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选手瑙米.帕克获得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8月22日晚在斯德哥尔摩海滨会议中心举行大型颁奖晚会。美国选手瑙米.帕克获得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

土耳其选手获得最佳水奖,墨西哥两位选手获得最佳人气奖。来自其他28个国家的选手都是各国本国的冠军了,才有资格来参加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

瑞典王储公主维多利亚为最佳水奖获得者和青少年水奖获得者颁发了奖状和奖杯。

斯德哥尔摩青少年水奖是世界水周的一个重要奖项。明天将颁发斯德哥尔摩水奖。后天将颁发斯德哥尔摩工业水奖,如果按计划进行的话。

美国选手是因为她从海水里分离二氧化碳和石油的发现和实践而获奖的。

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前两年几乎都是在线上进行。今年几乎又恢复了以前的人气,同时,线上有更多的人可以参加世界水周了。

专访斯德哥尔摩水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气候专家陈德亮教授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8月21日,在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期间,记者有幸见到斯德哥尔摩水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气候问题专家陈德亮教授。

笔者在搜索世界水周有关资料时,看到了陈德亮教授的名字。他就是现任世界水周上颁发水奖的评审委员会主席,而且已经担任7年了。

再看陈德亮教授的简历就知道,原来,他是1993年来到瑞典的。他是79级大学生,就是在中国进行高考第三年时,他就上了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工作。他也在山东禹城做过水平衡的研究。后来,他到德国美茵兹(Mainz)古腾堡(Johannes Gutenberg)大学研发气候模型,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瑞典的哥德堡大学地球科学系担任物理气象学教授,同时担任自然地理学August Röhss讲席教授。2010年他当选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曾担任地学部主任6年。

在谈到中国水治理方面的成就时,陈教授说,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从大禹治水,到都江堰水利工程,再到现在的南水北调工程,中国在供水方面,保障人们的饮水灌溉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障质量方面还需要加强。

他说,中国在水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例如重要水系的研究,特别对第三极水平衡变化的研究等学术成果都已经发表在顶级国际论文期刊上。受到国际承认。同时,中国在治理和管理水资源方面也有很多不错的经验,例如河长制度等。希望中国多出席国际会议,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水质水量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关于近年来有些城市出现看海的情况,陈教授给出以下几个建议:

  1. 要想避免城市看海的情况,就应该在设计规划的时候,就考虑到如何从城市不透水的状况,改为透水的状况。要留出泄洪的空间和地点。以前的问题时工程进展太快,准备不够,今后要吸取教训。
  2. 设计能力。以前人们考虑事情以50年为一个阶段,认为50年一遇就不错了。但是,今后,人们要考虑的更长远一些。尤其是要考虑到气候变化的问题。气候变化已经使得我们的气候很难预测,有可能过去50年一遇的洪水,在10年甚至5年就可能遇到。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有长远考虑。
  3. 要建立很好的预警系统,加强应对和救灾能力。加强各部门的协调。虽然我们的水资源总体不算差,但是中国的水资源发展不平衡,分布不均。南方水太多,北方水太少。因此,在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方面,还有不少改进的空间。

台湾品岱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海绵城市技术亮相世界水周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台湾品岱股份有限公司参加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并展出了他们的智能海绵城市技术。

虽然海绵城市的概念已经出现很久,但是,如何建设海绵城市,似乎是多种多样,在瑞典,人们主要是多建水道,进行雨水收集,建设流通管道,建绿色屋顶,在阳台建花盆空间,建绿地等多种方式来缓解雨水迅速集中带来的水患。

但是,品岱公司似乎是真正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就是在建筑设计之初就要设计好海绵城市的水如何实现循环。

专员施富雄介绍说,JM生态工法在大陆的张家口和深圳等地都有建设海绵城市的尝试。

他们的设计方式就是在建设城市地面的时候要在水泥路面或地面都要提前留孔,让雨水和用过的水可以通过小孔渗入到地下水中。这样就可以让地面的水储存到地下。避免径流过多造成城市看海的情况。

他们通过建立可以渗漏的道路和地面避免太多径流。也建立储水系统,来保存雨水。然后,建立湿地系统解决污水问题,通过当地纯净过程,可以获得水资源。最后,实现水资源再利用。

施富雄说,他们的水泥混凝土地,每平米有100个洞,透水率很高,我们安装了塑胶管,水泥很厚,我们在张家港和深圳都有这样的项目。旁边沉降了,但是,我们的力量分摊概念应用没有沉降。我们害怕粉土。我们让地下长期保水,对植物非常好。在张家口应用非常好。下雨量400mm,但是蒸发会是1000mm。所以在设计的时候,我们不让水很快渗透下去,因为张家口太干旱了。我们考虑当地的雨量,进行径流分摊,内水和外水有所区分。要讲社会责任,不要把雨水都很快排出去,因为如果都很快排出去就把下游给淹了。但是用我们的水泥板就可以吸收很多水,发挥缓冲作用。同时,要建地下水库。雨水集中。加水泥柱子,就地储存。要让空气对流,让生态系统变化,多样性也好。避免发生恶性循环。这样地下水使土地湿润,有蚯蚓,可以使植物很好生长,可以用来种菜和种树。树能长得很高。

良性循环就是让地下水留下来,可以循环利用,对空气,水和植物都很好。

外水不要入侵内陆城市,同时,内部的雨水也可以在地下收集起来,留存起来。这就是海绵城市的概念与实践。

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吸引了来自荷兰,塔吉克斯坦,美国,澳大利亚,世界银行和诸多与水有关的国际组织来参加展览,图片展,研讨会和水奖评比等数百项议程。

习近平抵达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报道– 当地时间2023年8月2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

晚11时许,习近平乘坐的专机抵达约翰内斯堡坦博国际机场。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率外长潘多尔,陪同部长、总统府妇女、青年部长祖马等政府高级官员在舷梯旁热情迎接。南非妇女向习近平献上鲜花,礼兵持枪致敬。身着民族服装的民众跳起奔放的舞蹈。

拉马福萨热烈欢迎习近平主席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表示,我很高兴再次到访南非,期待同你就深化中南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习近平发表机场书面讲话,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南非政府和南非人民致以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习近平强调,今年是中南建交25周年,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步入崭新阶段。中南关系的巩固和发展,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我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我这次访问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习近平指出,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的重要合作平台,金砖合作机制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建设性力量。相信这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将成为金砖合作机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把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提升到更高水平。我还将出席中非领导人对话会,同非洲国家领导人一道,共商合作大计,共谋发展之道,共促世界和平。

时值午夜时分,习近平乘坐的车队从机场前往下榻饭店途中,华侨华人自发等候在沿途街道,挥舞中南两国国旗,高举“中南友谊万岁”等横幅,热烈欢迎习近平到访。

蔡奇、王毅等陪同人员同机抵达。

中国驻南非大使陈晓东也到机场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