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国际新闻

引领中欧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为国际局势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欧洲多国人士积极评价中欧领导人会晤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第二十三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1日以视频方式举行,会晤期间,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多国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就中欧关系、乌克兰危机等问题提出的重要主张,认为会晤为双方关系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战略引领,为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

  比利时赛百思中欧商务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弗雷德里克·巴尔丹高度赞同习近平主席就中欧关系发展提出的重要主张。巴尔丹认为,这些重要主张符合欧洲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

  位于法国巴黎的ESCP高等商学院常务副校长莱昂·劳鲁萨认为,习近平主席就中欧关系发展提出的重要主张,体现了双方在促进世界持久和平、稳定、繁荣方面的共同愿景。多年来,欧中在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人文交流、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等多方面进行合作,双方合作稳定发展对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他还表示非常赞同习近平主席就当前形势下解决乌克兰危机提出的重要主张。

  法国国民议会前议长贝尔纳·阿夸耶表示,此次会晤为未来欧中在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社会发展、能源等各领域进行深度合作指明方向、注入动力。欧中友好关系是双方在各领域进行合作的基础。

  在克罗地亚普拉大学亚洲研究系教授布拉尼米尔·维德马罗维奇看来,当前形势下,欧中领导人进行会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欧中经贸合作紧密,未来双方在绿色能源等领域具有广阔合作前景。

  芬兰工业联合会国际贸易和贸易政策主任蒂莫·沃里认为,欧中领导人会晤非常重要,对话和共同行动有利于欧中应对共同面对的各种挑战。

  斯洛文尼亚国际政治专家乌罗什·利普什切克说,欧中各层面合作对双方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期待双方未来采取新的务实措施,进一步推动合作。

  德国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教授霍斯特·勒歇尔表示,作为彼此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欧中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不仅符合双方利益,还将为全球稳定作出重要贡献。欧中应进一步加强经贸关系,这将造福双方企业和人民。

  波兰《论坛报》主编彼得·加齐诺夫斯基认为,乌克兰危机导致国际形势发生剧烈变化,欧中作为世界上两支重要力量,能够为危机的解决作出积极贡献。希望双方能够增加各层面的沟通协调,携手应对挑战、解决问题。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主任胡里奥·里奥斯表示,欧中都希望乌克兰危机尽快结束。实现和平是推动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不可或缺的条件。欧洲应与中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努力,加强对话,尽快找到结束乌克兰危机的外交解决方案,为欧洲建立稳定的安全架构奠定基础。

  法国中国问题专家、作家莱娅·贝西非常赞同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中欧要做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以中欧关系的稳定性应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她认为,解决乌克兰危机,坚持劝和促谈非常重要。面对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带来的影响,欧中更需要加强多领域合作、交往,共同应对挑战。(参与记者:唐霁、陈晨、邢建桥、陈静、张章、陈琛、李超、朱晟、何丽丽、李学军、陈占杰、彭立军、潘革平、李骥志、于帅帅、冯俊伟)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新华网>
高层> 正文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022-04-01 22:12:37 来源: 新华网关注学习进行时微

0:25/8:00

  新华社北京4月1日电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1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4月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习近平指出,8年前,我提出中国愿同欧洲一道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中方的这一愿景至今未改变,当前形势下更有现实意义。中欧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和深厚合作基础,中方对欧政策保持稳定连贯,希望欧方形成自主的对华认知,奉行自主的对华政策,同中方一道,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为动荡的世界局势提供一些稳定因素。

  习近平强调,中欧要做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以中欧关系的稳定性应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要带头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共同抵制阵营对抗思维复活、反对制造“新冷战”,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

  习近平指出,中欧要做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以中欧开放合作推进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欢迎欧洲企业来华投资兴业,希望欧方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发展提供公平、透明、非歧视性的环境。双方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探索中国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同欧盟“开放性战略自主”经贸政策的契合点。

  习近平强调,中欧要做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以中欧团结协作应对全球性挑战。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全球治理观,继续引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合作,携手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欢迎欧方支持和参与全球发展倡议。

  米歇尔和冯德莱恩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的重要一极力量,欧方高度重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重视发展对华关系。长期以来欧中关系都是互利共赢的,双方都致力于捍卫和平,维护多边主义。当前国际形势下,欧中加强对话合作非常重要。欧方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期待同中方坦诚交流,延续欧中关系良好发展势头,愿同中方持续深化经贸、投资、能源、绿色发展等各领域合作,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挑战,为促进世界和平、经济增长和共同繁荣作出努力。欧方愿为中方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二阶段会议提供支持合作。

  双方就乌克兰局势交换了意见。欧盟领导人介绍了欧方有关乌克兰危机的看法和主张。

  4月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习近平强调,中方对乌克兰局势走到今天这一步深感遗憾。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中方始终站在和平一边,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判断,倡导维护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按照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办事,主张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

  习近平阐述了对当前形势下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几点意见:

  一要坚持劝和促谈。中方支持欧方为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所作努力,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发挥劝和促谈作用。和谈是避免局势紧张升级的唯一可行途径。国际社会要继续为俄乌谈判进程创造条件和环境,为政治解决开辟空间,不能火上浇油、激化矛盾。

  二要防止出现更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中方提出关于乌克兰人道主义局势的六点倡议,已向乌方提供多批紧急人道主义援助,向接受大量难民的欧洲国家提供了物资。中方愿同欧方保持沟通,共同预防更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

  三要构建欧洲和亚欧大陆持久和平。乌克兰危机的根源在于欧洲长期积累的地区安全矛盾,治本之策是照顾有关各方的合理安全关切。时代发展到今天,不能再用冷战思维来构建世界和地区安全框架。中方支持欧洲特别是欧盟发挥主导作用,支持欧俄美及北约开展对话,直面多年来积累的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

  四要防止局部冲突扩大化。乌克兰危机要妥善处置,但不能病急乱投医,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能把全世界都捆绑到这个问题上,更不能让各国老百姓为此付出沉重代价。越是危急时刻越要保持清醒冷静。现在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世界各国长期努力形成的构架,是一个有机整体。各方要珍惜这个成果,不能轻易冲击现有世界经济体系,更不能把世界经济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引发世界金融、贸易、能源、科技、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严重危机。很多人十分担心,目前这样的局面可能使国际经济合作几十年努力的成果毁于一旦。如果局面继续恶化下去,估计事后恢复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中欧要致力于管控局势,防止危机外溢,特别是要维护世界经济体制、规则、基础的稳定,增强人们的信心。双方可以就此开展协调和合作。

  双方领导人认为,此次会见开诚布公、坦诚深入,增进了相互了解,也达成了不少共识,同意继续加强沟通交流,开展协调合作。

  杨洁篪、何立峰等参加会见。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在顿巴斯问题上可以妥协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据瑞典每日新闻援引俄罗斯独立媒体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前接受俄罗斯独立媒体采访时表示,他理解的状况是不可能将俄罗斯军队完全赶出顿巴斯地区,因此,他可能会妥协。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承认了卢甘斯克和德涅斯克地区为独立的共和国了。昨天,泽连斯基总统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希望死的人越少越好。战争越早结束越好。我希望我们的和平谈判就是国土恢复到2月24日战争爆发之前的状况就好。

至于卢甘斯克和德涅斯克这两个地区,他们可以通过全民公决来决定是否愿意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我还没到70岁。我还有更多时间。但是,我并不会在权力的位置上呆很长时间。我的继任怎么做是他们的事。我现在想结束战争,不想看到成百上千人死亡。我看到主要目标不是夺下顿巴斯或者克里米亚。”

与此同时,卢甘斯克领导人也同意进行公民投票看老百姓是否愿意加入俄罗斯。

俄罗斯对此没有肯定。俄罗斯发言人说,现在说全面公决可能还不是时候。这里是前线。

本周,俄罗斯和乌克兰代表团将到土耳其进行和谈。

2014年,克里米亚就是通过全民公决并入俄罗斯的。但是,美国和欧盟对这次公决结果都不予以承认。

乌克兰方面表示,现在看,俄罗斯可能想在克里米亚与俄罗斯之间建立一个走廊。俄罗斯已经开始在马里乌波尔地区散播小册子,进行政治安排的宣传。人们可以从市场拿到。

从俄罗斯宣布从基辅方向撤军,集中到顿巴斯地区的战略方针的改变可以看出,俄罗斯可能想在与乌克兰边界建立一个长廊安全缓冲区。

北约秘书长说瑞典可以有快速通道加入北约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编辑陈雪霏)– 据瑞典每日新闻3月18日头版头条报道,北约秘书长斯图尔滕博格在接受瑞典每日新闻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瑞典申请加入北约,瑞典可以获得快速通道。北约30个国家都将同意瑞典加入。

报道说,在俄乌冲突进入第21天,北约国防部战在布鲁塞尔接待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时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将对北约的安全构成长期的影响。

虽然乌克兰,格鲁吉亚,芬兰和瑞典还不是北约成员,但是,他们的国防部长也参加了当天的会议。会后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后瑞典记者做了专访。

记者:如果瑞典和芬兰决定加入北约,需要多长时间成为成员国?

北约秘书长:很快。因为瑞典和芬兰大多时候都跟北约走得很近。我们知道瑞典符合北约标准。你们有很高的合作水平。你们也有必须的政治机构能够控制国防力量。

记者:你说很快有多快?

北约秘书长:我谨慎地说,几个月就可以。但实际上很快。

北约秘书长这次回答令人惊讶。以前他都是避免谈瑞典政治,加不加入都是瑞典和芬兰自己的事,需要他们自己决定。但是,现在他改口了。

北约一步一步东扩从冷战时期的16国扩展到了30国。每个成员国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能真正加入。他们都需要申请,然后北约评估,他们的议会也要批准。整个程序下来至少需要一年或几年。但是现在他说的不是一年,而是说几个月。目前,芬兰国内正在讨论是否加入北约。

记者:您认为所有30个国家都会支持瑞典的申请吗?

是的,这是我的判断。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主题需要讨论。如果瑞典想加入北约,我们可以直接互相磋商。我感觉大部分成员都会支持瑞典加入。

但是,瑞典或芬兰要加入北约,就踩了俄罗斯的红线。3月2日当瑞典和芬兰一起在哥特兰的维斯比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的时候,俄罗斯就派四架战斗机侵犯了哥特兰的领空。俄罗斯威胁如果瑞典加入北约将采取军事技术措施。

北约秘书长说,现在俄罗斯的威胁应该在更大的背景下来看。俄罗斯不尊重各国的自我决定权。他们不尊重乌克兰,瑞典的独立决定权,也不尊重北约的自我决定权。他们威胁北约如果我们不撤回北约东扩的部分,他们将采取军事行动。

如果瑞典申请加入北约,在申请过程中瑞典的安全状况可能恶化,他对此并不感觉担心。“我感觉我们可以安全地应对这个局面”,但他不愿透露到底怎样应对的细节。

讨论中还有一种观点说加入北约会影响瑞典对其他地区冲突的应对。北约秘书长说,我来自挪威,我们从1949年到现在,我们在中东拉美都发挥作用。挪威禁止使用激光武器。这也是北约的禁忌。但北约东扩是一个巨大成功。它让欧洲更加和平,也让欧盟吸收了更多成员国,所以说北约东扩为欧洲和平持续多年作出了贡献。

记者:如果瑞典不加入北约,却受到俄罗斯的威胁或进攻,那么北约如何应对呢?

北约秘书长:在这种情况下,让我说怎么办,我不好猜测。但很明显,瑞典和北约很近是伙伴关系。但是,瑞典不是北约成员国,所以很难用北约集体防卫条约来约束。

记者问,您认为乌克兰战争将怎样结束?

北约秘书长:战争通常很难预测。这场战争的发展态势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料。普京完全低估了乌克兰军队的能力,乌克兰人民和政治领导人的勇气。当然,这也得益于北约在过去八年来给予乌克兰成千上万军人的培训和武装。

阿尔巴尼亚,比利时,保加利亚,丹麦,爱莎尼亚,法国,希腊,冰岛,意大利,加拿大,克罗地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黑山共和国,荷兰,北马其顿,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英国,捷克,土耳其,德国,匈牙利和美国。

1977年出生的苏联公民,如今是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表示支持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她认为欧洲必须停止普京在乌克兰的战争机器。

欧盟:不可能让一个处于战争状态的乌克兰加入欧盟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综合欧盟和网上媒体报道,欧盟已经拒绝乌克兰“火线入盟”。

欧盟12日召开首脑会议前夕,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呼吁,乌克兰在为自由而战,希望欧盟把乌克兰列为欧盟候选国。

目前,塞尔维亚已经是欧盟候选国,但是,因为没有跟随其他成员国一起制裁俄罗斯,而被欧盟国家歧视和批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感到很为难。当被问到他为什么不制裁俄罗斯时,他回答说,为什么这个时候,人们不再提南联盟被轰炸,为什么人们都忘记了科索沃战争?

塞尔维亚在联合国谴责了俄罗斯,但是,并没有加入制裁的行列。同样波斯尼亚也没有加入制裁行列。这两国国家也都是欧盟成员国候选国。

本网在3月12日发表了一篇文章《乌克兰离欧盟成员国有多远》。乌克兰和欧盟一起签署了欧盟乌克兰协会协议,获得的优惠就是可以自由贸易,免签证和几个学生,科研,创新方面的援助项目。其中机构改革的援助最多,从2017年开始每年2亿欧元。

但是,要想成为欧盟成员国候选国的最根本的一项就是这个国家必须是一个和平的国家,民主的国家。而乌克兰现在正在进行激烈的战斗。而且还发誓要战斗到底,即使把基辅夷为平地都在所不惜。与此同时,泽连斯基总统还在不断地呼吁要西方给他们武器。

他好像并不明白欧盟是个什么样的组织,他以为他拼命地战斗,一部分原因是为欧盟挡枪子的感觉,这样欧盟就会给乌克兰来个火线入盟。就像某些人火线入党一样。

泽连斯基的这种思维还是共产党的思维。在战争年代,有的战士就是火线入党。不用考察,只要是作战勇敢就行。但是,欧盟是一个和平与民主的组织。他吸收一个成员国的时候,这个国家必须是多年都没有发生过战争,也不会再进行什么战争,同时,实行民主选举多年了,是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才能成为候选国。然后,还要完成法律和各方面标准的统一之后,才能考虑是否可以成为欧盟成员国。

泽连斯基不明白欧盟国家的无奈。欧盟会议的时候,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马克龙直接说,他认为不可能现在讨论乌克兰的欧盟成员国候选国的问题。德国总统朔尔茨也否认现在讨论的可能性。荷兰总理吕特也直言不讳,现在不可能讨论一个处在战争中的国家成为欧盟成员。没有所谓快速通道。

欧盟国家看到泽连斯基慷慨激昂,敢于牺牲的演讲似乎很感动,也觉得他很可怜,所以和礼貌地站起来为他鼓掌。但是,坐下来冷静地想一想,心理可能都很无奈,都是你引发了战争。还要进一步扩大战火。欧盟说心里话是不愿意打仗的。欧盟是希望通过贸易发展经济。并不希望通过战火来解决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马克龙,朔尔茨都去和普京讲和。但是,乌克兰以为欧盟和北约的承诺意味着是支持他坚持到底。其实,人家并没有那个意思。人家的意思是,如果为了避免更多的伤亡,如果你愿意逃亡,他们也会帮助你的。你的精神可嘉,但也不能不自量力啊!造成那么多人流离失所,总统的决策也是有责任的。

总之,如果乌克兰立即停止抵抗,极力促进和平解决冲突,通过对话和谈判来解决问题,那么,让乌克兰处于和平状态,人家才能愿意跟你谈。

据最新报道,俄罗斯进一步降低了要求,那就是让俄罗斯议会已经承认和普京已经批准独立的两个小国自己通过全民公决来决定他们的未来。

这应该说是俄罗斯的进一步灵活。现在只要同意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保证不加入北约,去军事化和纳粹化,就可以了。这样俄罗斯就可以停火。双方可以坐下来继续谈。直到谈出结果。

习近平同法国德国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外交部网站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8日下午共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视频峰会。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带来很多全球性挑战,需要全球性合作。中欧在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方面有很多共同语言。我们要拿出担当,为动荡变化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双方要加强对话,坚持合作,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中国的发展将为中欧合作带来更大空间。双方要继续本着互利共赢原则,持续深化绿色、数字伙伴关系和各领域务实合作。双方要继续坚持多边主义,推进重大全球性议程。

马克龙、朔尔茨表示,祝贺中方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挑战,单打独斗,只会使形势恶化。欧方重视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的重要和积极作用,愿同中方紧密合作,共同努力解决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重大全球性挑战。欧方愿同中方一道,办好欧中领导人会晤,推动法中、德中以及欧中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双方重点就当前乌克兰局势交换意见。  

马克龙、朔尔茨介绍了对当前乌克兰局势的看法和立场,表示欧洲正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危机,法德支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给和平一个机会。感谢中方提出人道主义局势倡议,愿同中方加强沟通协调,劝和促谈,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产生更严重人道主义危机。  

习近平强调,当前,乌克兰局势令人担忧,中方对欧洲大陆重燃战火深感痛惜。中方主张,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当务之急是避免紧张局势升级,甚至失控。中方赞赏法德为斡旋乌克兰局势所作努力,愿同法方、德方和欧方保持沟通和协调,根据当事各方需要,同国际社会一道发挥积极作用。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共同支持俄乌和谈,推动双方维护谈判势头,克服困难谈下去,谈出结果、谈出和平。我们要呼吁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防止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中方提出了关于乌克兰人道主义局势的六点倡议,愿向乌克兰进一步提供人道主义物资援助。我们要一起努力减少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有关制裁对全球金融、能源、交通、供应链稳定都会造成冲击,拖累疫情下负重前行的世界经济,对各方都不利。我们要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中方支持法德两国从欧洲自身利益出发,为欧洲持久安全着想,坚持战略自主,推动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中方也乐见欧俄美及北约开展平等对话。  

双方还就伊朗核问题交换了意见。  

丁薛祥、杨洁篪、王毅、何立峰等参加会议。

编辑 陈雪霏

美国白宫新闻官珍.普萨基说美国不会与普京打军事战争 乌克兰需要自己决定怎么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据美国MS NBC电视在油管上发布的采访,美国白宫新闻官珍普萨基说,美国不会与普京进行正面军事战争。

乌克兰要与俄罗斯和谈还是继续战斗是他们自己的事,一切由他们自己决定。目前乌克兰总统和人们都很勇敢。

但是,美国将给乌克兰很多人道主义援助。

俄罗斯和乌克兰结束了谈判,说是回到本国政府协商,后续可能继续谈判。

德国高调宣布要增加军费从1.5%到2%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据瑞典电视台报道, 2月27日,德国总理奥勒夫.苏尔兹高调宣布要把德国军费预算从原来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1.5%增加到北约平均水平GDP的2%。

苏尔兹总理还宣布立即增加1000亿美元的军费用于增强国防力量。

德国此前一直很低调,因为有美国驻军,军费一直很低。但是,2月24日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导致德国改变以往的国防政策。

此前德国还一直犹豫不决,因为德国在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有很多投资。尤其是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的修建,可以避免通过乌克兰,缩短行程节约成本。但是乌克兰极力反对北溪2号的修建,要求美国施压,停止北溪2号的修建和使用。为此,美国和德国都给乌克兰一些赔偿。从去年6月开始,美国就开始给乌克兰提供援助,包括资金和武器援助。

现在德国为了制裁俄罗斯,已经停止了北溪2号的批准过程。在欧盟协调一致决定对俄罗斯进行金融制裁的同时,欧盟也应乌克兰的要求关闭了欧洲所有的有关俄罗斯的航空线,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的飞机都将无法在欧盟任何一个国家飞行。

在欧盟出台一致对俄罗斯制裁后,德国总理苏尔兹又决定向乌克兰提供1000枚反坦克导弹和500枚低空导弹。

德国此前只给乌克兰送了5000个头盔,乌克兰很不高兴,希望能提供武器。

由此,引发人们担忧,欧洲可能出现新一轮军备竞赛。

另据报道,泽连斯基总统已经同意派谈判代表团到白俄罗斯边界与等候在那里的俄罗斯代表团举行会谈。不过,他说,他也不抱太多希望。

瑞典也将援助乌克兰5000个头盔,500枚反坦克导弹,5000套防护服。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呼吁西方不要切断与俄罗斯的关系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晨曦)– 据瑞典每日新闻2月26日报道,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呼吁西方国家不要切断与俄罗斯的关系。

施罗德也是俄罗斯和德国著名能源工程北溪二号工程的理事会主席。他也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好朋友。

施罗德发文表示,事态发展到今天双方都有责任。

“近年来,俄罗斯和西方的关系发展出现很多错误,而且这些错误双方都有。” 他是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实施打击之后不久发表这个评论的。

施罗德是北溪二号工程公司理事会主席。他也是众所周知,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好朋友。他强调,不管怎样战争都是不对的。但同时,他请求西方世界不要切断与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

他的观点当然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评。25日,乌克兰驻德国柏林大使馆大使安德烈.梅尔尼克抱怨德国不关心战争。 “所有的请求援助都被忽视。”

但是,德国政府表示德国2014年以来,在乌克兰有很多投资,是乌克兰的最大外商投资国之一。但现在乌克兰的抱怨是德国不为乌克兰提供武器支持。

德国此前向乌克兰提供5000个头盔,希望乌克兰保护好自己。但是,乌克兰不但不感谢,还认为这是侮辱。现在,乌克兰要求德国对俄罗斯进行惩罚,要把俄罗斯从国际银行系统Swift踢出去。德国拒绝了这个要求。

德国总理舒尔茨说现在德国只专注于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其他措施以后再说。德国依赖于俄罗斯的能源供应高达40%。法国依赖20%。

德国一智囊专家对俄罗斯进攻乌克兰感到震惊。没想到会到这种地步。

此前,有能源专家认为,对俄罗斯的严厉制裁,也会对欧盟国家的能源供应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瑞典Vinge律师事务所也表示,对俄罗斯的制裁会对瑞典的公司有很大影响,因为瑞典对俄罗斯的出口大于进口。瑞典从俄罗斯进口的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和铀等资源产品,出口的包括家电,冰箱等各种商品。

另据报道,瑞典在给乌克兰提供经济,医疗和军事支持。瑞典首相特意提出如何向儿童解释这场战争的问题。

此前德国总理舒尔茨访问莫斯科劝普京不要动手,中间提到战争给社会带来的创伤。普京说,他铭刻在心,美国袭击南联盟的情景,这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亲身经历。

普京在开战前历数北约和美国五次东扩,现在还要武装俄罗斯的小兄弟乌克兰,让俄罗斯的安全受到巨大威胁。尤其是听到乌克兰在此前的慕尼黑会议期间有人怂恿其发展核武器。或者说后悔当初消灭核武器。因此,决定打击乌克兰的军事目标。

2月25日,普京和习近平通电话,习近平主席表示支持普京与乌克兰用和平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分歧。

据报道,普京同意和谈,将派高级代表到白俄罗斯与乌克兰进行谈判。此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表示愿意和谈。但是,泽连斯基对欧盟领导人说,他们还在战斗。首都基辅平安无恙。

但愿双方能够尽快坐下来和谈,避免平民受到更大伤害。任何战争都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希望国际社会最好是劝和,不要火上浇油。

习近平表示中方支持俄方同乌方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北欧绿色邮报网原因新华社报道:

  习近平对普京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再次表示感谢,对俄罗斯运动员取得奖牌榜第二名的好成绩表示祝贺。普京就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和中国代表团出色表现向全体中国人民表示热烈祝贺。

  双方重点就当前乌克兰局势交换意见。

  普京介绍了乌克兰问题的历史经纬以及俄罗斯在乌东部地区采取特别军事行动的情况和立场,表示美国和北约长期无视俄罗斯合理安全关切,一再背弃承诺,不断向东推进军事部署,挑战了俄罗斯战略底线。俄方愿意同乌方开展高级别谈判。

  习近平指出,近期,乌克兰东部地区局势急剧变化,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方根据乌克兰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中方立场。要摒弃冷战思维,重视和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通过谈判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中方支持俄方同乌方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中方关于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基本立场是一贯的。中方愿同国际社会各方一道,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专访:北京冬奥会展现人类的韧性团结和对幸福的追求——访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阿卜杜拉·沙希德

新华社联合国2月3日电  专访:北京冬奥会展现人类的韧性团结和对幸福的追求——访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阿卜杜拉·沙希德

  新华社记者王建刚

  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阿卜杜拉·沙希德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北京冬奥会将为国际社会摆脱新冠疫情羁绊、促进人类团结发挥重要作用。

  应国际奥委会邀请,沙希德将出席4日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及相关活动。沙希德说:“在新冠疫情引发的不确定性面前,北京冬奥会将有助于展示人类的韧性、团结和对幸福的追求,它将是超越地缘政治,促进全球团结、和平和人类创造力的重要机会。”

  沙希德强调,体育是对话与外交、和解与复兴、合作与协作的平台。“体育将人们聚集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或种族,不分天南地北、宗教信仰或政治立场。”奥运会这样的体育赛事“能够鼓舞一代又一代人,能够跨越大陆、搭建联系的桥梁”。

  国际奥委会去年表决通过,同意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入“更团结”。对此,沙希德说:“‘更团结’告诉我们: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团结,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需要更加团结,没有团结就没有和平。我呼吁国际社会搁置分歧,为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一同彰显奥林匹克主义,向世界昭示体育是促进和谐的有力工具。”

  沙希德对北京冬奥会的绿色办奥理念表示高度赞赏,尤其对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使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冷系统,以及许多赛会场馆以绿色能源为动力的做法印象极为深刻。他同时高度评价中国政府在冬奥会举办期间所采取的严格防疫措施。

  “我赞赏中国政府为冬奥会所做的准备工作。”他说。

  沙希德同时高度称赞和支持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他说:“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应对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引导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和包容性增长的新阶段。国际社会必须振兴全球经济,追求更强劲、更绿色和更平衡的全球发展。”

  采访中,沙希德向中国人民表达新春祝福。“我祝愿全中国人民虎年平安康健、富贵顺达!”

编辑陈雪霏

“万国迎冬奥, 中华咏和声”第三届国际和平文化建设研讨会暨东方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撰稿人道湘 竹君)2022年1月26日,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将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举行)即将开幕之际,由中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工程办公室主办,国平和圣书画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国际和平文化建设研讨会暨东方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座谈会”在北京中协宾馆召开。

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国际和平与合作联盟、三亚公共外交研究院、世界和平文化发展联合会、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亚太健康产业委员会作为协办单位均派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以融汇世界文明精华,促进人类和平有序发展为宗旨,面对当前国际复杂多变的局势,携手国际社会热衷于人类和平文化研究的组织和个人,凝聚和平的力量,以科学实相与平和善爱的心态透视社会和历史问题,深度研究张家口区域内的黄帝“合符釜山”文化与“龙图腾”的和平意义。

剖析历史宗教演变过程,破除迷信,重塑《易经》和《道德经》天道自然思想,从哲学、逻辑学、政治经济学、外交、军事等多层面多视角提出问题、寻求答案,增强国家民族文化软实力,用以化解现象矛盾和战争暴力,大力推动联合国“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的顺利实施,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和平有序发展,是本次会议的根本目的。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参加会议的嘉宾有:前任中国常驻联合国大使沈国放先生,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党组成员、教务长李道湘教授,中央党校哲学部、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会会长金灿荣教授,北京大学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王岳川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刘延宁教授,中国外国语大学刘立群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夏登杰教授,中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工程办公室主任陈运高,国际和平与合作联盟秘书长赵东,古巴洪门民治党总部副主席郭昕江,自由学者曾丹女士,中国安华集团北京金达物贸公司苗全义董事长,印度尼西亚印尼侨胞(中国)联合总会主席钟家燕,世界和平发展联合会副秘书长张迎春女士,世界经济研究院院长李焕,瑞典北欧绿色邮报网总编陈雪霏,赤道几内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秘书长许逢春,香港中华爱国英才联合会主席王晓青,科威特华侨华人协会会长董泰康,罗马尼亚《欧洲侨报》社长高进,泰国山东总商会会长冯文亮,香港屯门工商业联合会创会常务副主席白月琴等86个国家和地区的侨胞和国际友人参加了会议。

在当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共同探讨治世之学,寻求中正合理的解决方案,以缓解矛盾冲突,止息战争,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球资源。

会议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教务长李道湘教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刘立群教授主持。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序幕,中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工程办公室陈运高主任致欢迎词,并概括介绍了张家口涿鹿国际和平文化小镇项目规划情况,引发在座的领导和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和热烈掌声。

会议围绕东方古典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世界和平问题展开探讨研究,提出问题并给出答案。

沈国放大使指出;21世纪注定是一个给人类留下最鲜明印记的世纪,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当今世界各种思潮涌动、矛盾激化,西方霸凌的单边主义虽然改变了形式但仍在延续。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疫情利用为分裂世界的政治工具,不断制造矛盾,引发动荡,致使和平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金灿荣认为,东升西降的大势难以改变,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更加强烈。   

中华“和”文化理念将为世界和平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作为国际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拥护者,一直致力于积极维护和完善国际多边体系,中华“和”文化理念具备对现行国际体系进行修补和完善的能力,将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理念。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解决当代国际社会矛盾分歧的思想工具,该理念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各个国家人民共同的愿望,它提倡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霸权”,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全球视野,处在人类共同价值的道德制高点。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东方哲学的天下观存有内在联系。

与会专家认为,中华文明的天下观主张利天下,追求和合,主张天下一家,和谐共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汲取了中国古典哲学的智慧,秉持利己达人、兼善天下的价值取向,坚持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治理原则,追寻合和共生、天下大同的高远理想,它有助于弥合人类社会的“认知鸿沟”,展现出中华文明的世界胸怀。

 国际和平文化建设需要各学科协同研究。

与会代表认为,建构当今世界和平发展问题的文化体系,需要从哲学、逻辑学、政治经济学、外交、军事等多层面多视角提出问题、寻求答案,世界和平有序的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合作。

参会的代表中,特别是线上参会的华侨华人代表认为,遍布全球的华侨华人也可以发挥作用,架起祖籍国与所在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相互融通的桥梁,可以发挥民间大使的作用,肩负起弘扬中华“和”文化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使命。

瑞典北欧绿色邮报网总编中欧文化协会会长陈雪霏认为国际和平文化建设研讨会的召开非常好,因为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没有和平文化就很难维持和平,因此和平文化交流可以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有利于化解矛盾。

曾丹女士以现代科学语境阐释宗教未知,意在使人的思维意识回归自然本真。曾丹女士的研究方法为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研究路径。

和平安宁是人类永远的向往。

会议期间,王振建先生代言本次会议的策划人、和平文化学者董竹君先生撰写的《黄帝“合符釜山”理念对国际和平文化建设的启示》文章,文章特别指出《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北逐荤鬻,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这是人类历史记载最早的重大政治、军事及部落联盟和平共生的事件,距今已有四千八百年历史。这次部落会盟,黄帝统一了政令,统一了军队、将分散在八方的伏羲、女娲的子民按区域划分融入到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采用八方部落图腾中各部落图腾最优异的部分,结合黄帝部落图腾,创造了全新图腾-“龙图腾”,因为是九个部落图腾的组合,后人称之为“和龙”。由此,华夏族有了统一的图腾,所以我们自豪的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黄帝“合符釜山”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统一了“中华龙”图腾!自此龙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成为和平和谐的象征,成为万能智慧、精进勇武的化身。而非马可波罗和来华传教士错误翻译的那样,不知他们出于什么心理,把象征和平和谐的中华龙翻译成魔鬼,错误的理解和错误的翻译严重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形象,损害国家尊严!这也是华人在海外受气受辱的主要原因。新的研究视角和论述得到绝大部分与会者的赞同。

bf1e022853db77e3409d9d92e093253
    

与会代表戚冬梅女士代言汤铭新大使的文章,汤大使的文论立意高远,以建立国际和平文化为抓手,为新时代大背景下中国外交提出新的策略建议,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扎实顺利的进行。张迎春女士则从阴阳学角度阐述了纪由哲学公式的应用价值和现时意义。

会议由李道湘教授做总结。李教授指出;此次研讨会体现了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学术领域层次高,沈国放大使熟悉和了解国际政治,洞悉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金灿荣教授、王杰教授、李立群等教授从国际关系、文化、经济、政治、军事、历史、教育等领域作出分析和解答。

二、这是一次紧紧围绕世界和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研讨交流的学术会议,会议专家组提出世界怎么了?人类和平发展受到威胁,各国治理出现危机,国际社会动荡,自然灾害,思想危机等危害人类的问题一同出现。我们该怎么办?

三、这是一次国内外华人和国际友人共同参与讨论的盛会,集中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和平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四、这是一次有理论研讨、政策阐述、对策建议成果丰富的学术会议。中华天道自然文化精神孕育了“天人合一”的文化,黄帝把天道自然规律应用到社会治理层面,受到兆庶民众的拥戴。历史中有老子、柳下惠、孔子、庄子、王弼、王阳明等先贤圣人传承中华天道思想,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精神动脉,我辈当继承和发扬。

研讨会持续一整天。组委会在此真诚感谢国平和圣书画院有限公司、广州善同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扶刚博士、香港中华爱国英才联合会、大爱国际(北京)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感谢海外华人华侨及国际友人的大力支持。

编辑 陈雪霏

(“一带一路”故事)埃及:沙漠中的市政工程

原标题:(“一带一路”故事)全球连线 | 一条在非洲沙漠中腾起的天际线

北欧绿色邮报网援引新华社报道:


  新华社开罗10月8日电 单日上百份审核单、平均每天两万多步巡回检查施工现场和员工宿舍……自2020年2月新冠疫情在埃及出现以来,这便成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埃及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埃及”)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安全总监兼项目安全部经理刘景昆的日常。

  “我们吃点苦都是小事,但必须要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面对防疫与生产的双重压力,作为有着近20年安全监管工作经验的“老师傅”,他深知这个项目的艰难之处,也更明白它的意义重大。

  这张手机拍摄的资料照片显示,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安全总监兼项目安全部经理刘景昆(右一)在项目建设工地检查安全生产情况。新华社发(中建埃及供图)

  由中建埃及承建的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位于开罗以东约50公里处,总占地面积约50.5万平方米,包含20个高层建筑单体及配套市政工程。中建埃及总经理常伟才说,项目高峰期有9000多名中埃员工在这里生产和生活。

  刘景昆介绍说,这项工程始于2016年1月。当时,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在埃及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埃及新首都建设一揽子总承包框架合同。习近平指出,中埃双方要将各自发展战略和愿景对接,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两大抓手,将埃及打造成“一带一路”沿线支点国家。中方愿参与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新行政首都等大项目建设,愿同埃方扩大在贸易、融资、航天、能源、人力资源开发、安全等领域合作。

  这是2021年6月17日拍摄的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标志塔(中)主体建筑封顶建设现场。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由此,埃及新首都的天际线开始在一片沙漠中逐渐腾起。项目初期,中埃建设者们每天都要顶着烈日施工建设,酷热干燥的气候导致许多员工皮肤晒伤。在施工现场,饮用水和食品都要从外面运进。

  整个中央商务区项目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将成为“非洲第一高楼”的标志塔项目。今年8月,标志塔项目最后一根钢梁精准对接就位,顺利完成钢结构封顶。

  这是2021年8月24日拍摄的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标志塔主体钢结构封顶现场。新华社发(黎炳宏 摄)

  据介绍,标志塔项目结构高度达373.2米,塔冠最高点达385.8米。埃及总理马德布利曾于2019年2月见证了标志塔开盘浇筑。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项目无疑是一个奇迹,它不仅将成为埃及的标志性建筑,也将成为埃及现代化的象征。

  标志塔项目总经理魏建勋告诉记者,施工期间标志塔项目创下多个工程建造纪录:38小时便完成了18500立方米筏板基础浇筑,一举创出非洲建筑史上单体建筑最大基础底板、浇筑超大型基础底板的最快纪录、高峰期单日最大混凝土浇筑量新纪录。

  这张2019年2月25日的资料照片显示的是工人在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建设现场工作。新华社记者 邬惠我 摄

  “我们成功实现了防疫和生产两不误。”常伟才说。目前,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已进入决胜时刻,全体员工将继续坚持常态化防疫不放松,确保项目高质量、平稳安全地推进。

  埃及工程师瓦利德对中国超高层建筑的工艺技术充满好奇与敬佩,时常参与标志塔的技术交流会,还多次到现场观摩施工工艺,并确认技术细节和安全流程。他说:“我很认同中国工程建设人员守时敬业的精神。”

  这是2021年6月17日拍摄的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建设现场。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从安全检查到技术交流再到岗位培训,刘景昆的一天总是倏忽而过。面对繁重的工作,他说,今天能在埃及为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深深感到身上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使命。

  “非常荣幸能够参与埃及新首都建设,所有人都在为项目顺利完工勤奋努力地工作,这感觉真好。”埃及建筑工人马哈茂德·莫森站在雏形初具的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里表示,所有人都期盼着项目正式落成的那一天,期待见证一个美丽的埃及新首都。

  总策划:周宗敏

  监制:倪四义、班玮、陈贽

  制片人:孙志平

  策划:米立公、魏建华

  统筹:王宇凌、王志斌、李薇、谢鹏、齐紫剑、闫珺岩、韩墨、余忠稳、王建生

  记者:吴丹妮、杨依然、余福卿、段敏夫、黎炳宏(报道员)

  编辑:周晓华、黄强、梁毅、丁莹、徐晓蕾、徐宁

  配音:董千齐

  包装:夏勇

  新华社国际部、音视频部、摄影部联合制作

编辑 陈雪霏

【节目回放】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续写“传奇”——专访新任联合国“和平使者”马拉拉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曾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她也被任命为联合国和平使者。如今阿富汗战争已经结束,但是,男女平等的重任依然是任重道远。下面我们就再听听联合国和平使者马拉拉怎么说。这里援引联合国记者程浩报道。

马拉拉在联合国发表讲话。

联合国图片/JC McIlwaine马拉拉在联合国发表讲话。    2018 年 3 月 29 日文化与教育

巴基斯坦倡导女童接受教育的马拉拉六年前遭到塔利班的枪击,今天她在阔别祖国六年后回到巴基斯坦访问。下面请大家重温一下去年4月我们在马拉拉荣获联合国和平使者称号时所撰写的一篇专稿:

联合国纽约总部2017年4月10日举行隆重的仪式,正式任命来自巴基斯坦的马拉拉·优素福扎伊(Malala Yousafzay)担任“和平使者(Messenger of Peace)”,以致力于倡导促进“女童教育”事业,帮助全球范围内被压制和剥夺基本权利的成百上千万儿童重新获得入校求学以及发展的机会。这位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由此也成为最年轻的联合国使者,继续以非凡的个人经历书写着一部令人惊叹的“传奇”,而她今年还不满20岁……在对马拉拉进行专访的过程中,联合国新闻记者发现,在一个个炫目的“光环”背后,原来这位特立独行的“90后”也是一个爱穿高跟鞋、有些不自信、正在为申请大学烦恼的普通邻家女孩……请听程浩的报道:

说起马拉拉这个名字,或许有些人会感到有些陌生。然而,这位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的19岁女孩因为带有传奇色彩的非凡经历和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决心早已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家喻户晓,成为反抗压制、争取两性平等、捍卫儿童教育权利的标志性人物,并因此获得“国际儿童和平奖”、大赦国际“良心大使”、欧洲议会“萨哈罗夫人权奖”、加拿大荣誉国民以及诺贝尔和平奖等诸多殊荣。继2012年将每年的7月12日确定为“马拉拉日”之后,联合国此次又任命她担任“和平使者”,这是授予全球公民的最高荣誉。在专访中,马拉拉表示,这一称号对她而言意义深远……

马拉拉:“(英语)我真的感到非常荣幸能够被授予联合国‘和平使者’的称号,这无疑是一个更重大的责任。在此之前,我一直致力于促进女童教育,提高公众意识,呼吁世界领导人为教育而扩大投资。作为‘和平使者’,我今后会继续拓展相关行动,这一称号会赋予我更大的勇气和力量,让我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为教育而发声!”https://news.un.org/zh/sites/all/themes/bootstrap_un_news/localization/webcast-player2/?videoId=5393051815001&autoplayparam=0#t=00h00m00s

马拉拉告诉记者,她从10岁开始就在为争取教育权利而斗争。2007年,恐怖组织“塔利班”控制了她的家乡并将其发展成重要据点,大张旗鼓地推行极端宗教管控,包括禁止女性上学读书。马拉拉的父亲是一位诗人和教育活动家,在当地开办了几家连锁学校。马拉拉不仅一直坚持在父亲创办的学校里读书,而且从2009年开始用笔名“古尔·马卡伊”为英国广播公司乌尔都语网站撰写文章,揭露“塔利班”统治下噩梦般的生活,并在国内外媒体上发出呼吁,为巴基斯坦妇女和儿童争取权益。2012年10月9日,年仅15岁的马拉拉在放学回家途中遭到袭击;歹徒朝着她的头部连开三枪,其中一枚子弹从左眉骨上方射入脑颅、穿过颈部嵌入了肩胛骨……生命垂危的马拉拉被送往英国接受治疗,她不仅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斗志愈发昂扬。

马拉拉:“(英语)在19年的生命里,我目睹了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祸害,亲身经历了致命袭击,现在我站到了一个全球舞台,继续为教育权利而抗争。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一个老师,一本书,一支笔,就能改变世界!我并不是第一个站出来宣讲‘笔比刀剑更锋利’的人。毋庸置疑,人类的下一代需要教育、需要优质的教育,否则将无法获得一个光明和繁荣的未来。如果我们想让生活更美好,就要投资于女童教育,这一点至关重要,绝不能继续被世界领导人所忽视。如果一个19岁的年轻人都能意识到的问题,已经五、六十岁的决策者不应该视而不见、置若罔闻。这就是我要传达的讯息,确保世界领导人意识到对教育的投资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马拉拉在专访中不止一次提到父亲在她生命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她告诉记者,出生在一个男尊女卑的传统穆斯林国家的她如果没有开明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和支持,自己不可能有机会“抛头露面”,更不可能为争取平等权利而大声疾呼。

我目睹了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祸害,亲身经历了致命袭击,现在我站到了一个全球舞台,继续为教育权利而抗争。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到,一个老师,一本书,一支笔,就能改变世界!–马拉拉

马拉拉:“(英语)世界上有很多其他的女孩子也想站出来、勇敢抗争,但她们的家长和兄弟首先不允许,这非常令人沮丧,也可见男性在推动两性平等进程中所能够发挥的关键作用。我的父亲用一位阿富汗战争中普什图族女英雄的名字为我取名,而且不顾亲友反对把我记入全部是男性的族谱中;我从小就在父亲创办的学校里读书,那里反对歧视女性的传统,不仅接纳女孩子上学,而且帮助贫穷的孩子接受教育。我认为,男性应该支持和帮助女性追求并实现心中的梦想。正如我父亲所说:不需要为女性做额外的事情,只是不要折断她们的翅膀,让她们自由翱翔。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男人站出来,成为自豪的‘女权主义者’,和我们并肩作战。向女性赋予权能将让全社会受益,并由此产生无数的经济、社会福祉……”

出生于1997年7月12日的马拉拉即将迎来20岁的生日。她在专访中坦言,诺贝尔和平奖、联合国“和平使者”这样耀眼的“光环”有时候让自己承受很多同龄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也会招致周边同学的“异样”眼光和误解,她同样也有和普通人一样的烦恼。然而,令人敬佩的是,这个脸上还有点婴儿肥的“90后”总能在千钧重压之下依然表现出幽默、优雅的处世态度。

马拉拉:“(英语)我实际上特别特别矮,身高大概只有1米5吧,所以我喜欢穿高跟鞋,让自己看起来高挑一些,但这也没有太大的帮助。另外,很多人会以为我是一个‘超级学霸’,在学校是讨老师喜欢的那种女孩子。但事实上,我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有很多困难,需要应付各种考试,而且也会拿到C或者D这样糟糕的成绩,这对我申请大学真的有影响。我的同学们以为各种名校都向我敞开大门、我不用考试就可以进入大学,事实并非如此。我需要努力学习,在八月份最后的考试中拿到至少三个A,否则也进不了理想的学校。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诺贝尔和平奖、联合国‘和平使者’这样的头衔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帮助……”https://news.un.org/zh/sites/all/themes/bootstrap_un_news/localization/webcast-player2/?videoId=5393551964001&autoplayparam=0#t=00h00m00s

马拉拉告诉记者,她打算在大学期间攻读哲学、政治和经济学学位。然而,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她也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感到迷惘和困惑。但马拉拉非常确定的一件事情就是会继续关注女童教育问题。她表示,通过“马拉拉基金会”,她将重点推动更多女孩子获得中学教育,尤其是在像巴基斯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以鼓励和培养更多“马拉拉式”的年轻女孩,让她们面向世界、为维护女性福祉和权利而发出声音。

马拉拉:“(英语)过去一年,我走访了黎巴嫩、约旦等许多国家,同叙利亚难民女孩以及尼日利亚的同龄人交流。作为‘和平使者’,我会继续前往世界各地,让更多人了解拥有鼓舞人心经历的不同女孩的故事,并确保她们明白一点,即你的声音可以改变世界。我在斯瓦特山谷发出的呼声让世界注意到一个孩子的声音能够比恐怖分子手中的枪炮更强大。所有人的声音,包括青少年儿童的声音都应该被世界所听到和尊重,因为它们将带来难以想象的变化和变革。年轻人所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并且对美好的未来不要失去希望和信心。”

程浩,联合国纽约总部报道。

链接:

https://news.un.org/zh/story/2018/03/100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