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国际新闻

布利克斯:普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毒品和气候威胁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前联合国伊拉克核查小组组长汉斯.布利克斯说,俄罗斯总统普京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毒品和气候威胁。

95岁高龄的布利克斯,一个谨诚坦白的人曾说,他在伊拉克没有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个结果让联合国没有授权美国攻打伊拉克,美国对伊拉克的入侵成为一个严重的错误,让美国在道义上败北。

如今,他又写了一本书《永别了,战争》,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布利克斯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法律,他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过,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毕业。毕业以后,1962年就分配到瑞典外交部,一直担任外交官。后来当过瑞典外交大臣。接待过耿飚副总理来访。当时,耿飚的秘书就是习近平。

彭丽媛出席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颁奖仪式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 陈雪霏)2023年9月2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彭丽媛在北京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共同出席202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女童和妇女教育奖颁奖仪式并分别发表致辞。

彭丽媛和阿祖莱首先共同为获奖的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和巴基斯坦女童教育联盟代表颁奖。

彭丽媛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密切合作特别是设立女童和妇女教育奖,为全球女童和妇女教育发展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宝贵经验,发挥了示范作用。当今世界,女童和妇女教育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希望各方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积极发展面向女性的健康教育、数字教育、科学教育,帮助更多女性提高健康水平,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助力女性掌握新时代创造幸福生活的“金钥匙”。希望更多人投身女童和妇女教育事业,帮助更多女性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实现人生价值。彭丽媛表示,中国高度重视保障女性平等受教育权,愿同各方一道努力,促进国际社会交流合作,推动全球女童和妇女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阿祖莱在致辞中感谢中国政府一直以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大力支持,以及彭丽媛教授为促进全球女童和妇女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表示教科文组织愿同中方继续加强合作,促进世界女童和妇女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女童和妇女教育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领域的唯一奖项,今年中国“春蕾计划”和巴基斯坦“星星学校计划”获奖。

联合国系统在京机构代表、有关国家驻华使节、中国学校师生代表、妇女界代表等约300人参加。

颁奖仪式前,彭丽媛会见了阿祖莱。双方就促进世界女童和妇女教育事业发展交换了意见。

2023南京和平论坛,全球可持续发展召唤青春力量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编辑陈雪霏)– 9月20日,2023南京和平论坛主论坛围绕“共促和平发展·共享文明成果——青年在行动”这一主题,邀请国际、国内相关机构代表以及在全球致力于和平事业的青年代表们,就和平行动与国际实践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和生动展示。

碰撞交融,共议青年行动力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面临严峻挑战。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变革推动者,青年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青年有责任、有能力承担起促进世界和平的重任。嘉宾们对2023南京和平论坛充满期待,希望南京和平论坛发挥桥梁和平台作用,聚焦全球挑战凝聚各方共识,推动青年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实现共同发展和共享成果。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部助理总干事加布里埃拉·拉莫斯在致辞中所提到的“我们需要青年参与和平建设,这样的和平才能更持久”。

围绕安全合作与和平、可持续发展与和平、开放包容与文明互鉴等议题开展交流互鉴,来自国际安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以及青年国际志愿者等多领域专家学者、实践者畅所欲言,进行思想上的碰撞,诠释并传播“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时,他们表达的声音也向世界传递了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青年实践,“中国方案”。

一点一滴,国际志愿者中的青年力量

南京蓝天救援队的组建者之一陶石磊讲述了一个民间救援队从5个人到300多人的成长故事。他们跨越国界奔赴菲律宾、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土耳其等国家参与自然灾害的救援,在载誉归来的同时,他们也一直在思考从事国际救援的意义是什么?那就是“让更多面对灾难、需要救援的人们相信:从世界各地都会有无数支这样专业的救援队奔赴而来,一定不要放弃。”陶石磊说,而这也是驱使更多青年人参与到救援队伍中来的原因。

联合国国际志愿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代表办公室助理康莉娅作了“可持续发展中的青年声音”的演讲,她说2022年联合国国际志愿者社区向全球派遣了超过12000名志愿者,他们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到生态保护、社区发展、医疗教育等领域,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理事王素平说明年协会就成立20年了,而现在的团队是20年来最年轻的团队。她向与会者分享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其联合发起的“蓝伙伴行动”中国-东盟海洋保护行动,通过公开招募,资助支持东南亚当地的青年群体、社会公益力量和社区开展海洋保护行动。目前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柬埔寨等地开展,预计将惠及超过37万沿海社区居民、渔民、旅游从业者、特别是原住民、妇女和儿童等弱势群体。另一个是阿拉善SEE资助的环保公益伙伴“河流守望者”,2017年至今已开展两期“赶走黑臭让清水为邻”行动,其中“巡河宝”62.12万人次参与河流保护项目,累计治理黑臭水体367条,守护河流12,650条。这些项目参与的青年群体高达80%,以创新方式为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唐丁丁则给青年人上了一堂“全球视角下的生态挑战与中国的应对之策”的课程。他表示,放眼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共建美好未来,各国正积极采取措施,减少碳足迹,降低碳排放;立足中国,各行各业向“十四五”规划和“双碳”目标全力冲刺。面对这样的情势,青年人应该紧抓绿色发展的机遇,身体力行助推碳减排迈向新阶段。

创新方式,参与“为和平设计”

青年可谓是可持续发展的“火炬手”,他们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受益者,也是设计者和参与者。本届和平论坛主论坛除了主旨演讲之外,还开设了分享与互动环节,不同领域从事或参与可持续发展行动的青年分享自身的经历,展示年轻人在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美好世界时展现的韧性、足智多谋和领导力。论坛组委会还邀请了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国际项目办公室执行主任韩群力和南京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学教席主持人刘成作为导师点评分享案例。

来自荷兰的青年汉学家潘妧纱以“她视角”分享了因为“Z世代”在时尚消费方面越来越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对环境的影响。许多年轻消费者更愿意选择那些注重环保生产方法和材料的品牌,并在社交平台、网络购物平台上的分享。为了迎合这一趋势,中国时尚品牌开始将可持续实践融入他们的运营中。潘妧纱说,这是“Z世代”与时尚产业互动形成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思维与路径。来自印度的德温德尔·库马尔则以一个媒体人的身份讲述了他所从事的中印文化交流,向中国青年介绍瑜伽,向印度青年介绍功夫,激发两国青年对对方文化的兴趣和热情。“通过这样的交融互鉴,两大文明古国的优秀文化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样很有趣!”库马尔说。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应届神经科学博士毕业生吴晓麦则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了为南京量身打造的5个南京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和平城市建设行动方案。今年8月11日至18日,20多名中外著名高校的跨学科优秀青年学生们,参加了由清华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高校合作的跨文化学习项目IUP“同行中国·走进南京可持续发展训练营”。经过8天沉浸式调研后,这些青年学子对照联合国17个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最终形成了“大自然便利店”“城市可持续发展City walk”“非遗传承突破与创新”“开放科学促进和平行动城市共同体”和“街头和平角”五个方案。吴晓麦生动阐述了发起“街头和平角”行动倡议这个方案。“我们选取体现南京新老城市特色的8个街角,连点成线,惊喜地发现,这个线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心’形图案。我们将实施一系列富有创意和互动性的项目,共筑‘心相近,民相亲,一起珍爱和平,守护和平’的城市氛围。这些项目包括策划和平交友集市,打造和平照相馆,策划街角和平音乐会,设计和平艺术展等。”

互鉴共进,共创可持续发展未来

本届南京和平论坛不仅有以外国青年的视角来看中国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也凸显出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身影,这表明中国青年业已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26岁的童婧宜本职工作是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战略、政策与预算部门,担任基础设施科技顾问及研究员;兼职工作,也是志愿者工作,是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这个国际组织里担任全球战略与运营团队负责人。她从社区共建、媒体传播以及科技赋能等多个角度讲述了怎么通过这个平台多渠道、多语言讲好中国可持续发展青年实践者的故事。

来自EASIN国际义工旅行创始人动物公民品牌联合创始人凌裕涵也是一个“Z世代”女孩,因为自己从参与义工旅行得到的独特体验,20岁时选择创办义工旅行公司,把每一个旅行者都变成了一个负责任的旅行者。“在旅行的途中尽可能去帮助一下当地的小朋友、老人和动物,但同时也会收获到非常深度的旅行。”凌裕涵说,“参与义工旅行,让你回到旅行者的角色,选择你能做的力所能及的小公益。时间长,可以涉及教育;时间短,你可以涉及动物保护……这样可以极大提高全球公益效能。”

而2023南京和平论坛的一场平行论坛“文化中的和平力量——青年在行动”研讨会此前在清华大学举办。由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召集国际安全领域、公共外交领域专家学者、青年领袖等围绕安全合作与和平的主题,探讨新形势下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以及青年通过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去推进国际社会开展高效务实的安全合作。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孙朝靖等也代表南京青年发表观点。

众多中外优秀青年的分享让2023南京和平论坛成为一个展示新一代担当与作为、培育一批中外和平交流使者的平台,也鼓励更多中外青年通过自身实践,展示和平之道、倡导和平行动、共筑和平未来。

图文:吕菽菲 彭渝鉴

美国政客年事已高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每日新闻报今天在第二版领导者版面呈现两条比较实在的评论。

一个是金砖五国对付西方的秘密武器是什么?伊朗和阿根廷。

然后,文章介绍了本次南非金砖五国峰会同时扩容的情况。

另一篇文章是美国有太老的政客。文章点名道姓说参议员密斯.麦克奈尔已经81岁了,出席发布会的时候很费劲。

另一个更高年龄的参议员是戴安纳.费恩斯泰恩,89岁了。出来进去的都得需要人帮忙,而且已经患有老年痴呆症了。但是,在明年大选之前依然没有打算辞职的迹象。

美国参议院好像终身制一样。

目前,在100名参议员中,50岁以下的只有8名,75岁以上的有16名。平均年龄是69岁。

拜登总统82岁了。特朗普79岁。

历史上年纪最大的总统里根也在78岁离任了。

当然,年纪大本身不是问题。但是,现在看这些老议员给人的印象就是整个社会都处在一种停滞的状态。腿脚不稳。

不过,这年头似乎也有的人80岁了,感觉还是60岁一样。

回想前苏联在戈尔巴乔夫之前,苏联领导人年纪就比较大。到戈尔巴乔夫时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虽然说不应该有年龄歧视,但是,作为国家元首,是不是还是要考虑一下最高年龄呢?

当然,这个问题笔者早就发现了,而且呼吁国家领导人最好在80岁以后就不要担任了。退休以后可以做非政府组织的领袖。继续发光发热。但是,担当国家元首真的是很消耗体力的。需要年富力强的人来担当。

人到80岁光荣退休,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一种福气。

习主席的“南非时间”举世瞩目!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报道(编辑陈雪霏)比勒陀利亚,南非共和国行政首都,距约翰内斯堡70多公里,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此次南非之行的第二站。

  一场真挚热烈的欢迎仪式、一枚象征最高荣誉的“南非勋章”,习近平主席时隔5年访问南非,再次受到“同志加兄弟”的高规格礼遇。

  一场深入友好的会谈、一系列事关全局的重要共识,两国元首就新时代中南关系发展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一致同意携手推动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携手构建高水平中南命运共同体。

  一个联合声明,20多份合作文件,丰硕的访问成果,为中南携手共同发展注入新动力,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国际合作树立新标杆。

  当地时间8月2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勒陀利亚总统府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举行会谈。

  第四次访问南非 倍感亲切

  应南非总统拉马福萨邀请,习近平主席于21日至24日出席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作为本次金砖会晤“东道主”,拉马福萨总统的日程非常繁忙。即便如此,拉马福萨总统仍然选择在21日深夜亲赴机场迎接习近平主席,并在第二天为习近平主席在比勒陀利亚总统府举行欢迎仪式、在总统官邸举行欢迎宴会。

0:00

/1:15

  22日上午,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晴空万里,暖意融融。总统府广场红毯铺展,鲜花盛开,中南两国国旗迎风飘扬。

  在总统摩托车队护卫下,习近平主席乘车抵达总统府,拉马福萨总统在下车处热情迎接。两国元首登上检阅台。仪仗队行持枪礼,军乐队奏中南两国国歌,现场鸣放21响礼炮。习近平主席检阅南非仪仗队。

欢迎仪式开始前,正在列队整装的南非仪仗队。

  在两国元首会谈中,习近平主席指出,这是我第四次以中国国家主席身份访问南非。时隔5年再次到访贵国,感到格外亲切。

  习近平主席说,中南关系之所以好、中南友谊之所以深,关键在于两国两党在各自发展道路上休戚与共,结下了同志加兄弟的深厚友谊。

  南非总统官邸外景,拉马福萨总统在这里为习近平主席举行欢迎宴会。

  拉马福萨表示,中国在南非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实现国家发展进程中给予南非宝贵支持,在新冠疫情等艰难时刻雪中送炭,是南非真诚的兄弟、朋友和伙伴。

  一场会谈 达成重要共识

  在会谈中,两国元首一致同意,推动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新时代实现更大发展,推动全球南方国家提升在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为深化金砖国家团结合作、推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关于构建高水平中南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四点建议——中南要做高度互信的战略伙伴、共同进步的发展伙伴、相知相亲的友好伙伴、维护正义的全球伙伴。

  在会谈中,拉马福萨表示,当今世界面临地缘政治、能源危机等多重严峻复杂挑战。我完全赞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合作共赢主张。南非和其他全球南方国家都希望同中国加强团结合作,更好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建立更加平等、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当地时间8月22日上午,正在南非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勒陀利亚总统府同南非总统拉马福萨会谈。

  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两国关于共建“一带一路”、新能源电力、农产品、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蓝色经济、科技创新、高等教育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习近平主席对南非国事访问成果清单中,双方签署或达成一致的合作文件就有25份。双方还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南非共和国联合声明》。

  “南非勋章” 最高荣誉!

  会谈后,拉马福萨向习近平授予“南非勋章”,这是南非授予重要友好国家元首的最高级别勋章和最高荣誉。

  凝聚金砖合力 共话中非合作

  金砖合作机制已走过17年风雨历程,在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取得可喜进展。如今,已有超过40个国家表达希望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意愿,其中20多个国家已提出正式申请。

  在同拉马福萨总统的会谈中,习近平主席指出,近年来,金砖国家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书写了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国家携手发展的精彩故事,成为南南合作的一面金字招牌。

  在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时,习近平指出,当前形势下,这次会晤对金砖国家加强团结合作、推动金砖合作机制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南非为筹备会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方对此高度赞赏。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将取得圆满成功。

  当地时间24日,习近平主席还将同拉马福萨总统共同主持中非领导人对话会。对此,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和非洲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非双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团结合作。中方坚定支持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坚定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坚定支持非洲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从机场相迎,到欢迎仪式;从双边会谈,到欢迎午宴,在十余个小时内,两位元首一次又一次紧紧握手。真挚交流,坦诚沟通,两国元首共叙传统友谊,共谋合作新篇,共话美好未来。相信这次访问,必将成为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新起点,开启中南友好合作新时代。

  -END-

  总策划:袁炳忠

  策划:孙承斌 倪四义 李忠发 赖向东 应强

  监制:冯俊扬 鲁向明 韩墨

  统筹:齐紫剑 闫珺岩 徐海静

  文字:孙浩 谢江 朱超 郝薇薇 田弘毅 韩梁 缪晓娟 杨依军

  视频:郑开君 孙浩 马峥 殷家捷 张志欢

  摄影:黄敬文 李学仁 谢环驰 殷博古 丁林 丁海涛 庞兴雷 翟健岚 李姝莛

  剪辑:淡然 马峥

  编辑:刁泽 鲁豫 徐晓蕾 沈浩洋 李琰

  视觉:潘红宇 殷哲伦

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讨论提高全球饮用水质量的措施与进步和非洲投资雨水的经验

北欧绿色邮报网斯德哥尔摩waterfront报道(记者陈雪霏)– 8月20日星期日,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已经开始,尽管全体会议的开幕式将在明天举行。

其中一个论坛讲述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计划署联合分享提高全球饮用水质量的措施与结果。

项目负责人介绍,提高水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要经常进行调查评估。他们甚至到个人家里,学校和各种地方进行质量检测,经常与用户进行互动。

这只是其中一个论坛。其他论坛包括投资非洲雨水,建立水利工程和水利设施。赞比亚,津巴布韦等多个国家都涉及水资源管理,质量和数量控制等。

赞比亚水利资源负责人介绍了赞比亚的经验。他说他们已经开启了第一步,下一步希望继续与有关部门进行合作。要把财富价值运用到水资源管理方面,让人们能从水资源管理中获得利益。

博茨瓦纳代表介绍,在撒哈拉以南地区都是靠天吃饭的靠雨水来种庄稼的小农经济。他们举行了赞比西和雨水供应农业投资论坛。

通过这个论坛,他们把农业,水利和财政部的官员都请来一起讨论如何为农业和水利进行资助。通过信用资助的方式来支持当地的供应链。

今年的水周给人的感觉是即使是在非洲,人们已经开始逐步找到发展的道路。过去人们总是会问钱哪里来,谁来资助,怎样落实计划。但是现在讲的都是项目落实的经验。

非洲代表介绍了非洲政府在解决水问题方面的作用,首先,是政府要提供各种基础设施,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第二,政府要出台政策激励小农农户,第三政府要出台激励政策刺激私人投资者投资水资源管理方面。第四,各种技术都要使用。总之,通过社会和生态,生物多样性等综合治理的方式,让赞比西和流域的很多国家联合起来一起应对水问题的挑战。

斯德哥尔摩国际水资源研究所牵头,支持这个赞比西河流域利用投资雨水支持农业的方式,尤其是支持小农来发展经济,发展农业,改善生态,提高多样性等方式改善非洲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坦桑尼亚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Sunday向大家介绍了坦桑尼亚政府通过资助青年,提高能力,投资青年和妇女,很好地解决了当地雨水利用的问题。

瑞典安全部把恐怖威胁提高到四级意味着什么?瑞典首相举行发布会进行解释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8月17日上午,瑞典安全部宣布瑞典的恐怖威胁从三级提升到四级,恐怖行动的威胁大大提高,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下午,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司法大臣斯特罗梅尔,安全部的警长冯艾森和瑞典警察署长图尔伯格举行联合发布会对此事再次重申。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说,瑞典安全部把恐怖威胁从三级提升到四级说明事态十分严重,恐怖威胁确实存在,大家要引起重视。与此同时,百姓生活和商业生活依然照旧。只是大家要多多注意安全,看到可疑的人或可疑的事,要及时向警察局报告。

司法大臣也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警察局负责人说,他们与安全部进行密切配合,时刻注意恐怖威胁的动向,及时向政府和公众发布消息。

司法大臣的解释是这种恐怖威胁对欧洲都存在,尤其是鉴于俄乌冲突的情况下。虽然他们没有明确指出,但是,在海外对瑞典使馆的冲击就是直接威胁。而这种冲击就是来自于穆斯林国家的极端分子。

因此,瑞典当局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极端分子。但是,也有记者问,瑞典对本国个别人烧古兰经的事不管,却大吵外来威胁,这是否有些冲突和自相矛盾呢?

瑞典首相说,这不矛盾,因为烧古兰经是符合瑞典宪法关于言论自由的条款的。烧古兰经是表达言论自由的方式。这个不能改,不能限制,是否需要修改宪法需要时间。但是,恐怖威胁是现在大家都需要注意的。

这就是瑞典人挪威人的特点吧。自己人怎么做都行。例如,在挪威的布雷维克恐怖分子开枪打死77人,大部分是学生,最后,身为首相的斯图尔腾伯格告诉大家说,哭吧!对于帕卢丹烧圣经,就没有官方的任何人说这个行为不可以。在丹麦和芬兰都不允许烧圣经。都不允许乞讨。但是,在瑞典就都允许,因为瑞典追求这样的所谓自由,用个别人的极端自由来换取集体遭受恐怖威胁。有难同当啊!

恐怖袭击的特点基本上也是在繁华市区引起人们的注意,或者伤害更多平民。但是,针对帕卢丹烧圣经引发的集体暴力事件实际上应该引起瑞典上层和警察的深思和反思。帕卢丹一个人烧圣经,引发那么多穆斯林的反对,甚至到瑞典大使馆门前示威。而且,不是每个人都想去烧圣经,也不是每个人都认为烧圣经是对的。很多人都希望能禁止烧圣经的行为发生。

逻辑推理一下,如果穆斯林的反抗或抗议是因为烧圣经引起的,那么,不烧圣经不就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瑞典因为要加入北约,而土耳其不同意,因此双方有很多讨价还价的东西。瑞典人对于自己的自由似乎确实看的比命都重要。那么就让我们打一场人民战争吧。生活还是照旧。但是,恐怖威胁级别高了。政府已经告诉你们了。最高恐怖级别是五级。瑞典近年来一直采取措施进行恐怖袭击防范。例如,现在市中心所有道路都设了路障。

说了半天,就只能提醒大家自己多加注意,比如发生穆斯林抗议,或者烧圣经,或者其他恐怖行为,都赶紧避开,不要参与其中,也不要看热闹。能躲尽快躲。能跑尽快跑。这就是我们的忠告。

中国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出席“全球文明倡议的呼唤”网络研讨会并讲话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6月28日,瑞典“一带一路”研究所举办“全球文明倡议的呼唤”网络研讨会,驻瑞典大使崔爱民发表致辞,多国政、商、学界代表参会。

崔大使表示,全球文明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将为打造更加紧密的全球伙伴关系注入发展动力,也将造福世界各国。欢迎包括瑞典在内的国家积极支持和参加一系列中国倡议,不断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共同拓宽人类文明进步之路。

与会嘉宾表示,全球文明倡议是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实践性的伟大倡议,给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注入了新动力,将为人类文明和平相处、发展繁荣作出积极贡献。

王毅:亚太合作应回归正确方向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2023年6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就美方推行所谓“印太战略”表明中方立场。

  王毅强调,所谓“印太战略”本质上是要在亚太地区引入大国对立,制造阵营对抗。美方所作所为改变了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现状,破坏了亚太国家和睦相处的为邻之道,扭曲了亚太地区的产供链,弱化了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合作架构。美方放弃了开放、包容的地区政策,走向封闭、分裂的地区政策,与亚太地区不断繁荣发展的大潮流背道而驰。

  王毅表示,今年美国将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美方重新思考和校正亚太政策的重要契机。中方愿同美方探索在亚太的良性互动之道,希望美方发挥东道主作用,同中方一道,使亚太合作回归正确方向。

李强同德国总理朔尔茨共同主持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并举行会谈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当地时间2023年6月20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柏林总理府同德国总理朔尔茨共同主持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

两国总理听取了双方外交、经贸、工业、财金、司法、交通、教育、科技、卫生、环保、发展等22个部门负责人关于推动中德在有关领域合作进展情况的汇报。

李强表示,此次磋商高效务实,取得丰硕成果。当前形势下,中德两国应当更加紧密地携手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在变局中发挥“稳定器”作用,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双方要抓住绿色转型机遇,推动合作提质升级。中方倡议中德成为“绿色同行”伙伴,就绿色、环保等议题加强沟通协调,推动绿色能源科技研发、产业技术升级,深化新能源汽车、绿色金融、第三方市场等领域合作。要坚持务实开放态度,更好实现互利共赢。要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合作,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世界经济早日复苏。

朔尔茨表示,政府磋商机制体现了德中关系的特殊重要性。德方愿同中方就两国间所有议题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债务问题等全球性挑战。德中经贸和双向投资联系紧密,德方无意对华脱钩,愿同中方加强双多边合作,促进世界发展繁荣。

双方一致认为,中德合作基础扎实、充满活力。双方在更高水平、以更高标准和更高质量深化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符合两国利益,也具有重要世界意义。双方一致同意建立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举行第三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以及新一届中德环境论坛、卫生对话,继续深化经贸、投资、汽车制造、高科技、新能源、数字经济、人文等领域合作。

磋商后,两国总理共同见证签署应对气候变化、创新、先进制造、职业教育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并共同会见记者。

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前,李强同朔尔茨举行会谈。

李强指出,中德经贸合作历经半个多世纪发展,取得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希望德方继续保持开放心态,坚持独立自主,以国际规则为基础、以契约精神为原则妥善处理有关问题。双方应大力提升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加强两国人文交流。中方倡议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今后中德合作的指导理念之一,推动绿色科技、产业合作,探讨建立绿色能源产业链合理有序的分工格局。

朔尔茨表示,德方欢迎中国实现发展繁荣,反对任何形式的脱钩,去风险不是“去中国化”。德方致力于同中方发展稳定的关系,愿进一步加强双方交往,深化互利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等领域达成更多合作共识。德方支持双向投资,将为中国企业赴德投资提供良好营商环境。

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会谈前,朔尔茨在总理府前广场为李强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军乐队高奏两国国歌。中德国旗高高飘扬。李强在朔尔茨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

李强同德国总理朔尔茨共同主持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并举行会谈。

当地时间2023年6月20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柏林总理府同德国总理朔尔茨共同主持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

两国总理听取了双方外交、经贸、工业、财金、司法、交通、教育、科技、卫生、环保、发展等22个部门负责人关于推动中德在有关领域合作进展情况的汇报。

李强表示,此次磋商高效务实,取得丰硕成果。当前形势下,中德两国应当更加紧密地携手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在变局中发挥“稳定器”作用,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双方要抓住绿色转型机遇,推动合作提质升级。中方倡议中德成为“绿色同行”伙伴,就绿色、环保等议题加强沟通协调,推动绿色能源科技研发、产业技术升级,深化新能源汽车、绿色金融、第三方市场等领域合作。要坚持务实开放态度,更好实现互利共赢。要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合作,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世界经济早日复苏。

朔尔茨表示,政府磋商机制体现了德中关系的特殊重要性。德方愿同中方就两国间所有议题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债务问题等全球性挑战。德中经贸和双向投资联系紧密,德方无意对华脱钩,愿同中方加强双多边合作,促进世界发展繁荣。

双方一致认为,中德合作基础扎实、充满活力。双方在更高水平、以更高标准和更高质量深化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符合两国利益,也具有重要世界意义。双方一致同意建立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对话合作机制,举行第三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以及新一届中德环境论坛、卫生对话,继续深化经贸、投资、汽车制造、高科技、新能源、数字经济、人文等领域合作。

磋商后,两国总理共同见证签署应对气候变化、创新、先进制造、职业教育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并共同会见记者。

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前,李强同朔尔茨举行会谈。

李强指出,中德经贸合作历经半个多世纪发展,取得今天的成绩实属不易,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希望德方继续保持开放心态,坚持独立自主,以国际规则为基础、以契约精神为原则妥善处理有关问题。双方应大力提升人员往来便利化水平,加强两国人文交流。中方倡议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今后中德合作的指导理念之一,推动绿色科技、产业合作,探讨建立绿色能源产业链合理有序的分工格局。

朔尔茨表示,德方欢迎中国实现发展繁荣,反对任何形式的脱钩,去风险不是“去中国化”。德方致力于同中方发展稳定的关系,愿进一步加强双方交往,深化互利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等领域达成更多合作共识。德方支持双向投资,将为中国企业赴德投资提供良好营商环境。

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会谈前,朔尔茨在总理府前广场为李强举行隆重欢迎仪式。军乐队高奏两国国歌。中德国旗高高飘扬。李强在朔尔茨陪同下检阅了仪仗队。

吴政隆等参加上述活动。

李强总理还将应邀访问法国。李强总理访问法国期间的一项重要日程,就是应邀出席马克龙总统倡议举行的新全球融资契约峰会。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毛宁发布的这个消息。

中国总理李强同德国总理朔尔茨共同出席第十一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和中德企业家圆桌会

当地时间2023年6月20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柏林同德国总理朔尔茨出席第十一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闭幕式并发表讲话。中德经济、企业界200多名代表出席论坛。

李强表示,在当前变乱交织的形势下,加强合作是互利共赢的正道,也是应当全力去做的正事。要把经济技术合作作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基石,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大势,坚定支持自由贸易,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发展。

李强指出,中德经济技术合作的成果和经验弥足珍贵。中德建交五十多年来,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友好合作,特别是经济技术合作最活跃最积极,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新格局。中德合作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关键在于双方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务实创新的合作精神。中德应携手深化经济技术合作,为加强中欧互利合作、推动全球发展作出示范和引领。

朔尔茨表示,德不会走逆全球化道路,将坚持开放政策,继续加强与中国合作,推动两国合作在疫情后加速发展。德方愿同中方通过沟通对话,解决双方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出席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前,李强和朔尔茨还共同出席中德企业家圆桌会,同30多位中德企业家代表座谈交流。

李强表示,应对困难挑战,合作是唯一的出路,也是最好的办法。政府应该为企业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稳定的预期,让企业按照市场和经济规律研判和应对风险,在开放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将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希望德方继续保持市场开放,为中国企业赴德投资营造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中德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大有可为。相信在两国企业家共同推动下,中德合作一定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与会双方企业家表示,中德是重要合作伙伴,两国企业界支持开放政策,主张充分发挥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等机制作用,加强交流互鉴,深化在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高水平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吴政隆等参加上述活动。

中国总理李强会见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当地时间2023年6月19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柏林总统府会见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

李强首先转达习近平主席对施泰因迈尔总统的亲切问候。李强表示,去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习近平主席同总统先生互致贺电并通电话,为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战略引领。中国始终高度重视中德关系。我此次访德并同朔尔茨总理共同主持第七轮中德政府磋商,就是为了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持续增信释疑,挖掘双边合作新机遇,充实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内涵,助力两国发展和全球经济复苏。

李强指出,中德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合作基础扎实,发展动力强劲。我们对中德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中方一贯支持开放合作,认为最大的风险是不合作,最大的安全隐患是不发展。中方愿同德方一道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为全球稳定繁荣发挥建设性作用,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提供更多确定性。中国发展是对世界的积极贡献,是各国的重要机遇。

施泰因迈尔请李强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诚挚问候,表示德国愿做中国可信任的合作伙伴,共同维护贸易自由化,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德方反对脱钩,反对任何形式的阵营对抗,愿同中方加强沟通,共同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努力。

双方还就乌克兰危机等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

吴政隆等参加会见。

习近平主席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6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一行。

这次会见是在布林肯与外交部长秦刚倾谈7个小时和王毅主任会谈之后举行的。

这是习近平主席给予布林肯的最高礼遇,把中方立场表明以后,再见一下。

中方强调台湾问题依然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方不会让步。

其他方面,双方加强沟通等很多具体事务也都谈的很详细。

双方都强调这是落实习主席和拜登总统在巴厘岛会后的跟踪行动。

下一步预计,有可能中美双方首脑会晤。不过也有人认为,对于美国方面要听其言观其行,看美国是否还是说一套做一套。

其实中美之间确实是互利共赢的关系,中美之间抱的越近,这个世界越和平,如果中美之间关系搞不好,世界就紧张。祝愿中美关系从此起暖回升。也祝愿台湾和祖国大陆早日和平统一,让世界人羡慕。好好想想是否能做到象德国那样,让台湾人自己主动回大陆。大陆敞开双臂,拥抱他们回家!

秦刚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谈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央视网报道:6月1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谈。

秦刚表示,当前,中美关系处在建交以来的最低谷,这不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国际社会共同期待。中方对美政策始终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本遵循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这也应该是双方共同坚持的精神、共同守住的底线、共同追求的目标。中方致力于构建稳定、可预期、建设性的中美关系。希望美方秉持客观理性的对华认知,与中方相向而行,维护好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冷静、专业、理性处理意外偶发事件。双方应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巴厘岛会晤共识,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重回正轨。

秦刚就台湾问题等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阐明严正立场,提出明确要求。秦刚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最重大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风险,中方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不支持“台独”的承诺真正落到实处。

双方就中美总体关系及有关重要问题进行了长时间坦诚、深入、建设性沟通。

双方同意共同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有效管控分歧,推进对话交流合作。

双方同意保持高层交往。布林肯国务卿邀请秦刚国务委员兼外长访美,秦刚表示愿在双方方便时访美。

双方同意继续推进中美关系指导原则磋商。

双方同意继续推进中美联合工作组磋商,解决中美关系中的具体问题。

双方同意鼓励扩大两国人文和教育交流,就增加中美之间客运航班进行积极探讨,欢迎更多学生、学者、工商界人士到彼此国家互访,并为此提供支持和便利。

双方还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看法。(总台央视记者 赵晶 黄达)

习近平主席访俄发表书面讲话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派记者陈雪霏北京报道

  据新华社电 当地时间3月2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莫斯科,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当地时间下午1时许,习近平乘坐的专机抵达莫斯科伏努科沃专机机场。习近平步出舱门时,俄罗斯副总理切尔内申科等政府高级官员在舷梯旁热情迎接。

  俄方在机场举行隆重迎宾仪式。军乐团奏中俄两国国歌。习近平检阅俄罗斯三军仪仗队并观看分列式。

  习近平发表书面讲话,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俄罗斯政府和人民致以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习近平强调,中俄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双方坚持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双边关系,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典范。中俄关系发展成果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为世界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指出,中俄同为世界主要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中方愿继续同俄方一道,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相信这次访问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秦刚等陪同人员同机抵达。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也到机场迎接。

  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据新华社电 3月20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和俄新社网站发表题为《踔厉前行,开启中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新篇章》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踔厉前行,开启中俄友好合作、共同发展新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应普京总统邀请,我即将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10年前,我当选中国国家主席后,俄罗斯是我访问的首个国家。10年来,我8次到访俄罗斯,每次都乘兴而来,满载而归,同普京总统一道开启了中俄关系新篇章。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同为世界主要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都将中俄关系置于本国外交优先方向。

  中俄关系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逻辑和强大的内生动力。10年来,双方各领域合作得到长足发展,阔步迈入新时代。

  ——高层交往发挥重要战略引领作用。中俄两国建立了完备的高层交往和各领域合作机制,为两国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体制机制保障。这些年来,我同普京总统保持密切工作联系,在双边和国际场合先后40次会晤,为两国关系和各领域合作擘画蓝图,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及时沟通对表,为双边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牢牢定向把舵。

  ——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巩固,打造大国关系新范式。中俄双方秉持世代友好、合作共赢理念,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坚定支持彼此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彼此发展振兴。两国关系在发展中愈加成熟、坚韧,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树立起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典范。

  ——双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格局。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去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1900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了116%,中国连续13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两国双向投资规模持续增长,能源、航空航天、互联互通等领域大项目合作稳步推进,科技创新、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合作势头强劲,地方合作方兴未艾,为两国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双方各自发展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双方践行世代友好理念,传统友谊历久弥坚。双方隆重纪念《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我同普京总统宣布《条约》延期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双方先后举办8个国家级主题年,续写友好合作新篇章。两国人民在抗击新冠疫情斗争中彼此支持,相互鼓劲,又一次见证“患难见真情”。

  ——双方在国际舞台密切协作,履行大国责任担当。中俄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国际多边机制内密切沟通和协作,共同致力于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俄关系已经走过70余年风风雨雨。抚今追昔,我们深深感受到,今天的中俄关系来之不易,中俄友谊历久弥新,必须倍加珍惜。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中俄关系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关键在于找到了国与国正确相处之道。

  我即将对俄罗斯的访问,是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我期待同普京总统一道,共同擘画未来一个时期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新愿景、新蓝图、新举措。

  双方要加强统筹规划,聚焦两国各自发展振兴事业,开拓新思路,创造新机遇,增添新动力。要增进互信,激发潜能,始终保持中俄关系高水平运行。

  要推动投资经贸合作量质齐升,加强政策协调,为两国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扩大双边贸易规模,打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和合作增长点,形成传统贸易和新兴合作互为补充、同步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为双边和区域合作提供更多制度性安排。

  要密切人文交流,办好中俄体育交流年。用好地方合作机制,推动两国友好省州、友城积极开展对口交往,鼓励双方人员往来,积极恢复两国旅游合作。开展好夏令营、联合办学等活动,不断增进两国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相互了解和友谊。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错综交织,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世界经济复苏道阻且长。国际社会忧心忡忡,亟盼驱散危机的合作良方。

  2013年3月,我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提出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此后,我又相继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和实践路径,为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了中国方案。

  10年来,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日益深入人心,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同追求。国际社会清楚地认识到,世界上不存在高人一等的国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治理模式,不存在由某个国家说了算的国际秩序。一个团结而非分裂、和平而非动荡的世界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

  去年以来,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中方始终着眼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我相继提出多项主张,包括应该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努力,确保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成为中方处理乌克兰危机的根本遵循。前不久,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吸纳了各方合理关切,体现了国际社会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最大公约数,为缓解危机外溢、推动政治解决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复杂问题没有简单解决办法。我们相信,只要各方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平等、理性、务实对话协商,就一定能找到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合理途径,找到实现世界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光明大道。

  要办好世界上的事,首先要办好自己的事。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奋斗,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概括起来说,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中国特色凝结着我们长期以来的实践探索,体现着我们对国际经验的深刻总结。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相信这将为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我们有理由期待,作为发展振兴道路上的同道人,中俄两国必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