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tic Council meeting of environment ministers ends with talks about future cooperation

By Xuefei Chen Axelsson
STOCKHOLM, Oct. 13(Greenpost)– The Arctic Environment Ministers’ meeting held in Rovaniemi 11-12 October ended with discussions about cooperation i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protecting biodiversity and preventing pollution in the Arctic region.
The two-day meeting brought together ministers and high-level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eight Arctic Council States and from six Permanent Participants representing the indigenous peoples of the Arctic. The Observer countries and organisations of the Arctic Council had also been invited.

Many participants noted with grave concern the rapid ongoing changes in the Arctic confirmed by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Special Report on Global Warming. The IPCC acknowledges that the Arctic is warming two to three times faster than the global average. Many countries presented their national actions, including plans to speed up the reductions of the greenhouse gas and black carbon emissions as well as reducing emissions through innovation. Observer states were invited to strengthen their actions to reduce black carbon emissions. The need to increase cooperation on adaptatio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resilience in changing climate was discussed.

Participants welcomed the Agreement to prevent unregulated commercial fishing on the High Seas of the Central Arctic Ocean signed on 3 October in Greenlan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ecosystem resilience in changing conditions, measures and mainstreaming are needed to promote ecosystem-based approaches to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biodiversity; cooperation to develop a network of marine protected areas (MPAs) in collaboration with indigenous peoples and reduce marine plastic litter was highlighted by many. It was noted that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s needed to address long-range pollution that ends up in the Arctic region, including new emerging contaminants. The need to strengthen and sustain Arctic monitoring and observations, and use the best available scientific and Indigenous knowledge was discussed.

“On behalf of Finland’s Chairmanship, I wish to thank the Member States, Permanent Participants and Working Groups of the Arctic Council for their valuable inputs in preparing for this meeting and what we have now achieved”, said the Minister of the Environment, Energy and Housing, Mr. Kimmo Tiilikainen. Finland also announced its support for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collaboration on reducing black carbon emissions.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ummary of the meeting by the Finnish Chairmanship will continue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Arctic States and Permanent Participants.

This was the first meeting of the Arctic Council Environment Ministers in five years. The outcome of the meeting will be shared with the Arctic Council Ministerial meeting to be held in May 2019 and contribute to future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of the Arctic Council.

source: Finlands environment ministry government.fi.

论爱情

北欧绿色邮报网情感专家  陈雪霏

什么是爱情?废话,谁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不一定。真正的爱情是需要时间的。有一位韩国女孩说过,爱情,就是那种象熬中药一样熬出来的。是的。有时候,两个人相见可能感觉很好,但不一定马上就好的不得了。有可能很好,但因为什么原因就是到不了一起。于是,人们就需要耐心等待。

有了时间考验的爱情才可以长久。有的人会说,不在乎长久,只想一时拥有。但我想人的感情是有限量的。给了这个人,就不能给那个人。有时,感情如果不小心浪费掉了,以后恐怕就很难再产生感情了。

真的。感情是通过时间来磨练的。当然,过去讲的真金不怕火炼,你使劲考验一个人,也是不对的。人都是脆弱的,不可能那么容易被历练。人也是不太容易能抵制住诱惑的,因此,最好不要创造这样的机会。一定要顺其自然。

感情是不应该浪费的。因为感情也是有量的,就象电灯里的电一样,浪费了,就没有了。因此,如果有了感情,就应该珍惜。

人世间确实有很多隔骇,例如,意识形态,例如政治制度,例如宗教信仰,这一切都影响我们的爱情观。因此,西方讲究自由。但是,如果自由过度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如何能够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恋爱是一门学问,也只有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爱情。否则,感情也不会产生。人只有在安全的基础上,温饱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真正的爱情。否则,难免都是互相利用。当然也可以是互相理解。

Video: Birgit Nilsson Prize winner Nina Stemme: I was a coward when I was 10 or 11

By Xuefei Chen Axelsson

STOCKHOLM, Oct. 12(Greenpost) — Nina Stemme, Birgit Nilsson Prize winner held a press conference today and said she was a coward when she was 10 or 11 years old because she wanted to be a musician then, but she dared not because she was afraid of failure.

Stemme is not only a great singer, she is almost a philosopher because her motto is Hurry slowly.

She is also a kind of linguist and speaks perfect English with perfect voice.

She told us about her childhood and about her experience in voice training. She said after all, it was she who should be on the stage in the end, so she must train herself hard and well.

今日头条:霓娜.斯泰莫荣膺2018比基特.尼尔松奖-西洋歌剧最高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霓娜.斯泰莫11日晚在瑞典皇家歌剧院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2018 比基特.尼尔松奖,西洋歌剧最高奖,堪称古典音乐方面的诺贝尔奖。奖金一百万美元,相当于900万克朗,近700万人民币元。

The Birgit Nilsson Prize

该奖是由瑞典著名已故女高音歌唱家比基特.尼尔松创立的基金会设立的。比基塔.尼尔松于1918年出生于瑞典南部的斯哥纳地区。从小就有音乐天赋。同时,酷爱古典音乐。歌唱魏格纳歌剧,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等上百首歌剧。2005年87岁去世前决定以自己的名字创立基金会,同时,留下遗嘱,第一个获得比基塔.尼尔松奖的人是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哥。该奖在2009年实现首发式,确实奖给了多明哥。多明哥曾经和尼尔松同台演唱。

The Birgit Nilsson Prize

霓娜.斯泰莫是首位获得该奖的瑞典歌唱家。这是第四次颁奖。斯泰纳获奖的理由是她很好地诠释了作曲家的意图,同时极大地传承并传播了古典音乐。她在传播古典歌剧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符合基金会的标准。

The Birgit Nilsson Prize

斯泰莫曾经在纽约,法国,意大利,维也纳和伦敦和斯德哥尔摩等著名皇家歌剧院演出过,成为国际上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瑞典国王和王后曾经三次观看她的演出。

颁奖前,瑞典皇家交响乐团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BrynTerfel演唱了魏格纳歌剧。 女高音歌唱家克里斯蒂娜.尼尔松也进行了演唱。

The Birgit Nilsson Prize

颁奖仪式上,多明哥还特意发来视频祝贺。

11日晚,1000多各界名流穿着晚礼服走上红地毯出席了颁奖仪式。

霓娜.斯泰莫12日举办了记者招待会上。在招待会上,北欧绿色邮报网记者首先提问,让她讲讲自己的童年。

斯泰莫说,她的父母都是大学毕业。但是,她是家中第一位艺术家音乐家。她小时候和其他孩子一样,在上学的同时,也加入了一个合唱团,她尝试了各种乐器,小提琴,钢琴等都学过。她各科学习成绩都不错,因为她学习很刻苦。她说她刻苦的原因是她懂得只要她努力学习,她就可以实现她自己的愿望。但是,她也承认,她小时候其实也是个胆小鬼。因为本来在10,11岁的时候,她就很喜欢歌剧了,想直接学习音乐,但是,她不敢,因为她害怕失败。所以,她学习音乐的同时,她也上了大学,而且学的是商业经济。但是,最终她还是选择音乐作为她的专业了。

斯泰莫坦言,她其实只参加过两次比赛,她参加比赛的原因就是想知道自己到底是在什么水平上,但结果,她都表现非常好。她说,其实,每次比赛,她也都是战战兢兢,都是充分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她说,她小的时候就很努力,以后也是一直都非常努力。她也很专注。比如说,她在伦敦演出的时候,间歇时间,她确实让自己休息,做做瑜伽,放松,然后,再上舞台。

当她出名以后,邀请她演出的人越来越多。但她坚持一个原则。

她著名的名言是要尽快让自己慢下来(Hurry slowly)。她说,她知道人们都会记住她,但是,有时她发现人们给她的任务太急促,项目太庞大。因此,她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哲学。该说不的时候,必须说不。

12日,人们参观了比基特.尼尔松博物馆,了解了有关尼尔松的故事。据介绍,尼尔松是个热情奔放的艺术家,对业务精益求精,最开始来斯德哥尔摩歌剧院演出时与伴奏员不和,几乎想跳河自杀。但是,后来,她克服一切困难,成为脍炙人口的著名艺术家。她第一次在皇家歌剧院演出是在1946年10月9日。

博物馆展出了她的服装,雕像和她的演出历史。

瑞典皇家歌剧院是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在1773年创立的,一开始有948个座位。到1898年建成现在这样的歌剧院有1200个座位。

The Birgit Nilsson Prize

比基特.尼尔松基金会会长鲁波特.莱师教授主持新闻发布会,并在11晚的颁奖仪式上发表开幕词和闭幕词。

图文陈雪霏(颁奖仪式图片为新闻图片由基金会提供)

Nina Stemme receives her Birgit Nilsson Prize from the King

By Xuefei Chen Axelsson

STOCKHOLM, Oct. 12(Greenpost)– Swedish born top Soprano Nina Stemme received her Birgit Nilsson Prize from the hands of the Swedish King Carl XVI Gustaf in the Royal Opera House in Stockholm last night.

The Birgit Nilsson Prize press photo.

Queen Silvia and about 1000 guests including journalists attended the awarding ceremony.  With the red carpet, many prominent figures wear beautiful dress attending the ceremony.

Queen Silvia, King Carl, Stemme and Reisch. press photo. 

After the moving performance of Bryn Terfel of Wagner The Flying Dutchman and Birgitta Svenden’s Laudatio,  Mary BEth Peil announced the prize presentation.

Internationally famous Stemme is in great demand worldwide. She is a frequent guest at the Metropolitan Opera in New York, La Scala in Milan, Wiener Staatsoper, Opera Bastille in Paris and the Royal Opera Houses in London and Stockholm, to name just a few. As a dramatic soprano, Nina Stemme has continued the great tradition of Kirsten Flagstad and Birgit Nilsson.

She has been celebrated for her roles as Wagner’s Isolde, Brünnhilde and Kundry; Strauss’ Salome and Elektra; as well as Puccini’s Turandot and Fanciulla.

Having received many international awards over the years, Nina Stemme was recognized as the 2018 Birgit Nilsson Prize recipient for her interpretations of the dramatic soprano repertoire with her respect for the composer’s intentions, her tireless dedication to the dramatic soprano repertoire, and for being a great Wagnerian soprano of today.

The Birgit Nilsson Prize press photo. 

Then Stemme received the prize from his Majesty King Carl XVI Gustaf.

press photo.  Domingo.

Placido Domingo, Birgit Nilsson Prize Recipient 2009 sent a video congratulation.

On Friday,  Stemme met journalists at a press conference in the Royal Opera House in Stockholm again.

Nina Stemme at press conference. Photo by Xuefei Chen Axelsson. 

Answering a question by Greenpost.se,  Stemme tells us about her childhood.

“I grew up in Stockholm, my parents got to study at university. As a child, I went to a choir in addition to school. I was good at school because I worked hard. I worked hard because I knew that if I worked hard, I can go where I like to go. But I was a coward, I wanted to learn opera when I was 10 or 11 years old, but I dare not because I was afraid of failure.” said Stemme.

She said she tried a little bit of everything, such as playing violin and piano, going to concerts and operas.  But she was kind of well grounded in many ways, she even went to university to study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ut later still music and opera took over.

She has performed in almost all the famous opera houses in the world and become a well-known singer.

But she insists on her philosophy of hurry slowly meaning that she would say no if she thinks the project is too soon or too big. She did what she promised but she would not promise if she couldn’t manage.

In giving advice to young people, she said it is all about music, but not just competition.  It is just a test to see where you are.

 Birgit’s costumes.  Photo by Xuefei Chen Axelsson.

Earlier the press was also taken to have a round of Birgit Nilsson’s museum.

It showed a lot of costumes Birgit Nilsson used to wear and how she started her career.  Born in 1918, Birgit Nilsson came from Skane and she was able to sing very early.

With a strong mind, she said she was almost wanting to commit suicide when she first came to Stockholm and performed in the Opera House.

But later, she had carried out over 40 years of soprano career. Her husband was a business man and opened many restaurants.  Before she came to the end of her career, she decided to establish the Birgit Nilsson Foundation to award those who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classical music.  She also left a will to give the first Birgit Nilsson prize to Placido Domingo who used to sing together with her.  This will was carried out in 2009 when the first prize was issued.

Professor Reisch.  Photo by Xuefei Chen Axelsson.

Press photo.

Professor Rutbert Reisch, President of Birgit Nilsson Foundation hosted the press conference and he also spoke at the awarding ceremony.

Seminarium om Kinas medier Hölls i Stockholm

Av Jan Peter Axelsson

STOCKHOLM, Oct. 3(Greenpost) — En Seminarium om Kinas medier : propaganda, kontrol och konkurrens hölls av SNS den 3 oktober i Stockholm.

Ett 50-tal personer med stort intresse för Kina samlade vid lunchtid i SNS, Studie­förbundet Näringsliv och Samhälle, lokaler i centrala Stockholm.

Professor David Strömberg och journalist och författare Ola Wong var inbjudna att tala över temat: Kinas medier: propa­ganda, kontroll och konkurrens. Davids bidrag finns också som SNS analys rapport nr: 51, se https://www.sns.se/.

Några av de frågeställningar David Strömberg tog upp:

  1. Hur har tidningar och sociala media utvecklats i Kina de senaste decennierna?
  2. Vilken grad av regimtrogenhet ser vi i kinesiska tidningar och varför ser vi avvikelser?
  3. Vilken roll har sociala medier i Kina och vilken betydelse har regimens censur?

Den metod David och hans forskargrupp använder är en automatiserad teknik att med hjälp av datorer gå igenom stora textmängder och mäta frekvens av väl valda nyckelord och ur detta bygga upp en förståelse. Textmaterialet har hämtats från:

  • Tidningsartiklar 1999-2010 från 117 tidningar lagrade digitalt WiseNews
  • Samtliga blogginlägg 2009-2013 på Weibu ca 13,2 miljarder.

Vad är då resultaten av de här studierna? 

Först och främst hade vi under åren 1990-2010 en stark utveckling av kinesiska media och antalet dagliga tidningar ökade från ca 200 till 1000 i hela landet.  Detta ska jämföras med att i västvärlden haft en nedgång i antalet tidningar.

Under den studerade perioden kunde man se en ökad nivå av kritiskt granskande journalistik. Ett skäl till detta är att kineser i allmänhet, precis som vi i väst, är intresserad av att läsa granskande artiklar. Ur den analys av tidningsartiklar som gjorts kunde man ganska klart se ett samband mellan kritiskt granskande innehåll och bättre ekonomi för aktuell tidning. Alla tidningar är knutna på något sätt till kommunistpartiet och värnar förstås om parti-lojalitet men man har också ett behov av att tidningarna ska läsas av många och att tid­nings­­utgivning ska generera vinst. Dessa delvis motstridiga mål och hur de hanteras är något som intres­serade Davids forskargrupp speciellt. Mer finns att läsa i SNS rapporten tidigare nämnd.

Vidare skapades det sociala mediat Weibu 2009 som har likheter med Twitter och fick på några få år ett par hundra miljoner kineser att skriva bloggar. De första åren var det möjligt att ha blogg-konton helt anonymt vilket bidrog till populariteten. För några år sedan började myndigheterna inskränka möjligheterna att vara anonym på internet, men detta är inte infört i speciellt stor omfattning, så uppfattar David det.

Faktum är att sociala media har haft (och verkar fortfarande ha) en viktig funktion för att kanalisera viktig konstruktiv kritik för samhällsfunktioner trots utbredd censur.  Ett skäl är att censuren sker på nationell nivå. På nationell politisk nivå är där ett intresse att få information om brister på regional och lokal nivå. Därför uppfattar man att sociala media kan fortsätta.

Tidningarna ägs och kontrolleras på regional och lokal nivå och där finns betydligt mindre intresse att sprida kritiska nyheter och därför är censuren här mycket starkare.

Ola Wong som bott och verkat i Kina under många år, men nu stationerad i Sverige, uppfattar att Davids beskrivning säkert väl speglar den tid som varit. Han har sett framväxten av allt bättre journalistik och många nya viktiga tidningar. Men där fanns också brister och flertal journalister avslöjades som korrupta och allmänhetens förtroende sjönk för tidningar under en period innan Xi Jiping kom till makten, enligt Ola.

På senare år har kinesiska medias möjligheter till kritisk journalistik begränsats väsentligt, enligt Ola Wong.  Detta uppfattar han gäller både inhemska journalister och utrikes­korres­pondenter. Ett mått på detta är ett index som Freedom House ställer samman för varje år över världens länder, se SNS rapport 51 tidigare nämnd. Pressfriheten i Kina bedöms nu vara tillbaka på samma nivåer som gällde 1990.

Seminariet avslutades med en längre frågestund och här ett axplock:

Det är inte planerat någon uppföljande studie av förändringarna i Kinas mediaklimat de senaste åren av David och hans forskargrupp.

Däremot jobbar de med att studera hur kritik av läkemedel i Kina kanaliseras i sociala medier och vilken betydelse det har för att förbättra situationen.  Kina brottas med problem med undermåliga läkemedel och här är ett stort intresse både för den enskilde personen och för myndigheter på olika nivåer att komma till rätta med detta.

Flera frågor kretsade kring Kinas omfattande projekt kring ”medborgarbetyg”. Detta kan liknas vid vårt system kring kreditvärdighet som våra banker använder, men är betydligt mer omfattande. Detta system är fortfarande i sin linda men tester görs redan idag i större skala i vissa regioner.

Hur ställer sig då kineser till att bli ”övervakade” på det här sättet? En norsk studie visar att på en arbetsplats är kineser minst lika avogt inställda till övervakning, om inte mer, än vi i väst. Samtidigt är det så att den allmänna uppfattningen är att det är lätt att bli lurad i olika sam­man­hang, inte minst i affärer. Det publika medborgarbetyget ger då möjlighet till större transparens och ökat förtroende människor emellan.

Vi ser i hanteringen av privat information en stor skillnad där vi i Europa nyligen infört GDPR med stark betoning på den personliga integriteten.

En frågeställning som vi bara nuddade vid är att i väst har vi en växande medvetenhet om medias fokus på det “exceptionella” som ofta är negativa nyheter medan förståelse för de “långsamma positiva skeenden” i världen inte rapporteras på samma sätt. En namnkunnig kritiker är den framlidne professorn Hans Rossling med sin bok Factfullness, se https://www.gapminder.org

Slutsatsningen är att det finns stor skillnader mellan kinesiska och sveriges medier, men i kina ny media spelade mycket större roll i samhälle och ibland det hjälper ordinarie människör så att deras röstar kan höras.

今日头条:韩晓东参赞应邀与瑞典专业外国记者协会记者一起考察斯德哥尔摩皇家海港新城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经商处韩晓东参赞10日应瑞典专业外国记者协会和中欧文化协会及北欧绿色邮报网的邀请,率领经商处部分馆员和科技处胡志宇同志一起参观考察了瑞典著名的智慧城市-斯德哥尔摩皇家海港新城。

瑞典专业外国记者协会和中欧文化协会会长,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瑞典专业外国记者协会副会长墨西哥资深政治记者侯海. 纳瓦鲁和中欧文化协会会员一同出席了考察活动。

斯德哥尔摩皇家海港新城顾问布.哈尔奎斯特热情地接待了考察团一行。

哈尔奎斯特介绍说,斯德哥尔摩皇家海港新城从2004年开始规划,2008年开始兴建,直到两年前,人们才陆续开始入住。对于这个有4平方公里的区域,斯德哥尔摩计划在2030年全部完工。

为什么要需要这么长时间呢?因为斯德哥尔摩皇家海港新城可以说是瑞典最新最节能环保,最可持续的一座生态智慧城市。这座城市是在著名的哈马碧智慧生态城的基础上更加优化,更加切实可行,且要求更高的一座城市。

这里的环境影响真正降低到了50%以上。这里使用太阳能,对建筑材料有严格要求,对开发商有严格要求,市政府对整个建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里注重环保,注重交通,没有大的购物中心,但是,几乎每个小区都有幼儿园,都有小商店,这是一个人们不太需要汽车的城市。

其背后是瑞典皇家狩猎公园,绿地覆盖全部达到60%以上,雨水收集系统,管控雪系统,节能节水系统,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一应俱全,连小区的花土也有很高的有机要求。有的地方是生物质的,有的地方是人工碳的,就是减少硬土路面,目的是要能够储蓄和吸收更多的雨水。这里有很多橡树。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里100多年前建造的天然气储藏室将被改造成文化中心。所有过去的红砖房子都完整保留。

哈尔奎斯特强调,这里能够再利用的都得到再利用,例如,人们坐的椅子,要想改变可以,只要把它重新漆上绿色,而不是消灭一切旧的东西,重新建。而是能改造的就改造。

人们在这里注意到,即使是新建的楼房,也都是与自然和谐一体,并不是让人感觉非常的闪亮,而是和谐地与自然浑然一体。

这个小区污水全部得到收集处理,垃圾全部得到分类收集处理。有机垃圾单独收集,用于生产生物燃气,可燃垃圾,在地下用抽吸系统直接抽到两公里以外的垃圾站。

小区有各种植物,生物多样性非常好。这里有共享汽车,人们可以拼车,同时,文化艺术也巧妙地安置其中。

哈尔奎斯特说,这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儿童人口占三分之一。以后的比例会更高,因为购买或租用这里房屋的人大多是年轻的夫妇。

考察团成员一边听解说,一边问问题,大家互动讨论。

韩晓东参赞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中国也正在建设生态城,这里很有借鉴意义。

墨西哥记者纳瓦鲁说,这里给人的印象非常好。那就是这个新小区是为年轻人建的,能够满足年轻人的需要。第二,这里生活和工作相结合,人们可以在这里生活,也可以在这里工作,还可以在这里娱乐,各种公园,绿草,都是可持续的,也可以让这个小区很和谐,很紧密。第三,这个小区的能源利用效率非常高,人们可以在这里生产能源,利用清洁能源,这里的建筑模式也是可以供其他地方学习和拷贝,这是一种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建筑。

图文 陈雪霏

今日头条:桂从友大使出席乌普萨拉——中国初创企业论坛并致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10日出席乌普萨拉–中国初创企业论坛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他亲切地说,“我多次来乌普萨拉,这里环境清洁优美,社会经济高度发达,创新科技世界领先,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合作,乌普萨拉民众对中国有着友好的感情,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乌普萨拉与中国合作是瑞典与中国合作的一个缩影”。

他说,中瑞友好合作关系源远流长。瑞典是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也是最早同中国开展贸易合作的西方国家。40年前,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瑞典又在西方国家中率先与中国签署经贸、科技合作协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始终对瑞典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情,愿意看到中瑞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各领域发展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所有去过中国的瑞典朋友对此都有深刻的感受,都愿进一步推动中瑞各领域友好交流与合作。但也有一些瑞典人士没有去过中国,对中国的看法远远落后于现实。中国已远不是69年前的中国,即解放前的中国。中国也远不是40年前的中国,即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我们真诚欢迎那些没有去过中国的瑞方人士到中国去,亲眼看看现实中的中国,亲身体验中国的巨大发展变化,希望他们对中国的看法跟上中国发展巨变的步伐。这里的几位瑞方年轻人发起的面向瑞典高校青年学生的“探索中国”计划,有助于帮助瑞典年青一代了解现实的中国,很有意义。

桂大使说,去年10月成功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规划了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到2020年实现剩下300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本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标志着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这其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让近14亿中国人过上美好生活。为此,中国共产党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国上下掀起创新热潮。现在,中国政府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和科技论文量,都居世界领先地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兴未艾”。桂大使说。

桂大使真诚地说,69年前新中国的建立揭开了中瑞关系发展的新篇章。40年前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中瑞两国关系和我们两国共同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如今中国践行新发展理念,为中瑞深化友好合作、为我们两国进一步发展繁荣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今天瑞方朋友举办的乌普萨拉——中国初创企业论坛恰逢其时、富有远见,相信定将为中瑞创新合作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衷心感谢瑞方朋友们所做的努力,预祝乌普萨拉——中国初创企业论坛圆满成功。

乌普萨拉市汉纳副市长、哈桑副市长、企业局局长林德女士、乌普萨拉出口促进中心主任安德松先生等出席了论坛。

图文来源:中国驻瑞典大使馆

今日头条:北欧集团曹侃董事长荣膺《2018欧洲华人十大科技领军人才》殊荣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挪威)北欧集团曹侃董事长于2018年9月25-28日在芬兰举办的 《绿色·智慧·健康” – 第十届欧洲论坛》上荣膺《2018欧洲华人十大科技领军人才》殊荣。

自1993年以来,曹侃先生带领北欧集团在房地产开发、生态创新智慧城市建设、产业金融科技教学融合、引领挪威主流社会发展及中国-北欧交流合作等领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被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Federation of Chinese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in Europe,FCPAE)评为2018欧洲华人十大科技领军人才。

评审委员会是由联合会的行业领军人士组成,包括千人计划人士、教授、企业高管等。评审以公正、严谨、求实的原则,独立盲审的方式给每个候选人评分。

9月26日上午在赫尔辛基市政厅,由芬兰市政府经济发展局的Henri KÄHÖNEN先生及郑琼芳女士主持的《欧洲论坛》大会隆重开幕。

《欧洲论坛》即FCPAE于2009年在法国巴黎创立,受到欧洲、中国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及欧盟和联合国相关机构的高度关注和直接参与。联合会拥有60个旅欧华人专业人士协会, 2万名华人专业人士,是一个有品牌、执行力和凝聚力的专业协会组织,积累及发展了一大批跨专业跨国界的复合型杰出人才。

大会上,本届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轮值主席、芬兰华人科技协会主席徐军华博士、中国驻芬兰大使陈立先生和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束为先生等到会致词并祝贺,赫尔辛基市副市长Pia PAKARINEN女士发表 “绿色智慧城市化的未来在中国,只有与中国合作才有未来” 的演讲,论坛特邀嘉宾、芬兰副国务卿Petri PELTONEN先生清晰阐明了中芬合作与发展的广阔前景。

束为先生和芬兰国会议员等为2018欧洲华人十大科技领军人才颁奖,300位来自于中国和欧洲的官员、学者、企业家出席了开幕式。

同时被评为《2018欧洲华人十大科技领军人才》的北欧华人还有从事生物技术、肿瘤研究的欧洲科学院、欧洲科学和艺术学院两院院士、瑞典华人著名科学家曹义海教授; 从事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的芬兰华人著名科学家赵国英教授(女)。

今日头条:桂从友大使出席中瑞技术交流对接会并致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9日出席在哈马碧智慧生态城举行的中瑞技术交流对接会并致辞。

桂大使说,中瑞友好关系源远流长。近年来,两国科技创新合作稳步发展。2017年,中瑞科技合作联委会第四次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两国政府科技部门就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达成了共识,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为提升中瑞科技创新合作水平提供了新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愿在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瑞方发展各领域的友好交流,拓展各领域互利共赢的合作。

中国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去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

中国在2016年制定并发布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确定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指导思想、总体原则和工作路径,以及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具体落实方案。2017年8月,中国又发布了《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展报告》,这是全球首个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报告,总结了中国在国家层面的做法和经验,以及在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领域平衡推进的落实工作,展示了重要早期收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此专门发出贺信并指出,中国将坚持不懈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国家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瑞典是科技创新强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世界领先。瑞典长期大力倡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清洁能源、环境保护和智慧城市等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中国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技术和经验有巨大的需求,中瑞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潜力巨大。

哈马碧智慧城市是瑞典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在清洁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充分利用了大量先进技术,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201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瑞典时,曾专门到此考察,并见证了江苏省无锡市与哈马碧生态城签署合作协议。2017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瑞典首相勒文时,再次指出中瑞要加强在清洁能源、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合作。今天在哈马碧智慧城市举办这次中瑞技术交流对接会,是推动双方加强清洁能源、智慧城市合作的一次难得机遇,也是落实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的一个重要步骤。

常熟市位于中国江苏省,是中国著名的江南水乡,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中国国家生态市之一。常熟的经济、科技、文化、商贸水平在中国中小城市中位居前列,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以及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对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技术和产品有巨大的需求。希望今天到会的瑞典清洁能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技公司与常熟市代表团深入沟通交流,积极洽谈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为推动中瑞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合作作出贡献。

出席对接会的有哈马碧智慧城市2.0发展协会主席加福尔斯泰特女士,哈马碧智慧城市管委会主席拉尔松先生,瑞典环境与能源部高级顾问克拉克先生,皇家理工大学怀斯教授,和常熟市徐海东副市长等。

来源:中国驻瑞典大使馆

今日头条:北极监督评估署发布北冰洋海水酸化的社会经济影响报告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北极监督评估署9日发布信息称北冰洋海水继续酸化将会对当地乃至全球未来几十年的生态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这是在2018年北极生物多样性大会上发布的酸化评估报告。报告指出,由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造成了化学,生物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不断提升的酸化条件可能通过各种方式来影响海洋生物。 有些生物可能在低的PH值情况下变形增长。也可能是食物链结构或者是肉食动物的关系等会发生变化。

The continuing acidification of the Arctic Ocean is projected to have significant ec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over coming decades, with consequences both for local communities and globally. This is the overarching finding of the 2018 Arctic Ocean Acidification Assessment, presented today at the 2018 Arctic Biodiversity Congress. The assessment, conducted by the Arctic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Programme (AMAP) of the Arctic Council, updates a 2013 assessment, and presents the chemical, bi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of ocean acidification, which is driven primarily by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Increasingly acidic ocean conditions can affect marine organisms in a variety of ways. Some may experience altered growth, development or behavior if exposed to low pH at certain life stages. Others may experience indirect effects, such as changes in their food web structures or predator–prey relationships. Falling ocean pH levels – which are changing most quickly in the Arctic – are acting in tandem with other environmental stressors, such as rising air and sea temperatures, to driv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marine ecosystems, with impacts on the communities that depend upon them. While some organisms will benefit and others will suffer negative effects, we can expect a complex array of impacts on marine ecosystem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ocio‐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se impacts, AMAP commissioned a series of regionally focused case studies to examine how shifts in ocean chemistry may affect valuable ocean resources and northern economies. The assessment presented the findings from five case studies:  Norwegian kelp and sea urchins: This study modeled how ocean acidification and warming might impact yields of sea urchins, of which there are large and currently unexploited stocks off the coast of northern Norway. The model simulations found that harvest yields declined sevenfold over the next 30 years, with warmer sea temperatures as the main driver, but with effects exacerbated by acidification.  Barents Sea cod: The case study developed a model to examine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fishing, warming, and acidification on cod, which has been a commercially important fishery for centuries. It found that ocean acidification greatly increases the risk of the collapse of the fishery compared with the risk it faces from ocean warming alone.  Greenland shrimp fishery: Shrimp accounts for between one third and a half of the value of Greenland’s fisheries. This study involved building a bio‐economic model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the fishery might respond to acidification and other environmental stressors, and the socio‐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those changes. It showed that uncertainty at all stages of analysis, from the rate of acidification, to its biological,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impacts, meant such modeling is of limited value. Nonetheless, it illustrates that actions can be taken to better manage stocks and build community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uncertainty.  Alaska’s fishery sector: Researchers developed an index to measure risk faced by different regions within Alaska from ocean acidification, the first time such an exercise has been conducted focused on a high‐latitude region such as the US state. It found uneven impacts, with southern Alaska facing the greater risk, due to its dependence on susceptible species, forecast rapid changes in chemical conditions in the region, and its low levels of socio‐economic resilience.  Arctic cod in Western Canadian Arctic: While it is not commercially fished, Arctic cod (Boreogadus saida, also termed polar cod) is a key forage species for the food web that supports the region’s Indigenous communities, and there is already evidence of its distribution shifting northwards as the ocean rapidly warms. Modeling and analysis tools were combined with observations to identify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ocean acidification, finding they will likely caus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species composition in the region. Overall, the case studies show that effects of acidific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stressors, are highly uncertain. This uncertainty underscores the urgent need for increased monitoring in the region, and for research that looks at the effects on species of a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stressors acting in combination. It is not only ecosystems and societies in the Arctic that are set to be impacted by ocean acidification in the region. The assessment also reviewed evidence that low‐pH waters are being exported to shelf regions of the North Atlantic, which are biologically productive and support important commercial fisheries. ENDS

今日头条:荷兰中国总商会常务副会长暨荷兰中厨协会名誉会长董世明先生的成功经验:胆识与魄力加回报社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人物报道(驻荷兰特约记者 张卓辉 (文/图))–   在海外行业企业改革需要胆识与魄力,旅居荷兰20多年经营餐馆,贸易公司的董世明董事长对此深有体会。

董世明与夫人的合影。

“16岁那年我在沪看到18层高的上海锦江饭店就觉得好气派,” 荷兰中国总商会常务副会长年逾花甲的董世明先生不久前感慨万千地对笔者说,“61岁时候我已在国内西北,东北等地投资参与组建多幢了廿多层卅多层的高楼大厦。”改革开放40年来,他充满活力回归祖国扎根10多年收获硕果累累。然而,他对事业强烈追求情感,积极进取意志,源于当初他在荷兰睿智创业与奋斗。

打铁先得本身坚硬

董世明与记者张卓辉的合影。

较之其他早年辗转萍泊西欧的第三代华人,籍贯浙江省瑞安市的董世明要幸运得多。80年代初,正值30出头的他为承接家产移民荷兰。但当时,他没有依赖爷爷的餐馆固步自封。出国前,他在家乡从事工厂机械加工,设备管理十多年,而今海外转业,面临如何谋生的新课题。他本能地反省悟出要诀:打铁先得本身硬。掌握了新专业知识与技术,才能驾驭新企业。客观促使他弃工从厨,一头扎进适时由荷兰皇家中国饮食业公会(半官方机构,下称:中饮会)举办的中国四大名菜训练班,潜心专致攻学川、粤、浙、鲁等中国名菜系统的烹饪,餐馆酒楼管理等专业课程,考取荷兰中餐大厨CHEFKOK文凭。而且再接再厉地研读了酒水(购销配、菜等)经营必修课,以荷中文并举考取了荷兰酒水营业执照,进而具备了荷兰中餐企业家的先决条件。

难怪笔者采访中要为他拍照时,餐馆墙壁悬挂多幅东道主喜爱镶框的中国字画一幅纵书:“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唐代李白的诗《将进酒》作背景,诗中“天生我才必有用”映衬着他异域求学,拼搏勇气百倍。之后,他硬是再去打工,从基础垒起,横炼行业本领,任餐馆主厨长达6年,称职上岗独当一面。于1986年,已具备条件的他选址荷兰电讯中心城(国家电视台,广播电台及其事业机构与发射基地)HILVERSUM(希尔斐彼姆)邻市的NAARDEN(纳尔登)商业旺区开设一间中型餐馆迄今20多年,取名“蓝天酒楼”,意旨敢教行业换新天。从1987年起,他加入了荷兰中厨协会,91年任秘书长,97年任副会长,1999—2003年任会长。2005-2007年任荷兰温州同乡会会长暨荷兰温州商会会长,现继续担任荷兰中国总商会常务副会长之职!

电视播中餐业标杆

有别于其他西欧诸国同行荷兰中餐业起源和现时多以中印食谱系列并行,或烙其胎痣。(原因印度尼西亚16世纪沦为荷兰殖民地,1954年独立。早期的中国外交官员需学习荷语的,也多赴印尼就读。)包括印尼在内,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的华人从17世纪上半叶,以中餐粤菜为基调,陆续将印尼食肴占多的东南亚饮食文化传入荷兰,播向西欧。

作为行业中坚的董世明,锐意改革进取,决心打破曠世经年因循守旧的经营方式。他通过日常深入调查,寻访宾客,留心观察荷兰人的饮食习惯,在食谱中增添了川、浙、鲁等带有甜酸辣味正宗中国菜,针对客路,把原有230个菜式经精选简化成60多个。并在本省市,地区同行业范围内,率先大幅度调整营业时间,改成下午五点开门(西欧多数国家常行“朝九晚五”作息时间,一般下午五时渐黑掌灯,早上九点才彻底亮天)。对此役攻坚仗,不少同行们尚且临阵观战,担心生意由此下跌。但笔者认同他的理论依据:西欧国家民众生活节奏紧凑,荷兰人早,午多吃面包或薯条加饮料等快餐,而晚饭才进热食。故此一般的中餐馆大可不必太早开门形同门可箩雀。经多良久实践获得真知,人们也体会他的经验切实可行,这样可因时制宜地节省许多水电、燃料,服务钟点等项开销,还能让员工得以充分的时间备料,午休,研习新菜。于是周边远近的同行们都纷纷效法。许多业内人士,会员都记忆犹新:1999年,董世明会长奋笔撰写了论文《如何摆脱荷兰中餐馆所面困境问题的探讨》发表在《欧洲时报》,以为急迫解决的社会问题在荷兰侨界引起广泛讨论,并且发动了全荷兰中餐馆要求放宽劳工的一千人签名行动,和中饮会一起与荷兰劳工部进行谈判,取得很大成效,劳工部长答应帮助我们建立厨艺学校。为当时攀越低谷,复苏振兴的荷兰中业焕发勃勃生机。每当谈起此事,大家津津乐道。蓝天酒楼董事长董世明最近在畅谈荷兰中餐业改革的体会向笔者介绍,为数不少的同行通过中厨协会这个厨艺交流的平台,受益匪浅第四届全荷中餐大赛冠军的本会副会长,周小林先生就是其中一列,“他将一家倒闭的企业(餐馆),从根本上整顿,现能做到十分红火的生意了”。

要敢于改革,更要善于经营。而不久前,推广“美酒配佳肴”又一漂亮胜仗,也是董先生的杰作。据考证,目前荷兰的中国餐馆葡萄酒销售额只占营业额的8 %左右,而荷兰餐馆却占31 %;可是葡萄酒的利润比普通的餐高出三倍利润,何乐而不为?!因此,他礼聘了一位荷兰著名的法国葡萄酒代理商(经理)上门教授侍应生,还出资送他们到饮食学校酒水专业班培训获得毕业证书。诚让在中饮会担当设计,任教“酒肴搭配”新式中餐四大厨师之一的贤婿郑琦执掌酒楼业务。年仅20多岁的小郑拿手佳肴“红酒羊排”,“白葡萄酒餸红烧鱼”成为常来宾客爱点的招牌菜。这般革新使酒楼门庭若市,餐厅生意额比打包的胜出几筹!他们的餐馆,高级厨师,调酒师文凭贴堂,所有厨师都穿上印有“中厨协会”臂章的厨师服,员工守则,卫生条例铭牌挂墙醒目,提供优质服务;厨房,酒楼添置了各种先进设备,机械,替代繁杂劳动,显示高效生产率,总之会让您感到整个酒楼充满朝气,欣欣向荣,中厨协会的先进典范。荷兰饮食业消费者协会会刊《LEKKER(美食指南)》的一位记者兼编辑欣闻上述,最近微服到访试餐,如实写出了观后感。

令全荷华人振奋的是荷兰国家电视台第一台于2005年1月11日晚上8时荷兰新闻黄金时段播放了由董世明先生经营的蓝天酒楼企业改革情形,主持餐厅业务的董先生的女儿答记者问;和荷兰皇家中国饮食业公会推广既显现法国餐摆设型态,又突出中国菜烹饪特色,雅致美味,东西合璧的新颖中餐汇演实况,董先生的贤婿郑琦多次出镜前台示范,和介绍了历经沧桑30多年的蓝天酒楼,倾注了两代人的心血与汗水。凭着实实在在做人,本本份份做事,不做包罗万有,追求高精雅的初心,以真诚用心的服务,包括国王的弟弟及其亲友,荷兰首都足球队阿贾克斯(Ajax)主教练Ronald Koeman(古曼,曾任国家队教练)等皇亲贵族名流富豪便成了这里的常客,慕名前来蓝天酒楼吃饭便成了他们的炫耀。这两个重点现场采访专辑节目体现了荷华厨艺和饮食管理水平提高。进而宣示了荷华社会从根本革新传统中餐业,经济日益发达的春天到来,处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会务侨务相盈益彰

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执委,荷华联会主席毕传有先生曾高度评价说,“荷兰中餐业之所以在欧洲国家中拥有较高的水准,其中也包括中厨协会的贡献。”

“30多年来,荷兰中厨协会一直以维护和树立华人餐饮业在荷兰乃至欧洲的形象,以及推广中餐烹饪技艺为己任,有计划有组织有实效地举办多项多期的东方厨艺培训班,还在1989年至1995年间,与友邻社团,同行企业联合举办过四届全荷华人中式烹饪公开大赛和首届全欧华人中式烹饪公开大赛,1998年5月组团参与在辽宁大连举办的首届世界华人烹饪技艺表演赛,取得团体金奖,”蝉联第六、七届荷兰中厨协会会长,荷华联会副主席的董世明在年前的一份工作报告中指出,“同时中厨协会还多次组团回国进行厨艺考察,向祖国同行学习和交流技术。先后与温州的五马美食林集团,北京的全聚德集团,广州的总工会,东方宾馆,大同酒家,杭州的楼外楼大菜馆,北京、大连、温州的厨艺学校建立了良好的技术交流关系。”2001年,刚刚就职上任第六届荷兰中厨协会会长的董世明(暨荷华联会副主席)与时俱进,开创侨界行业先河,将“信息策划”放在首位。新设特聘顾问团中,除了荷兰饮食界,侨界代表外,还有信息顾问之一的中国留学生项国侨先生,他毕业后担任过荷兰国家银行转帐中心电脑软化工程师,现为荷兰国际留学服务中心总经理,被本协会任命负责建立全会网站,设计与制作本协会辖下众多餐馆的单位网页,并联网通讯,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了厨艺,企业,侨社及海内外同行业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从而提高与刷新了荷华中餐业在荷兰的社会地位与形象。

2003年连任本会第七届会长,暨任荷兰温州同乡会十年副会长,秘书长的董世明着重大力发展外向型会务,新增加礼聘国内厨艺大师,经营名家为本协会顾问。先在荷兰开餐馆尔后返回华东投资溫州饮食业且越做越大,成为温州五马美食林集团总经理朱少光是其第一位顾问,树为荷兰中餐业的青年模范。同年8月,董会长率领欧洲美食家协会代表团和荷兰中厨协会代表团回国重点考察北京和广州,成都粤川菜发祥地,受到了羊城著名的广州酒家,大可以酒家,畔溪酒家等同行业接待,广州电视台现场报道;受到了成都市侨办,德阳市政府及其二市同行业的热情接待。同年10月,接待了国务院侨办派遣三位特级厨师来荷进行15天巡回表演,得到国务院侨办的中肯评价,因而荷兰中厨协会在海内外知名度越来越高。

荷兰中厨协会首届中式烹饪公开大赛于2003年9月1日在荷兰东部冠为“碌色心脏”,荷兰皇家王府邸所在地的Apeldoorn(啊泊尔多伦)市的HANOS公司隆重举行,宗旨弘扬中国饮食文化,促进荷兰消费市场。

大赛委员会由中厨协会会长董世明先生任会场总监,并邀请了浙江省烹饪协会代表团参赛,与荷华厨师同台比武献艺,进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HANOS公司总经理建议下次大赛在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选择一个更大的地方”,董会长在来年工作会议向全会公布,“荷中双方各派5 至 6名厨师,比赛只定原材料,让厨师自由发挥,中西式烹饪同台竞技表演,我们原则上同意。”同年11月12日,董会长与本会顾问项国侨为代表,前往荷京阿姆斯特丹,由荷华联会主席,中厨协会名誉顾问毕传有先生经营的荷兰最大间舫型中餐馆“海上皇宫”,出席荷兰侨界联合举办欢迎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代表团大会。董会长向以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侨委会副主任委员卢瑞华为团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侨委会副主任委员王建双为副团长一行八人的全国人大代表团汇报和介绍了近年来荷兰中餐业发展近况,并呈送了刊登本会举办首届中式烹饪公开大赛详情特写通讯的彩色版《浙江省烹饪协会会刊》(季刊)。

教育改变民族命运   

“对于金钱不是我唯一的,”而今已在国内投资项目涉及汽车制造,房地产开发高科技等行业,领域的荷兰侨界著名企业家董世明诚恳地说,“我毕生追求的是良知与社会价值。”的确,他言副其实,一生中总是在努力拼搏,有开拓,创新的理念,乐为助人的作风,热心公益事业,以诚相待交友,诚信务实的经商宗旨。他拨出了相当多的资金奉献于公益事业上。对荷兰,给于当地红十字会每年一定额度捐款,1999年荷兰发生大水灾便捐了逾千荷盾。对祖国,出现每次灾情,均捐数百,数千荷盾以上,而为家乡敬老院、老人亭,等等更是数千,数万人民币捐赠,尤其是给家乡筑路,一次就捐了30万人民币。在教育方面,他倾注了深厚情感,每年为荷兰瑞安教育基金会固定赠款500荷盾,为祖国”希望工程”供养十个贫困儿童上学。

诚然,一向热忱关心荷华侨社的董世明先生在荷兰首都,和十几位热心人士创办了荷京阿姆斯特丹华人国语学校(旅荷华侨总会第17所学校),他一直担任着该校的董事会主席。2004年12月12日至17日,他作为荷兰中文教育界代表之一,随荷兰代表团,前往广州参加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宣读他的论文《荷兰中文教育之我见》。2006年7月3日至6日,他任荷兰瑞安教育基金会常务理事,并随同本会代表团,出席在荷兰Haarlem(哈林)由荷兰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荷兰中文教育协会共同主办的[ 中国侨联欧洲中文教育研讨会]。“知识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而教育改变的是整个民族的命运。” 他深有体会的发言引起与会者的共鸣。于此奠定了他上述论文的基石与出发点。这兴许标志着他的事业向另一座新的高峰登攀。

投资祖国房地产业

荷兰中国总商会于2008年2月在荷兰首都注册成立的一家非赢利的经贸协会,担任荷兰中国总商会常务副会长的董世明时刻关心祖国改革开放的建设事业。他与总会领导因势利导搭建经贸合作交流平台,热心服务会员单位经济建设发展、科技发展,出谋划策。多年以来,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已实现多项商务交流考察活动,会员们的足迹踏遍上海、北京、吉林、天津等国内24个省市,考察访问,与各省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友好合作协议。

早在2007年4月13日,他协同荷兰温州商会会长陈云长对唐山欧洲商品城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并与唐山市政府领导及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获得了显著成果。促进该会员踊跃参与上述项目。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他索性将事业发展定位投资祖国房地产业扎根十多年,首先进军甘肃。“我的人生又经历一次惊心动魄的商战!”2009年12年18日他与温州籍企业家们合资成立东方大明房地产开发公司后,重拳出击以4亿一千一百万中标赢得酒泉历史上房地产规模最大投资项目时慨叹。他在股东聚会上作了总结: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必须要拿出李云龙的亮剑精神,那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确实激励着年轻股东们的勇气!2014年12月12日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中心,占地面积40多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东方广场终于开始营业。并在同年建成了30多万平方米的城市中心高档小区!

较早前,他曾担任过浙江省海外理事,担任过瑞安市海外顾问。现时他的事业先在东北地区后西部地区,再转战武汉中部地区!

2003-2007年他在东北吉林某公司任执行总裁,从事商业地产项目开发,第一个商业地产,于2007年售罄,这是在东北吉林省四平市的项目。此项目结束后2008-2017在甘肃省酒泉某公司任名誉主席。之后近三年间,他做为武汉财神广场的大业主,给武汉市市委书记陈一新的建议信,他牵头建立股份制公司,并担任董事長。为彻底解决该广场多年来动荡局势以及改变现有分散的商业模式,从而实践了他20多年前发展事业的宗旨:“应该把赚钱的目的是为社会多点贡献!” 到目前为止,他通过努力,已经团结了75% 的业主!98% 的承租经营商都把租金交到了他的公司!该广场经营运作开始良性循环。

令他欣慰的是,2018年9月20日荣获浙江省瑞安市滨江社区评为道德模范“最美家乡人”!近几年来,他的事迹和业绩先后载入由世界华文出版社编撰《世界华商》(第一卷)和大型系列画册《海外温州人》(上,下册)受到广泛颂扬。希望董先生继续回报社会,也希望更多的商人能够象董先生一样,整了钱以后,积极回报社会,支持教育,支持文化艺术,支持社会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在经济发展以后逐步得到发展,避免进一步贫富分化。

时评:马云为什么说创立阿里巴巴是一个错误?

北欧绿色邮报网时评 评论员陈雪霏

最近,有朋友圈爆料说马云最近在演讲时说创立阿里巴巴是个错误。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这都是真正的人生感悟。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是中国男人被认为都“阳痿”的时代,人们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伴随着1989年事件的爆发,中国年轻一代无意再在政治上谋求学而优则仕,而是纷纷下海。不管这海水到底有多深,因为我们年轻,所以都想试一试。于是,一波又一波的勇士们,前仆后继,前赴后继,皮包公司被打掉一波,早期房地产失败一波,人们在不断地尝试,怎样才能挣到大钱,怎样才能阳刚起来。

90年代末,民营企业数量已经占到了90%,扩大就业也达到了90%,可以说是中国经济欣欣向荣的主力军,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乡镇企业也让农民富了起来。但是,工资差距依然没有拉大,因为国有企业没有改革,相反国有企业都处在亏损状态。

2000年,中央决定国企改革。所谓国企改革,就是甩掉包袱。国企本来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有国企在,人们的幸福生活就在。国企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世界上做的最好的,麻雀虽小,五脏具全,生老病死一切都包。但是,这样的包袱大了,就没有效益了。

因此,改革是必须的。但是,改革,让很多老弱病残,或者是教育程度不高等弱势者都被解雇了。留下的是精英部分,可以盈利的部分。其他的都下岗分流。自谋职业,买断。总之,铁饭碗被砸碎了。曾经的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必须拉下面子,该去扫大街,就去扫大街,该当保姆当保姆,只要能挣到钱,就不要觉得这职业是否体面。实用主义盛行,实用主义其实也是实事求是的一部分。人们必须面对现实。

与此同时,国企的很多人也纷纷下海,要自主创业。90年代中期,经常一起和中国日报的同事出差,突然,一天一个女记者过来说,我现在加入阿里巴巴了。那时对于阿里巴巴到底是什么并不清楚,只记得那是一部电影里的一个名词。

真正的能量释放应该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放开以后。2001年,中国有三件大喜事。一件就是加入了世贸组织。一件是中国拿到了2008奥运会申办权,还有一件就是上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中国从那时起,就开始了快马加鞭的征程。

为了奥运会,北京几乎把所有的年久失修的房子,街道都重新规划,该拆的迅速拆掉,重新盖楼。于是,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这就是金钱,这就是动力。2004年,2005年的时候,买房子,就像买衬衫一样,交100元,注册,下次来交1000元,然后这房子就是你的了,赶紧签合同,办贷款,房地产商和银行的密切配合,让你一站式服务,一切都办的那么快,你还没想呢,房子已经到手了。而精明的人,不是买一套,而是一下子交几百,然后,再转手卖出去,就这样,很快,卖房小姐也可以买房了,因为房价天天看涨。

加入WTO来料加工越来越多,赶工期,你必须每天工作18小时,只休息六个小时。当时,笔者在五洲工程设计院实习,院长俞亚明就说他的工作就是每天休息6小时。

本人是学习英语专业的,因此经常看英语新闻。早在80年代中期,西方就开始讨论高楼大厦平地起,环境污染,劳动过度。美国人说他们每天工作17小时。媒体早就曝光了这些问题。

因此到21世纪,当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时候,西方开始讲究生活和工作的平衡,要有爸爸假,八小时以外就不要加班加点。周末绝不加班等等。

拼命过了以后,发现原来生活不仅仅是工作。在中国劳动的大潮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其实,2005年,这个大潮才刚刚开始。国家机关那个时候还是早八点,晚五点,中间还可以午休一下,或者打打牌。但是,到了2010年,2015年,这个大潮就象一个大轮盘,越转越快,它已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了。这种快造成的结果是无序。计划没有变化快。

民营经济的发展,更是建立在对农民工和弱势群体的“剥削”的基础上。农民工的工资低,同时也还拖欠。因此有人说,面对中国的高楼大厦,我们欠农民工一声谢谢!确实,没有他们的努力工作,不可能有这个结果。

当然,这也是资本的力量。资本让人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资本运作只想利益最大化,只想怎样赚钱,却很少顾及其他。因此,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空气污染,大家有目共睹,亲身感受,很多人称自己是空气净化器。

我最喜欢用那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前三十年,是大家集体发展,不允许有个人突出,一切都是以集体为单位。这也是造就中国人的集体意识比较强。三十年之后,突出个体。个人自由得到了空前的享受。人们想说什么说什么,想做什么做什么,以至于很多人越过了应有的法律边界,挑战道德底线。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以至于没有文化的人,没有原则的人,看样学样,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为你觉得别人打擦边球打的很好,你也想打,但是,你不知道的是,人家后边的支撑是不一样的。所以,当你也去那么做的时候,一抓一个准儿。

其实,本来黑白是不应该颠倒的。黑的就是黑的,白的就是白的。错误的就该批评,违法的就该制裁。但是,有时候,有些人知法犯法,或者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很多人就随大流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做人的原则,盲从,就可能上当受骗,就可能为一己之私而承担损失。例如,我曾经购买树林,以为是为了美好的目标绿化祖国。但是,很快就变味了。人们图快,来钱快,慢慢的就变成了非法集资。因此有时太快也不是好事。也因此,强调又好又快才是对的。否则,在错误的方向越来越快,只能是南辕北辙。

现在,中央打大老虎,有的人觉得大老虎打了重要,但是,小老虎也应该打,例如有些村霸,你不打,他直接欺负老百姓更甚。例如,有的地方借开发之名,说盖房子,钱款也都从老百姓那里收来了,但是,最终房子还没有盖,你不盖房子可以,那你把钱还回来啊?普通百姓辛辛苦苦劳动十几年,攒下10几万块钱,就这样打水飘是不公平的。有关部门应该好好商量一下如何给予补偿。世异时移,可能无法全部补回来,但至少应该补一部分。尽快解决问题。

有的人把钱卷到自己手里,肆意挥霍,这就是犯罪行为。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迅速,但是,政治层面,社会层面的改革严重不足。

社会福利保障如果不能够全覆盖,贫困就很难消灭。脱贫和社会福利保障覆盖相辅相成。如果社会福利网全覆盖,贫困自然消失。对于高收入群体,就应该高税收。

最近范冰冰一事之所以引起公愤,就是因为这么高收入的人居然还偷税漏税,这说明我们的税务局工作不利。现在给补上了,可以说亡羊补牢尤未为晚。这件事,也可以说,杀一儆百。那些没有交税的,应该好好的赶紧补上。

这种事情也不是中国独有的。在瑞典,1977年,瑞典著名大导演伯格曼先生突然在歌剧院被警察带走。原因就是他被税务局盯上。说他偷税漏税。后来,他补缴了税款,但是,他也因此很恼怒,于是到法国生活了很多年。最后,回到哥特兰岛。瑞典著名儿童作家林德格林,就是长袜子皮皮的作者,抱怨说,她交的税超过了百分之百。

可见上个世纪70年代,瑞典税务局就很厉害。对中国的歌星韦唯也是毫不手软。照样找上门让你交税。

如果中国税务局能够秉公执法,收到足够的税收,那么,政府就可以给幼儿园,养老院,医院,学校,更多的钱,科研可以得到更多的经费,全社会人人都有养老保险,有退休金。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缩小贫富差距,就会感觉更加幸福。

马云说他后悔创建阿里巴巴,这也是很多人的一种无奈,人只有在经历过了以后,才觉得,如果早知如此,就该如何如何。只有你成了英雄好汉,你才有资格说你如何如何。你如果从来没有尝试过,那也是终生遗憾。创业其实有它的魅力,因为你会觉得你的价值可以通过创业来实现。你为社会,为人类做了一些事情,你会感到很自豪。作为六十后的马云,我相信,那一代人大多数是有情怀的,大多数是有一点点道德的,有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的。只因为他们出生在那个年代,生长在那个环境下。这就如同在你儿时注入了那种基因。

他不可能是完全地只为利益最大化而去工作。他渴望生活,这又是人性的回归。彷佛也是我们在80年代末经常讨论的,人活着是为了工作,还是人工作就是为了活着。

当金钱决定一切的时候,人们整天工作就是为了活命。因为工资太低,不工作就无法生存。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要努力去做。这样做的结果才会有更大的创造力。

例如,本人连续采访报道诺贝尔奖11年了。每一年都有新的感慨和收获,那就是这些科学家,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然后,非常执着的科学精神,以至于他们一辈子,坚持搞自己喜欢的科研。同时,社会各个方面也给予资金支持。就是真正地搞科研。

而不是骗科研经费,或者是吹牛,把自己吹的很大,很高。看那些科学家都是很谦逊,同时,也对科学永远好奇。人如果能永远保持那种好奇心,也是非常难得的。

总之,我的理解,就是马云觉得自己以前太奔波了,整天就是工作工作工作,其实,还应该有生活,例如,孩子都让妻子带,其实不太公平,自己也应该分担一些家务。等等。这样的人生才会比较理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全面发展,在各个方面有所平衡,那我们的社会也会和谐平衡。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乃至整个世界,是否能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于你要在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而不是偏重一个方面,而不顾其他。当然,也可能有时间上的先后。但人类这种动物,总的来说,是喜欢求全的。总会在自己缺憾的地方挑战自己。至少这是我的感觉。

最后,笔者认为中国在很多方面其实是受西方影响,学习了西方,但是,我们又没有完全学西方。有些方面只学了皮毛。有些方面自己消化吸收,实现了再创造。但是,我们一直是在向前走。希望我们继续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继续营造和平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可持续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各个方面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即使慢点,也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