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诺贝尔文学奖

挪威作家福瑟获得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10月5日,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马茨.马尔姆斯宣布挪威戏剧散文作家琼.福瑟(Jon Fosse)获得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因为他的创新性戏剧和散文给那些难以言表的以声音。

福瑟1959年出生在挪威西海岸的豪格顺德。他用新挪威语写作,有戏剧,小说,诗集,杂文,儿童书籍和翻译。现在他的戏剧是在世界上最广泛地演出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也在逐渐被承认。他的第一部小说《红,黑》发表于1983年。叛逆,感情生疏,涉及自杀的主题,从很多方面为他后来的作品定调了。

福瑟的作品在欧洲突破是在1999年在巴黎他的戏剧《克劳德.雷吉》上演。2002年《某人将到来》。即使在早期,以可怕的希望和摇摇晃晃的嫉妒,福瑟的作品很简洁明了。在他激进地减少文字和语言的时候,他用最简单的日常用语表达在焦虑和无助的情况下最强烈的感情。通过这个能力来唤起人们的方向迷失,让人接触到最深的永恒的体验,由此他也被看作是一个当代戏剧界的创新者。

在新挪威文学Tarjei Vesaas里,福瑟加进了强烈的地方联系,语言和地理方面都有,与现代主义艺术技术相结合。

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安德斯.乌尔松介绍说,到2021年,2022年他依然在创作,而且他的作品充满了图像和象征主义的特点。

2023诺贝尔文学奖将揭晓为瑞典文学院点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我为什么为瑞典文学院点赞呢?因为他们终于重新布置了新闻发布厅。以前也许是因为人多,他们在后面摆很多长椅却不用。让记者和来宾都站着。前面一个围栏,所有人都在围栏后边挤着,里三层,到外三层时就什么都看不到了。现在他们摆了长椅,让所有的记者和来宾可以坐着出席发布会,给人一点尊严!

16年前,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就建议他们,他们说,不,我们就是要让画面看着这么火。我心里很生气,但也理解他们的小心思。后来,我有几年甚至没有来。

但是,三年疫情后,我又来了。发现他们改变了。我为他们点赞!

法国作家获得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 编辑陈雪霏

据诺贝尔奖官网消息,北京时间10月6日,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获奖。

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称,“她以勇气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限制”。诺贝尔奖官网中指出,在她的写作中,埃尔诺始终从不同的角度审视了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生活,她的创作之路漫长而艰辛。

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截图

关于诺贝尔文学奖

1895年11月27日,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在遗嘱中提出设立五大奖励领域,文学被他放在第四位。诺贝尔在遗嘱中表示,奖金的一部分应颁给“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发于1901年12月10日,为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之际。从第一届颁给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Sully Prudhomme)至2021年,共有118位得主。叶芝、罗曼•罗兰、马尔克斯、萧伯纳、海明威等著名作家均获得过这一奖项。

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该奖项曾被多次保留,或推迟至第二年颁奖。2018年,因为一起丑闻事件,瑞典文学院陷入史无前例的危机,最终因评审工作无法继续,被迫取消。

诺贝尔文学奖,不只是一个奖

诺奖一向具有风向标的功能。获奖不仅可以使作家名声大噪,获奖作品销量倍增,同时也会引导人们关注过去被忽视的领域或地区。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卜杜拉扎克•古尔纳的作品,在其获奖之前根本没有中文译作。在诺奖官网的一项测试中,近2000名网友中95%没有读过他的作品。但古尔纳作为“近20年来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人”,引发了人们更多地关注非洲文学。

资料图:阿卜杜拉扎克·古尔纳。

古尔纳1948年出生于坦桑尼亚,20岁出头时,他以难民身份抵达英国,此后定居英国,以英语开始写作。对难民的经历、身份、流亡记忆和文化疏离感与认同感的反思,是他文学创作的主题。

古尔纳的获奖小说是其以英语写作的《天堂》。瑞典文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他以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眼光,洞察殖民主义的影响和身处不同文化大陆间的鸿沟中难民的命运。”

在迄今为止的118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欧洲作家占比超过70%,而来自亚洲、非洲的获奖者非常少。2021年评委会成员艾伦·马特森(Ellen Mattson)表示,诺贝尔文学奖“目前正在越来越多地通过外国专家,引导我们关注过去被忽视的语言区或地理区。”

诺奖也是桎梏,创作成奢侈

对于很多作家而言,诺贝尔文学奖就像一个突如其来的聚光灯,将他们的生活展露在公众之下,带来关注的同时,也带来了烦恼。

1968年,川端康成凭借《雪国》《千只鹤》《古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日本文学史上第一位荣获这项殊荣的作家。他得知获奖消息后,第一个反应就是惊慌失措地对妻子说:“不得了,到什么地方藏起来吧!”“荣誉和地位是一个障碍,我希望在所有荣誉中摆脱出来获得自由。”这位文坛巨匠,最终以自杀谢幕。

同样的烦恼,也曾折磨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在20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她平静的写作生活完全被打乱。她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场灾难”,自己恐怕无法再继续写作。“现在我所做的就是接受采访和拍照。”

历史上也存在着拒绝领奖的人。1964年,法国著名作家萨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后他立即写了一封信,要求取消这项决定,否则他会拒绝领取。萨特认为,一个作家在政治、社会和文学方面的地位,应该仅仅依靠他自己的工具,也就是他写的词语来获得,而任何他可能得到的荣誉都会对读者造成压力。这是他不希望有的。

2021年5月3日,读者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公立图书馆总馆借阅图书。中新社记者刘关关摄

诺奖热之后,文学依然孤独?

每年诺贝尔文学奖都是万众瞩目的存在,纯文学在这一时刻得到最大关注度和曝光度,但“高光时刻”之后呢?

据美国民意咨询机构盖洛普调查,2021年,美国成人平均读书12.6本,是1990年以来最低的一年。其中,成人读书数量比2001年至2016年年均值少2至3本,17%的成人在2021年没有读过一本书。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取浮光掠影,人们更需要静下心来阅读。莫言曾说:“文学作品对于社会的改变,是没有直接效应的。它不可能防止战争,也不可能将偷了的包还给失主。但是文学作品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关于心灵的,关于灵魂的。”

作为一种诗性的召唤和阅读提醒,诺贝尔文学奖过后,你会更加关注文学吗?

附:近10年获奖者一览

2021年:

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获奖理由:“毫不妥协但却富有同情心地洞穿了殖民主义的影响,同时关注被夹在不同文化和地缘鸿沟间难民的命运”。代表作品有《天堂》《启程的记忆》《来生》。

2020年:

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奖理由:“她用无可辩驳的诗意嗓音,以朴实的美感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代表作品有《阿喀琉斯的胜利》《野鸢尾》。

2019年:

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获奖理由:“他兼具语言独创性与影响力的作品,探索了人类体验的外围和特殊性”。代表作品有《骂观众》《卡斯帕》《试论疲倦》。

2018年:

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丘克。获奖理由:“她叙事中的想象力,充满了百科全书般的热情,这让她的作品跨越文化边界,自成一派”。代表作品有《镜子里的城市》《太古和其他的时间》《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2017年:

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获奖理由:“在伟大情感的小说世界中找到现实世界与虚幻深渊的连结”。代表作品有《长日将尽》《别让我走》《被埋葬的记忆》。

2016年:

美国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获奖理由:“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代表歌曲有《答案在风中飘》《时代在变》《像一块滚石》。

2015年:

白俄罗斯女作家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奖理由:“她的复调书写,是对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代表作品有《战争的非女性面孔》《最后一个证人》《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

2014年:

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奖理由:“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德国占领时期最难把握的人类的命运以及人们生活的世界”。代表作品有《星形广场》《暗店街》《青春咖啡馆》。

2013年:

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获奖理由:“当代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品有《逃离》《快乐影子舞》《爱的进程》。

2012年:

中国作家莫言。获奖理由:“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代表作品有《红高粱》《酒国》《丰乳肥臀》。(中新网)

诺贝尔奖得主今天将获得颁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今天是12月10日,是诺贝尔的忌日,也是诺贝尔奖颁发和庆祝的日子。

通常,在今天,斯德哥尔摩虽然外面阴雨连绵,但是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将充满令人激动的时刻,那就是诺贝尔颁奖典礼的隆重举行。到晚上7点,更加金碧辉煌的与国王共进晚餐的殊荣夹杂着浓浓的瑞典传统文化,晚宴的餐具每年只用这么一次。不过偶尔例如博士生毕业典礼也会在这里举行,并模仿诺贝尔晚宴。

但是,由于去年的新冠,已经两年不能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样的仪式了。今天的颁奖只能是在诺奖得主的所在地通过瑞典大使馆来颁发诺奖了。

诺贝尔奖晚宴将于明年或者是后年疫情结束或者安全以后才能重启。

今年诺贝尔奖得主是:

阿德姆·帕塔普蒂安,黎巴嫩出生的亚美尼亚裔美籍分子生物学家、神经科学家,任职于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斯克里普斯研究所,2021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戴维·杰伊·朱利叶斯,美国生理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曾获邵逸夫生命科学及医学奖,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克劳斯·哈塞尔曼,德国海洋学家、气候建模师。知名研究成果为展现气候变异的“哈塞尔曼模型”,该系统拥有长期相依性,集成了随机强迫,从而将白噪声信号转换为红噪声信号,以此解释气候中无处不在的红噪声信号。

乔治·帕里西,男,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研究领域为量子场论,统计力学和复杂系统。他最知名的贡献包括与圭多·阿塔雷利共同提出部分子密度的QCD演化方程、自旋玻璃谢林顿-柯克帕特里克模型的精确解、描述界面生长的动力学标度的卡达尔–帕里西–张方程、鸟群中的涡动等。

真锅淑郎,爱媛县宇摩郡新立村人,日本、美国职业地球科学家,专长气象学、气候学。现任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日本学士院客座会员。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

本亚明·利斯特,德国化学家,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鲁尔河畔米尔海姆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主任、日本北海道大学主任研究员。

戴维·威廉·克罗斯·麦克米伦,苏格兰美籍化学家,普林斯顿大学詹姆斯·史密斯·麦克唐纳杰出化学大学教授,2010年至2015年任普林斯顿大学化学系主任。2021年,与本亚明·利斯特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开发出有机不对称催化。

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是一名坦桑尼亚裔英国小说家,使用英语写作,作品围绕难民主题展开,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聚焦身份认同、种族冲突及历史书写等,所展现的后殖民时代生存现状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202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古尔纳出生于东非海岸的桑给巴尔岛,1968年赴英留学。

德米特里·安德烈耶维奇·穆拉托夫,俄罗斯记者、电视主持人、《新报》总编,与玛丽亚·雷萨共同获得2021年诺贝尔和平奖,表彰他们“捍卫言论自由这一民主及长久和平的先决条件”。 1993年,穆拉托夫与几位记者创办亲民主报纸《新报》,1995年至2017年、2019年至今任该报总编。

玛丽亚·安赫莉塔·雷萨是菲律宾记者,曾担任CNN东南亚首席调查记者。 目前她拥有菲律宾与美国的双重国籍。

吉多·威廉默斯·因本斯,荷兰裔美国经济学家,自2012年起斯坦福商学研究生院经济学教授,曾任教于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1991年获布朗大学博士学位的因本斯专攻计量经济学,尤其是描绘因果推断的方法。2019年至2023年任《计量经济学杂志》编辑。

因本斯在回答本网记者提问时表示,经济学研究是非常有意思的。他鼓励年轻人多学习,深入研究,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感到非常有趣。

戴维·爱德华·卡德是加拿大裔美国人,为劳动经济学领域的经济学家以及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经济学教授。他因“对劳动经济学的实证贡献”而与另外两人共同获得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乔舒亚·戴维·安格里斯特是以色列裔美国经济学家和麻省理工学院福特经济学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有劳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此外他还是麻省理工学院学校效率与不平等倡议的联合创始人和联合主任,该倡议研究美国人力资本与贫富差距之间的关系。

以色列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很多。日本在近年来也获得很多诺贝尔奖。

笔者从2006年来到瑞典以后,几乎每年都跟踪诺贝尔奖的发布会和颁奖新闻发布会及诺贝尔讲座。

一开始的时候,热情极高,曾经采访过华裔科学家钱永健。那也是我第一次开始在诺贝尔奖新闻发布会上提问。当时,新闻官对我很热情,提前问我是否要提问。我在之前看到一个传闻,说钱学森的侄子钱永健可能会获奖。结果他真的获奖了。我也真的提问了。后来还对他进行了专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说他小时候得益于父亲的工厂。那里有化学物质,有时候,他可以弄点来,自己进行实验,结果感到无比激动。以后,就一步一步地钻研化学实验,终于在52岁的时候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当时是当年最年轻的获奖者。

后来,随着我们的诺奖情节不断展开,我也跟踪采访过汉森秘书长两次。那时他还是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奖大会的秘书长。他也是诺奖基金会的副主席。对诺奖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深度采访。

后来,他又去瑞典皇家科学院担任秘书长,负责每年的诺奖发布会主持并宣布诺贝尔物理,化学和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

还记得莫言获得文学奖的那一年,斯德哥尔摩雪下的很大。我和日本记者讨论了很久中日关系。他说请我喝咖啡,但是,我婉拒了。所以,只是在大雪中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但是要喝咖啡时,我决定回家。不是不友好,只是不习惯喝咖啡。也不能喝。

当屠呦呦获奖的时候,我也出席了她的新闻发布会。

有时,我的记忆也不一定记好的,而是经常记住一些不好的。莫言获奖第二年,记者讨论诺奖评审的时候,依然对中国作家获奖少感觉不解,于是我问了这个问题。结果,瑞典文学院的秘书的回答让我终生难忘。他说,你的意思是,去年中国获了奖,今年的奖还是应该给中国吗?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确实,我曾经发誓想写一本关于诺贝尔奖的书,因为我每年都参与报道。但是,我后来发现,激情过后剩下的是无奈。因为我的学识太浅薄了,要想写书,没有一个博士以上的精神可能是很难的。我只是重视感受,但是却有很多东西都不太懂。这样,让我感觉即使问问题的时候,都觉得自己的问题太浅薄。好在这些人毕竟是诺贝尔奖得主,都是身经百战,底蕴深厚的人。他们是真正用自己的兴趣去探索科学的奥秘。文学家都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人性的特点。不管怎样,我感觉我自己通过采访,让我的精神得到了纯洁和升华。也充分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与缺陷。每一次的报道,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因此,我后来就买了两本书,是诺贝尔基金会下边的诺贝尔传媒自己写的关于每一位诺奖者的情况,其中包括莫言和屠呦呦。

尤其是屠呦呦,她是12月30日出生的摩羯座女性,是一个有坚强意志和执着的追求科研的一位科学家。是一位非常值得尊重的科学家。她领略了毛主席说的中医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她对年轻人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现在,我们对诺贝尔奖不是那么执着了,一方面是因为疫情,一方面也是因为诺贝尔奖也是有缺陷的。例如,瑞典文学院的Me Too丑闻,让诺贝尔文学奖遭受了一年没有评奖,需等到下一年评出两个的局面。但是,瑞典文学院并没有因此就倒下去,而是咬牙忍受着各种批评,然后,继续工作。今年选出的是来自伦敦的作家阿卜杜勒.古尔纳。他是1968年从南部非洲的坦桑尼亚的一个岛桑给巴尔来到英国留学的。后来,他就留在了英国并当已经教师。从他的演讲中可以了解到,他是一个天生喜欢写作的人。但是,他的写作过程是一开始是天然的流畅的,不加雕琢的写作。写的是自己的非洲生活。后来,他到伦敦以后,开始反思,开始发现殖民统治是有问题的,人与人之间并不平等。他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异样的目光,不同的言辞,话里话外的种族歧视。这时候,他的作品开始细腻描述那种感受。直到后来,他深刻反思殖民统治下的生活,以及后来的生活,他开始用文字来痛诉。最后,文字和文学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他感谢瑞典文学院的诺奖评委们能给他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人类迄今为止最高的奖项,可能最近几年有个别奖项的奖金超过了诺贝尔奖但不等于其名誉就已经超过了诺贝尔奖。诺贝尔奖是100多年的沉淀,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有时出现很大争议。但是,正如汉森所说,诺贝尔科学奖一般都是经历过时间的考验,实践的证明,加上大众也不是十分理解,因此争议比较小。但是和平奖和文学家一直是多多少少都有争议的,因为这两个奖项人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诺贝尔奖是由瑞典的一位科学家,确切地说是一位化学家阿尔佛雷德诺贝尔留下的财产和遗嘱设立的。他的父亲是沙俄时代为沙俄军队供应军火的商人,他们住在圣彼得堡。诺贝尔4岁的时候,就会四种语言。他没上过学,但是,他有很多家庭教师。都是老师到家里来给他上课。他对化学表现出极大兴趣,一生有一百多项发明专利,一生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60岁的时候,他居住在意大利,并在那里终结了生命。

因此,诺贝尔奖颁奖的时候,每年都是从意大利他居住过的小城市运来上万只花束装点诺贝尔颁奖大厅,也就是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和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也是颁奖晚宴的地方。

根据他的遗嘱,诺贝尔奖获得者不一定是瑞典人,他可以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只要他是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就可以。可能诺贝尔一生中悟到了基础学科,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对人类非常重要。同时,他觉得文学也非常重要,和平更重要。有人觉得也可能是他意识到了挪威迟早要从瑞典分出去,因此,在遗嘱中也把和平奖的评审工作交给了挪威。而挪威恰恰和瑞典是和平分手。瑞典也没有因为挪威离开了瑞典就收回这个权力。或许就是这个诺贝尔和平奖让瑞典和挪威就像兄弟一样,边界线就是一脚踏两国的边界线。我对此真的非常羡慕。每次,一想到中国的边界,就觉得如果我们国家和周边国家也能这个样子那该是多好啊!没有驻兵,可以节约很多资源。和平环境,可以促进商业往来,和旅游业。这次疫情似乎对边界有了提及。但这是特殊情况。人们因此感到惋惜。

总之,诺贝尔留下了大笔财富,然后,他想到的是人类将如何实现这样的命运共同体,那就是科学无国界,文学无国界,世界和平永存,永远都不要有战争。有人说,这是因为诺贝尔的良心发现,因为他的财富也是沾满了人民的鲜血,因为他的化学发明都用于制造火药了。这才使得沙俄在欧亚大陆战无不胜,获得了大面积土地。占据了地缘政治的先机。

也许他做的一切,在老年的时候发现这样做并没有意义。或者至少科学的发展一定要伴随着文学与和平的发展。如果科学没有灵魂的正确指导,必然会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就像英国女作家雪莱笔下的佛兰西斯坦一样,科学家创造了巨人,而巨人最后要毁了科学家。这样的巨人就是魔鬼。因此,必须让他有灵魂,有公平和正义感。否则给人带来的是毁灭性打击。

因此,老子的愚民,与世无争,其实是人类理想的最高境界。只是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总之,诺贝尔奖一开始的时候,受到瑞典国王的鄙视和批评。甚至是瑞典大文豪Strinberg斯特林堡一开始也没看上,还讽刺拉格罗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拉格罗夫就是写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那位作家。她是一位女作家。她的头像一直印在瑞典的货币上。

但是,诺贝尔基金会经得住了时间的考验。100多年了,其资产一直在增长。而且诺贝尔奖也成了瑞典和挪威的名片。

为什么这两个小国在世界上能站立得那么稳?这和他们与美国保持友好关系是分不开的。

二战的时候,德国轰炸挪威,挪威派王妃到美国与罗斯福请求援助。瑞典通过保持中立,躲过了德国的轰炸,成为二战以后最发达国家之一。美国在二战后组建联合国。谁来担任第一届联合国秘书长?原来是挪威人。然后,第二任就是瑞典的财政大臣达格哈马舍尔德。而达格哈马舍尔德也是一位非常令人尊敬的一生未婚没有后代的人。他在瑞典发明了青年旅馆。目前的世界青年旅馆就来自他那个时候。他担任秘书长期间,朝鲜战争爆发。后来,中国俘虏了几十名美国飞行员战俘。美国想跟中国要,但是没有跟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后来就求达格哈马舍尔德做协调人。他给周恩来总理打电话。周总理请他到北京。他到北京与周总理谈话。回去后不久中国释放遣返了美国飞行员战俘。在他50岁生日的时候,周总理派人送给他一个中国的青花瓷花瓶。目前这个瓷器在瑞典南部的联合国总部代表处展放。那里也是达格哈马舍尔德呆的地方。

总之,诺贝尔奖虽然只是一个奖,但是,一路走来,它的故事却激发人们的深刻思考,其中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也有人们期盼和平与平等的愿望。有时,我想挪威瑞典怎么能够那么以联合国为支撑,在自己的国民经济中一切都离不开联合国呢?原来他们都是创始国,从一开始就了解其中的规则。而我们中国大陆到1972年才正式加入联合国。当然,我们以前也确实受到过很多不公正的待遇。但是,什么事都是看你的能力大小,才能担当不同的责任。

诺贝尔奖现在也似乎在考虑性别和地域,尽量让它多样化,不能都是美欧自己得。当然很多科学家也都是因为到了美国后,开始出了很大成就。

不管怎样,诺贝尔奖是一个相对来说值得信赖的信誉相当不错的,在今天的世界范围内可以说是最好的一个奖。因此我们还是应该认真对待。既不能说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也不能妄自菲薄,说我毫不在呼,给我我也不要。

当然,据考察,鲁迅先生是当面婉拒了。所以,也没有获得提名。但是法国的萨特是获得了诺贝尔奖,却拒绝去领。一些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因为政治因素获奖的人,也没能领取诺贝尔奖。这也是它争议最大的地方。

瑞典的诺贝尔奖有什么好处?我的感受是,除了每年获得世界各大主流媒体的关注,为瑞典做好积极的宣传以外,瑞典的大学生可以听到世界顶级科学家,作家和经济学家的讲课。中小学生也可以通过诺奖得主的访问来提升自己对科学对文学的兴趣。

整个这样一个喜庆的事件,就给人一种祥和,平安,喜悦的感觉,大大丰富了瑞典人的精神生活。每年他们会请各界人士,包括普通人去参加诺贝尔奖晚宴。当然,你必须能支付晚宴的费用。这两年除外。

诺奖是很多人想提前知道的一个奖项。但是,想提前知道,并不容易。但是,有一批人通过概率来猜,每年也有能猜中的。但想通过泄密来获得还是非常难的。几乎不可能。

我只是觉得诺贝尔奖还是能激发人们的科学精神。搞科研不是为了得诺贝尔奖,搞科研也不一定能获得诺贝尔奖。但是,如果你的导师都是诺奖得主,而且你也非常勤奋,那么,得奖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最后再说一点,诺贝尔奖本来只包括生理学或医学,物理学,化学,文学和和平奖。但是,瑞典议会在1968年设立了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奖金和诺奖一样,但是钱是瑞典议会出。

奇幻森林The Jungle Book

北欧绿色邮报网评论员 陈雪霏

每年十月第一个星期都要宣布诺贝尔奖。当看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看到了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原来是英国41岁的作家于德亚德.吉普凌在1894年发表的同名小说。吉普凌也曾经是个记者。

他的小说后来在1967年被美国迪斯尼制作成系列动画片。今天,我特意看了这部《奇幻森林》动画片。因为每年圣诞节的时候,都有一小段关于这个小孩和黑豹在一起的片段,不知从何而来,现在才知道,原来是来自《奇幻森林》。不得不佩服英国的文学真棒。

想想《指环王》三部曲,《哈利波特》都是大部头儿童作品,半科幻,半现实,戏剧性非常强。甚至让我想起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时,半夜不敢上厕所的情景。

《奇幻森林》尽管是动画片却让我这个年过半百的人也能看上瘾。一只老虎被一个人给打了,于是,老虎就把这个人咬死了。但留下一个孩子。这个小孩儿爬到了动物世界,被一只狼主收养。小孩儿记住了狼的生存法则,那就是必须团结,如果单个行动,必定是死路一条。但是,正当他们都很高兴地生活的时候,那只老虎来了。老虎对狼说,你们必须把这个孩子交给我,或者,让他离开,否则,你们狼群了不知要丢失多少条命。

一开始,狼群不肯。但是,后来,迫于老虎的压力,内部吵了起来,有的同意让他留,有的决定让他走。小孩最后决定离开,不想给狼群带来麻烦。但是,即使在他离开的时候,老虎依然来找麻烦,还把狼主给摔死了。

小孩儿路上遇到老虎时,犀牛路过,惊跑,小孩骑在犀牛身上,得以躲过老虎,但是,山体滑坡造成塌方,小孩只好跳河爬到对岸。结果碰上眼镜蛇。蛇告诉他,人类有火,因此,动物对人类很害怕。当蛇想吃小孩的时候,大熊出现了,救了小孩。大熊让他帮忙采蜂蜜作为回报。他帮忙完了想离开,大熊说,找到人类很容易,我带你去。很快就见到了有人类居住的地方。但是,大熊说,我冬天需要冬眠,因此需要增加体能,你帮我多采点蜜。小孩很能干,编了绳子,上到山顶采蜂蜜。

但是,后来,小孩被猴子给捋去了。老猴子建立了一个城堡。看到男孩以后,要求他到人类那里去取火。他认为如果取了火,就会成为森林之王,就连老虎都不怕了。

但是,小男孩不想。于是老猴子就要至他于死地。幸亏大熊和黑豹帮助了他。他这回真想回到人间。但是,听说狼主被老虎给摔死了,小男孩想为狼主报仇。对了,路上,小男孩还帮助大象救了一只小象。因此,立即受到了大象的尊重。

小男孩不顾一切,来到人间取来火把,一路奔跑,要去对付老虎。不小心掉了一个火星,结果森林起火了。

他跑到狼群里,正好老虎也来了。所有的动物都站在小男孩一边。老虎逼着小孩,小孩往森林里退。退到大树上,小男孩做了一个秋千,然后,他跑到树枝最细的地方说,老虎我不怕你。老虎使劲向前要咬他。小男孩跳到秋千上,老虎却因为太重,压断了树枝,掉到了火海里被烧死了。

从此,森林里的动物又和谐共处了。

再说瓦特.迪斯尼,其实,他是一个大企业家,也是艺术家,就是他把很多童话故事都做成了动画片。每年圣诞节在瑞典电视台都要放那些动画片,真是太可爱了。而且,在动画片里,老虎和熊和猪和兔子和睦相处的故事,真的也是颠倒我们的三观,一片和谐的理想状态!

非裔英籍作家阿布杜拉扎克.古尔纳获得2021诺贝尔文学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英国作家阿布杜拉扎克.古尔纳获得2021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他百折不挠充满热情地刻画不同文化和不同大洲之间的殖民主义后果和海湾难民的命运。

古尔纳于1948年出生在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桑给巴尔,而且在那里长大。后来,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以难民身份来到英国。他写过10本小说和许多短片小说,通篇都是关于难民的主题。

1984年,他又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坦桑尼亚,看望临终的父亲。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叫桑给巴尔,后来成为坦桑尼亚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区。

他的小说都是描写被殖民压迫的悲催命运。他会斯瓦西里语。

瑞典评论员认为把诺奖发给一个不知名的非洲裔作家可以说是瑞典文学院吸取了人们对他们的批评,因为在过去100多年里有83个获奖者是欧洲作家,其他地区只有几个。非洲裔的迄今为止这是第一个。

古尔纳描述的都是他自己逃亡,身为难民的经历,受尽了屈辱和折磨,甚至是割舍了自己的根,因此,没有安全感。

杂文:世人应该记住 鲍勃.迪伦的哲理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 陈雪霏

美国著名诗人歌手鲍勃迪伦于2016年10月13日被宣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仔细阅读他的作品,你可以发现他是反战的。他对战争贩子及其痛恨。他恨人们不争气,不长记性。经历过二战以后,迪伦是在1941年出生的,因此,经历了和平时期,但是,越战的时候,他虽然没有直说,但那一首首歌词,分明表达了他对战争的谴责与愤恨。

他希望人们要长记性,不要滥杀无辜。不要白白让人流血。人都是高级动物,就应该有个人样子。

但是,战争贩子,每次因为发明了新的武器,就开始找各种借口来炫耀自己的强大。就像一台机器,没有人性。

冷战之后这三十年,在全球化思维的推动下,可以说是对世界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记得早在2000年的时候,人们就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或许22世纪应该是非洲的世纪,因为这些地方的人也需要体面地生活。所谓风水轮流转。但是,发展也不是一路顺风的。真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世界的发展也不是说发达国家就永远发达,如果没有人的可持续发展,一切都会受到影响。因此,西方国家现在应该是十分焦虑,因此,开始对中国进行各种阻挠。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太张扬。 要脚踏实地地前进。

今日头条:美国伟大诗人鲍勃.迪伦获2016诺贝尔文学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13日下午,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达纽斯教授宣布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鲍勃.迪伦因为他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

dsc_3929

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萨拉.达纽斯接受采访。  陈雪霏拍摄

就在宣布之前,人们还在谈论非洲作家或者是日本的春上春树呢。但是,以鲍勃.迪伦的知名度,人们真是不惊讶。只是惊讶诺贝尔文学奖也包括歌手,词作者这样的诗人。但是,当记者专访达纽斯秘书长时,她说,为什么迪伦获奖?这很简单,因为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说他是伟大的诗人,你可以想到,例如古希腊的诗人荷马。荷马史诗就是写出来用来读,用来表演的。尽管荷马当时可能并没有想到2500年之后,我们依然在读他的诗。而迪伦的诗,虽然人们一开始是听出来的,但是读他的诗也是很好的。

dsc_3949

迪伦出生于1941年5月24日,在明尼苏达州。他在10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唱歌。他最让人难忘的是那首《在风中飘荡》。

dsc_3950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条路,才能被称为一个男人,

一只白鸽要越过多少大海,才能在沙滩上长眠,

炮弹在天上要飞多少次,才能被永远禁止。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

答案在风中飘荡。

是啊,一座山要存在多少年,才能被冲向大海,

是啊,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获得自由,

是啊,一个人能转头多少次假装他只是没看见,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荡漾,答案在风中飘荡,

是啊,一个人要抬头多少次,才能够看见天空,

是啊,一个人要有多少耳朵,才能听见人们哭泣,

是啊,到底要话费多少生命,他才能知道太多人死亡,

答案,我的朋友,在风中飘荡,答案在风中飘荡。

dsc_3952迪伦是一位获得过各种奖项的著名歌星,其歌曲因为有深刻的哲理和对政治,社会,宗教问题的关注而充满社会意义。

达纽斯建议读者可以阅读他的自传。该书描写了60年代,迪伦在文化圈的重要地位。

dsc_3951消息一出,很多人立即开始找出迪伦的歌曲视频来。相信这次诺贝尔文学奖再次吸引了世界人民的眼球,也吸引世界人民的耳朵。

人们或许因为迪伦对诺贝尔奖有近一步的认识。原来它是很宽泛的。形式多样的。只要是伟大的作品。

在诺贝尔奖网站上,引用了诺贝尔遗嘱的一段话。利息将被平分成五份,其中一份要发给在文学领域在一个理想的方向上生产出最杰出作品的人。

今年发布的是第113位获奖者。目前诺贝尔网站上最受欢迎的文学奖得主是泰戈尔,斯坦贝克,马尔克斯,海明威,福克纳,阿丽克塞耶维奇,丘吉尔等。

目前已经发布109个奖,其中14人是女性。最年轻的是41岁,最年老的是88岁。平均年龄65岁。
诺贝尔奖将在12月10日颁布。由瑞典国王颁发。和平奖将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颁发。
图文/陈雪霏
北欧绿色邮报版权所有。

揭秘:萨特拒绝领诺贝尔文学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根据诺贝尔网站发布的50年前的消息,法国哲学家作家萨特196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得消息之后,他拒绝前来领奖。他拒绝的理由是,东西方的交流是人与人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而不需要机构的干预。

因此,他拒绝诺贝尔委员会之类的机构发给的奖项,也不需要任何机构的奖。

另外,2015年获得提名的有198名候选人,36人获得第一轮通过。

1964年,总共有78名候选人。

1962年斯坦贝克获奖,也是此前被提名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