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中国新闻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在“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上谈中国的茶文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5月7日,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茶和天下”·雅集活动并致辞。崔大使在致辞中简单介绍了中国的茶文化。以下是全文:

尊敬的瑞典旅游局局长苏珊娜女士,四川省文旅厅宋秋副厅长、四川省雅安市郑胡勇副市长,各位嘉宾和朋友:

大家下午好!

五月是瑞典的春天,万物复苏、阳光暖煦。今天,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举办“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以茶为媒邀集各界宾朋,品茗、赏艺、观景,令大家沉浸式地体验川蜀风韵,可谓新颖别致,富有情趣。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将茶作为药品和食物,有着四千多年历史。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唐代,茶开始成为中国人的大众饮品。发展至今,中国茶品种繁多、制作考究,不同地域和民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2022年,“中国传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宝贵财富。

茶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中国人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人的生活必需品,更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茶在交友、聚会、迎来送往、仪式庆典中,发挥着重要的礼仪功能,形成了茶礼、茶俗、茶艺、茶食、茶道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人们以茶叙事,借茶抒情,把自己对人生追求、朋友情谊、家国情怀等感悟,融入到文学、绘画、音乐等创作中,留传下很多优秀作品和感人故事。

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汉字的“茶”,由草、人、木组成,人处于草木,反映出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茶、水、火、器等作为品茗要素,要结合不同场景和环境,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中国茶道讲究“和、静、怡、真”。中国茶道的灵魂是“和”,“和”即是开放包容、崇尚中合、天人合一。可以说,中国茶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当今,中国人饮茶更注重保健、怡情、文化等功能,赋予茶更多养生、修身、会友等内涵。琳琅满目的茶,和之以饮食、文创,以及茶主题的文艺演出或旅游体验,成为被追捧的时尚潮品。茶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历久弥坚的生机与活力。

茶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和桥梁。从二千多年前开始,茶就是中外贸易的重要商品。穿过丝绸之路、万里茶道、茶马古道,伴随着阵阵驼铃,中国茶飘洋过海,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融入当地生活,形成丰富多样、各美其美的世界茶文化。目前,世界上有 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亿人饮茶,茶与咖啡、可可已成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和茶文化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礼物,以其丰富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1739年,“哥德堡号”远航中国,将瑞典的黑铅、粗绒等带到中国,然后满载茶叶、丝绸和瓷器返回瑞典。此次航行拉开了中瑞两国交往的序幕,也开启了中瑞海上丝绸之路。如今,瑞典不但有许多喜欢茶、爱喝茶的朋友,还有专卖中国茶和茶具的商家店铺,茶的故事仍在娓娓道来,徐徐展开。

四川省是中国最早种茶、饮茶的地区之一,茶文化源远流长。接下来,我们将品尝来自中国茶文化发源地——四川雅安的茶,欣赏“熊猫家乡”的美景,领略天府之国的民俗风情,感受一场四川茶的盛宴。

最后,祝大家品茶、观展愉快,祝活动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阁下出席瑞青中文学校朗诵比赛颁奖仪式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2023年5月6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瑞青中文学校举办的“大使奖”朗诵比赛颁奖仪式。使馆教育参赞黄立琼,师生、家长代表300余人参加。

崔大使充分肯定瑞青中文学校深耕海外华文教育一线取得的成绩,希望学校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培养学生们成为融通中瑞、事业有成的栋梁之才,为中瑞两国人民友好和两国关系发展做出贡献。

学生们朗诵了《妈妈的爱》《春江花月夜》《中国话》等诗歌。崔大使向获奖师生颁发了奖品。

学校校长王梅霜、校董叶克雄等表示,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把学校打造成母语学习的乐园、中瑞文化交流的平台、中瑞友好的纽带。

来源使馆网站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中国瑞典商会视频交流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4月28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应邀出席中国瑞典商会视频交流会并发表题为《新时代 新机遇 共创中瑞经贸合作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中国瑞典商会主席孔翔飞及近60名会员企业代表参加。

崔大使介绍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表示中国将加快构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瑞经济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希望广大瑞企对中国经济保持信心和定力,抓住机遇全面参与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双边关系不断深化。

孔翔飞主席表示,崔大使的讲话帮助与会企业对中瑞双边关系及在华发展潜力有了更深的认识。今年是商会成立25周年,未来将继续服务、促进瑞典企业深耕中国市场,扩大双边合作。

崔大使还回答了会员企业提出的有关问题。

崔爱民大使演讲的题目是《新时代 新机遇 共创中瑞经贸合作美好未来》,全文如下:

尊敬的孔翔飞主席、董慧娟副主席、丹林总经理,

尊敬的各位中国瑞典商会会员代表: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以连线方式参加中国瑞典商会的活动。上个月,我向瑞中贸易委员会介绍了对双边经贸合作的看法。今天,希望能就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中瑞经贸合作情况同各位在中国市场耕耘的企业家朋友们交换一下意见。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疫情的负面影响仍未散去,乌克兰危机加重了全球能源危机、粮食危机、供应短缺和通货膨胀,多国处于发展低谷。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始终坚定捍卫多边主义,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有益增量。

去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提出,中国将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落实到经济领域,就是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外资企业作为“双循环”的重要载体和纽带,连通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可促进高端要素资源供给,推动国内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中国将一如既往地欢迎、支持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对二十大确定的方针路线作出了具体部署,那就是要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不断扩大市场准入和现代服务业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同时,还将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这些政策和举措,势必将会给外资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实践证明,中国确立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制定的政策是行之有效的。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和一系列政策举措出台,中国经济迎来强劲复苏,经济循环更加畅通,市场预期明显改善。一季度消费恢复迅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1.3%的合理区间。工业复苏强劲,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位于景气区间。货物进出口同比增长4.8%,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9%,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达26.3%,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经济一季度同比增长4.5%,使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分别上调中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至5.2%和5.3%。可以预见,中国经济的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将为世界经济运行提供更大动力,作出更大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

我到任以来,同瑞典各界广泛接触、积极交流。结合实地考察,我感觉中瑞经贸关系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合作基础扎实。历史上,中瑞两国民心相通、文明互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没有历史恩怨和地缘纷争。瑞典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也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瑞典企业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发展进程,双边贸易合作长期保持稳定。现阶段,中瑞两国的经济发展目标高度契合,都高度重视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制定有碳中和目标。双方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拥护经济全球化。我相信,得益于两国之间的深厚友谊和扎实的合作基础,双方企业将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受益,并不断推动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二是合作关系紧密。中瑞两国发展方向一致、理念契合、互有需求,即使在疫情期间也展现出极强的韧性。目前,瑞典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十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投资目的地,中国则是瑞典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瑞典超过1万家企业开展对华贸易,500多家企业在华经营。去年,中瑞双边货物贸易保持稳定,双向投资大幅增长。其中,瑞对华投资5.4亿美元,同比增长80%;中国对瑞投资10.5亿美元,同比增长76%,彰显出两国企业间巨大的合作积极性和张力。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双边合作新亮点,不少中国新能源企业赴瑞典投资设厂,小鹏、名爵等中国电动汽车品牌进入瑞典市场,斯堪尼亚在江苏如皋建立重卡基地,ABB在上海设立机器人工厂。这些情况,彰显出双方经贸合作十分活跃。

三是合作前景广阔。中瑞两国产业结构各具特色、各有所长,互补性很强。一方面,瑞典发展程度高,在绿色环保、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智慧农业、创意产业等诸多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产品和管理理念,值得中国学习借鉴。另一方面,中国国内市场庞大,工业体系完整,产业链齐全,基础设施条件完备,正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可为包括瑞典企业在内的广大外资企业提供发展机会。双方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和结合性,使双边经贸合作水到渠成、一拍即合,发展潜力巨大。

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将会是未来双边合作的主流,目前超过80%的双向投资集中在新能源、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反映出两国企业家具有战略眼光。双方企业不但要维护好传统产业的生产、销售,还要放眼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等创新领域,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女士们,先生们,

在座的各位长期扎根中国市场,是中国改革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和贡献者。务实合作使我们双方受益,惠及两国人民。下面,我对更好开展务实合作,推动双边关系发展谈几点看法:

一是抓住中国发展机遇,深耕中国市场。中国政府言必行、行必果。当前各级政府都把经济工作放在首位,全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扩大内需。可以预见,中国经济将会释放出更大的能量,发展前景一片大好。我读过商会与瑞典贸易投资委员会、瑞典驻华使领馆共同发布的2022年中国营商环境报告,报告显示72%在华瑞企实现盈利,列亚太地区首位,较上年增加9个百分点,61%的瑞企将扩大在华投资,这说明大家对在华经营发展状况总体满意。今年3月,瑞典贸易投资委员会在深圳设立了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个办公室,体现了瑞典工商界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态度。希望广大瑞典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保持信心和定力,将更多高品质的产品、服务、技术和理念引入中国,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二是全面参与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前中国经济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正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老龄化等一系列现实问题。结合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瑞典在诸多领域的特色优势,我认为,瑞典企业应该积极参与中国绿色转型、科技创新和应对老龄化工作。中国是全世界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转型是中国既定的发展目标。瑞典企业开展绿色低碳领域对华合作,不但可推进中国绿色转型,也是积极参与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瑞典以创新立国,在对华合作中更多关注新技术、新产业,加强研发业务和科研基地建设,也有利于瑞典企业自身实现创新发展。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位居世界各国之首,而瑞典在社区养老、居家护理、分级分类管理等方面优势显著。我们欢迎瑞典企业进入中国养老市场,引入全新理念、服务和技术,参与到中国实施人口老龄化战略的进程中来。

三是共同营造良好合作氛围。中瑞开展经贸合作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氛围,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和维系。长期以来,友好合作、互利共赢,就是中瑞经贸合作的主基调。近几年来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和误导,一些瑞典人对中国抱有误解、偏见,使得瑞企扎根中国市场的信心有所动摇,同时也影响到中国企业在瑞典的经营发展。在座的企业家朋友长期扎根中国市场,对中国真实情况有着深刻的理解。希望大家多多把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传递给瑞典社会各界,多讲一些双方合作共赢的真实故事,为双边合作共同营造公平、公正和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女士们,先生们,

我感到今天的交流活动形式很好,希望今后能与大家多交流、多沟通,及时了解广大在华瑞典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建议诉求,以便更好做好服务工作。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愿意协助解决大家在对华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最后,我衷心感谢各位企业家对推动中瑞友好务实合作所做的积极贡献,祝愿中国瑞典商会及会员企业在华业务不断取得新进展。让我们携手并进、积极作为,共创中瑞经贸合作的美好未来,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谢谢大家!

(使馆网站)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外交部全球事务总司长丹菲尔特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4月27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外交部全球事务总司长丹菲尔特,双方就加强两国务实合作交换了意见。

崔大使表示,中瑞两国传统友谊深厚,务实合作成果丰硕。双方都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在科技创新和绿色环保等领域发展目标一致,优势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大,合作前景美好。中方愿同瑞方一道,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精神,加强人员往来,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丹菲尔特总司长表示,中瑞两国关系源远流长,互利合作成果亮丽,愿同中方在贸易投资、应对气变和绿色转型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瑞中关系向前发展。双方还就其他问题交换了意见。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埃斯基尔斯蒂纳市市长扬松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4月25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埃斯基尔斯蒂纳市市长扬松,双方就深化地方交流合作交换了意见。

崔大使表示,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埃市沃尔沃建筑设备等企业长期在华经营,星源材质等多家中资企业也在埃市投资设厂,双方务实合作空间广阔,前景美好。希望埃市瞄准中瑞两国未来经济发展合作方向,加大对华人文交流与贸易投资合作力度,共同谱写友好交往和合作共赢新篇章。

扬松市长欢迎崔大使访问埃市,表示埃市对华合作基础扎实、兴趣浓厚,愿全方位加强对华交往,着力在循环经济领域为两国务实合作打造新平台。

来源: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网站。

锦州市城乡开展社区及农村环境净化清洁日活动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根据公众号锦州发布,4月16日,辽宁省锦州市文明办、市爱卫办、市农村人居办以“净化整治 全民联动 宜居靓家园 健康新生活”为主题,在我市城乡开展全市社区及农村环境净化清洁日活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志愿者、中小学生、城乡群众共四万四千多人一道义务劳动,深入净化整治城乡环境卫生,让锦州净起来、靓起来、美起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心宇与全市干部群众一同参加义务劳动。

Image

当天,王心宇首先走进凌河区紫荆街道杨屯村,现场听取当地开展农村环境净化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并实地查看工作进展。当地重点围绕治河、治污、治违建、治散煤、治村容村貌,结合“三清一改”、河道治理以及“拆围 、清污、覆绿”专项行动,积极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王心宇对此给予肯定。他鼓励区、街道及村干部、村民群众要发挥好示范作用,创造可供学习借鉴、可供复制推广的经验,让全市乡村旧貌换新颜。

王心宇指出,农村人居环境关系广大农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主动担当作为,压实工作责任,通过深入实施环境净化整治工作,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舒适宜居的家园,提升幸福感、获得感,推动乡村振兴。

王心宇强调,对全市一千一百多个村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十分艰巨。要因地制宜,分别明确每个村的产业功能,认真加以分类,精准施策,妥善解决环境绿化美化、垃圾分类集中转运处理、污水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努力建立适合本地实际的长效机制。要号召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共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城乡结合部是整治的难点,要正视问题,坚持标本兼治,推动城乡结合部功能、品质、形象全面提升。

随后王心宇来到凌河区紫荆街道金屯村滨河路附近,与干部群众一起清理道路两侧的垃圾,并栽种树苗。

据了解,全市社区及农村环境净化清洁日活动以农村环境全域净化为突破口,一方面政府主导办“大事”。结合全国第35个爱国卫生活动月,大力实施“四级包保、集中攻坚”行动,集中清理了城乡垃圾、河库垃圾,排查整治城乡结合部规模化养殖场和专业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及涉农村庄黑臭水体,整治建筑工地、农贸市场、小餐饮、商超等环境卫生,集中开展路域清洁整治。另一方面,号召全民动手做“小事”,对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环境卫生大扫除,集中开展社区、村环境卫生大扫除。此外,还集中攻坚干“实事”。当天,全市对主要街路、绿化带、住宅小区垃圾杂物、小粘贴小广告等统一开展清洁活动。

“这项活动其实就是给我们锦州这个‘大家’一次大扫除。”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市卫健委主任胡占升表示,我们要政府主导办“大事”、全民动手做“小事”、集中攻坚干“实事”,市县(区)乡村联动,让大家都动起来,通过我们小“家”的努力,共同为我们的大“家”出力,用环境卫生“大”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小”环境,实现锦州的卫生环境“真的不错”。

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兼)、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谷钰表示,我们开展全市社区及农村环境净化清洁日活动,将农村环境净化整治与爱国卫生运动、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及美丽乡村创建等工作统筹安排,一体推进。市县乡村齐上阵,以清除积存垃圾为目标,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打一场彻底“清仓见底”的“攻坚战”,通过垃圾分类减量、分级转运等体系的完善,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农村环境净化整治的“锦州模式”。

全市有6000多位志愿者加入当天社区及农村环境净化整治的行动之中,积极为净化美化家园出一份力。志愿者、锦州市出租车协会春风爱心车队队长高鹏表示:倡导大家携起手来,从自身做起,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从治理家乡环境卫生做起,打造宜居靓家园,健康新生活。

锦州市领导赵金波、王丽娟、于鹏、张大军、杨旭、朱学新、黄翠竹、张猛、负责农村农业和水利的副市长蒋立新、杨林、冯长伟分别在各县(市)区参加清洁日义务劳动。

记者|任婧慈 李赫男

编校|周丽 刘诗莹

江苏连云港多措并举推进“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哈萨克斯坦女司机加林娜的工位“悬”在空中。在位于中哈边境的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她掌控着巨型龙门吊,将一个个集装箱送往新的旅程。

加林娜及工友们每天的工作动态,在万里之外的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新建的数字化调度中心大屏上一览无遗。

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由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与哈方联合投资建设,它和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串联起一条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得益于此,世界最大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不但有了直通太平洋的“出海口”,更成为连接欧亚的重要交通枢纽。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带一路”交汇点连云港

今年一季度,围绕“一带一路”交汇点的强支点建设,连云港市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加速打造国际枢纽海港、国际过境中转港为纽带,更好发挥“两基地一班列”平台功能,不断放大新亚欧陆海联运大通道效应。中欧班列到发突破5000列、中哈连云港物流基地累计完成运量超44万标箱、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完成集装箱量13.5万标箱、无水港累计换装过境集装箱近120万标箱……在实现自身发展同时,连云港市以实际行动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注入发展能量。

“两基地一班列”树立标杆示范

昨日下午1时30分,中哈物流公司生产操作部经理陈军与即将到达的司机相互提醒接车信息。5分钟后,长长的汽笛声中,一列货运列车钻过桥洞,缓缓驶进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

“45节,90箱,可以卸货。”核对完接车计划表,陈军发出指令,一个个标有“中欧班列”字样的集装箱随即被巨型龙门吊夹起,整齐码放。

▲中哈物流基地一派繁忙

作为“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首个落地的实体平台项目,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从一个没有铁路专线的小堆场发展为陆海联运中心,陈军听到越来越多的汽笛声,接发车计划表也越摞越厚,从最初两三天1列,到现在1天就有两三列。

过境中国进口的货物从连云港装车运来,在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由窄轨换装宽轨车板,然后一路向西,驶往中亚乃至欧洲;从哈萨克斯坦等国出口的货物再经由连云港装船出海,驶向日韩、东南亚。

一季度,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进出场空重集装箱6.08万标箱。依托基地,连云港中欧班列开行167列,到达56.07列,基地累计到发中欧班列超5000列,完成运量超44万标箱,其中西行过境完成15.7万标箱,居全国领先行列。班列线路从中亚五国逐步拓展到土耳其、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覆盖了104个国际货运站点。

中欧班列

“一带一路”建设的另一标志性成果——上合物流园,首季生产运营也取得了不俗成绩:1至3月份累计完成物流量1574万吨,完成物流业主营收入12.36亿元。自去年10月份起,从园区开行的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累计发运349车,进入平稳运营状态,乌兹别克斯坦的纳曼干、乌尔根齐、吉扎克等城市已逐渐纳入境外辐射圈,出境货物包括纺织设备、家电、轮胎等汽车配件、二手汽车以及大宗货物等,有效解决了连云港主港区过境货物压港、场地紧缺等问题,港区货物集疏运效率随之提升。

“陆海联运”通道辐射效应放大

向东,是日韩、东南亚,全球先进的制造业和消费大市场;向西,是辽阔的中亚、发达国家集中的欧洲。连云港居中,左联右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今年以来,连云港港积极发挥国际过境中转港优势,借助2条商品汽车过境通道的打通,放大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辐射效应。

1月,泰国—中国(连云港)—哈萨克斯坦商品汽车过境专列成功首发。2个月后,日本—中国(连云港)—哈萨克斯坦商品汽车过境专列又成功发出,近洋航班快航优势和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优势的相辅相成,进一步吸引汽车货源,为“区域性滚装件杂货进出口集散中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1月泰国汽车来了以后,客户就说如果线路运行好的话,对日韩汽车货源有示范集聚作用,事实证明果然如此。”连云港港口集团东方公司总经理许贺说。

陆海联运

车辆滚装出口的红火态势,也吸引了大洋彼岸的美国客户。春节期间,“维京驱动”轮搭载着460台机械车辆,从连云港港出发,向美国西海岸开行,先后挂靠美国长滩港和墨西哥曼萨尼约港等港口。时隔3年,北美航线重新启用,全方位织密连云港国际滚装航线辐射全球的网络布局。

推动连云港—纳霍德卡俄罗斯航线试运营首航、力促重庆—连云港—加里宁格勒铁海联运专线顺利开通……开年以来,连云港港锚定“千万标箱、东方大港”目标,增创标杆示范特色,建好陆海转换枢纽,畅通陆海联运通道,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在前不久连云港港与上海港联合举行的“2023沪连港航合作交流会”上,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龙说:“‘东西双轴联动、沿海南北联通’的发展格局正在加快构建,连云港愿与全球港航界共建共用共享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发展成果。”

人文交流互鉴携手共进

3月13日,连云港中哈物流公司收到一封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感谢信。信中表达了该国阿拉木图图书馆对连云港市图书馆及中哈物流公司的由衷感谢。连云港市于去年12月27日从中哈物流基地发出一列“赠书班列”,400多册连云港地方文献及国内经典名著等图书及一批文创产品丰富了阿拉木图图书馆的馆藏。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人文交流活动

连云港市图书馆启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图书馆界文化交流与共享项目,截至目前,已与3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城市图书馆建立联系,此外,还深入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图书馆界文化交流与共享项目,通过“英秀中华”汉语(国学经典)+N国语言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深化文化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发展事业添砖加瓦。

“一带一路”不仅是经贸合作之路,也是服务、人才、技术等多方面的交流、交融之路。

上个月底,“追梦中华奋进新江苏”2023海外华文媒体江苏采访行活动走进连云港,1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以及涉侨中央媒体围绕“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高质量推进开展采访考察。采访团成员、《德国侨报》副总编俞光馥表示:“站在连云港的港区让我感触颇深,希望可以促进中德两国之间有更多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连云港的高质量发展令海外华文媒体感到鼓舞和振奋。”

北欧绿色邮报网社长陈雪霏对连云港港区印象深刻。她说,“没想到连云港原来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急先锋,早在1992年的新欧亚大陆桥就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连云港在一带一路运行中发挥了贯通中西,水陆两用的交通大动脉,必将对中欧,乃至亚欧的物流和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带一路”建设,确实带给沿线居民许多实实在在的收益。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所属的哈萨克斯坦站名为阿腾科里,当地语意为“金色湖泊”,火热的跨境运输让这个名字愈发名副其实,也被哈萨克斯坦年轻人熟知和喜爱。现在,当地不少孩子考大学特意选择机械类专业,毕业后直接到无水港上班,而不再是远离家乡打拼。无水港周边已配套建起小区、商场。

海纳百川,美美与共。作为推进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和“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的关键切入口,连云港市正取得更多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

来源“学习强国”

瑞典各界友人积极评价中国发展成就对中瑞务实合作前景充满信心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4月4日,中国驻瑞典使馆举行“品茗迎春”招待会,崔爱民大使出席并致辞。瑞典工商界、科技界、教育文化界等近百人参加。各界友人积极评价中国发展成就对中瑞务实合作前景充满信心。

崔爱民大使在致辞中表示,去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大确定了中国今后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擘画了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大政方针。上个月召开的中国全国两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将中国共产党二十大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转化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施工图,并为此设定了具体而务实的目标。中国的新目标、新举措将让中国发展呈现新面貌,也将为包括瑞典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新利好。

崔大使指出,中瑞两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两国建交以来各领域交流日益深化,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双方都秉持多边主义,支持自由贸易和全球化发展方向,中国是瑞典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瑞典则是中国在欧盟第十大贸易伙伴。中瑞经济发展目标一致,在生态建设、创新驱动、高端制造等领域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广阔。双方在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发展各具特色,人才济济,具有交流互鉴、共同进步的丰富潜力。随着当前疫情逐步消退,中瑞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将迎来新机遇。相信本着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原则,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将取得更多新的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惠。

崔大使最后表示,在经历寒冬之后,人们充满着对崭新未来的期待和喜悦。很高兴同大家一起品茗畅谈,感受春天的浓郁气息。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应邀出席招待会的各界友人积极评价中国发展成就,表示对中瑞务实合作前景充满信心,将不断增进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来宾们一边品尝中国香茗,一边兴致勃勃观赏文艺节目和茶艺表演,现场气氛热烈、友好、欢快。

时评: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探寻中瑞文化与哲学的相同与不同

北欧绿色邮报网评论员 陈雪霏

昨天,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在瑞典媒体发表文章,畅谈中瑞之间的文化与哲学的相同与不同。文中大部分发现的亮点都是两国文化的相同性和相似性。读后让人感受颇深。

崔大使谈古论今,从山水画中看到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谈到早期瑞典一大批中国粉丝对中国的热爱和支持,从瑞典的环境理念到中国的绿色发展模式,找到中瑞之间的共同理念。从中国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到瑞典的lagom恰到好处,都寻找到了中瑞两国共同的信念和奉行的原则,哲学和经商理念。从瑞典的福利制度看中国重视弱势群体的努力实践发现,双方即使从制度上讲,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中瑞两国实际上确实有很多相同的理念,例如,重视儿童和老人的福利。只不过是瑞典提前发展了五十多年了,中国才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中国正走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

当然,中瑞之间的最大不同就是瑞典发展比较均衡,而中国发展不均衡。例如北上广深,国家投入的资源实在是太大了,因此,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了。但是,在广大农村,还是有很多人收入还是非常低的。因此,中国还有很大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向瑞典学习。

与此同时,瑞典的一些基础设施,可能因为工业化时间比较久了,需要更新换代。而瑞典事实上,也是无时无刻不在这样做。瑞典的观点是,永远要用当时当代最新的技术设备来武装自己,比如在房地产方面,节能方面,各个领域都是这样的理念,因此,瑞典的百年建筑依然不过时。

总之,中瑞双方有很多相同之处,相似之处,相互理解与合作的空间是大大地有。中国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中瑞之间深化合作的机遇也是有的。这急需双方在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和文化层面都要达成共识,就会很快深入推进合作。

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在所有的方面都相同,肯定还是有不同的方面,各自保持自己的特色。同时,在政治层面进行更深入,更高层的交流互动必将大大促进中瑞乃至中欧之间的互信和互利合作。这也是广大华人华侨和瑞典民众的心声。在年初的中国食品节期间,就有瑞典朋友提出希望中国高层领导人访瑞。虽然说这是玩笑话,但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心声。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在瑞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北京报道)2023年4月13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在瑞网络媒体《新闻之声》(NewsVoice)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和瑞典文化具有天然吸引力》,全文如下:

去年我参观东方博物馆,在与安福琳馆长的交谈中,她提到了瑞典的中国艺术史学家喜龙仁(Osvald Siren)。我知道,喜龙仁是当时对中国感兴趣的众多瑞典知识分子中的一位代表,他对中国建筑、园林、绘画等领域都有涉猎和研究,并留存了不少著作 。

我到瑞典当大使后,自然地对中国和瑞典的关系史有着更多的关注。在两国关系史中经常被人提及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瑞典是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但尚不被大多数人所知的是,上世纪上半叶瑞典涌现出一批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学者和艺术家,也包括国王等王室成员,这在中外关系史中是不多见的。我常常在想,是什么使得远隔千山万水、相距甚远的两个国家在那个时期彼此间产生如此强的吸引力,能让如此多的瑞典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这么痴迷?答案似乎没有别的,只能是中国文化中的某些要素在那个相对动荡的时期契合了瑞典人的心灵,能够给瑞典人带来精神上的慰籍。或者可以说,在精神层面,在内心深处,瑞典人和中国人是有不少相近相通之处的。

那么,中国文化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它又为什么能和在地球另一端看似如此遥远的瑞典有相近相通之处呢?中国文化是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在中国有一句几千年来代代传承、几乎家喻户晓的话,叫“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人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人体内的骨骼、血液就像是自然界的山脉、河流,人只有顺应自然之道、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给人类自身带来福祉。

这一哲学思想理念,体现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在中国的山水画中,常常能看见人寓居在高山峻岭、潺潺溪水中,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宁静和慰籍。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这一点与瑞典的文化传统是一致的。瑞典地处北欧寒带,多森林湖泊,至今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和传说中有不少是与森林湖泊大自然相关的,瑞典的某些习俗也与此有关。很多中国小朋友都熟悉瑞典著名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的《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书中充分描写了瑞典独特的北欧地貌,巍巍高山、茫茫大河、茂密森林等等。在这样的一个自然环境中,瑞典文化很自然地发展出一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理念。

中瑞两国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上的一致性和共通性,为应对今天全球共同面对的气候变化等影响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沟通平台。去年瑞典作为东道主主持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机制和平台。我此前发表在瑞典《今日工业报》上的《用绿色为中瑞合作着色》文章也介绍了中瑞在此领域的一些合作成果。中国文化是讲中正有度的。中国有句话叫“过犹不及”,意思是过和不及都一样要不得。中国文化崇尚不偏不倚,为人处世要适度、有分寸,唯有这样,才能把握事物规律,也才是明了人性、关照人性的合理之举。由此引申开来,就是不强人所难,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哲学思想同样体现在中国的与人相处之道中。我知道,瑞典也有一个词叫“Lagom”, 意思是“不太多,也不太少”、“刚刚好”,瑞典在很多方面是遵循这个哲学理念的,比如,对大自然的不过度开发就是一种有度,不过分追求生活的奢侈就是有度生活。这一点,其实又是和中国文化相近相通的,是认识到事物真理以及自然宇宙之道之后的一种哲学理念。

中国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内涵,那便是简约朴质、返璞归真。我们认为,事物的终极真理往往是很简单的。这个道理在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多体现。喜欢中国画的朋友想必对中国画中的“留白”并不陌生,因为这样才能引发人们无穷的想象力,达到文化艺术带给人的愉悦感受,这就是简约比繁琐好。中国明代家具的设计被瑞典包括喜龙仁在内的知识分子所喜欢,就是那种简约朴质中所蕴藏的淡逸飘洒感染了他们的内心。明代家具线条的流畅,设计的简约,材质的朴质,是不是与瑞典的家具设计很相似呢?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文化传承和文化相通,所以,现在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很喜欢北欧风的家居设计。瑞典设在北京的宜家就很受中国年轻人的欢迎,年轻人除了去那里购物之外,还顺便吃瑞典的肉丸子,感觉很享受。此外,重仁义、关爱弱小是融入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践行“鳏寡孤独兼有所养”的社会公德,提倡和树立关爱弱势群体的社会风尚,历史上,中国的这种哲学理念也渐渐传入并影响了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方社会。所以,在东方社会中普遍可以看到人们尊老爱幼、善待弱者的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弱势群体规模,即需要社会保障救助才能摆脱生活困境的人约有2.3亿,大约占人口总数的17%。2021年,我们取得了在14亿人口基数上的全面脱贫成就,其中就包括弱势群体的全面脱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国本身就蕴含的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升,社会上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意识越来越浓厚 。我知道,瑞典文化中同样有关爱弱势群体的传统。瑞典妇女参政比例以及男女平等的理念和举措也是有目共睹的。瑞典在男女平等、平权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和瑞典在这一文化理念上的相近和相通性其实可以为两国在相关领域创造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比如养老问题。2021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第一次超过了总人口的14%,我们步入了真正意义上的老年社会,但我们的养老院等社会机构还处于初兴阶段,我们需要向包括瑞典在内的各个国家学习,我们很乐意在此方面加强与瑞典的交流合作。

如果细细思量,中国和瑞典还有很多相近相通的哲学观、文化理念甚至社会习俗。我来瑞典工作刚一年多,还有很多需要去探究的领域。我希望在今后的时间里与瑞典政府部门和当地朋友们一道,充分运用并发挥中瑞两国之间的共通性,创造更多交流合作领域和平台,造福两国人民,这也是对上世纪为中国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瑞典人士的一个告慰。

追梦中华.华夏寻根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给海外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报道

4月4-9日,追梦中华华夏寻根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活动在陕西延安市和渭南地区展开。本次活动由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带队,陕西侨联主办,市级侨联承办。记者们参加了黄帝陵祭拜活动,参访了渭南市,白水市,澄城县,华阴市和潼关市。

祭拜轩辕黄帝陵和探寻华山是记者近年来的一个梦想。当然,这是记者十年之后第二次祭拜黄帝陵。随后,记者随追梦中华华夏寻根海外华文媒体陕西行采访团又来到渭南市,参观了澄城县白水仓颉庙,樱桃试验站,尧头窑文化,华山和华阴老腔,以及潼关。这些地方都是在历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的地方。从儿时起我们就知道这些地名,通过诗词歌赋和史书知道的。但他们到底长什么样,我们并不知道。今天有幸来到这里,感慨万千。这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仓颉造字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繁荣昌盛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中国之所以有今日之中国,就是因为有统一规范的中国汉字。这些字里都隐藏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愿望和寓意,文字本身就体现文化,文化里又充满生命的哲学。

在仓颉庙,我们看到了48棵千年以上的古柏,它们当中1000年以上的都是年轻的,最大的是5000年历史的古柏,它就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而陕西渭南能够把这48棵古柏集中保护的这么好,这本身就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自然与人类共生的和谐共处理念。期间有彭德怀的题词,要求保护柏树,这也是早期共产党人的智慧体现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体现。

在樱桃试验站,我们看到樱桃长的非常好,这也是当地人引进国外多国多地樱桃新品种,吸收国外好的东西,为当地服务。这些长在大棚里的樱桃,享受着黄土的一面墙和塑料为其提供良好的温度和湿度,采取智能控制的方法,让樱桃在四月份就可以成熟,满足了人们对樱桃的需求,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体现,也是中国新征程新目标实现的典型范例。

在尧头窑文化遗址公园,我们看到了无数的大缸,就是我们北方人过去使用的大缸,现在也有很多地方依然在使用。南有景德镇,北有尧头窑。这里的缸窑密集分布,大大小小的有很多缸窑,可以说是遍地都是。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项目在我们采访时依然在建设之中。但这恰恰让我们看到了很多原貌。建国70多年了,依然保存着元明清时期的缸窑,这样的文化遗址还是很宝贵的。陕西以窑洞著名。以前,我们觉得窑洞可能特别低,不方便。但实际上,窑洞只是形状像窑,拱形的,但是,窑洞的举间还是很高的,和普通的房子一样宽敞明亮,非常方面。而且,我们看到的一个四合院一样的房子,如果不是进到里边看,还看不出是窑洞式的房子呢。

走在这个地方我在想,如果我们在这里编个故事,拍个电影,可能也会很有意思。因为道路两旁的墙上都是古瓷器,它们就被贴进了混凝土水泥里边了,让人感觉一路都是风景,一路都是文化。给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原来70年代以前的人民公社和农业银行的建筑和字样还保留着。这很珍贵。有很多地方,说改革开放了,就把前三十年的东西一概抹掉了。不留任何痕迹。我想这样是不对的。历史就是历史,100年之后,那也是历史,怎能有空白呢?

在华山,文学作品和地理书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到这里来。有的记者担心,我们来爬华山是否是有玩儿的嫌疑。其实,我是觉得记者们如果不亲自到华山去看一看,爬一爬你怎么知道华山的险,奇,美呢?一开始,由于年龄关系,我真的很害怕,生怕我的心脏受不了。如果是30年前,我肯定好爬到顶峰,但是人生没有如果,因为我把那段时间都用在了国外,游历很多国家以后,我发现世界上所有的美景都可能在中国找到。

因此,我决定要回来寻根,要到自己的祖国来探访一下名山大川。是这些名山大川给我们内生的力量,就像是古希腊大力神没有母亲大地的依托就不会有力量一样。祖国的大地是我们补充能量,再次充满勃勃生机的原动力。到华山论剑,才知道自己有多么渺小,人类是多么渺小。看到5000年的古柏,才知道自己的知识是多么的缺乏。温故知新,浴火重生。中共20大之后,尤其是今年两会之后,确立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寻求高质量发展,如果能让14亿人都有旅游的体力,时间和金钱,那该是多大的旅游市场啊!渭南就是抱着这样的金饭碗啊!疫情让我们停摆反思,休整,再出发时就更有力量了。因此,我觉得到华山不仅仅是玩儿,它还是让我们思考,让我们领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真实所在。我们必须亲身体验一下这样的场景。而陕西渭南做的是对的。旅游景点安全第一,要保障有厕所,保障厕所里有卫生纸,厕所要干净。习近平主席说,黄帝陵,兵马俑,延安宝塔,秦岭,华山等是中华文明,中国革命,中华地理的精神标识和自然标识。说得很精准。

参观西岳庙时更是让人赞叹古代人的智慧。方方正正,四平八稳都是中国古代帝王和政治家追求的治国理政的精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贯穿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从西岳庙就可以看出很多门道来。那里的门,那里的牌坊,碧玺,碑文,处处体现的都是人文科学和政治哲学。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人也是这样,想要做到规规矩矩十分不容易,而中国人却把这个作为目标。这其中就需要隐忍,坚韧,持之以恒。因此,走在这里,让人感觉秩序井然,让人的身心得到放松。也感觉古人的智慧我们也需要学习。能保留这样的古迹,非常好,让14亿人能够参观这样的地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体现。

在潼关,记者看到了秦王寨最美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老大爷说快板,乡村文化实验站展示乡村物品非常有意思。村民种花椒,也种月季花,柏树和倒垂柳在河边,彰显一个整洁干净全新的农村风貌。妇女们扭秧歌活跃了业余文化生活。感觉农民的生活很幸福,环境优美。在黄河古渡口风景优美,在母亲河旁边感觉很舒适,古色古香的建筑彰显深厚的文化底蕴。我的所见所闻都体现了新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风貌。

总之,中华文明五千年有古柏作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体现在很多细微之处。在陕西渭南,这样的地方却是那么多,这样的人文资源,不亚于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它们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原动力。

更多图片

图文 陈雪霏,部分图片魏炯才。

追梦中华.华夏寻根海外华文媒体探访潼关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北京报道

4月8日,由中国侨联指导,陕西省侨联主办潼关县侨联承办的追梦中华.华夏寻根海外华文媒体陕西行采访团在陕西潼关采访。

早上8点,记者团从双桥大街牌楼出发,前往秦王寨社区。这里的建筑古色古香,清一色灰砖,但房檐都是具有典型古都风格故宫式的建筑。

记者们下车后,立即见到一位古朴的老者拿着快板在等候大家。等大家稳住脚跟,他立即一口气说了将近五分钟的快板顺口溜,把秦王寨这个地方描述得惟妙惟肖。典型范例就是秦王李世民的马一怒之下,一脚跑出一个趵突泉,这里叫马趵泉。

听完快板,进到乡村文化站。这个文化站让我想起70年代末农村的文化站里有几本图书,让我们这些没有一本书看的农村人感觉很新奇。

而这个文化博物馆里边却收集了很多很有意义和价值的现代文物。

潼关是千年古城,潼关于稀罕初年设县,东汉末年建关,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流传着女娲造人,夸父追日等美丽传说。潼关里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华山与黄河对话之地。

秦王寨社区全力推进园区,景区,镇区融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他们这里有月季文化产业园,情定桂花坡,七夕灯光节等相亲活动。

这里的农民还以种花椒为生。妇女们跳广场舞。

到潼关黄河古渡口看到天下黄河第一湾,最美一湾在潼关。潼关博物馆展示了古代潼关的各种大事件包括马超战曹操,潼关花腔等。

不过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当地独特的建筑,这种古色古香的建筑仿佛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民族的魂,中华文化的符号。

海外华文媒体探访华夏文明的摇篮华山,西岳庙和华阴老腔感受”中国软实力”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陕西渭南报道

4月7日,记者随追梦中华华夏寻根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行记者团来到盼望已久的华山采访。

大家坐缆车上到半山腰,然后,自己爬到华山五峰之一的西峰和南峰(南峰因为有冰雪没有到达顶部,只是到达华山论剑)。

登泰山而小鲁,爬华山而小天下。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人家都说华山险,华山奇,华山美,但是,没有想到这么险,这么奇,这么美。

去之前心里惴惴不安,生怕出生命危险。但是,或许是因为把困难估计的比较充分,到了以后,感觉没有那么难。这主要是因为华山风景区进行了修缮,有人工修好的栈道,锁链栏杆等,安全系数大大提高。

下午,记者们参观西岳庙,再次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精湛的建筑艺术里边透露出很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智慧。中国智慧里透过自然反应出的哲学思想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通过精心策划,一字一句,句句有含义。如果不读书,万万不能理会其中的奥妙。

西岳庙里的碧玺,表面上看,我们都可能称它为乌龟,但它叫碧玺。大家一通摸摸碧玺,希望得到好运。

在庙的顶端露台上看花腔,感受11位老同志的荡气回肠的陕西花腔,充分感受陕西人民的心灵呐喊和他们对生活的本能的热爱,让人明白在这片黄土地上的人民是那么执着,那么坚韧,那么固执,又那么乐观。生活中你再有想不开的事情,看到他们的表演就会被他们的唱腔所打动,把你的烦恼冲的一干二净。哈!哈!哈!

西岳庙也彰显中华民族的根,中国政治的源,规规矩矩,有张有弛。生命的哲学在这里体现。一位瑞典人看了这些,评论道,这就是中国的软实力。

记者对陕西渭南市仓颉庙和澄城县尧头窑的印象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报道

说到对渭南市白水县澄城县的印象,记者认为这里处处体现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庸之道的智慧。

4月5日下午,海外华文媒体陕西采访团在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的带领下,在陕西侨联副主席尚小红的陪同下一起来到白水仓颉庙,观看了仓颉造字的结构,感觉跟瑞典的维京人的古代文字很像。也很像日语的假名。

中国的文字都是由仓颉创造的。而这里的5000年的柏树就是见证。中国14亿人之所以能够说一样的语言,多亏了仓颉。是汉子让我们能够彼此了解,彼此交流。

这里有48棵千年以上的柏树,让人感觉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生态的优越感,心灵的净化感。逃避大城市的喧嚣,在这里感受一种心灵的宁静。

期间,记者们还体验了汉服的穿着方式和互相问候的礼仪,再次感受到汉文化的谦谦君子的品格。

在澄城县采访樱桃基地和尧头窑文化旅游生态园区的时候,也是感觉一觉可以踢出一个古玩来的感觉。到处都是陶,这里叫瓮,瓮中之鳖,就是大水缸里的鳖,乌龟。这里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烧陶瓷的地方。反映了元明清时期的古窑文化和建筑文化。

村落的古遗址保存深厚的遗迹。我想在中国就是有先富和后富的关系。城市里先富起来了,现在该轮到农村了。

在这里,人们可以体验到中华文化的厚重和底蕴。同时也对这里的现代理念印象深刻。充电桩已经在这里设立,人们可以开电动车来这里充电,充分体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的坚强决心和实际行动。

给记者印象深刻的另一现象是这里有很多仙人掌。原来,这个地区也是很干旱的。人们用仙人掌抗旱,同时,放在自家墙上,还可以防贼防盗,一举两得。我相信仙人掌的果实最后也给当地人带来更大实惠。

中国侨联副主席连小敏在陕西出席癸卯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陕西报道

4月5日上午,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癸卯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举行。中国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连小敏出席公祭典礼并敬献花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肖捷,全国政协副主席朱永新,中华民族发展基金会董事长、海峡交流基金会前董事长、中国国民党前中央秘书长林中森,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一德,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陈旭,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张志军等出席公祭典礼并分别敬献花篮。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刚恭读祭文。

典礼包括击鼓鸣钟,唱黄帝颂,敬献花篮,恭读祭文,向轩辕黄帝像行三鞠躬礼,乐舞告祭等九项内容。逾百名海内外侨胞齐聚黄帝陵轩辕殿祭祀广场,祭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大典礼成后,连小敏和陕西省副省长徐明非共同出席癸卯年公祭轩辕黄帝“侨心林”纪念植树活动暨侨心石雕塑启动仪式。

连小敏在活动现场会见了侨胞和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并与他们一起种下纪念树。

他代表中国侨联和万立骏主席向大家致以问候,并表示,非常感谢广大侨胞和海外华文媒体所作的突出贡献,最美的乡愁在回家的路上,今天海内外侨胞共祭先祖,四海归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根魂梦”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广大侨胞分布在世界各地,一方面要积极助力住在国的发展,讲好中国故事,致力民间外交,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汇聚磅礴的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上,侨联组织将更加注重做好侨的文章,动员广大侨胞把最美的乡愁化作最强的担当,积极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将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和强国之行统一起来,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凝聚侨心侨力同圆共享中国梦。

在陕期间,赵一德、赵刚等省领导会见了连小敏一行。

中国侨联信息传播部部长左志强、文化交流部副部长邢砚庄,陕西省侨联党组书记程勉贵,党组成员、副主席尚小红分别陪同参加有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