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文化与文学

《地久天长》(So Long My Son)在瑞典电视台电影频道热播!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2月4日,星期六,笔者和家人又看了一部电影,中国电影《地久天长》,英文名So Long My Son. 在瑞典电视台SVT电影频道Film一直播到2月19日。此片值得一看。

该电影在第69届柏林电影节上,男主角王景春和女主角咏梅分别获得影帝影后两个大奖。值得一提的是瑞典华人演员赵燕国彰也在其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其实,影片还是表现的50后那一代人,上山下乡以后,78年回城了,然后,在火柴厂工作。三对年轻人,自由恋爱,结婚生子。其中两对夫妇的孩子是好朋友。影片以一次溺水事故开始,进行了多次的回忆,顺叙和倒叙穿插。

浩浩和星星两个孩子去了水库,看到别的孩子玩水,浩浩让星星也下水,星星不去。后来,浩浩下去了,然后,就是星星掉水里淹死了。大人们把他送到医院时,他已经咽气了。

浩浩妈妈知道是他带星星去的,就使劲责怪浩浩。但是,后来,星星父母领养了一个男孩。也叫星星。青春期时,他很叛逆,决定离家出走。父亲表示理解,给办了身份证,也给了一些钱。

原来,他们三对夫妇都是好朋友。一开始,赵燕国彰演的这个角色是在80年代初严打的时候,只因和自己喜欢的女孩一起跳舞,就被关进了监狱。后来,他追随女朋友去南方,最后,又一起回来,可算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他当时那个打扮确实就是那些从港台甚至是深圳广州回来时的样子。

但主要问题是计划生育问题。一开始,本来星星妈妈怀了二胎,但是,浩浩妈妈是妇女主任,坚决要求他们流产。派两个小伙子跟着,他们不得不到医院去手术。星星10岁左右的时候又溺水死亡。所以,非常痛苦。

浩浩的姑姑茉莉在工厂实习,认星星爸爸为师父。后来,她对他有了感情,也有一种替哥哥嫂子还情的意思,于是,偶然一次就怀孕了。她想替他们生下来。但是,星星爸爸耀军不同意。他觉得这样做对不起妻子,对不起孩子,也对不起茉莉。茉莉后来自己去美国了。

改革开放,房地产发展繁荣,浩浩爸爸成了开发商。但是,浩浩妈妈后来也不当妇女主任了。心里一直对星星父母感到愧疚。虽然一方面成为广场舞大妈的领头人,但另一方面,她也长了肿瘤。

临走前要求星星父母来看她。后来,他们真的来了,她表达了愧疚,说现在有钱了,可以再生了。但是,她已经年纪太大了。浩浩考上了大学,成为一名医生。此时,他决定向干爹干妈说清楚事实。

他说,当初是他鼓动星星下水,当时星星不敢前游,他就推了他一把。多年来,他觉得自己心里象长了一棵树。当时,浩浩父亲拿着菜刀,让星星父亲去砍浩浩。星星父亲耀军说,不能这样做。以后一个字都不要提。不要责怪孩子。所以,他们以后就没有再提。但是,现在,他自己觉得一定要把这个秘密说出来。他不想象妈妈那样憋在心里一辈子。干爹干妈说,说出来吧,说出来就好了。其实他们早已经原谅了他吧。

看到这里时,我想到了曾经看到过的一部电影讲的是外国的一个飞行员,之前车祸逃逸。他的愧疚一直折磨他。后来,他在开飞机的时候,脑中闪现出车祸的镜头,他一走神,结果坠机身亡。其实很多西方作品展现这种因果关系,有时候会有报应的感觉。但是,说出真相,与过去和解,如果需要承担责任就承担,否则,就请求原谅。浩浩得到了原谅。他妻子生孩子的时候,他告诉星星的父母来庆祝,他们也来了。

过去的三个家庭现在也都来了。浩浩妈妈去世的时候,他们就都到场了。现在添新人了,他们也都来了。他们还和美国的姑姑茉莉视频,结果那边展示了茉莉的混血的儿子。她到底是否保留了她与耀军的孩子,并没有交代,估计是做掉了。

但是,就在这时,来了一个电话,原来,耀军的养子在外面闯荡多年后,这时带着女朋友回来找养父母了。于是,甜美的笑容又呈现在这对饱经沧桑的夫妇脸上了。

故事感人的地方就在于平铺直叙,都很真实。连筒子楼和筒子楼里的简陋家具都是80年代,90年代那个样子。走廊里都放着煤油炉或者煤气罩。

他们这一代人基本上都很诚实,没有什么虚伪的表现。当星星妈看到茉莉的时候,她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她说,如果你想离婚,我会同意的。但耀军觉得她已经很弱了,经不起折腾了。两个人都是为对方活着。虽然说90年代后,中国开始有二奶,有小三儿,但那都是那些下海的人玩儿的游戏,对于很多工人和农民来说,坚持原配,那份坚守还是很值得尊敬的。

影片反映的就是工人阶层的人的命运。他们不是王健林,也不是马云。或许浩浩爸爸是地产商,很有钱,但是,他不是主角。主角是这两个工人。他们在80年代末工厂工人开始下岗后,他们到南方一个小渔村去干织渔网的活儿。还是很辛苦的。住着农民工的房屋。好像贾樟柯的三峡好人的一些情景。他们对拆迁也感到变化太大了。

但不管怎样,日子总还是一天比一天好。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就好。在飞机上,气流颠簸,他们俩互相握着手,突然星星妈妈说,什么时候我们怕过死了?俩人互相一笑。在车里看到外面的毛主席像,耀军微笑着也招了招手,这一代人心里对毛主席还是有崇拜心理。

epa07368954 (L-R) Actress Ai Liya, director Wang Xiaoshuai and actor Zhao Yanguozhang pose during the photocall of ‘So Long, My Son’ (Di jiu tian chang) during the 69th annual Berlin Film Festival, in Berlin, Germany, 14 February 2019. The movie is presented in the Official Competition at the Berlinale that runs from 07 to 17 February. EPA-EFE/HAYOUNG JEON 中间是王小帅,右边是赵燕国彰。

总之,王小帅导演的这部片子给人以真实的感觉。中国改革开放,中国人口众多,不同阶层有不同的命运。但是,无论发生什么,那一代人还是很有自己的特色,重视友情。所以取名地久天长,就是英国的毕业歌。因为刚开放时大家经常唱或听那首歌。确实,影片也很感动人,让人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那种感觉也应该是中国人的感觉,就是明知是错的也没办法,还必须做,到最后,就只能哭。但这背后,也是一种顾全大局。能忍则忍。

杨彼德一开始还有点儿不想看,但是,看着看着,他就喜欢上了,直到看完,他说,太好了。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好。好就好在真实,人们必须经常反思过去,如实呈现过去,这样人们才能分辨是非。虽然他们不说话,有很多时候节奏很慢,没有台词,但是,台词就在沉默中。人们可以理解这种真实的美。

还有一种感觉就是那个时代的人,从骨子里是为了对方好,利他主义还是存在的。例如,别为了我耽误了什么。虽然人们从来也不会说亲爱的,我爱你之类的话。但是,他们都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没有钱,但是,精神上的互相鼓励和支持也是很令人感动的。确实体现了那一代人,那些工人阶级的情怀。

文陈雪霏,图片赵燕国彰提供。

朝鲜2023新年晚会凸显当地特色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朝鲜2023新年晚会凸显当地特色。由当地最有权威的艺术组织和艺术学校的艺术家们为大家献上一场颇具特色的高大上演出。受到观众们的热烈欢迎!

舞台布置上档次

突出北方冬季的季节特色

艺术家们穿着漂亮的演出服为观众献上优美的歌声

新年对孩子们来说别提有多高兴了。

雪树银花凸显冬天的美景,雪人好可爱。艺术家们好漂亮。

在朝鲜合唱非常好,质量高。

全民同乐。大全景。

观众们热烈响应。

朝鲜人防护的很好。同时,也欣赏艺术表演。

汉语桥俱乐部斯德哥尔摩站2023元宵节灯诗酒会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1月30日斯德哥尔摩报道(记者陈雪霏)– 汉语桥俱乐部斯德哥尔摩站2023元宵节灯诗酒会日前在恒运阁饭店成功举办。

1月29日晚上5点,斯德哥尔摩的天已经全黑,但是,恒运阁门口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派祥和喜庆的气氛展示给世人。

进到里边,各种彩灯悬挂在空中。其中还有些是灯谜。优美的古琴声《梅花三弄》立即把人带到了如诗如画的境界。

汉语桥俱乐部斯德哥尔摩站主持人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元宵节,灯谜和诗的来历以及汉语桥俱乐部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他感谢所有参与和积极支持汉语桥俱乐部的成员。他说,汉语桥顾名思义,就是要为同学们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架起一座桥梁。灯诗酒会自然要有灯和诗朗诵。事实上,汉语桥俱乐部承接了汉语桥大赛的任务,因此,俱乐部的成员大多是汉语桥大赛中获奖的瑞典学生,他们都是同学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汉语水平也是呱呱叫的。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教育参赞出席并致辞。他说,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之一,象征着团圆美满,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祈盼和希望。今天的这场活动以吟诵诗词、赏灯猜谜等元宵节民俗为载体,让学生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增强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从而了解到丰富多彩、立体全面的中国,是非常有意义的。中瑞两国人民都在为了各自的美好生活和伟大梦想而奋斗,学习彼此的语言,了解对方的文化,将有助于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亲,也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他还分享了一句著名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字面意思是“经过苦苦追寻,突然回头,不经意间发现意中人正在灯火稀疏的地方”。这与学习中文的过程非常相似:入门的学习往往是枯燥和充满挫折的,但当你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之后,终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你掌握的不仅仅只是一门语言,而是一把打开中国文化和思想宝库的钥匙。

确实,同学们朗诵诗词歌赋,有的还把古诗唱了出来。还有学生表演的小号和钢琴表演,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时此景,钢琴艺术家双焱还演奏了中国著名的古典曲目《春江花月夜》,中西合璧,完美无缺,优美的旋律和她那精湛的演技立即吸引了年轻学子们。

戏曲艺术家郝景霞表演了著名的《牡丹亭》片段,更是让人欣赏到了中国的优雅艺术。

也有人自己制作灯笼并写上福字和喜字,以表示对朋友们的衷心祝福,祝福他们兔年吉祥如意,元宵节开开心心,灯节快乐!

朗诵之后,大家品尝中国食品,包括,松鼠桂鱼和烤鸭等名菜,也有这里的传统菜肴肉夹馍等。

中华文化中以诗会友,对酒当歌,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在这里尽展风彩。这就是中华文化,和平祥和的文化,互相祝福的文化,为了美好的未来互相鼓励的文化,对未来充满期望的文化。

因为爱-我们活着

因为爱,我们活着,

我们活着是为了爱。

为了爱,我们才工作,

为了爱,我们才学习,

为了爱,我们才想着挣钱,

我们工作是为了爱,

我们学习是为了爱,

我们挣钱也是为了爱。

但怎样才能有爱呢?

和平的环境能产生爱,

安全的环境能产生爱,

美丽的环境能产生爱。

战争的环境很难产生爱,

仇恨的环境很难产生爱,

冲突的环境很难产生爱,

颠沛流离的环境很难产生爱。

相互理解才能产生爱,

相互包容才能产生爱,

相互尊重才能产生爱,

没有爱,这个世界将枯萎,

没有爱,生活将很无聊,

没有爱,活着也将失去意义。

纪念中欧文化协会成立八周年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

2014年4月28日,中欧文化协会登记注册。

当时,我们三位女性,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心态,想着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先把协会成立起来,然后,再吸引更多会员。

当年12月21日,也就是今天,我们举办了第一次圣诞新年联欢晚会。我们请了陈芃芃老师和她的学生们来跳舞,请吴晶和Ric 来演奏乐器。我们自己编小品。

真的,每年到这个时候,就是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转眼年来到,但是,天还是那么黑,心情还是那么烦躁,见不到太阳,不知道怎么办好。

因此,当我们真的在诸多朋友的支持下,办了联欢会以后,大家信心倍增。2015年,我们就开始举办拉丁舞培训班,瑜伽培训班等。2015年三八妇女节,姐妹们就参加了华联的演出。

2016年,我们增加了太极课。4月15日,我们举办了北欧之春文艺汇演,在市民广场的小剧场演出,效果非常好。11月15日,我们又举办了北欧金秋文艺汇演。我们自己排练了荷塘月色的舞蹈,和太极表演。

演出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和家长们。

2017年4月28日,我们在Jordbro社区文化站的大剧场举行演出。188个座位,我们来了130多人。

2018年4月22日,我们举办斯德哥尔摩文化之夜和北欧之春国际和平文化节。在恒运阁举办,吸引了200多名观众。演出包括俄罗斯舞蹈队和美国的Ric.

2018年6月举办了一带一路北欧之春绘画展。画家李丽出席并教会员画画。

2019年4月,我们又在Kista和菁华中文学校一起举办了北欧之春国际和平文化节和画展。

2020年疫情开始。我们的活动就中断了。

希望明年从头再来。

增强软实力 消除语言“暴力”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 陈雪霏

今年夏秋由于个人原因和二十大愿意,本人回国三个月之久。期间经历很多事情。其中一个让人感觉需要改善的问题就是语言问题和语音语调问题。

我知道中国人在毛泽东时代,革命小将都是用战斗的语言来说话,和父母划清界限。革命小将造反有理。但是,在邓小平时代,人们就开始拨乱反正。人们就开始改变这种战斗的语言。

到江泽民时代我们的语言就开始放软了。尤其是听到他老人家的上海话扬州话就感觉更加亲切了。

到胡锦涛时代,也到了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语言就更软了,因为网络是新时代,很多人还不懂不用,所以,一开始小编就跪求大家阅读,把中华语言文字的风骨都搞没了。有一段时间,我真的担心中华风骨要没了。人们整天喝茶倒水,琴棋书画,会不会又回到了南宋,没有一点儿斗志了?殊不知,这是卧心藏胆。也可能是我们的新一代领导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提出四个自信。

习时代就开始了自信的宣传。这固然好。但是,什么样才是自信呢?难道革命小将的样子,胡打乱捉就是自信吗?有人觉得说话声音大就是自信。也许是吧,阳刚的人,说话肯定很大声。但是,高喊口号式的大声并不能打动人心。反而让人感觉很累。因为你的语言太有压迫感,祈使句太多了,也是如此。不管怎样,本家孩子10岁的时候回国,回来以后说,听中国人说话都像在吵架。

我说,中国人说话和西班牙人说话有一拼,都是元音多,口型大,所以声音自然洪亮。比如,我们的AO,OU Ang,Eng,特别多,说话就声音大。而苏格兰人,威尔士人,或者是土耳其人,语言里似乎就是辅音比较多,闭嘴的时候比较多,所以就没有那么夸张。

当然,并不完全是语音的问题,主要的是文字的问题。说自信,首先似乎要声调高,然后,是语言的暴力性,比如,打个稀巴烂,头破血流,或者是推了,烧,毁了,砸烂等等,给人的感觉就是踏上亿万之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但是,现在我们是处在和平时期,是人民内部矛盾,不是敌我矛盾,因此,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可以的。但是,不应该语言暴力化。

中华民族的语言是非常优美的。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要三思我自己的言行。这是多么宝贵呀!但是,现在我感觉有些情况的语言让我感到很累。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一次在一个火车站,好像是苏州高铁站,本来没几个人等车,但是进站的时候,有个喇叭不停地提醒旅客。那种提醒频率太高了。中间没有一点缝隙,不断重复,最后,让人感觉用一个小锤在锤你的脑袋。让大脑产生反感和疲劳。那种声音听多了,就有疲劳感。但愿他们现在已经改正了。

现在是做核酸的声音,每个小区门前不断地放核酸和扫码的录音。有人说那是用机器人录的。确实像机器人,一丝感情都没有。让人感觉很累很累。那种声音让人感觉就是噪音。

自然界有各种污染,空气污染,我们在努力消除,水污染,我们也在努力消除。但是噪声污染,也应该引起重视。

我是搞广播的,搞广播的人特别重视如何让人听着舒服。即使是通知,也要让人听的明白,然后,知道这是一个通知,愿意遵照执行,而不是让人感觉疲劳和厌烦。

例如在机场,尽管很忙,很紧张,但是,听到播音员亲切耐心地播送,就没有那种压迫感或者是驱动感。

也许是因为我的家乡人都是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地的人,受到解放战争的影响,或者是山里的水太硬。总之,听到他们说话,我也感觉是在战斗。

事实上,也是词汇的贫乏。我们的语言越来越简单化。战斗的意味很强。其实,真正的自信是谦谦君子,比如,你听到习主席用标准的普通话来讲话就听着非常舒服。即使有时说的词汇很硬,但听起来也可以接受。当然,如果文字上再文一点儿就好了。比如说,让你注定头破血流,就直接说成注定要失败。就非常好。简单易懂。

确实,我们现在是用很多口语来代替书面语了。因此,让人感到很不舒服。我们常常嘲笑东北人说我削你,这就是非常形象的暴力词汇。一开始是开玩笑,但如果真的在现实中这样用,就非常可怕。

当然,你是想让人尊重你,还是让人怕你呢?让人尊重你,你就需要有水平。让人怕你,人当时可能怕,但过后感觉你很鲁莽,不文明,时间长了就会烦你,躲着你走,不愿意跟你交朋友了。如果是尊重,就有继续交往的可能。

因此,文字文明化,礼貌化势在必行。

当然,我也能理解中国人的语言之所以这样,也是因为某些人的挑衅。当这个人不在位了,对待新人也要有新的表达方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认真学习。

二十大影响深远香港优势将进一步发挥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作者 黎子珍

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举世瞩目。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习主席向香港和世界传达出坚定而明确的信息:国家对香港始终关心;对贯彻“一国两制”有决心;对香港未来有信心。习主席明确指出: “一国两制”是个好制度,正可谓“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只要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一国两制”,香港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香港一定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十大影响深远香港优势将进一步发挥,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庆祝国庆酒会上致辞,谈到了香港拥有多不胜数的优势,对香港前景充满信心。香港多年来发挥制度、人才和国际网络等优势,以不同形式扮演国家与世界的桥梁,一方面贡献国家发展,另一方面推动自身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第一,二十大将进一步发挥发挥香港金融中心的优势。十四五”规划明确了香港的“八大中心”定位,鼓励香港与世界各国建立广泛联系。香港与世界有深厚广泛的连系,会继续是内地和国际社会之间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香港是公认的国际金融中心,在每一阶段都可发挥有别于内地机构的侧翼助攻作用,配合中央在国际金融市场发挥积极作用,香港不妨大胆探索、小心求证,在金融货币领域先谈、先行和先试,利用全球信息中心的地位,推动各国接受世界货币或人民币,并率先在本地金融市场落地新机制,加速形成有利于中国崛起的国际金融环境。

第二,二十大将进一步促进香港打造一带一路功能平台的优势。世界正面对科技变革带来的颠覆,对个人生活、企业生产和营运模式、经济结构和发展前景,以至国际形势都有深远影响。疫情亦加速企业运作模式和个人生活习惯的转变。与此同时,世界正经历百年未见之大变局,国家的综合国力大大提升,经济重心正在由西向东移。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支持香港巩固提升竞争优势,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打造“一带一路”功能平台,实现经济多元可持续发展。香港在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之下,可以在多方面作出贡献,包括专业服务、贸易航运、金融中心地位、维护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与更多国家开展更紧密交流合作,扩大经贸合作网络等。香港金融市场成熟高效,能为“一带一路”基建项目提供专业服务。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愈来愈多使用人民币作贸易交易结算,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能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多元化人民币投资产品及投资管道。

,二十大将进一步促进香港参与和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三周年,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即将迎来党的二十大。对香港而言,大湾区建设的影响力远超经济范畴,在“一国两制”原则下,香港将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一方面,大湾区可为香港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产业多元发展。另一方面,透过打造大湾区成为优质生活圈,可拓阔港人的生活空间,使大湾区成为香港广阔的腹地。香港可凭借近水楼台的优势,以大湾区发展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国家内循环的建设以获取庞大商机。香港作为国际都会,连系世界,可助力国家外循环的扩展,同时也令香港的国际金融、商贸和总部中心的地位更形巩固。

第四,二十大将进一步促进香港人文交流的优势。中央支持香港继续以多种形式参与和共建国家的人文交流,“一带一路”强调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资金流通、民心相通,在这“五通”中,民心相通是非常核心的内容,是其他「四通」的重要基础。香港中外文化荟萃、文化氛围开放包容,是最重要特色和优势之一。二十大将促使香港积极善用、充分开发宝贵的人文资源,并且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携手合作,把香港打造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促进与“一带一路”国家文化相融、文明互鉴、民心相通,为香港经济社会多元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法国作家获得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陈雪霏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北京时间10月6日,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获奖。

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称,“她以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限制”。诺贝尔奖官网中指出,在她的写作中,埃尔诺始终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了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生活,她的创作之路漫长而艰辛。

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截图

关于诺贝尔文学奖

1895年11月27日,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在遗嘱中提出设立五大奖励领域,文学被他放在第四位。诺贝尔在遗嘱中表示,奖金的一部分应颁给“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发于1901年12月10日,为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之际。从第一届颁给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至2021年,共有118位得主。叶芝、罗曼•罗兰、马尔克斯、萧伯纳、海明威等著名作家均获得过这一奖项。

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该奖项曾被多次保留,或推迟至第二年颁奖。2018年,因为一起丑闻事件,瑞典文学院陷入史无前例的危机,最终因评审工作无法继续,被迫取消。

诺贝尔文学奖,不只是一个奖

诺奖一向具有风向标的功能。获奖不仅可以使作家名声大噪,获奖作品销量倍增,同时也会引导人们关注过去被忽视的领域或地区。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卜杜拉扎克•古尔纳的作品,在其获奖之前根本没有中文译作。在诺奖官网的一项测试中,近2000名网友中95%没有读过他的作品。但古尔纳作为“近20年来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人”,引发了人们更多地关注非洲文学。

资料图:阿卜杜拉扎克·古尔纳。

古尔纳1948年出生于坦桑尼亚,20岁出头时,他以难民身份抵达英国,此后定居英国,以英语开始写作。对难民的经历、身份、流亡记忆和文化疏离感与认同感的反思,是他文学创作的主题。

古尔纳的获奖小说是其以英语写作的《天堂》。瑞典文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他以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眼光,洞察殖民主义的影响和身处不同文化大陆间的鸿沟中难民的命运。”

在迄今为止的118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欧洲作家占比超过70%,而来自亚洲、非洲的获奖者非常少。2021年评委会成员艾伦·马特森(Ellen Mattson)表示,诺贝尔文学奖“目前正在越来越多地通过外国专家,引导我们关注过去被忽视的语言区或地理区。”

诺奖也是桎梏,创作成奢侈

对于很多作家而言,诺贝尔文学奖就像一个突如其来的聚光灯,将他们的生活展露在公众之下,带来关注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

1968年,川端康成凭借《雪国》《千只鹤》《古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文学史上第一位荣获这项殊荣的作家。他得知获奖消息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惊慌失措地对妻子说:“不得了,到什么地方藏起来吧!”“荣誉和地位是一个障碍,我希望在所有荣誉中摆脱出来获得自由。”这位文坛巨匠,最终以自杀谢幕。

同样的烦恼,也曾折磨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在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她平静的写作生活完全被打乱。她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场灾难”,自己恐怕无法再继续写作。“现在我所做的就是接受采访和拍照。”

历史上也存在着拒绝领奖的人。1964年,法国著名作家萨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后他立即写了一封信,要求取消这项决定,否则他会拒绝领取。萨特认为,一个作家在政治、社会和文学方面的地位,应该仅仅依靠他自己的工具,也就是他写的词语来获得,而任何他可能得到的荣誉都会对读者造成压力。这是他不希望有的。

2021年5月3日,读者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公立图书馆总馆借阅图书。中新社记者刘关关摄

诺奖热之后,文学依然孤独?

每年诺贝尔文学奖都是万众瞩目的存在,纯文学在这一时刻得到最大关注度和曝光度,但“高光时刻”之后呢?

据美国民意咨询机构盖洛普调查,2021年,美国成人平均读书12.6本,是1990年以来最低的一年。其中,成人读书数量比2001年至2016年年均值少2至3本,17%的成人在2021年没有读过一本书。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取浮光掠影,人们更需要静下心来阅读。莫言曾说:“文学作品对于社会的改变,是没有直接效应的。它不可能防止战争,也不可能将偷了的包还给失主。但是文学作品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关于心灵的,关于灵魂的。”

作为一种诗性的召唤和阅读提醒,诺贝尔文学奖过后,你会更加关注文学吗?

附:近10年获奖者一览

2021年:

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获奖理由:“毫不妥协但却富有同情心地洞穿了殖民主义的影响,同时关注被夹在不同文化和地缘鸿沟间难民的命运”。代表作品有《天堂》《启程的记忆》《来生》。

2020年:

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奖理由:“她用无可辩驳的诗意嗓音,以朴实的美感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代表作品有《阿喀琉斯的胜利》《野鸢尾》。

2019年:

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获奖理由:“他兼具语言独创性与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围和特殊性”。代表作品有《骂观众》《卡斯帕》《试论疲倦》。

2018年:

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丘克。获奖理由:“她叙事中的想象力,充满了百科全书般的热情,这让她的作品跨越文化边界,自成一派”。代表作品有《镜子里的城市》《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2017年:

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获奖理由:“在伟大情感的小说世界中找到现实世界与虚幻深渊的连结”。代表作品有《长日将尽》《别让我走》《被埋葬的记忆》。

2016年:

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奖理由:“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代表歌曲有《答案在风中飘》《时代在变》《像一块滚石》。

2015年:

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奖理由:“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代表作品有《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

2014年:

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奖理由:“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德国占领时期最难把握的人类的命运以及人们生活的世界”。代表作品有《星形广场》《暗店街》《青春咖啡馆》。

2013年:

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获奖理由:“当代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品有《逃离》《快乐影子舞》《爱的进程》。

2012年:

中国作家莫言。获奖理由:“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代表作品有《红高粱》《酒国》《丰乳肥臀》。(中新网)

我的母校班吉塔中学的两棵翠柏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陈雪霏

我的母校班吉塔中学,一开始叫锦县第四中学,后来叫锦县班吉塔中学,现在已经改名叫凌海市沈宏中学。学校的名字改了,但是那两颗高大的翠柏没有变。真的,四十多年了,这两棵柏树一点儿也没有变。只是我的记忆中,柏树非常高大。我们非常渺小。

现在这两棵柏树已经被挂牌了,800年翠柏,一个是香柏,一个是圆柏。我初中的时候,感觉这两棵树非常俊美,伟岸。感觉他们非常帅气。干净,树的旁边从来没有草。尽管其他地方总是有很多杂草。我们总是在课余时间要除草。但是,夏天的时候,总是有很多草。

现在这里没有草了。都是沙地或者是水泥地,洋灰地或者是其他建筑材料的地。很干净。

四十年前这里没有大楼。只有七八排房子。一排是校长办公室。加教室。第二排房子是我们的教室。我们的教室前边正好就是这两棵柏树。

我们后边有一口洋井。我记得我们的学校建立于1958年。我妈妈那时候在这里上学。她说,她上学的时候感觉很幸福,因为吃三两的时候,老百姓在家里只能一天吃三两,但是在校学生可以一天吃一斤。所以,她没有感觉到饿。每天早上她到洋井的水龙头那里洗把脸,皮肤非常细腻,都不用任何化妆品。

最后一排是八年级的学生。

这两棵树预示着永恒的魅力!一切都在变老,只有它们,都八百岁了,依然年轻。在过去40多年的时间里,我也没有看到有什么变化。

让我在这里发一发感慨吧,让我在这里赞美你吧,香柏和圆柏!

如果一个人也能像柏树这样,坚韧挺拔,不屈不挠,不亢不卑就好了。

如果一个人也能像柏树这样,年轻,漂亮,朴实,优雅,严肃,认真就好了。

如果一个人也能像柏树这样,四十年保持青春的魅力,不负韶华就好了。

柏树啊柏树,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9月19日很多人的忌日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陈雪霏

2022年9月19日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伊丽莎白二世以96岁的高龄为英语世界留下了很多佳话。伊丽莎白以严于利己的精神时刻给世人留下美好和坚强的印象,独领风骚。

2019年9月19日,瑞典一58岁女子爱娃莱娜去世。她也是笔者的亲戚。

2018年9月19日,蒙古族著名歌唱家布仁巴雅尔因心肌梗塞去世,给歌迷们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他的歌声让很多人自愈。

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中国潍坊风筝展》和 《美好福建图片展》开幕式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9月9日,由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办的《中国潍坊风筝展》和《美好福建图片展》隆重开幕。驻瑞典大使崔爱民、驻瑞使馆文化参赞兼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晓及瑞文化、教育、经济等各界人士约80人出席开幕式。

崔大使在致辞中指出,风筝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400多年的历史,蕴含着“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理念,充盈着纯真的童趣,代表着中国人追求平安幸福的愿景,承载着人类共通的美好情感。

崔大使表示,自上世纪50年代中瑞两国建交后,两国文化交流合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中瑞两国有不少相通的文化传统和哲学理念,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陈晓参赞兼主任介绍了两个展览情况,并向参与办展的有关机构表示感谢。

瑞典小朋友和艺术家们为开幕式带来了精彩演出,给这场中国文化活动增添了瑞典文化韵味,博得在场嘉宾的热烈掌声。

展场中的风筝精致典雅,栩栩如生。集山川人文于一体的福建图片传递出浓厚的人文风情。在场嘉宾兴趣盎然、流连忘返,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能看到更多类似文化活动。

《中国潍坊风筝展》和《美好福建图片展》将持续到10月31日。

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参观蒲剧艺术图片展

北欧绿色邮报网转发共生传媒报道 编辑陈雪霏

7月7日,蒲剧艺术图片展在运城市南风广场举办。

Image

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等领导陪同来宾参观了图片展,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续炳义,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常务秘书长、海内外杂志社副社长、山西省侨商会副会长张勤,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副秘书长、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副总编胡海在运城市侨联相关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蒲剧艺术展。

Image

蒲剧因元末明初诞生于运城古蒲州地区而得名,又名蒲州梆子、乱弹等,主要流行于晋、陕、豫、甘、宁及内蒙古等地区,唱腔慷慨激越、粗犷豪放,又不失委婉缠绵、优美抒情韵致,对多种戏曲的形成、发展与成熟都产生过重大而积极的影响,被誉为梆子戏的鼻祖。

Image

作为艺术周重头活动的蒲剧艺术展览即以“辉煌历程”“历代名家”“特色绝活”“蒲剧文物”“伴奏乐器”等十大部分,集中展现了蒲剧这一古老剧种的传承发展和艺术成就。所展出的620多张图片,不仅是蒲剧人共同的记忆和财富,更成为肩负使命的接力者继往开来、砥砺前行的动力和源泉。

Image

丁小强书记在蒲剧艺术图片展上与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续炳义进行了简要交流,续炳义简要汇报了海外华文媒体联盟在运城市委宣传部和运城市侨联的具体指导下在海外广泛宣传推介的情况,今年又和运城市侨联合作扩大加强对运城市的海外宣传和联谊工作。

Image

丁小强书记欢迎海外华文媒体前来运城,感谢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在全球对运城的报道宣传。编辑:胡海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开幕式在山西运城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陈雪霏

据国际华文媒体联盟记者、海内外杂志社记者、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记者联合报道:7月6日晚上,由中国戏曲学会、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山西省戏剧家协会、运城市委市政府、临汾市委市政府主办,运城市委宣传部、临汾市委宣传部、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临汾市文化和旅游局、山西省蒲剧艺术院、临汾蒲剧院承办,盐湖区委宣传部、运城市广播电视台、临汾市广播电视台协办的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蒲剧繁荣发展”为主题的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开幕式在运城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剧场盛大开幕。开幕式由孙晓军、徐霄、董韶磊、张春燕、郝飞联袂主持。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开幕式在山西运城举办

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

参加开幕式的主要领导有,来自北京的领导和专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季国平,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名誉会长谭志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琼,《中国京剧》杂志原主编吴乾浩,《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姜志涛,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原主任裴福林,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秘书长高扬,国家一级作曲、指挥景建树等。还有来自山西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姜新文,山西省文旅厅厅长王爱琴,山西省文联党组书记李斌,山西省司法厅原厅长、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会长王水成,山西省社科联副主席吕安生,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崔晋生,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山西戏剧家协会主席谢涛,以及省戏剧研究所、戏剧家协会等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来自兄弟市领导有临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闫建国、常务副部长石莹、文旅局局长李青萍,河南省三门峡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任战洲,陕西省渭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兰勇,甘肃省天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二级调研员王刚,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以及运城市其他主要领导也出席了开幕式,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开幕式在山西运城举办

参加开幕式的主要领导

国际华文媒体联盟主席、马来西亚海内外传媒集团主席、海内外杂志社社长续炳义,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常务秘书长、海内外杂志社副社长、山西省侨商会副会长张勤,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副秘书长、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副总编胡海等,依据运城市侨联与国际华文媒体联盟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精神,应约代表国际华文媒体联盟来到运城蒲剧艺术周开幕式现场参加了此次盛大艺术盛宴。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开幕式在山西运城举办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开幕式议程有:介绍领导、嘉宾;介绍各地发来的贺信贺电情况;中共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致辞;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谢涛致辞;颁发蒲剧艺术传承功勋人物奖;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讲话;颁发蒲剧艺术传承终身成就奖;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姜新文宣布“首届蒲剧艺术周”开幕。之后由蒲剧戏曲名家展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和黄河金三角戏曲代表访谈。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开幕式在山西运城举办

开幕式现场

蒲剧是山西南部最具代表性的剧种。蒲剧又称为蒲州梆子,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汲取戏剧摇篮的养分,形成于明末,盛行于清代,以慷慨激越而又委婉柔和、粗犷豪放而又细腻缠绵的艺术风格,深深扎根在群众中,流行于山西南部及豫、陕等地区。山西戏种有“四大梆子”之称,被称为大戏,分别是蒲剧、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晋剧原称为中路梆子,而蒲剧、晋剧、北路梆子是一脉相承,同根异枝,晋剧、北路梆子又皆根植于蒲剧,或者说是蒲剧的派生剧种。蒲剧由于其根植群众之中,专业剧团与民间社戏并行发展,形成了非常厚重的社会基础。由此,其剧目达1000多种,戏剧大师群星灿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产生一大批蒲剧大师,从孙光盛、王存才,到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五大蒲剧明星——阎逢春、王秀兰、张庆奎、筱月来、杨虎山,再有近数十年来产生的数十名“梅花奖”新秀,使蒲剧艺术代代传承、发扬光大。蒲剧独创的“板腔体”“翅子功”“翎子功”等技艺也誉满全国,深受戏迷喜爱。(文图/续炳义)

“美猴王”美誉誉满瑞典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记者陈雪霏

6月17日,舞台剧“美猴王”以其独特的音乐,动作和故事情节征服了瑞典小朋友,让他们领略了孙悟空及其金箍棒的风采。

上午11点整,在斯德哥尔摩西北部的索伦图纳文化学校的专业剧场,坐满了瑞典小学生,大约30多人,包括部分家长和老师。

舞台以红地毯为底色,右上角挂着中国特色的大红灯笼!开篇以一种独特的类似于天籁之音的无字歌曲或音乐来表达了动物的一种心声!

突然,金猴子孙悟空的脸在黑色大屏幕的顶端露了出来。一只猴子诞生了!旁白解释说,这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神话传说。有一只猴子从石头里诞生出来。

这只猴子非同寻常!它会72变,有各种本领。它的名字就是孙悟空!这个孙悟空不但会讲瑞典语,他还会讲中文。他大声教学生们说“孙悟空”。

它的武器多种多样,但都让它看不上眼。最后,它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金箍棒。这个金箍棒很重,很大。但是,孙悟空也能把它变小,小到可以放到耳朵里。

它再次教大家说“金箍棒”。

有了这个武器,孙悟空就变得太强大了,吃了长生不老的仁丹,既使火烧它也不死。于是,玉帝派它去看仙桃。它看到仙桃心里痒痒。直流口水,最后偷吃了仙桃。

配乐在此问同学们是否自己在生活中也有这种情况,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欲罢不能。学生们积极回答确实有这种感受,那就是理智明明说不应该,但是,自己却有时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就是想要。就像偷吃仙桃一样。

当然,最后,美猴王孙悟空偷吃仙桃的行为受到了天兵天将的追杀。太上老君决定把它打发到人间成为凡夫俗子。美猴王孙悟空祈求如来佛的救援,得到了宽恕。但是,无论美猴王孙悟空有多大的本领,都不能逃脱如来佛的手掌心!

这个故事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赢得了学生们的热烈掌声。

扮演孙悟空美猴王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瑞典著名的京剧武生白脸的扮演者天木(Timothy)。

天木把孙悟空美猴王的形象扮演得活灵活现,十分形象。既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有孙悟空的骄傲自大,还有它的无法无天。把孙悟空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

天木在演出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今年34岁,大约10岁的时候,他开始对中国功夫和中国京剧着迷。尤其是武打的片段都令他痴迷。2009年,他到中国北京专门学习了两年。回来后,立即在斯德哥尔摩的ABF大舞台上表演了京剧选段《挡马》,把焦战演得非常好。他功夫深厚,翻跟头,跳凳子都是他的绝活儿。

天木说,他就是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喜欢京戏里边的角色。而且这里的台词,他都可以用中文和瑞典文唱出来,说出来,加上动作,真是一身绝技,非常了不起。他通过这些传统中国戏剧向瑞典小朋友们传播中国文化。成为真正的中国文化传播的使者。

天木说,今天春夏期间,他们已经演出了70多场《美猴王》。他们到瑞典很多学校或文化站的剧场去演出。每次演出,他们都是自己带着红地毯,黑屏幕,灯光,道具,所有需要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和搭档每人开一辆车带着。到了剧场,他们自己布景,化妆,穿戴整齐并演出,然后,演完了,自己卸妆,卸幕,带上道具再到另一个场地去演出。感觉很像古代的戏班子。他是真人真演。

给他配乐的约翰森是个音乐家,精通各种乐器。西洋音乐的萨克斯管,手风琴,鼓,等一连串的各种乐器,代表各种场景,惟妙惟肖。

真的,如果说西游记本身就是中国古代智慧的象征,创新的象征,那么这一点和瑞典人的创新意识也正好很吻合。瑞典人也是喜欢创新,有创意。他们把孙悟空就这样变成了舞台剧,让数千名小学生通过舞台剧领会学习中国文化,了解孙悟空,美猴王,让智慧在舞台上通过表演和音乐渗透到孩子们的大脑里,让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追寻自己梦想的未来。

说到西游记的历史意义让我想起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的中文老师李景山就是在课堂上给我们讲的孙悟空看蟠桃这段,这一节课,我们感觉就像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一样,听的是那么认真,那么仔细,记住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故事,终生难忘。

在瑞典,感谢伟大的汉学家前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教授,他是最早把西游记翻译成瑞典文的,让很多瑞典人能够读到西游记的故事。

《美猴王》孙悟空的编剧是玛丽亚。相信后来的汉学家们和汉语文学研究者都了解孙悟空的故事。几年前,电影悟空也曾在瑞典电影学院上映。

本次舞台剧《美猴王》的制做人阿尔丽德说他们的剧团叫长湖剧团。她的主要任务就是和各个学校,文化社团,教育中心等地方联系,让他们来邀请剧组为他们演出。剧组发挥了普及各种文化的作用。

他们每年需要向文化部下属的市级文化部门申请经费,如果有特殊项目也可以申请经费。主要是看他们的创意是否能让各方满意。

昨天这场演出,是他们今年上半年的最后一次演出。进行了70多场,有两三千名小学生从中受益。瑞典在全国各地的文化学校有很多这种50多个座位的小剧场,人们可以只有一两个人就可以演出一场,让人们享受这种近距离,小规模,高质量的舞台剧,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