次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批准逮捕。英烈不容诋毁、法律不容挑衅。

【新闻背景:网民“辣笔小球”诋毁5名戍边英雄官兵】

2021年2月19日10时29分、10时46分,犯罪嫌疑人仇某明在新浪微博上使用其个人注册账号“辣笔小球”,先后发布两条信息,贬低、嘲讽卫国戍边的英雄烈士。相关信息在微博等网络平台迅速扩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2月20日,犯罪嫌疑人仇某明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介入侦查。2月25日,公安机关以涉嫌寻衅滋事罪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检察机关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仇某明利用信息网络贬低、嘲讽英雄烈士,侵害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社会影响恶劣,情节严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之一的规定,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犯罪嫌疑人仇某明批准逮捕。

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最高法工作报告】

    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对挑战法律和社会伦理底线、针对儿童犯下的各种严重罪行决不姑息。再审“百香果女童被害案”,对强奸杀害女童的杨光毅依法改判并执行死刑。

    【新闻背景:最高法指令再审“百香果女童被害案”】

    杨光毅因犯强奸罪,于2019年7月12日被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后,杨光毅不服,提出上诉。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于2020年3月25日作出第二审刑事判决,改判杨光毅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杨光毅限制减刑。

    判决生效后,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对该案调卷审查。审查期间,被害人的母亲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申诉。经审查,最高人民法院于2020年11月3日作出再审决定,指令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另行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再审。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经依法再审,于2020年12月25日作出再审刑事判决,撤销二审判决,改判杨光毅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21年2月2日,杨光毅被执行死刑。

保卫蓝天碧水净土 助力污染防治攻坚

    【最高检工作报告】

    万峰湖地处黔桂滇接合部,因无序养殖、水质恶化,连续两年被中央环保督察点名。治防分属管辖,效果不如人意。最高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三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联手防控,再现一湖碧水。

    【新闻背景: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首起公益诉讼案】

    万峰湖横跨黔、滇、桂三省区的五县市,是珠三角地区的重要水源地。近年来,受养殖业无序发展等因素影响,万峰湖违法网箱养殖、搭建浮房等问题突出,生态环境迅速恶化。2019年12月,最高检决定对万峰湖流域生态环境受损情况立案调查,这是最高检直接立案办理的第一起公益诉讼案件。

    专案组督促行政机关在广西拆除养殖网箱面积535960平方米,水上浮房682个;在贵州拆除回流网箱面积1188平方米、雨棚33个;在云南清理湖面钓台、浮动设施154个,涉及湖面水域面积约8.1平方公里。

(策划文案:卢俊宇 海报制作:程媛媛 文字来源:新华社)

编辑 陈雪霏

港华集团学习并认真落实“两会”精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近日,港华集团、北欧(深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收看电视直播、召开高管会议、专题学习等多种形式,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引领员工将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与做好本职工作、推动公司事业发展相结合。

港华集团、北欧医疗学习两会精神

近日,港华集团、北欧(深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收看电视直播、召开高管会议、专题学习等多种形式,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引领员工将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与做好本职工作、推动公司事业发展相结合。

港华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港华集团总裁、北欧(深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巧珍指出,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冠病毒取得阶段性胜利,经济社会运行逐步趋于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大形势、大背景下召开的重要会议,对于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巩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良好态势,实现“十三五”顺利收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过去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就。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多个代表团审议和政协联组会讨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新的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习总书记指示,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受世界经济低迷影响,2020年中国经济面临很大挑战和新的不确定因素。李克强总理明确表示,要“抡起金箍棒”应对挑战,并称“只要努力,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作为翻越“火焰山”的必经之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两会上推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如何控制和承受改革阵痛,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未来,也影响着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北欧(深圳)医疗提高业务工作能力

港华集团总裁、北欧(深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巧珍提出,大家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系列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紧紧围绕集团的工作部署,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团结一致、共谋发展,以优异成绩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北欧(深圳)医疗稳定就业  推动市场经济

来源:北欧(深圳)医疗。

两会报道系列:生态环保部长李干杰:小环保变成大环保是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报道(记者陈雪霏)–3月11日下午,生态环保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成效明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小环保变成了大环保。过去一讲环保,就是环保部门一家单打独斗,小马拉大车。现在情况完全变了,大家都积极参与,都积极工作,发挥好各自的优势,共同齐心努力来打污染防治攻坚战。刚才您讲的最高检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我们特别赞赏也特别感谢最高检,包括全国检察系统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来开展相关工作,发挥积极的作用。你刚才提到,包括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公益诉讼机构。据介绍,公益诉讼这一块,环保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在全国公益诉讼方面,检察机关办的大概占了四成以上,对提高人们的认识、解决相应问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们也特别期待和希望能够继续发挥好公益诉讼的作用,从生态环境部的角度来讲,我们也一定会尽全力配合、支持检察机关做好相关工作。

实际上,我们跟最高检之间也建立了合作机制,包括人员交流。春节之后,我们就已经开始相互派人员到对方单位挂职。生态环境部派了一位同志到最高检,最高检也派了一位同志到我们这儿来。过去我们挂职是上下挂职比较多,部门之间还很少,恰恰我们现在跟最高检之间已经开始了这样一个机制。另外,共同把这个工作做好,对双方都是非常重要的,也都是我们应尽职责。后续还有很多其他的工作,我们都会进一步扩大和深化。相信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在整个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检察机关的作用和贡献一定会越来越大。

影评:《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再现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3月2日前往中国采访报道2018年“两会” 的时候,在飞机上不但没有睡觉,而且看了四部电影。感慨颇多,这里和大家聊聊:

《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中国再现

大学时学习英美文学时,我就知道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有一部畅销书叫《了不起的盖茨比》也被中国人翻译成《灯红酒绿》。但当时,只是看到的文学常识。单凭这两个名次,一个是作家的名字,一个是书的名字,就让我胡思乱想了很久,感觉非常浪漫。而且这个印象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当时,我还读过《金融家》等等。其实,都是美酒加咖啡,金钱加美女,商界大佬的大起大落。海明威写的《永别了,武器》,其实主要写的是战争期间的爱情。而其他文学作品也都离不开二战,和二战以后的或者是中间的大起大落,起伏跌宕的人生,以及经典的爱情故事,例如《魂断蓝桥》。

然而,回到盖茨比身上来,我一直不知道其中具体的内容是什么,或者说完全忘记了。直到3月2日我乘飞机从赫尔辛基到北京。想起来,真是无巧不成书,世界真奇妙。这趟旅途真是愉快极了,因为我看了四部好看的片子。

第一部就是这个《了不起的盖茨比》。再次介绍一下剧情。影片开头就是作者一个叫尼克的人从纽约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一个小城市。他神情恍惚,见到朋友就说,我有个神秘的朋友叫盖茨比,真是让我永远不能忘记。朋友说,那你就写出来,随便怎么写,就把你想的都写出来。

于是,他就用打字机,一页一页地开始打印。开始回忆。他,一个小城市,或者是农村小伙子。跑到充满美国梦的纽约华尔街去闯荡。他非常失意,穷困潦倒。但是,有一天,他突然遇到一个朋友,一个有钱的朋友请他喝酒,还叫来一帮女人。这画面让我想到的仿佛是《我的奋斗》的作者写的奋斗史,或者说是90年代的北京的三里屯之类的。

通过这次聚会,他突然感觉自己开始喜欢纽约了,因为遇到很多女人嘛。同时,他也开始注意到他的邻居叫盖茨比。这个盖茨比住着非常豪华的别墅,庄园。天天晚上开party,真是灯红酒绿。所谓的社会名流聚到一起。结果,他发现,先前请他吃饭喝酒的那个富人的老婆,原来曾经和盖茨比是情人。而这个盖茨比在五年前去欧洲打仗之前与这个如花似玉的女人黛西相恋。初吻之后,他就去打仗了。结果,黛西不断地给他写情书。也许就是这些情书,让他在战场上得以生还,他到处在找黛西。同时,他也通过倒买倒卖某些商品发了大财,成了暴发户。

但是,黛西因为等不到自己的情人,后来就和那个富人结婚了。灯红酒绿的世界一切皆可发生。人们有点儿醉生梦死。暴发户为了能找回黛西,就邀请所有的人来参加聚会。终于有一天黛西和他丈夫一起来参加聚会。作者和黛西是朋友,和两位富人也是朋友,旁观者清,发现了他们之间的秘密。原来盖茨比一直忠爱着黛西。黛西也没有忘记初恋情人。

于是,二人就走出喧嚣,跑到大树后边去亲昵了。黛西丈夫到处找妻子。问尼克是否看到他妻子,尼克说,没看到。这个灯泡主要是负责照亮别人。后来,盖茨比就和黛西幽会起来。他希望黛西能够和丈夫离婚,然后嫁给他。但是,黛西觉得丈夫对她也挺好,她说不出口拒绝丈夫。于是,大家在一起就开始尴尬。然后,盖茨比就摊牌了,说你老婆不爱你,她其实是爱我的。但是,黛西说,其实你们俩我都爱,我又不希望你们之间互相伤害。黛西的丈夫为了赢得妻子的芳心,就说这个盖茨比其实发的是不义之财,横财,例如贩卖毒品,很多钱来路不明。一夜暴富,你想想这是什么人啊?道德上肯定是经不住推敲的。而这可能触动了盖茨比的神经,他一激动,几乎要掐死黛西的丈夫。失去了一个君子应有的冷静和平静。但马上,他又恢复了平静。他说,黛西,咱们走吧。于是,他几乎是拖着黛西就上了车,来时玩儿的时候,他和黛西丈夫换开车,他的车是黄色的福特一样的跑车,黛西丈夫的车是蓝色的。

当然,黛西丈夫确实也不是好东西,影片一开头,黛西丈夫和尼克因为要加油就到了加油站。结果,加油站的老板似乎是个不大体面的穷人,因此,他的老婆比较风流。主动出来迎接这个黛西丈夫。黛西丈夫也给了她点儿钱。从那以后,她却对丈夫很不满意,老想逃离这个地方。

所以,正当黛西和盖茨比的车抵达这个加油站或者是洗车房的时候,刚说的那个女人疯狂地从二楼跑下来,冲到马路上,深更半夜,丈夫没拦住她。而就在这时,盖茨比的车过来了,突如其来的女人出现在眼前,盖茨比拼命刹车,但也无济于事。于是,女人被撞飞,落到地上时当场死亡。而盖茨比却赶紧逃之夭夭。事后,他居然跟尼克说,当时是黛西在开车。显然,这是个伪君子。

他把黛西送回家,告诉她如果想好了和他私奔,第二天一定要给他打电话。那个时候电话刚刚兴起。

尼克和黛西丈夫和黛西的闺蜜一起回来时,正好路过车祸现场。黛西丈夫告诉死者丈夫,肇事者有可能就是盖茨比,因为大家都说是一辆黄色跑车。那么,盖茨比开的正好是黄色跑车,而且刚刚经过这里。于是,矛头直指盖茨比。

盖茨比回到家里却躲在花园里不出来,所以警察来的时候,他不在。尼克看到他藏起来,觉得他很不仗义。但是,盖茨比把他当朋友,讲了很多他自己的身世,从当兵打仗,到他到英国剑桥去留学,再到发家致富。人总是要有教育背景,有文凭才显得有身份吧。总之,盖茨比是个聪明勤劳致富典型。本来,他家境贫寒,所以,他非常想富有,非常想挣钱,结果也挣到了钱,但是否取之有道,在常人看来,就是比较神秘。这也是尼克一直跟着他的原因,就是想发现是否这个富人感觉很幸福。

当晚,尼克决定离开。他告诉盖茨比要小心。结果第二天早上,盖茨比在等黛西电话时,他在游泳池里游泳。而就在他游泳时,那个被撞死的女人的丈夫拿着手枪来到了游泳池。尼克在办公室里心神不定地等待盖茨比的消息,不知是否黛西给盖茨比打电话了。于是,他给盖茨比打电话。电话铃想的时候,盖茨比以为是黛西打来的电话,刚要上来接,那个女人的丈夫一枪打到了盖茨比,子弹从后背穿过胸膛,他晃了一下,倒到了游泳池里。尼克的电话没人接。他赶紧跑过来,结果发现,盖茨比已经死了。

纽约大报小报记者一通报道,这个爆发户居然被人谋杀了。尼克也为之惋惜,平时喝酒的时候,车三王二都来了,都是朋友,等到盖茨比死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来出席他的葬礼。

尼克觉得纽约的生活太惨烈了,还是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吧。于是,就写了这本传奇故事,一个大亨的发迹到灭亡。从感情上讲,他并不幸福,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别人结了婚,却找不回来了。

故事结束了,让人感觉有些人的生活有时就象肥皂泡一样,看着光怪陆离的,灯红酒绿的,但是,一旦破裂,就一无所有了。尼克在盖茨比前面加上了伟大的。The Great Gatsby.

有趣的是,这个盖茨比就是由著名的美国明星莱昂纳多演的,当初演泰坦尼克号的小鲜肉,这回加了胡子。等我下了飞机来到双井附近的时候,发现大街上有很多关于二手车的广告上都是盖茨比的照片。这个形象代言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感觉有的人就是英雄不问出处。

我见到朋友说,资本主义上升阶段就是这个样子。她说,你应该把这些话都发表出来,说的很恰如其分。

 《自由广场》的讽刺幽默和反思

没想到瑞典电影《自由广场》这么快就上飞机了。我坐在飞机上翻看所有的电影,发现有个丹麦电影感觉很好,但觉得好像以前看过了。于是就看这部在瑞典2018年金羊奖中囊括三个大奖的电影。这是由埃里克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直接反映社会现实。一个艺术博物馆的负责人要展出拉美艺术家的作品,但想吸引观众,于是外包一个广告公司,想吸引媒体的注意。

影片开头是这个博物馆负责人上班的路上,在瑞典大部分人都是乘公交,走路上班。当他正走着,突然一个女人大喊大叫,说有人要杀她。后边一个男人在追这个女人。情急之下,他挡住女人,面对男人,扮演了一个英雄救美人的形象。结果等人都走了。他发现钱包和手机都没了。原来,疯女人的叫喊是一个局。他中计了。

斯德哥尔摩的小偷有明抢的,也有暗抢的。更损的是,这个有点儿迂腐的馆长相信了他的手下,写信到一个六层的楼里每户人家,说你拿了我的手机和钱包,赶紧给我寄到Seven-eleven,7/11店,否则我报警。这个手下是个黑人,他电脑很熟,用GPS找到了苹果手机的位置。就在那个楼里。但不能再具体了。二人开车到这里,结果手下说,我在这看车,你去发这个广告。他硬着头皮自己去发。

结果还真有人把手机和钱包寄回来了,钱居然也没少。于是,他把钱给了那个乞丐。在斯德哥尔摩超市门口大部分地方都有乞丐。瑞典人同情她们就给她们钱或者是给买吃的。一开始,没现金的时候,他就买午餐给乞丐。这回有现金了,他就把现金也给那个女乞丐了。

但是,接二连三有人又给他寄信,说你这是诬陷恐吓和诽谤,如果你不道歉,我就告你。更有甚者,一个拉美后裔的小男孩来找他说,因为你的信,我父母认为是我偷的,都不让我踢足球了。你得向我道歉。他先找那个黑人手下,结果,黑人手下说是我老板干的,不是我干的。

于是,小孩儿居然找到老板的家去闹。最后被老板给捻走了。但是,影片结尾居然是他带着两个女儿一起去给那个男孩儿道歉。但是那个男孩儿一家已经搬走了。不住在这里了。

这个馆长有个主意,就是发明一个小广场,在这个广场里,生活是理想的,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种族歧视,没有任何社会问题,人们只要进到这个广场,就可以享受平等,自由,相互帮助等等。

而这个馆长其实也是个移民,说话带口音的。因此,非常有趣儿。他们想把展览弄火,但是,公司说,你如果不弄的耸人听闻,媒体是不会感兴趣的。即使感兴趣,写出的东西人家也不会有人看的。那么怎样才能有人看呢?那就要弄的惨点儿,一个女婴在哇哇哭,结果这个视频上到社交媒体上,脸书上,一下子点击率突破百万,很多人还谴责他们。于是馆长说要辞职。这样才吸引了大批记者纷纷来采访报道。通过这种折腾,才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媒体曝光。

之前,他们在聚餐招待募捐者的时候,居然有个天生弱智的残疾人出来捣乱,但是,大家都非常礼貌地,客气地,微笑地对他,直到他居然要摸一个女人,把她弄倒在地。此时,男人们忍无可忍,才把这个家伙打倒拖走。

这也是一种真实。瑞典人就是这样善良到家了。结果收了16万多难民,成为世界上人均接收难民最多的国家。

总之,这个电影非常接地气,让人感觉就发生在身边。尤其是里边居然有个群众演员就是华人老乡儿。这部片子居然也被送去提名奥斯卡。不过,片子真的很好。

 《出租车司机》再现中国

到了北京,要想了解北京的情况,最好和出租车司机聊天儿。其实,影片里的出租车司机是韩国人,讲的是韩国在1980年的一次抗议中,一个德国记者打出租车到那个抗议的地方。回来的时候,出租车司机保护了他。

那个司机脸盘儿比较大。但是,很善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下飞机以后,我也决定打车,因为我要到亲戚家去取东西,然后,再到梅地亚新闻中心。排队等候的时候,我后边的两个女孩儿说,司机喜欢她们那样远距离的。果然,我一上车,说是到亮马河附近,司机就感觉有点儿失望。白排半天队等着拉这么一趟活儿,结果这么近。挣不了多少钱啊。我说,也可以远距离。我就拿点东西,如果你愿意等就等我一下,然后继续。他以为我去大裤衩那个地方呢。其实我是去老电视台。

等到了亲戚家,我说你在这等我,我去拿东西马上回来。他说可以。结果,我又有点儿犹豫,如果他跑了怎么办呢?我没有任何证据啊?因为以前听说有司机拉着箱子就跑的。我又一想,我还没付钱呢。于是,我就跑着去拿了东西就出来了。等我呼哧带喘地出来上车后,他说,你是不是有点儿犹豫怕我跑了啊?我感觉你有点儿那意思。我说我有点儿那意思,但是,我想你不会跑,即使跑了,我的包里的东西也不值几个钱儿,再说我也没付你钱,你跑了,等于白拉我了,所以你跑了不合乎逻辑。我当然要对我自己负责任,如果我明知道你会跑,我还不想想,那是我的错。这和你没关系。他说,我不会跑的。我说是啊,真正的老北京人其实是很仗义的人,他们不会做偷鸡摸狗的事情。如果跑了,肯定会觉得丢人。而司机恰恰都是想当爷们儿的那种,因此不会跑,绝对不会跑。我说他长得还有点儿像电影里的韩国司机,他说,他是北京司机,绝对不会跟韩国司机长得像。

于是,就聊了起来。我说,我是来报道两会的,你觉得对两会有什么期待?他说,我觉得,这国家治理,和家庭治理差不多。我不太懂得政治,或者是大政方针,但是,我从我的小家庭能感受到,我们要想治理好还是需要时间。就像养孩子一样,没有二三十年是不行的。例如,这孩子如果刚几岁你就变成别人家的孩子了,换了父母了等等,那对孩子的影响,我觉得是不太好。我说,咱中国人还是喜欢长治久安,在瑞典,我女儿同学妇女就离异的很多,然后经常搬家,孩子就比较早熟。或者说,至少孩子在感情上是没有那么稳定,或者很早就比较理性。生活也迫使她就这样适应父母的任性。

但是,这位韩司机很自豪自己对女儿的培养。他说,他在孩子一断奶以后,就开始给孩子立规矩。例如,每天晚上,睡觉前要洗袜子,早上要把被子叠好。后来稍大一点儿就开始道德教育。例如,在马路上拾到一个钉子,他就弯腰捡起,他告诉女儿,如果恰巧因为这个钉子被谁不幸撞上,造成爆胎,发生车祸,就会有家庭悲剧。因此,他要把钉子捡起来放到应该放的地方。我问他是哪年出生的。他说他是六九年出生的。我记得那个时代的人是学过雷锋的。还有一首歌是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他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还有一首歌是螺丝帽虽然小,祖国建设不可少等等都是培养情操的歌曲。

他说,虽然这是简单的故事,但是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后来,他女儿在写作文时就把这个经历和父亲的教导写到了作文里,结果她的作文在全国被评为头名。他说,这种规矩就是需要在娃娃的时候就要抓起,有了好的习惯,孩子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怎么做。同样,国家也是一样,如果从一开始就有正确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人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很清晰,就会自觉守法。因此,在他接触的八方客当中,百分之百的人都觉得最近五年来,习李新政是完全正确的。无论是反腐败还是治理雾霾,都是完全正确的,符合民心的。如果让他连任几届都是完全可以的,因为中国地域广阔,发展不平衡,中央的政策落实需要时间,一届政府制定的目标也需要贯彻落实,一旦换了领导,政策就有可能变化,既定目标就可能实现不了就夭折了,因此,应该给领导时间。因此,他支持连选连任。

他说,自从习近平主席上任以来,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人们觉得这个国家有希望了,有发展前途。这是我的祖国,我自豪。

最后一个电影是《COCO》,意思是老奶奶的名字。动画片也在飞机上可以看到。但是,我没有看,因为来中国之前,我在斯德哥尔摩和孩子一起带着眼镜看了立体电影。就是说,如果带眼镜,就是立体的,如果不戴,就是平面的。

该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小孩儿到琳琅满目的天堂去见到了自己的祖先。回来后,我问女儿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她说,片子说明家庭很重要。我想这部电影没白看。

 

两会报道系列(六):四千多名中外记者报道两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特派记者陈雪霏)– 3月3日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大会开幕,3月5日全国人大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出席会议的人大代表有2700多人。出席政协会议的委员和驻华使节也旁听了这次大会。加一起有五千人。而前来报道两会的中外记者也有四千多人。

 

两会要闻:揭开中国“议会外交”之谜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据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新华社记者王慧慧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将于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除了最高立法权,还承担着与各国议会交往的职能。
全国人大对于我国整体外交的重要性有哪些?全国人大的对外交往有什么特色和亮点?为中国的政府外交提供哪些支持? 请看记者为您捋一捋。

   拓展新中国外交局面 提升全国人大国际影响力
中国的“议会外交”随1954年全国人大的诞生而生。新中国成立不久的大背景下,议会外交也在我国外交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全国人大的对外交往对开拓新中国早期外交局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56年,芬兰议长应邀率代表团首次访华,历经8次经停,辗转26小时才由赫尔辛基抵达北京。当时恰逢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芬兰议长作为贵宾应邀在主席台就座致辞。这次访问不但开启了两国立法机构友好交往的大门,而且为中国同芬兰和其他北欧国家的友好往来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1984年,全国人大正式加入各国议会联盟这一世界上最大的议会间组织,成为全国人大对外交往发展历程上的标志性事件。此后,中国代表还进入议联决策圈,担任过议联执行委员会委员,有效维护中国核心和重大利益,尽可能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和呼声。
60多年来,全国人大已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领域、多形式、全方位的对外交往格局。目前,全国人大与世界上183个国家的议会保持着不同形式的交往与联系,与20多个主要国家议会和欧洲议会稳步开展机制交流活动,成立93个双边友好小组,加入15个国际和地区议会组织,成为5个多边议会组织观察员。
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出访8国、出席议联第134届大会并赴香港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访问在增进我国同有关国家政治互信,推动立法机关友好交流为双边关系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加强我同往访国及有关地区的务实合作,建设性参与地区、国际热点和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增进各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解和支持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5周年之际,全国人大和俄罗斯联邦会议保持密切往来,俄国家杜马主席和联邦委员会主席先后访华,中方派团出席首届欧亚国家议长会议,中俄议会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举行,双方立足两国关系全局,增进政治和战略互信,着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

  “走出去”和“请进来” 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
2009年开始,全国人大出访团组中有一个特别的代表团——全国人大西藏代表团。
数年来,这个代表团由土生土长的西藏人大代表组成,已经与数不清的国外官员、议员、社会各界和包括藏族同胞在内的华侨华人进行交流和交锋,介绍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宗教信仰自由、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等情况。他们的足迹遍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意大利、法国、波兰、巴西、蒙古国、缅甸、斯里兰卡等十几个国家,其中以访问美加次数最多。
此外,全国人大也积极邀请访华的外国议会代表到西藏走一走、看一看。2016年12月,比利时联邦众议长布拉克访问西藏时观摩了民众虔诚朝拜、僧人辩经场景,他深受触动:“尽管我不信仰任何宗教,但是到西藏几个寺庙参观,可以看到西藏人民充分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布拉克表示,此行让他对中国有了一个全新认识,甚至改变了他对整个世界的看法。
2016年,涉台、涉藏、涉南海问题备受关注。在出访和接待来访团组中,全国人大既积极推动务实合作,又不回避分歧和敏感问题——组派代表团访美,督促美方恪守在台湾问题上的承诺;主动应对所谓“南海仲裁案”,广泛接触有关国家议会领导人、议员、智库等,阐明立场,坚决维护我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全国人大还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议会交往,全面介绍“一带一路”建设给双方合作带来的新机遇,推动对方支持两国政府间达成的协定,为“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

通过立法支持外交 助力多领域国际合作
决定批准中国与外国缔结的条约、协定以及加入的国际公约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随着中国参与全球事务的领域越来越多,全国人大立法支持国际合作的力度也在加大。
截至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已批准了与54个国家有关刑事司法协助的双边条约、同37个国家缔结的双边引渡条约,为中国追逃追赃、打击犯罪,与相关国家开展引渡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全国人大正推动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比利时等国议会或促其政府启动与中国引渡条约谈判或批准有关刑事司法协助条约。
2015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在国际合作方面,该法规定了反恐怖主义情报信息交流、执法合作、资金监管、出境执行反恐任务等内容,为中国和相关国家的执法合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平台。
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2016年9月3日上午,G20杭州峰会召开前夕,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巴黎协定》。当天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向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中国成为率先完成这一国内法律程序的国家之一,以实际行动展示了在气候变化领域深化国际合作的决心。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期盼两会的胜利召开

北欧绿色邮报网和北欧中华网将密切关注并高度重视中国两会的报道。虽然不能亲自到场,但是,这两家网站将高度关注中国两会的进展,主编陈雪霏说。

北欧绿色邮报网是关注和平与绿色发展的网站,北欧中华网是关注北欧华人华侨的网站,这两家网站都十分重视中国的两会,因为主编陈雪霏多年来一直重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希望能够在这方面进行更好的交流与合作,传播知识和技术,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北欧绿色邮报网将继续关注环保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平等问题和促进缩小贫富差距等问题。均衡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多样性和谐发展将有利于一个社会稳定健康地发展。

预祝3月3日的政协会议和3月5日的人大会议成功开幕,并在今后两周的紧张工作中取得圆满成功!预祝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的中国能够一直沿着有中国特色的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