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头条要闻

2023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开幕式隆重举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2023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开幕式于8月21日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Water Front隆重举行。

联合国77届联大主席 Csaba Kőrösi作为最高领导人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讲话。瑞典国际发展合作与外贸部大臣约翰福塞尔也出席了大会。

他们呼吁世界各国政府部门,私人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以及社区和个人都要团结起来,协调合作,积极依靠科技创新为未来留下一个聪明的解决水问题的世界。

斯德哥尔摩国际水研究所现任代理执行主任卡林.加德斯说,以往的大会总是提出各种问题,希望找到答案。但是,从现在开始,人们开始转变思维,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进步的范例。

今年的斯德哥尔摩水奖得主也出席了开幕式。他因为发现了水中的疾病模型而获得斯德哥尔摩水奖。

开幕式期间全场座无虚席,后边还有很多人是站着听的。据说,场外还有9000多人线上观看视频直播实况。

今年也是记者在疫情三年之后首次出席线下水周会议。

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是一个规模宏大,组织周全,有各种活动和议题的大型水资源研讨会议。每年都吸引两千多人来到这里开会,大家分享经验。

同时,评出青少年水奖。给斯德哥尔摩水奖得主颁奖,由国王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颁发。还有工业水奖给某个与水有关的公司。

例如,有一年以色利发明滴灌技术的公司获得了水奖,今年估计那个发明了遥感技术监控农业耕种情况并告知老百姓怎么浇水才省水,又有效的公司会获得工业水奖。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金砖国家首脑会议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据新华社援引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金砖国家首脑会议。并将访问南非。

金砖国家首脑会议将在南非经济首都约翰内斯堡举行。据新华社前方记者报道,约翰内斯堡已经挂起横幅,大力宣传金砖国家首脑会议的召开。

金砖国家首脑会议第十五次会议将于8月21日-24日举行。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举办庆祝建军96周年招待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7月28日,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举行招待会,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瑞陆军参谋长等军政官员、部分驻瑞使节和武官、社会各界代表等约150人出席。

崔爱民大使致辞表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携手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的世界。中国坚持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军队积极参与国际维和、海上护航、人道救援等行动,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

李珂副武官回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年来的光辉历程,尤其是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锐意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

来宾们纷纷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表示祝贺,对新时代中国军队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赞赏。

秦刚外长被免职王毅担任外交部长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25日被人大常委会宣布解除其外交部长职务。王毅担任外交部长。

中国人大发出的这个消息在国外引发各种猜测。有人说是私人原因,也有人说是健康原因,王毅外长透露是健康原因。

分析人士认为秦刚身体健康出了状况很有可能。因为中国有句古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因为秦刚一下子接任这么多重要的职位,或许一下子吃不消了。需要调整和适应一段时间。

现实中,确实有很多领导刚一上任的时候,很快就发病了,不过经过一段时间调理和治疗,最后也都适应了。

秦刚是一块好料,但也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运筹帷幄。如果总是坚持半夜两点才休息,身体肯定会吃不消。所以,调整生活和工作方式,但愿尽早恢复健康。

人们分析其中的原因是秦刚的更高职位国务委员并没有拿掉。王毅只是临时放下身段重抄旧业,所以对王毅来说不是问题。

至于是否是亲美派还是反美派,笔者认为这不是问题,无论谁上来,都要重视中美关系。而且中国向来重视中美关系。

斯德哥尔摩就是天然空调房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记者晚上八点下了大巴,穿着长袖长裙和打底裤,加皮靴,居然感觉有些发冷。

早上在北京,车里空调21度,感觉很冷。室外温度28度。但实际上,7月20日,几乎是最热的一天。晚上很难入睡。老妈一直要求开空调。但是,开了空调,她又觉得冷风吹着怕着凉。所以很矛盾。

在国内的17天仿佛是很长很长的时间。空气高热,感觉时间漫长。回到斯德哥尔摩,突然感觉象秋天,凉丝丝的。时间过得极快。

不过,今天早上北京下雨了,斯德哥尔摩也下雨了。

在北京总是感觉暖洋洋的,甚至是热乎乎的。回到斯德哥尔摩立即降温10多度。

回到瑞典就是回到了天然空调房。

习近平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六原则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关于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六原则,人们可以参考2018年5月18日19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 赵超、董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出席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作总结讲话。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法治建设,建立并实施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习近平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跨越一些常规性和非常规性关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

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习近平指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好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三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四是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习近平强调,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

习近平指出,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区域流域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

习近平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有效防范风险,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习近平指出,要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把生态环境风险纳入常态化管理,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抓好已出台改革举措的落地,及时制定新的改革方案。

习近平强调,要提高环境治理水平。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加大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各相关部门要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使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要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建设,主动为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撑腰打气。

崔爱民大使出席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粽香曲韵话端午活动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6月21日下午,斯德哥尔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粽香曲韵话端午”活动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举办。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和夫人李丽红,文化参赞兼中心主任李蕊,部分驻瑞使节和文化机构代表,瑞典各界友人约150人出席。

崔爱民大使在致辞中向来宾介绍了端午民俗来历。以划龙舟为喻,讲述国与国之间只有同舟共济,才能互利共赢,希望各界友人为中瑞友好交往贡献力量。

活动受到中瑞观众的热烈欢迎,全场座无虚席。

文化参赞兼文化中心主任李蕊介绍了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活动的初衷,处处体现中国文化元素,粽子,艾草和诗会,同时,东西方文化相融。

活动现场,编钟演奏,昆曲,古诗朗诵,瑞典民谣,希腊与波兰民族舞等东西方节目精彩纷呈,包粽子,太极教学等互动项目妙趣横生。这里不仅有华人华侨的诗歌朗诵,昆曲和太极表演,还有瑞典歌手,希腊和波兰的民族舞蹈和服饰介绍。也有线上线下的结合。

与此同时,《老照片中的京剧人物》,栩栩如生,《中国之窗》图片展展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和良好生态环境,让人兴趣盎然。

来宾们纷纷表示,活动饱含中国元素兼具国际审美,既加深了人们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也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瑞典歌手和词曲作者Magnus Helmner(图左)在演唱时表示,在瑞典有个说法,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一张嘴,意思就是要多听多看,少说。他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说,举办这样的交流活动非常重要,非常好。他也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交流活动。他演唱的歌词也体现了不懈努力,积极向上的精神,与中国人提倡的不懈努力积极向上完全一致。

老华侨理查德表示,这个活动非常好,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

期间,人们也品尝了在瑞典来之不易的粽子,一解乡愁。

本次活动由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瑞典两湖同乡会承办,汉语桥俱乐部斯德哥尔摩站协办。瑞典两湖同乡会在二楼举办了第八届端午诗会暨同乡会成立十周年庆典,其中包粽子体验活动吸引了大量体验者。

近年来,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多次举办这样的中瑞文化交流活动,作为斯德哥尔摩地标性建筑,处在国王花园旁边,为中瑞文化艺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都提供了很好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尽管过去三年受疫情影响,很多活动都是线上进行。但是现在已经重启,人们可以线下活动。

附:当日表演的节目单如下:

粽香曲韵话端午


主持人:刘昱希 Elliot Frennstedt(安利永)
节目单4. 30pm – 5.30pm
1 大型歌舞诗《编钟乐舞》片断,5分钟 (视频)
演出:湖北省歌剧舞剧院
选送单位:湖北演艺集团

2 民族舞蹈 Zorbas 4 分钟
演出:
Elli christski 等6人
选送单位:瑞典希腊舞蹈团
Grekiska folkdansföreningen i Sverige

3 昆曲:《牡丹亭》惊梦 棉搭絮 3分钟
表演:郝景霞
选送单位:汉语桥俱乐部斯德哥尔摩站

4 楚辞 离骚选段(中英文)3分钟
诵读:周昱西 Stephen Brawer
伴奏:双焱
选送单位: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

5 太极&武术表演时间(3分钟)表演:释永涛等
选送单位:瑞典武术协会

6 葫芦丝独奏《芦笙恋歌-婚誓》三分钟
表演:董家骏
选送单位:华人艺术家协会

7 瑞典民谣 Kom Lite Närmre och Det Finns En Väg 8分钟
演出: Magnus Helmner och Robert Öberg
瑞典音乐人
选送单位:瑞典湖北湖南同乡会

8 诗经吟诵(丰年、伐檀)(视频)
表演者:秦海群 等
选送单位:
新西兰湖北经贸文化协会

9 波兰民族舞蹈”Piastowie” Om dansen Krakowiak från södra Polen. 3分钟
表演:Grazyna Piatek等2人
选送单位:瑞典波兰民族舞蹈团
Polska Folkdansgruppen

10 全体合唱 《洪湖水浪打浪》
领唱:付晓芳

毛宁:中国不是风险是机遇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针对么欧贸易技术理事会部长级会议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美欧对华不寻求对抗,冷战或脱钩,而是聚焦“去风险”,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说,最近去风险成了一个热词。要讨论去风险,首先要搞清什么是风险?

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各国企业提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中国坚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同各国开展经贸科技投资合作。中国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这样的中国,不是风险,是机遇。

世界面临的真正风险是搞阵营对抗,新冷战,是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制造地区动荡混乱,是讲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破坏全球产供链稳定,是对外转嫁经济金融风险,周期性收割世界财富,国际社会应该警惕和共同抵御的是这些风险。

瑞典对华政策的解读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

瑞典首相乌勒夫.克里斯特松5月30日在斯德哥尔摩中国论坛上发表讲话,讲明了瑞典乃至欧盟的对话政策。

克里斯特松表示,中国在过去15年的快速和自信的发展,加上它对欧洲国家的影响,使得跨大西洋对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统一而有力的对华政策和密切合作是瑞典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基石。

他讲这个话是在出席美国和欧盟在北部柳里奥举行贸易和技术理事会会议之前发表的观点。他说,今天,我想谈谈关于中国的三个关键方面:

降低风险的必要性及其含义;

如何与其他国家密切合作,建立我们的对华方式;和

欧盟需要在这方面成为一个可信的全球行动者。

但是,首先让我就我们现在所处的状况发表几点看法:

习近平最近结束了他的莫斯科之行,他说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一句引文中读出太多内容总是有风险的,但世界确实面临着多重转型转变。问题是我们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战略平衡正在发生变化,新技术正在出现,商业模式和价值链正在被重新设计,但国际法和人权仍然存在。至少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情形。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非法战争严重违反了几十年来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作为回应,欧洲和跨大西洋的决心得到了激发。我们的核心信念不会改变,即每个国家都有选择自己命运和安全方式的权利。

以上观点确实是瑞典一贯的观点。去年在俄乌冲突发生之前,俄外长来瑞典和瑞典外交大臣见面会谈,要求瑞典不要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但是,瑞典的回答是,俄罗斯无权干涉乌克兰和瑞典的决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选择自己命运和安全方式的权利。

俄罗斯认为乌克兰加入欧盟,其与俄罗斯的自由贸易和与欧盟的自由贸易会发生矛盾,因为俄罗斯和欧盟没有自由贸易关系。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担心北约会对俄罗斯产生威胁。劝说欧美不要让乌克兰加入北约,但是,欧美都说,这是乌克兰自己的事,他们有权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不管乌克兰怎么决定,俄罗斯都不能打乌克兰。如果打将面临严重后果。

事态发展的结果是,俄罗斯打了乌克兰。这个行动让美国和欧盟立即团结起来了。一贯保持中立的瑞典和芬兰也申请加入了北约。现在芬兰已经加入。瑞典还差土耳其没有批准。欧美对俄罗斯进行了严厉的金融封锁和经济制裁。这种制裁从2014年就开始了,但是,这一次太严厉了,即俄罗斯无法进行美元和欧元交易。无法汇出汇入美元和欧元。俄罗斯只好转而向南发展。因为向西的大门已经堵得死死的。欧盟拒绝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甚至输气管道北溪二号已经被炸毁。刚修完要通气,就被炸毁了。这种浪费资源的方式也是很难让人理解。但是,战争冲突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瑞典也是一样。立即要求加入北约,瑞典现在依然在努力,要加入北约。因为他们一方面担心俄罗斯会把瑞典当目标。另一方面,也愿意为北约出力,让自己有归属感。否则,自己中立太孤单了。单靠自己的军事力量无法保护自己。瑞典希望欧盟紧密团结拧成一股绳,同时,与美国建立起牢固的统一战线。

克里斯特松说,毫无疑问,中国已经变了——并将继续以惊人的速度改变。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拥有世界第二大国防预算。如今,中国在许多技术和研究领域都是创新的领导者,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可以与权利经济人抗衡以及一个有竞争力的资源和专业知识提供者。这当然令人印象深刻。

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并没有像我们许多人在20年前所希望的那样,走上更多自由的道路。新技术非但没有解放,反而巩固了中国的治理模式。互联网很强大,中国的防火墙也很强大。人工智能将是一个强大的工具,无论是在这里还是在那里。从技术意义上讲,我们必须意识到,不希望看到的脱钩已经在进行中。

中国如何面对其经济、地缘政治和人口挑战将塑造其未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发展的后果将在本世纪余下的时间里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性。这对瑞典和欧盟来说意义重大。

解读:以上克里斯特松阐述了中国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对欧盟会产生影响。但是,他对中国的发展方向和治理模式还是存在很深的误解。就是,他们都以为在中国会更自由,控制会更少。但是,事实上,技术控制更强了。而且他认为脱钩已经在进行中。这里的误解在于,中国人觉得一段时间里太自由了,以至于出现了腐败现象。几乎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因此,加强了党的领导,消除了腐败。也许西方不希望中国腐败,但是,加强党的领导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关于脱钩,确实是因为新冠疫情期间东西方采取了完全相反的管控措施。中国严格一些,西方宽松一些,但无论如何都对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是,这种认识的不一致和行动的不一致,也让双方产生了很大误解和分歧。中国觉得国际贸易受到新冠影响,那么就提出了内循环和外循环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其实,这个方针没有必要大势宣传,只要强调多多利用国内市场,进行国内贸易,这和欧洲要求自己一体化是一个道理。而且中国的优势是没有国界的区分,跨省贸易,跨省交流,互通有无,可以大大提高中国国内贸易的机率。东西部如何进行市场经济的交流,南北交流,很明显,东北人到海南买房子,大大激发了海南的房地产市场。支持了海南的经济发展。同样,广东和江浙沪一带的有钱人也应该到东北投资,东北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但是,这个理论提出在国际上对欧洲的影响很大。欧洲人感觉这是中国想利用贸易来制衡欧洲。事实上,也确实在新冠期间,瑞典的口罩供应出现了严重问题。从中国进口,到德国就被截胡了。瑞典把医疗物资都存在德国,结果新冠严重时,德国对瑞典的口罩供应也不能满足需求了。所以,瑞典干脆就说口罩不管用,不用戴。结果,一开始,很多老人很快就离开了。这让瑞典乃至欧盟国家都感觉到过度依赖中国不行,一旦出现问题了,中国也要顾及自己。新冠期间中美两国关系也不是很好。美国想甩锅,中国也怕自己被染上会造成很多人死亡,双方的不信任和阴谋论大戏不断上演。三年过后,人们终于明白,新冠就是一种病毒,人们拿它也没有什么办法。但是,在困难面前,人们都经不住考验,容易怪罪对方。总之,三年疫情,造成了经济,尤其是旅游业的负面影响。但是,俄乌冲突确实加速了欧美的团结。同时,让欧盟感觉到欧盟不能完全依赖中国,有些方面还必须自立自强。瑞典就在稀土金属方面进行了勘探和开发,目前发现北部距离柳里奥350公里处有很多稀土金属,瑞典正积极投入开发中。为应对气候变化,也在北部投资巨大,开发生产电动汽车的电池。中国深圳的星源公司也参与其中。

克里斯特松说,首先:去风险的概念及其在实践中的含义。

正如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正确指出的那样:去风险并不意味着脱钩,也不意味着脱离接触。

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应该是开放、诚实和多层面的。中国是全球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物多样性、全球健康、裁军,解决冲突方面以及许多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合作。

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世界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将成为一个更加危险的地方。但这必须是一条双向的街道。我们期待中国进行实质性工作并履行其承诺。

怀着这一雄心壮志,瑞典成立了国家中国中心,并将继续投资于专业知识,提供关于中国的独立见解。政治层面的接触对于保持渠道畅通和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也很重要。

中国自1970年代末开放以来的发展确实令人瞩目。我们不希望阻碍中国的发展。相反,我们希望我们成功的公司在中国市场也能成长和繁荣,我们的对话是定期和建设性的。

这意味着更广泛的脱钩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这根本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从长远来看,共同的标准、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共享的技术比一个被分割成孤立部分的世界更能为我们服务。

然而,去风险确实意味着确保我们与中国的交流符合我们的利益、价值观和安全关切。

我们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道,支持民主和国际法。我们将继续处理中国境内的侵犯人权行为,包括西藏、新疆和香港。瑞典公民桂民海的领事案件也是如此,这仍然是新政府和整个欧盟的优先事项。我们要求立即释放他。我的想法,以及我的瑞典同胞的想法,都与他的女儿安吉拉·桂(Angela Gui)在一起。

在贸易方面,我们追求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公平的、基于规则的竞争。我们欢迎中国以更具建设性的方式参与国际组织。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我们吸取的一个教训是,我们需要实施解决不公平竞争的工具。

在实践中,去风险意味着意识到脆弱性,减少可能对我们的经济和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过度依赖。

这不是要对中国实施敌对政策。相反,这只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为维护其国家利益而做的事情。

在欧盟层面,我们正在加强解决经济扭曲和胁迫以及减轻供应链中断风险的能力。我们将在欧洲严重依赖中国的领域提高产能,例如稀土金属的供应。在全国范围内,瑞典正在实施投资审查并加强对瑞典公民的保护。

但是,在去风险与自由贸易和开放、有竞争力的经济原则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并非易事。培养我们的优势——贸易、开放、好奇心和创新的传统——但同时捍卫我们的价值观和利益是关键。任何国家,无论大小,都不能再允许自己对这种平衡天真。

解读:在这里,克里斯特松也用了天真这个词。记得秦刚在担任驻美大使的时候接受采访,被不停地打断,秦刚说俄乌冲突问题,不能太天真,不是那么简单。这句话或许戳中了西方人的心。他们天真地以为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跟谁好就跟谁好。想拉乌克兰过来,大家就都应该顺其自然地允许。但是,俄罗斯就是不允许。这实际上就是实际和平多年以后,对战争和冲突不以为然。不过他们也深深地意识到了,由于西方不是铁板一块,尤其是特朗普不断退群,让俄罗斯总统普京有了速战速决的决心。给了他机会。但是,事实上,俄罗斯并不顺利,因为美国和欧盟在背后积极支持,所以,俄罗斯表面上是教训乌克兰,实际上是在跟欧盟和美国较量。欧盟和美国视乌克兰为先锋,乌克兰自己也愿意当先锋,只要后方给足弹药和炮弹。但实际上,欧盟和美国也不想和俄罗斯直接发生冲突,因为那样就难免会发生世界大战了。

关于中国的问题,还是供应链和过度依赖的问题,因此,瑞典觉得欧盟应该降低风险,但是不能与中国脱钩。

但是,从瑞典和欧盟的角度讲,对中国内政的干涉,他们似乎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但是对中国来说,新疆问题不解决,香港动乱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安全会受到很大威胁。西藏目前发展的非常好,国家给的资源多,新疆后来给的资源也多了,因此现在都很好。但是,在瑞典和欧盟看来,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例如,桂敏海问题。而中国认为这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中国的司法也是不容外来干涉。关于世贸问题,西方对中国的误解在于,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是给西方投资者以巨大的优惠政策,例如税收免15%的税。后来,中国给出口企业一些补贴,让西方觉得这样不公平。为了公平起见,中国不给补贴了以后,给外资的优惠政策也取消了。这样,其实是平等待遇了,但是,外资却觉得这样对他们来说,太难了,因为赚钱没有那么容易了。所以,他们就意见很大。事实上,这都是因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出现瓶颈,就需要各种调整。这样就更需要双方不断地协商对话和交流。把各自的问题和困难都讲出来,然后,再协商。西方觉得他们应该加关税,但是,中国觉得这等于要出口的命,因为中国的利润本来就很低。

当然,欧盟也希望美国降低关税。所以这次开会也有这个议题。

克里斯特松说,我的第二点是,我们在与中国接触时需要与其他国家密切合作。

印太地区和跨大西洋地区的安全日益相互关联。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国与俄罗斯基于利益的伙伴关系,这对我们的利益和安全有直接影响。让我强调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中国增加对俄罗斯战争努力的支持将对中欧关系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瑞典和欧盟最重要的安全伙伴是美国。

多年来,这一结论一直受到质疑。但自去年2月24日以来,我想说这已经得到了证明。

跨大西洋联系是欧洲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更强大的欧盟声音和强大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之间并不矛盾,这和我们对乌克兰的共同支持和努力所强调的一样。

因此,欧盟应该共同关注印太地区的安全。我们支持最近美国和中国之间更密切对话的迹象,因为尽管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将继续存在,但直接对话是管理我们所有人面临的风险的一种方式。

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正在重塑地缘政治。力量投射能力产生了影响——主要是针对我们在该地区的亲密合作伙伴。归根结底,我们需要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而不仅仅是在欧洲。

至于台湾,请允许我强调我们对台湾海峡紧张局势升级的关切。它不仅影响台湾人民和该地区伙伴的安全,而且影响欧洲。任何企图使用武力改变台海现状的危机都将产生非常深远的后果。

欧盟的一个中国政策保持不变。但台灣的民主和经济发展继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我們仍然渴望進一步发展我们的关系。

瑞典将努力加强欧盟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等印太伙伴的合作。最近在斯德哥尔摩成功举行的欧盟印太部长级论坛证明了建立更广泛伙伴关系的潜力。

以上的观点,克里斯特松德意思是瑞典和欧盟并不希望看到中国与俄罗斯走的太近。中俄如果联手,对欧盟有负面影响,因此,美国是重要伙伴。没有俄乌冲突的时候,人们还质疑这个观点,但是俄乌冲突发生以后,瑞典立即强调跨大斜阳伙伴关系非常重要,因为瑞典需要美国在安全方面的支持。其实,瑞典和美国在二战以后就有秘密协议。但是,瑞典并不希望中美之间关系太僵,因为他们并不希望发生大战。因此,支持中美对话。言外之意,不希望选边站,事实上,最好是中美欧大三角比较好。欧盟跟美国是协调一致的同盟关系,跟中国也可以讨价还价,同时欧盟自己并不属于任何一方。有自己的立场。对台湾问题,依然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是,在经贸方面的合作属于正常。但不希望大陆武力改变台海现状。

克里斯特松讲的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是关于欧盟作为全球行动者的信誉。

在欧盟对中国问题的团结一致受到考验的时候,欧洲需要在适应新环境的同时,明确地团结在商定好的政策周围。正如2021年欧洲理事会结论所述,团结和决心将加强中欧关系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提出的方法很有意义:去风险而不是脱钩。

我们对中国的接触是欧盟27国是否能够团结起来的问题。欧盟的信誉和有效性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能力坚持商定的政策,不辜负我们的利益和价值观。那些现在使用“我们绝不能被迫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边站”的流行短语的人是在问自己一个错误的问题。

作为欧洲人,我们需要有信心制定我们自己开放但坚定的政策,但也要依靠与美国和其他民主国家的强大伙伴关系。显然,这也要求我们自己的社会既要成为成功又要成为民主的榜样。

全球的民主国家必须凭借自身的优点具有竞争力、成功性和吸引力。捍卫我们的价值观非常重要。但在这样做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在各个领域产生全球最佳结果。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的是欧盟内部的战略团结和联盟外的战略伙伴关系。这可能会为欧盟在捍卫我们自己的利益和争取普世价值方面值得信赖的信誉奠定基础。

解读第三点,克里斯特松强调的是,欧盟如果能让人信任,就必须团结一致,形成合力,这样才能和中国讨价还价。 欧盟提出的是去风险但不是脱钩。以中国现在的发展状况,是不可能完全脱钩。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欧盟自然也离不开中国。但不是所有方面都离不开。在重点领域,高科技和安全方面,都需要小心。但是,他也提出,欧盟必须有信心,既要在商业方面成功,也要成为民主的榜样。

中欧分歧在很大程度上是民主不民主的问题。其实,中国觉得集中力量办大事效率更高。而欧盟的民主机制效率低。这一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说过,中国觉得我们的民主制度不行,我们就是要团结起来给他们看,我们行。于是,开启了一系列的所谓民主国家峰会之类的各种连横会议,目的就是要显示民主国家也可以建立统一战线。也可以集中。

事实上,中国的集中也不等于完全没有民主,中国在很多方面也是很民主的。中国叫全过程民主,就是在不同层级不同单位进行民主程序。而不是一人一票的一个绝对方式。中国的决策过程都是通过调研,充分了解专家学者和群众意见再进行决定。

综上所述,中欧之间,中美之间急需加强沟通和交流。借着这个机会,应该举行中欧对话继续中欧对话机制和平台。例如,之前的中欧圆桌会议等,或者是中欧对话机制都应该开展。象瑞典诺贝尔基金会给解振华贡献奖,也是示好的一个标志。中方也应该适度回应。

另外,中国的统一战线也应该继续保持,任何时候,统一战线都是法宝。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在27届斯德哥尔摩中国论坛上的讲话全文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5月30日,在出席第27届斯德哥尔摩中国论坛时,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致辞发表有关对华政策的看法,全文如下:

(图片说明:以上图片是在克里斯特松首相讲话以后赶到北部城市柳里奥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以后举行的联合发布会上拍摄的。斯德哥尔摩中国论坛通常是不对记者开放的。但是,10多年前,当金灿荣等中国专家学者来出席的时候,记者也获得了出席的机会。但也有秘密举行时记者被赶出来的尴尬时刻。根据章程是不对外开放的。但是,现在欧美在建立统一战线的时刻希望公开其中国立场。尤其是瑞典,希望开放,不希望在中美之间选边站。但希望能与美国协调一致,共同应对中国。)

今天,我很高兴来到这里,为第27届斯德哥尔摩中国论坛揭幕。我想我是在2008年第一次参加这个论坛 – 现在感觉像是一个不同的世界。但请允许我强调,瑞典对能够共同主办这个跨大西洋讨论中国问题的领先平台感到自豪。我要感谢德国马歇尔基金会让我们建立这种出色的伙伴关系。

中国在过去15年的快速和自信的发展,加上它对欧洲国家的影响,使得跨大西洋对话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统一而有力的对华政策和密切合作是瑞典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基石。

今天,我想谈谈关于中国的三个关键方面:

降低风险的必要性及其含义;

如何与其他国家密切合作,建立我们的对华方式;和

欧盟需要在这方面成为一个可信的全球行动者。

但是,首先让我就我们现在所处的形势发表几点看法:

习近平最近结束了他的莫斯科之行,他说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一句引文中读出太多内容总是有风险的,但世界确实面临着多重转型和转变。问题是我们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战略平衡正在发生变化,新技术正在涌现,商业模式和价值链正在被重新设计,但国际法和人权仍然存在。至少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情形。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非法战争严重违反了几十年来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作为回应,欧洲和跨大西洋的决心得到了激发。我们的核心信念不会改变,即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的命运和安全方式。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变了——并将继续以惊人的速度改变。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拥有世界第二大国防预算。如今,中国在许多技术和研究领域都是创新的领导者,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可以与权力经纪人抗衡以及一个有竞争力的资源和专业知识提供者。这当然令人印象深刻。

经济一体化和新技术并没有像我们许多人在20年前所希望的那样,走上更多自由的道路。新技术非但没有解放,反而巩固了中国的治理模式。互联网很强大,中国的防火墙也很强大。人工智能将是一个强大的工具,无论是在这里还是在那里。从技术意义上讲,我们必须意识到,不希望看到的脱钩已经在进行中。

中国如何面对其经济、地缘政治和人口挑战将塑造其未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发展的后果将在本世纪余下的时间里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性。

这对瑞典和欧盟来说意义重大。

首先:去风险的概念及其在实践中的含义。

正如欧盟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正确地指出的那样:去风险并不意味着脱钩,也不意味着脱离接触。

我们与中国的关系应该是开放、诚实和多层面的。中国是全球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物多样性、全球健康、裁军,解决冲突方面以及许多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合作。

如果我们不这样做,世界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将成为一个更加危险的地方。但这必须是一条双向的街道。我们期待中国进行实质性工作并履行其承诺。

怀着这一雄心壮志,瑞典成立了国家中国中心,并将继续投资于专业知识,提供关于中国的独立见解。政治层面的接触对于保持渠道畅通和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也很重要。

中国自1970年代末开放以来的发展确实令人瞩目。我们不希望阻碍中国的发展。相反,我们希望我们的公司在中国市场也能成功地成长和繁荣,我们也希望我们能定期的举行建设性的对话。

这意味着更广泛的脱钩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这根本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从长远来看,共同的标准、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共享的技术比一个被分割成孤立部分的世界更能为我们服务。

然而,去风险确实意味着确保我们与中国的交流符合我们的利益、价值观和安全关切。

我们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道,支持民主和国际法。我们将继续处理中国境内的侵犯人权行为,包括西藏、新疆和香港。瑞典公民桂民海的领事案件也是如此,这仍然是新政府和整个欧盟的优先事项。我们要求立即释放他。我的想法,以及我的瑞典同胞的想法,都与他的女儿安吉拉·桂(Angela Gui)在一起。

在贸易方面,我们追求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公平的、基于规则的竞争。我们欢迎中国以更具建设性的方式参与国际组织。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我们吸取的一个教训是,我们需要实施解决不公平竞争的工具。

在实践中,去风险意味着意识到脆弱性,减少可能对我们的经济和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过度依赖。

这不是要对中国实施敌对政策。相反,这只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为维护其国家利益而做的事情。

在欧盟层面,我们正在加强解决经济扭曲和胁迫以及减轻供应链中断风险的能力。我们将在欧洲严重依赖中国的领域提高产能,例如稀土金属的供应。在全国范围内,瑞典正在实施投资审查并加强对瑞典公民的保护。

但是,在去风险与自由贸易和开放、有竞争力的经济原则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并非易事。培养我们的优势——贸易、开放、好奇心和创新的传统——但同时捍卫我们的价值观和利益是关键。任何国家,无论大小,都不能再允许自己对这种平衡有太天真的想法。

我的第二点是,我们在与中国接触时需要与其他国家密切合作。

印太地区和跨大西洋地区的安全日益相互关联。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中国与俄罗斯基于利益的伙伴关系,这对我们的利益和安全有直接影响。让我强调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中国增加对俄罗斯战争努力的支持将对中欧关系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瑞典和欧盟最重要的安全伙伴是美国。

多年来,这一结论一直受到质疑。但自去年2月24日以来,我想说这已经得到了证明。

跨大西洋联系是欧洲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更强大的欧盟声音和强大的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之间并不矛盾,这和我们对乌克兰的共同支持和努力所强调的一样。

因此,欧盟应该共同关注印太地区的安全。我们支持最近美国和中国之间更密切对话的迹象,因为尽管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将继续存在,但直接对话是管理我们所有人面临的风险的一种方式。

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正在重塑地缘政治。力量投射能力产生了影响——主要是针对我们在该地区的亲密合作伙伴。归根结底,我们需要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不仅仅是在欧洲。

至于台湾,请允许我强调我们对台湾海峡紧张局势升级的关切。它不仅影响台湾人民和该地区伙伴的安全,而且影响欧洲。任何企图使用武力改变台海现状的危机都将产生非常深远的后果。

欧盟的一个中国政策保持不变。但台灣的民主和經濟發展繼續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我們仍然渴望進一步發展我們的關係。

瑞典将努力加强欧盟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印度等印太伙伴的合作。最近在斯德哥尔摩成功举行的欧盟印太部长级论坛证明了建立更广泛伙伴关系的潜力。

我的第三点也是最后一点是关于欧盟作为全球行动者的信誉。

在欧盟对中国问题的团结一致受到考验的时候,欧洲需要在适应新环境的同时,明确地团结在商定好的政策周围。正如2021年欧洲理事会结论所述,团结和决心将加强中欧关系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提出的方法很有意义:去风险而不是脱钩。

我们对中国的接触是欧盟27国是否能够团结起来的问题。欧盟的信誉和有效性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能力坚持商定的政策,不辜负我们的利益和价值观。那些现在使用“我们绝不能被迫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边站”的流行短语的人是在问自己一个错误的问题。

作为欧洲人,我们需要有信心制定我们自己开放但坚定的政策,但也要依靠与美国和其他民主国家的强大伙伴关系。显然,这也要求我们自己的社会既要成为成功又要成为民主的榜样。

全球的民主国家必须凭借自身的优点具有竞争力、成功性和吸引力。捍卫我们的价值观非常重要。但在这样做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在各个领域产生全球最佳结果。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的是欧盟内部的战略团结和联盟外的战略伙伴关系。这可能会为欧盟在捍卫我们自己的利益和争取普世价值方面值得信赖的信誉奠定基础。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延雪平省省督荣松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5月11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延雪平省省督荣松,双方就深化中瑞地方交流合作交换了意见。

崔大使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意义,指出中瑞两国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双方深化需求对接并扩大各领域务实合作,将为两国及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延雪平省作为瑞典经济大省,在传统和新兴领域均具发展优势,货物贸易、仓储物流等产业发达。希望双方不断加强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推动地方合作全面发展,共享中国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荣松省督热烈欢迎崔大使来访,介绍了延省各方面情况及发展目标,表示中国市场巨大,发展成就显著,愿同中方加强互利合作,共同应对绿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

(来源驻瑞使馆)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在“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上谈中国的茶文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5月7日,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茶和天下”·雅集活动并致辞。崔大使在致辞中简单介绍了中国的茶文化。以下是全文:

尊敬的瑞典旅游局局长苏珊娜女士,四川省文旅厅宋秋副厅长、四川省雅安市郑胡勇副市长,各位嘉宾和朋友:

大家下午好!

五月是瑞典的春天,万物复苏、阳光暖煦。今天,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举办“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以茶为媒邀集各界宾朋,品茗、赏艺、观景,令大家沉浸式地体验川蜀风韵,可谓新颖别致,富有情趣。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将茶作为药品和食物,有着四千多年历史。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唐代,茶开始成为中国人的大众饮品。发展至今,中国茶品种繁多、制作考究,不同地域和民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饮茶习惯和风俗。2022年,“中国传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宝贵财富。

茶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中国人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人的生活必需品,更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茶在交友、聚会、迎来送往、仪式庆典中,发挥着重要的礼仪功能,形成了茶礼、茶俗、茶艺、茶食、茶道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人们以茶叙事,借茶抒情,把自己对人生追求、朋友情谊、家国情怀等感悟,融入到文学、绘画、音乐等创作中,留传下很多优秀作品和感人故事。

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汉字的“茶”,由草、人、木组成,人处于草木,反映出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茶、水、火、器等作为品茗要素,要结合不同场景和环境,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中国茶道讲究“和、静、怡、真”。中国茶道的灵魂是“和”,“和”即是开放包容、崇尚中合、天人合一。可以说,中国茶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当今,中国人饮茶更注重保健、怡情、文化等功能,赋予茶更多养生、修身、会友等内涵。琳琅满目的茶,和之以饮食、文创,以及茶主题的文艺演出或旅游体验,成为被追捧的时尚潮品。茶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历久弥坚的生机与活力。

茶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和桥梁。从二千多年前开始,茶就是中外贸易的重要商品。穿过丝绸之路、万里茶道、茶马古道,伴随着阵阵驼铃,中国茶飘洋过海,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融入当地生活,形成丰富多样、各美其美的世界茶文化。目前,世界上有 6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亿人饮茶,茶与咖啡、可可已成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和茶文化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礼物,以其丰富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1739年,“哥德堡号”远航中国,将瑞典的黑铅、粗绒等带到中国,然后满载茶叶、丝绸和瓷器返回瑞典。此次航行拉开了中瑞两国交往的序幕,也开启了中瑞海上丝绸之路。如今,瑞典不但有许多喜欢茶、爱喝茶的朋友,还有专卖中国茶和茶具的商家店铺,茶的故事仍在娓娓道来,徐徐展开。

四川省是中国最早种茶、饮茶的地区之一,茶文化源远流长。接下来,我们将品尝来自中国茶文化发源地——四川雅安的茶,欣赏“熊猫家乡”的美景,领略天府之国的民俗风情,感受一场四川茶的盛宴。

最后,祝大家品茶、观展愉快,祝活动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贸易投资委员会主席拉尔松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5月5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贸易投资委员会主席拉尔松,就深化双边经贸合作交换意见。

崔大使表示,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瑞两国拥有坚实合作基础,产业优势形成互补、合作发展前景广阔。希望瑞典企业抓住机遇,聚焦绿色低碳、老龄产业等领域,深化研发创新合作。欢迎委员会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消博会等大型展会活动,拓展合作空间。

拉尔松表示,瑞典企业十分重视中国市场,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对双边经贸合作前景抱有信心。委员会将继续推动瑞典企业扩大对华合作,用好国际展会平台,促进瑞社会各界更加客观地认知中国。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贸易投资委员会主席拉尔松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在瑞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北京报道)2023年4月13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在瑞网络媒体《新闻之声》(NewsVoice)发表署名文章《中国和瑞典文化具有天然吸引力》,全文如下:

去年我参观东方博物馆,在与安福琳馆长的交谈中,她提到了瑞典的中国艺术史学家喜龙仁(Osvald Siren)。我知道,喜龙仁是当时对中国感兴趣的众多瑞典知识分子中的一位代表,他对中国建筑、园林、绘画等领域都有涉猎和研究,并留存了不少著作 。

我到瑞典当大使后,自然地对中国和瑞典的关系史有着更多的关注。在两国关系史中经常被人提及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是,瑞典是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但尚不被大多数人所知的是,上世纪上半叶瑞典涌现出一批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学者和艺术家,也包括国王等王室成员,这在中外关系史中是不多见的。我常常在想,是什么使得远隔千山万水、相距甚远的两个国家在那个时期彼此间产生如此强的吸引力,能让如此多的瑞典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这么痴迷?答案似乎没有别的,只能是中国文化中的某些要素在那个相对动荡的时期契合了瑞典人的心灵,能够给瑞典人带来精神上的慰籍。或者可以说,在精神层面,在内心深处,瑞典人和中国人是有不少相近相通之处的。

那么,中国文化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它又为什么能和在地球另一端看似如此遥远的瑞典有相近相通之处呢?中国文化是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在中国有一句几千年来代代传承、几乎家喻户晓的话,叫“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就是人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人体内的骨骼、血液就像是自然界的山脉、河流,人只有顺应自然之道、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给人类自身带来福祉。

这一哲学思想理念,体现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比如,在中国的山水画中,常常能看见人寓居在高山峻岭、潺潺溪水中,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宁静和慰籍。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这一点与瑞典的文化传统是一致的。瑞典地处北欧寒带,多森林湖泊,至今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和传说中有不少是与森林湖泊大自然相关的,瑞典的某些习俗也与此有关。很多中国小朋友都熟悉瑞典著名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的《尼尔斯骑鹅历险记》,书中充分描写了瑞典独特的北欧地貌,巍巍高山、茫茫大河、茂密森林等等。在这样的一个自然环境中,瑞典文化很自然地发展出一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理念。

中瑞两国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上的一致性和共通性,为应对今天全球共同面对的气候变化等影响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沟通平台。去年瑞典作为东道主主持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机制和平台。我此前发表在瑞典《今日工业报》上的《用绿色为中瑞合作着色》文章也介绍了中瑞在此领域的一些合作成果。中国文化是讲中正有度的。中国有句话叫“过犹不及”,意思是过和不及都一样要不得。中国文化崇尚不偏不倚,为人处世要适度、有分寸,唯有这样,才能把握事物规律,也才是明了人性、关照人性的合理之举。由此引申开来,就是不强人所难,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哲学思想同样体现在中国的与人相处之道中。我知道,瑞典也有一个词叫“Lagom”, 意思是“不太多,也不太少”、“刚刚好”,瑞典在很多方面是遵循这个哲学理念的,比如,对大自然的不过度开发就是一种有度,不过分追求生活的奢侈就是有度生活。这一点,其实又是和中国文化相近相通的,是认识到事物真理以及自然宇宙之道之后的一种哲学理念。

中国文化还有一个重要内涵,那便是简约朴质、返璞归真。我们认为,事物的终极真理往往是很简单的。这个道理在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多体现。喜欢中国画的朋友想必对中国画中的“留白”并不陌生,因为这样才能引发人们无穷的想象力,达到文化艺术带给人的愉悦感受,这就是简约比繁琐好。中国明代家具的设计被瑞典包括喜龙仁在内的知识分子所喜欢,就是那种简约朴质中所蕴藏的淡逸飘洒感染了他们的内心。明代家具线条的流畅,设计的简约,材质的朴质,是不是与瑞典的家具设计很相似呢?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文化传承和文化相通,所以,现在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很喜欢北欧风的家居设计。瑞典设在北京的宜家就很受中国年轻人的欢迎,年轻人除了去那里购物之外,还顺便吃瑞典的肉丸子,感觉很享受。此外,重仁义、关爱弱小是融入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在践行“鳏寡孤独兼有所养”的社会公德,提倡和树立关爱弱势群体的社会风尚,历史上,中国的这种哲学理念也渐渐传入并影响了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方社会。所以,在东方社会中普遍可以看到人们尊老爱幼、善待弱者的行为。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弱势群体规模,即需要社会保障救助才能摆脱生活困境的人约有2.3亿,大约占人口总数的17%。2021年,我们取得了在14亿人口基数上的全面脱贫成就,其中就包括弱势群体的全面脱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国本身就蕴含的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升,社会上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意识越来越浓厚 。我知道,瑞典文化中同样有关爱弱势群体的传统。瑞典妇女参政比例以及男女平等的理念和举措也是有目共睹的。瑞典在男女平等、平权方面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国和瑞典在这一文化理念上的相近和相通性其实可以为两国在相关领域创造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比如养老问题。2021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第一次超过了总人口的14%,我们步入了真正意义上的老年社会,但我们的养老院等社会机构还处于初兴阶段,我们需要向包括瑞典在内的各个国家学习,我们很乐意在此方面加强与瑞典的交流合作。

如果细细思量,中国和瑞典还有很多相近相通的哲学观、文化理念甚至社会习俗。我来瑞典工作刚一年多,还有很多需要去探究的领域。我希望在今后的时间里与瑞典政府部门和当地朋友们一道,充分运用并发挥中瑞两国之间的共通性,创造更多交流合作领域和平台,造福两国人民,这也是对上世纪为中国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瑞典人士的一个告慰。

瑞文化部国务秘书卡琳表示愿同中方共同开展更多文化交流活动和创意产业合作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编辑陈雪霏)2023年3月15日,驻瑞典大使崔爱民会见瑞典文化部国务秘书卡琳,双方就中瑞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等交换意见,使馆文化参赞陈晓等参加了会见。

崔大使表示,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方式,不同国家和民族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文化的内涵丰富多彩,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实质。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处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中瑞两国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两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特别是文化界人士的努力和贡献。当前形势下,加强中瑞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双方秉持正确认知、扩大政治互信、加强互利合作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崔大使介绍了中方今年拟在瑞举办的有关文化交流活动情况,希望瑞方予以支持和协助,同时欢迎瑞方赴华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卡琳介绍了瑞典文化部的职能设置等情况,表示曾多次到访中国,深感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认为文化交流能够助力国家间经贸、旅游、创新和教育合作。瑞方重视文化合作,愿同中方共同开展更多文化交流活动,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合作。

双方还就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的有关具体问题等交换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