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华侨华人

视频:东山文化公司董事长朱展兆谈来瑞典的感受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10月16日上午,东山文化公司董事长朱展兆在斯德哥尔摩Scandic 大酒店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谈了多次来瑞典的感受,以及斯德哥尔摩苏州丝绸文化周的成功举办情况。

朱董事长说,这次他们不但带来了高级苏绣工艺艺术家,而且还带来了音乐家,古琴和萧的演奏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吸引了大量丝绸爱好者。尤其是描绘瑞典王储一家的刺绣作品,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观看,评论和询问。

记者陈雪霏,录制陈雪霏

视频:苏州刺绣艺术家徐祥云在斯德哥尔摩接受北欧绿色邮报网专访

北欧绿色邮报网记者陈雪霏16日在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正在进行的苏州丝绸文化周期间,专访了苏州刺绣艺术家徐祥云。记者了解到,她和七八个同事用了10个多月的时间用一根头发丝分成64份那么细的真丝线绣了瑞典王储维多利亚一家四口,惟妙惟肖,眉目传神,为中瑞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Xu Xiangyun, 55, has done the silk embroidery for 50 years.  This work of Swedish Princess and her family took Xu Xiangyun and seven others about 10 months to complete.  She explained that she used silk which is as thin as being equivalent to one 64th of a piece of hair, thus the eyes are very vivid and lively.

徐祥云进一步演示她是如何将一根丝线分成64份的,真是精益求精。

陈雪霏录制。2017/10/16

 

今日头条:桂从友大使出席斯德哥尔摩苏州丝绸文化周开幕式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斯德哥尔摩苏州丝绸文化周14日在位于市中心的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开幕,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和瑞典著名汉学家林西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桂大使10月14日在苏州丝绸文化周开幕式上致辞。吕程拍摄。

桂大使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生产国,苏州是中国著名的丝绸之府,丝绸工商业兴盛发达。期待在此次文化周活动中,苏州丝绸以其创新设计、充满时尚活力的作品,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展现出中国丝绸艺术的独特魅力。

他说,丝绸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其生产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实际上正是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中国发现并命名了仰韶文化。自公元二世纪陆上丝绸之路开辟以来,尤其是随着唐宋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发展,丝绸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大量销往欧洲。在瑞典,丝绸始终是生活格调的象征,它不仅迅速征服了达官显贵家庭,更逐渐普及到寻常百姓之家。瑞典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270多年前,以“哥德堡号”商船为代表的瑞典船队穿梭于两国之间,把中国上等的丝绸、瓷器和茶叶运到瑞典再分销到欧洲大陆,也把瑞典和欧洲的精美商品带往中国,不仅促进了中瑞两国的相互认知,更有力推动了东西方文明的交往。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曾撰写《丝绸之路》一书,详细论述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华景象。2006年,瑞典“哥德堡号”仿古船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回访中国,也受到了热烈欢迎。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正是要在继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的同时,赋予其更加丰富的现代内涵和外延。2015年,瑞典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在中国今年5月成功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感召下,首届“一带一路”瑞中合作高峰论坛不久前在斯德哥尔摩成功举办。相信通过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瑞两国的友好往来将进一步深化和密切,中瑞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之路将走得更远、更顺!

瑞典著名汉学家林西莉用瑞典语介绍了中国丝绸的历史,现状及其制作过程。

苏州丝绸文化周代表团团长朱益群致辞说,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千百年来,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世界相连,对推进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丝绸之府苏州古城依然保持着水陆并行的格局,小桥流水, 粉墙黛瓦的独特面貌。苏州具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的丝绸制造业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本次文化周我们将有现场表演丝绸制造技术,琴箫表演,苏州丝绸时尚技艺展览,来自苏州丝绸博物馆的收藏丝绸作品43件,古代丝绸器具复制品和中国上个世纪上半叶的传统丝绸服饰等。希望通过本次文化周的展示进一步促进双方的人文和经贸往来。

在开幕式上,斯德哥尔摩丝绸博物馆负责人和苏州丝绸博物馆馆长魏保信签署了合作协议。

随后,桂从友大使,林西莉教授和其他嘉宾为苏州丝绸文化周剪彩。

来自苏州的琴箫艺术家也为大家演奏了精彩的古琴名曲《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和《潇湘水云》。在大家屏住呼吸静听那优美的旋律的时候,音乐嘎然而止,在热烈的掌声中又加演了一首《酒狂》。

文化中心座无虚席,中外宾客都为精彩的演出热烈鼓掌。

文化周开幕式由使馆文化参赞和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主任浦正东用瑞典语和中文双语主持。

随后,桂从友大使和夫人一起参观了丝绸展。陪同的还有使馆政务参赞李军峰,商务参赞韩晓东等华人华侨和瑞典丝绸爱好者。

本次苏州丝绸文化周将持续一周到10月21日。这次在一层也开放了一个更大的展出场所,据悉,周三晚上将还有一场琴箫演奏会。

本次苏州丝绸文化周由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主办,瑞典斯德哥尔摩中国文化中心,苏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和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市丝绸协会和东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19大特稿一:中国高铁世界第一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19大即将召开之际,北欧绿色邮报网推出一系列关于中国之行的报道,透过一个记者的一次私人旅行来感受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我们谈谈高铁。从一开始,记者本人就积极支持高铁,认为它是承载希望的列车。记者在瑞典生活多年,了解到瑞典的地铁,火车是40年代就建立起来的,多年来其运力一直是大于实际需求,也正是因为这种超前意识,使其经过六七十年的发展仍不落后。现在当然需要改进,但依然能满足基本需求。因此,记者觉得新建的高铁超前一点儿是有长远意识的表现,从一开始就是最好的技术和管理,才能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落后。

那么,中国实际上就是这么想这么做的。中国高铁让人惊叹世界第一,当之无愧!

行:中国高铁世界第一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八年前,记者回国乘坐和谐号动车,为停车一分钟而惊叹不已。当时,我们还非常紧张,提前准备。如今,一分钟已经习以为常。

最宝贵的是中国的高铁给人带来无比的方便,快捷,舒适和快乐。

从北京南到天津只需半小时时间就到了。高铁上有空调,一般都是调在26度。速度一般都是每小时300公里。在北京,去个王府井也要半个多小时。而坐高铁,半小时就到天津站了。

从天津西到上海虹桥火车站乘高铁只有五个小时。1991年我从北京到上海是头天晚上上火车,到第二天10点多,至少要12小时。如今五个多小时就到了。高铁列车凉爽,清新,列车员服务态度好。乘坐高铁的人如今已经是男女老少,应有尽有了。多年以前,人们还觉得这只是白领的特权。如何如何不方便。可是现在很多人确实宁可坐高铁而不坐飞机,也不开车。

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到苏州北站只需半小时时间。过去坐汽车至少要三小时才行。现在似乎也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然后,从苏州北站到北京南站还是乘高铁,10点37开车,一路向北,经过南京,山东等地,到达北京南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但是,依然是旅途愉快,因为它大大地缩短了时间,而且是非常舒适。

从北京到锦州南是动车。前面说过,动车真的令人感动。人们在什么位置上车都有明确的标记。人们已经习惯了守规矩,讲秩序,避免了那种前呼后拥的乱糟糟的习惯。可以说,高铁也改变了人们的习惯,人们的生活质量可以说是大大地提高了。

更让人惊讶的是从沈阳到大连,从大连到锦州的以G开头的高铁。从沈阳到大连,从大连到锦州都只需两个小时就到了。前检票也不到半个小时。从大连到北京,如果没有提前预定好,当天可以选择从大连到锦州乘高铁,然后,从锦州南到北京站乘坐动车也非常顺利。从锦州到北京只需3个小时。

 

此次中国之行,我们是一路坐高铁或动车,感觉非常好。当然,票价可能还是贵点儿,但是,其服务质量和舒适度堪比飞机,甚至比坐飞机好。

 

当然,从候车室来看,也还是有一点儿可以说的地方。从北京南出发到天津,地下一层售票处到候车室的指示标有点儿让人费解。经过打听还很顺利。从天津到上海很顺。从上海排队到苏州北,队伍很长。但都是在车站里边,还好。从苏州北站进站检票是在外面,没有这样,旅客不得不顶着太阳,在广播喇叭枯燥的重复检票声中度过检票的时光,让人感觉有点儿难耐。不过一上车就好了。相比之下,笔者的家乡锦州南站就是让旅客进到大厅后检票和安检。相比之下,更人道一些。进到里边有中西餐结合的小卖部,里边有免费WI-FI和电源插座。人们可以在这里充电,非常舒服,值得称赞。沈阳和大连的候车室也北京宽敞明亮,在沈阳南站的候车大厅里有古巴风情的小卖部。在大连站也有外国风情。

 

笔者曾经走过很多国家和地区,也乘过火车,但我觉得只有中国高铁最好。

 

无论怎么说,中国的高铁建设是成功的。中国速度可以为世界人民带来方便。

视频:首届一带一路瑞中合作高峰论坛在斯京举行

北欧中华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首届一带一路瑞中合作高峰论坛10月9日在斯德哥尔摩大饭店举行。中瑞嘉宾进行了精彩演讲,阐述中瑞双方如何增进理解,深入合作。

峰会主席Jöran Hägglund of Jämtland 省致开幕词。

韩晓东参赞阅读大使的贺词。

Gunther speaks at the conference about innovation.

韩晓东参赞介绍中国投资环境和政策。

对话中国与瑞典的商务合作模式与探讨。

Ms.Karin Kärr,瑞典研究所亚洲负责人:瑞典官方宣传瑞典的公共机构讲述瑞典概况。

Dr . Lena Sellgren, Business Sweden 财务总监讲诉在中国迅速成长的机遇。

Dr .Niklas Swanström, 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所执行主任诠释“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企业价值研究中心主任汪海粟教授介绍中国中小企业创新与无形资产优化。

Björn Åkermark,皇家理工学院教授谈跨境商务中的问题与对策。

Kai Hammerich 谈海外投资面临的挑战。

华瑞同康董事长周际谈中瑞合作项目案例分析。

中国驻瑞典使馆政务参赞李军峰参与对话, 一带一路瑞中贸易投资的机遇与挑战。

最后的对话节目非常有趣,李参赞说中国人工作是白加黑和五加二,这是为什么中国经济增长比较快。但斯万通说晚上六点钟下班工作效率高。斯谷格教授说中国人只管抢着说话,却不愿意听。而瑞典人是多听少说。欧克马克教授说他在大连感觉有被骗的感觉,但斯万通说他在大连工作那两年如鱼得水,感觉非常良好。现在他是四川一大学的名誉教授。嘉宾们讨论热烈。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接受瑞典华文媒体集体采访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10月10日,桂从友大使在使馆接受《北欧华人报》、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时报》三家瑞典华文媒体集体采访。

  桂大使表示,《北欧华人报》、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时报》作为面向瑞典乃至北欧的主要侨刊,长期以来积极宣传中国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以及瑞典发展情况,成为密切在瑞华侨华人与祖(籍)国联系、增进他们对瑞典了解、促进中瑞友好交流的重要平台。三家华文媒体积极报道在瑞华侨华人生活、工作、创业情况,为凝聚侨心、促进团结发挥了积极作用。希望瑞典华文媒体再接再厉,总结经验,挖掘潜力,继续传播正能量,更好满足广大在瑞华侨华人及留学生的期待和需求。

一、北欧绿色邮报:中共十九大召开在即,您对十九大有什么期待?

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于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今年中国最重要的政治议程,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喜事。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总结过去5年工作,回顾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制定适应时代要求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而团结奋斗。

当前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正满怀信心迎接十九大胜利召开。希望瑞典华文媒体积极报道十九大盛会情况,大力宣介会议制定的方针政策,为增进瑞典和北欧读者对中国治国理政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了解发挥积极作用。

二、北欧绿色邮报:当前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引发全球关注。瑞典高度关注朝核问题。您认为解决朝核问题的出路在哪里?

答:朝核问题的核心是安全问题。朝美互视为严重安全关切,因此朝核问题的本质是朝美双方的矛盾,而不是中朝或中美之间的问题,归根到底要靠朝美两个当事方坐下来对话解决。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半岛近邻,中国多年来为推动解决朝核问题倾注了巨大心血和努力。我们推动促成六方会谈,作为主席国高举和平、和谈的旗帜。2005年六方会谈发表了9·19共同声明,制定了实现半岛无核化的路线图,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在朝核问题上,无论国际地区形势如何演变,中方始终坚持半岛无核化目标,坚持维护半岛及地区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中方提出朝暂停核导活动、美韩暂停大规模军演的“双暂停”倡议,以及坚持半岛无核化与停和机制转换“双轨并行”的思路,得到了俄罗斯等有关方积极响应。希望有关各方积极支持中方“双暂停”倡议和“双轨并行”的思路,共同推动朝核问题的解决取得实质性进展。

另一方面,有关各方应不折不扣地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有关涉朝决议。不应将安理会有关决议片面地理解为一味加大对朝制裁,而忽视恢复对话的努力。希望有关方在对朝制裁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重启对话上,遏制半岛局势恶性循环,为推动解决朝核问题作出建设性的努力。

三、《北欧时报》问:桂大使来瑞工作生活,对瑞典的第一印象如何?

答:我8月18日抵瑞履新。此前既未到过瑞典,也没有同瑞典朋友打过交道。到任后,通过亲眼所见以及广泛接触瑞方朋友,我感到瑞典政局稳定,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特别是在科技创新领域世界领先,社会治理模式举世瞩目,瑞典民众对华友好,给我留下了良好印象。瑞典的发展成就得益于坚持创新,秉持开放政策,在开放中谋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创新、开放精神使瑞典吸收了巨大能量,为促进瑞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当前国际形势复杂演变,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推进。同不少国家一样,瑞典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帮助移民融入社会、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等。相信瑞典政府和人民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好这些问题,实现国家与社会更好发展。

  四、《北欧时报》问:很高兴听到大使先生对瑞典印象良好。当前瑞典也面临一些社会问题,比如社会治安、恐袭威胁等,瑞典部分政党提出要禁止乞讨行为。一些在瑞中国游客遭偷盗,部分瑞典媒体对中国的民主状况有不实报道。您如何看待这些问题?

答:瑞典遇到的问题不是独有的,本地区以及地区外很多国家也面临相似挑战。关于部分瑞典政党提出禁止乞讨行为,瑞作为主权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社会治理,我对此完全尊重。

我在同瑞方朋友交流中感到,瑞典民众普遍对华友好,真诚发展中瑞关系。但与此同时,不少瑞方朋友对中国了解不够深、不够多,甚至个别人带有成见和偏见。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双方交往不够、走动不够。作为中国驻瑞大使,我愿广泛结识瑞社会各界朋友,积极开展对话,介绍中国内政外交各方面成就,增进瑞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加深互信与合作。

随着中国对外交往增加,海外中国公民和华侨华人的安全问题不仅在瑞典,在许多其他国家都存在。我们提醒中国游客在赴海外前做好功课,增强安全意识,采取必要防范措施。使馆是中国公民的家,大家遇有类似困难请及时联系使馆。中国驻瑞使馆将义不容辞为在瑞中国公民和侨胞提供服务,帮助大家排忧解难。

五、《北欧华人报》:您作为中国新任驻瑞大使,对中瑞关系发展有何期待和设想?

答:中瑞友好交往源远流长,传统友谊深厚。270多年前,瑞典“哥德堡”号的中国之行开启了中瑞海上贸易往来,成为中瑞海上丝绸之路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后,瑞典于1950年5月9日与中国建交,成为首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并积极支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在当时国际背景下,这充分体现了时任瑞领导人的政治胆魄和战略远见,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上述战略举措为增进中瑞人民的友谊与合作,也为东西方关系缓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改革开放后,瑞典又率先与中国签订经贸、科技合作协议,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对此高度赞赏。

当前,中瑞双方都更加重视发展中瑞关系,两国各界加强合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践行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瑞典在创新、环保、绿色经济方面拥有先进经验与技术。两国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各领域务实合作具有良好基础。中瑞在国际地区问题上有着广泛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两国都坚定支持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开放发展。中瑞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主张通过对话谈判政治解决热点问题,建设性地参与国际事务。

可以说,中瑞关系基础好,潜力大,面临难得历史性发展机遇,前景十分广阔。我期待与瑞方朋友一道,把握两国关系发展良好局面,巩固中瑞合作的友好基础,积极推进各领域对话合作,将合作潜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更好惠及两国人民,促进两国共同发展繁荣。

我也欢迎瑞方朋友多到中国走走看看,特别是扩大双方民间和媒体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弘扬传统友谊,为促进两国合作营造积极氛围。

六、《北欧华人报》:感谢桂大使在递交国书后不久就接受瑞典华文媒体采访。您对华侨华人更加爱国如何理解?应如何更好引导华侨华人融入瑞典社会、参与中瑞合作?

答:我到任以来,通过与瑞典侨界的广泛接触,深深感到在瑞广大华侨华人心系祖国和家乡,他们的爱国之心令我感动。借此机会,我愿通过华文媒体,向广大旅瑞华侨华人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亲切问候与良好祝愿。我愿同广大侨胞保持密切联系,就如何更好开展工作、推动中瑞关系发展听取大家意见和建议。

当前中国发展正处于新的历史起点,进入新阶段。中国正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希望广大侨胞继续坚定支持祖国统一大业,坚定支持国家维护社会稳定,坚定支持国家发展强大,坚定支持中瑞友好合作,坚决反对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任何地点从事反华分裂活动。

长期以来,在瑞华侨华人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为瑞典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瑞各界高度赞赏。瑞典社会平等、公正、开放,创新发展世界领先。希望在瑞华侨华人更好融入当地社会,积极投身瑞经济社会发展,紧跟瑞创新发展步伐,将个人发展与瑞典发展更好结合。希望在瑞华侨华人发挥人脉等优势,积极为中瑞创新、环保等领域合作牵线搭桥、献计献策,并大力推动两国民间和人文交流,为巩固中瑞友好合作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作出更大贡献。也希望瑞典华文媒体发挥自身特点,加强与瑞主流媒体的交流合作,不断增进中瑞两国民众相互了解。

来源:中国驻瑞典大使馆

今日头条: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接受华文媒体联合采访续写中瑞深入友好合作新篇章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10日接受瑞典三家华文媒体北欧华人报,北欧绿色邮报网和北欧时报联合采访,并就对中共19大的期待,朝核问题,中瑞关系,华人华侨的关切等回答了记者们的提问。桂大使表示,作为大使,其主要职责就是要推动中瑞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加强双边深入了解,续写中瑞深入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对华文媒体寄予厚望

桂大使首先肯定了三大华文媒体在报道中国政府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华人华侨的工作生活方面报道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他说,北欧华人报,北欧绿色邮报网和北欧时报三家媒体,长期以来坚持报道宣传中国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报道中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积极报道瑞典的发展和成就,在促进华人华侨对中国的了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促进中瑞友好合作的平台。

另一方面,你们华文媒体积极宣传华人华侨在瑞典生活工作创业方面的情况,在促进瑞典华人华侨团结合作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对此,我充分肯定。希望我们三家媒体进一步总结经验,继续挖掘潜力,传播正能量,以满足广大华人华侨,留学生的期待和需求。你们作为华文媒体的特点,希望你们能跟瑞典的主流媒体积极交流,跟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也是你们华文媒体与瑞典媒体交流,融入当地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19大是中国国内政治日程中的一件最重大的事件

关于对19大有何期待的问题,桂大使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在10月18号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中国国内政治日程中的一件最重大的事件,也可以说是全国人民的一件大喜事。这是中国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理念的新思想新战略,认真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党在18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制定适应时代要求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继续统筹“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而奋斗。

这是我们全党对这次代表大会的期待,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对这次代表大会的期待。希望华文媒体积极踊跃地报道19大盛会的情况。积极宣传19大制定的方针政策。

 坚持通过政治外交途径来解决朝核问题

关于备受瞩目的朝核问题,桂大使说,朝核问题无疑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朝核问题的核心是安全问题,美国和朝鲜相互之间有严重的安全关切。因此,朝核问题本质上是朝鲜和美国之间的事。朝核问题,不是中朝之间的问题,也不是中美之间的问题,是朝美之间的问题,所以,解决朝核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美国和朝鲜两个当事人坐下来谈。

多年来,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作为朝鲜的直接近邻,为朝核问题的解决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可以说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十多年前,中方参与成立的六方会谈,中方作为主席国,高举和平,和谈的旗帜,在2005年9月19号达成了“9.19共同声明”,为彻底解决朝核问题确定了原则,指明了方向,制定了具体步骤。但是,很遗憾,到目前为止,由于朝美之间互不信任,中方推动政治解决朝核问题的努力还没有取得明显积极的成果。但是,我们中方不管朝鲜半岛问题面临什么样的复杂变化,中方都将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坚持通过政治外交途径来解决朝核问题。

去年朝鲜进行第五次核试验以后,中方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双暂停”倡议和“双轨并行”的思路所谓双暂停,就是朝鲜暂停核岛试验,美韩暂停大规模军演。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与建立朝鲜半岛和平机制并行推进。中方提出的双暂停倡议和双轨并行的思路,得到了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一些国家的积极支持和响应。我们也希望有关各方能够支持中方这个双暂停倡议和双轨并行的思路,推动朝核问题的解决取得实质性进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有关各方全面地,不折不扣地执行安理会历次涉朝决议。安理会历次在朝鲜核试验以后通过的历次涉朝决议,既对朝鲜进行新的制裁,同时,也明确规定有关各方应该采取实际步骤,来开展对话和谈判有关各方不应该把安理会涉朝决议简单地称为制裁朝鲜的决议, 制裁和对话两手都要并行推进片面地把安理会涉朝决议理解为对朝制裁,这是不准确的,也不利于朝核问题的解决。在对朝实施制裁的同时,我们要更多地思考,并要采取实际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解决朝核问题,国际上个别势力,个别国家不时提出要用军事手段解决朝核问题的论调,我们认为军事解决没有出路。军事解决将给有关各方都带来灾难。所以,我们希望有关各方在不折不扣地执行安理会对朝制裁决议的同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推动和谈上。遏制住朝鲜半岛局势不断恶性循环的局面。为彻底解决朝核问题负起责任,采取建设性的行动。

 对瑞典的印象积极正面尊重瑞典法律法规

桂从友大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来之前,我没有来过瑞典,我来之前要学些了解瑞典的情况,到这里以后50多天,我感觉瑞典确实不错,这里政局稳定,经济高度发达,社会和谐,特别是瑞典的科技创新。瑞典的治理模式举世闻名,加上瑞典朋友对我本人和我的同事都非常友好,我对瑞典的印象确实很美好。我想瑞典的成功发展不仅取决于她惊人的创新能力,还在于她一直奉行开放政策,在开放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瑞典的开放政策既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也为本国的发展吸取了巨大的能量。我对瑞典的印象是比较积极正面的。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复杂推进,瑞典也面临不少国家面临的问题,一个是如何使难民更好地融入社会,另一个是瑞典也面临恐怖主义的威胁,我们相信瑞典政府和人民有能力解决好这些问题,继续推动瑞典国家和社会更好地向前发展。

对于目前出现的入室盗窃,沿街乞讨,瑞典有关政党要求议会立法禁止乞讨等问题,

桂大使说,这个问题不是瑞典一家的问题。瑞典真诚希望与中国发展关系。但是,也有个别人还存在偏见,我也跟瑞典人讲,双方交往不够,总体上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我劝他们到中国去走一走,看一看,我的任务就是要广泛结交结识瑞典各界的朋友,跟他们积极地对话,介绍中国各方面发展的新成就,和我们奉行的内外政策。通过积极的对话来尊敬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增进互信,促进合作。

 

中国游客被盗,我希望这种现象能够避免。中国游客来之前要做好功课。增强安全防范措施。第二,使馆是中国人民的家,一旦有什么问题,可以找使馆,我们使馆会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关于立法问题,瑞典作为主权国家,根据自己本国国情来制定法律法规,我表示尊重。

 中瑞关系基础好 潜力大 前景广阔

  “哥德堡”号中国之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中瑞关系问题,桂大使说,中瑞交往源远流长,友谊深厚。270多年前,“哥德堡”号的中国之行开辟了中瑞海上贸易。可以说,当年“哥德堡”号的中国之行是中瑞“海上丝绸之路”合作的一个开端,也是我们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瑞典在西方国家中于1950年5月9日第一个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可以说是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瑞典领导人和瑞典人民的政治胆魄和战略远见,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在这之后,瑞典又积极支持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可以说,作为第一个跟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瑞典通过这样一个战略举措,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也为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与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予以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后,瑞典又率先和中国签署了经贸和科技协定。积极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也为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也予以高度赞赏。正是因为我们中瑞两国友好交往历史悠久,传统友谊深厚,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瑞双方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越来越多,例如,我们都高度重视发展彼此关系,中国18大以来,中国正在积极地践行创新,协调,开放,预测,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瑞典长期以来,在创新,环保,发展绿色经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拥有了相关的技术。中瑞两国在发展理念上高度契合。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我来以后这50天,也接待了不少各部门和地方代表团,接触了瑞典政府部门的一些朋友,我切身感受到,中瑞双方各部门各地方,各企业之间的扩大合作,加深合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这是中瑞之间出现的新的好的迹象。与此同时,我们两国民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密切,可以说,当前中瑞关系的发展基础好,潜力大,前景广阔。

 

我作为大使,大使的任务就是推动驻在国和祖国之间的友好与合作。我很荣幸,我们两国关系有这样一个好的基础,也面临这样一个好的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我的期待就是和瑞方朋友们一道珍惜两国关系的良好发展局面,珍惜两国关系友好的基础。积极推进双方各个层级的,各个领域的对话。推动双方各部门,各地方和企业充分挖掘双方合作的潜力。把这些合作的潜力转化为现实的合作成果,惠及两国人民,促进两国共同发展繁荣。

瑞方还有些朋友对中国了解不够深入,欢迎瑞方朋友们多到中国去看看,多走动,多交流,更好地尊重双方的了解,特别是要推动双方民间的友好交流,包括媒体之间的友好交流。为双方巩固传统友谊,挖掘合作潜力,促进合作,营造一个更良好的有利的氛围。这是我作为大使对中瑞关系的期待。

  中瑞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

桂大使说,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我们中瑞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例如,我们都坚定地支持《巴黎协定》,都认真履行巴黎协定的义务,我们都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都主张世界经济应该开放发展,我们都积极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坚持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国际争端,而且都积极的建设性地参与国际事务。

中瑞双方在很多地区问题上都有共同语言和利益。这也是中瑞双方能够继续加深友好合作的一个重要基础。

 

对广大华人华侨寄予厚望 “四个坚持”

 

桂大使说,生活在瑞典的华人华侨积极创业,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广大华人华侨都非常爱国,对此我表示非常感谢,请三大华文媒体向在瑞典的华人华侨表示良好祝愿。在我履职期间积极广泛地与广大华人华侨接触,向你们学习,通过你们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友好国家瑞典的情况,也愿意听取广大华人华侨对我作为大使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如何进一步推动中瑞友好合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关于如何理解爱国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本身就表明了你们的爱国,刚才我讲了,中国现在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什么?这个重要标志就是中国正在前所未有地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正在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也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和信心。在新形势下,我们希望在瑞典的广大华人华侨坚定地支持祖国的统一大业,坚定地支持国家维护社会稳定,坚定地支持中国发展强大,坚定地支持中瑞友好合作的方针,同时也要坚决反对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从事任何形式的分裂中国的行径。

 

在中国成功顺利发展的新形势下,华人华侨如何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在瑞典的华人华侨融入当地社会,也赢得了瑞典的赞赏。瑞典的发展处于新的阶段,首先要和瑞典朋友广泛地接触,把自己作为瑞典社会的一份子。积极致力于瑞典社会经济发展,据我了解,瑞典朋友告诉我,瑞典的创新,依然是立国之本,在各个领域也要紧跟上瑞典的发展步伐,这样个人的发展,更好地与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中瑞两国政府都致力于创新合作,环保合作,绿色合作是双方合作的重点和亮点。希望广大华人华侨在这几个领域的发展合作献计献策。

 

第四,你们长期生活在瑞典,有很多瑞典朋友,积极推动双方人文领域的交流,为中瑞关系的发展营造民意基础。你们作为华文媒体的特点,希望你们能跟瑞典的主流媒体积极交流,跟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也是你们华文媒体与瑞典媒体交流,融入当地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桂从友大使198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政系。1988年本科毕业后考入苏东所研究生。1991年毕业后到中国共产党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1994年到中国驻俄罗斯使馆任三秘。2003年再次到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担任参赞。来瑞典之前担任外交部欧亚司司长。今年8月18日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典王国特命全权大使。

 

 

 

 

 

 

 

 

 

今日头条:首届“一带一路”瑞中合作高峰论坛在斯京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十月九日,由瑞中合作促进会主办的首届“一带一路”瑞中合作高峰论坛暨瑞典-中国合作促进会成立大会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大饭店成功举办。

大会主席悦然.海格轮德(Jöran Hägglund),也是瑞典第三大省耶姆特兰德省省长在开幕式上首先致欢迎词说,首届“一带一路”瑞中合作高峰论坛召开的主要议题是“创新与合作”,旨在加强对话,为促进瑞中经济和商贸合作搭建桥梁。这里提供了一个相互理解和交流的良好平台。明天我们的日程更好,大家可以参观瑞典的一些机构,为大家提供了解瑞典的机会。同时,他也在大会上做了主旨发言,介绍了瑞典的新工业化战略,因为他在担任省长之前也在瑞典企业部当过国务秘书。他还讲述了耶姆特兰德省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冬季的运动有很大优势。中国可以派冰雪奥运项目的运动员到那里去训练。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委托使馆商务参赞韩晓东宣读了大使贺词,桂大使对论坛寄予深切期望,对瑞中合作促进会作为主办方邀约瑞典与中国的智库专家,经济战略学者,行业协会和瑞中企业家们共同探讨多领域的合作创新之路,“一带一路”政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分享瑞中合作创新的成功经验的创举表示赞赏和祝福。并特地委托商务参赞韩晓东和政务参赞李军峰分别参加上午和下午的论坛发言和对话,体现了中国大使对瑞中合作创新开拓“一带一路”的期待与展望。

韩晓东参赞也做了主题发言。他说,中瑞贸易去年喜人,第一次出现了逆差。说明中国市场很喜欢瑞典的产品。韩参认为中瑞之间可以在高铁方面进行密切合作。

瑞典国会议员,工业创新委员会委员古恩特女士介绍了瑞典的创新政策,还举了华人盲人吴晶通过瑞典的一项创新技术能够与交响乐团一起演奏的例子。

下午,瑞典研究所亚洲负责人卡林.筛尔做了主题为在中国迅速成长的机遇。她对中国的投资环境给予高度评价,积极推广瑞典企业到中国去发展,或者是接待中国企业来瑞典投资也可以。瑞典研究所都给予服务。

瑞典安全与发展政策研究所执行主任施万通阐述了“一带一路”政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他认为有挑战,但也有很大机遇。

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企业价值研究中心主任汪海粟介绍了中国中小企业创新与无形资产优化。他认为中瑞之间在中小企业方面合作潜力巨大,因为中国也是90%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教授欧克马克讲述了他的跨境商务中的问题与对策。

KA外商投资公司总裁,前瑞典投资促进署署长海默里奇 介绍了他与中国人打交到的经验。也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他很形象地注意到中国人已经从过去的目标不明确,到目标明确,大胆探索,快速前进的状态。他分享了他与中国合作的经验。

华瑞同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际介绍了他在中国创业的成功经验。对于科研成果前期,中期和后期都可以进行合作,看你的选择,他的经验分享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最后,中国驻瑞典大使馆政务参赞李军峰也应邀参加了最后在瑞中贸易投资中的机遇与挑战对话。他说,现在中国到瑞典投资的也开始多起来,如果觉得到中国去不容易,那么,在瑞典本土接受中国来的投资,进行合作,沃尔沃已经是一个成功先例。

瑞典斯文.斯谷格教授讲述了他体会到的中瑞差别。他说,要想跟中国人做生意,必须了解中国文化。瑞典人应该加速反应,中国人应该学会倾听。斯万通表示,他所在的ISDP与中国军事科学院有很好的合作,他觉得和中国人打交道并不难。

斯谷格教授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说,本次论坛很好,为与会者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中瑞之间确实有很多方面可以进行深入交流。

最后,瑞中合作促进会推出了新的会徽,宣布正式成立,促进会顾问团和执行理事会宣布成员上台和大家见面。

瑞中合作促进会执行会长刘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论坛非常成功,瑞中合作促进会推出了新的会徽,同时也宣布了第二届高峰论坛将于八月二十号在瑞典举行,瑞中合作促进会也将在明年六月组团参加武汉“华创会”。

此次高峰论坛也为企业提供了商务展示机会,来自中国深圳的华瑞同康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瑞典智能机器人公司,茅台酒瑞典总经销APC公司,瑞典美丽公寓(Beautiful apartment)设计等企业参展,来自中瑞各界近百人近距离地了解了参展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刘芳表示,瑞中合作之路源远流长,创新是不变的主题,合作为了创新,创新必须合作,瑞典秉承创新的历史盛名,中国号召“全民创业,万众创新”,而“一带一路”早已不是狭义之定义,必然有更丰富的内涵与深远的外延。正如桂大使在祝词结语所言:“来日方长,后会有期”。

图文/陈雪霏

 

今日头条:美国经济学家塞勒获得2017纪念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现场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务秘书悦然.汉松9日在斯德哥尔摩的皇家科学院总部宣布,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获得2017年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获奖的原因是奖励她对行为经济学的贡献。

塞勒于1945年出生在纽约。1974年在罗切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杰出行为科学与经济学教授。

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主席佩尔.斯特罗姆贝说,塞勒在研究经济学的同时,研究了人的心理学。通过探讨人类的有限的理性,社会的倾向和缺乏自我控制,这一系列非理性的行为系统地影响个人的决定和市场的结果。

塞勒是行为金融领域的奠基者之一。他的贡献为经济和心理分析之间架起了桥梁。他的经验主义发现和理论洞见对创立新的迅速扩张的行为经济学至关重要,对经济研究和政策领域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

爱娃.默克,纪念诺贝尔经济学评委,皇家科学院经济学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塞勒教授的重大贡献就是因为他的研究发现而产生了一门新的科学,行为经济学。

他的研究为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提供参考,就是要考虑到人的消费行为并非象人们想象的那么理性,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应该考虑如何让人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经济,不要被无尽的欲望和一些假象所迷惑。

到今天为止,诺贝尔奖全部宣布完毕。诺贝尔奖将在12月10日由瑞典国王颁发。所有奖项都在斯德哥尔摩颁发,但诺贝尔和平奖将在奥斯陆颁发。

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ICAN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组织。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英国日裔作家石黑一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瑞士科学家杜布切特,美国德裔科学家佛兰克和英国科学家汉德森。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美国德裔科学家莱纳.韦斯,美国科学家巴里.巴里什和美国科学家基普.梢纳。

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是三位美国科学家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什和迈克尔.扬。

今年的诺贝尔奖奖金是9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0万美元。

图文/陈雪霏

今日头条:第三届“青田杯”高尔夫球大奖赛在斯京成功举办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联合报道(记者陈雪霏)– 金秋十月,细雨连绵。10月7日第三届“青田杯”高尔夫球大奖赛拉开帷幕。球员们在斯德哥尔摩的Kyssinge高尔夫球场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苦战,冒着蒙蒙细雨,一直坚持到最后。当晚在斯京的“恒运阁”大酒店举办隆重的颁奖仪式。

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出席颁奖仪式并对高尔夫球大奖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桂大使说,在这冷飕飕的小雨中,大家能够坚持比赛,圆满结束,充分反映了华人华侨在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有斗志有激情。广大华人华侨身居国外,艰苦创业,既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中瑞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说,广大华人华侨是连接瑞典和祖国的重要桥梁。要想工作好,必须心情好,身体好。广大华人华侨举办体育活动非常有意义,对华人华侨身心健康是很有好处的。希望以后越办越好。

瑞典斯京高尔夫球协会会长张巧伟发表讲话说,首先要感谢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对瑞典华人体育运动的支持和对瑞典华人生活的关心。对本次大赛的最大赞助单位瑞典青田同乡会表示感谢,对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和王俞力先生,周民伟先生和何磊先生对本次大赛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也对瑞典华人总会,瑞京华人协会一直以来的默默关注支持表示感谢。

“时光飞转,转眼间瑞典斯京华人高尔夫球协会已经走过了4个春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瑞典华人社会中掀起了一场高球运动的热潮。我们的队伍在逐步扩大,球员们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为高球是一项真正的有氧运动,瑞典是世界上人均拥有高尔夫球场最多的国家。我们身处如此美好的国度更应该要充分利用资源。”

张巧伟说,斯京高尔夫球协会的宗旨是大力推广和普及瑞典华社高球运动,我和我的队友们一定会一如既往地为这个目标努力。

斯京高尔夫球协会秘书长刘晨主持颁奖仪式。他说,我们斯京人是有使命的,就是要为推广瑞典华人高球运动努力奋斗。

和去年一样,今年高球赛的总杆第一名还是由老将黄继获得,他的成绩是90杆。获得本届大赛冠军。这也是他的三连冠。

桂大使为黄继颁奖。

净杆第一名是夏海龙。桂大使为其颁奖。

最近杆获奖者是周民伟,最远杆获奖者是张玉梅。夫妻双双获奖,使馆领事部主任王昌宁为他们颁奖。

胡平以94杆的成绩获得总干第二名。瑞典华人工商联合总会会长王建荣为其颁奖。

何磊获得净杆第二名,瑞典华人总会执行会长叶沛群为其颁奖。

Anna Wang获得总杆第三名。瑞京华人协会会长柳少惠为其颁奖。

张巧伟获得净杆第三名,瑞典青田同乡会会长叶克雄为其颁奖。张巧伟说,尽管是第三名,但这是他第一次获奖,感到非常高兴。

最佳进步奖获得者是青田同乡会副会长张少华先生,使馆罗锦生领事为其颁奖。

鼓励奖由青田同乡会副会长夏海栋获得,常务副会长张少华为其颁奖。

随后,大家欣赏了周韵表演的功夫拳和朱瀛滢即兴演唱的《牡丹亭》,还进行了抽奖活动。期间大家享用了恒运阁的大餐。

出席颁奖仪式的还有使馆政务参赞李军峰,瑞典华人总会副会长伍王令,瑞典华人工商联副会长季展友,瑞典温州商会会长吴俊博,畅通国际总经理李凯和中国侨联海外青年委员徐力等。

图文/陈雪霏

今日头条:英国日裔作家石黑一雄获得2017诺贝尔文学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萨拉.达纽斯5日宣布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获得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是“蕴含在小说中的巨大感情力量揭示了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感下面的深渊”。

根据自传,石黑一雄于1954年11月8日出生在日本的长崎。但他五岁的时候,便随父母移民到英国。他在坎特大学学习英语和哲学,进而在东安吉利亚大学学习创作性写作。

他的第一部作品是1982年发表的《远山淡影》。第二本书是《浮世画家》。这两本书都是以二战以后的长崎为背景。

石黑一雄小说的主题大多与记忆,时间和自我幻觉有关。《长日留痕》描述的是英国阶层社会,被拍摄成电影,很受欢迎。

达纽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石黑一雄的写作风格有点儿简.奥斯丁和卡夫卡的味道。她很喜欢《别让我走》和《被掩埋的巨人》等作品。

达纽斯说,石黑一雄的作品不是要赎回过去,而是要探索对过去的理解,探求为了生存,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需要忘掉什么。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虽然说非常出乎意料,但是好像并没有什么争议。瑞典退休的老记者卡尔格林以前一直报道诺贝尔文学奖,现在也是每年都来参加文学奖宣布和讲座活动。他说,他看过电影《长日留痕》描述的是英国的阶层社会。很有名气。他认为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实至名归。

另外,就像往年的诺贝尔宣布仪式一样,文学院的新闻发布厅挤满了人。其中不光是记者,还有出版社的编辑,还有斯德哥尔摩润科比中学的学生。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是移民。

一个叫撒比娜. 穆斯塔法(中间穿黑衣服长发)的14岁8年级女学生在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说,她非常高兴能来这里。这是一个终生难得的学习机会,从现在开始,她知道应该读谁的书了。

这是瑞典文学院特意安排的一个活动,每年邀请那个学校的学生来这里体会诺贝尔文学奖的氛围。等到12月份的时候,诺奖得主要亲自到那个学校去访问。当初莫言就去过那里。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奖金900万克朗,约合110万美元。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将于12月10日和其他诺奖得主一道从瑞典国王手中领取证书。

瑞典文学院是负责瑞典语言文化规范的学院,也从1901年开始就负责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瑞典文学院有18个评委,他们都精通瑞典语和英语,还有的精通法语,西班牙语和中文等其他语言。

图文/陈雪霏

今日头条:瑞士美国英国三位科学家获得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务秘书约翰.汉松10月4日当地时间11点45分宣布瑞士美国和英国三位科学家分享2017诺贝尔化学奖,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开发了能使生物分子在水中形成高分辨率结构的冷却电子显微镜。

这三位科学家分别是来自瑞士洛桑大学的雅克. 杜波切特,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但在德国出生毕业的乔吉姆.佛兰克教授和英国剑桥分子生物实验室的项目带头人理查德.汉德森。他们将平均分享九百万克朗约110万美元的奖金。

冷却显微镜技术给生物化学带来了革命

人类可能很快就会在原子分辨率级别详细地看到生命的复杂机械。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奖给了雅克.杜布切特,乔吉姆.佛兰克和理查德.汉德森,因为他们开发的冷却电子显微镜不仅简化而且改善了生物分子的图像。这个方法把生物化学推向了一个新时代。

图像是理解的关键。科学突破通常是建立在对人眼看不到的物体成功地形象化基础上。但是,生物化学图长期以来是个空白因为现有技术对生命中大部分分子机械很难成像。冷却电子显微镜改变了所有这一切。研究人员现在可以在活动中冻结生物分子并将过程形象化看到他们以前从没看到过的,这对生命化学的基本理解和药品开发都有决定性作用。

电子显微镜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只能对死去的物质成像,因为强大的电子光柱摧毁了生物物质。但是,1990年,理查德. 汉德森成功地使用电子显微镜制成了一个蛋白质在原子分辨率级别的3D图像。这一突破证明了技术的潜力。

乔吉姆.佛兰克使技术基本可以应用。从1975年到1986年他开发了图像加工方法电子显微镜模糊的二维图像经过分析合并形成了一个清晰的三维结构。

雅克.杜布切特给电子显微镜加水。水在电子显微镜的真空里蒸发,让生物分子垮掉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杜布切特成功地使水玻璃化,即让水迅速冷却到让生物样本固化成型,允许生物分子即使在真空中也能保持其自然形状。

在这些发现之后,电子显微镜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优化。到2013年,终于达到了理想的原子分辨率。研究人员可以日常产出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在过去几年中,科学论文中一直充满了产生抗生素抗体蛋白和Zika病毒的表面等各种图像。生物化学正面临着爆炸性的发展,未来前景令人激动。

诺贝尔化学奖评委会主席林泽教授说,有了这一技术,几乎不会再有什么秘密了,在这种冷却电子显微镜下,我们什么都能看到,

杜布切特1942年出生于瑞士,1973年在日内瓦大学和巴塞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在是瑞士洛桑的荣誉生物物理学教授。

佛兰克1940年出生在德国,1970年在慕尼黑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汉德森出生于1945年,在苏格兰的爱丁堡出生。他于1969年在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是英国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项目带头人。

佛兰克在电话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感觉太高兴了,几乎说不出话来了。他说,当今社会有很多创新和技术涌现,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太少了,这真是太好的消息了。

颁奖仪式将在12月10日举行。

诺贝尔医学奖和物理学奖已经宣布,今天将宣布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明天将宣布诺贝尔和平奖。

今日头条:中国驻瑞典使馆隆重举办庆中秋招待会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了能让广大华人华侨感受到祖国的关爱,为了中华文化传统的传递,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到来之际,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和夫人宋景丽特意选在10月4日中秋节隆重举办中秋招待会。

金秋时节,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在蓝天白云,绿草茵茵和红黄相间的秋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使馆内,张灯结彩,一片节日的气氛。

中午12点,前不久刚刚向瑞典国王递交国书的桂大使发表了题为“月圆人团圆,共筑中国梦 ”的掏心窝子的热情讲话。

他说:“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在这个举家团圆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中国驻瑞典使馆,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广大侨胞、中资机构人员、留学生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长期以来,旅瑞华侨华人身居海外,情系桑梓,发挥熟悉瑞典,了解中国的优势,为积极促进中瑞两国务实合作,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他还特别强调了党和国家的侨务工作和政策。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侨务工作。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侨务工作做了重要战略部署,强调华侨华人、驻外中资机构和留学人员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再过半个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就要隆重召开了。在新形势下,使馆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侨务工作方针和政策,核心就是“亲”、“清”二字”。

他进一步解释说,所谓“亲”,  就是亲近。从大的方面讲,我们都是华夏儿女,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在场的诸位,不论是已入籍的,或者未入籍的,都是炎黄子孙。从小的方面讲,我们来自祖(籍)国各地,为了各自的美好梦想,相聚在瑞典。对于所有侨胞,我们都要做到讲亲情,重感情,常走动,多交流,多亲多近。

具体来说,使馆要爱侨护侨,帮助侨胞在瑞典更好发展、壮大。侨胞遇到困难时,使馆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帮助解决包括签证、护照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多向侨胞介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帮助侨胞把握国内脉搏,鼓励和引导侨胞抓住“一带一路”建设这一难得历史机遇,积极回国经商、创业,成为侨胞干事立业的强有力后盾。要重视侨团的桥梁纽带作用,关注每一个侨团的发展。侨团开展的有益活动,使馆都要大力支持,积极参与。要充分发挥好侨胞知瑞典、懂瑞典的特长,在对外工作中更多听取侨胞的意见和建议,也希望广大侨胞多献计、献策、献力。

第二个字是“清”,就是清清楚楚、清清白白。每一个侨团、每一个侨胞,只要爱国,使馆都愿意同大家来往。无论是谁,我们都会友好相待,不偏不倚。但我们使馆和侨胞的往来要清清楚楚,使馆每位工作人员及家属同侨胞往来要清清楚楚。欢迎大家监督

桂大使强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有力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正在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

“希望广大侨胞团结一心,坚定支持祖国统一大业,坚定支持国家维护社会稳定,坚定支持国家发展强大,坚决反对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任何地点从事反华分裂活动。希望瑞典中国商会加强与瑞典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界的沟通与洽谈,积极推动双方务实合作,并回报当地社会,为中瑞两国发展与繁荣做出更大贡献。希望广大留学生刻苦学习,致力创新,欢迎大家学成后留下创业,也欢迎大家回国创业发展。同胞们,同学们,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不忘初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 桂大使说。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明”,桂大使举杯与大家一起共度佳节。随后,大使和大使夫人一起和华人华侨即兴演唱中国歌曲《青藏高原》等。

桂从友大使于8月18日抵达瑞典履新,但在递交国书之前一直低调做事。不过,正如他祝词中说的,凡是有华人华侨举办的活动,只要是接到邀请,他都带领参赞和领事在百忙中积极参加,尽快了解侨情,做事雷厉风行,又周到细致。

9月29日使馆还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喜来登大酒店隆重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8周年国庆招待会,充分体现了正在崛起中的中国的大国风范。

使馆政务参赞李军峰,武官徐俊,文化参赞浦正东,教育参赞窦春祥,科技参赞戴钢,商务参赞韩晓东,领事部主任王昌宁等全体人员,瑞典华人工商联合会会长王建荣,瑞京华人协会会长柳少惠,瑞典华人总会执行会长叶沛群,瑞典青田同乡会会长叶克雄等华人华侨代表,中国银行斯德哥尔摩分行行长郝连才等中资机构代表和留学生代表200多人参加了中秋招待会。

会后,朋友圈晒满了体现招待会的各种照片,说明华人华侨对于祖国的深情厚爱还是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的。

图片来自朋友圈,文/陈雪霏

 

 

 

如果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发邮件info@greenpost.se

或电话 0708261336, 微信:chenxuefei7

今日头条: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名发现引力波的美国科学家

北欧绿色邮报网北欧中华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务秘书约翰.汉松3日在当地时间11:50宣布:“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德国出生的美国科学家莱纳.韦斯,另一半联合授予美国科学家巴里.巴里什和基普.桑纳。获奖原因是他们对激光干扰仪引力波天文台的探测仪和对引力波的观察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汉松介绍说,这三位教授都是激光干扰仪引力波天文台的合作者。莱纳.韦斯于1932年9月29日出生于德国柏林。1962年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物理学教授。

巴里.巴里什于1936年出生于美国的奥马哈并于196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加州理工学院担任物理教授。基普.桑纳于1940年生生于美国犹塔州的罗根。1965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加州理工担任理论物理费曼教授。

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尼尔斯.马顿松在新闻发布会总结了三位科学家的成就。他说,2015年9月14日,激光干扰仪引力波天文台首次成功地观察到了宇宙中的引力波。这些引力波早在100年前就被著名的诺奖得主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预测到了。这些引力波因为两个黑洞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

他说,这些成就真的是非常令人瞩目。这是成百上千的科学家将近50多年的实验努力的结果。

 

韦斯教授为这一发现提供了基础,基普.桑纳预测到了他们可能会接收到什么样的信号。巴里什提供了很好的科学技术,使这项试验规模宏大,没有他们三方的密切合作,也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有了他们的发现,我们又出现了新的学科,引力波天文学,我们可以研究更多有关引力方面的科学知识。

奥尔加.波特纳教授也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评委。她是专门研究试验基础粒子物理的。她非常形象地给大家介绍了三位科学家的成果。

她说,事实上,这些引力波抵达美国激光干扰仪引力波天文台的时候已经经历了13亿年。当它们抵达地球的时候已经相当微弱了,但是对于天文物理学来说,依然是一场非常有希望的革命。

 

她在现场给大家播放了引力波的模拟声,其实没有那么响,而是非常微弱的。她说,引力波是一个全新的观察宇宙中最激烈运动和测试我们知识极限的工具。

 

原来,LIGO,激光干扰仪引力波天文台是一个由来自20多个国家的数千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合作项目。他们实现了50年前确定的一个愿景。

 

“2017年的诺奖得主以他们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成为激光引力波天文台成功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正如前述,韦斯,桑纳和巴里什的努力确保这四十多年的努力最终观察到了引力波。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韦斯就分析了可能对测量产生干扰的背景噪音源并设计了一个探测仪,一个可以克服噪声的激光干扰仪。从很早的时候,桑纳和韦斯就坚信引力波可以被检测到,这对人们了解宇宙必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引力波以光的速度在宇宙中传播开来,正像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他的相对论中描述的那样。当宇宙物质加速时,就像两个滑冰者或者是一对黑洞在互相旋转的时候就会创造出引力波。爱因斯坦相信这种引力波不可能被测量出来。但激光干扰仪引力波天文台项目的成就就是用一对儿巨大的激光干扰仪来测量这个比原子核还小数千倍的来到地球上的引力波。

目前为止所有的电子兹辐射和粒子,例如宇宙射线或中微子都被用来探索宇宙了。但是,引力波是宇宙时间本身中断的直接证据。这是全新的,出奇的,打开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还会有很多发现在等待着那些成功捕捉到引力波并解释它们的人们去发现。

韦斯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他是这样看诺贝尔奖的。这是一个大好事,但是,这是成百上千个科学家刻苦努力了近50年的成果。最后,当我们发现这个成果的时候,真的非常激动。

贝斯特罗姆说,该发现非常重要因为他给天文学家一种全新的工具可以更深入地探索宇宙的奥秘。

记者手记:报道诺奖第十一个年头

北欧绿色邮报网报道(记者陈雪霏)– 10月2日斯德哥尔摩狂风大作,阴雨连绵,已经进入秋季。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开始宣布。诺贝尔奖也总是与雨雪相联系。但是,人们对诺贝尔奖的追捧热度并没有降低。

今年是我报道诺贝尔奖的第十一个年头。我照例从家中提前一个多小时走步到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大约15分钟就到了。

我到的时候,已经有很多记者在第三排架起了摄像机。我想坐第二排。路透社的一位老记者说,我看你还是在第三排好。于是,我也架设到第三排了。

想想11年前,2006年,那时,还是汉松为秘书长。我问他对中国的医学研究有何评价,他说,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重视科研,进行了很大的投入。但是,诺贝尔奖不是给集体的,是给个人的,要想获得诺贝尔奖,必须给研究者更多的自由。而不是国家级的集体项目。

从那之后,中国也出现了诺奖热,环球时报也委托我采访诺奖评委看中国离诺奖有多远。当年,屠呦呦获得美国拉斯克奖。我问汉松是否屠呦呦可以获奖。他说,她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我建议有关研究机构或者大学教授可以推荐她。回来后,我立即给她的研究院写了邮件。不过从来没有收到过回信。

其实,诺奖离中国并不远。2008年,网上谣传钱学森的侄子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我并没有在意。但是,等到瑞典皇家科学院去采访的时候,一进屋,新闻官就问我,你要不要提问?我说好啊!

果然是钱永健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钱永健在美国出生长大,所以对美国感情很深。他的妻子也是美国人。他们没有孩子。当时,我问他问题,他鼓励年轻人学习自然科学。当年12月8日,我也获得机会专访他。他说,父辈对他的影响很大。因为他父亲在一家化学厂工作,所以,有一些化学药品。他很小就开始做实验,看到花花绿绿的颜色和爆炸时的声响,他感觉非常兴奋,从此走上化学研究之路。

遗憾的是他在2016年死在回家的路上。据报道,他就是一个人骑自行车。据说可能是心脏病或者是中风。总之,他才64岁。他获奖时也才56岁,1952年出生是当年最年轻的获奖者。

后来,到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让中国人终于圆上了本土作家获得诺贝尔奖的梦。中国算来算去都有10位获奖者了。但是,很多人觉得只有莫言才是正宗本土的。虽然刘晓波也是中国本土的,但是却没有人提他。不过即使再九泉之下,他也是获奖者。那一年,还有一个日本的化学家其实也是在东北在30年代出生的日本孩子。

2015年,屠呦呦果然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我问诺奖评委,这是否是对中国中医的奖励。他们回答说,不是对中医的奖励,是对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的化学成分的奖励。但是,无论是屠呦呦还是诺奖评委都不能否认中医药的伟大。屠呦呦反复引用毛主席的话,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应该深入挖掘,发扬光大。屠呦呦也确实研究了本草纲目,千金方等很多古代的方子,明明知道里边有宝,于是努力探索,终于提炼出其化学分子。屠呦呦是中西医结合的最好范例。

这一次,又是本土的,又是科学家,真让所有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而且那种对诺贝尔奖的饥饿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现在,国家对科研的投入更大。因此,科技进步也更大。

曾经有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这么快,应该有中国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但是,至今还是没有消息。人们应该认真进行科学发现。如果真的有了重大发现,是埋藏不了的。现在国际会议那么多,中国人如果经常参加,总会被发现的。

这11年来,我觉得报道诺贝尔奖就是我的一个重要任务,无论有没有稿费,就象六六说的那样,我就是有那个范儿。没稿费也得报道。

我曾经梦想写诺贝尔奖得主的书,但我发现其实这是很难的。每年除了在聚光灯下了解的一些皮毛,对于很多科学发现并没有认真花时间去研究,因此,想出成果是很难的。

我只是想,正如今天的诺贝尔奖发现,如果我能跟随生物钟好好养生,那么我就可以实现120岁的梦想。如果我能实现120岁的梦想,是否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写书,去做我想做的事情呢?

我从小就爱做梦,我有很多梦想,而且这梦都一个接着一个地实现了。有的需要三四年,有的需要七八年,有的需要十几年,或许有的梦想需要二三十年才能实现呢!好习不怕晚!

诺贝尔奖是一个能激发人上进心的奖项,有了它,彷佛就有了标准和努力的目标。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要自己有目标。就像小小的瑞典这个国家,硬是把一个诺贝尔奖坚持了117年。而且今年还提升了奖金。贵在坚持,贵在创新,贵在努力!

差点儿忘了。在诺贝尔奖新闻发布厅看到了年年在那里照相的摄影大师李亚男。一回头发现那个给屠呦呦当评委,后来在屠呦呦讲座时一直给她拿话筒的安德森教授就坐在我后排。

前边,瑞典电视台记者一看中国面孔不少,立即问中央电视台记者,你们中国来了多少媒体?随即在电视直播中说,今年诺贝尔奖又引起中国的注意,来了不少中国媒体。我和安德森开玩笑说,你们今年又要把奖项给中国人了?安德森也满脸微笑,中国人年年都有奖!我们都忍不住大笑起来!不过,基本上没出声,因为诺奖评委会秘书长佩尔曼出来了!马上就宣布了!