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一个瑞典中产的生态村梦

北欧绿色邮报网特稿(记者陈雪霏)– 打理好行囊,原来是很重的背包,因为我们要宿营的。在门前照了张相,想起《那一年我十七岁》:身背行囊穿上那条发白的牛仔裤,装作若无其事的告别…

我们乘地铁到乌登广场站,然后倒车到斯德哥尔摩南站。从那里上了南下的火车。晚点将近一个小时。过林雪平以后倒一趟车,然后就到塔诺斯。刚一下火车,就看到本文的主人公古纳在那里等我们。

古纳告诉我房子今年安装了太阳能板,都是中国产的。

他看起来和一年前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么精神,保持了原来的体型。古纳56岁,是地热能公司的节能减排研发工程师。毕业于维斯特洛斯大学能源系。一直致力于节能减排。他自己也做着建立一个节能生态村的梦。等我们到家的时候,安娜出来相迎,说她父母也来了。果然,邻居英格马和妻子,安娜父母都在静候。

7月9日其实是古纳的生日。因此,我们都是特意赶到这一天来为他庆祝生日。

这一次,房子有了更大改善。他不但积蓄了雨水,还在房顶上加了太阳能板。这都是需要投资的。但是,古纳把所有的心血都用在了这上面。平时省吃俭用,但是,在房子上面,舍得花钱。

太阳能发电与电网连接。

我们在外面坐下没有多久,天下起雨来,于是到屋里吃他们自己做的蛋糕。吃完蛋糕,天又晴了。这回我们到院子里的咖啡处,准备吃晚餐。晚餐要吃烧烤。于是大家谈起了爱情。

我和爱人是网上认识的。那么,安娜的父母是怎么认识的呢?原来,安娜的父亲是烤面包的面包师和出租车司机。母亲是老师。小伙子到姑娘家的邻居去串门儿,隔着院子,看到了邻居家的姑娘,一下子就看上了。于是,就悄悄地找机会追。有一次,姑娘是去哥德堡参加教师培训。小伙子就追去约会。俩人在湖边散步,结果,他给父母写信说,他是在韦纳恩湖边游泳呢!二人认识一年后订婚,五年后结婚。一过就是一辈子。现在俩人都八十多了。

安娜的父亲和母亲。

这是古纳自己盖的房子。完全是他自己设计的。关键处雇佣一些工人,大部分都是自己弄的。一晃十多年了。外面的木头已经经历风雨,变得有些黑色了。但是,这是一座全木质的房子,没有钉子,都是靠工人砍出来的技术自然咬合。人们相信,木头经过风雨的腐蚀以后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但依然非常结实。

 

这是英格玛家的雨水收集水窖。

这就是水窖的原版,埋在地下就成了下面这样了。

英格马的妻子说她和夫君其实是同学。他们倆不停地写信,约定每个星期三互相写一封信。写完了见面再回答各种问题。当时是1980年代。订婚时向教堂要了证明,结婚时登了报纸,然后请了1000多人出席婚礼。英格玛有个大家庭,6个兄弟姐妹。

吃完晚饭,古纳介绍了太阳能。原来,他想建一个生态村,骑电动自行车跑了很久,终于找到了这个物美价廉的地带。同时,离城里也不太远。

他自己用了一半儿地,然后,把另一半儿卖给了英格玛,当时也就五万克朗。这样,他自己就找来其他住户。大家都是愿意住在乡下环保的地方。志同道合。

下面的文字是我去年十月来这里后写下的文字。

时隔八年,我们再次来到这座木房子。这是我们第三次在这里过夜。晚上,我问古纳,你的房子现在算是完工了吧。古纳说,应该算完工了。基本完工。

 

上一次来这里过夜是八年前,那时,房子的中央部分都已经完工。我们住在有地暖的木地板上,真的感觉睡在东北家里的大炕上。同时,空气又是那么的新鲜,满屋子还有一点松木的清香。

 

睡一晚上,真的感觉就像在家里,非常非常舒服。早上起来,心情无比舒畅。那时,古纳正在忙外围的墙壁。在木头缝隙大的地方加一点点棉沙。但古纳并不加太多因为外围的八角空间就是古纳设计的应该密封的空间或者是保温空间。同时又是一个仓库,或者休息室,可以实际利用。如今这里窗台上都是海棠花和姑娘儿树。我也第一次看到姑娘儿树。

 

这都是因为有了新娘安娜,这个家立即象一个温馨的家。以前,可能是因为古纳是在建设期间,所以,没有花盆,现在到处都是花和绿色植物。安娜自己在市中心的房子也是充满了各种鲜花,各种植物。

 

昨天我们在她家吃饭,吃完了就到院子里去摘哈龙果,黑梅,红梅,然后,回来配点冰激凌,真是好吃极了。这种城市的乡村生活,让我想起儿时的80年代,我每天到园子里去摘豆角,黄瓜,西红柿,割韭菜,掰芹菜等等,都是自家产的。现在想来,不但不觉得累,反而是一种奢侈的生活,值得享受。

 

古纳和安娜在今年1月10日结婚。我们出席了那个庄重的婚礼。那是一个小教堂,一部分是被邀请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一部分是得知有婚礼,自愿前来参加的人们。教堂很满。婚礼上,古纳的姐姐的孩子,就是外甥和外甥女都唱了非常优美的歌,姐夫谈钢琴,最后姐姐一家合唱祝福古纳迟来的婚礼。婚礼之后,客人们可以喝香槟,吃小吃。然后,被邀请的客人又到一家非常古老的传统酒店去吃晚餐。晚餐几乎是素食,但感觉非常健康。然后,大家一个接一个地发言,谈论他们与新郎新娘的关系,说一些非常有趣的祝福的话。真的那些话都是非常实在的话,没有套话。他姐姐一家甚至根据古纳的一言一行和日常习惯编排一个话剧来介绍他。例如,他喜欢科研,他喜欢环境等等,惟妙惟肖。

 

新郎新娘讲述他们的恋爱经过。从相互之间的言辞和演唱,显然,互相是被电住了。安娜说,她见到古纳之前,体重75公斤。但是,和古纳谈恋爱之后,体重降到了67,68公斤。而古纳也明显从原来比较丰满的肚子变得仿佛年轻了十岁。可见爱情的力量真大啊!恋爱也是减肥的最佳办法。经常和情人去散步,是减肥的最好办法。

 

昨天,我又提起减肥的问题,安娜说,这是爱情的力量吧。说完,微笑地看着正在洗碗的古纳。

 

我认识古纳是在10年前。那时,他和我们一起都在佛兰西斯坎徒步组织准备徒步,他当时是协会的会长,有条有理,一丝不苟,既有宏观大略,也有细枝末节。因此,曾经患过劳症。但是从谈话中,我知道,他是环保主义者,是节能专家,他所在的公司是德国的Bosch品牌的热泵生产商。他负责研发工作。所以,如何能够利用天然能源,他是费尽心思。他说,他在盖节能房。

 

那时,我也刚刚从可持续发展领导力硕士毕业,对这个问题无比感兴趣,所以就说,我真想看看,他是怎么建节能房的。

 

于是,第二年,在我怀孕的情况下,我们也还是到南方进行了一圈旅行,一路都是住在朋友家里,呆一天,第二天启程继续前行,就好像当朋友家是旅馆。顺便也访问朋友。我说,这样不是利用朋友家当旅馆吗?我先生说,我们花了时间。听起来,感觉是我去看你是看上你了!

 

因为古纳一直搞节能,所以,他也充满了幻想。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中了这里的一片森林,一下子就买了将近一公顷。然后,买了不少木头。昨天我问他买了多少,他说大约有1.5公里长的20厘米X20厘米见方的松木。就是说1500米长。如果我没算错的话就是60立方米的好松木。他找好的工匠,没有用一根钉子,全部是用古代的方法,靠砍木头,让木桩子互相自然咬合,所有的墙角都是这样自然咬合的。房顶全部是小窄木板,主要的承重墙就是20X20的原装松木,天然的榍子,节子都是象天然雕铸的装饰。

 

古纳在13年前就有了这个想法。他要盖一座独特的生态房子,在这里建立一个生态村。这个房子全部是木结构,而且是大房套小房。是两层。但是,楼上的房子就仿佛上海人80年代在自己的房子里搭一个二层床一样的感觉,但是,这座房子的高度是两层的高度,但他没有完全封闭二层,而是完全开放的。这样就感觉房子不是那么小。是有很大立体空间的。 整个房子就象一个五边形的房子,外边是四边形。

 

古纳一个人,通过购买一部分服务,大部分自己盖起来的房子,仿佛有一个非常好的第二职业。他也是瑞典语,英语和德语都会说。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还是环保,他都能围绕环保和可持续的理念来生活,来工作。他自己利用地热能,同时,他还进行雨水收集,用雨水来洗车。

 

他的先进理念,得到同事的欣赏。于是,一位同事得知他自己盖房,而且有地方,就决定从他手里买一半的地,于是,同事成了邻居,成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于是,古纳自豪地说,几年来,我这里住户增加了两倍,从原来我一户,现在有三户了。

 

上次来的时候,还记得他带我们去另一个邻居家,那座房子是把在南方的木房子完全拆分,然后,挪到这里重新盖起来,完好无损。

 

斯德哥尔摩的斯堪森的小木屋也是这样从全国各地拆了,然后搬到那里重新盖起来,成为天然实物博物馆。每个地方的建筑特色是通过那个地方的真正的房子体现的,这在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在节能的道路上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古纳的同事,其实是盖的被动房子。被动房子就是不用耗能。主要是靠非常厚的屋顶来完美密封房子,然后,利用换热器设备,通过空气交换,在冬天实现节能的目的,即不用外部能源。

 

他们的屋顶有70厘米厚,可以实现冬暖夏凉的目的。门窗密封好。然后利用人体,考面包做饭的能量来维持房间的温度。女主人玛丽亚说,冬天因为温差大,效果非常好。一次性投资,但是,经过几年,成本就收回来了。现在,他们也用太阳能版来烧热水。因为有了地方,他们又盖了一个小偏房。今年一月我们出席婚礼时,就是住在他们的小偏房里,也非常舒服干净。他们也盖了车库。居然栽种了竹子。那两簇竹子在风雪中依然郁郁葱葱。

 

男主人英格玛是中学计算机老师,业余时间却是一个如此好的建筑者。夫人玛丽亚就在政府的能源局工作。

 

 

One thought on “特稿:一个瑞典中产的生态村梦”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