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合作共赢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张彪临时代办在绿色“丝绸之路”视频研讨会上致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11月10日,绿色“丝绸之路”视频研讨会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临时代办张彪致开幕词。

他说,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绿色低碳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但长久以来,绿色和发展很难兼顾,要绿色常常意味着贫穷落后,想发展又会引发环境危机。中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出要走出一条发展与环保“双赢”的新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不断探索调整,用较短时间成功走上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在此,我想同大家分享三点看法:

第一,绿色发展,理念先行。习近平主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人类可以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壮大“美丽经济”。通过改革创新,让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资源要素活起来,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因此,建立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策。

第二,绿色发展,行胜于言。日前,习近平主席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强调,“行动,愿景才能变为现实”。中国去年宣布了“双碳”目标,即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9月在第76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习主席重申了这对目标,并宣布中国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近期,中国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出台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实际上,中国已提前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截至2020年底,碳强度比2005年降低约48%,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已经由2005年的72.4%下降到56.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约达16%。中国已启动全球最大碳市场上线交易,正推进全球规模最大的核电建设,并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美发达国家有50至70年过渡期,而中国只有30年左右。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需要我们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第三,绿色发展,合作共赢。中国一直主动承担与国情相符合的国际责任,积极推进经济绿色转型,不断自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度。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成果。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设备制造国家,将继续帮助发展中国家能源供给向高效、清洁、多元化的方向加速转型,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已成为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的鲜明底色,为共建国家带来可持续发展新机遇。中国今年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得到众多国家积极响应。2020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占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总投资比重由2019年的38%提升至57%。目前,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摆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重要位置,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协同、脱碳与发展协同,推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疫后绿色低碳复苏。

习主席强调,我们要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通过深化自身实践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同世界各国分享。“一带一路”沿线后发国家当前面临先发国家一度经历的十字路口,处于求发展与求生态的历史转型期。中国愿以“一带一路”为纽带,积极与沿线国家分享自身绿色发展经验。

张彪代办指出,中瑞在实现绿色发展方面理念高度契合,未来合作前景广阔。瑞典在绿色发展方面经验丰富,拥有一大批创新型公司和成熟企业,特别是在环境技术创新、新能源利用、生态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咨询、垃圾能源化、工业与建筑节能、生物燃料、风力发电等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中国对绿色产业的需求巨大。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绿色低碳产业的产值将达到23万亿元(约3.6万亿美元),中国绿色金融市场的规模在2060年将增长到100万亿元(约15.6万亿美元)。

中国愿与包括瑞典在内的世界各国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础上合作共赢,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在双边层面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拓展务实合作,助力中瑞两国和有关国家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并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他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