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好歌推荐
精彩回放:刀郎新疆乌鲁木齐环球演唱会高清完整版
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今天本网为大家推荐的是中国著名歌手刀郎的演唱会高清完整版。如果你在抗疫的日子里感觉抑郁或者无聊,坐下来看一场精彩的演唱实况,立即让你的大脑神经兴奋,清晰,心情舒畅!刀郎真是棒!新疆的音乐歌曲真是棒!这里凝聚了很多著名的词曲作者,例如,施光南,王洛宾等。
北欧绿色邮报网名家欣赏系列二:著名蒙古族歌唱家布仁巴雅尔歌曲选播
北欧绿色邮报网名家欣赏系列二:著名蒙古族歌唱家布仁巴雅尔于2018年9月19日病逝。但他的歌声永存。他的歌声给人温馨,安逸,平静,优美,浩瀚的感觉。在疫情期间,人们难免会有恐惧,不安,担心,激动或心情难以平静的情况,听了他的歌曲,你会感觉被带到了广阔无垠的《天边》,《呼伦贝尔大草原》,《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和《带我去草原吧》。请欣赏:
海外华文媒体感知中国(四川藏区)行(九) 藏区特色歌舞晚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10月8日,2019海外华文媒体感知中国(四川藏区)行一行60多名来自28个国家的媒体高层人士在访问林坡村的脱贫攻坚成就和唐卡艺术传承与保护基地之后,在晚上前往阿坝州九寨沟县的漳扎镇,在这里感知当地的歌舞文化,印象深刻。

整场晚会充满藏区特色,既有男生表演的舞蹈,也有女生表演的舞蹈,他们穿着民族服装,展示各种文化习俗。


其中的一首《青藏高原》依然是那么动听,沁人心脾。男生独唱让人感受到阿坝男人的胸怀是那么的宽广与坦荡。


民族服饰表演,让人看到手工精湛的藏族羌族服装。



三人组合,音质非常好听,唱响藏区,让人感到到这里人们的嘹亮歌声,幸福家园。
演出结束后,大家久久不肯离去,最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如果想看视频,请继续关注北欧绿色邮报网。
www.greenpost.se
影评:今夜你感受到爱了吗?
北欧绿色邮报网影评 陈雪霏
7月17日,《狮子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电影城上映,还真是爆满。工作人员来欢迎大家的时候,人们报以热情的掌声,说了安全注意事项和洗手间的位置,以及要关闭手机之后,大家开始看电影。
笔者是在1995年或者是1996年在澳洲看的第一部。最引人注目令人难忘的就是那首Elton John演唱的 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今夜你感受到爱了吗?在整首歌里边也就是这句话给人印象最深。所以,一提到狮子王,不得不提这首歌。因为我那时在澳洲工作和学习,每天的任务就是写那些流行金曲的介绍,歌星八卦,非常的消遣。
那时的狮子王是比较黄,颜色非常鲜亮,真正的动画片。但是,这一次,采用了很多实景照片,狮子本身和各种小动物也都很象动物本身。笔者在津巴布韦呆过两年,也亲身都狮子园和动物园去体验过,你看那大象还真是会抬腿好像跳舞似的。狮子大多数时候都是懒洋洋的,只有在获得食物的时候,才精神起来。这里的场面都是在肯尼亚拍的,那里堪称动物的天堂。
狮子王本来是根据英国著名作家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悲剧改编的。但是,在动画片里就改成了非常鲜明的正义与邪恶的对峙和励志。同时,也凸显爱情的力量。
另外一个让人最喜欢的就是非洲精神,Hakuta, Matata, no worries.不管发生什么犯难,天大的事情也不要担心,明天总会比今天更好。因此,遇到挫折,一定要振作起来。
所以,这部片子,不仅孩子看觉得好玩儿,大人看了也一样感到非常有趣儿。也会和它一起哭一起笑。
总之,狮子王堪称经典。
视频:2019“一带一路”北欧之春国际和平文化节第二部分视频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2019“一带一路”北欧之春国际和平文化节4月28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西部的Kista成人大学礼堂举行。以下是第二部分演出视频:
吴明录制。文字 陈雪霏
两会报道:澳门代表团讨论审议两高报告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北京报道(记者陈雪霏)– 3月13日上午,澳门代表团在北京饭店举行全体会议,讨论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
高荣顺代表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盛赞两高报告。他说,他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的报告以后,感觉很受鼓舞。通过报告可以看出,中国的治安变好了,安全了,人们夜间出行,走在大街上都不必担心,中国非常安全。
谈到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张军作的报告时,激动地说,“对于高检的报告,我不得不给他们点一个大大的赞。”
与此同时,他也建议,继续加强司法人员法官和检察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待遇,让他们安心工作,否则,司法人员流失也很严重。
另外,针对执行难的问题,他建议审判和执行应该分开。执行应该从法院分离出来。
刘笑云代表说,她对两高报告印象深刻。尤其是在高检的报告中,提出了信访案件数量在下降,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确定案件必须在一周内给与回应。这样案件处理的时间缩短了,效率就提高了,因此,这是好事。
她也建议更好地培训司法人员。一方面,案件处理快了,很好,但是否有冤假错案呢? 她也有些疑虑。 她同意高荣顺的建议,那就是要对司法人员进行培训,与时俱进,因为报告显示,刑事案件下降了,但是网络案件增加了。
她建议要多培训配演司法人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应对新的犯罪类型。
今日头条:瑞典华人艺术家协会举办第二届冰雪音乐会大受欢迎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华人艺术家协会11月4日举办2018年冰雪音乐会戏曲主题音乐会,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因为无论是专业艺术家和业余爱好者都演出了水准,自然大方,真实,没有丝毫的水分,让观众意犹未尽,沉浸其中。然而也是恰到好处,嘎然而止。
音乐会由著名华人女高音歌唱家前任会长邹荣美主持。
首先登台的是民歌演唱家李佳,她表演的是湖南花鼓戏《洗菜心》。里边有很多打嘟噜的地方,很有地方特色,反映的是青年男女的爱情。
紧接着就是著名梅派京剧表演艺术家吴江燕表演的《贵妃醉酒》。要说京剧的魅力就从看吴老师的表演体会出来的。她表演得那么好看,那么灵巧,那么美丽动人,看了让人开心,让人着迷,让人入戏。
吴江燕十岁考入上海戏曲学校坐科七年。吴江燕是梅兰芳再传弟子,他曾在上海梅兰芳演唱大奖赛荣获一等奖。1991和1992年连续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1995年调入中央教育电视台工作。2005年来到瑞典,培养了很多弟子。
贵妃醉酒讲的是中国唐代皇帝唐玄宗一日与杨贵妃约会,命其设宴百花亭,赏花饮酒。该片段描述的是杨贵妃在去赴约路上心情无限喜悦,一路赏花,赏月,走至玉石桥,观赏水中金色鲤鱼和鸳鸯戏水,抬头观赏南飞燕, 这折戏是充分体现梅兰芳大师载歌载舞的经典作品。
京昆社是吴老师一手培养起来的队伍,从成立到现在将近十年了。他们为大家演唱的是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和古典京剧 玉堂春中的选段“苏三起解”。
瑞典华人艺术家协会会长朱瀛盈说,此次演出的主题是昆曲,京剧和地方戏。牡丹亭的片段《游园》,《惊梦》,《拾画》和《幽媾》都是名段,也是本场演出的主旋律。昆曲优美婉转动听,加上优美的动作,给人以美的享受。
朱瀛盈毕业于常州文化艺术学院戏剧表演专业。主修江苏地方戏锡剧,专攻花旦。但是,今天她第一次挑战自己,演起了昆曲牡丹亭选段,游园和惊梦。游园描述的是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身居桂阁,偶与婢女春香,目睹春景,感动情思。
朱瀛盈和肖向平一起表演牡丹亭选段,惊梦。肖向平于200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同年进入中国昆曲博物馆工作,之后为北方昆曲剧院演员。他京昆兼修,曾获得文化部颁发的第四届中国昆曲艺术节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惊梦描述的是:杜丽娘游园归来假寐, 梦中见一秀才,两情缱绻, 醒后回想梦境,犹萦思不己.
瑞典著名京剧武戏表演者天木表演《挡马》。 天木毕业于斯德哥尔摩戏剧学院,因为对中国戏剧的热爱他专程到中国戏曲学院进修学习。在斯京经常演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肖向平表演昆曲 拾画 ,牡丹亭片段,《拾画》。它是最考验小生的唱念做打等基本功的独角戏。它描述的是柳梦梅寄居梅花观中,病后偶游废园,于假山石下拾得一副美人画像,带回寓所,为之倾倒不已。此画便是杜丽娘生前埋于此处的自画像。
吴江燕老师演杜丽娘的鬼魂。
吴江燕和肖向平表演中国式的《人鬼情未了》,昆曲 幽媾,小姐的鬼魂来和书生柳梦梅幽会的情景。
专业演员唱罢,业余表演者登场。他们是斯德哥尔摩华人合唱团,他们中间有教授,有医生,有老师,研究员,还有老板等等。
戏曲联唱:
京歌 唱脸谱, 领唱 陈丽娜
越剧, 我家有个小九妹 表演者 严红梅
评剧, 唱花名 领唱 马莲荣
黄梅戏 夫妻双双把家还 领唱 王吉生,曲亚萍。
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纷纷为演员们送鲜花。演出受到观众的好评。范秀兰看后非常激动,她说她希望这样的节目能够上春晚。她说,音乐会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本场演出得到了瑞典青田同乡会,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斯德哥尔摩贵餐厅和斯德哥尔摩熊猫饺子的赞助协办。
出席观看音乐会的有瑞典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王建荣主任,斯德哥尔摩 贵餐厅陈帅先生也是华总副会长,瑞典华人工商联副会长夏海龙,温州商会会长吴俊博和中国侨联青年委员徐力和夏海栋。还有国航斯德哥尔摩营业部总经理朱津川和畅通国际总经理李凯等。
图文 陈雪霏
今日头条:王晓达医生为中欧文化协会会员做中医讲座:秋冬要保暖 要适度锻炼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28日应中欧文化协会邀请,瑞典中医王晓达医生为中欧文化协会会员上了一次精彩的中医保健课。
中欧文化协会会长陈雪霏首先介绍了中欧文化协会和王晓达医生。
她说,中欧文化协会是2014年4月28日正式注册成立的非盈利组织。其宗旨是为瑞典的华人华侨,尤其是妇女服务,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瑞乃至中欧的文化交流。为了活跃会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协会经常组织各种活动。
王晓达医生是中医专业毕业。同时,也在世界著名的诺贝尔奖评审单位之一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学习并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他对哮喘,过敏和抑郁等多种疾病都有很深的研究。
王晓达医生说,中医和西医各有各的特点。中医更注重整体性,进行整体性治疗,同时,又会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因人而异。就是说,你得病的表象显示的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其他器官出了毛病。
王医生主要讲了人体器官之间的关系。他说,中医主要关注肝,脾,肾,心和肺。同时,也关注膀胱和大肠。例如,人体在膀胱在大肠如果有问题,实际上,问题是整个身体的免疫力下降了。
要想心脏好,必须要保养好肝。要想肾好,必须保养好脾和肺,同时,如果肾好,也会对脾和肺有保护作用。因此,人体是一个有机系统,要想防病,就要保持整个机体健康,提高免疫力。
王医生说,在北欧,由于离北极圈比较近,所以,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注意保暖。因为身体一旦着凉,就很容易降低免疫力,比如感冒,英文中感冒说成get a cold, or catch a cold, 瑞典语也说Förkyld,也是着凉的意思。因此,秋冬春季节保暖十分重要。另一个就是要适当增加日照,补充维生素D。
为了增强免疫力,增强体制,防止疾病,王医生建议要多做有氧运动,例如到外面进行散步,最好每周都进行适当地锻炼。
王医生说,人类存在五千多年了,传统上都是日出而耕,日落儿息,这是人们的传统习惯。但是,自从发明了电灯以后,尤其是现在的各种高科技,电视,电脑,手机,让人们应接不暇,经常是半夜依然在工作。这样就违背了人体的规律,因此也容易降低抵抗力。降低免疫力。例如,你本来肚子咕咕叫就是提醒你该吃饭了。但有的人因为要赶时间,或者面临紧迫任务,就以“坚强的意志”继续工作,但是,时间久了,胃就会受不了。
王医生强调最好的办法还是顺其自然,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这样才能让身体保持健康。
王老师讲座的同时,会员们也问了很多问题,大家进行了积极热烈的互动。讲座之后,会员们反应这种讲座非常好,希望以后能够继续,因为中医养生大家都懂一点儿,但都是皮毛,真到自己有问题了,非常需要真正的医生来指点。或者能够到了解的诊所去就医。
出席讲座的有中欧文化协会副会长赵丽杰,瑞京中文学校创始人前校长杨丽然,中欧文化协会会员黄炳旺,赵晓纯(屯加耳刀),傅敏,意雅,淑霞,文霞,李慧敏和周虹。讲座之后,大家一边Fika, 一边继续交流,度过了愉快的一天。部分会员还决定参加下周日同一时间的唱歌活动。
本次讲座是继今年六月份由卡罗林斯卡医生段茂利教授讲授耳鼻喉科疾病预防与保健之后的第二次医疗保健讲座。下一次讲座将在明年春季举行。
鉴于多人询问王医生诊所的情况。下面就把王医生诊所的网址公布在这里:www.kinamed.se
如有情况,欢迎访问。
中外媒体“走进新疆”系列报道(十六)–喀纳斯乡村旅游合作社-扎拉特民俗合作社的风土人情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8月30日和8月31日,中外媒体走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采访团采访了喀纳斯乡村旅游合作社和禾木村。
走进扎拉特民俗合作社,一位穿着深红色蒙古袍的导游出来迎接大家。她的汉语很标准也很好听。她说,这里是我们图瓦人的家。图瓦人是蒙古族的一只,全国也只有2000人,而在这里居住了1400多人。这里对面就是小学,中学需要到县城里去住校。
这里是他们的家,也是乡村旅游合作社。外面一个交叉的大牌子是两只超大号的滑雪板,而且是带着羊皮和牛皮的。
她带领大家首先进入一个图瓦人的婚房,这里的一切都是图瓦人自己做的。床上有被褥和枕头,地上有可以前后撼动的摇椅。桌子上铺着羊羔皮,白白的,非常好看。
然后,我们又进了他们的博物馆,里边珍藏了珍贵的照片,有早起解放军给当地人治病的照片,也有1958年图瓦人到北京参加滑雪比赛队员的照片。
还有各种图瓦人使用的工具。
他们的皮衣,木勺子,带皮毛的滑雪板都在展出之列。导游解释说,用这种滑雪板,上坡防止下滑,下坡可以滑得更快。
在隔壁是一个酿制奶酒的地方。一个大木桶里边装满了牛奶,但上面却放凉水,人们不停搅水,经过一定时间,酒就自动从一个小龙头流出来,流到水壶里。这种奶酒喝起来没有酒味儿,但有一股奶香。导游小姐说,这种酒打腿不打脑子,就是说脑子是清醒的,但是喝多了,腿就软了,需要睡很长时间的觉才能醒来。后发劲。
导游说,这里的房子都是木制的,不用钉子,木头缝里放上苔藓,是保温的好材料,冬天萎缩保温,夏天可以长出来。真是图瓦人的创新和秘方。
院子里格桑花开得鲜艳。周围的皇冠花也是格外的黄,仿佛是古代帝王皇冠上的花环。高贵而鲜艳。这里空气新鲜,天更蓝,云更白。这天真是一个好天气。
在这样的天气里,人们走进蒙古包,听一曲蒙古人的呼麦和优美的长调,再喝上一杯图瓦人的奶酒,真是太美了。
导游小姐介绍说,他们的祖先是成吉思汗,因此,在墙上还挂着他的画像。她特意强调,千万别把他当成诸葛亮。逗得大家一阵笑声。她说,我们是图瓦人,讲的语言是突厥语系,但是,他们的历史没有用文字记载。历史都是代代口传下来的。有人说他们是印第安人的祖先,但大家只要记住他们是蒙古族的图瓦人,相信藏传佛教,同时,也是中国人就行了。笔者在此再次深感惊讶,中国的少数民族居然还有这么少的人,但日子还过的这么好。
当地有一种植物,长得象玉米节一样,一掰就可以掰断,但这却可以成为乐器。当地的小伙子真的为大家表演了这种乐器。
掌声过后,又来三个小伙子给大家表演优美的蒙古族,图瓦族的歌曲,非常优美动听。他们也不乏幽默感。
从这里出来,看到附近有很多农家乐,都非常有特色,都是木制的,都是原生态。晚上抵达禾木山庄,以为是到了瑞典的某个小镇。这里都是木制房子,百花争艳,生物多样性极好。
在这里睡上一晚,感觉仿佛隔世。寂静的夜晚,让人心旷神怡。
第二天,天气就没有那么晴朗了,一出来就开始下雨。人们经过黑龙江省援建的桥,穿过树林,来到哈登平台。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禾木村的全部村貌。透过云雾可以看到一排排的小房子均匀地遍布在山间。那么和谐,那么宁静。这就是人间仙境,世外桃源。
图瓦人靠旅游和畜牧业,和政府的补贴,可以达到每人年均收入六万元。在当地应该说是非常好了。一切都是天然的。
在这里还碰上来这里照结婚照的蒙古族男女。他们不是到照相馆去照相,而是照相馆的人陪他们来这里专门为他们照草原上新郎牵着马,新娘带上所有的行头骑马的结婚照,真是一种特殊的浪漫!
喀纳斯,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地方。
最后的晚餐
而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最后的晚餐。记者们围着一个大圆桌坐下,迫不及待地把一切端上来的食品吃个精光。好在好吃的食品不停地被端上来,慢慢地,大圆桌就摆满了菜。
当大家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北欧绿色邮报网主编陈雪霏建议大家畅所欲言,既可以唱歌,也可以跳舞,也可以说说心里话。目的是通过此次采访活动,大家能够增进对新疆的了解的同时,也能增进互相的了解。
陈雪霏首先带头为大家唱了一曲《青藏高原》,抛砖引玉。随后,阿富汗记者,埃及记者,土耳其记者,巴基斯坦记者,印度记者,孟加拉记者纷纷一展歌喉。孟加拉记者几乎是很专业的水平。印度尼西亚记者也表演了一曲。
然后,吉尔吉斯斯坦记者,乌兹别克斯坦记者,马来西亚记者和新疆新闻部的同志们一起表演了舞蹈。人们在表演之前也都对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人们可以通过歌曲和音乐感觉到其实亚洲人民是一家。中亚和南亚人的语言,音乐几乎都是可以互通的。虽然我们是在不同的国家,但是文化都很相似,“一带一路”战略必然把大家都联系在一起。笔者相信,如果亚洲人民可以团结一致,互相帮助,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那么世界就会更加和平,经济就能进一步发展。因此,这一顿晚餐,让记者终生难忘。
今日头条:引领一代风骚的知名摇滚歌星臧天朔在北京病逝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60后,出生于1964年的北京乃至全中国风靡全国,引领一代风骚的知名摇滚歌星臧天朔今天在北京病逝,只有54岁。
据北京晚报报道,臧天朔死于肝癌。
臧天朔的歌曲引领一个时代,在90年代非常有名,他的著名歌曲是《朋友》。后来万达老总王建林去年春节晚会还唱了这首《朋友》。
刚才,来自加拿大的朋友跟我说刚刚知道中国著名蒙古族歌唱家布仁巴雅尔去世了,才58岁。
他是在跋山涉水,经过几年功夫拍摄了百位百岁老人,完成了这个巨大的文化项目之后,表达了感谢宣传部,感谢出版社等等,然后,就走了,走的那么急,那么快,那么匆忙,让人无法接受。他们一家人都很好,很善良,为环保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臧天朔在2009年摊上了大事,被判处6年徒刑。后来因为表现好,被提前释放,2014年出来。出来以后,正准备做点事情,结果就这么走了。
54岁太年轻了。
中外媒体“走进新疆”系列报道(十四)《千回西域》盛大演出和喀纳斯民俗风情演出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8月26日晚和8月27日晚可以说是让走进新疆的中外记者们大开眼界。雄伟壮观的新疆大剧院和喀纳斯大剧院为人们展示了新疆歌舞的无穷魅力!
但凡对历史感兴趣的人无一不对西域有迷之向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飞沙走石,黄沙漫漫,淹没了繁华古道,却掩不住千百年来的丝路花雨,梦回西域,悠悠千年,怆然梦间…… 新疆大剧院是“印象西域”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园第一阶段启动建设项目之一,总投资达17.6亿元,占地面积28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为十二五期间文化旅游产业重点项目。
新疆大剧院以西域歌舞文化展示为核心,立足新疆、面向中西亚及世界各国的战略定位,整合国际国内各类优势文化资源,大胆探索中国剧院经营管理新模式和改革发展道路,将成为西域民族文化最高艺术殿堂和全球杰出艺术家的演艺舞台。
新疆大剧院的装修装饰风格融合了多种文化,运用了包括印度莫卧儿王朝、伊朗波斯帝国、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摩洛哥阿拉维王朝等历史架构中的空间符号。其中的木雕工艺、金属铜艺、螺钿镶嵌、彩绘工艺等,集中了西域风格建筑史所有的表现手法。33米高的穹顶大厅上,是由数十位工笔画师耗时数月纯手工绘制绚烂的图纹,象征着复兴丝绸之路华美建筑文化的鼎盛,使人们置身其中便被华丽炫目的文化元素和独具匠心的工艺所折服。
33米高的穹顶大厅上,是由数十位工笔画师耗时数月纯手工绘制绚烂的图纹,象征着复兴丝绸之路华美建筑文化的鼎盛,使人们置身其中便被华丽炫目的文化元素和独具匠心的工艺所折服。
新疆大剧院是目前国内最高的穹顶式建筑。3万平方米的剧场,可容纳2100人观看演出;27米宽的主台口、86米宽的表演区,堪称亚洲最大的室内表演舞台。剧场内安装36处立体实景,舞台配置了国际一流技术的特效激光、数字水帘、冷雾瀑布、烟火、喷泉等大型机械舞台装置以及景多声道音响系统和演出集成控制系统关于外观犹如天山雪莲一般,媲美悉尼歌剧院,就连厕所的装修也显得那么富丽堂皇,拍照片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眼球了,如果不亲自来看看拍点小视频,是很难感受得到新疆大剧院的奢华震撼、魅力十足…… 演出时长约130分钟,共分为六大篇章,分别为《大爱》、《玉魂》、《梦回楼兰》、《生命》、《燃情》、《草原之恋》。在浓郁的民族色彩渲染和恢弘奇幻的场景下,神秘丝路上冰山之父、瑶池圣母和现代文明建设中民族团结、欢乐祥和、共创美好家园的故事,与古西域乐舞、丝路历史文化、新疆各民族歌舞风情有机融合,形成独特创新的空间表演艺术“我们围绕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脉络创作了《千回西域》这台晚会,讲述了一段古老神秘的丝绸之路故事,重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在这片辽阔土地上和睦相处的场景。
晚会由《冰山之父》《天工开物》等6个篇章组成,来自格鲁吉亚、俄罗斯、法国、乌克兰等国及我国广东、深圳、河南等地的360余位演员参与演出。”《千回西域》总导演周群生介绍,晚会历经两年精心编排,目前各方面工作已准备就绪,剧目进入倒计时排练阶段,演员们正在精雕细琢,力争将这场集古西域乐舞、丝路历史文化与新疆各民族歌舞融合的室内大型实景民族歌舞秀打造成新疆歌舞的世界级品牌。
把麦田搬上舞台。
喀纳斯男女的爱情。
服装,布景道具,灯光都没的说。
少男少女们都很卖力气,演出非常精彩!
记者们纷纷留念。
舞蹈特色是蒙古族舞蹈特色,服装也是蒙古族的服装,音乐也是。
各种美丽漂亮的服饰。
喀纳斯的夜晚,在大剧院门前几乎每天晚上都要点热气球。但是并不飞上天,只是一种起航的表演,但是是真实的表演!
夜幕下的喀纳斯大剧院!
夜市。
真丝玉!现在的玉是那么清纯!令人难以想象!据说是打磨的技术提高了!真的象假的似的!
这也是各种玉石和半宝石,和各种石头纪念品!
这是商店里用胡杨木雕刻的西域神牛!好威武啊!
时间可以打磨一切,时间让老树也变成了化石!瞧,这是多么神奇啊!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
中外媒体“走进新疆”系列(七) -民族团结一家亲,百家宴会大联欢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特派主编记者陈雪霏)– 8月26日,中外30家媒体记者一起走进乌鲁木齐七道湾片区管委会新兴社区民族团结大院,参加民族团结一家亲.百家宴联谊活动。
记者们采访了社区负责人和各族群众,做客社区民族家庭,与各族群众共进午餐,亲眼目睹民族大院里人们的欢声笑语和风土人情,品尝了新疆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味佳肴。
一下车,记者看到这里张灯结彩,院子里的街道上摆放了好几张大桌子,各族人们围坐在一起。桌子上摆满了食品,手抓饭,散子,西瓜,哈密瓜,葡萄等各种食品。这里的西瓜真是又大又甜。
导游介绍说,原来这里有个阿迪.艾沙的真实故事。阿迪.艾沙是原乌鲁木齐化工厂的一名工人,主要从事硫酸制造原料的运输工作。不论刮风下雨,雨雪交加,一年四季,他都从不间断,月月超额完成任务,多次被厂里评为劳动模范,成了当时化工厂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他临终前,把自己毕生积攒的一千元(估计相当于现在的一千万)捐给厂里,用于奖励工作积极,民族团结的好同志。阿迪.艾沙不仅是一个普通的人物,而且还承载着一种精神,在他逝去的32年里,成为弘扬民族团结宗旨的一个精神符号,他让“阿迪.艾沙”这朵民族团结之花在水磨沟区大地生根发芽,代代相传。这也是一个老党员树立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最好榜样。
据该社区政协委员、第一书记穆丹铁木尔.尼牙孜(音译)介绍说,这个社区80年代就建立了。聚居三个民族,维吾尔族,汉族和回族,党组织在这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紧密的把各民族团结在一起。他们以地方党组织为核心,搞各种活动或学习,促进大家的团结。他们还成立了合作社。在合作社,大家一起编织手工艺品。通过活动使人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这个民族团结大院。“我们一定要把阿迪艾沙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为什么这种团结特别重要呢?穆丹铁木尔.尼牙孜说,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新疆各民族团结是我们的生命线。各民族从历史上一直到现在,以至于将来,都要一起共同生活,共同进步。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新疆的稳定,民族团结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没有民族团结,我们新疆就没有和谐的社会。各民族都是平等的,生活在一块儿,团结在一块儿。我们新疆不是以前不团结,我们一直都是团结的。2009年的7.5事件是境外的“三股势力”煽动破坏我们的团结与和平造成的这样一个事件。这个事件是我们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反对的。
8月26日正好是新疆的民族节日“古尔邦节“的最后一天,小区里的乡亲们似乎个个都有音乐细胞,载歌载舞,其乐融融,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几岁的孩子。
他们不但唱传统歌曲,孩子们还跳现代的踢踏舞。
米尔古丽.安妮(音译)唱了一首动听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已经传唱了几十年,现在听来,依然是那么动听,尤其是米尔古丽的演唱,十分动人。
《呼伦贝尔大草原》,更让人感到无尽的欢乐,惆怅和祥和,歌声可以传递出浓浓的感情和爱情。新疆的百姓原来是这样地生活着。他们完全不象外面人们想象的那样不自由,或者是不安全。笔者在这里感受到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同时,党员又深入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党员群众都很高兴。尤其是老人,当记者采访他们的时候,他们都说,现在的生活感觉很幸福,晚年的时候,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很好的照顾。
所谓百家宴,就是每个家庭带一个菜到这里来吃,可能也是每个人如果可能也都带一个节目,总之,这种在社区的露天广场搞文艺活动,其实是中国解放以来一直有的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娱乐方式。经济实惠。不需要到高大上的剧场去体验文化。这种文化氛围深入人心。
其实,为了加强民族团结,近年来,新疆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来促进民族团结。其中一个就是民族团结一家亲政策。例如,最近,最近就有地区级单位要派人到南疆的农牧民家里去送礼物,例如给儿童玩具,给淋浴器,给桌椅等等,一年五六次到那里访问,交流,增强相互理解。就像东部地区帮助西部地区一样,省会人民要帮助其他地区的兄弟姐妹。这种参与,交流和沟通就是民主,民族,民生的一种形式。它体现的是互相帮助,而不是互相拆台。
品尝新疆的手抓饭,哈密瓜,大西瓜,能感觉出来,这里的阳光充足,瓜果甜蜜,人民生活幸福。
本次采访活动是由国务院新闻办组织的中外媒体走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实地采访。
据了解,新疆面积166万多平方公里,有四个瑞典的国土面积那么大,在这个地区居住的总人口有2200万,相当于两个瑞典的总人口。在新疆广阔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其中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民族有13个。他们分别是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满族,塔吉克族,乌兹别克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俄罗斯族等。
自古以来,新疆就是多民族聚居区,也是文化资源大区。新疆古称西域,在历史上是民族迁徙交融的长廊,是多种文化交流的圣地,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古丝绸之路的通衢之地。公元前60年,西汉统一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归入中国版图。1884年,中央政府在新疆地区建省,并取故土新归之意,新疆正式替代了“西域”这个古老的名字。
几千年来,新疆各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劳动,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反映不同族群的文化特点的历史文化遗址,文物和文物藏品都见证着新疆历史的发展和各民族文化的变迁。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道教等多种宗教在这里并存,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古代四大文明在这里汇流,中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自成体系的文化系统只有四个:古希腊、中国、印度、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种文化交汇的地方,只有中国的新疆,此外,再没有第二个。因此新疆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
新疆现有18个国家一类口岸,不仅背靠13亿人口的中国国内大市场,而且面对着同样拥有13亿的中西南亚市场物资流通,人员往来,文化交融的大通道。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通过中欧班列,或许航空,或许陆路,有望成为连接中西南亚乃至欧洲的交通枢纽,未来必将会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续写新时代的丝路文明。
参加本次采访活动的外国媒体有来自日本的NHK,瑞典的北欧绿色邮报网,比利时的回声报,阿富汗的托罗新闻,吉尔吉斯斯坦的吉卡巴尔国家通讯社,孟加拉国联合通讯社,印尼NET电视台,印度今日印度和埃及,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的主流媒体。他们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记者,前来探寻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奥秘。
图文/陈雪霏
“走进新疆”系列报道(六)– 保护和传承古典文化瑰宝《十二木卡姆》的见证-访新疆木卡姆艺术剧院
北欧绿色邮报网乌鲁木齐报道(特派主编记者陈雪霏)–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这样一部宏大的口传文化瑰宝《十二木卡姆》。它是怎样一部经典,又是怎样传承下来的呢?8月26日,中外30多家媒体记者一起走进新疆木卡姆艺术剧院,就有关木卡姆的保护和传承问题进行了采访。
具有浓厚艺术特色的剧院大楼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进到院子里,可以看到一座雕塑。那是十二木卡姆传承人的雕塑。
新疆木卡姆艺术剧院党委书记乔思明介绍说,解放初期,新疆有位老人叫吐尔迪阿洪(1881-1956),他也是唯一一位能够全部演奏十二木卡姆的人。木卡姆体量非常大,有十二套,一套有两个小时,全部演下来,需要一天一夜的时间。这十二套曲目全部是口传。
当时,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关照和重视下,派专家带着最好的录音设备进行录音、记谱和翻译。乔思明解释说,木卡姆起源于五六百年前,木卡姆翻译过来,就是套曲。十二木卡姆,体量比较大,主要流传在新疆南部地区。除了十二木卡姆以外,还有东疆的伊犁木卡姆,北疆的吐鲁番木卡姆,里边的词儿大部分是诗歌和哲理,民俗,和社会劳动中的一些爱情题材和场景。历经十年,一直到1961年才全部整理出来,流传至今,已有公开出版的书籍和音像制品。为了纪念这位老人对十二木卡姆传承的贡献,专门为他塑造了一座雕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全部的木卡姆。
据考证,最早的木卡姆是用古老的蒙古语中的查尔单语,古维语等演唱。后来,翻译成维语,然后从维语翻译成国语。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1989年,为了保护和传承十二木卡姆,中央又赐资专门建立了新疆木卡姆艺术剧院。2005年木卡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传承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他说,新疆木卡姆艺术团是国营单位,政府预算,经常走向国外,曾经访问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也经常进行音乐艺术下乡到群众家门口去演出。
十二木卡姆由洪亮的男生独唱开始,各种乐器伴奏,用音乐,用诗一般的歌曲,合唱,合奏和独奏等多种形式反映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和爱情。各种乐器的协调配合,堪称中国的古典协奏曲,气势宏大,波澜壮阔,排山倒海,又优美动听。旋律欢快,既有快节奏,也有抒情的慢节奏,十分感人。
这里的演员都是专业演员。总共有200多名。
伊明佳.赛伊丁已经从事热瓦普乐器演奏18年了,是热瓦普方面的专家。他说,他们经常到外面去演出,为老百姓献上十二木卡姆。
另外,新疆木卡姆艺术剧院还有舞蹈表演系。舞蹈演员们为中外记者专门献上一场表演。
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所作的重大贡献,它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喜怒哀乐。
她集传统音乐、演奏音乐、文学艺术、戏剧、舞蹈于一身,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这种音乐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
十二木卡姆的源流,从时代和地域因素上讲主要有两点,一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成的套曲和歌曲;二是地方音乐,即库车、喀什、吐鲁番、哈密和和田音乐以及刀郎音乐。这种时代和地域因素相互交织渗透,浑然一体,形成产生于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民族特征、道德观念及其心理素质的民族调式特点。
这种特点则是通过独特的音乐形式、演奏方法以及独特的演奏乐器加以体现的。“木卡姆”在名称学上有何含义,它只表示经过规整的某个古典音乐套曲的专用名称。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包括拉克、且比亚特、木夏维莱克、恰尔尕、潘吉尕、乌孜哈勒、艾介姆、乌夏克、巴亚提、纳瓦、斯尕、依拉克等木卡姆。
维吾尔十二木卡姆的每一个木卡姆均分为大乃额曼、达斯坦和麦西热甫等三大部分;每一个部分又由四个主旋律和若干变奏曲组成。其中每一首乐曲既是木卡姆主旋律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具有和声特色的独立乐曲。 维吾尔木卡姆是维吾尔诗歌的音乐表达形式。每个木卡姆配上那些含义隽永、内容丰富、色彩斑斓、朗朗上口、轻松活泼、便于演唱的古典诗词以及盖泽勒(双行诗)、民谣而显得情趣盎然,生机勃勃。尤其是维吾尔诗词中那最富韵味的盖泽勒的十八种格律更使木卡姆乐曲显得新颖而别致。从而使文化宝库中的这颗无价之宝日臻完美,光彩照人。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5年5月20日,十二木卡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一套木卡姆演奏时,琼乃合曼苍劲深沉,蕴蓄无穷;达斯坦流畅欢快,抒情优美;麦西莱甫则载歌载舞,把演奏推向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和政府对收集、整理民族传统音乐工作十分重视,组织专人对《十二木卡姆》的乐曲录音、记谱、出书,并将歌词记录、整理、出版。一方面使《十二木卡姆》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继承,一方面继续使其发扬光大。由木卡姆改编的《拉克歌舞》,令人耳目一新;用木卡姆音乐演唱的《艾里甫与赛乃姆》,被人们誉为维吾尔族的《红楼梦》;移植的歌剧《红灯记》,在国内产生巨大反响,还被拍成电影。21世纪初,自治区有了专门研究《十二木卡姆》的机构。用五线谱出版的《十二木卡姆》,为它的探索和研究走向世界,开辟了新的道路。
ABBA博物馆纪念五周年开设新展品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ABBA博物馆5月8日举行纪念五周年记者招待会。
久远的1982年的故事再翻出来讲一遍,这就是瑞典的文化和历史。不厌其烦,但是,ABBA确实是个传奇,到目前为止号称是唱片销售世界最多的一个品牌公司。
ABBA是以四个瑞典年轻人的名字头一个字母组成的。他们是两队夫妻,恋人,合作伙伴,创造了瑞典的传奇,获得了欧洲大奖赛冠军,然后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于是他们的时髦服饰,他们的歌曲和音乐,他们后来编演的妈妈咪呀都很受欢迎。
至少笔者的一个小朋友从巴黎来瑞典,首选项目就是去ABBA博物馆去看看,体验一下那里的文化和音乐。然后,再来个纪念品什么的。另外,ABBA博物馆也有中文版的解说词,如果你感兴趣,也可以听听中文解说。
据说,又加了一些新的展品和站点儿。瑞典人也是很会包装的。至少体验那个氛围还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