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科教文卫

2020第八届中国信息化管理峰会在合肥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主编陈雪霏)第八届中国信息化管理峰会暨中国长三角国际商务职业教育论坛于2020年11月28日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举办。本届峰会由彦哲研究院、中国长三角国际商务职业教育集团联合主办,由安徽省摄影行业协会、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合肥亚联职业培训学校、安徽天立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峰会主题是:培育数智产业,打造数字经济,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20多个大中城市以及加拿大、荷兰等国的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学术团体的约220人参加了峰会,围绕数智产业培育、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智慧教育、在线教育、国际商务职业教育、品牌打造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彼此分享先进经验,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30余家海内外知名媒体代表见证了这一活动,2000余人收看了直播。

本届峰会由中国长三角国际商务职业教育集团秘书长吕向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杨洪和、安徽省摄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贺旭明共同主持。

彦哲研究院创始人兼秘书长李炳森及中国长三角国际商务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校长张卿先后代表主办方、承办方致辞。

峰会伊始,军事专家、战略专家、经济学专家、教育专家余爱水博士首先做题为《发挥数字产业在双循环中的核心作用》的主旨报告。他指出,没有数字产业发展就没有双循环,数字产业发展的出路在原创、生命线在安全。 

随后,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张毅从数字经济谈起,介绍互联网、大数据如何赋能数字经济,并为如何加快推进安徽乃至长三角数字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

      罗杰斯演讲学院院长耿人健从加拿大给大家送来了精神食粮——从教育到品牌打造。让大家了解了世界一流大学选拔学生的标准,并就“从思到言的教育探索”以及“从言到行的品牌打造”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在今年的疫情形势下,数字科技让在线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智库专家薛大龙博士为与会者分享了新形势下的在线教育的优势与趋势。

荷兰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荷兰皇家骑士勋章荣获者、荷兰中国商务文化教育促进会会长熊国秀远程视频出席峰会论坛,为大家分享了在数字经济下荷兰的商务文化教育如何融为一体。

5G赋能–智慧教育新模式,安徽天立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隋胜分享5G条件下的信息化教学创新,介绍了当前的政策环境以及5G+智慧校园建设、5G+信息化教学创新。

4G时代的智慧教育建设现状同现在的5G+AI时代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5G的到来,为智慧教育赋能,让构建新全景的智慧校园成为可能。安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益民为大家进行了分享。

南京伯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副总裁徐立谈到,疫情期间加速了线上教育的发展,并以伯索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科技赋能、教育创新助力学校机构进行OMO升级,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

峰会论坛结束后,领导和嘉宾们在合肥荣事达双创大学常务副校长梁仁春博士的指引下参观考察了合肥荣事达双创基地。 

嘉宾们会后向记者表示,通过本次论坛让大家更加深入地学习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愿意积极参与共建共赢的“政产学研用金介贸媒”九位一体的全要素、全链条、全周期的创新发展生态圈建设,积极培育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合力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共同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中国信息化管理峰会是由彦哲研究院主办的全国信息化管理专家年度交流盛会,旨在搭建一个代表国内信息化管理领域较高水平的专家结识、学习提升与交流合作平台。峰会每年举办一次。彦哲研究院组建于2006年,其前身为管理与信息化联盟,由多位资深的信息化管理专家自愿发起,是信息化管理先进理论与最佳实践有机结合的推进者,是跨地区、跨行业的专业服务组织。其宗旨是加强信息化管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发展。研究院总部设在北京,现有专家顾问1000余名,分布在全球10多个国家以及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的多个行业。

29K基金会为瑞典政府雇员提供精神健康培训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在瑞典同样十分严重。入秋以来,瑞典的新冠感染人数以平均每周5-6千人的速度增长,到上周五已经有近24万3939人确诊感染新冠,因新冠引发的死亡人数已达6709例。新冠肆虐使瑞典本来就有的精神健康问题更加严重。为了应对精神健康问题,瑞典成立了社会伙伴理事会。一个非盈利的29K基金会组织将为瑞典政府的27万雇员中的十分之一提供精神健康培训。

埃里克.费恩霍姆接受本网记者视频采访。

埃里克.费恩霍姆对本网记者说,他的基金会与来自包括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们合作,为瑞典政府雇员提供精神健康培训。

据统计,近年来心理和精神健康问题明显。过去每十人中有一个有心理健康问题,但是,现在,这个比例已经增加到10人里有三个人了。据费恩霍姆介绍,人们心理有问题的话,表现在精神有压力,精神不集中,工作时间不能长,积极性主动性都比较差,而且睡眠问题更严重,过去只有9% 的人有睡眠混乱的状况,现在已经有37%的人有睡眠问题。因此,可以说形势很严峻。这种状况因为新冠肺炎的泛滥显得尤其严重。

本网记者陈雪霏对29K基金会CEO埃里克.费恩霍姆视频采访

他说,这个问题也不光是在瑞典严重,在美国,有调查显示,疫情使感染者中三分之一的人都有精神健康问题。在意大利和中国也都有这种情况,人们精神压力大,抑郁等等。

在瑞典秋冬时间天黑夜长,白天经常阴雨连绵,本身就可能造成人心理抑郁,加上新冠肺炎更让人有焦虑和恐惧的感觉。

因此,29K基金会开始提供这种培训。费恩霍姆说他们的培训是线上进行的。每个被培训的员工都可以在手机上装上这种软件。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平均每周加起来只有不到两个小时的培训,其中包括一次45分钟的谈话,其他时间只要完成一些小节目就可以。

通过这样的培训,产生了一种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环境,彼此增加了信任,人们可以畅谈自己的忧虑,自己的问题。通常人们是不愿意谈这个问题的。但是,通过手机软件互动,谈论这个问题,结果是很有效果的,对心理健康很好。

通过培训,人们有了处理各种关系的信心和能力,不管是家庭关系,还是和同事的关系,都大有改善。这样,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变得更好一些。对工作和生活都有好处。

记者视频采访29K基金会CEO埃里克.费恩霍姆
费恩霍姆(右)接受本网记者陈雪霏(左)视频采访

这种培训可以起到一种预防作用。费恩霍姆说,如果有的员工真的有精神健康疾病,严重的不能光靠这种培训,还是需要到医院接受正规医疗的救治。但是,医院的治疗是小范围的,一对一的。这个培训可以大规模培训,让成百上千人受益。

这对社会将会有很大好处。对雇员,公司都有好处。

当问及政府企业是否真的愿意为此买单时,费恩霍姆说,瑞典有工会组织,有社会合作伙伴,他们都强调这方面培训的重要性。瑞典政府也不把这个培训当作是一种耗费,而是当作一种投资,因为投资员工精神健康对政府来说是省钱而不是费钱。在瑞典的工作环境法里边对精神健康问题和工作环境都有相关规定。

如果有员工有精神健康问题,有可能平均给政府造成50万克朗的损失。而这个投入远远低于员工因精神或心理健康造成的损失。因为一旦有精神健康问题,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要请病假。那样的话,政府不但要照发工资,还要找替代人员,所以往往需要双倍工资的支出。因此耗费巨大。

卞卡.雷迪(上图左)在瑞典世界文化博物馆工作,包括东方博物馆,地中海博物馆和少数民族博物馆。她负责展览策划工作。前一段时间大病康复不久就回来上班。正赶上新冠,不得不在家里工作。她参加了29K基金会的首期试验培训中的四个成员之一。她在视频采访中国对记者(上图右)说,她觉得这种线上培训效果很好。人们通过软件视频聊天,有主持人引导他们讨论相关话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他们谈了工作,自己的感受,和家人的关系等等。通过这种谈话,她感觉好多了。

雷迪说,说句实在话,就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信息太多,应该勇于说“不”。同时,也不要给自己设立过高的目标,要现实一些。对自己关爱一些。就会感觉好一些。这个培训真的改善了她的精神状态,提高了她的抗压能力。

费恩霍姆说,他们也想把这个培训方案传播到其他需要的国家。

费恩霍姆本人学习的是新兴交叉学科神经病学与幸福指数方面的研究。他说,29K指的是人生在世大约29000天,约合80多年。

请继续关注北欧绿色邮报网。将继续为您报道关于什么是幸福的问题。

特稿:瑞典每日新闻报诺奖预测及诺贝尔奖的由来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宣布时间又到了。到今天为止已经宣布了三个奖项,一个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个是物理学奖,一个是化学奖。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猜测。

以前总觉得诺贝尔奖提名保密50年,那么去年提名的肯定是无法知道的。不过,今年瑞典每日新闻报DN在10月4日周日的科学版面却爆出了惊人的消息。

第一个就是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应该奖励给丙肝病毒的发现者,至少查尔斯赖斯预测对了。

诺贝尔物理学奖预测了宇宙黑洞的发现会获奖。 但获奖者的名字不对。领域对了。今天的化学奖预测很准,名字也很准。只不过预测三个人,但只有两人获奖了。

因此,确实,从事科研的人太多太多,但是得诺奖的人一年最多就三个,一个领域里。诺贝尔奖是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佛雷德诺贝尔留下遗嘱,要把他的遗产奖励给在医学,物理学,化学,文学和和平领域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不分国籍,也不管她或他是否是瑞典人,只要是在这些基础学科有重大贡献,就可以奖励。

于是,人们就知道了有法国的居里夫人,巴斯德灭菌法,等等,很多在人类历史上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就有这个获奖的可能性。例如,中国的屠呦呦因为发现了青蒿素,挽救了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让疟疾远离人类。

诺贝尔是个化学家,但他从来没有上过学。他四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四国语言。他有家庭教师来教他,因此,学习的速度是惊人的。他一生中有很多发明,有一百多项专利。他的父亲以前就是经营管理火药场或者是弹药场的。

因此,他留下了一笔巨额财富。但是,他一生未婚,没有孩子,60多岁,他客死他乡,在意大利去世。因此,每年12月10日,他去世的那一天举办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和晚宴。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里的上万朵鲜花都是从意大利他住过的那个小镇运来的。

诺贝尔留下遗嘱,于是,瑞典人根据遗嘱成立了诺奖基金会,经营这个遗产,同时,根据市场,让遗产不断升值。诺奖第一次颁奖其实是在斯德哥尔摩的宏大酒店Grand Hotel. 后来,还到皇家歌剧院颁奖过。

诺贝尔奖也设立了文学和和平奖。彰显诺贝尔对文学的重视。人如果没有文学修养,也会是一种缺憾。尤其有趣的是诺贝尔奖还包括和平奖,而和平奖又在挪威发,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诺贝尔活着的时候,挪威属于瑞典大帝国的一部分。但是,随着芬兰被俄罗斯占领,后来独立,瑞典从丹麦独立,挪威也希望自己独立出来。有人认为,诺贝尔可能预见到了挪威会分离。所以把和平奖放在那里。挪威和瑞典果然是没有放一枪一弹,或者可能就是不重要的一枪,总之,两国很快就签署了和平分手协议。两国边界是一脚踏两国的典型旅游景点。因为大家和平相处,所以,和平奖依然在奥斯陆宣布,颁奖也在哪里。100年不变。

到1969年,瑞典议会又加了一个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钱数和诺奖一样,也是100万克朗。也是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审。

近年来,诺贝尔奖就成了瑞典最响亮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因为它在自然科学和文学和平奖方面的平衡,与高水准,为世界科学和文学领域确立了一个风向标和晴雨表。

记者曾经两次采访汉松秘书长,他那时还是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奖大会秘书长。他说,人们对文学和和平奖经常多有评论可能是因为人们比较了解,比较爱评论,而对自然科学可能懂的人不多,所以,争议比较小。同时,诺贝尔奖也尽力避免当年评审当年,时效都是非常久远,都是被证明了确实是巨大贡献。即使你说某某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没获奖,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但是,获奖的基本上都是真正的巨大贡献。

诺贝尔奖耗时耗力耗金钱,为什么要一直坚持?这就是瑞典的英明之处。诺奖得主要到瑞典来给学生讲学,上课,这可以鼓励瑞典的年轻人,追求科学。每年都在最黑的时候,在黑暗中送来一盏灯,照亮人们的心灵。

诺贝尔这个品牌,就是经久不衰,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就是生产力。文学可以熏陶人的灵魂。和平是我们的愿望。它甚至也成了一种北欧这个角落的人向世界发出的一种呐喊,我们也要影响世界,但我们就是通过和平奖的方式来发出我们的声音。

明天就要宣布诺贝尔文学奖了。诺贝尔文学奖是最有争议的奖项。每年都有人有不同的意见。我是2006年开始报道诺贝尔奖的。那时候,我们就一直追问,什么时候中国人能得诺贝尔奖。说实话,我都有点儿脸红,总是问这个问题。中国离诺奖有多远,得了,觉得很高兴,没得有点酸。我也因此曾经追问过诺贝尔文学奖前评委马悦然。在他85岁生日的时候,我问他是否中国没人得文学奖是因为翻译不够?他说确实有这个原因。不过,作为唯一一个汉学家评委,他和他的先辈高本汉,斯文赫定等人都是做过很多努力。最开始是通过斯文赫定问鲁迅是否愿意接受诺贝尔奖。我们的鲁迅先生说中国没有合格的作家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谦虚地谢绝了。瑞典著名作家,斯特文堡那时候对诺贝尔奖冷嘲热讽,所以,一辈子无缘。

但是,对中国作家最早让人感兴趣的是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他是中文英文都很棒。但是,后来因为二战,诺奖停了两年。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因为《大地》获得诺贝尔奖。她曾提名林语堂。赛珍珠在中国呆过,大地描写的是中国农村农民的勤劳乐观精神。

到80年代,马悦然曾经亲自翻译沈从文的作品,和沈从文联系的时候,结果获悉沈从文已经去世了。中国解放以后,与西方的联系几乎切段。象林西莉那样想到中国来,得通过国王写推荐信,同时也在使馆有关系。

后来,法国华人作家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到2012年,中国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中国人着实感觉很高兴。尽管我记得那一年诺奖周大雪纷飞,但人们的心里是热的。

2015年,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尽管诺贝尔奖评委否认这是对中医的奖励,但是,该奖还是大大地提高了中医的名声。

瑞典人有时对争议并不感觉难堪,因为他们觉得有争议说明能够吸引人的注意。而事实就是想吸引人的注意,所以,有争议不是坏事。通过争议,人们才能真正明辨是非。当然,有自然科学三大奖项的坐阵,文学和和平的争议无疑也增加了诺奖的活力并吸引了更多人对诺奖感兴趣。

在瑞典永恒的新闻就是诺贝尔奖的发布和颁奖!

今日头条:发现“基因剪刀”使两位六十后女科学家获得2020诺贝尔化学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宣布的日子了,今天宣布的是诺贝尔化学奖。

2020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常务秘书约翰.汉松在学院新闻发布厅用瑞、英、德、法、西五种语言宣布,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病原学研究室主任爱马努埃拉.夏彭蒂(Emmanuel Charpentier)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教授和霍华德休医学院调研员珍妮佛.杜德纳(Jennifer Doudna)。

诺奖评委的解释是,夏彭蒂和杜德纳发现了基因技术最尖锐的工具之一,即CRISPR/Cas9基因剪刀。用这种基因剪刀,研究人员可以非常精准地改变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基因DNA。这给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对新的癌症疗法也将作出贡献,可能治愈遗传疾病的梦想也可能成为现实(已经成为现实,例如遗传耳聋或聋哑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基因调整来避免。当然,现实应用还是需要高度规范。)

研究人员要发现生命内部的运行机制,他们需要改编细胞里的基因。过去,这项工作非常耗时,很难,有时甚至无法完成。使用这些基因剪刀,现在可能经过几个星期就可以改变生命密码。

“这个基因工具威力太大了,可以影响我们所有人。它不仅给基础科学带来革命性变化,而且也生出了创新性的结果,未来将导致全新的医学治疗。”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克拉斯.古斯塔夫松这样评价说。

他说,在科学上,这种基因剪刀的发现往往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夏彭蒂在对一种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细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以前无人知晓的分子叫TracrRNA. 她的研究显示这个TracrRNA是细菌古老免疫系统的一部分。那么这个CRISPR/Cas剪刀就可以通过剪开细菌的DNA降服病毒。

夏彭蒂于2011年发表了她的发现。同年,她开始和杜德纳合作。杜德纳在RNA方面知识渊博,是个很有经验的生物化学家。她们一起成功地在一个试管里重新塑造了细菌基因剪刀并简化了剪刀的分子成分,这样使用起来比较简单。

在一次划时代的实验中,她们重新编辑了基因剪刀的程序。在其自然形式中,剪刀可以认出来自病毒的基因,但是,夏彭蒂和杜德纳证明基因病毒可以被控制并且可以在一个事先预定的地点剪辑任何基因分子。基因被剪辑的地方,就可以很容易重新编写生命的密码了。

自从2012年她们发现了基因剪刀以后,其应用呈爆炸式增长。这个工具对基础研究的很多重大发现都有贡献。例如农科人员可以研究出防止发霉,害虫和干旱的庄稼。在医学领域,临床实验新的癌症疗法也在进行中。而且治疗遗传疾病的梦想也即将要实现。这些基因剪刀把生命科学提升到一个新的时代,在许多方面都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汉松介绍说,夏彭蒂出生于1968年,在法国出生,并在法国巴黎著名的巴斯德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目前她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病原学研究室的主任。昨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莱茵哈德.根泽尔是德国加兴马克斯·普朗克地球物理研究所主任。

杜德纳于1964年出生在美国华盛顿。她于198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在她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的教授,也是霍华德休医学院的研究员。

她们二人将分享1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

汉松说,今年的诺贝尔颁奖仪式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将不在斯德哥尔摩举办了。此后将研究诺贝尔讲座还会继续进行。将进行网络讲座。

在新闻发布会上,夏彭蒂正好接受了电话采访。她说,当她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几乎流泪!她曾经在瑞典北部著名城市的于默奥大学学习,在那里,她搞清楚了她要学习和研究的方向,对她的事业非常有帮助,是她事业的重要时期。她说,于默奥大学非常开放和自由,学术氛围非常好。这种自由对年轻科学家非常重要。她真心感谢在于默奥大学的经历。那里冬天黑暗而漫长,夏季很短。后来,她到加州的时候,天气非常好,阳光灿烂。然后,再回到自己的实验室,感觉非常充实。

她说,她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接触这方面的研究。“我当时意识到如果能提供一种编辑基因的方法将有助于这方面的研究,在应对细菌方面有好处,对酶的研究也有好处。Covid19病毒的侦查发现就是要用基因编码的编辑。”

她说,她非常高兴作为女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因为这将对年轻女性科学家有很大鼓舞吧。她希望更多的女生学习自然科学,女生也行!

两位六十后女科学家因基因编辑获得2020诺贝尔化学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务秘书约翰汉松7日宣布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巴斯德学院毕业目前在德国马克斯普兰克研究院主任的女科学家Emmanuel Charpentier和Jennifer Doudna,因为她们发现了如何编辑基因的方法。

诺奖委员会的古斯塔夫松教授评价说,她们的发现就等于是给科学家提供了一把剪刀,研究基因的学者可以用这个剪刀来编辑重组基因,因此也被称为对生命密码的编辑。这个工具的发现,对基因的研究可以说有极大的帮助。未来是否对人体的各个部位的基因探索都有帮助。

当然,这么好的工具在使用时也冒着巨大的道德风险,因此必须很好地规范。

Charpentier 于1968年出生于法国,毕业于法国巴斯德学院,但目前在德国的马克斯普兰克研究院。Doudna于1964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院。现在是加州大学教授。

Charpentier在新闻发布会上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她听到获奖消息后非常感动,几乎流下激动的眼泪。她说,这个奖可以鼓舞更多的女孩儿学习自然科学,她希望更多女孩学习自然科学。谈到她曾在瑞典的于默奥大学学习时说,于默奥大学的学术氛围非常自由和开放,对年轻人的科研非常友好。她是在那里想清楚了自己未来要怎样研究,研究什么。她说于默奥冬季黑暗漫长,夏季很短,但那里奠定了她事业的基础,是她人生最重要阶段。

汉松教授说,今年在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颁奖仪式将取消。但讲座可能还会继续,通过视频网上进行。但诺奖得主明年将有机会来出席颁奖仪式。

今日头条:英德美科学家因宇宙黑洞获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10月6日星期二。瑞典皇家科学院常务秘书约翰.汉松宣布今年的物理学奖是关于宇宙黑洞的。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务秘书约翰.汉松宣布诺贝尔物理学奖2020 陈雪霏拍摄

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 has decided to award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20 with one half to Roger Penrose
University of Oxford, UK “for the discovery that black hole formation is a robust prediction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 and the other half jointly to Reinhard Genzel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xtraterrestrial Physics, Garching, Germany 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SA and Andrea Ghez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SA

“for the discovery of a supermassive compact object at the centre of our galaxy”

汉松说,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2020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英国牛津大学的罗杰.彭罗斯因为他发现了黑洞的形成是相对论的坚实预测,另一半授予德国科学家莱因哈德.根泽尔,和美国加州大学的安德里亚.格兹,因为他们发现了我们银河系的中心有一个超大质量的紧凑物体.

三位获奖者因发现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现象之一黑洞而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表明,相对论的一般理论导致了黑洞的形成。莱因哈德·根泽尔(Reinhard Genzel)和安德里亚·格兹(Andrea Ghez)发现,一个隐形且非常重的物体控制着我们银河系中心恒星的轨道。超大质量黑洞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解释。

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使用巧妙的数学方法证明黑洞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广义相对论的直接结果。爱因斯坦本人并不认为黑洞确实存在,这些超重的怪物会捕获进入它们的所有物体。没有什么可以逃脱,甚至没有光。

在爱因斯坦去世十年后的1965年1月,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证明了黑洞确实可以形成并对其进行了详细描述。在他们的心脏,黑洞隐藏着一个奇异之处,所有已知的自然法则都在其中停止了。自爱因斯坦以来,他的开创性文章仍被视为对广义相对论的最重要贡献。

诺奖评委

莱因哈德·根泽尔(Reinhard Genzel)和安德里亚·格兹(Andrea Ghez)各自领导着一组天文学家,自1990年代初以来,他们一直专注于银河系中心一个名为射手座A *的区域。最接近银河系中部的最亮恒星的轨道已经以更高的精度绘制了地图。这两组的测量结果一致,都发现了一个非常重的,看不见的物体,它拉动恒星以眩晕的速度奔波。在不超过我们太阳系的区域中,大约有四百万个太阳质量聚集在一起。

诺奖评委

Genzel和Ghez使用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开发出了方法,可以通过巨大的星际气体和尘埃云看到银河系的中心。他们扩展了技术的极限,完善了新技术以补偿地球大气层造成的变形,制造了独特的仪器并致力于长期研究。他们的开创性工作为我们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银河系中心有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

“今年诺奖获奖者的发现为研究紧凑和超大质量物体开辟了新天地。但是这些奇特的物体仍然提出了许多问题,以求答案并激发未来的研究。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主席戴维·哈维兰德(David Haviland)表示:“不仅是关于它们的内部结构的问题,而且还有关于如何在黑洞紧邻的极端条件下测试我们的引力理论的问题。”

英国牛津大学潘罗斯获得一半诺贝尔物理学奖 陈雪霏拍摄

彭罗斯于1931年出生于英国的库尔切斯特。1957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并来到牛津大学做研究。

德国科学家根泽尔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陈雪霏拍摄

根泽尔是德国科学家,1952年出生。1978年在德国波恩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德国马克斯普兰克学院外星物理学系工作,并任主任。他也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的教授。

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赫滋,女科学家。 陈雪霏拍摄

格兹是第四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科学家,她是1965年出生在纽约。1992年在加州科技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在那里工作。现在是洛杉矶加州大学的教授。

汉松说,今年的诺贝尔奖讲座将通过网络进行。但是12月10日的颁奖仪式将不会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了。诺奖晚宴早已宣布取消了。但是,这些获奖者将在明年被邀请来出席颁奖仪式和晚宴仪式。

阿尔特、霍顿和赖斯因发现丙肝病毒获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2020年10月5日斯德哥尔摩阳光明媚。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出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宣布发布会的记者依然寥寥无几。大家都守候在直播网站上等待消息。

佩尔曼秘书长宣布诺奖 陈雪霏拍摄

11点30分过一点,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诺奖大会秘书托马斯.佩尔曼宣布,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将授予哈维.阿尔特(Harvey Alter), 迈克尔.霍顿(Michael Houghton)和查尔斯.赖斯(Charles Rice),因为他们发现了丙肝病毒。

古尼拉.卡尔松教授介绍了为什么三位科学家获奖。

卡尔松说,今年的诺贝尔奖授予了三位做出了决定性贡献的科学家,因为他们发现了对抗血源性肝炎,导致肝硬化的主要全球性健康问题和折磨世界各地肝癌患者的元凶丙肝病毒。

阿尔特(Harvey J. Alter),霍顿(Michael Houghton)和赖斯(Charles M. Rice)在这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发现,即新型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的鉴定。

在他们发现之前,人们已经发现了甲型和乙型肝炎病毒,但大多数血源性肝炎病例仍无法解释。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揭示了慢性肝炎的病因,并可能进行血液检查和新药治疗。该发现得以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肝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尽管滥用酒精,环境毒素和自身免疫也是重要原因。

1940年代,传染性肝炎主要有两种:一种称为甲型肝炎,是通过污染的水或食物传播的,通常对患者几乎没有长期影响。第二种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更为严重,会导致慢性疾病,并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这种类型的肝炎是隐性的,健康的人可能会被默默感染,许多年后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血源性肝炎却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且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超过一百万的死亡, 因此,它已成为全球的健康问题,其规模可与HIV感染和肺结核相比。

1960年代,Baruch Blumberg确定了一种形式的血源性肝炎是由一种被称为乙型肝炎病毒的病毒引起的,这一发现导致了开发诊断测试和有效的疫苗。布隆伯格因此在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因为他发现了乙肝病毒。

此时,正在美国国家卫生学院学习的阿尔特发现乙肝病毒的发现减少了与输血有关的病例数,但是,他和同事们发现很多肝炎病例依然存在。而且他们也进行了甲肝病毒感染的检测,发现这些病人与甲肝无关。令人担忧的是,大量接受血液治疗的人由于未知的感染因素,由于输血而发展成为慢性肝炎。这些肝炎患者的血液也已将疾病传播给黑猩猩。黑猩猩是人类以外唯一易感的宿主。随后的研究证明未知的传染源具有病毒特征。这种慢性病毒性肝炎既不是甲肝也不是乙肝。

尽管他们做了大量研究,但是,中间还是有大约十年的时间一直处于探索状态。

后来在Chiron制药工资工作的霍顿进行了艰苦的病毒遗传序列的分离工作。他和同事们从感染的黑猩猩血液中发现的核酸中收集DNA碎片,这些片段大部分来自黑猩猩的基因组。但是研究人员预测,其中一些可能来自未知病毒。根据假设,从肝炎患者身上采集的血液中会存在针对该病毒的抗体。研究人员使用患者血清坚定了编码病毒蛋白的克隆病毒DNA片段。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个克隆来自黄病毒家族的新型RNA病毒,名为丙型肝炎病毒。慢性肝炎患者中抗体的存在强烈暗示此病毒正是缺失的媒介。

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具有决定性意义。但难题是:是否仅仅病毒就会引起肝炎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不得不调查克隆的病毒是否能够复制并引起疾病。查尔斯·赖斯(Charles M. Rice) 是校址在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员。他和其他研究RNA的小组注意到在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末端的一个先前未知的区域,他们怀疑可能对病毒复制很重要。赖斯也观察到遗传 4 分离的病毒样本中的变异,并假设其中一些会阻碍病毒复制。通过基因工程,赖斯产生了丙型肝炎病毒的RNA变体 包括病毒基因组的新定义区域,并发现没有失活基因变异。当该RNA注入黑猩猩的肝脏时,病毒在血液中检测到的病理变化类似于在人类中所观察到的慢性疾病。这是仅丙型肝炎病毒就可以导致原因不明的输血介导的肝炎病例的很好例证。

诺奖发现的意义

诺贝尔奖获得者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是正在进行的与病毒性疾病进行斗争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由于他们的发现,通过高度敏感的血液检查就可以发现是否有这种病毒,因此在世界许多地方已经基本消除了输血后得肝炎的情况,大大改善了全球人类健康状况。他们的发现还促进了丙肝抗病毒药物的快速发展。历史上第一次可以治愈这种疾病,这使人们有希望根除全世界人口中的丙型肝炎病毒。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际上需要为血液检测提供便利,也需要为制造可用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便利。

阿尔特于1935年出生于纽约。他在罗切斯特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学位。后来他加入了国家卫生学院临床医学研究。

霍顿出生在英国。1977年从伦敦国王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然后在1982年到美国加州Chiron公司实验室。2010年他到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现在依然负责李嘉诚投资的一个研究项目。

赖斯是最年轻的一个,于1952年出生在加州的Sacramento. 1981年在加州技术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95年成为全职教授。2001年他成为洛克菲勒大学教授。在2001年到2018年的18年里他一直是洛克菲勒大学丙肝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一直很活跃。

有趣的是,昨天瑞典每日新闻报预测今年丙肝病毒的发现可能获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结果真的言中了!

Patrik Ernfors 也出席了发布会,并对诺奖得主的巨大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
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诺贝尔奖晚宴已经宣布取消。

瑞典卫生和社会事务大臣哈伦格林说瑞典那么多老人死亡是个悲剧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卫生和社会事务大臣莱娜.哈伦格林9月15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瑞典早期新冠肺炎相关的死亡人数达到5000多人,一大半是敬老院的老人,这只能说是悲剧,无论是对社会还是个人都是一个悲剧。

她表示明年政府将加大对养老院的投入,投入预算高达80亿克朗。在回答本网记者提问时她说,老人院的老人死亡的具体原因还在调查研究之中。但主要是一开始人们还是不知道如何应对重症患者。他们中很多人甚至都没有被送到重症监护室。

她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没有所谓赢家或输家,因为这是一个全球的大流行病,是跨国界的。在瑞典,感染人数持续下降,保持低水平。尽管我们到上周为止已经进行了14万人的检测。重症监护病人大量降低,在感染严重的老人院现在也好多了。4月份最严重的时候,我们在老人院每天有八百多人感染,但到上周,我们才有17名新感染者。

到八月份我们的死亡率也很低。这也反应了我们的预估。在瑞典,我们有很多老人死亡。他们的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好,所以,面对新冠肺炎,他们更加脆弱。最近在瑞典中部的东约特兰省对当地所有的老人死亡案例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只有15%的人是直接由于得了新冠肺炎而造成的死亡。50%的人死亡不是由于新冠肺炎,而是由于另一种疾病造成的死亡。70%的人是由于新冠肺炎加速了其他疾病的恶化或者是因为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又遭遇了新冠病毒。这对我们了解瑞典的新冠疫情情况很有帮助。

我们希望有更多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希望了解在瑞典为什么我们遭受了这么严重的打击。我们将采取长期和近期的各种措施来了解这个情况。我们要找到更多的案例总计经验教训来使我们未来更好地应对今后疫情的来袭。

瑞典在新冠疫情中死亡人数达到了5851人。对我们来说只能说是一个悲剧,无论对瑞典社会还是对个人都是如此。

在瑞典,甚至在所有其他国家都没有完全确信已经过了新冠肺炎的高峰。但是,我们确信肯定会有个别地区会发生新的疫情。

因此,从七月份开始,瑞典政府就开始任命一些部门为新的爆发着手准备。瑞典卫生社会部已经指定卫生局研究瑞典各地区的新冠疫情爆发模式和特点,不管有没有新的爆发,目前的一切限制性措施一律继续执行,例如保持社交距离,不要远途旅行,不要大型集会等。这些措施要长期执行,严格执行,这是我们应对新冠疫情的重要举措。

我们知道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影响了瑞典人民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我们只能是尽量减少病毒大流行对我们的影响。政府已经签署了多项协议支持瑞典的卫生体系。我们知道很多瑞典人在新冠肺炎流行过程中尽量避免到医院去看那些不太紧急的病,而是给那些被感染的人和紧急的人以优先考虑。因为疫情也给我们的医疗体系带来了挑战。

我们提议要给老人院以更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我们决定拨款近80亿克朗用于老人院的建设和维护。政府还致力于加大对精神健康的投入。我们的挑战包括好几个月老人都不能见家人。孤独和缺少照顾会给老人造成极大的健康伤害。这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我们知道,新冠疫情影响经济发展,影响很多人的就业。失业的人不但自己受影响,他们的家人也会受影响。因此,这个大流行病不仅仅是卫生问题,它是一个广泛影响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的问题。从世界范围看,从瑞典到津巴布韦再到南朝鲜,都受到了广泛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找到长期应对这个挑战的战略和战术。因此,我们政府决定不再继续延长禁止访问老人院的战略。

由于这个政策的实施,加上我们加大防护力度,我们让年轻人有机会访问老人,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我们的感染率大大下降了。在过去半年中,养老院有规律地为老人检测是否得了新冠。帮他们提高卫生措施,对来访者采取严格防护措施。正确的时间采取正确的措施才能使严格限制得到遵守。

由于瑞典民众严格遵守限制,遵循指导才使得我们今天的感染率大幅下降。他们遵守各种条例和措施,民调显示,新冠爆发以来,瑞典社会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大多数瑞典人在过去半年中都是非常负责任的。他们积极支持卫生部门的医务工作者对那些冒着危险甚至因此被感染的工作人员给予极大支持。是数百万这样的民众使我们得以让感染数量下降。

对外贸易和北极事务大臣安娜.哈尔贝说,她要讲三个问题,瑞典的外贸发展前景。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瑞典的OECD候选人。北欧一体化和北欧合作。

随着美国和中国的贸易摩擦,美国和欧盟的贸易摩擦,以及日益削弱的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形势进一步恶化。自新冠肺炎流行以来,世界贸易已经降低了15%。 对外贸出口高度依赖的瑞典自然也受到严重影响。我们的经济50%依赖出口贸易。今年二季度,我们的贸易额比去年同期降低了15%。不过,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还算不错。丹麦贸易比我们好一些,因为他们主要是食品和药品产业。而我们是制造业比较多。德国,挪威出口降低20%以上。丹麦降低11%。

不过,贸易正在恢复。瑞典制造业正在快速恢复。制造业的购买力指数从7月的47%增加到了8月份的53%。这表明瑞典制造业快速恢复,回到了快速增长区。我当然欢迎这个变化,我对未来也非常乐观。

但是,值得警惕的是有人在谈论把生产基地移回到欧洲本国实现所谓的战略自治。我担心的是这种想法太遥远,我们想法太急躁。瑞典在和欧盟斗争希望采取更有缓冲余地的战略,而不是什么自治。我们应该继续向世界开放。我们的国家贸易理事会前些日子明确发表一份报告,明确得出结论是我们需要提高货物和服务的向外流动性,人员和数据的向外流动性。欧盟必须允许大公司有更大的行动自由,有些公司已经报道有供应链的问题,而且就是在欧洲。下周我们将在柏林召开欧洲贸易部长会议。这将是3月份以来第一次召开的真正意义的会议。

我希望能让瑞典的声音被听到,就是希望开放自由和可持续的贸易政策。这样的政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尤其在英国离开欧盟的情况下。我们相信国际合作非常重要,因此,我们也建议瑞典欧盟委员会委员西西莉亚.马尔姆奎斯特成为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CD的秘书长。她是一个有国际视野,有国际合作经验的杰出候选人。她是这个时期会员制组织的杰出人选。

最后,她要说一下北欧国家。北欧国家之间的边界本来是比较一体化的。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边界关闭,给很多公司和家庭都带来了不便。关闭边界造成65000多跨界工作的人工作十分不便,无法去工作。

北欧国家也是一个较大的经济体,是世界第11大经济体。关闭边界使我们彼此距离遥远,对投资者也是不利。她建议北欧国家部长们应该好好想想好好谈谈如何解决边界流通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到新常态的状态。要恢复我们的相互信任。

在答记者问时,哈伦格林大臣表示,从一开始,瑞典就想着摇摇头一个长远的措施。保持社会运转又要能防御新冠肺炎。如果我们都封城封国,我们的医院,警察,银行,商店怎么办呢?我们知道儿童不容易感染,所以,我们让儿童上学,但是高中以上也上网课了。很多人网上办公。

哈尔贝认为,没有封国封城,肯定对瑞典出口没有受那么深重的影响有好处。瑞典也可以恢复国际价值链,交通物流链更快。

哈伦格林大臣强调今后可能会有地方爆发,我们会有更快的反应。我们可以聚会但必须保持距离。保持身体距离。政府正在任命一个委员会来研究和总结经验和教训。

本网记者问:瑞典号召保持社交距离很好。最新调查弄清人们死亡不一定是直接由新冠导致。这也很好。不过,瑞典死亡5800多人,一半以上是老人院的老人,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哈伦格林大臣回答:瑞典有1700个敬老院。85000老人住在那里。这些老人都是生活在那里。他们有一定的医疗保护措施。因为他们是比较脆弱的。因此,即使是得了流行性感冒,也可能造成死亡。2月下旬的春假,我们瑞典人都出去旅游了。瑞典有100多万人出去旅游。但我们并不知道很多国家其实都已经有新冠肺炎病毒了。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就把病毒带回了瑞典。例如,斯德哥尔摩受到很大影响。虽然我们采取了各种限制措施,但是,那些工作的人,在老人院工作的人,他们还是没有那么严格的日常规定。我们虽然出台了禁止访问老人的规定,但是,那是在三月中旬提出的,4月1日才正式宣布执行。因此,如果在那个时候或者之前感染了病毒,就几乎没有办法。在老人院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应对重症病人,也没能把他们转移到重症监护的医院。所以,我们一开始被打击的很重。全球几乎都是一样,一开始都没有看太清楚新冠肺炎的严重性。

本网记者问:中国和瑞典的贸易很好。而且过去几年都是瑞典贸易顺差,今年如何呢?您是如何评价中瑞贸易关系的?

哈尔贝大臣:中国是瑞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对某些公司来说更是非常重要。我必须高兴地说,从新冠肺炎一开始流行,中国能够最早恢复交通,物流和产业链,这对瑞典出口公司非常宝贵。中国不但是瑞典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而且在创新和生产加工瑞典产品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伙伴。事实证明,瑞典公司可以依赖于中国的交通运输和后勤补给。从中瑞贸易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以应对未来的挑战,看我们如何能进一步增加我们的贸易。这是我作为贸易大臣应该做的。感谢你提出这个有趣的问题。

法国记者提问是否瑞典没有封国封城从一开始就证明是正确的呢?与法国相比,法国封国封城也还是死了更多的人。

哈伦格林说,问题简单但不好回答。这不是一个竞争,也不是说谁是赢者。我们只是想找到正确的方式。我们当时就是觉得不可能通过封国封城就完全消灭病毒。瑞典不想进行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也不愿意短期地进行比较,也不愿意总是用手指向其他国家。瑞典只是觉得希望实行一个长期可持续的方式来比较好地应对这个全球大流行病毒。面对老人和亲人死亡不是那么容易,但是,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长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我们各国都有不同的情况。我们只能发现适合瑞典社会的方法提出长期的建议。

瑞典卫生和社会事务大臣哈伦格林和对外贸易大臣哈尔贝答记者问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9月16日上午11时,瑞典卫生和社会事务大臣哈伦格林和对外贸易与北欧事务大臣哈尔贝在瑞典政府新闻发布厅答记者问,本网记者就瑞典老人院老人死亡率较高问题和中瑞贸易关系问题对两位大臣进行提问。以下是新闻发布会内容和两位大臣的回答。

 莱娜. 哈伦格林,瑞典卫生和社会事务部大臣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瑞典的抗击新冠肺炎的情况。她说,上次新闻发布会是在6月份,夏季刚刚开始,所以,这段时间趋向比较积极。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没有所谓赢家或输家,因为这是一个全球的大流行病,是跨国界的。在瑞典,感染人数持续下降,保持低水平。尽管我们到上周为止已经进行了14万人的检测。重症监护病人大量降低,在感染严重的老人院现在也好多了。4月份最严重的时候,我们在老人院每天有八百多人感染,但到上周,我们才有17名新感染者。

到八月份我们的死亡率也很低。这也反应了我们的预估。在瑞典,我们有很多老人死亡。他们的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好,所以,面对新冠肺炎,他们更加脆弱。最近在瑞典中部的东约特兰省对当地所有的老人死亡案例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只有15%的人是直接由于得了新冠肺炎而造成的死亡。50%的人死亡不是由于新冠肺炎,而是由于另一种疾病造成的死亡。70%的人是由于新冠肺炎加速了其他疾病的恶化或者是因为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又遭遇了新冠病毒。这对我们了解瑞典的新冠疫情情况很有帮助。

我们希望有更多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希望了解在瑞典为什么我们遭受了这么严重的打击。我们将采取长期和近期的各种措施来了解这个情况。我们要找到更多的案例总计经验教训来使我们未来更好地应对今后疫情的来袭。

瑞典在新冠疫情中死亡人数达到了5851人。对我们来说只能说是一个悲剧,无论对瑞典社会还是对个人都是如此。

在瑞典,甚至在所有其他国家都没有完全确信已经过了新冠肺炎的高峰。但是,我们确信肯定会有个别地区会发生新的疫情。

因此,从七月份开始,瑞典政府就开始任命一些部门为新的爆发着手准备。瑞典卫生社会部已经指定卫生局研究瑞典各地区的新冠疫情爆发模式和特点,不管有没有新的爆发,目前的一切限制性措施一律继续执行,例如保持社交距离,不要远途旅行,不要大型集会等。这些措施要长期执行,严格执行,这是我们应对新冠疫情的重要举措。

我们知道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影响了瑞典人民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我们只能是尽量减少病毒大流行对我们的影响。政府已经签署了多项协议支持瑞典的卫生体系。我们知道很多瑞典人在新冠肺炎流行过程中尽量避免到医院去看那些不太紧急的病,而是给那些被感染的人和紧急的人以优先考虑。因为疫情也给我们的医疗体系带来了挑战。

我们提议要给老人院以更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我们决定拨款近80亿克朗用于老人院的建设和维护。政府还致力于加大对精神健康的投入。我们的挑战包括好几个月老人都不能见家人。孤独和缺少照顾会给老人造成极大的健康伤害。这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我们知道,新冠疫情影响经济发展,影响很多人的就业。失业的人不但自己受影响,他们的家人也会受影响。因此,这个大流行病不仅仅是卫生问题,它是一个广泛影响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的问题。从世界范围看,从瑞典到津巴布韦再到南朝鲜,都受到了广泛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找到长期应对这个挑战的战略和战术。因此,我们政府决定不再继续延长禁止访问老人院的战略。

由于这个政策的实施,加上我们加大防护力度,我们让年轻人有机会访问老人,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我们的感染率大大下降了。在过去半年中,养老院有规律地为老人检测是否得了新冠。帮他们提高卫生措施,对来访者采取严格防护措施。正确的时间采取正确的措施才能使严格限制得到遵守。

由于瑞典民众严格遵守限制,遵循指导才使得我们今天的感染率大幅下降。他们遵守各种条例和措施,民调显示,新冠爆发以来,瑞典社会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大多数瑞典人在过去半年中都是非常负责任的。他们积极支持卫生部门的医务工作者对那些冒着危险甚至因此被感染的工作人员给予极大支持。是数百万这样的民众使我们得以让感染数量下降。

对外贸易和北极事务大臣安娜.哈尔贝说,她要讲三个问题,瑞典的外贸发展前景。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瑞典的OECD候选人。北欧一体化和北欧合作。

随着美国和中国的贸易摩擦,美国和欧盟的贸易摩擦,以及日益削弱的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形势进一步恶化。自新冠肺炎流行以来,世界贸易已经降低了15%。 对外贸出口高度依赖的瑞典自然也受到严重影响。我们的经济50%依赖出口贸易。今年二季度,我们的贸易额比去年同期降低了15%。不过,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还算不错。丹麦贸易比我们好一些,因为他们主要是食品和药品产业。而我们是制造业比较多。德国,挪威出口降低20%以上。丹麦降低11%。

不过,贸易正在恢复。瑞典制造业正在快速恢复。制造业的购买力指数从7月的47%增加到了8月份的53%。这表明瑞典制造业快速恢复,回到了快速增长区。我当然欢迎这个变化,我对未来也非常乐观。

但是,值得警惕的是有人在谈论把生产基地移回到欧洲本国实现所谓的战略自治。我担心的是这种想法太遥远,我们想法太急躁。瑞典在和欧盟斗争希望采取更有缓冲余地的战略,而不是什么自治。我们应该继续向世界开放。我们的国家贸易理事会前些日子明确发表一份报告,明确得出结论是我们需要提高货物和服务的向外流动性,人员和数据的向外流动性。欧盟必须允许大公司有更大的行动自由,有些公司已经报道有供应链的问题,而且就是在欧洲。下周我们将在柏林召开欧洲贸易部长会议。这将是3月份以来第一次召开的真正意义的会议。

我希望能让瑞典的声音被听到,就是希望开放自由和可持续的贸易政策。这样的政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尤其在英国离开欧盟的情况下。我们相信国际合作非常重要,因此,我们也建议瑞典欧盟委员会委员西西莉亚.马尔姆奎斯特成为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CD的秘书长。她是一个有国际视野,有国际合作经验的杰出候选人。她是这个时期会员制组织的杰出人选。

最后,她要说一下北欧国家。北欧国家之间的边界本来是比较一体化的。但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造成边界关闭,给很多公司和家庭都带来了不便。关闭边界造成65000多跨界工作的人工作十分不便,无法去工作。

北欧国家也是一个较大的经济体,是世界第11大经济体。关闭边界使我们彼此距离遥远,对投资者也是不利。她建议北欧国家部长们应该好好想想好好谈谈如何解决边界流通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到新常态的状态。要恢复我们的相互信任。

在答记者问时,哈伦格林大臣表示,从一开始,瑞典就想着摇摇头一个长远的措施。保持社会运转又要能防御新冠肺炎。如果我们都封城封国,我们的医院,警察,银行,商店怎么办呢?我们知道儿童不容易感染,所以,我们让儿童上学,但是高中以上也上网课了。很多人网上办公。

哈尔贝认为,没有封国封城,肯定对瑞典出口没有受那么深重的影响有好处。瑞典也可以恢复国际价值链,交通物流链更快。

哈伦格林大臣强调今后可能会有地方爆发,我们会有更快的反应。我们可以聚会但必须保持距离。保持身体距离。政府正在任命一个委员会来研究和总结经验和教训。

本网记者问:瑞典号召保持社交距离很好。最新调查弄清人们死亡不一定是直接由新冠导致。这也很好。不过,瑞典死亡5800多人,一半以上是老人院的老人,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哈伦格林大臣回答:瑞典有1700个敬老院。85000老人住在那里。这些老人都是生活在那里。他们有一定的医疗保护措施。因为他们是比较脆弱的。因此,即使是得了流行性感冒,也可能造成死亡。2月下旬的春假,我们瑞典人都出去旅游了。瑞典有100多万人出去旅游。但我们并不知道很多国家其实都已经有新冠肺炎病毒了。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就把病毒带回了瑞典。例如,斯德哥尔摩受到很大影响。虽然我们采取了各种限制措施,但是,那些工作的人,在老人院工作的人,他们还是没有那么严格的日常规定。我们虽然出台了禁止访问老人的规定,但是,那是在三月中旬提出的,4月1日才正式宣布执行。因此,如果在那个时候或者之前感染了病毒,就几乎没有办法。在老人院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应对重症病人,也没能把他们转移到重症监护的医院。所以,我们一开始被打击的很重。全球几乎都是一样,一开始都没有看太清楚新冠肺炎的严重性。

本网记者问:中国和瑞典的贸易很好。而且过去几年都是瑞典贸易顺差,今年如何呢?您是如何评价中瑞贸易关系的?

哈尔贝大臣:中国是瑞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对某些公司来说更是非常重要。我必须高兴地说,从新冠肺炎一开始流行,中国能够最早恢复交通,物流和产业链,这对瑞典出口公司非常宝贵。中国不但是瑞典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而且在创新和生产加工瑞典产品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伙伴。事实证明,瑞典公司可以依赖于中国的交通运输和后勤补给。从中瑞贸易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经验,以应对未来的挑战,看我们如何能进一步增加我们的贸易。这是我作为贸易大臣应该做的。感谢你提出这个有趣的问题。

法国记者提问是否瑞典没有封国封城从一开始就证明是正确的呢?与法国相比,法国封国封城也还是死了更多的人。

哈伦格林说,问题简单但不好回答。这不是一个竞争,也不是说谁是赢者。我们只是想找到正确的方式。我们当时就是觉得不可能通过封国封城就完全消灭病毒。瑞典不想进行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也不愿意短期地进行比较,也不愿意总是用手指向其他国家。瑞典只是觉得希望实行一个长期可持续的方式来比较好地应对这个全球大流行病毒。面对老人和亲人死亡不是那么容易,但是,我们必须从多方面多角度长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我们各国都有不同的情况。我们只能发现适合瑞典社会的方法提出长期的建议。

蓬佩奥再诬称中方隐瞒疫情 赵立坚:中美到底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目了然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据“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消息,在6月29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再次公开指责中国隐瞒疫情真相,并称这与中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承诺不符。中方对此有何评论?A

赵立坚: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美展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抗疫方式:一种是“生命至上”,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国家暂停社会和经济运行,果断采取隔离等措施,遵循世卫组织的专业建议,科学施策,阻断病毒传播,不惜一切代价拯救生命。上到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我们都全力救治,中国抗疫效果显而易见。另一种是“政治私利至上”,为此不惜淡化疫情,不讲科学,甚至甩锅推责,从而导致疫情大暴发,人民生命健康受到极大侵害,经济陷入衰退,引发社会动荡。根据今年5月美国媒体有关统计数据,美国31个州超过三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来自养老院。

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交出的抗疫答卷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我们多次以时间线的方式介绍了中国抗疫的举措和成效,发布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抗疫的历程。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已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我们丝毫不放松、不懈怠,及时扑灭新发疫情。近期北京新发地发生聚集性疫情后,北京有关部门迅速投入战“疫”,第一时间组建检疫检测组并全面启动核酸检测工作,截至28日已累计完成采样近830万人,完成检测近770万人,多措并举迅速有效控制疫情。

反观美国,当前累计确诊病例已近254万,累计死亡病例近13万,每百万人口死亡病例387人,这些数据分别是中国有关数据的30倍、27倍和129倍。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雷德菲尔德表示,美实际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数可能是目前已确诊病例的10倍多,即感染人数或已超过2000万。近日美国疫情强烈反弹,6月27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4.4万,再创历史新高,这表明美方甩锅推责根本没有用。中美到底谁坚持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答案一目了然。

至于蓬佩奥妄称中方隐瞒疫情真相,我们还是让事实来说话。1月23日武汉“封城”时,地球人都知道,当时美国公开确诊病例只有1例。2月2日美国对中国关闭边境时,美国官方统计确诊病例只有11例。根据公开报道,加拿大、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多国的统计数据均表明,有关国家的病例绝大多数并非来自中国。反倒是《纽约时报》近日发表的《为什么美国要对外输出冠状病毒》文章指出,美国作为全球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最多的国家,当前正持续不断地遣返数以千计的非法移民,其中很多是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据报道,4月末,危地马拉政府报告显示,该国将近五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例与被美国驱逐出境者有关,76名被驱逐者中有71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美国作为全球医疗技术最发达、最成熟的国家,应对疫情烂至如此程度,既让人费解,也令人深思。我们向被病毒夺去生命的美国人民表示痛惜,向抢救生命、遏制疫情的美国医护人员表示敬意,真心祝愿美国人民早日战胜疫情。我们再次奉劝蓬佩奥等美国政客尽早把应对美国国内疫情、挽救人民生命放在首位,摒弃政治私利高于人民生命的错误做法,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不要再胡言乱语、欺骗世人。(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央视记者:日前,美方宣布对中方有关涉港官员等实施签证限制。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香港国家安全立法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国对此无权干涉。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坚定不移,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的决心坚定不移。美方通过所谓制裁阻挠中方推进香港国家安全立法的图谋绝不会得逞。

  针对美方上述错误行径,中方决定对在涉港问题上表现恶劣的美方人员实施签证限制。

  《中国日报》记者:日前,美国会参议院审议通过“香港自治法案”和有关涉港决议案,指责中方推进香港国安立法,威胁对中方有关人员、实体和金融机构进行制裁。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美国会参院不顾中方严正立场,执意审议通过有关涉港消极议案,恶意诋毁香港国安立法,严重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香港国安立法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障香港长治久安和长期繁荣稳定,确保“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香港事务是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无权干涉。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坚定不移,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香港事务的决心坚定不移。无论乱港分裂势力如何叫嚣、无论外部反华势力如何施压,都阻挡不了中方推进香港国安立法的决心和行动。他们的图谋必将失败。有关议案也是废纸一张。

  我们敦促美方认清形势,立即停止以任何方式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不得审议推进和实施有关涉港消极议案,更不得以此为由对中方进行所谓制裁,否则中方将采取坚决有力的应对和反制措施。一切后果完全由美方承担。

  《北京青年报》记者:据了解,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即将举行。中方对此次会议有何期待?

  赵立坚:7月1日,第26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将以视频方式举行,外交部部长助理陈晓东将率团与会并与中国—东盟关系协调国菲律宾东盟事务高官共同主持会议。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和东盟国家秉持命运共同体意识,相互支持、合作抗疫。习近平主席同东盟多国领导人通话或互致函电,引领区域抗疫合作。我们成功举行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特别会议、中国—东盟特别外长会等会议,深化抗疫合作,发出地区国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积极信号,充分体现出双方关系的重要战略意涵。

  当前,中国和东盟仍然面临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艰巨任务。中方期望通过此次磋商与各方深入探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统筹抗疫合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国—东盟合作取得新的进展,为地区稳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据报道,美国国务卿蓬佩奥6月24日发表声明,对中方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作出的承诺进行指责,声称中共向世界隐瞒新冠肺炎真相,造成非洲国家不可持续的债务负担。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蓬佩奥有关言论无视基本事实,对中方进行无端攻击抹黑,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方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世卫组织以及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通报疫情信息,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加强同各方合作。中国为全世界抗击疫情赢得了时间,作出了积极贡献。

  非洲是中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好兄弟。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中非患难与共、同心协力。近日,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成功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议和主张,受到非洲国家普遍欢迎。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给非洲国家带来严峻挑战。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力度,积极推动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目前已有一些非洲国家向中方提出了缓债申请,我们已就具体事宜加紧对接协商,努力帮助非洲国家减轻债务负担、渡过难关。

  希望美方将精力真正放在自身疫情防控上,并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做些实实在在的事,而不是四处对他国抗疫努力进行攻击抹黑、散播“政治病毒”。谁在真心帮助非洲,谁在把债务问题政治化,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看得很清楚。挑拨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用心险恶,注定是徒劳的,也不会得逞。

  深圳卫视记者:据报道,6月24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发表涉华演讲,在一系列问题上指责中国。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有关讲话对中国内外政策进行无端指责,挑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关系,充满政治谎言,中方坚决反对,予以谴责。

  新中国成立71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美国有关政客的涉华言论违背基本事实,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暴露了其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美方对自身存在的各种严重问题熟视无睹,却对别国指手画脚,其目的是企图转移国内民众视线,掩盖自身的问题。对此,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看得一清二楚。

  我们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停止发表涉华错误言论,停止损害两国关系和互信合作的做法。

  新华社记者:据报道,27日,马拉维选举委员会主席宣布,马大会党领导人拉扎勒斯•查克维拉以约59%的得票率当选马新任总统。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是否将向查克维拉致贺?

  赵立坚:中方对马拉维总统选举顺利举行感到高兴,尊重马拉维人民的选择,对查克维拉当选总统表示祝贺。中马2007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快速、健康发展。中方愿同马拉维新政府和各界人士一道,共同推动中马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再次公开指责中国隐瞒疫情真相,并称这与中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承诺不符。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美展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抗疫方式:一种是“生命至上”,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国家暂停社会和经济运行,果断采取隔离等措施,遵循世卫组织的专业建议,科学施策,阻断病毒传播,不惜一切代价拯救生命。上到108岁的老人,下至出生仅30个小时的婴儿,我们都全力救治,中国抗疫效果显而易见。另一种是“政治私利至上”,为此不惜淡化疫情,不讲科学,甚至甩锅推责,从而导致疫情大暴发,人民生命健康受到极大侵害,经济陷入衰退,引发社会动荡。根据今年5月美国媒体有关统计数据,美国31个州超过三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来自养老院。

  中国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交出的抗疫答卷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我们多次以时间线的方式介绍了中国抗疫的举措和成效,发布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抗疫的历程。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已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我们丝毫不放松、不懈怠,及时扑灭新发疫情。近期北京新发地发生聚集性疫情后,北京有关部门迅速投入战“疫”,第一时间组建检疫检测组并全面启动核酸检测工作,截至28日已累计完成采样近830万人,完成检测近770万人,多措并举迅速有效控制疫情。

  反观美国,当前累计确诊病例已近254万,累计死亡病例近13万,每百万人口死亡病例387人,这些数据分别是中国有关数据的30倍、27倍和129倍。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主任雷德菲尔德表示,美实际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数可能是目前已确诊病例的10倍多,即感染人数或已超过2000万。近日美国疫情强烈反弹,6月27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4.4万,再创历史新高,这表明美方甩锅推责根本没有用。中美到底谁坚持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答案一目了然。

  至于蓬佩奥妄称中方隐瞒疫情真相,我们还是让事实来说话。1月23日武汉“封城”时,地球人都知道,当时美国公开确诊病例只有1例。2月2日美国对中国关闭边境时,美国官方统计确诊病例只有11例。根据公开报道,加拿大、法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等多国的统计数据均表明,有关国家的病例绝大多数并非来自中国。反倒是《纽约时报》近日发表的《为什么美国要对外输出冠状病毒》文章指出,美国作为全球新冠肺炎感染病例最多的国家,当前正持续不断地遣返数以千计的非法移民,其中很多是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据报道,4月末,危地马拉政府报告显示,该国将近五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例与被美国驱逐出境者有关,76名被驱逐者中有71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美国作为全球医疗技术最发达、最成熟的国家,应对疫情烂至如此程度,既让人费解,也令人深思。我们向被病毒夺去生命的美国人民表示痛惜,向抢救生命、遏制疫情的美国医护人员表示敬意,真心祝愿美国人民早日战胜疫情。我们再次奉劝蓬佩奥等美国政客尽早把应对美国国内疫情、挽救人民生命放在首位,摒弃政治私利高于人民生命的错误做法,尊重事实,尊重科学,不要再胡言乱语、欺骗世人。

  《环球时报》记者:《环球时报》今天报道称,澳大利亚安全情报部门长期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包括在华设立情报站、在中国驻澳使馆安装窃听器、以外交官身份从事间谍活动、针对华人开展策反活动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我注意到有关报道。我愿强调以下几点。

  首先,“五眼联盟”情报合作同盟长期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对外国政府、企业和个人实施大规模、有组织、无差别的网络窃密与监听、监控,这早已是世人皆知的事实。澳大利亚作为“五眼联盟”重要成员,一贯热衷在有关国家开展间谍情报活动。此次披露出来的情况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第二,一段时间以来,澳大利亚国内部分人士和媒体热衷炮制各种耸人听闻的“中国间谍案”、“中国渗透论”,却从来没有拿出哪怕一个实实在在的事例。反倒是澳大利亚对中国从事间谍活动有这么多的“实锤”证据。澳方一边肆意窃取别国信息和数据,危害别国主权和安全,一边却伪装成受害者,四处散布谣言、制造对抗,上演一出出“贼喊捉贼”的闹剧,完全丧失了起码的底线。这些人应当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一个交待。

  第三,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致力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在世界各地区开展的对外合作受到各国人民普遍欢迎,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兴趣去干涉别国内政。同时,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部事务的决心坚定不移。我们奉劝澳大利亚一些人摒弃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少做一些鸡鸣狗盗的事,少说一些无中生有的话,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国家间的互信合作贡献正能量。

  巴通社记者:据报道,今天,数名持枪男子袭击了卡拉奇的巴基斯坦证券交易所,警方表示四名袭击人员被击毙。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中方谴责一切形式的恐怖袭击行径,对此次事件的无辜遇难者表示哀悼,对其家属和受伤人员表示慰问。中方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坚定支持巴方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努力。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近日,蒙古举行议会选举,执政的人民党获胜。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中方注意到蒙古议会选举日前顺利举行。中蒙是山水相邻的友好邻邦,我们愿意看到蒙古政情稳定、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生幸福。当前中蒙关系发展势头良好,我们愿同蒙方一道,不断巩固和增强政治互信,加强抗疫、共建“一带一路”等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持续取得新的进展。

  路透社记者:你刚才说中方决定对在涉港问题上表现恶劣的美方人员实施签证限制,这是一项新措施吗?你能否提供更多细节?

  赵立坚:这当然是一个新的措施。我刚才已经表示,中方决定对在涉港问题上表现恶劣的美方人员实施签证限制。具体指哪些人,有关人员心知肚明。

  共同社记者:你刚才说中方决定对在涉港问题上表现恶劣的美方人员实施签证限制,美方人员包括美国官员吗?

  赵立坚:我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中方决定对在涉港问题上表现恶劣的美方人员实施签证限制。具体指哪些人,有关人员心知肚明。

  路透社记者:据报道,澳大利亚警方和情报部门于上周五搜查了议员莫索曼的住所和办公室,此次行动是针对中国外来干涉调查的一部分。莫索曼表示他本人并非嫌疑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赵立坚:我们注意到相关报道,对澳大利亚国内事务不作评论。我想指出的是,一段时间来,澳大利亚国内一些政客似乎患上了对华恐惧和臆想的“偏执症”,丧失了起码的理性和公正。他们动辄打着“价值观”的幌子,在国内政治中拿中国说事,罗织莫须有的罪名,对正常的中澳人员往来与合作进行污名化、妖魔化,不断毒化双边关系氛围。这完全是不具建设性、不负责任的行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中方一贯坚持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关系。干涉他国内政不是中国外交的“基因”,这顶帽子绝对扣不到中国头上。我们敦促澳方抛弃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发展,多做有利于中澳互信与互利合作的事。

全球首个新冠疫苗人体数据来自中国!陈薇团队成果,《柳叶刀》重磅发布 安全有效

北欧绿色邮报网据大数据文摘报道(记者陈雪霏)–早在习近平主席在世卫组织视频大会上讲话时就提到疫苗发现以后,应该全球共享。当时就有人分析中国已经发现了疫苗。

北京时间5月22日晚21时,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在线发表全球首个重组腺病毒5型载体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结果,并在新闻稿中称:“临床数据说明,该疫苗是安全的,且能诱导快速的免疫反应。”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研究成果来自中国研究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团队

论文链接: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1208-3/fulltext论文显示,前述以腺病毒Ad5为载体的新冠疫苗,在给志愿者接种后28天时,显示出免疫原性和人体耐受性。在健康成年人中,对SARS-CoV-2的体液免疫反应,在接种疫苗后第28天达到峰值;快速的特异性T细胞反应,从接种疫苗后的第14天开始有记录。这一结果在业内迅速引起轰动。《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在twitter上赞叹:首次人体实验结果发现,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且能够诱导快速的免疫反应。“这些结果代表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微博上,网友们也第一时间送上祝福,“期待疫苗早日被研发出来”的评论不绝于耳

同时,在知乎上也有网友表示,“还需要谨慎的乐观”

108名志愿者,2个月前开始接种疫苗

其实早在3月16日,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通过临床研究注册审评,当日20时18分,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
几天前,从微信上流出的截图,提早预告了该项研究的初步成功。

5月22日中午,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方面在采访中曾澎湃新闻表示,该期刊已确认接受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团队关于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结果的研究论文;“走的是快速(评审)通道”;目前正在进一步处理中,处理完就在线(online)发表

论文显示,在2020年3月16日至3月27日期间,陈薇院士团队筛选了195个人进行实验。其中108名参与者(男性51%,女性49%;平均年龄36·3岁),分别接受低剂量(n = 36),中剂量(n = 36)或高剂量(n = 36)疫苗。所有登记的参与者都包括在分析中。
一期临床试验108名志愿者,二期临床试验508名志愿者。
首批108名志愿者自3月16日起陆续接种疫苗。随后,他们被安排住进武汉特勤疗养中心集中隔离观察。
3月31日起,首批志愿者陆续结束集中隔离观察,回到家中。这些志愿者在接种疫苗后的第28天、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血液样本采集。
研究结果显示,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在第14天显着增加,并在接种后28天达到峰值。特异性T细胞反应在接种后第14天达到峰值。
参与者在接种后28天内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在低剂量组中有30(83%)名参与者、在中等剂量组中有30(83%)名参与者、在高剂量组中有27(75%)名参与者报告了疫苗接种后的前7天内至少有一种不良反应剂量组。最常见的注射部位不良反应是疼痛,在58名(54%)疫苗接种者中有报道,最常见的系统性不良反应是发烧(50 [46%]),疲劳(47 [44%]),头痛(42 [39%])和肌肉疼痛(18 [17%]。在所有剂量组中报告的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度或中度。

参与者的身体基线特征如下表所示:

陈薇:疫苗有潜力被进一步研究、开发,但应谨慎解释试验结果

新冠病毒的反复和变异让全球处于巨大的恐惧之中,而研发一款安全有效的疫苗被看作克服这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的根本办法。
这次在《柳叶刀》发布全球首个新冠疫苗人体临床数据,也给处于疫情中的人们一剂“强心针”
在澎湃新闻的采访中陈薇表示,这些试验结果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些试验结果表明,单剂量的Ad5-nCoV新冠疫苗可在14天之内产生病毒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使该疫苗有潜力被进一步研究、开发

但陈薇同时也表示,应谨慎解释这些试验结果。研发新冠疫苗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即使疫苗有能力触发前述免疫反应,也不一定意味着这种疫苗能帮助人们抵御新冠病毒。
陈薇院士是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1966年出生于浙江兰溪(属金华市),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91年自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同年4月特招入伍,1998年从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毕业,2015年晋升少将军衔,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谈及疫苗研发,陈薇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疫苗成功进入临床试验,是我国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大国形象、大国担当的体现,更是对人类的贡献。”
参考素材: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1208-3/fulltext

https://mp.weixin.qq.com/s/E3f0gdej3P5HtPeerC7UhQ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7400501689325237&wfr=spider&for=pc

https://news.windin.com/ns/findsnap.php?sourcetype=1&id=497442759&code=7377D7029C37&device=android&terminaltype=wwt.m&version=7.7.9

相关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院士陈薇,亲试新冠疫苗第一针

来源:《环球人物》2020-04-02 11:58:37

陈薇:1966年出生于浙江兰溪,1991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同年4月特招入伍,1998年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毕业。现任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少将军衔。

“大家好,我是009号新冠疫苗志愿者朱傲冰,体温36.6度,身体状况十分良好!”

3月23日,27岁的朱傲冰发布一条短视频,首先感谢网友对志愿者团队的殷切关注。他接着说:“很多媒体和网友称我们为勇敢的探路者和真正的英雄。其实,最早的探路者、最厉害的英雄应该是陈薇院士团队的专家组,共有7名成员,在2月29日就接种了疫苗。现在大家身体状况非常好,这也给予了我们志愿者极大的信心和勇气。”

朱傲冰是退伍军人,这次当志愿者的经历让他见到了偶像陈薇。回想当时的场景,他“整个人都激动起来”,立正敬军礼。因为买不到口罩,朱傲冰戴着自备的防毒面罩。看着朱傲冰头戴黑色大家伙,陈薇打趣说:“小伙子,你这装备比我们还专业呀!”后来,朱傲冰收到了陈薇送给他的一包口罩。

“九死一生”研发疫苗

20天前,有一张照片在网上流传,护士正往陈薇左臂注射针剂,照片配文为:“疫苗第一针,院士先试。”“第一支新冠病毒疫苗,今天注射到陈薇院士左臂。专家组7名党员也一同注射。”接着,又有辟谣的声音出现:“这张照片其实是陈薇院士出征武汉一线前在注射提高免疫力的药物。”不过,现在已经有多个新冠疫苗志愿者证实,陈薇确实接种了疫苗。

3月16日20时18分,陈薇牵头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启动展开临床试验。几个小时前,陈薇在新冠疫苗临床研究注册审评会现场完成了新冠疫苗的答辩工作。在答辩现场,陈薇一头干练短发,头戴迷彩帽,身穿迷彩服,虽戴了口罩,声音依旧干脆利落。“6个月以后加强一针的话,(防护)作用可以达到两年。”“我们按照国际的规范,按照国内的法规,已经做了安全、有效、可控、可大规模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我们已经做好了正式开展临床的所有准备!”答辩结束后,陈薇接受采访。她说:“我们身在地球村,我们处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时代。疫苗是终结新冠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这个武器如果由中国率先研制出来,不但体现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也体现了我们的大国形象。”

要“率先”研制,是非常难的,疫苗研发的全球考场上,同学们都在奋笔疾书。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新冠疫苗研发项目已有44个,至少有96家公司和学术团体在同时开发。

巧合的是,也是在当地时间3月16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官网发文称,在位于西雅图的凯撒医疗集团华盛顿卫生研究所内,新冠疫苗“mRNA-1273”也展开临床试验。当天,一位名叫詹妮弗·哈勒的志愿者打下了美国新冠疫苗第一针。然而,美国医药信息网站随后发文,指出 “mRNA-1273”疫苗试验流程不符合常规,是“越过动物直接上人”。也就是说这一疫苗的动物试验模型数据尚未出炉,就提前进入到人体试验阶段。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新冠疫苗已经率先突破药物和疫苗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关键技术瓶颈,而这一突破,得益于我国拥有最早成功并经过鉴定的动物模型,为研发疫苗争取了时间。

在新冠疫苗的研制上,我国正兵分五路,同时进行了灭活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DNA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发。其中,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团队和天津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合作开发的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是速度最快的。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的原理,就是把致病病毒A的部分基因植入到不致病的病毒B里,重组成新病毒C。这个病毒C拥有A的外形,但致病性和B是一样的。我国的第一个病毒载体疫苗就是陈薇团队研制的腺病毒载体疫苗,2014年他们就是用这种技术开发了我国首个、世界第三个进入临床的埃博拉疫苗。

陈薇曾讲述制作埃博拉疫苗的原理。埃博拉病毒有一个钥匙蛋白,这个蛋白能打开我们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病毒就在人类机体内长驱直入,“如果能把这个钥匙蛋白基因嫁接到一种普通的感冒病毒里,比如说腺病毒,体内就会对这个钥匙基因产生一个免疫的记忆。一旦真正有埃博拉病毒侵蚀机体的时候,(免疫系统)就会认识它、识别它,把它拒之门外”。这个发现的过程是极艰难的,“失败很多次,再尝试、再失败,再失败、再尝试,我们几乎把所有的技术途径都尝试了一遍,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DNA疫苗、VLP疫苗、亚单位疫苗……”陈薇用“九死一生”描述第一次开发这种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的经历。

我们和埃博拉的距离只是一个航班

提起陈薇与埃博拉疫苗,有几个场景不得不说。

第一个场景发生在2019年,埃博拉疫情早已结束。陈薇站在刚果(金)赤道省刚果河河边,脚下是高大的铁树,面前是湍急的水流,感慨万千:“刚果河是世界上最深的河流,其中一个著名的支流叫埃博拉河。1976年以前,埃博拉仅仅是一条河的名称。1976年9月,一场不知名的出血热疫情在埃博拉河两岸的55个村庄肆虐,有的村庄甚至无人幸存,震惊全世界。1976年以后,埃博拉从一条河的名字变成了一个烈性病毒的名字,甚至变成死亡的象征和代名词。”

多年来,很多人问陈薇同一个问题。现在,人们用更通俗的话来问她:“埃博拉是个什么鬼?”她答:“埃博拉是个魔鬼。”三句话可以解释这个“魔鬼”:它是生物安全最高等级的四级病毒,我们熟悉的非典病毒、艾滋病毒都只是三级病毒;它是目前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病原体之一,感染后死亡率高达90%,在非洲被称为“人类生命的黑板擦”;它是一个A类生物战剂和A类生物恐怖剂,若被别有用心地使用,后果不堪设想。

埃博拉病毒出现以来,全世界都在研究相关疫苗。陈薇说:“第一,我们要做原创的疫苗;第二,要做高效、安全的疫苗;第三,要做现实中大规模应用的疫苗。”为何陈薇团队脱颖而出?有一个原因是陈薇引以为傲的军人身份。“军人要时刻去想,我们的战场在哪里?”

埃博拉疫苗的主要战场在非洲。“美国同期研制的疫苗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它是液体的,需要零下60摄氏度到零下80摄氏度储存。”非洲烈日炎炎,低温保存是极大挑战,陈薇记得,“我们去的时候,不说别的,电都是要靠自己发”。因此,“疫苗做成对温度更加不敏感的,甚至脱离冷链的,应用的现场就大大增加”。陈薇团队成功把疫苗做成冻干制剂,“在2摄氏度到8摄氏度常规条件下就能保存两年,37摄氏度环境下能保存3周”。

2014年,西非暴发大规模埃博拉疫情,并且疫情首次离开非洲,到达欧洲和美洲。更为致命的是,病毒发生了变异,而美国和加拿大的疫苗均针对1976基因型埃博拉病毒。当年12月,埃博拉病毒导致的死亡人数激增,在这个严峻时刻,陈薇团队研发的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获得临床许可,成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新基因型疫苗。2015年5月,陈薇团队走进埃博拉疫情肆虐的非洲国家——塞拉利昂,这是中国科研团体制作的疫苗首次在境外进行临床试验。陈薇团队抵达后,塞拉利昂街道上常常能见到排起的长队,那是等待注射疫苗的人们。

于是,就有了第二个场景。2015年11月10日,塞拉利昂中日友好医院门前,十几名塞拉利昂小伙子把陈薇抛向空中又接住,他们之前都在这个医院接种了疫苗。就在3天前,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埃博拉疫情在塞拉利昂终止”。“我们中国的表达方式不一样,所以在国内没有这个。第二个,我比较胖,一般别人也抛不起来。大家一脸灿烂,他们也很灿烂,我也很灿烂。”陈薇笑着谈起那次“礼遇”。

陈薇爱笑,笑声爽朗,她走路步子大,手甩起来,无论穿着军装、白大褂还是便服,都是飒爽身姿,这样的性格让热情的塞拉利昂朋友感到很亲切。

陈薇被问过这样的问题,“中国国内要处理的公共卫生事件已经非常多了,而且我们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你们为什么还要去非洲?”

一个原因是要保护境外的中国人。另一个原因,这次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人们已经有了真切的感受——我们和病毒之间,只是一个航班的距离。陈薇说:“若非洲的疫情没有控制住,携带病毒的感染者,特别是在潜伏期没有发现的人,乘飞机来到中国是非常有可能的。”而且,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国家安全问题,生物科技突飞猛进,生物安全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非传统的国家安全。”

塞拉利昂的埃博拉疫情结束后,陈薇去了趟当地孤儿院。那是一个特殊的孤儿院,孩子们的父母都被埃博拉病毒夺去了生命。“作为一名女性,一个母亲,我会很自然地想到孤儿院。”去的时候,陈薇带的礼物是中国的拨浪鼓,“我小时候玩过,到现在都能回忆起爸妈给我买了拨浪鼓后的场景”。孤儿院的孩子,大的十几岁,小的只有几岁,他们都争着去拉陈薇跳舞,这是第三个令陈薇难忘的场景。除却军人的身份,陈薇做这些的原因,是对这个世界充满温柔的爱。

“没有国产疫苗,中国将会怎样”

长发飘飘,一身白衣,骑着单车徜徉在落满黄叶的清华园里。读研究生那会儿,陈薇是这样的文艺青年。她会唱歌、爱跳舞,还是学校刊物的副总编辑,常常参加周末学生食堂的舞会。1990年,她因偶然机会到军事医学科学院(今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取抗体,忽然产生了投身到这里工作的强烈愿望。从清华毕业前夕,陈薇放弃了深圳一家著名生物公司的高薪职位,选择穿上军装。此后,这个在清华园跳舞的女生过上了另一种生活。

2003年,非典肆虐,陈薇37岁。她带领课题组连夜进入生物安全三级负压实验室研究非典病毒,到广州一线医院采集非典标本,与尚无治疗方法的病毒零距离接触。最终她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有效抑制病毒的“重组人ω干扰素”,成为健康人群的预防用药。

2008年,汶川地震,陈薇42岁,担任“国家减灾委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委员会”卫生防疫组组长。为了预防灾后疫情,她赶赴第一线指挥战役。在废墟上工作两个月后,她又投入北京奥运会安保工作中,作为“奥运安保军队指挥小组”专家组成员,处置了数十起核生化疑似事件。

因为新冠疫苗和埃博拉疫苗,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陈薇的名字。实际上,从走进实验室的那一刻起,她就明白自己选择了一条隐姓埋名的人生道路。有人提醒过她:“你们花10年甚至20年做出来埃博拉疫苗,但如果2014年埃博拉疫情没有发生,刚果(金)的疫情没有发生,你们岂不是白做了?”

在她看来,“即便后来埃博拉疫苗没有得到应用,我也很开心,那样至少全世界人民是平安的。”她一开始就了解这个职业,并做好了心理准备。她说:“我的前辈,那些老一辈科学家,我不认识的、不熟悉的,我认识的、熟悉的,他们一辈子做了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一旦国家或者军队需要我们拿出力量,总能看到军队的力量在,非典、汶川地震、奥运会、埃博拉疫情……都是这样。”这一次的新冠肺炎疫情,陈薇团队依然用疫苗告诉大家,“军队的力量在”。

为什么我们要极尽所能生产疫苗?去购买别国疫苗是否可行?两年前“疫苗事件”发生时,陈薇有过深度思考。

2018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了长春长生生物公司违规生产狂犬疫苗的行为。国产疫苗是否安全、是否值得信任,成为一个社会话题。很多人到医院接种疫苗时,首选进口疫苗。“疫苗事件发生后,对当事人或者涉案者怎么样的谴责,以及此后对他们的依法处置,我觉得都不为过。但这类事情怎样去预防?如果没有国产疫苗,中国将会怎样?”陈薇自问。

“有些人经济条件比较好,可以承受得起进口疫苗。我们将近14亿人的一个国家,我们的经济能否承受得起?即便我们国家承受得起,全世界的产能足够供给中国用吗?”陈薇说,现在我国97%的疫苗都是国产疫苗,它们在支撑着我们的防疫体系。

另外,疫苗的背后是国家安全问题。“正如这次中美贸易战,不管出多少钱,别人不再提供疫苗怎么办?”再进一步,“进口疫苗一定是安全的吗?”2017年,跨国企业赛诺菲巴斯德36批五联疫苗(其中含有百白破疫苗成分)在批签发检验的过程中,被查出8批(约计71.5万人份)效价不合格。

195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卡特实验室制造脊髓灰质炎疫苗时灭活病菌不够彻底,导致活体病毒出现。但安全测试中,这个问题没被发现,很多孩子因此死亡或瘫痪。“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事件,美国在惨痛的教训中,对相关法律进行完善,将监管水平提到更高。”陈薇希望,“疫苗事件”能成为“把这个行业做好的一个契机”。

陈薇曾是全国人大代表,现在是全国政协委员,她呼吁做好国家生物安全防御体系的建设。“我们国家应该形成一个长效的合力。比如,能否形成一个长效的机制,成立与生物安全相关的国家实验室,把国家的力量、科研的力量,甚至一些有情怀的企业家的力量整合起来。从源头的创新到过程的研究,再到生产、应用以及最后的监管,都需要一定的顶层设计。”

研究病毒的科学家面临巨大的风险。2014年8月,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当年塞拉利昂疫情的基因序列文章,这对埃博拉防控至关重要。文章有55位作者,其中5位在发表时已去世,原因就是感染了埃博拉病毒。陈薇进入实验室到现在有29年,这是小心翼翼的29年。有同事转业前劝她:“陈薇,你少搞些‘魔鬼’课题研究。”但她脑子里挥之不去的就是这些“烈性微生物”,炭疽、鼠疫、天花、埃博拉……“您天天跟病毒打交道,怕过吗?”曾有个小姑娘这样问陈薇。陈薇的回答是:“要说不怕,那可不是真心话。我想,我们会尽一切的努力去做好个人防护,做好他人防护,做好环境防护。如果我们承担了更多的怕,小姑娘,你和其他人可能就少一点怕了。”

(记者  王媛媛)

中药非临床评价研究中心杨威教授:连花清瘟不含马兜铃酸

作者: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非临床评价研究中心 杨威教授

最近,网上出现了一篇文章,谈到治感冒、抗流感、治疗新冠肺炎的连花清瘟药物中的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成分。这是不正确的,鱼腥草中含有的是马兜铃内酰胺Ⅱ,它与马兜铃酸不是一个物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马兜铃内酰胺Ⅱ并没有毒性。

鱼腥草是可食可药的中药材

鱼腥草在我国有着漫长的食用、药用历史,菜名叫“折耳根”,至今仍是贵州、广西、广东、四川等南方地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201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仍将鱼腥草列为可食可药的中药材。

https://i1.go2yd.com/image.php?url=0PKggdbCid

鱼腥草是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鲜或干燥全草,它首先不是马兜铃科植物,它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黄酮和少量生物碱。其中的生物碱中有一种成分为马兜铃内酰胺Ⅱ,它与马兜铃酸、马兜铃内酰胺Ⅰ都不是一个物质,文字上看似区别不大,物质却千差万别,发挥的作用也根本不一样。

基于药理研究文献报道,鱼腥草中所含的马兜铃内酰胺Ⅱ未见致癌性和肾毒性相关报道,也就是说马兜铃内酰胺Ⅱ根本没有毒性。认为鱼腥草含有马兜铃酸且有毒性是中药药理研究的常识性错误。

另外,鱼腥草传统饮片和中山中智药业制备的破壁饮片对SD大鼠连续三个月重复给药的系统性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表明:传统饮片和破壁饮片均未出现与受试物相关的毒性反应,肾毒性、免疫原性指标均未见异常,进一步进行肾毒性生物标志物尿酶、尿2-微球蛋白检查、肾损伤分子1(Kim-1)检查结果也表明鱼腥草的传统工艺制剂及提高成分提取程度的现代破壁工艺制剂均不会导致鱼腥草使用带来肾毒性风险。

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已经从《中国药典》去除

马兜铃酸是一种具有致癌性和肾毒性的化学物质,存在于马兜铃科植物中,如关木通、青木香、广防己等,主要毒性成分是马兜铃酸Ⅰ,其代谢产物马兜铃内酰胺Ⅰ也有一定肾毒性。鉴于这类药物具有致癌性、肾毒性的副作用,这些药物已经被移出《中国药典》,也就是说现在的中药配方,中成药禁止再使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材,这是从国家药物管理层面所做的强制性法规。

https://i1.go2yd.com/image.php?url=0PKggdT6td

鱼腥草是自1963年以来历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中药材。即使美国FDA发布的“马兜铃酸关注植物药清单”中也没有列入鱼腥草。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作用,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可以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用于感冒、流感的治疗能起到很好的协同治疗作用。

连花清瘟服用安全有效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已经进入市场17年,系统性毒理实验研究表明,连花清瘟使用安全,体内体外实验也未发现连花清瘟具有遗传毒性。其实在连花清瘟药物安全性实验中都加大应用剂量开展急性毒性实验,最大耐受剂量为临床剂量的453倍,即使如此大的剂量下也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说明连花清瘟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为了进一步评价长期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一项4906例患者10年文献报道也表明,服用连花清瘟未有任何肝肾方面的毒性。因此2012年即通过了加拿大卫生部天然健康产品法规合法注册,从而正式进入加拿大市场。最近,随着国际疫情的蔓延,国外对连花清瘟的需求增长,已陆续通过了巴西、罗马尼亚、泰国、厄瓜多尔、新加坡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注册。

辩论:连花清瘟有13种成分对新冠有抑制和缓解症状的作用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5月6日,瑞典晚报报道,瑞典海关截获连花清瘟,并对其进行测试,结果,只测出含有薄荷成分,因此得出结论说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治疗无效。

消息一出,记者立即在朋友圈转发了这一消息,消息传到国内,立即得到中国医疗界的反驳。首先,连花清瘟是在中国1月份到4月份抗击疫情过程中得到验证对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有缓解症状的作用。

其次,中国医学界有专门的英文学术论文,阐述了该药的成分和作用。下面是内容链接。

http://www.greenpost.se/?s=lianhuaqingwen

头条号“李药师谈健康”:连花清瘟胶囊含有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鱼腥草、广藿香、大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13种成分。这么多种中药成分中,当然只有薄荷脑是有明确化学结构的物质,其他的都是中草药成分,但如果用测定薄荷脑的方法去测定药物中的其他成分,当然最终的结果就是,只有“薄荷脑”了。而我们如果随便检索一下,都可以检索到对连花清瘟胶囊活性成分测定研究的相关文献,绿原酸、连翘苷酯、芦丁、金丝桃苷、大黄素、二咖啡酰奎宁酸等等,这样的测定方法,都明确的表明了连花清瘟胶囊中各种活性成分的多样性和可测定性。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研究团队此前曾在权威平台发表了一篇题为“中药连花清瘟抗新冠肺炎分子机制的理论研究”的论文。(前面有链接)该团队将连花清瘟中21种化合物和新冠病毒的主要蛋白酶对接打分,结果显示芦丁(Rutin)、连翘脂苷E(Forsythoside E)、金丝桃苷(Hyperoside)的分数均优于洛匹那韦(Lopinavir)。其中,金丝桃苷可能是对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最可能的抑制剂。此外,连花清瘟胶囊含有连翘、金银花、薄荷脑等13种中药材。显而易见,连花清瘟成分只含薄荷醇,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

此前,包括钟南山、张伯礼在内的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曾指出,连花清瘟显著抑制新冠病毒复制,影响病毒形态并在体外发挥抗炎活性,对新冠肺炎轻症、普通型患者有一定疗效。

张伯礼院士介绍,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服用连花清瘟的患者,其主要临床症状的消失率、临床症状持续的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肺部影像学的好转达到了83.8%。数据证明,连花清瘟对于新冠肺炎具有抑制作用。

瑞典海关的检测结果只能说明,要么他没有阅读过此前发表的英文论文,要么就是不知道其他物质的化学成分和名称,所以,就说只测试出了一种成份。

众所周知,中国从1月23日开始武汉封城到4月8日武汉解封,采取了严厉的抗疫措施,其中包括采用中医中药的方式,通过减轻患者的症状,缓解病情,从而避免很多人由轻变重,由重而死亡的情况。中国14亿人口,由于采取了严厉的隔离措施和中医药的使用,才实现了只有4600多人死亡。当然,应该避免更多的死亡。但是,相比西医让轻症患者干挺,不到呼吸困难没有任何办法的方式,显然,中医药发挥了很大作用。

记者和一位瑞典朋友交流此事,她说,瑞典人确实不明白其中的情况,这里肯定有交流的问题。因此,最好详细说明回应一下。因此,记者在这里澄清,连花清瘟不仅只有薄荷,还有其他成份。中国的实践也证明是有缓解作用的。包括世卫组织,考察以后,虽然嘴上说,中国采取了一切可能的办法,但是,最后并没有提中药的缓解作用。有些人断然下结论,就是80%的人能挺,不会死,20% 需要治疗。但是,又没有特效药。确实,没有特效万灵药,没有疫苗,但是,缓解症状就是效果。一个人如果因为咳嗽,一口痰上不来,可能死亡,但是,如果有药缓解化痰,症状变轻,就可能挽回生命。

值得一提的是,连花清瘟只是中国在抗疫过程中使用的一种药品,它是中成药。中国实际上还使用了清肺排毒汤等汤式中药,也有效果。

驻瑞典使馆联袂浙江省海宁市向旅瑞侨胞和留学生发放防控物资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4月25日,驻瑞典使馆联袂浙江省海宁市,向广大旅瑞侨胞和留学生发放防控物资。桂从友大使在使馆出席发放仪式。

  桂大使表示,年初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广大旅瑞侨胞和留学生第一时间广泛动员起来,踊跃捐款捐物,谱写出一个个感动人心、催人奋进的助国抗疫故事。祖国人民永远铭记广大旅瑞侨胞和留学生的贡献。疫情在瑞典暴发后,祖国和祖国人民时刻牵挂着包括旅瑞同胞在内的广大海外同胞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设法克服种种困难,向海外同胞捐送防控物资。驻瑞典使馆坚决全面贯彻国内的决策部署,急同胞之所急,联合浙江省海宁市政府为旅瑞同胞筹集了一批防控口罩,现在第一时间把这份来自祖国的关爱传递给同胞们。使馆通过斯德哥尔摩华助中心、瑞典华人总会、瑞京华人协会、工商联合总会、青田同乡会、华人联合会、瑞京中文学校等侨社及学联和中文学校发放。希望旅瑞同胞们继续发扬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坚定信心,携手抗疫,共克时艰。

  桂大使委托北欧海宁中心主任曹海嘉向海宁市委书记朱建军及海宁市委、市政府和全体海宁市人民致以衷心的感谢。

  旅瑞侨胞表示,有强大祖国作靠山,有14亿祖国亲人作后盾,有家乡同胞的鼎力支持,更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来源 中国驻瑞典大使馆网站

瑞典首相勒文表示新冠肺炎危机远没有过去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4月22日,瑞典首相勒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瑞典的新冠肺炎危机还没有过去,大家还必须继续严防死守,所有抗疫政策都要继续持续到六月中旬再说。

截止到昨天,瑞典当日死亡人数200人,累计死亡人数已经达到1937人。当日,首都斯德哥尔摩死亡人数118人,占全瑞典总数一多半。其次是西约特兰省死亡20人,东约特兰省死亡18人,斯格纳省死亡10人。累计感染人数16004人,似乎比此前有所下降。

根据瑞典公共卫生局统计,瑞典感染的人年龄从20岁到90岁都有,感染最多的人群是50-59岁和80-90岁之间的人群。死亡率最高的是80-90岁人群。然后是70-79岁,90岁以上的人群。

鉴于瑞典美丽的春天已经到来,蓝天白云,晴空万里,人们蠢蠢欲动,忘记了新冠肺炎,纷纷到外面晒太阳。也有很多人到饭店去吃饭。

不过,瑞典首相勒文强调,事实上,瑞典并没有放松有关阻止新冠肺炎疫情的任何限制措施和建议措施。他说他不相信人们很快就会度过这场危机。虽然瑞典不会进一步采取措施,但是,所有的饭店必须自己采取措施, 公共卫生局和各个市负责人经过检查如果发现危险,也有可能采取进一步措施。

勒文强调危机尚未过去,国人必须继续努力。瑞典政府有可能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来阻止新冠肺炎的传播。

因为周边的丹麦和挪威两国因为此前非常严格封城封国,关闭学校,所以现在宣布中小学将开学解封。但是封国禁令并没有解封。瑞典也依然宣布建议国民不要外出访问。一直等到5月中旬或者6月中旬,走一步看一步。

瑞典首相说,我们和周边国家不一样,下一步我们看情况还有可能严控,因为瑞典从一开始就没有封城封国,关闭学校。瑞典中小学一直开学上课,幼儿园,热火朝天,孩子们都到公园里去玩儿了,室外活动多于室内活动。从这一点上讲,瑞典就没有必要开了关,关了开的。这就叫可持续,一切照常。只是对大家的教育和信息要通畅。比如商店,饭店都没关,你想去吃饭,去买东西,都很方便。只是大家要错开时间,彼此间保持社交距离。

有报道说,瑞典人真的改变了行为举止。例如,开门的时候,不用手,见面的时候,不再拥抱握手,彼此胳膊肘碰一下,或者干脆就是站着保持两米的距离来说话,没有动作了。但是,需要外出,还是照常。该晒太阳晒太阳,因此,公园里还是有很多人。红绿灯的时候,感觉人还是很多。还是那句话,瑞典地广人稀,公园多,空地多,所以,跟平时没啥差头儿。瓦萨公园里还是人声鼎沸,孩子们的喧闹声,声声入耳。

瑞典公共卫生局局长约翰.卡尔松,也是老安的老板,强调病毒传播情况在各国各个地方各种情形都有所不同,因此,瑞典目前还没有改变防控措施的打算。他说,在仲夏之前,瑞典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松动。

首相勒文宣布瑞典接下来的几个节假日,例如五塑节,也叫篝火节,4月30日,通常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人们到郊区去点篝火,尤其是儿童会感到非常好玩儿。这一天也是瑞典国王的生日。通常,他会在王宫门口和众多观众见面。但是,因为新冠肺炎,庆祝活动还是取消了。

另外,他还建议瑞典民众,那些通常希望在仲夏节进行外出旅行的人们,今年也要放弃旅行,不要再计划了。外交部网站已经宣布所有不必要的出国旅行都要推到6月15日以后再说。或者延期,或者取消。

勒文说,想恢复正常生活还需要时日,这不是一两个星期的事情,而是一两个月的事情。

“2020年的夏天注定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夏天。很多婚礼,高中生毕业季的狂欢和很多节日的庆典都不得不取消,仲夏节的庆祝也肯定会和往年不一样!”勒文首相说。

瑞典同时采取措施说,那些获得捐献器官的人可以得到新冠肺炎保护费,因为那些被移植器官的人,尤其是高龄的人,都是风险人群。另外,肥胖的人,心脏病,糖尿病,肾肥大等多种常见病,例如癌症病人都属于风险人群。都将受到新冠肺炎保护政策的保护。

目前,瑞典有16000多人确认被感染了。还有很多轻症,或者可能就是毫无意识地被感染过了的人也是很多。安德斯.泰格奈尔昨天公布一项统计结果,估计瑞典有400万到600万人都已经被感染了,那就是一半人被感染了。后来,他又说,这个数据肯定不对。晚些时候调整后再发布。但是,估计三分之一的人被感染了,似乎有人相信。瑞典的防疫措施一直是想把感染的曲线拉平,让感染缓慢进行,避免医疗挤兑。但是,新冠肺炎病毒的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如果不加隔离,传染的范围也很大。因此隔离非常重要。

目前为止,瑞典的重症监护床位是1130个,Covid-19的病人是 536, 比前一天多了三人。疫情发生以来,重症监护一直是普通重症一半床位,新冠肺炎一半床位。

同时,瑞典对新冠肺炎的情况也进行了各种分析,认为不同国家死亡的情形也都有很大不同。新冠肺炎引发死亡,但死亡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例如有一部分是老年人,有一部分是因为贫困,例如在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巴黎,可能会因为居住条件拥挤导致新冠肺炎大面积感染而死亡。有的是因为贫困而死亡,例如在意大利就是有将近30%的人,相当于丹麦的一倍的人口是因为贫困而死亡。老人院不及时封闭,接触人多带来的感染风险更大,死亡率也高。还有吸烟,过重,过胖,呼吸有问题的人等都是有高风险的。例如在美国和英国肥胖人口分别比瑞典高76%和35%。 在瑞典吸烟人口占总人口7%,而法国和希腊占比是35%和37%。

人们爱旅行,爱集会结果新冠肺炎传播也严重,不过这些问题还没有进行深入讨论,疾控中心社会委员会的专家罗森和斯坦贝克撰文说,现在我们唯一最确认的就是我们对这些情况并不清楚。

4月23日,瑞典每日新闻报评论说当危机来临时,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灵活采取措施。文章说,在瑞典不缺各种政策和法律,而真正缺乏的或者说最大的弱点是不灵活。关键时刻,有很多企业行业关门了,很多人失业,但是也有很多部门继续人手,如何在这个时候,尽快调配人员到需要的岗位上去。快速采取措施是对的。但是,如果我们的措施让这个社会不再那么灵活,那么我们应对危机的结果就会很糟糕。因此,文章呼吁政府应该采取灵活政策和措施调动劳动力服从市场需求。

另外,领导者栏目也发布一篇评论说中国应该尽快停止华南海鲜市场那样的残酷市场。作者当然是觉得病毒可能是跟市场有关,同时也对各种动物的对待深恶痛绝。事实是,中国人其实也开始对那些爱吃野生动物的行为感到深恶痛绝。华南海鲜市场早在1月3日就已经关闭。而且已经清扫干净,消毒完毕。那里的商家全部已经失业在家。同时,中国政府和人大也出台了严禁野生动物交易的法律法规,一大批人已经被绳之以法。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第一个吹哨人张继先医生发现的案例中有4人是来自华南海鲜市场,但也有三人不是来自华南海鲜市场。因此,也不能确定海鲜市场就是发源地。至多是其中一个地方。关于病毒来源问题,还是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前没有定论。因此,各种怀疑和阴谋甚嚣尘上,扰乱我们抗击病毒的隔离。目前其实最好的抗疫方法还是隔离,勤洗手,多喝水,保持好营养,不要恐慌。同时,各国之间也应该心平气和地保持良好的交流,国界可以封闭,但是,病毒无国界,人类面临的共同敌人是病毒。在此时应该共克时艰,而不是互相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